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双探针原位杂交法检测常见肝病组织中输液传染性病毒DNA
1
作者 姜岭梅 朱惠明 +3 位作者 黄勋 周伯平 乐晓华 徐六妹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9-34,共6页
目的 :建立肝组织输液传染性病毒DNA(TTVDNA)的原位杂交检测技术 ,探讨TTVDNA在肝组织中的分布。方法 :采用PCR扩增法 ,分别合成地高辛标记的G1a、G2b两种亚型的双链TTVDNA探针。同时应用两型探针对 2 2例血清学检查无甲 -庚型肝炎病毒... 目的 :建立肝组织输液传染性病毒DNA(TTVDNA)的原位杂交检测技术 ,探讨TTVDNA在肝组织中的分布。方法 :采用PCR扩增法 ,分别合成地高辛标记的G1a、G2b两种亚型的双链TTVDNA探针。同时应用两型探针对 2 2例血清学检查无甲 -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肝病患者肝组织TTVDNA进行原位杂交检测 ,并将检测结果与巢式PCR法检测配对血清TTVDNA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原位杂交阳性信号主要定位于肝细胞核 ,少数位于胞浆。 2 2例肝病患者肝组织标本中TTVDNA原位杂交阳性率 6 8 2 % (15 / 2 2 ) ,其中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患者中原位杂交阳性率83 3% (15 / 18) ,4例肝破裂、肝良性肿瘤患者TTVDNA原位杂交检测皆为阴性。配对血清TTVDNA阳性率 6 3 6 % (14/ 2 2 )。血清与肝组织TTVDNA检测符合率 86 4 % (19/ 2 2 )。结论 :双探针原位杂交检测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性 ,有助于肝病病因的分析。TTVDNA在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的肝组织中检出率较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液传染性病毒dna 原位杂交 非甲-庚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DNA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被引量:24
2
作者 孟松树 张绍杰 童光志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79-181,共3页
将分别构建的含有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王岗株gB、gC和gD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及空载体质粒分组肌肉注射雏鸡 ,攻毒后观察免疫保护效果。结果表明 ,重组质粒诱导了免疫应答 ,免疫保护率为 79% 。
关键词 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 dna疫苗 免疫应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乳酸杆菌为载体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S基因A、D抗原位点DNA疫苗的构建 被引量:8
3
作者 苏君鸿 李云岗 +4 位作者 陈树林 陈书民 田夫林 孙圣福 陈静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9-23,共5页
应用pRc/CMV2真核质粒骨架,先后插入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S基因AD抗原位点片段和乳酸杆菌复制子基因Rep.8014,构建了pRc/CMV2-SAD-Rep.8014真核表达穿梭质粒。将其转染PK-15细胞,RT-PCR检测到S基因A D抗原位点的mRNA表达。随后,将pR... 应用pRc/CMV2真核质粒骨架,先后插入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S基因AD抗原位点片段和乳酸杆菌复制子基因Rep.8014,构建了pRc/CMV2-SAD-Rep.8014真核表达穿梭质粒。将其转染PK-15细胞,RT-PCR检测到S基因A D抗原位点的mRNA表达。随后,将pRc/CMV2-SAD-Rep.8014质粒电转化猪源的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SW1株,成功构建了以乳酸杆菌为载体的带有TGEV S基因AD抗原位点的DNA疫苗株L.acidophilusTGES-1。本研究结合了乳酸杆菌胃肠道常在共生菌的优势和TGE呈现肠道局部发病的特点,达到益生性与免疫预防的双重功效,对乳酸杆菌口服DNA疫苗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杆菌 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dna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免疫制备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S蛋白单克隆抗体
4
作者 张赟硕 李一经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6期93-97,共5页
