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垂尾对边条翼布局大迎角升力影响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郑遂 李桂生 +1 位作者 蔡广平 昂海松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8-251,共4页
对边条翼双垂尾布局的垂尾导致大迎角升力减小现象的机理进行了研究。采用CFD方法分析一个类似于F-22战斗机的模型,发现在低速大迎角条件下,脱体涡流经垂尾外侧;垂尾下部附近气流方向向后并向外;垂尾外侧存在低压区,而垂尾内侧和垂尾间... 对边条翼双垂尾布局的垂尾导致大迎角升力减小现象的机理进行了研究。采用CFD方法分析一个类似于F-22战斗机的模型,发现在低速大迎角条件下,脱体涡流经垂尾外侧;垂尾下部附近气流方向向后并向外;垂尾外侧存在低压区,而垂尾内侧和垂尾间的机身上表面存在高压区。认为脱体涡在垂尾外侧表面产生吸力,在涡核下方诱导出向外的速度分量,致使垂尾处于"侧滑"气流中,从而使其表面压力内高外低,除了产生指向外侧的法向力外,也传递内侧高压至机身上表面。外倾垂尾上向外的法向力和机身上表面的高压区,是减小大迎角升力的直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条翼布局 双垂尾 前体涡 大迎角 升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条翼布局主要参数对其双垂尾抖振响应影响的风洞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青 李劲杰 +3 位作者 杨永年 牟让科 张积亭 齐丕骞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1-285,共5页
对边条翼布局的双垂尾抖振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风洞实验研究。实验采用简化边条翼双垂尾半模。通过对垂尾的表面脉动压力、根部弯矩和翼尖加速度的测量,研究了边条后掠角、机翼后掠角、垂尾弦向位置及垂尾展向位置对边条翼布局的双垂... 对边条翼布局的双垂尾抖振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风洞实验研究。实验采用简化边条翼双垂尾半模。通过对垂尾的表面脉动压力、根部弯矩和翼尖加速度的测量,研究了边条后掠角、机翼后掠角、垂尾弦向位置及垂尾展向位置对边条翼布局的双垂尾抖振响应影响的规律。结果表明:①边条后掠角越大,双垂尾抖振起始迎角越大;②机翼后掠角对垂尾靠内时的抖振响应影响较小,而当垂尾靠外时,大后掠机翼的垂尾抖振响应相对较小;③垂尾弦向位置对垂尾抖振起始迎角影响较小,但对最大抖振响应影响较大;④垂尾的展向位置越靠外,垂尾抖振起始迎角就越小,但最大抖振响应也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垂尾抖振 边条翼布局 根部弯矩 翼尖加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条翼下进气道与飞机一体化流场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郁新华 马经忠 +1 位作者 胡主根 黎先平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0-155,162,共7页
利用雷诺平均可压缩N-S方程以及可实现k-ε模型,对边条翼下进气的飞机进行了内外流场的气动耦合计算,研究分析了边条翼下进气道进口处的局部流场特性,说明了局部流场特性随攻角变化的关系,数值模拟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通过改变进气道... 利用雷诺平均可压缩N-S方程以及可实现k-ε模型,对边条翼下进气的飞机进行了内外流场的气动耦合计算,研究分析了边条翼下进气道进口处的局部流场特性,说明了局部流场特性随攻角变化的关系,数值模拟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通过改变进气道的流量系数,分析飞机流场的变化,重点阐明了进气道流量系数对边条涡破碎位置的影响以及机理,即:进气道流量系数越低,涡的破碎位置就越提前,会影响飞机的气动性能。这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 边条翼 进气道 流场特性 计算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条翼前缘涡非定常涡场特性研究中PIV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吕志咏 祝立国 《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18,共4页
描述了应用PIV技术在水槽中对边条机翼上旋涡及破裂旋涡流场进行的测量和分析。实验是在北航水槽中进行的。通过PIV技术的测量,揭示了旋涡及破裂旋涡中的非定常特性,这种非定常特性同飞机上机翼、尾翼的抖振密切相关。实验结果表明,对... 描述了应用PIV技术在水槽中对边条机翼上旋涡及破裂旋涡流场进行的测量和分析。实验是在北航水槽中进行的。通过PIV技术的测量,揭示了旋涡及破裂旋涡中的非定常特性,这种非定常特性同飞机上机翼、尾翼的抖振密切相关。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未破裂的边条涡,存在着两种非定常特性,其一是剪切层中不断地有小涡沿剪切层输运和合并。其二是由一次涡诱导的二次涡与剪切层中的小涡互相诱导引起的非定常现象。对于破裂涡,则发现与未破裂的涡相比,截面上涡量分布的区域突然扩大很多,最大涡量的绝对值也比上游未破裂区截面上的涡量最大值小。此外还发现在涡量分布区域出现反涡量,这同涡破裂后出现涡核螺旋变形有关。对于同一截面处涡量分布是非定常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条翼 前缘涡 非定常特性 PIV技术 涡量场 机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条翼作俯仰运动时翼面吹气的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黄达 吴根兴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05-310,共6页
