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片散堆碎料水分迁移系数的研究
1
作者 尚德库 姜日顺 艾沐野 《木材工业》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22-28,共7页
本文首次提出利用梯度转换法,实验测定动态传质控制方程中的质扩散系数及传质边界条件中的质交换系数,求算了表面以下蒸发界面深度及其对蒸发速率与相对蒸发深度的关系。实验表明,多孔物料表面下的相对蒸发深度在1%以下时,对质迁移率的... 本文首次提出利用梯度转换法,实验测定动态传质控制方程中的质扩散系数及传质边界条件中的质交换系数,求算了表面以下蒸发界面深度及其对蒸发速率与相对蒸发深度的关系。实验表明,多孔物料表面下的相对蒸发深度在1%以下时,对质迁移率的影响极为显著。质交换系数也是蒸发界面深度的函数。质扩散系数是含水率的函数。本文采用变系数分段线性化的方法,利用质扩散方程的解析解验算了所求出的质扩散系数、质交换系数及蒸发界面深度的可靠性。理论验算表明,无量纲质迁移势的理论值与实验值之间的相对误差不大于6%,从而说明,利用梯度转换法测定木片料床的质迁移系数的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片 梯度转换法 水分迁移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纱车间热迁移系数的测定与控制
2
作者 陈志祥 《广西纺织科技》 1995年第1期24-26,共3页
本文对纺织厂细纱车间设备散热问题进行探讨,通过对热迁移系数的测定,提出控制设备散热,降低冷负荷,减少空调能耗的措施。
关键词 迁移系数 控制 细纱车间 空气调节 纺织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河口地区土壤盐分迁移系数模型研究
3
作者 董小慧 张妙仙 +3 位作者 王鹏翔 尹玉凤 沈海波 谢文萍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6-79,共4页
通过室内盐分淋洗试验,定期测定剖面电导率,并引入盐分迁移系数K,将土柱分为11个稳定流场,根据物质守恒定律,推导室内土柱盐分迁移系数模型,并利用1stOpt软件进行模型拟合。结果表明,稳定流场条件下,长江河口地区0~40cm土壤逐步脱盐,40~... 通过室内盐分淋洗试验,定期测定剖面电导率,并引入盐分迁移系数K,将土柱分为11个稳定流场,根据物质守恒定律,推导室内土柱盐分迁移系数模型,并利用1stOpt软件进行模型拟合。结果表明,稳定流场条件下,长江河口地区0~40cm土壤逐步脱盐,40~130cm土壤先积盐再脱盐,130~220cm土壤逐步积盐。盐分迁移系数模型拟合相关系数为0.977,决定系数为0.954,均方差为0.039,残差平方和为0.221,可以用来定量描述土壤盐分在稳定流场中的运移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河口地区 稳定流场 电导率 盐分迁移系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2种测试混凝土抗渗能力用非稳态氯离子迁移系数法的分析
4
作者 贾海涛 李文秀 +2 位作者 李昊 杨帆 王辉 《铁道技术监督》 2023年第7期36-40,共5页
氯离子渗透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劣化常见的原因之一,有必要研究快速有效的测试混凝土抵抗氯离子渗透能力的方法和评价体系。介绍非稳态氯离子迁移系数法NTB法和RCM法,分析二者之间的差异,通过对比溶液、参数、公式、试验结果,说明这2种测... 氯离子渗透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劣化常见的原因之一,有必要研究快速有效的测试混凝土抵抗氯离子渗透能力的方法和评价体系。介绍非稳态氯离子迁移系数法NTB法和RCM法,分析二者之间的差异,通过对比溶液、参数、公式、试验结果,说明这2种测试方法的不同。虽然NTB法和RCM法的试验原理相同,但测试结果并不相同,建议相应的适用评判指标也应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抗渗能力 非稳态氯离子迁移系数 NTB法 RCM法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铅在基质-大球盖菇子实体系统的迁移规律研究
5
作者 陈颖乐 刘璐冰 +3 位作者 王志宏 杨柳 王颂 曾雷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4年第3期33-40,共8页
为了从子实体水平探究重金属铅在基质-食用菌系统的迁移规律,研究利用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开展外源铅添加试验,对其基质总铅含量(Pb_(total))和有效态铅含量(Pb_(avail)),以及子实体铅含量(Pb)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 为了从子实体水平探究重金属铅在基质-食用菌系统的迁移规律,研究利用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开展外源铅添加试验,对其基质总铅含量(Pb_(total))和有效态铅含量(Pb_(avail)),以及子实体铅含量(Pb)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1)基质Pb_(avail)与Pb_(total)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随着Pb_(total)增加,Pb_(avail)增加,Pb_(avail)在Pb_(total)的占比也增加;(2)大球盖菇子实体的铅含量随基质Pb_(total)和Pb_(avail)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3)铅从基质向大球盖菇子实体转移的迁移系数TF(TFtotal和TFavail)随基质Pb_(total)及Pb_(avail)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研究揭示了在不同铅浓度条件下,重金属铅从基质向大球盖菇子实体迁移的变化规律,也表明基质的总铅含量及有效态铅含量可作为管控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球盖菇 