利用含有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S基因主要抗原位点的重组质粒PCI-Sa免疫BALB/c小鼠,通过细胞融合技术,间接ELISA方法进行筛选和有限稀释法3次克隆,获得1株稳定分泌抗TGEV重组S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E6D9A12,其染色体平均计数... 利用含有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S基因主要抗原位点的重组质粒PCI-Sa免疫BALB/c小鼠,通过细胞融合技术,间接ELISA方法进行筛选和有限稀释法3次克隆,获得1株稳定分泌抗TGEV重组S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E6D9A12,其染色体平均计数为88±10对,间接ELISA检测制备腹水抗体效价为1:6×105,分泌抗体亚类为IgG2a型。杂交瘤细胞上清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轮状病毒(PR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均不发生交叉反应;与TGEV感染细胞经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均呈黄绿色荧光;与TGEV经Dot-ELISA检测呈特异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dna免疫 单克隆抗体 杂交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儿童外周血EB病毒DNA、IL-2及IL-6水平的检测价值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蔷 方庆丰 +1 位作者 杨志 陈必全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62-1266,共5页
目的: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儿童外周血EB病毒DNA(EBV-DNA)、白细胞介素-2(IL-2)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检测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在安徽省儿童医院确诊为IM的患儿59例作为IM组,选择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儿童3... 目的: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儿童外周血EB病毒DNA(EBV-DNA)、白细胞介素-2(IL-2)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检测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在安徽省儿童医院确诊为IM的患儿59例作为IM组,选择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儿童30例作为健康组,比较两组EBV-DNA载量、IL-2及IL-6水平,探讨其对IM患儿的诊断价值,同时根据阳性患儿的EBV-DNA载量的中位水平,将其分为高病毒量组及低病毒量组,比较两组患者出现肝脏、脾脏肿大的情况和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IL-2、IL-6水平,探究EBV-DNA载量与IL-2及IL-6水平的关系。结果:IM组的EBV-DNA阳性率为67.80%,明显高于健康组的10.00%(P<0.001);IM组的血清IL-2、IL-6水平亦明显高于健康组(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3项指标联合的AUC为0.948,明显高于单一的IL-2、IL-6、EBV-DNA载量的AUC 0.847、0.728、0.789(P<0.001),同时IL-2、IL-6的cut-off值分别为15.545 pg/ml、56.560 pg/ml;高病毒量组患者的中重度肝、脾脏肿大人数明显高于低病毒量组(P<0.01,P<0.05);高病毒量组的ALT、AST、IL-2水平均明显高于低病毒量组(P<0.001),且IL-6水平也高于低病毒量组(P<0.01);在高、低病毒量组中,EBV-DNA载量与IL-2、IL-6均呈正相关(高病毒量组:r_(IL-2)=0.598,r_(IL-6)=0.416;低病毒量组:r_(IL-2)=0.621,r_(IL-6)=0.527,均P<0.001)。结论:EBV-DNA载量联合IL-2、IL-6检测能够提高IM诊断的准确性,且EBV-DNA载量及IL-2、IL-6水平与患儿疾病进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EB病毒dna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疫苗浸泡免疫预防鳜鱼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 被引量:9
6
作者 周伟东 周勇 +6 位作者 刘奕 张立强 邓平 艾桃山 曾令兵 喻运珍 喻婷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14期2731-2735,共5页