在3m低速风洞中通过测力与微丝显示方法,研究了在边条翼的边条和主翼上吹气对机翼作大攻角快速俯仰运动时空气动力特性的影响,同时还研究了在不同边角下开始吹气的作用。结论表明,翼面吹气能有效提高机翼的非定常气动特性和缩小机翼... 在3m低速风洞中通过测力与微丝显示方法,研究了在边条翼的边条和主翼上吹气对机翼作大攻角快速俯仰运动时空气动力特性的影响,同时还研究了在不同边角下开始吹气的作用。结论表明,翼面吹气能有效提高机翼的非定常气动特性和缩小机翼的非定常气动特性迟滞回环,特别是在小迎角下开始吹气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面吹气 非定常 大攻角 风洞 俯仰运动 边条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条翼对发动机壳体结构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刘献伟 《航空兵器》 2003年第5期15-17,共3页
利用CAD/CAE软件对大过载条件下发动机燃烧室壳体模型的强度和刚度进行有限元分析,分别对光筒简装、边条翼等结构进行分析,载荷包括燃烧室内压,侧向力和扭矩,力图通过对各种载荷和不同结构布局条件下的计算,发现边条翼的设计技巧,以便... 利用CAD/CAE软件对大过载条件下发动机燃烧室壳体模型的强度和刚度进行有限元分析,分别对光筒简装、边条翼等结构进行分析,载荷包括燃烧室内压,侧向力和扭矩,力图通过对各种载荷和不同结构布局条件下的计算,发现边条翼的设计技巧,以便为实际的型号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条翼 壳体结构 影响 导弹 发动机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滑边条翼旋涡和气动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鲍国华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215-219,共5页
本文综合一组小展弦比边条翼实验研究结果,给出不同展弦比机翼前缘脱体涡系变化,并分析涡绞合及破裂对气动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侧滑使机翼迎风侧涡绞合推迟,涡提前破裂,背风侧正好相反。侧滑时不对称涡破裂对气动特性影响显著。
关键词 侧滑 边条翼 旋涡 气动特性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条翼在战术导弹气动外形中的应用研究
8
作者 薛杰 李晓晖 程养民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16,共4页
在末端大攻角飞行条件下,某战术导弹法向力系数斜率降低导致法向过载不足。为解决此问题,文中开展了边条翼在导弹气动外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通过数值仿真和风洞试验的方法,对某大展弦比弹翼布局的战术导弹在增加边条翼前后的气动特性... 在末端大攻角飞行条件下,某战术导弹法向力系数斜率降低导致法向过载不足。为解决此问题,文中开展了边条翼在导弹气动外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通过数值仿真和风洞试验的方法,对某大展弦比弹翼布局的战术导弹在增加边条翼前后的气动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大攻角条件下,边条翼的引入大幅提升了导弹的法向力系数斜率,从而大幅提升了其法向过载,改善了其机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条翼 法向力 战术导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垂尾不利影响改善措施研究
9
作者 郑遂 李桂生 +1 位作者 蔡广平 昂海松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6-69,共4页
采用一个典型的双垂尾鸭式布局模型,利用CFD手段对垂尾导致大迎角升力减小现象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发现在低速大迎角条件下,前体脱体涡在机身后体诱导出向外的速度分量,致使垂尾处于'侧滑'气流中,增大了垂尾内侧压力,与此伴生的... 采用一个典型的双垂尾鸭式布局模型,利用CFD手段对垂尾导致大迎角升力减小现象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发现在低速大迎角条件下,前体脱体涡在机身后体诱导出向外的速度分量,致使垂尾处于'侧滑'气流中,增大了垂尾内侧压力,与此伴生的逆压梯度,削弱了前体涡强度和稳定性,从而使飞机升力减小。根据这一发现,设计了减小垂尾面积、垂尾前缘内偏和变化外倾角3种改善措施。通过风洞试验验证,减小垂尾面积和垂尾前缘内偏具有明显的改善大迎角升力特性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条翼布局 双垂尾 前体涡 大迎角 升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翼面吹气对过失速非定常翼面涡的影响
10
作者 黄达 吴根兴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21-325,共5页
在1m低速风洞中,研究了边条翼在过失速非定常流动控制后的空间流态。实验采用翼面吹气控制翼面非定常流动,通过烟流显示涡轨迹和涡破碎位置,用相锁照相技术记录空间流态。结论表明,在机翼上仰过程中,翼面吹气能延迟前缘涡的破碎... 在1m低速风洞中,研究了边条翼在过失速非定常流动控制后的空间流态。实验采用翼面吹气控制翼面非定常流动,通过烟流显示涡轨迹和涡破碎位置,用相锁照相技术记录空间流态。结论表明,在机翼上仰过程中,翼面吹气能延迟前缘涡的破碎,在机翼下俯过程中,吹气有利于前缘涡的生成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定常 吹气 边条翼 涡破碎 机翼理论 翼面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小边条飞机的低速气动特性及其外翼分离控制研究
11
作者 吕志咏 李建宏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506-510,共5页
油流试验表明,迎角α=8°时,小边条机翼的外翼上就出现分离区。通过加翼刀或锯齿或缩短翼展都可以抑制分离区的发展。试验表明,采用加双翼刀和缩短翼展的组合方案,可以使升力曲线随迎角的变化直到α=16°都是线性的。
关键词 边条翼 分离区 翼刀 飞机 低速气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