期刊文献+
共找到539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洪波 王秀娟 郭新红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8-113,共6页
目的:探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至2021年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病中心诊治的42例AITL患者临床资料,使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患者生存率及无进展生存率,log-r... 目的:探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至2021年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病中心诊治的42例AITL患者临床资料,使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患者生存率及无进展生存率,log-rank方法进行组间比较。结果:42例患者以老年人为主,中位发病年龄66(22-80)岁,其中25例为男性。38例Ann Arbor分期III-IV期,23例伴有B组症状,34例IPI中高危及高危。起病临床表现以无痛性淋巴结肿大为主(31例),可伴多浆膜腔积液(24例)、发热(17例)、皮疹(11例)和贫血(15例)。18例病理组织活检显示EBV阳性,28例Ki-67≥40%,6例伴发EBV血症。42例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2(1-121)个月,3年预估生存率为37.6%,无进展生存率为26.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白介素-6升高、合并多浆膜腔积液的患者生存率更低。结论:AITL起病时临床表现多样,侵袭性高,预后差,常规化疗远期预后不佳。高白介素-6水平、伴有多浆膜腔积液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不良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免疫细胞t细胞淋巴瘤 临床特征 预后 多浆膜腔积液 白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系统肿瘤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
2
作者 徐斌(综述) 蒋敬庭(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8-343,共6页
消化系统肿瘤因早期诊断率低、异质性高,加之治疗仍以手术、放化疗为主,缺乏有效治疗手段,患者预后欠佳。虽然靶向药物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的应用为消化道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但仅有部分患者对治疗产生响应。目前,过继性细胞... 消化系统肿瘤因早期诊断率低、异质性高,加之治疗仍以手术、放化疗为主,缺乏有效治疗手段,患者预后欠佳。虽然靶向药物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的应用为消化道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但仅有部分患者对治疗产生响应。目前,过继性细胞免疫疗法(ACT)在抗肿瘤治疗领域不断创新并取得了重要进展。因此,在了解ACT治疗作用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在消化系统肿瘤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采取的针对性措施及优化方案,有望为消化系统肿瘤ACT治疗提供参考,并形成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肿瘤 过继细胞免疫治疗 CAR-t tCR-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色素框同源蛋白2、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液素3表达水平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
3
作者 张璇 刘振丽 +3 位作者 杨永超 马赛 刘博 吕红娟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873-1878,共6页
目的探究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组织色素框同源蛋白2(CBX2)、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液素3(TIM3)表达水平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SACC患者80例。采用... 目的探究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组织色素框同源蛋白2(CBX2)、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液素3(TIM3)表达水平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SACC患者80例。