以ISKNV MCP基因为目的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中,构建成DNA疫苗pcMCP,对鳜鱼(Siniperca chuatsi)pcMCP DNA疫苗进行浸泡免疫效果研究。结果表明,pcMCP DNA疫苗能够刺激免疫系统,对非特异性免疫和Ig M的表达都具有激活作用... 以ISKNV MCP基因为目的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中,构建成DNA疫苗pcMCP,对鳜鱼(Siniperca chuatsi)pcMCP DNA疫苗进行浸泡免疫效果研究。结果表明,pcMCP DNA疫苗能够刺激免疫系统,对非特异性免疫和Ig M的表达都具有激活作用。免疫后血液中白细胞含量、白细胞吞噬能力和SOD活力都显著提高,14 d时均达到最大。IgM和Mx基因的mRNA表达研究显示,72 h大量表达,96 h达到最大,分别是对照组的3.05倍和2.02倍。攻毒试验显示,浸泡免疫能够有效保护ISKNV感染的鳜鱼,在第11天,浸泡免疫组的累计死亡率仅为40%,而对照组死亡率都达到了100%,pcMCP浸泡免疫降低了ISKNV感染的鳜鱼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鳜鱼(Sinipercachuatsi) dna疫苗 浸泡免疫 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新的阿留申病病毒的DNA序列测定及传染性研究
7
作者 MarshallBloom 王克坚 徐敏 《特产研究》 1997年第3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阿留申病毒 传染性 dna序列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免疫诱导SPF鸡对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免疫保护反应 被引量:10
8
作者 步志高 赵晓岩 +3 位作者 刘长军 王笑梅 于康震 徐宜为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5期325-328,共4页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IBDV)D78株VP2基因插入真核表达质粒pCICMV启动子下游多克隆位点 ,构成pCIVP2用于 3周龄SPF雏鸡DNA免疫。试验鸡每羽腿部肌肉注射pCIVP2 10 0 μg,2周后加强免疫一次 ;二免 2周后 ,人工感染vvIBDVG株。结果 ,两次...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IBDV)D78株VP2基因插入真核表达质粒pCICMV启动子下游多克隆位点 ,构成pCIVP2用于 3周龄SPF雏鸡DNA免疫。试验鸡每羽腿部肌肉注射pCIVP2 10 0 μg,2周后加强免疫一次 ;二免 2周后 ,人工感染vvIBDVG株。结果 ,两次免疫后血清中和抗体试验组为阳性而对照组为阴性 ;试验组攻毒后发病 11/ 11,攻毒后 1周存活 10 / 11,所有存活鸡法氏囊较正常中度或轻度萎缩 ;对照组发病 6 / 6 ,病死 5 / 6 ,存活 1/ 6 ;存活鸡法氏囊较正常严重萎缩。组织病理学观察表明 ,无论法氏囊淋巴滤泡面积还是其中的淋巴细胞数量 ,免疫试验组都要远远大于或多于免疫对照组。结果表明 ,VP2基因DNA免疫可诱导SPF鸡产生中和抗体 ,并形成对IBDV超强毒株致死攻击的免疫保护 ,虽不能阻止临床发病及法氏囊病理损伤发生 ,但有可能减缓法氏囊病理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免疫 VP2基因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基因疫苗免疫效应 被引量:8
9
作者 王利丽 王云峰 +5 位作者 孙惠玲 杨春富 都兴洋 王玫 步志高 童光志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5-183,共9页
以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WG株gB和gD基因为目的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AGG-gB和pCAGG-gD。将75只SPF鸡随机分为7组,经肌肉注射接种pCAGG-gB、pCAGG-gD、pCAGG-gB+pCAGG-gD、pCAGG-gB+rFPV-ILTVgB以及rFPV-ILTVgB,并设有生理盐水和空... 以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WG株gB和gD基因为目的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AGG-gB和pCAGG-gD。将75只SPF鸡随机分为7组,经肌肉注射接种pCAGG-gB、pCAGG-gD、pCAGG-gB+pCAGG-gD、pCAGG-gB+rFPV-ILTVgB以及rFPV-ILTVgB,并设有生理盐水和空载体(pCAGG)对照组。免疫2周后以500EID50ILTV WG株强毒进行攻击,以评价ILTV基因疫苗以及基因疫苗和重组病毒联合应用对SPF鸡的免疫保护作用。血清抗体的检测表明:在免疫后的2周,各免疫组的鸡只均产生了特异性的ILTV抗体,外周血CD4+T、CD8+T、TCRγδ+T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pCAGG-gB和pCAGG-gD分别诱导了高水平的IL-18和IFN-γ的表达。ILTV强毒攻击后,非免疫鸡全部发病,并在第2天出现死亡。而各质粒免疫组均获得了一定的保护(保护率44%),两种质粒联合免疫(pCAGG-gB和pCAGG-gD)和重组病毒(rFPV-ILTVgB)与质粒(pCAGG-gB)联合免疫的免疫组的保护率(56%)高于单独免疫组,产生高水平细胞因子表达的免疫组的保护率高于对照组。重组鸡痘病毒免疫组的保护率(69%)最高。这些结果表明ILTV的DNA疫苗能够诱导鸡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对传染性喉气管炎强毒的攻击提供一定的免疫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 dna疫苗 免疫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分支滚环扩增法检测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 被引量:7
