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免疫疗法在慢性病毒感染及其相关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梦苑 叶传涛 +1 位作者 张颖 贾战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67-1571,共5页
慢性持续性病毒感染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病毒感染可导致慢性持续性炎症反应及继发性的组织损伤,病毒蛋白的表达将造成宿主细胞生存、生长状态持续性的紊乱,诱导DNA损伤反应,从而增加宿主基因组的不稳定性,利于细胞的癌变... 慢性持续性病毒感染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病毒感染可导致慢性持续性炎症反应及继发性的组织损伤,病毒蛋白的表达将造成宿主细胞生存、生长状态持续性的紊乱,诱导DNA损伤反应,从而增加宿主基因组的不稳定性,利于细胞的癌变。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免疫疗法以病毒蛋白为识别靶点,赋予T细胞特异性识别病毒抗原的能力,从而杀伤因病毒感染所致的肿瘤细胞,可较大程度缓解靶向/非肿瘤毒性。我们针对近年来病毒相关肿瘤的CAR-T细胞免疫疗法的相关进展进行总结和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 病毒感染疾病 过继细胞免疫疗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细胞归巢机制及其在实体瘤免疫治疗中的转化策略
2
作者 谢妍 何玉婷 沈阳坤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97-1006,共10页
近年来,过继性T细胞免疫疗法成为癌症治疗的研究热点,其中T细胞向肿瘤组织的定向归巢是抗肿瘤免疫应答的核心,与良好的临床治疗结果紧密相关。然而,由于复杂的肿瘤微环境、肿瘤脉管障碍和趋化信号的缺失,T细胞向实体肿瘤的浸润仍存在挑... 近年来,过继性T细胞免疫疗法成为癌症治疗的研究热点,其中T细胞向肿瘤组织的定向归巢是抗肿瘤免疫应答的核心,与良好的临床治疗结果紧密相关。然而,由于复杂的肿瘤微环境、肿瘤脉管障碍和趋化信号的缺失,T细胞向实体肿瘤的浸润仍存在挑战。本综述系统概述了T细胞归巢的迁移路径包括静脉输注后的血液归巢、跨血管内皮迁移及其靶向实体瘤组织的浸润。在此基础上,本文还探讨了T细胞归巢的调控机制,尤其是趋化因子-受体轴之间的协同关系,以及肿瘤血管异常、TME塑造的浸润壁垒和肿瘤基质屏障对T细胞归巢的影响。针对上述障碍,本文综述了增强T细胞归巢效率的3个主要策略。其一,通过CRISPR基因编辑或慢病毒转导技术,修饰趋化因子受体(例如CXCR2、CXCR6)以匹配肿瘤趋化信号,或敲除免疫检查点分子(PD-1、LAG-3、SHP-1)以逆转T细胞耗竭。其二,靶向VEGF/VEGFR轴联合ATCT可促进血管正常化,改善T细胞浸润。其三,局部治疗(放疗、溶瘤病毒)或者系统药物(化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的联合治疗策略,通过重塑肿瘤TME,促进T细胞归巢。这些策略将为过继性T细胞免疫疗法治疗实体瘤提供理论依据与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继T细胞免疫疗法 T细胞归巢 趋化因子 肿瘤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链结构的CD30 CAR-T细胞的抗肿瘤作用研究
3
作者 宋羽佳 汪晨 +1 位作者 王恩秀 汪波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6-670,共5页
目的基于衔接蛋白DAP12的多链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开发靶向CD30的CAR-T细胞药物,研究CD30 CAR-T对霍奇金淋巴瘤肿瘤细胞的体外和体内临床前药效。方法通过基因合成和分子克隆技术,设计构建靶向CD30的CAR质粒,进行慢病毒包装,将得... 目的基于衔接蛋白DAP12的多链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开发靶向CD30的CAR-T细胞药物,研究CD30 CAR-T对霍奇金淋巴瘤肿瘤细胞的体外和体内临床前药效。方法通过基因合成和分子克隆技术,设计构建靶向CD30的CAR质粒,进行慢病毒包装,将得到的慢病毒转染T细胞,其中靶向CD30的多链CAR-T为CD30-KIRS2/Dap12-BB组,单链二代CAR-T为CD30-41BBζ组,未做病毒侵染的T细胞为NTD组,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AR阳性率情况,通过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检测细胞的杀伤活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的分泌水平,进一步通过小鼠异种移植瘤模型检测CD30 CAR-T在小鼠体内抗肿瘤活性。结果靶向CD30的多链CAR-T和单链二代CAR-T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多链CAR-T与单链CAR-T的杀瘤作用相似。但值得注意的是,多链CAR-T的IFN-γ分泌水平更高(P<0.001)。更重要的是,在小鼠的肿瘤模型实验中,多链CAR-T实现了肿瘤的完全消退。结论靶向CD30的多链CAR-T在抗肿瘤活性方面优于传统单链CA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修饰的T细胞 CD30 霍奇金淋巴瘤 DAP12 过继性细胞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肝癌的免疫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4
