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及其激动剂在眼科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侯定善 张晓梅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54-960,共7页
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PPARs)是配体依赖的核激素受体超家族成员转录因子,目前已有PPARν、PPARβ/δ和PPARν3种亚型,其中PPARν与纤维化疾病的关系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PPARν由激动剂激活后通过控制炎症反应、抑制细胞的... 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PPARs)是配体依赖的核激素受体超家族成员转录因子,目前已有PPARν、PPARβ/δ和PPARν3种亚型,其中PPARν与纤维化疾病的关系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PPARν由激动剂激活后通过控制炎症反应、抑制细胞的增生、诱导细胞的凋亡和分化、抑制血管形成及抗氧化等不同机制发挥抗纤维化作用,有望成为眼部纤维化疾病治疗的一个新途径。从PPARs及其分布、PPARν的结构与功能、PPARν配体及激动剂、PPARν的活化、PPARν在眼组织的表达、PPARν与眼部疾病几个方面就PPARν及其激动剂在眼部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增生物激活受体 PPARy激动剂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甘子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习雪峰 崔节荣 王勇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53-256,共4页
目的:观察余甘子提取物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肪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PARγ)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给予基础饲料;模型组20只,给予高脂饲料。模型组大鼠给予高脂喂养6w后,随机分为两... 目的:观察余甘子提取物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肪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PARγ)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给予基础饲料;模型组20只,给予高脂饲料。模型组大鼠给予高脂喂养6w后,随机分为两个亚组:胰岛抵抗组(继续高脂饮食)和余甘子组(给予高脂饲料同时进行2ml剂量3.5g/kgbw余甘子提取物灌胃)。干预6w后,利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分别检测三组大鼠脂肪中PPARγ表达的差异。结果:高脂饮食成功诱导了胰岛素抵抗,余甘子提取物显著改善了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组大鼠的脂肪中PPARγ表达稍高于对照组,但显著低于余甘子组。结论:余甘子提取物明显改善胰岛素抵抗,可能与其提高PPARγm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余甘子提取物 过氧化物酶体生物激活受体Γ 脂联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激动剂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核因子-κB表达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苟文军 欧阳科 +3 位作者 吕红彬 李青兰 周琦 张俊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09-714,共6页
背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作为糖尿病最常见的眼部微血管并发症,已成为人类最重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核因子-κB(NF-κB)可通过激活一系列的炎性因子,参与DR的发生与发展。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 背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作为糖尿病最常见的眼部微血管并发症,已成为人类最重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核因子-κB(NF-κB)可通过激活一系列的炎性因子,参与DR的发生与发展。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NF-κB的表达及其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凋亡的影响。方法选择90只健康雄性SPF级Wistar大鼠,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大鼠分为3个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对照组和罗格列酮治疗组,其中糖尿病对照组和罗格列酮治疗组均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50mg/kgSTZ的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自糖尿病模型成模后第3天起,罗格列酮治疗组大鼠每日给予罗格列酮3mg/kg灌胃,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对照组每日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3个组分别于给药后4、8、12周各取10只大鼠处死,处死前检测各组大鼠的血糖,然后摘除眼球制作眼杯标本,并进行常规组织病理学检查,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视网膜中NF-κBp65蛋白的表达,采用TUNEL法测定RGCs的凋亡指数(AI)。结果给药后4、8、12周,糖尿病对照组和罗格列酮治疗组大鼠血糖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1),罗格列酮治疗组与糖尿病对照组大鼠血糖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q=0.81、0.82、1.23,P〉O.05)。正常对照组大鼠视网膜结构完整、排列规则,糖尿病对照组大鼠视网膜细胞水肿,排列紊乱,但罗格列酮治疗组大鼠视网膜结构接近正常。