采用免疫组化测定组织CBX2、TIM3表达水平;SACC组织中CBX2、TIM3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SAC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SACC组织CBX2、TIM3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腺体组织(χ^(2)=11.237、8.229,P<0.05)。CBX2、TIM3表达与神经侵犯、远处转移有关(P<0.05)。随访5年,死亡26例,存活54例,5年总体生存率为67.50%(54/80)。死亡组SACC组织CBX2、TIM3阳性表达率高于存活组(P<0.05)。SACC组织CBX2、TIM3阳性表达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CBX2、TIM3阴性表达(Log Rankχ^(2)=6.564、5.197,P<0.05)。CBX2、TIM3阳性、神经侵犯、远处转移是影响SAC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CBX2、TIM3在SACC组织中阳性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腺样囊 色素框同源蛋白2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液素3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T细胞介导的免疫耐受对恶性胸腔积液发生发展影响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阿格尔 王芹 +5 位作者 焦丽静 周海伦 甘姗珊 韩阳 刘睿潮 龚亚斌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21-1128,共8页
恶性胸腔积液(MPE)是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缩短患者生存期。尽管传统的治疗手段(胸腔穿刺引流和胸膜固定术等)已被广泛使用,但疗效有限且复发率较高,因此探索新的治疗策略变得尤为迫切。近年来,免疫... 恶性胸腔积液(MPE)是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缩短患者生存期。尽管传统的治疗手段(胸腔穿刺引流和胸膜固定术等)已被广泛使用,但疗效有限且复发率较高,因此探索新的治疗策略变得尤为迫切。近年来,免疫疗法因其在肿瘤治疗中的潜力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通过系统综述,主要探讨CD4+T细胞亚群,包括调节性T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Th)17细胞、Th9细胞和Th22细胞在MPE免疫抑制微环境中的作用。上述细胞亚群通过多种机制参与了MPE的免疫抑制状态的形成,对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本文还详细讨论了免疫检查点分子,如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其配体PD-L1以及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在MPE免疫逃逸中的作用,其异常表达为肿瘤细胞提供了逃避免疫系统监视的机会。同时本文对过继性细胞疗法(ACT)和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等新型免疫治疗策略在MPE治疗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总结。上述创新疗法通过激活和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为改善MPE患者的预后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积液 免疫耐受 调节t细胞 辅助t细胞17细胞 辅助t细胞9细胞 辅助t细胞2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升麻素抑制MAPK通路调节辅助性T细胞免疫平衡改善小鼠克罗恩病样结肠炎
5
作者 殷丽霞 牛民主 +4 位作者 张可妮 耿志军 胡建国 李江艳 李静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95-602,共8页
目的探索升麻素(CIM)对小鼠克罗恩病(CD)样结肠炎的作用以及可能的机制。方法30只体质量20~23 g(6~8周龄)的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组和CIM组,10只/组。TNBS组使用TNBS灌肠建立CD样结肠炎模型,CI... 目的探索升麻素(CIM)对小鼠克罗恩病(CD)样结肠炎的作用以及可能的机制。方法30只体质量20~23 g(6~8周龄)的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组和CIM组,10只/组。TNBS组使用TNBS灌肠建立CD样结肠炎模型,CIM组经TNBS灌肠后每日灌胃CIM(12.5 mg/kg)。通过记录小鼠体质量变化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测量结肠长度,进行HE染色炎症评分以及检测肠黏膜中炎症因子水平评估CIM对小鼠结肠炎的作用;采用免疫荧光及免疫印记检测小鼠肠屏障损伤;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肠系膜淋巴结中辅助性T细胞亚群的比例;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CIM潜在作用靶点,KEGG富集分析筛选关键通路,分子对接验证CIM与MAPK通路核心蛋白的结合能力;Western blotting验证MAPK信号通路的改变。