作者 吴虹霖 牛翔科 +2 位作者 熊燕 陈志凡 彭涛(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2771-2778,共8页
肝细胞肝癌(HCC)作为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约占原发性肝癌的75%~85%。约70%~80%HCC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可接受外科手术切除的患者比例较低,且目前常见的局部治疗手段,如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和射频消融... 肝细胞肝癌(HCC)作为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约占原发性肝癌的75%~85%。约70%~80%HCC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可接受外科手术切除的患者比例较低,且目前常见的局部治疗手段,如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和射频消融术(RFA)等,对中晚期HCC的治疗效果仍不理想,因此晚期HCC患者五年总生存率(OSR)仅为10%~18%。近年,随着肿瘤免疫机制进一步阐明,其临床试验得到广泛开展。目前中晚期HCC免疫治疗已成为肝癌治疗领域研究热点,其中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ICB)和过继性细胞疗法(ACT)治疗HCC的初步临床试验取得良好结果,但单药治疗方案通常患者获益有限,联合多种免疫治疗或将免疫治疗与传统治疗结合的治疗策略能否取得更好效果值得进一步探索。本文拟对HCC免疫治疗进展进行综述,回顾肿瘤疫苗、细胞因子、ACT、ICB、溶瘤病毒和溶瘤细菌等治疗方法,以期为下一步研究奠定基础和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肝癌 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 过继性细胞疗法 肿瘤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K细胞回输联合吉西他滨和顺铂治疗鼻咽癌放疗后肝肺转移瘤的效果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黎建军 古模发 +3 位作者 刘立志 陈诗萍 张蓉 李永强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72-277,共6页
目的:观察评价细胞因子诱导杀伤(CIK)细胞回输联合吉西他滨和顺铂(GP)方案化疗治疗鼻咽癌放疗后肝肺转移瘤的近远期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2007年8月至2008年7月放疗后随访发现肝或肺转移患者30例,随机分为3组。研究1组10例行过继性CI... 目的:观察评价细胞因子诱导杀伤(CIK)细胞回输联合吉西他滨和顺铂(GP)方案化疗治疗鼻咽癌放疗后肝肺转移瘤的近远期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2007年8月至2008年7月放疗后随访发现肝或肺转移患者30例,随机分为3组。研究1组10例行过继性CIK细胞回输联合GP化疗;研究2组10例行单纯GP化疗。对照组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各10例,不给予抗肿瘤治疗而仅进行随访。观察其近远期疗效、血清EB病毒DNA PCR定量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变化。结果:CIK+GP组有效率(90%)比单纯GP组(70%)好,但2组间无明显差异;而CIK+GP组和GP组均比对照组(10%)好,差异明显。CIK+GP组最和GP组治疗后血清EBV-DNA PCR定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尤以CIK+GP组为明显,而对照组则无明显改变。鼻咽癌放疗后肝肺转移瘤患者外周血CD3+比例较健康志愿者显著低下,经CIK+GP治疗后CD3+比例较单纯GP化疗组有所提高;肝肺转移瘤患者和健康志愿者CD4+/CD8+比例无明显差异,经CIK+GP生物化疗后其比例明显升高,而经GP化疗后明显降低,2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CIK+GP组、GP组和对照组2年生存率(OS)分别为60.0%、40.0%和20.0%,生存曲线分析显示3组病例之间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CIK细胞回输联合GP化疗治疗鼻咽癌放疗后肝肺转移瘤具有肯定的近远期疗效并可改善其预后;两者具有协同作用,其作用可能与改变CD3+及CD4+/CD8+比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转移 肝肿瘤 肺肿瘤 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 过继细胞免疫疗法 吉西他滨 顺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状细胞癌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吴浦嫄(综述) 任伟 刘宝瑞(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43-1049,共7页
