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与目的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胸外科的应用日益广泛,本研究旨在探讨经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治疗I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2012年1月-2017年12月于我科行手术治疗的Ⅰ期NSCLC患者347例,...背景与目的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胸外科的应用日益广泛,本研究旨在探讨经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治疗I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2012年1月-2017年12月于我科行手术治疗的Ⅰ期NSCLC患者347例,依据手术方式分为机器人(robot-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 RATS)组134例及腔镜(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 VATS)组213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一般指标(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带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状况),分析患者生存状况(overall survival, OS)、无进展生存状况(disease free survival, DFS)及相关影响因子。结果机器人组与腔镜组术中出血量[(49±39) mL vs (202±239) mL]、术后引流量[Day 1:(248±123)mL vs (350±213) mL; Day 2:(288±189) mL vs (338±189) mL]比较,机器人组均少于腔镜组(P<0.05);术后带管时间[(10±5) d vs (11±8) d]及住院时间[(13±6) d vs (14±9) d]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机器人组与腔镜组的淋巴结清扫组数[(5±2)组vs (4±2)组]及淋巴清扫数量[(18±9)枚vs(11±8)枚]比较,机器人组均优于腔镜组(P<0.05)。机器人组与腔镜组生存状况比较[1年生存率:97.3%vs 96%、3年生存率:89.8%vs 83.1%、5年生存率:87.5%vs 70.3%,平均生存时间(month):61 vs 59],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无进展生存状况:机器人组与腔镜组比较[1年无进展生存率:93.7%vs 91.3%、3年无进展生存率:87.7%vs 68.4%、5年无进展生存率:87.7%vs 52.5%,平均无进展生存时间(month):61 vs 50],机器人组明显优于腔镜组(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清扫数量是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因子;肿瘤直径、手术方式、淋巴结清扫组数、淋巴结清扫数量为患者无进展生存状况的影响因子。多因素分析显示生存状况无独立影响因子,肿瘤直径及手术方式为无进展生存状况的独立影响因子。结论达芬奇机器人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生存状况与腔镜手术无差异,但无进展生存状况优于腔镜手术;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淋巴结清扫更彻底,同时术中出血量更少。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与腹腔镜辅助直肠癌Dixon术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8年5月我科达芬奇机器人(机器人组,n=53)或腹腔镜辅助(腹腔镜组,n=58)直肠癌Dixon术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 C...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与腹腔镜辅助直肠癌Dixon术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8年5月我科达芬奇机器人(机器人组,n=53)或腹腔镜辅助(腹腔镜组,n=58)直肠癌Dixon术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 C反应蛋白、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尿管留置时间、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和术后男性性功能评分等。结果机器人组手术时间(136.7±11.4)min,明显长于腹腔镜组(124.1±21.5)min(t=3.827,P=0.000);术中出血量(69.7±12.0)ml,明显少于腹腔镜组(75.3±13.2)ml(t=-2.370,P=0.020);术后尿管留置时间中位数3 d(1~6 d),明显短于腹腔镜组4 d(2~6 d)(Z=-3.029,P=0.002);术后24 h C反应蛋白(53.3±7.9)mg/L,明显低于腹腔镜组(57.1±6.3)mg/L(t=-2.829,P=0.006);术后男性性功能评分(19.0±3.1)分,明显高于腹腔镜组(17.1±3.3)分(t=2.186,P=0.033)。机器人组和腹腔镜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16.9±3.8)、(16.5±3.7)枚,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分别为(54.7±6.7)、(55.6±7.4)h,术后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中位数分别为6(5~24)、6(4~28)d,术后住院时间中位数分别为7(6~26)、7.5(5~30)d,术后并发症分别为9、8例,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腹腔镜辅助直肠癌Dixon术比较,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安全可行,且术中出血更少、炎症反应轻、盆腔自主神经损伤更轻,值得推广应用。展开更多