正常对照组大鼠视网膜中NF—KBp65呈弱表达,糖尿病对照组和罗格列酮治疗组大鼠视网膜NF-κBp65蛋白的表达(A值)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1);给药后8周和12周时,罗格列酮治疗组大鼠视网膜NF-κBp65的表达均较糖尿病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17.77、15.30,P〈0.01)。正常对照组大鼠RGCs层仅见少量凋亡细胞,罗格列酮治疗组大鼠RGCs的AI较糖尿病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19.28、27.39、49.92,P〈0.01),糖尿病对照组和罗格列酮治疗组大鼠RGCs的AI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O.01)。结论外源性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可能通过下调NF-κB的表达抑制糖尿病大鼠RGCs的凋亡,对早期糖尿病大鼠的视网膜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生物激活受体-γ激动剂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核因子-κB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在鼠眼球中的分布 被引量:2
4
作者 张俊芳 秦柏 +1 位作者 胡楠 管怀进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1-45,共5页
背景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PAR-γ)是一类由配体激活的核转录因子,是潜在的抗炎、抗纤维增生、抗新生血管形成及神经保护因子,其在动物和人体组织中的生理病理功能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PPARγ与眼科疾病的研究受到关注... 背景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PAR-γ)是一类由配体激活的核转录因子,是潜在的抗炎、抗纤维增生、抗新生血管形成及神经保护因子,其在动物和人体组织中的生理病理功能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PPARγ与眼科疾病的研究受到关注。目的研究PPARγ在眼部不同组织细胞中的表达,为PPARγ激动剂在眼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取SPF级C57BL/6J小鼠6只及SD大鼠1只,用质量分数3%水合氯醛麻醉处死后立即摘除眼球,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角膜、晶状体和视网膜组织中PPARγ蛋白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化学法检测PPARγ在小鼠角膜、晶状体、视网膜、睫状体及视神经组织中的表达及定位。结果Western blot法检测表明,PPARγ在小鼠角膜、晶状体、视网膜中均呈阳性表达。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化学法检测显示,PPARγ在角膜组织中主要表达于上皮层,以基底细胞染色最强,而角膜内皮及基质细胞上仅有弱表达。PPARγ在晶状体中主要表达于上皮细胞和浅皮质层;在视网膜组织中,PPARγ主要表达于视网膜节细胞层、内丛状层、外丛状层和内核层,此外PPARγ在SD大鼠睫状体组织中主要表达于无色素上皮。免疫荧光化学法检测显示,其在视网膜中与Muller细胞标志物谷氨酰胺合成酶(GS)共定位表达明显;PPARγ在视神经组织中的表达与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共定位表达明显。结论PPARγ广泛分布于眼不同组织中并呈特异性表达,该结果为相关眼科疾病的靶向治疗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生物激活受体Γ 眼组织 啮齿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基因Pro12Ala多态性与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东霞 华琦 +4 位作者 郭金成 刘力松 谭静 刘荣坤 杨峥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222-226,共5页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基因Pro12Ala多态性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对2003年10月至2005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北京地区汉族人群中高血压病患者583例及同期健康查体的正常对照者363例进行病例-对...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基因Pro12Ala多态性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对2003年10月至2005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北京地区汉族人群中高血压病患者583例及同期健康查体的正常对照者363例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检测2组受试者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基因Pro12Ala多态性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2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差异,并分析不同年龄、性别间高血压组与正常对照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同时分析各组不同基因型间血压的差异。结果946例研究对象等位基因型及基因型频率的分布分析结果显示,PP基因型者占90.91%,PA基因型占8.98%,AA基因型占0.01%,P等位基因频率占95.40%,A等位基因频率占4.60%。其中高血压组583例受试者中PP、PA和AA基因型分别为533(91.42%)、49(8.40%)和1(0.18%);正常对照组受试者中PP、PA和AA基因型分别为327(90.08%)、36(9.92%)和0(0.00%)。