结果CIM干预改善了TNBS诱导的小鼠体质量降低和结肠缩短,同时DAI评分和结肠组织炎症评分低于TNBS组(P<0.05)。ELISA和PCR检测结果显示,同TNBS组相比,CIM降低小鼠肠黏膜组织中促炎因子(IFN-γ和IL-17)的水平并促进抗炎因子(IL-4和IL-10)表达(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CIM可改善TNBS诱导的小鼠上皮细胞Claudin-1的缺失和移位,以及杯状细胞的减少(P<0.05);免疫印记数据提示CIM组小鼠结肠黏膜中Claudin-1和ZO-1表达高于TNBS组(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CIM干预后肠系膜淋巴结中Th1和Th17细胞比例下降,而Th2及Treg细胞比例升高(P<0.05)。KEGG富集分析发现CIM对肠炎的作用可能与MAPK信号通路相关,分子对接显示,CIM与MAPK通路核心靶点之间有很好的结合,免疫印记结果显示p-JNK、p-ERK和p-p38在CIM组的小鼠肠黏膜中表达低于TNBS组(P<0.05)。结论CIM可改善肠屏障损伤从而缓解TNBS诱导的小鼠克罗恩病样结肠炎,这与其抑制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调节小鼠肠道Th1/Th2和Th17/Treg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升麻素 MAPK 辅助t细胞 免疫平衡 肠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细胞归巢机制及其在实体瘤免疫治疗中的转化策略
6
作者 谢妍 何玉婷 沈阳坤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97-1006,共10页
近年来,过继性T细胞免疫疗法成为癌症治疗的研究热点,其中T细胞向肿瘤组织的定向归巢是抗肿瘤免疫应答的核心,与良好的临床治疗结果紧密相关。然而,由于复杂的肿瘤微环境、肿瘤脉管障碍和趋化信号的缺失,T细胞向实体肿瘤的浸润仍存在挑... 近年来,过继性T细胞免疫疗法成为癌症治疗的研究热点,其中T细胞向肿瘤组织的定向归巢是抗肿瘤免疫应答的核心,与良好的临床治疗结果紧密相关。然而,由于复杂的肿瘤微环境、肿瘤脉管障碍和趋化信号的缺失,T细胞向实体肿瘤的浸润仍存在挑战。本综述系统概述了T细胞归巢的迁移路径包括静脉输注后的血液归巢、跨血管内皮迁移及其靶向实体瘤组织的浸润。在此基础上,本文还探讨了T细胞归巢的调控机制,尤其是趋化因子-受体轴之间的协同关系,以及肿瘤血管异常、TME塑造的浸润壁垒和肿瘤基质屏障对T细胞归巢的影响。针对上述障碍,本文综述了增强T细胞归巢效率的3个主要策略。其一,通过CRISPR基因编辑或慢病毒转导技术,修饰趋化因子受体(例如CXCR2、CXCR6)以匹配肿瘤趋化信号,或敲除免疫检查点分子(PD-1、LAG-3、SHP-1)以逆转T细胞耗竭。其二,靶向VEGF/VEGFR轴联合ATCT可促进血管正常化,改善T细胞浸润。其三,局部治疗(放疗、溶瘤病毒)或者系统药物(化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的联合治疗策略,通过重塑肿瘤TME,促进T细胞归巢。这些策略将为过继性T细胞免疫疗法治疗实体瘤提供理论依据与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继性t细胞免疫疗法 t细胞归巢 趋化因子 肿瘤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在晚期胃癌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皓 黎正行 罗天航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36-1342,共7页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当前我国胃癌就诊患者仍以进展期为主,晚期患者就诊时多已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而传统的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CAR-T)免疫疗法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在血液系统恶性肿...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当前我国胃癌就诊患者仍以进展期为主,晚期患者就诊时多已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而传统的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CAR-T)免疫疗法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疗效显著,也为胃癌的免疫治疗开辟了新途径。然而,由于胃癌的异质性、肿瘤微环境免疫抑制、肿瘤靶抗原逃逸及脱靶毒性等问题,使得CAR-T免疫疗法在胃癌治疗中的应用存在挑战。本文综述了CAR的结构及CAR-T治疗原理、CAR-T治疗晚期胃癌的主要靶点及治疗现状,并探讨了CAR-T治疗胃癌面临的挑战,旨在为晚期胃癌的临床免疫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免疫疗法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密封蛋白18.2 自然杀伤细胞活化型受体 上皮细胞黏附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fp335调控效应性Treg比例及肿瘤免疫应答