有效态铅 迁移系数 重金属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纤维改性混凝土及抗盐蚀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贾青 《盐科学与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38-42,共5页
针对普通混凝土耐久性和抵抗恶劣环境差的问题,提出通过聚乙烯醇纤维对混凝土进行改性,并研究了纤维对混凝土的改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当聚乙烯醇纤维掺量为12%时(PVA12样品),混凝土坍落度较基础混凝土下降了约45%。在28 d龄期,PVA12... 针对普通混凝土耐久性和抵抗恶劣环境差的问题,提出通过聚乙烯醇纤维对混凝土进行改性,并研究了纤维对混凝土的改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当聚乙烯醇纤维掺量为12%时(PVA12样品),混凝土坍落度较基础混凝土下降了约45%。在28 d龄期,PVA12混凝土抗压强度约为65 MPa,较基础混凝土抗压强度提升了约28%;抗折强度达到了8.5 MPa,较基础混凝土提升了约55%;剩余强度较PVA6混凝土剩余强度增加了约210%;电阻率较基础混凝土大18.6Ω·cm;氯离子迁移系数与基础混凝土较为接近,满足抗氯离子渗透能力极高的标准要求。改性混凝土表现出良好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抗氯离子渗透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纤维 抗盐蚀性能 氯离子迁移系数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化煤矸石粉对煤矸石粗骨料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阎杰 单豆豆 +3 位作者 王啸天 于旭涛 刘兴隆 谢军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9-145,共7页
采用热活化方式制备活化煤矸石粉(CGP),将其作为矿物掺合料与煤矸石粗骨料(CGA)复掺形成煤矸石粗骨料混凝土.利用压汞法、氮吸附法及扫描电镜研究CGP掺量对不同煤矸石粗骨料取代率混凝土孔结构和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煤矸石粗骨料... 采用热活化方式制备活化煤矸石粉(CGP),将其作为矿物掺合料与煤矸石粗骨料(CGA)复掺形成煤矸石粗骨料混凝土.利用压汞法、氮吸附法及扫描电镜研究CGP掺量对不同煤矸石粗骨料取代率混凝土孔结构和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煤矸石粗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受不同CGP掺量和CGA取代率的影响,当CGP取代率为15%、CGA取代率为100%时,全煤矸石粗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较基准组提升最大;CGP的掺入降低了煤矸石粗骨料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提高了试件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适配掺量下的CGP可以降低水化体系中碱离子的浓度,促进水泥熟料的水化反应,进而优化全煤矸石粗骨料混凝土内部孔隙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活化 抗压强度 氯离子迁移系数 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结构耐久性设计方法研究
8
作者 郭鹏 《工程技术研究》 2024年第17期173-175,共3页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桥梁建设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但由于结构设计对细节不够重视,桥梁混凝土的寿命无法得到充分保证,对桥梁使用和运输安全产生了很大的不利影响。文章通过分析福建省海滨地区某桥梁,提出有效提高桥梁结构耐久性的方...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桥梁建设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但由于结构设计对细节不够重视,桥梁混凝土的寿命无法得到充分保证,对桥梁使用和运输安全产生了很大的不利影响。文章通过分析福建省海滨地区某桥梁,提出有效提高桥梁结构耐久性的方法,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桥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当压力为5 MPa时,试样微裂缝的压应力降低了混凝土各层中的氯离子含量,从而降低了混凝土氯离子的迁移系数;当压应力为10 MPa时,试验内部基体的微裂缝扩大,氯离子迁移系数相对于压力为5 MPa时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桥梁 结构耐久性 氯离子浓度 迁移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散发条件下农田土壤水盐动态简化模型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妙仙 毛任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02-105,共4页
