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NAUTILUS平台的10 MW漂浮式风力机动态响应研究
1
作者 范莉 岳敏楠 +3 位作者 何鸿圣 谢露 李春 贾文哲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98-2307,I0022,共11页
漂浮式风力机的逐渐大型化使其受环境载荷的作用显著增强,研究平台动态响应特性对漂浮式风力机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基于NAUTILUS平台的DTU 10 MW风力机为研究对象,利用叶素动量理论与势流理论分别计算其所受风载荷与波浪载荷,... 漂浮式风力机的逐渐大型化使其受环境载荷的作用显著增强,研究平台动态响应特性对漂浮式风力机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基于NAUTILUS平台的DTU 10 MW风力机为研究对象,利用叶素动量理论与势流理论分别计算其所受风载荷与波浪载荷,研究风波耦合作用下,大型漂浮式风力机浮动平台动态响应。结果表明,风、波入射角均为0°时,平台在横荡、垂荡及横摇方向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平台垂荡受波浪载荷影响较大,而纵荡、横荡、横摇、纵摇及艏摇主要受风载荷影响,其中纵荡与纵摇在风载荷作用下大幅偏离初始位置。随环境载荷的增大,机舱加速度增加,但依然在安全范围内;沿风、波入射方向对称的系泊所受拉力基本相等,迎风侧系泊所受拉力先增大后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浮式风力机 NAUTILUS平台 动态响应 风波耦合 叶素动量理论 辐射/绕射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波耦合作用下垂荡板对漂浮式风力机Spar平台动态响应影响 被引量:25
2
作者 丁勤卫 李春 +2 位作者 袁伟斌 郝文星 余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13-1127,共15页
建立基于OC3-Hywind Spar Buoy平台的NREL 5MW漂浮式风力机整机模型,提出漂浮式风力机Spar平台主体附加垂荡板的结构设计方法,基于叶素动量理论通过Fortran编程实现AQWA的二次开发,基于辐射/绕射理论对比研究了垂荡板及其安装位置对漂... 建立基于OC3-Hywind Spar Buoy平台的NREL 5MW漂浮式风力机整机模型,提出漂浮式风力机Spar平台主体附加垂荡板的结构设计方法,基于叶素动量理论通过Fortran编程实现AQWA的二次开发,基于辐射/绕射理论对比研究了垂荡板及其安装位置对漂浮式风力机Spar平台动态响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频域分析中,垂荡板对纵荡RAO影响较小,减小了垂荡RAO,但增大了纵摇RAO。时域分析中,风波耦合作用下垂荡板增大了平台纵荡响应,但安装位置对纵荡响应影响较小;垂荡板位于中部和底部时对平台垂荡响应的抑制效果最明显,位于上部时抑制效果不明显;垂荡板位于中部和底部时对纵摇响应抑制效果最明显,位于上部时增大了平台的纵摇响应;垂荡板位于中部和底部时明显提高其稳定性,位于上部时加剧了机舱纵荡加速度;垂荡板显著降低了系泊张力,但安装位置对系泊张力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浮式风力机 SPAR平台 垂荡板 辐射/绕射理论 叶素动量理论 动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阵列式平台漂浮式风电场Spar平台动态响应及稳定性改进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岳敏楠 王博 +1 位作者 李春 李蜀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63-278,共16页