8
作者 申晓楠 李文华 +7 位作者 贾筱萱 杨飚 王昕 刘海艳 焦安君 雷蕾 杨小丰 张保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85-390,共6页
目的锌指蛋白335(Zfp335)参与调控胸腺T细胞的早期发育和外周T细胞亚群的分化,本研究旨在探讨Zfp335调控调节性T细胞(Treg)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用他莫昔芬在Treg中特异性敲除Zfp335基因[Zfp335^(fl/fl)叉头盒P3(FOXP3)creERT... 目的锌指蛋白335(Zfp335)参与调控胸腺T细胞的早期发育和外周T细胞亚群的分化,本研究旨在探讨Zfp335调控调节性T细胞(Treg)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用他莫昔芬在Treg中特异性敲除Zfp335基因[Zfp335^(fl/fl)叉头盒P3(FOXP3)creERT2],并构建MC38移植瘤模型。接种肿瘤后第7天,观察并测量肿瘤的大小,第12天剥离肿瘤组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野生型(WT)组和Zfp335敲除(Zfp335^(CKO))组小鼠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中CD4^(+)T细胞、CD8^(+)T细胞和Treg的比例,以及效应性Treg(eTreg)的线粒体功能。结果自接种肿瘤后第10天开始,Zfp335^(CKO)组肿瘤体积显著小于WT组。Zfp335^(CKO)组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肿瘤浸润比例、及其对应的效应细胞比例显著高于WT组。Zfp335^(CKO)组CD4^(+)T细胞和CD8^(+)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比例显著高于WT组,Zfp335^(CKO)组CD8^(+)T细胞分泌颗粒酶B(GzmB)的比例显著高于WT组。Zfp335^(CKO)组Treg、诱导性共刺激分子(ICOS)+Treg比例显著低于WT组。Zfp335^(CKO)组eTreg表达Mitotracker Deep Red的水平显著低于WT组。结论在肿瘤发生过程中,Treg特异性缺失Zfp335导致其活化减弱,与eTreg的线粒体功能降低有关;Zfp335^(CKO)小鼠肿瘤浸润的效应性T细胞增多、分泌杀伤性细胞因子增多,进而抵抗肿瘤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指蛋白335(Zfp335) t细胞 效应treg(etreg) 肿瘤免疫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性T细胞17与调节性T细胞之间的制衡效应调控口腔颌面部骨损伤修复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祝舒钰 周静 谢志刚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4-525,共12页
骨损伤后的骨组织重塑直至最终修复,是一个受到严格调控的动态过程。其中,免疫系统的调控作用日益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在诸多免疫细胞中,辅助性T细胞17 (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分别以促炎和抑炎效应对骨代谢相关细胞的功能与活性发... 骨损伤后的骨组织重塑直至最终修复,是一个受到严格调控的动态过程。其中,免疫系统的调控作用日益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在诸多免疫细胞中,辅助性T细胞17 (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分别以促炎和抑炎效应对骨代谢相关细胞的功能与活性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Th17/Treg细胞平衡失调与多种骨代谢疾病密切相关,调节这一平衡可能为骨损伤修复提供新的策略。本文旨在对Th17与Treg细胞在骨重塑中的制衡调节机制,以及干预Th17/Treg细胞平衡以促进口腔颌面部骨损伤修复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t细胞17 调节t细胞 细胞平衡 免疫 牙周炎 种植体周围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实体瘤CAR-T细胞设计:安全性与通用性提升策略
10
作者 邱毓灵 廖天艺 +1 位作者 刘宝瑞 李茹恬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59-569,共11页