利用需水系数、蒸腾系数和潜水蒸发经验公式,引入水分迁移系数和盐分迁移系数,建立了蒸散发条件下农田土壤水盐动态简化模型。提出作物根系吸水比例系数,用以区分计算土层下边界的根系吸水项和土壤毛管水上升项。引入盐分影响下的作物... 利用需水系数、蒸腾系数和潜水蒸发经验公式,引入水分迁移系数和盐分迁移系数,建立了蒸散发条件下农田土壤水盐动态简化模型。提出作物根系吸水比例系数,用以区分计算土层下边界的根系吸水项和土壤毛管水上升项。引入盐分影响下的作物蒸散发修正系数,并与水盐生产函数相反馈进行土壤水盐动态的修正。该模型简单适用,可用于蒸散发期间田间水盐状况的调控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土壤水盐动态简化模型 蒸散发 需水系数 蒸腾系数 潜水蒸发经验公式 水分迁移系数 盐分迁移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郊区蔬菜重金属污染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李晓晨 赵丽 赵星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0期9650-9651,共2页
研究南京市郊区蔬菜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采集了南京市8个不同方向郊区的菠菜、芹菜、蒜苗和油菜作为蔬菜样品,研究了Fe、Mn、Cu、Ni、Pb和Cd在蔬菜中的富集以及迁移情况。油菜中Fe和Pb的含量最高,分别为(359.95±196.2)和(2.08... 研究南京市郊区蔬菜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采集了南京市8个不同方向郊区的菠菜、芹菜、蒜苗和油菜作为蔬菜样品,研究了Fe、Mn、Cu、Ni、Pb和Cd在蔬菜中的富集以及迁移情况。油菜中Fe和Pb的含量最高,分别为(359.95±196.2)和(2.08±1.05)mg/kg;而菠菜茎叶中的Cu、Mn和Cd含量最高,分别是(7.14±1.17),(68.51±31.14)和(0.55±0.15)mg/kg。菠菜和油菜对金属的富集浓度明显高于其他2种蔬菜。除了Mn的最大TC值(73%)出现在芹菜中外,其余金属的最大TC值均出现在菠菜中。蔬菜对金属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因蔬菜的种类而异。Pb在蔬菜中由根部向茎叶迁移的能力明显高于其他5种金属,菠菜与其他几种蔬菜相比具有较强的将金属由根部向茎叶输送的能力,同种金属在蔬菜的不同部分的积累量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重金属 迁移系数 污染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磷水平下水麻(Debregeasia orientalis)及醉鱼草(Buddleja lindleyana)的生长响应与磷吸收累积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沈乂畅 张世熔 +2 位作者 穆彦彤 刘艳婷 李森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3-48,共6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水麻(Debregeasia orientalis)和醉鱼草(Buddleja lindleyana)在不同土壤磷水平下的生长响应和磷累积特征。结果表明:随着磷处理浓度(0、5、10、15、20、25、30mg·kg-1)的升高,水麻的株高、根长及生物...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水麻(Debregeasia orientalis)和醉鱼草(Buddleja lindleyana)在不同土壤磷水平下的生长响应和磷累积特征。结果表明:随着磷处理浓度(0、5、10、15、20、25、30mg·kg-1)的升高,水麻的株高、根长及生物量均升高,而醉鱼草各处理间的生物量差异不显著;水麻地上部和根部最大磷含量分别为7.57、5.07g·kg-1,醉鱼草分别为3.75、4.08g·kg-1;水麻地上部最大磷累积量为103.32mg·pot-1,而醉鱼草仅为18.07mg·pot-1;水麻和醉鱼草地上部磷富集系数分别为7.41~12.93和1.95~5.06,迁移系数分别为1.47~2.33和0.87~1.08。综上所述,水麻在富磷环境下表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和磷累积能力,醉鱼草也能适应富磷环境,但其磷累积能力较弱。因此,水麻和醉鱼草都具有高效移除土壤中过剩磷素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麻 醉鱼草 植物修复 富集系数 迁移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集料界面过渡区对氯离子传输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施惠生 张林涛 +2 位作者 吴凯 高云 张德东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70-1176,共7页