χ2检验2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不同基因型间血压差异也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按照性别分组后,高血压组与正常对照组不同性别受试者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基因型间血压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按照年龄分组后(≥60岁与<60岁组),不同年龄高血压组与正常对照组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个年龄组各基因型间血压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基因Pro12Ala多态性可能与高血压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过氧化物酶体生物激活受体γ基因 单核苷酸多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增生物激活受体γ在ox-LDL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朝晖 甘琼 +1 位作者 韩少杰 廖玉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95-597,604,共4页
目的探讨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凋亡的机制和过氧化物酶增生物激活受体(PPARγ)特异性激动剂对培养的VSMC凋亡的影响,评价PPARγ在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培养的鼠VSMC中加入不同浓... 目的探讨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凋亡的机制和过氧化物酶增生物激活受体(PPARγ)特异性激动剂对培养的VSMC凋亡的影响,评价PPARγ在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培养的鼠VSMC中加入不同浓度ox-LDL和PPARγ的两种激动剂———环格列酮(ciglitazone)和15脱氧-前列腺素J2(15d-PGJ2),孵育24 h,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凋亡的特征性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另外,在给予ox-LDL、ciglitazone和15d-PGJ2的同时,加入PPARγ的抑制剂PGF2α,比较未加和加入抑制剂PGF2α组之间VSMC的形态学改变、凋亡率。结果ox-LDL及ciglitazone、15d-PGJ2均可诱导VSMC凋亡,且凋亡率增加与3种物质的剂量变化有关;PGF2α能降低ox-LDL、ciglitazone和15d-PGJ2诱导的VSMC凋亡率。结论PPARγ内源性的配体ox-LDL诱导VSMC凋亡的作用是通过激活PPARγ途径实现的;PPARγ内源性的配体和特异性激动剂过度激活PPARγ途径有促进细胞凋亡而导致AS斑块不稳定性增加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生物激活受体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血管平滑肌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激动剂对大鼠角膜新生血管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奕霞 张明昌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63-666,共4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PPAR)γ在大鼠碱烧伤角膜中的表达及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96只大鼠随机分为烧伤组和烧伤治疗组,在碱烧伤不同时期检...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PPAR)γ在大鼠碱烧伤角膜中的表达及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96只大鼠随机分为烧伤组和烧伤治疗组,在碱烧伤不同时期检测角膜新生血管(CNV)的长度、面积;结膜下注射生理盐水和吡格列酮,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两组不同时期的PPARγ、VEGF、bFGF的表达。结果PPARγ在正常角膜中不表达,随着CNV的发生发展,PPARγ、VEGF、bFGF的表达均增加。吡格列酮治疗组CNV发生延迟、生长抑制,VEGF、bFGF表达较对照组下降。结论PPARγ参与CNV的发生、发展。吡格列酮对鼠CNV的抑制作用是通过下调VEGF、bFGF的表达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生物激活受体 吡格列酮 角膜新生血管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物受体γ诱导的平滑肌细胞凋亡过程中相关基因p53和bcl-2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朝晖 甘琼 +1 位作者 韩少杰 廖玉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90-594,共5页
目的 :观察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 (ox-LDL)、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物受体γ(PPARγ)的两种激动剂噻唑烷二酮类 (TZDs)的药物ciglitazone和 15脱氧 -前列腺素J2 (15d -PGJ2 )、PPARγ抑制剂PGF2α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凋亡过程... 目的 :观察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 (ox-LDL)、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物受体γ(PPARγ)的两种激动剂噻唑烷二酮类 (TZDs)的药物ciglitazone和 15脱氧 -前列腺素J2 (15d -PGJ2 )、PPARγ抑制剂PGF2α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凋亡过程中 ,对凋亡相关基因p5 3和bcl - 2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不同浓度ox -LDL和ciglitazone和 15脱氧 -前列腺素J2 (15d -PGJ2 )与原代培养的SD大鼠VSMC孵育。加入PPARγ的抑制剂PGF2α,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凋亡相关基因蛋白P5 3和Bcl- 2的表达。结果 :ox -LDL和ciglitazone、15d -PGJ2 可诱导VSMC凋亡 ,PPARγ的抑制剂PGF2α抑制其凋亡。