嵌合抗原受体基因修饰T细胞(CAR-T细胞)疗法是一种肿瘤免疫治疗方法:来自人体的T细胞在体外经遗传学修饰、表达特异性嵌合抗原受体(CAR),然后将其回输入患者体内,用于靶向识别和消除肿瘤细胞。尽管CAR-T细胞疗法在血液系统肿瘤治疗中取... 嵌合抗原受体基因修饰T细胞(CAR-T细胞)疗法是一种肿瘤免疫治疗方法:来自人体的T细胞在体外经遗传学修饰、表达特异性嵌合抗原受体(CAR),然后将其回输入患者体内,用于靶向识别和消除肿瘤细胞。尽管CAR-T细胞疗法在血液系统肿瘤治疗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功,其在实体瘤治疗中仍面临障碍。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等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制约了CAR-T细胞的安全应用,肿瘤相关抗原(TAA)的异质性限制了单一CAR-T细胞的广谱适用性,也制约了其通用型开发。鉴于此,要使CAR-T细胞疗法在实体瘤临床治疗中得到应用,还需开展进一步的改良与提升研究。本文围绕实体瘤中CAR-T细胞疗法,从“CAR基因修饰策略”、“通用免疫受体的再靶向策略”及“抗原通用性‘赋靶’策略”三个方面对CAR-T细胞领域中为提高安全性和通用性所进行的探索进行述评,系统剖析各策略的研究路径、优势及局限性,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通过综述CAR-T细胞安全性和普适性设计策略的进展,本文旨在为实体瘤的CAR-T细胞疗法研发提供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瘤免疫治疗 嵌合抗原t细胞疗法 脱靶效应 开关CAR-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MAP改善MOG特异性TCR转基因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11
作者 朱婕 宋雯茜 +4 位作者 陈柯竹 李远迪 高杰 胡蓉 苏敏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44-1349,共6页
目的:利用MOG特异性TCR转基因小鼠(2D2TCR转基因小鼠)建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模型,探讨外源性ERMAP对MOG_(35-55)诱导的2D2TCR转基因小鼠脾脏中T细胞的影响。方法:两组2D2TCR转基因小鼠(对照组使用Control-Ig治疗,实验组使用... 目的:利用MOG特异性TCR转基因小鼠(2D2TCR转基因小鼠)建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模型,探讨外源性ERMAP对MOG_(35-55)诱导的2D2TCR转基因小鼠脾脏中T细胞的影响。方法:两组2D2TCR转基因小鼠(对照组使用Control-Ig治疗,实验组使用ERMAP-Ig融合蛋白治疗)建立EAE模型,每组9只。根据每日临床评分(DAI)、HE、LFB染色结果评估MOG_(35-55)诱导的小鼠EAE脊髓损伤严重程度;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内自身反应性T细胞(CD4^(+)Vα3.2^(+)Vβ11^(+))、T细胞增殖活化指标CD69(CD4^(+)Vα3.2^(+)Vβ11^(+)CD69^(+))和Ki67(CD4^(+)Vα3.2^(+)Vβ11^(+)Ki67)、Treg(CD4^(+)Vα3.2^(+)Vβ11^(+)CD25+Foxp3+)以及Th17细胞(CD4^(+)Vα3.2^(+)Vβ11^(+)IL-17A^(+));qRT-PCR检测脊髓组织IL-17A、IL-6、IFN-γ、TGF-β表达。结果:MOG_(35-55)诱导的2D2TCR转基因小鼠EAE模型中,ERMAP-Ig融合蛋白治疗组脊髓出现较轻的炎症浸润和脱髓鞘,脾脏中自身反应T细胞比例减少,T细胞活化及增殖比例降低,Treg比例增加,抑制Th17细胞分化,脊髓中炎症细胞聚集及细胞因子产生更少,抗炎因子表达增加。结论:ERMAP可能通过抑制T细胞增殖活化、促进Treg生成参与2D2TCR转基因小鼠EAE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膜相关蛋白 自身反应t细胞 2D2tCR 实验自身免疫脑脊髓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调节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对心力衰竭小鼠调节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17免疫自稳失衡的影响
12
作者 王清 梁小燕 +1 位作者 美迪娜·叶尔肯 芦颜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25-1132,共8页
目的:探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拮抗剂雷帕霉素(RAPA)调节mTOR信号通路对心力衰竭(心衰)小鼠调节性T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17(Th17)免疫自稳失衡的影响。方法:选用34只健康C57BL/6小鼠,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术构建心肌... 目的:探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拮抗剂雷帕霉素(RAPA)调节mTOR信号通路对心力衰竭(心衰)小鼠调节性T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17(Th17)免疫自稳失衡的影响。方法:选用34只健康C57BL/6小鼠,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术构建心肌梗死后心衰小鼠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衰组、低剂量RAPA组(RAPAL组)、中剂量RAPA组(RAPAM组)、高剂量RAPA组(RAPAH组),除心梗后心衰造模手术过程中死亡4只,最终每组6只小鼠。假手术组采取同样手术操作但不结扎。采用尾静脉给药的方式,RAPAL组、RAPAM组、RAPAH组的给药剂量分别为1、2、4 mg/(kg·d),其余组尾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持续干预4周。