为探究不同细集料混凝土的界面过渡区对氯离子传输性能的影响,配制了不同集料体积掺量的天然细集料混凝土、钢渣细集料混凝土和再生细集料混凝土,采用背散射(BSE)图像定量分析、XRD物相分析、氯离子迁移系数测试方法和模拟孔溶液测试方... 为探究不同细集料混凝土的界面过渡区对氯离子传输性能的影响,配制了不同集料体积掺量的天然细集料混凝土、钢渣细集料混凝土和再生细集料混凝土,采用背散射(BSE)图像定量分析、XRD物相分析、氯离子迁移系数测试方法和模拟孔溶液测试方法,研究钢渣细集料和再生细集料配制混凝土界面过渡区的微结构特点及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钢渣集料具备水化活性,其水化产物连接集料与水泥基体,导致钢渣细集料混凝土界面过渡区孔隙率低于天然集料混凝土和再生集料混凝土,因此钢渣细集料混凝土氯离子迁移系数较低.再生细集料混凝土中界面过渡区更为疏松多孔,且存在多种界面过渡区,导致再生细集料混凝土氯离子迁移系数远高于其他2种细集料混凝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集料 界面过渡区 孔隙结构 氯离子迁移系数 背散射图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渗法加固软土地基基本参数室内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庞宽 刘斯宏 +3 位作者 吴澎 王柳江 顾唯星 高娇容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8-153,共6页
电渗法是一种处理软土地基的有效方法,其基本参数的确定在工程应用中至关重要。利用自制的电渗试验装置,对某一高含水量淤泥土进行了稳压电渗试验和稳流电渗试验,测量了电渗过程中电流、电压、出水速率的变化,总结了电渗透系数、电迁移... 电渗法是一种处理软土地基的有效方法,其基本参数的确定在工程应用中至关重要。利用自制的电渗试验装置,对某一高含水量淤泥土进行了稳压电渗试验和稳流电渗试验,测量了电渗过程中电流、电压、出水速率的变化,总结了电渗透系数、电迁移系数、电导率和单位能耗出水速率等基本参数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电渗的进行,电渗透系数逐渐减小,而电迁移系数相对稳定。土体的电导率和单位能耗出水量也逐渐降低。因此,用电迁移系数来评价电渗效果可能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渗透系数 迁移系数 电导率 单位能耗出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化学强化对再生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秋义 韩帅 +2 位作者 莫建 张修勤 孔哲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32-436,459,共6页
废弃混凝土经简单破碎、一次颗粒整形和二次颗粒整形后分别制得Ⅱ类再生粗骨料、准类再生粗骨Ⅰ料和Ⅰ类再生粗骨料,将三类再生粗骨料在浓度6%的有机硅烷防水剂中进行24h化学浸渍处理,得到三类物理化学强化再生粗骨料。分别研究不同品... 废弃混凝土经简单破碎、一次颗粒整形和二次颗粒整形后分别制得Ⅱ类再生粗骨料、准类再生粗骨Ⅰ料和Ⅰ类再生粗骨料,将三类再生粗骨料在浓度6%的有机硅烷防水剂中进行24h化学浸渍处理,得到三类物理化学强化再生粗骨料。分别研究不同品质物理化学强化再生粗骨料和不同取代率(取代率:0%、25%、50%、75%、100%)取代天然骨料对再生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抗氯离子性能为:化学强化二次颗粒整形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化学强化一次颗粒整形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化学强化简单破碎再生粗骨料混凝土,且均优于普通混凝土;三类化学强化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氯离子迁移系数均随着取代率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整形 物理化学强化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 非稳态氯离子迁移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高岭土对高强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波 周海龙 +3 位作者 梁玉婧 何永 吕志刚 杨福光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54-1160,共7页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压汞法(MIP)、快速氯离子迁移系数法(RCM)等手段,研究了偏高岭土(MK)掺量对高强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以及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掺入MK能够有效改善高强机制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压汞法(MIP)、快速氯离子迁移系数法(RCM)等手段,研究了偏高岭土(MK)掺量对高强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以及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掺入MK能够有效改善高强机制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随MK掺量增加,抗压强度与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最佳MK掺量为8%,此时28 d抗压强度为98.5 MPa,较基准组增加13%,氯离子迁移系数为1.89×10^(-12) m^(2)/s,较基准组减小60%.