10
作者 孔铖将 史雨红 +1 位作者 黎昊雁 陈炯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75-579,共5页
用超分支滚环扩增法检出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超分支滚环扩增法包括锁式探针的连接及超分支滚环扩增法扩增两部分,通过研究锁式探针的最佳连接体系和连接条件,并进行超分支滚环扩增法反应条件的优化,得出的本研究最适反应条件为:锁式探... 用超分支滚环扩增法检出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超分支滚环扩增法包括锁式探针的连接及超分支滚环扩增法扩增两部分,通过研究锁式探针的最佳连接体系和连接条件,并进行超分支滚环扩增法反应条件的优化,得出的本研究最适反应条件为:锁式探针在T4 DNA连接酶作用下37℃连接20 min,接下来的超分支滚环扩增法在Bst DNA聚合酶大片段作用下61℃反应40 min,即能够实现靶序列的有效检出。灵敏度试验表明,超分支滚环扩增法所能检测到的最低模板量接近1 copy。在4种病毒中进行的特异性试验表明,本方法能够保证对传染性脾肾坏死病的特异性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 dna聚合酶 超分支滚环扩增 锁式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gp60基因核酸探针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秀美 王莉莉 +5 位作者 艾武 宋敏训 牟建青 徐苏云 杨奎 陈溥言 《山东农业科学》 2000年第1期16-18,共3页
将ILTV -SD株gp6 0基因的PCR扩增片段插入SK质粒的BamHI/EcoRI位点 ,用DH52 大肠杆菌转化克隆基因。用DIG标记重组的靶基因 ,建立了ILTVgp6 0基因核酸探针。斑点杂交试验结果表明 ,该探针与ILTVDNA呈阳性 ,最低检出量为 2 0ng ;与正常... 将ILTV -SD株gp6 0基因的PCR扩增片段插入SK质粒的BamHI/EcoRI位点 ,用DH52 大肠杆菌转化克隆基因。用DIG标记重组的靶基因 ,建立了ILTVgp6 0基因核酸探针。斑点杂交试验结果表明 ,该探针与ILTVDNA呈阳性 ,最低检出量为 2 0ng ;与正常绒尿膜组织核酸呈阴性反应 ;Southern杂交结果显示PCR阳性的样品呈阳性反应。这些结果表明 ,所建ILTVgp6 0基因核酸探针适用于ILTV感染的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喉气管炎 病毒 gp60基因 诊断 dna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转录调控
12
作者 周家喜 孔宪刚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77-479,共3页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转录调控需要细胞因子、病毒蛋白及病毒RNA及DNA顺式作用元件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这些调控因素正在不断被发现和鉴定 ,并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和复杂的相互作用。本文旨在阐述马传染性贫血病毒转录调控过程中涉及的各种调...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转录调控需要细胞因子、病毒蛋白及病毒RNA及DNA顺式作用元件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这些调控因素正在不断被发现和鉴定 ,并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和复杂的相互作用。本文旨在阐述马传染性贫血病毒转录调控过程中涉及的各种调控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机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调控 dna结合蛋白 长未端重复序列 传染性贫血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探针在鸡传染性贫血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应用
13
作者 张知良 黄建芳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5年第7期100-101,共2页
用地高辛标记的核酸(DNA)探针对江都、连云港、苏州、无锡等地3个市县9个养鸡场(户)随机取样,采集106份样品,分别为12日龄~60日龄的肉鸡、蛋鸡的胸腺、法氏囊和脾脏组织,抽提DNA检测CIAV感染情况。鸡传染性贫血病毒阳性鸡只22份,阳性率... 用地高辛标记的核酸(DNA)探针对江都、连云港、苏州、无锡等地3个市县9个养鸡场(户)随机取样,采集106份样品,分别为12日龄~60日龄的肉鸡、蛋鸡的胸腺、法氏囊和脾脏组织,抽提DNA检测CIAV感染情况。鸡传染性贫血病毒阳性鸡只22份,阳性率为20.7%,各鸡场阳性率从5%到50%不等。结果表明,在江苏省的一些地区鸡群中CIAV的感染已非常普遍,有的地区甚至十分严重,控制该病的发生已刻不容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学调查 dna探针 传染性贫血病毒 应用 CIAV 地高辛标记 dna检测 随机取样 感染情况 阳性率 连云港 养鸡场 法氏囊 江苏省 日龄 肉鸡 蛋鸡 脾脏 鸡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传染性口疮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刀磊 罗福斌 +2 位作者 高国萍 王晟宇 董艳云 《北方牧业》 2024年第10期22-22,共1页