超声心动图检测小鼠心脏结构和功能;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天狼星红染色观察心肌纤维化程度;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Treg、Th17水平;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mTOR、磷酸化mTOR(p-mTO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超声心动图检测发现,与假手术组相比,心衰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均显著降低(P均<0.01),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DS)均显著升高(P均<0.05);RAPAL、RAPAM、RAPAH组LVEF、LVFS均显著高于心衰组(P均<0.05)。RAPAM、RAPAH组LVEDS均显著低于心衰组(P均<0.05)。HE染色、天狼星红染色发现,与假手术组相比,心衰组小鼠的心肌组织排列紊乱、断裂,心肌纤维化。与心衰组相比,RAPAL组、RAPAM组、RAPAH组小鼠的心肌组织排列紊乱、断裂,心肌纤维化等现象有所改善;流式细胞技术、Western blot法检测发现,与假手术组相比,心衰组小鼠外周血Treg百分比降低,Th17细胞百分比升高(P<0.01),Treg/Th17比值降低(P<0.01)、心肌组织p-mTOR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心衰组相比,RAPAL组、RAPAM组、RAPAH组小鼠的外周血Treg百分比均升高(P均<0.01),Th17细胞百分比均降低(P均<0.05),RAPAM组、RAPAH组的Treg/Th17比值均升高(P均<0.01),心肌组织p-mTOR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均<0.01)。结论:靶向抑制mTOR信号具有调节心衰小鼠Treg/Th17免疫自稳失衡,改善心肌纤维化及心功能的作用,其中高剂量RAPA的作用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免疫调节 调节t细胞/辅助t细胞17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治疗在成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一线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田芸 李瑞萍(综述) 马艳萍(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628-632,共5页
近年来,免疫治疗的应用改善了复发/难治(relapsed/refractory,R/R)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 cell-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B-ALL)的预后。贝林妥欧单抗(blinatumomab)、奥加伊妥珠单抗(inotuzumab ozogamicin,InO)和嵌合抗原受体T... 近年来,免疫治疗的应用改善了复发/难治(relapsed/refractory,R/R)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 cell-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B-ALL)的预后。贝林妥欧单抗(blinatumomab)、奥加伊妥珠单抗(inotuzumab ozogamicin,InO)和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T-cell therapy]是3种主要的免疫治疗药物,均获批用于治疗R/R B-ALL。新的治疗策略是将免疫治疗纳入一线治疗方案,以减少化疗的不良反应,延长生存期,并增加老年患者治疗的可能性。本文综述了将免疫治疗纳入一线B-ALL治疗方案的新策略,并探讨了无化疗方案在特定亚组患者中的潜在应用价值,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 淋巴细胞白血病 免疫治疗 贝林妥欧单抗 奥加伊妥珠单抗 嵌合抗原受体t 细胞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驻留记忆T细胞在慢性肝病中的调控机制与治疗靶点
14
作者 林金 曾煜 +1 位作者 田展飞 凡小丽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75-982,共8页
组织驻留记忆T细胞(T_(RM)细胞)是一类存在于组织中,具有组织特异性且不参与循环的记忆T细胞亚群。当潜在的危险攻击肝脏,如病原体(细菌或病毒等)侵袭或自身免疫反应过强时,T_(RM)细胞作为第一道免疫防线,在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 组织驻留记忆T细胞(T_(RM)细胞)是一类存在于组织中,具有组织特异性且不参与循环的记忆T细胞亚群。当潜在的危险攻击肝脏,如病原体(细菌或病毒等)侵袭或自身免疫反应过强时,T_(RM)细胞作为第一道免疫防线,在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肝硬化和肝移植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肝脏T_(RM)细胞的免疫表型,包括其表面标志物和转录谱,旨在进一步研究肝脏T_(RM)细胞在慢性肝病中的作用,并探索其作为免疫治疗靶点的潜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驻留记忆t细胞 肝疾病 免疫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单形性亲上皮性T细胞淋巴瘤11例临床病理分析