微观结构试验表明适宜的偏高岭土掺量能够有效促进水泥水化;偏高岭土颗粒的晶核效应和微集料填充效应协同作用,使得机制砂混凝土的微观结构更加均匀密实,机制砂混凝土的多害孔、有害孔减少,少害孔增加,从而提高了机制砂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机制砂混凝土 偏高岭土 抗压强度 孔体积 氯离子迁移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某商场冬季室内热分层与空调热负荷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郑庆红 李秋实 +1 位作者 杨瑞 金振星 《暖通空调》 2018年第5期100-102,99,共4页
对西安市某商场内的温度、灯光照度、人流量等参数进行了实测,利用EnergyPlus软件对商场冬季热负荷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显示,商场内温度上高下低的分层现象明显,烟囱效应严重。得到各层的冬季热负荷迁移系数,可用该系数对空调负荷理论... 对西安市某商场内的温度、灯光照度、人流量等参数进行了实测,利用EnergyPlus软件对商场冬季热负荷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显示,商场内温度上高下低的分层现象明显,烟囱效应严重。得到各层的冬季热负荷迁移系数,可用该系数对空调负荷理论计算值进行修正,确定各层的实际负荷。建议采用单设的引流通风系统、采用变风量空调系统及分季节采用不同排数换热器等调节方法,减少烟囱效应造成的温度上下分布不均匀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分层 空调 热负荷 负荷迁移系数 烟囱效应 商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夜间增温对小麦吸持铅素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寇太记 侯宇朋 +2 位作者 王俪睿 程相涵 赖路宽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9-147,共9页
当前非对称气候变暖及部分农业土壤铅富集潜在影响我国小麦生产,揭示夜间增温对小麦吸持铅素及其分配的影响有助于确保粮食安全生产。利用田间被动式夜间增温系统设置不同铅浓度客土盆栽试验,研究小麦产量与地上部组织的生物量、铅含量... 当前非对称气候变暖及部分农业土壤铅富集潜在影响我国小麦生产,揭示夜间增温对小麦吸持铅素及其分配的影响有助于确保粮食安全生产。利用田间被动式夜间增温系统设置不同铅浓度客土盆栽试验,研究小麦产量与地上部组织的生物量、铅含量与积累量、铅富集系数和迁移系数随温度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夜间增温显著增加小麦产量8.3%,却显著降低茎叶和地上部总干重;铅污染表现为负效应且随污染程度增加而加大。夜间增温显著降低地上部植株、籽粒与颖壳中铅含量,但对茎、叶中铅含量影响不大;分别显著降低籽粒中铅积累量7.6%(轻度污染)和6.8%(重度污染)、颖壳中铅积累量12.0%(无污染)和13.9%(重度污染)和全部污染处理下小麦地上部(14.0%~23.3%)、茎(22.5%~24.9%)、叶(17.9%~31.8%)中铅积累量。夜间增温显著降低无污染处理铅在茎、叶、籽粒和颖壳中的富集系数和轻污染处理铅在茎、籽粒和颖壳中的富集系数,但未显著影响重度污染处理铅在各器官中的富集系统。增温显著降低了全部污染处理中由茎向籽粒、颖壳转移的铅迁移系数。夜间增温有利于小麦生产且能降低铅胁迫农田粮食遭受铅污染的潜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气候变暖 铅污染 富集系数 迁移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灰石粉在水泥浆抗氯离子渗透性中的作用机理 被引量:4
18
作者 唐志 贾旭秀 王德辉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647-2653,共7页
为了阐明氯离子和石灰石粉、铝相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对水泥浆微观结构和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仪和差热分析表征了水泥浆的物相,采用扫描电镜观测了水泥浆的微观形貌,借助压汞法测试了水泥浆的孔结构,通过RCM法表征了... 为了阐明氯离子和石灰石粉、铝相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对水泥浆微观结构和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仪和差热分析表征了水泥浆的物相,采用扫描电镜观测了水泥浆的微观形貌,借助压汞法测试了水泥浆的孔结构,通过RCM法表征了水泥浆的氯离子渗透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氯盐环境下,不同掺量和比表面积石灰石粉对水泥浆微观形貌和氯离子迁移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石灰石粉掺量的增大或比表面积的减小,水泥浆的氯离子迁移系数随之增大。