局限期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治疗推荐手术、放疗和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晚期食管鳞癌则仍以化疗为主要手段,但多年来疗效一直徘徊不前,各种分子靶向药物治疗食管鳞癌的Ⅲ期临床研究亦多以失败告终。近年来,免疫治疗在食管鳞癌领域已显示出令... 局限期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治疗推荐手术、放疗和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晚期食管鳞癌则仍以化疗为主要手段,但多年来疗效一直徘徊不前,各种分子靶向药物治疗食管鳞癌的Ⅲ期临床研究亦多以失败告终。近年来,免疫治疗在食管鳞癌领域已显示出令人鼓舞的疗效和发展前景。本文综述了食管鳞癌免疫治疗的相关临床热点,包括肿瘤疫苗、过继性免疫细胞疗法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食管鳞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 免疫治疗 肿瘤疫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过继免疫细胞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的免疫治疗
7
作者 许浩然 赵肖仪 +3 位作者 聂贺 王慧 张清淋 占强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570-2586,共17页
改善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和社会意义。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兴的肿瘤治疗方式,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在DNA错配修复缺陷/高微卫星不稳定型CRC的治疗中实现了良好的临床转化,占绝大多数的DNA错配修复完整/... 改善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和社会意义。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兴的肿瘤治疗方式,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在DNA错配修复缺陷/高微卫星不稳定型CRC的治疗中实现了良好的临床转化,占绝大多数的DNA错配修复完整/微卫星稳定型CRC患者却很难在该疗法中获益。免疫疫苗、过继性细胞疗法等其他免疫疗法的临床研究也在积极推进中,虽然展示了一定的良性结果,但仍面临着难以有效突破肿瘤抑制性微环境等诸多问题而未能获得实质性进展。本文以各种免疫治疗方案相关的临床试验为主线进行综述,以期明确CRC免疫治疗的进展,为更优治疗方案的探索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疫苗 过继性细胞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癌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陈丽君 马燕琳(综述) +1 位作者 揭秋玲 孙菲(审校)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27-431,共5页
子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与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持续感染密切相关。早期子宫颈癌治疗方式主要以手术为主并辅助放化疗,而晚期及复发性子宫颈癌多数因无法行手术治疗且放化疗效果有限,成为困扰临床医生的主要难题。... 子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与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持续感染密切相关。早期子宫颈癌治疗方式主要以手术为主并辅助放化疗,而晚期及复发性子宫颈癌多数因无法行手术治疗且放化疗效果有限,成为困扰临床医生的主要难题。近年,免疫治疗在肿瘤的临床应用中取得巨大突破,成为一种继传统手术、放化疗及靶向治疗后,对改善子宫颈癌患者生存及预后具有全新价值的治疗手段。目前,HPV治疗性疫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单药或联合疗法、抗体-药物偶联物及过继性细胞免疫疗法等,在晚期、转移性或复发性子宫颈癌中表现出一定的疗效及安全性,反映了免疫疗法在子宫颈癌治疗中的巨大潜力。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子宫颈癌免疫治疗进展,为子宫颈癌的临床研究和治疗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 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过继细胞免疫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