15
作者 何银环 汪小霞 +3 位作者 叶胜兵 程平 饶秋 鲍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95-798,共4页
目的探讨肠道单形性亲上皮性T细胞淋巴瘤(monomorphic epitheliotropic intestinal T-cell lymphoma,MEITL)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行HE、免疫组化、原位杂交、Ig和TCR基因重排检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 目的探讨肠道单形性亲上皮性T细胞淋巴瘤(monomorphic epitheliotropic intestinal T-cell lymphoma,MEITL)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行HE、免疫组化、原位杂交、Ig和TCR基因重排检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1例MEITL患者年龄28~71岁,中位年龄53岁;发病部位:小肠9例,结肠2例。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镜下肿瘤细胞弥漫浸润肠壁全层,形态单一,小-中等大小,核圆形深染,胞质淡染或透明,染色质颗粒状,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多见,周边黏膜绒毛萎缩,上皮内淋巴细胞增多,部分具有亲上皮性。免疫表型:肿瘤细胞CD3、CD8、CD43、CD56、Gran B和TIA-1均阳性,CD4、CD5、perforin、CD20、CD79α均阴性,其中2例CD20、CD79α散在异常阳性,Ki67增殖指数高。EBER原位杂交均阴性;9例TCR重排检测均阳性,7例Ig基因重排均阴性。结论MEITL是罕见的肠道高度侵袭性T细胞淋巴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活检诊断困难,需结合临床资料、形态学特点、免疫表型、原位杂交和基因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肿瘤 肠道单形亲上皮t细胞淋巴瘤 免疫组织化学 t细胞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X调控Tfh细胞功能参与自身免疫病的机制研究进展
16
作者 王潇然 汪家吉 +1 位作者 朱羽熙 彭娜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46-1251,共6页
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是一群调控B细胞功能的辅助性T细胞亚群,定位于淋巴组织的生发中心区域,可调控生发中心反应并促进B细胞体液免疫应答。Tfh细胞的分化发育受Bcl-6调控,表达CXCR5、PD-1、ICOS等多种表型分子。近年研究发现,胸腺细胞... 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是一群调控B细胞功能的辅助性T细胞亚群,定位于淋巴组织的生发中心区域,可调控生发中心反应并促进B细胞体液免疫应答。Tfh细胞的分化发育受Bcl-6调控,表达CXCR5、PD-1、ICOS等多种表型分子。近年研究发现,胸腺细胞选择相关的高迁移率蛋白(TOX)通过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影响Bcl-6表达,进一步调节Tfh细胞分化。近期研究证实Tfh细胞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类风湿关节炎(RA)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中B细胞异常分化及疾病活动度呈正相关。进一步研究证实IFN-α抑制剂(阿尼鲁单抗)、JAK抑制剂(托法替布、鲁索替尼)、STAT1特异性抑制剂(氟达拉滨)可抑制TOX过表达,提示IFN-α-JAK/STAT-TOX通路抑制剂可能成为靶向Tfh细胞治疗自身免疫病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 滤泡辅助t细胞 BCL-6 胸腺细胞选择相关的高迁移率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δT细胞过继细胞免疫治疗恶性实体肿瘤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李朝旭 唐际存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65-568,共4页