当石灰石粉的掺量从0%增大到30%时,水泥浆的氯离子迁移系数从7.16×10^(−12)m^(2)/s增大到22.17×10^(−12)m^(2)/s。当石灰石粉的比表面积从500 m^(2)/kg增大到800 m^(2)/kg时,水泥浆的氯离子迁移系数从22.17×10^(−12)m^(2)/s降低到20.57×10^(−12)m^(2)/s。在氯盐环境下,碳铝酸钙的XRD衍射峰随之消失,并形成了Friedel’s盐的衍射峰。随着石灰石粉掺量的增大,Friedel’s盐含量先增大后降低。当石灰石粉掺量为10%时,Friedel’s盐含量最高,增大到了3.70%。当石灰石粉比表面积从500 m^(2)/k增大到800 m^(2)/k,Friedel’s盐含量从3.02%增大到3.63%,水泥浆最可几孔径从38.72 nm降低到36.54 nm,孔隙率从25.63%降低到25.24%,改善了水泥浆的微观结构,从而提高了水泥浆的抗氯离子渗透性。在氯盐环境下,石灰石粉掺量不宜超过20%,建议石灰石粉的比表面积为800 m2/kg,以提高掺石灰石粉水泥基材料的抗氯离子渗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浆 石灰石粉 氯离子 微观结构 氯离子迁移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基于动弹性模量的海工混凝土抗冻损伤评价 被引量:3
19
作者 陆春华 冯晨阳 +1 位作者 平安 杨钰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63-570,共8页
为分析冻融环境下海工混凝土性能的退化规律,对三种配合比的海工混凝土进行了快速冻融试验,并对其物理力学性能及氯离子渗透性能进行分析与评估.试验结果表明:当冻融循环分别超过25次和50次后,海工混凝土的内部损伤和表面损伤先后出现... 为分析冻融环境下海工混凝土性能的退化规律,对三种配合比的海工混凝土进行了快速冻融试验,并对其物理力学性能及氯离子渗透性能进行分析与评估.试验结果表明:当冻融循环分别超过25次和50次后,海工混凝土的内部损伤和表面损伤先后出现明显的加剧;总掺量不变但矿粉含量较多时,海工混凝土的抗冻性较优,且掺入适量纳米SiO_(2)能进一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以动弹性模量损伤度为依据,对冻融循环作用下海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损失率及氯离子迁移系数增长率进行分析;并对动弹性模量损伤度与冻融循环次数的直接关系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表明经历冻融作用的海工混凝土,其动弹性模量损伤度与抗压强度损失率、氯离子迁移系数增长率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且幂函数能有效地反映动弹性模量损伤度与冻融循环次数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循环 海工混凝土 抗压强度 动弹性模量 氯离子迁移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铝酸盐对水泥—石灰石粉—矿粉胶凝体系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罗素蓉 贾旭秀 王德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2-107,共6页
采用单一质心设计法设计水泥-石灰石粉-矿粉水泥浆体胶凝体系,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热重分析、压汞分析,研究了碳铝酸盐对水泥浆体抗氯离子渗透性能、Friedel’s盐和孔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和不掺石灰石粉相比,单掺25%、50%(质量分... 采用单一质心设计法设计水泥-石灰石粉-矿粉水泥浆体胶凝体系,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热重分析、压汞分析,研究了碳铝酸盐对水泥浆体抗氯离子渗透性能、Friedel’s盐和孔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和不掺石灰石粉相比,单掺25%、50%(质量分数)的石灰石粉水泥浆体的氯离子迁移系数分别增大了193.02%和534.50%;和单掺50%石灰石粉相比,复掺25%石灰石粉与25%矿粉水泥浆体的氯离子迁移系数减小了85.98%。碳铝酸盐含量随石灰石粉掺量的增加而增加,矿粉增大了碳铝酸盐的生成量。经过RCM试验后,各组样品中均未发现碳铝酸盐的衍射峰。单掺0%、25%、50%石灰石粉水泥浆体的Friedel’s盐生成量分别为2.74%、2.94%、1.09%;和单掺50%石灰石粉相比,复掺25%石灰石粉和25%矿粉水泥浆体的Friedel’s盐生成量增加了363.30%;石灰石粉掺量越多,水泥浆体的孔隙率和最可几孔径越大;和单掺50%石灰石粉相比,复掺25%石灰石粉和25%矿粉水泥浆体的孔隙率和最可几孔径分别减小了31.23%和57.84%。经过RCM试验后生成的Friedel’s盐改善了水泥浆体的孔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石粉 矿粉 氯离子迁移系数 碳铝酸盐 Friedel’s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