平台的稳定是漂浮式风力机安全运行的基本保障。为研究风波耦合作用下阵列式平台漂浮式风电场Spar平台的动态响应,建立基于OC3-Hywind Spar Buoy平台的NREL 5 MW漂浮式风力机整机模型,采用链接系泊和固定系泊建立了3×3阵列Spar平... 平台的稳定是漂浮式风力机安全运行的基本保障。为研究风波耦合作用下阵列式平台漂浮式风电场Spar平台的动态响应,建立基于OC3-Hywind Spar Buoy平台的NREL 5 MW漂浮式风力机整机模型,采用链接系泊和固定系泊建立了3×3阵列Spar平台漂浮式风电场。基于叶素动量理论考虑叶尖损失、轮毂损失以及动态失速通过Fortran编程实现了水动力软件AQWA的二次开发,建立了漂浮式风电场平台气动-水动-固定系泊-链接系泊耦合动力学模型并实现了模型算法求解,结合辐射/绕射理论研究了风波耦合作用下漂浮式风电场Spar平台的动态响应特性,为解决系泊系统直接与Spar平台主体链接时平台产生的大幅度首摇、横摇响应问题,提出了首摇阻尼板和系泊链接点外移两种提高平台稳定性的方法,并研究了二者对漂浮式风电场平台动态响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系泊系统直接将Spar平台链接建立阵列式平台漂浮式风电场的方案是不可行的,平台将产生极大的首摇、横摇响应;普通海况下,首摇阻尼板明显降低了漂浮式风电场平台的首摇、横摇响应,恶劣海况下效果不明显,系泊链接点外移在普通海况、恶劣海况两种工况下均能够明显降低漂浮式风电场平台的首摇、横摇响应;系泊链接点外移时,相对于风波入射方向,位于两侧的平台在xOy平面运动轨迹、首摇、横摇响应具有对称性的特点,位于中间的平台P1、P4、P7不存在横荡、横摇、首摇响应,位于两侧的平台存在横荡、横摇、首摇响应,横摇波动幅度,普通海况下约0.1°,恶劣海况约0.5°,首摇波动幅度,普通海况下约0.5°,恶劣海况约2°;此外,系泊链接点外移时,普通海况、恶劣海况两种工况下,风电场中几乎所有平台的垂荡、纵摇及机舱振动稳定性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研究结果为漂浮式风力机平台稳定性的提高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浮式风力机 平台 阵列 叶素动量理论 辐射/绕射理论 动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浪异向下超大型漂浮式风力机动态响应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刘一鸣 王博 +2 位作者 刘青松 李春 丁勤卫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83-393,共11页
以DTU 10 MW风力机为研究对象,建立OO-Star半潜式平台漂浮式风力机模型,基于叶素动量理论和辐射/绕射理论分别求解风载荷与波浪载荷,模拟不同环境载荷方向下漂浮式风力机动态响应,对比分析不同环境载荷入射角度对其响应特性的影响。结... 以DTU 10 MW风力机为研究对象,建立OO-Star半潜式平台漂浮式风力机模型,基于叶素动量理论和辐射/绕射理论分别求解风载荷与波浪载荷,模拟不同环境载荷方向下漂浮式风力机动态响应,对比分析不同环境载荷入射角度对其响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湍流风入射角度对漂浮式风力机纵荡、纵摇及艏摇运动响应影响较大,而波浪入射角度对横荡和横摇运动响应影响较大,垂荡运动响应几乎不随湍流风和波浪入射角度改变而变化。随湍流风入射角度增加,漂浮式风力机平均发电功率急剧下降,而波浪入射角度对其平均功率几乎无影响。此外,系泊系统中1号系泊拉力随湍流风和波浪入射角度增大逐渐增加,2号系泊拉力逐渐减小,而3号系泊拉力则随湍流风入射角度增加先增大再减小,随波浪入射角度增大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浪异向 漂浮式风力机 叶素动量理论 辐射/绕射理论 运动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输浮筒水动力计算方法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康庄 徐祥 +1 位作者 付森 张橙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6-121,共6页
为准确预报外输浮筒的水动力性能,分别对基于辐射/绕射理论和细长体理论的水动力计算方法进行改进,并给出了相应的理论计算模型。提出一种莫里森单元+碟形单元的组合模型以计算浮筒主体及其裙板的黏性载荷。设计模型试验对2种计算方法... 为准确预报外输浮筒的水动力性能,分别对基于辐射/绕射理论和细长体理论的水动力计算方法进行改进,并给出了相应的理论计算模型。提出一种莫里森单元+碟形单元的组合模型以计算浮筒主体及其裙板的黏性载荷。设计模型试验对2种计算方法进行验证对比,发现2种方法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在运动幅值和总体趋势上基本保持一致,验证了外输浮筒水动力计算模型的正确性,并且基于辐射/绕射理论的计算方法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输浮筒 辐射/绕射理论 细长体理论 碟型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