近年来对恶性实体瘤的治疗效果有了显著提高,但发生复发和转移的比例仍较高。免疫治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其中过继免疫细胞治疗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与需要抗原提呈并具有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限制性的αβT细胞不同,γδ... 近年来对恶性实体瘤的治疗效果有了显著提高,但发生复发和转移的比例仍较高。免疫治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其中过继免疫细胞治疗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与需要抗原提呈并具有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限制性的αβT细胞不同,γδ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识别、杀伤显现出MHC非限制性,因此γδT细胞作为种子细胞的过继免疫治疗得到了人们的关注。目前已证实γδT细胞针对多种恶性实体瘤具有杀伤作用,尤其重要的是临床验证了γδT细胞对部分恶性实体瘤的有效性。本文综述了γδT细胞的分型、作用机制和应用现状,重要的是,讨论了γδT细胞联合双磷酸盐、基因调整的αβTCR转染γδT细胞治疗恶性实体瘤的可能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抗原 t细胞 免疫治疗 过继 肿瘤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过继免疫治疗临床级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胡春晓 冯鹏飞 +1 位作者 韩双印 朱武凌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4-108,共5页
抗原特异性T细胞是肿瘤过继免疫治疗的核心,靶向性强、杀伤活性高、毒性作用小、疗效卓越的临床级细胞的制备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近年来,全封闭自动化T细胞分离系统提高了安全性,新型人工抗原提呈方法和γc家族细胞因子增加了T细胞... 抗原特异性T细胞是肿瘤过继免疫治疗的核心,靶向性强、杀伤活性高、毒性作用小、疗效卓越的临床级细胞的制备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近年来,全封闭自动化T细胞分离系统提高了安全性,新型人工抗原提呈方法和γc家族细胞因子增加了T细胞扩增效率,低分化表型T细胞的选择提高了有效性,而T细胞受体和嵌合抗原受体基因修饰赋予T细胞抗原特异性杀伤性能,病毒基因转导和理化基因转染T细胞方法的不断改进为基因修饰重定向T细胞的抗原特异性提供了保障。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展示了令人鼓舞的治疗效果,为肿瘤过继免疫治疗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继免疫治疗 基因修饰 t细胞受体 嵌合抗原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新抗原特异性T细胞过继免疫:任重道远,砥砺前行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青 丁振宇 魏于全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09-518,共10页
近年来,肿瘤新抗原掀开了个体化免疫治疗的新篇章,作为基于新抗原个体化免疫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过继输注(ACT)疗法备受瞩目。本文将首先从新抗原特异性T细胞ACT治疗应用策略及临床应用现状介绍新抗原特异性T细胞AC... 近年来,肿瘤新抗原掀开了个体化免疫治疗的新篇章,作为基于新抗原个体化免疫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过继输注(ACT)疗法备受瞩目。本文将首先从新抗原特异性T细胞ACT治疗应用策略及临床应用现状介绍新抗原特异性T细胞ACT治疗这一新兴的精准免疫治疗的发展现状,然后从新抗原的预测、新抗原特异性T细胞筛选及扩增等方面系统地总结新抗原T细胞ACT治疗所面临的阻碍和挑战,最后从优化新抗原预测、增加新抗原特异性T细胞数量和多样性、防止新抗原特异性T细胞过度分化或死亡、缩短生产周期和减少生产成本及探索联合治疗方式等五个方面对该领域的未来发展机遇和研究方向进行重点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新抗原 t细胞 免疫治疗 细胞过继输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蛋白S-棕榈酰化修饰在T细胞免疫疗法中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孙丽婷 张为国 童玥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52,共8页
S-棕榈酰化是细胞内一种可逆且动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参与调控下游靶基因转录、表达以及信号转导,进而影响细胞生命活动。研究发现数千种人类蛋白质经历S-棕榈酰化修饰,表明S-棕榈酰化与疾病发生发展以及治疗之间存在很大程度的关联性... S-棕榈酰化是细胞内一种可逆且动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参与调控下游靶基因转录、表达以及信号转导,进而影响细胞生命活动。研究发现数千种人类蛋白质经历S-棕榈酰化修饰,表明S-棕榈酰化与疾病发生发展以及治疗之间存在很大程度的关联性。T细胞是机体抗肿瘤免疫的主力军,多种T细胞免疫相关蛋白受S-棕榈酰化调节。本文围绕S-棕榈酰化对T细胞信号转导的影响及在T细胞免疫疗法中的应用展开论述,为T细胞免疫治疗新靶点及多肽抑制剂的开发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棕榈酰化 DHHC t细胞 免疫疗法 肽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