羊传染性口疮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羊的常见传染病。本病主要侵害口腔、皮肤和生殖器官,对羊的生产力造成严重影响。本文旨在探讨羊传染性口疮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以提高养殖户对该病的认识和防制水平。1病原及传播途径1.1病原羊传染性口疮... 羊传染性口疮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羊的常见传染病。本病主要侵害口腔、皮肤和生殖器官,对羊的生产力造成严重影响。本文旨在探讨羊传染性口疮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以提高养殖户对该病的认识和防制水平。1病原及传播途径1.1病原羊传染性口疮是由羊口疮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病毒属于痘病毒科,是一种DNA病毒。病毒粒子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约为200~300纳米。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复制,产生大量病毒粒子,进而破坏宿主细胞的完整性,导致病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口疮病毒 常见传染 宿主细胞 生殖器官 传染性 dna病毒 口疮 病毒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鳜鱼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SKNV)的快速PCR检测方法灵敏性的比较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春艳 王家军 +2 位作者 薛中仪 刘张淮 张荧荧 《水产养殖》 CAS 2019年第7期19-22,共4页
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SKNV)是鳜鱼重大疫病病原,该病毒引发的鳜鱼传染性脾肾坏死病(Infection spleen and kidney necrosis)能导致养殖生产巨大经济损失。为满足水产疫病预防与诊断需求,该文将一种集DNA快速提取与PCR快速扩增为一体的... 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SKNV)是鳜鱼重大疫病病原,该病毒引发的鳜鱼传染性脾肾坏死病(Infection spleen and kidney necrosis)能导致养殖生产巨大经济损失。为满足水产疫病预防与诊断需求,该文将一种集DNA快速提取与PCR快速扩增为一体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与试剂盒提取DNA法和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检测方法(SC/T7211-2011)中PCR方法进行比较,旨在为基层水产一线水生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提供一种快速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 鳜鱼 dna快速提取 PCR快速检测 灵敏性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兽医治疗羊传染性脓疱病
16
作者 杨雪丰 《中兽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4-36,共3页
羊传染性脓疱病俗称羊口疮,是羊场常见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病,临床上患病羊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口唇等部位皮肤、粘膜形成丘疹、脓疱、溃疡等,严重影响羊的进食及生长发育,甚至引发死亡,进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积极做好诊治... 羊传染性脓疱病俗称羊口疮,是羊场常见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病,临床上患病羊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口唇等部位皮肤、粘膜形成丘疹、脓疱、溃疡等,严重影响羊的进食及生长发育,甚至引发死亡,进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积极做好诊治工作非常关键。基于此,着重对羊传染性脓疱口炎的中西兽医治疗方法展开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脓疱啖 dna病毒 青黛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基因工程疫苗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旦正措 《现代畜牧科技》 2020年第1期48-48,50,共2页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属于疱疹病毒I型,可导致牛发生高度接触性、病毒性传染病,病牛和带毒牛是主要传染源,感染牛出现结膜炎、脑炎和流产等临床症状,危害较大。