自2005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了达芬奇手术系统在妇科手术的应用后,机器人手术系统在妇科领域得到了迅速发展。该系统凭借其固有的特点,迅速赢得了医患的欢迎。目前,除了直觉外科的达芬奇手术...自2005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了达芬奇手术系统在妇科手术的应用后,机器人手术系统在妇科领域得到了迅速发展。该系统凭借其固有的特点,迅速赢得了医患的欢迎。目前,除了直觉外科的达芬奇手术系统外,国内外还有多种机器人手术系统在研发中,部分系统已经获批临床应用。展开更多
文摘背景与目的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胸外科的应用日益广泛,本研究旨在探讨经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治疗I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2012年1月-2017年12月于我科行手术治疗的Ⅰ期NSCLC患者347例,依据手术方式分为机器人(robot-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 RATS)组134例及腔镜(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 VATS)组213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一般指标(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带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状况),分析患者生存状况(overall survival, OS)、无进展生存状况(disease free survival, DFS)及相关影响因子。结果机器人组与腔镜组术中出血量[(49±39) mL vs (202±239) mL]、术后引流量[Day 1:(248±123)mL vs (350±213) mL; Day 2:(288±189) mL vs (338±189) mL]比较,机器人组均少于腔镜组(P<0.05);术后带管时间[(10±5) d vs (11±8) d]及住院时间[(13±6) d vs (14±9) d]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机器人组与腔镜组的淋巴结清扫组数[(5±2)组vs (4±2)组]及淋巴清扫数量[(18±9)枚vs(11±8)枚]比较,机器人组均优于腔镜组(P<0.05)。机器人组与腔镜组生存状况比较[1年生存率:97.3%vs 96%、3年生存率:89.8%vs 83.1%、5年生存率:87.5%vs 70.3%,平均生存时间(month):61 vs 59],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无进展生存状况:机器人组与腔镜组比较[1年无进展生存率:93.7%vs 91.3%、3年无进展生存率:87.7%vs 68.4%、5年无进展生存率:87.7%vs 52.5%,平均无进展生存时间(month):61 vs 50],机器人组明显优于腔镜组(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清扫数量是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因子;肿瘤直径、手术方式、淋巴结清扫组数、淋巴结清扫数量为患者无进展生存状况的影响因子。多因素分析显示生存状况无独立影响因子,肿瘤直径及手术方式为无进展生存状况的独立影响因子。结论达芬奇机器人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生存状况与腔镜手术无差异,但无进展生存状况优于腔镜手术;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淋巴结清扫更彻底,同时术中出血量更少。
文摘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与腹腔镜辅助直肠癌Dixon术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8年5月我科达芬奇机器人(机器人组,n=53)或腹腔镜辅助(腹腔镜组,n=58)直肠癌Dixon术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 C反应蛋白、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尿管留置时间、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和术后男性性功能评分等。结果机器人组手术时间(136.7±11.4)min,明显长于腹腔镜组(124.1±21.5)min(t=3.827,P=0.000);术中出血量(69.7±12.0)ml,明显少于腹腔镜组(75.3±13.2)ml(t=-2.370,P=0.020);术后尿管留置时间中位数3 d(1~6 d),明显短于腹腔镜组4 d(2~6 d)(Z=-3.029,P=0.002);术后24 h C反应蛋白(53.3±7.9)mg/L,明显低于腹腔镜组(57.1±6.3)mg/L(t=-2.829,P=0.006);术后男性性功能评分(19.0±3.1)分,明显高于腹腔镜组(17.1±3.3)分(t=2.186,P=0.033)。机器人组和腹腔镜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16.9±3.8)、(16.5±3.7)枚,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分别为(54.7±6.7)、(55.6±7.4)h,术后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中位数分别为6(5~24)、6(4~28)d,术后住院时间中位数分别为7(6~26)、7.5(5~30)d,术后并发症分别为9、8例,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腹腔镜辅助直肠癌Dixon术比较,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安全可行,且术中出血更少、炎症反应轻、盆腔自主神经损伤更轻,值得推广应用。
文摘自2005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了达芬奇手术系统在妇科手术的应用后,机器人手术系统在妇科领域得到了迅速发展。该系统凭借其固有的特点,迅速赢得了医患的欢迎。目前,除了直觉外科的达芬奇手术系统外,国内外还有多种机器人手术系统在研发中,部分系统已经获批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