此过程中 ,P5 3表达随诱导剂浓度的增加而表达增加 ,加入PGF2α后 ,P5 3蛋白的表达又降低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凋亡相关基因bcl- 2的变化也有显著意义。结论 :PPARγ的活性改变了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 ;凋亡相关基因p5 3和bcl- 2参与了PPARγ诱导的平滑肌细胞凋亡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过氧化物酶体生物激活 平滑 细胞凋亡 基因 p53 基因 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涛 邹海东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51-654,共4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病理生理过程复杂,机制主要涉及有炎症、羰基化终产物、氧化应激和蛋白激酶C等通路。这些机制导致视网膜内各种反应呈瀑布样失控发生,最终引起视网膜病变。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PAR-γ)作为代谢稳...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病理生理过程复杂,机制主要涉及有炎症、羰基化终产物、氧化应激和蛋白激酶C等通路。这些机制导致视网膜内各种反应呈瀑布样失控发生,最终引起视网膜病变。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PAR-γ)作为代谢稳态与脂肪细胞分化重要的调节分子之一,其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子结构等都对其功能与作用方式产生重要影响,已被证明可以抑制炎症因子、抗新生血管及纤维化、抗氧化、胰岛素增敏、抗凋亡,延迟甚至预防DR发生及发展。本文就PPAR-γ的结构和功能与其在DR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生物激活受体Γ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作用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在人肺癌细胞中的表达
10
作者 张敏 邹萍 +2 位作者 白明 金阳 陶晓南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3-255,共3页
目的 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 (PPAR γ)在人非癌肺组织和肺癌组织中的表达 ,探讨PPAR γ表达与肺癌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分别检测 15例非癌肺组织和 6 4例肺癌组织中PPAR γ的表达 ,并通过图像分析... 目的 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 (PPAR γ)在人非癌肺组织和肺癌组织中的表达 ,探讨PPAR γ表达与肺癌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分别检测 15例非癌肺组织和 6 4例肺癌组织中PPAR γ的表达 ,并通过图像分析系统检测各组的平均吸光度值。结果 PPAR γ在肺癌和非癌肺组织中均有表达 ,且肺癌组织的吸光度值较非癌肺组织为高 ;各型肺癌中PPAR γ表达从高到低依次为小细胞肺癌、鳞癌、大细胞肺癌、腺癌 ;PPAR γ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术后TNM分期有关 ,而与肺癌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 PPAR γ在肺癌的发生及进展中起重要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过氧化物酶体生物激活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 图像分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增生物激活受体γ激动剂对肝星状细胞α1(I)胶原表达的影响
11
作者 康谊 王天才 +2 位作者 尚佳 杨玉秀 李修龄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98-600,共3页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增生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15d-PGJ2对肝星状细胞株(HSC-T6)前胶原α1(Ⅰ)表达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PPARγ在肝纤维化进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SC-T6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TGFβ-对照组...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增生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15d-PGJ2对肝星状细胞株(HSC-T6)前胶原α1(Ⅰ)表达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PPARγ在肝纤维化进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SC-T6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TGFβ-对照组和15d-PGJ2处理组,TGF-β对照组和15d-PGJ2处理组均给予TGF-β因子(终浓度3 ng/ml)共孵育6 h,15d-PGJ2处理组再用1、2、3μmol/L的PPARγ激动剂15d-PGJ2作用24 h。应用RT-PCR、Westernblot方法观察分析各组间肝星状细胞PPARγ、前胶原α1(Ⅰ)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15d-PGJ2能够显著上调PPARγ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15d-PGJ2处理组的相对吸光度值较空白对照明显升高(P<0.05),而TGFβ-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TGFβ-刺激下,TGF-β对照组前胶原α1(Ⅰ)mRNA水平均升高,同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15d-PGJ2处理组细胞前胶原α1(Ⅰ)mRNA水平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与TGFβ-对照组相比,其表达明显受抑制(P<0.05)。结论PPARγ激动剂15d-PGJ2能够通过上调PPARγ表达而抑制前胶原α1(Ⅰ)转录,提示PPARγ可抑制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生物激活受体γ 前胶原α1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增生物激活受体γ及其分子作用机制与牙周炎