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具有潜伏感染特征,可以潜伏在三叉神经节等部位,在机...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属于疱疹病毒I型,可导致牛发生高度接触性、病毒性传染病,病牛和带毒牛是主要传染源,感染牛出现结膜炎、脑炎和流产等临床症状,危害较大。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具有潜伏感染特征,可以潜伏在三叉神经节等部位,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就会发病,潜伏感染的牛可以长期带毒并不断向外界排毒。控制该病主要通过疫苗免疫,当前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疫苗主要包括传统的灭活苗、弱毒苗以及基因工程疫苗,其中基因工程疫苗是一种新型疫苗,包括基因缺失疫苗、活载体疫苗、亚单位疫苗及DNA疫苗,各种疫苗各有优点。本文主要综述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基因工程疫苗的最新研究进展,为该病的综合防控奠定基础,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 基因缺失疫苗 活载体疫苗 亚单位疫苗 dna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PCR检测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
18
作者 李凯年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1999年第22期5-5,共1页
加拿大研究人员研制了一种PCR用以检测结膜拭子中的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PCR引物选择ILTV Ontario 1598(Ont 1598)株一个1.1-kb BamHl限制酶片段的顺序,用溴乙锭染色的琼脂糖凝胶检测300fg纯化病毒DNA,或用DNA杂交检测30fg纯化病... 加拿大研究人员研制了一种PCR用以检测结膜拭子中的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PCR引物选择ILTV Ontario 1598(Ont 1598)株一个1.1-kb BamHl限制酶片段的顺序,用溴乙锭染色的琼脂糖凝胶检测300fg纯化病毒DNA,或用DNA杂交检测30fg纯化病毒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 PCR检测 病毒分离 病毒dna dna杂交 酶片段 琼脂糖 早期诊断 结膜 研究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PCR检测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
19
作者 周宗清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1997年第24期6-6,共1页
以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株Ont1598的1.1Kb Bam HI限制性酶切片段的序列为基础选择PCR引物,建立了从感染鸡结膜拭子中检测ILTV的PCR方法,通过溴乙锭琼脂凝胶染色,可检出300fg的纯化病毒DNA;用DNA杂交方法可检出30fg病毒DNA。本试验... 以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株Ont1598的1.1Kb Bam HI限制性酶切片段的序列为基础选择PCR引物,建立了从感染鸡结膜拭子中检测ILTV的PCR方法,通过溴乙锭琼脂凝胶染色,可检出300fg的纯化病毒DNA;用DNA杂交方法可检出30fg病毒DNA。本试验至少可对5种不同的ILTV病毒株(Ont 1589,ATCC N-71851,LT-ⅣAx,Largngo-vac,地方株322)进行特异性扩增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 PCR检测 ILTV 地方株 纯化病毒 琼脂凝胶 限制性酶切片段 结膜 PCR引物 dna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对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病的诊断
20
作者 李三星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1997年第5期6-6,共1页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有血清中(SN)试验,荧光抗体(FA)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以及聚合酶链反应(PCR)等。ELISA比SN、FA省力、省钱,其敏感度相同。PCR法对急性或潜伏性鸡传染性贫血病毒感染的检出具有高度敏感,并且在...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有血清中(SN)试验,荧光抗体(FA)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以及聚合酶链反应(PCR)等。ELISA比SN、FA省力、省钱,其敏感度相同。PCR法对急性或潜伏性鸡传染性贫血病毒感染的检出具有高度敏感,并且在感染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贫血病毒 ELISA 实验室诊断方法 免疫吸附试验 血液细胞 日本 荧光抗体 潜伏性 病毒dna 感染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