12
作者 陈明月 汪昌宁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598-602,共5页
研究过氧化物酶增生物激活受体(PPAR)γ及其分子机制,可揭示牙周病与系统性疾病间的关系。PPARγ有6个区域,4个功能结构域,可在配体的作用下调控诸多靶基因转录,从而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进程,调节血糖血脂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是牙... 研究过氧化物酶增生物激活受体(PPAR)γ及其分子机制,可揭示牙周病与系统性疾病间的关系。PPARγ有6个区域,4个功能结构域,可在配体的作用下调控诸多靶基因转录,从而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进程,调节血糖血脂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是牙周干细胞向脂肪细胞转化的转录因子。PPARγ通过抑制促炎递质基因的表达,影响炎性细胞中的信号通路进而抑制炎症进程。PPARγ可通过经典和非经典无翅型小鼠乳房肿瘤病毒整合位点家族和β-连环蛋白通路增加脂肪细胞的分化,进而抑制成骨细胞分化和促进破骨细胞分化。PPARγ配体作用于炎性转录途径中多个环节,抑制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黏附因子等基因表达,对牙周炎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脂多糖(LPS)是导致牙槽骨丧失的慢性进展性炎症的主要因子,PPARγ激动剂可降低LPS诱导的蛋白激酶B的磷酸化,抑制牙周炎的炎性骨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生物激活受体γ 牙周炎 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能量代谢的共激活因子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瑞 常永生 方福德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73-777,共5页
转录共激活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PGC1)家族是一类特异性存在于高能量代谢组织器官的因子,它们通过对转录因子的辅助作用促进下游基因的表达,从而调节糖异生、脂肪酸氧化、脂蛋白的合成与分泌、线粒体生物合成... 转录共激活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PGC1)家族是一类特异性存在于高能量代谢组织器官的因子,它们通过对转录因子的辅助作用促进下游基因的表达,从而调节糖异生、脂肪酸氧化、脂蛋白的合成与分泌、线粒体生物合成及氧化磷酸化解耦联等。PGC1蛋白序列无DNA结合结构域,通过与转录因子的相互作用完成对基因的表达调控。机体对PGC1的活性调节可以通过转录水平或蛋白磷酸化、乙酰化/去乙酰化、甲基化、泛素化等多种共价化学修饰完成。PGC1的表达失调与糖尿病、肥胖、高血脂症、动脉硬化、脑神经元坏死性疾病等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生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 能量代谢 活性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激动剂对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增生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邹媛 张明昌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1-345,共5页
背景翼状胬肉复发是翼状胬肉手术切除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机制与细胞增生、炎症过程和新生血管形成有关,用抗增生药物控制翼状胬肉复发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和方向。研究证实罗格列酮具有显著的抗炎、抗肿瘤、抑制新生血管作用,但其对翼... 背景翼状胬肉复发是翼状胬肉手术切除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机制与细胞增生、炎症过程和新生血管形成有关,用抗增生药物控制翼状胬肉复发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和方向。研究证实罗格列酮具有显著的抗炎、抗肿瘤、抑制新生血管作用,但其对翼状胬肉复发的作用研究较少。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对体外培养的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HPFs)增生和凋亡的影响,寻求预防和辅助治疗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新药物。方法对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进展期翼状胬肉组织采用组织块培养法进行原代和传代培养,用酶消化法对培养的HPFs进行人工纯化。HPFs培养板中加入终浓度为5、10、25、50、75、100、150、200、400txmol/L的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同时设未加药物干预的对照组和只加培养液的空白对照组。观察不同浓度罗格列酮作用12~72h后对HPFs生长的影响,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时相和凋亡的变化,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PCR)检测增生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变化。结果培养的HPFs呈长梭形,体积较大,呈铺路石样排列,对波形蛋白呈阳性反应,角蛋白反应阴性。罗格列酮作用后,培养的HPFs形态变圆,色变淡,核固缩或碎裂,局部细胞膜不完整。25~125p,mol/L罗格列酮作用12~72h可抑制HPFs的增生,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剂量:F=158.312,P=0.006;时间:F=1.924,P=0.13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25、75、125μmol/L罗格列酮作用于HPFs24h,随着浓度的增加G0/G1期细胞百分比逐渐上升,S期细胞百分比逐渐下降(P〈0.05),表明细胞阻滞于G0/G1期。罗格列酮组HPFs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罗格列酮浓度的升高、作用时间的延长、HPFs凋亡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随着罗格列酮浓度的增加,PCNAmRNA在HPFs中的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44.329,P〈0.05)。结论PPAR3,激动剂以剂量和时间依赖的方式抑制HPFs的增生,并诱导其凋亡。大剂量的PPARγ激动剂可抑制细胞PCNA的合成和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物酶体生物激活受体γ 翼状胬肉 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激活受体α在人肺癌组织中的表达
15
作者 刘春妮 王绩英 +1 位作者 王涛 曾锦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42-745,共4页
目的: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激活受体α(PPAR-α)在人肺癌组织和非癌肺组织中的表达,探讨PPAR-α的表达与肺癌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分别检测13例非癌肺组织和59例肺癌组织中PPAR-α的表达,并通过图像分析系... 目的: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激活受体α(PPAR-α)在人肺癌组织和非癌肺组织中的表达,探讨PPAR-α的表达与肺癌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分别检测13例非癌肺组织和59例肺癌组织中PPAR-α的表达,并通过图像分析系统检测各组的平均吸光度值。结果:PPAR-α在肺癌和非癌肺组织中均有表达,且非癌肺组织的吸光度值较肺癌组织高;各型肺癌中PPAR-α表达从高到低依次为鳞癌、腺癌、大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PPAR-α的表达与肺癌的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术后TNM分期有关,而与肺癌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PPAR-α在肺癌的发生及进展中起重要作用,该受体有望成为未来肺癌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过氧化物酶体生物激活受体α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在细胞及整个生物水平的多方面作用
16
作者 苗璐 《现代畜牧兽医》 2011年第3期63-63,共1页
代谢综合征是多种代谢性疾病的总称,包括肥胖、血脂异常、葡糖耐受不良、炎症和高血压。近年许多研究表明,PPAR可以改善这类代谢异常情况。PPARs是细胞核激素受体超家族配体激活转录因子,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殖物激活受体 细胞核 PPARS 生物 代谢性疾病 代谢综合征 血脂异常 代谢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γ辅助活化因子1α对缺血性卒中脑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琛 张兵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19-321,共3页
因受时间窗的限制,静脉溶栓、血管内介入治疗等对于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溶栓率仅10%[1]。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对缺血性卒中的治疗意义重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活化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因受时间窗的限制,静脉溶栓、血管内介入治疗等对于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溶栓率仅10%[1]。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对缺血性卒中的治疗意义重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活化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coactivator 1 alpha,PGC-1α)是线粒体合成的关键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过氧化物酶体殖物激活受体 氧化性应激 炎性反应 生物钟蛋白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通过SIRT1/PGC-1α影响牛肌管细胞线粒体生物发生和肌纤维类型转化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静月 董鹏程 +6 位作者 左惠心 梁荣蓉 毛衍伟 张一敏 杨啸吟 罗欣 朱立贤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共9页
以牛肌管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添加白藜芦醇探究其对牛肌管细胞肌纤维类型转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通过噻唑蓝法和比色法对细胞活力和相关代谢酶活力进行测定,对成肌调节因子、肌球蛋白重链(myosin heavy chains,MyHCs)以及线粒体生物... 以牛肌管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添加白藜芦醇探究其对牛肌管细胞肌纤维类型转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通过噻唑蓝法和比色法对细胞活力和相关代谢酶活力进行测定,对成肌调节因子、肌球蛋白重链(myosin heavy chains,MyHCs)以及线粒体生物发生相关分子的基因和蛋白表达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白藜芦醇处理显著提高了Myf5、Myf6、MyoG和MyoD的基因表达水平(P<0.05),促进了牛肌管细胞分化。白藜芦醇处理显著提高了慢肌纤维蛋白(slow MyHC)的表达,降低了快肌纤维蛋白(fast MyHC)表达,同时上调了MyHC I和MyHC IIa基因表达水平,下调了MyHC IIx和MyHC IIb基因表达水平(P<0.05)。白藜芦醇还能显著提高牛肌管细胞中的琥珀酸脱氢酶和苹果酸脱氢酶活性,降低乳酸脱氢酶活性(P<0.05),此外,白藜芦醇显著提高了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gamma coactivator-1α,PGC-1α)、核呼吸因子(nucleus respiratory factors,NRF)-1、线粒体转录因子A(mitochondrial transcription factor A,TFAM)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P<0.05)。添加SIRT1抑制剂6-氯-2,3,4,9-四氢-1H-咔唑-1-甲酰胺(1H-carbazole-1-carboxam,EX527)后,显著削弱了白藜芦醇诱导的肌纤维类型转化(P<0.05),白藜芦醇对SIRT1、PGC-1α、NRF-1和TFAM的基因和蛋白表达的促进作用被EX527显著削弱(P<0.05)。综上所述,白藜芦醇通过激活SIRT1/PGC-1α信号通路促进线粒体生物发生,进而促进牛肌管肌纤维类型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牛肌管细胞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过氧化物酶体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 肌纤维类型转化 线粒体生物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PPARα基因结构及功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马云 王云云 +3 位作者 张晓婷 李芬 王启钊 王新庄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71-379,共9页
以鸭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基因为研究对象,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编码的蛋白质结构、理化性质及功能结构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鸭的PPARα基因cDNA全长1 430 bp,最长开放阅读框为1 407 bp,编码468个氨基酸;序列比对... 以鸭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基因为研究对象,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编码的蛋白质结构、理化性质及功能结构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鸭的PPARα基因cDNA全长1 430 bp,最长开放阅读框为1 407 bp,编码468个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显示鸭的PPARα基因与鸡、胸草雀、人、牛、家马等该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6%、92%、79%、77%和78%,鸭PPARα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上述其他动物的同源性高达98%、97%、89%、89%和88%;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在鸡、胸草雀、人、牛、马等动物中,鸭的PPARα基因与鸡的进化关系最为密切,亲缘关系最近;鸭的PPARα蛋白中α螺旋较多,该蛋白质含有1段短的核定位信号序列KKNRNKC,在引导该蛋白质进入细胞核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同时还有由2个锌指结构组成的DNA结合域及1段配体结合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形鲳鲹PPARα基因cDNA序列的克隆、组织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方玲玲 陈刚 +4 位作者 王忠良 汤保贵 张健东 黄建盛 周晖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1-9,共9页
采用RACE-PCR 克隆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s-α,PPAR α)基因的cDNA 序列全长,并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编码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和结构特征.结果表明... 采用RACE-PCR 克隆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s-α,PPAR α)基因的cDNA 序列全长,并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编码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和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卵形鲳鲹PPAR α 基因(GenBank 登录号KP893147) cDNA 全长1 930 bp,开放阅读框(ORF)为1 425 bp,共编码474 个氨基酸,其编码的蛋白质为不稳定蛋白,无信号肽和跨膜结构,二级结构由α 螺旋、β转角、伸展片段和无规则卷曲组成,且α 螺旋占较大比例;预测显示,该蛋白有PPARs 基因家族典型的DNA 结合区(DBD)和配体结合区(LBD);序列对比表明,卵形鲳鲹PPAR α 基因与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as)、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金头鲷(Sparus aurata)、军曹鱼(Rachycentroncanadum)等有较高的同源性(81% - 89%);蛋白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在人(Homo sapiens)、鼠(Mus musculus)、鸭(Gallus gallus)、花鲈、大黄鱼、军曹鱼等动物中,卵形鲳鲹的PPAR α 蛋白与军曹鱼的进化关系最为密切(94%),与人(68%)、鼠(68%)、鸭(67%)等的同源性较低.荧光定量分析显示,卵形鲳鲹PPAR α mRNA 在脑、肾脏、肠、脾脏等组织表达水平较高,其次是皮肤、肌肉,在心脏、肝脏中表达量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形鲳鲹 过氧化物酶体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 基因 克隆 cDNA末端快速扩(RACE) 生物信息学 组织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