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在OLETF大鼠肝脏糖代谢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念鸿 张俊清 +3 位作者 刘林 武一鸣 刘佳 郭晓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2799-2802,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OLETF大鼠肝脏组织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PGC-1)表达的变化,初步探讨其在2型糖尿病肝糖代谢中的作用。方法:OLETF大鼠为实验组,同龄LETO大鼠为对照。在8、18和28周龄行OGTT试验,测血糖、胰岛素和血脂,... 目的:通过观察OLETF大鼠肝脏组织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PGC-1)表达的变化,初步探讨其在2型糖尿病肝糖代谢中的作用。方法:OLETF大鼠为实验组,同龄LETO大鼠为对照。在8、18和28周龄行OGTT试验,测血糖、胰岛素和血脂,Western blot方法测定肝组织中PGC-1、PEPCK、UCP2的蛋白水平。结果:(1)OLETF大鼠从8周起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18、28周龄时OGTT 2h BG和TG水平均明显升高,28周龄时空腹胰岛素水平升高,胰岛素敏感指数降低。(2)OLETF大鼠肝脏组织中PGC-1蛋白表达18、28周时低于对照组,28周时PEPCK表达高于对照组,而UCP2表达低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OLETF18周龄后表现出2型糖尿病病理特点,OLETF大鼠肝脏PGC-1、PEPCK及UCP2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提示PGC-1可能在2型糖尿病的肝糖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辅助激活因子1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磷酸烯醇型丙酮酸羧激酶 解偶联蛋白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 mRNA在OLETF大鼠组织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3
2
作者 伍一鸣 陈程 张俊清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23-627,共5页
目的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 1,PGC-1α)是一种重要的核受体辅助激活因子,参与调节肝糖分解、糖异生以及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在维持机体能量代谢平... 目的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 1,PGC-1α)是一种重要的核受体辅助激活因子,参与调节肝糖分解、糖异生以及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在维持机体能量代谢平衡和糖脂代谢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观察PGC-1αmRNA在OLETF大鼠肝脏、骨骼肌、脂肪和胰腺组织中表达的变化,初步探讨PGC-1α在胰岛素抵抗及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①实验动物模型建立:从第8周开始喂养OLETF和LETO大鼠10%蔗糖水,每周测体质量,于第14、18、22、28周时进行OGTT并测定大鼠血脂值。OLETF大鼠在第18周时全部成为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建立成功。②第8周和28周分别取LETO和OLETF大鼠肝脏、骨骼肌、脂肪和胰腺组织,提取总RNA,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分析组织中PGC-1αmRNA的表达量。结果①OLETF大鼠体质量和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随周龄增加逐渐增加,从14周起高于同周龄LETO大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空腹和糖负荷后胰岛素浓度从22周起OLETF大鼠高于同周龄LETO大鼠。②第8周时,OLETF大鼠肝脏、骨骼肌、脂肪和胰腺组织PGC-1αmRNA的表达与LETO大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第28周时,与LETO大鼠相比,OLETF大鼠PGC-1αmRNA在肝脏(0.040±0.006vs0.074±0.003,P=0.029)和胰腺(0.659±0.299vs1.610±0.091,P=0.029)中表达明显下降,而在骨骼肌(0.192±0.065vs0.104±0.012,P=0.029)中表达则明显增加。在脂肪组织(0.055±0.036vs0.161±0.124,P=0.100)中表达有下降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OLETF大鼠28周时表现出2型糖尿病早期胰岛素抵抗和高血糖的病理变化,PGC-1αmRNA在肝脏、胰腺和脂肪组织表达减少,骨骼肌组织表达增加,可能是2型糖尿病早期胰岛素抵抗和高血糖状态下的一种代偿性反应,提示PGC-1αmRNA在组织内表达变化可能与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OLETF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固醇受体辅助激活因子-1在脑内的表达及功能研究进展
3
作者 张雁磊 张东梅 张吉强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16-220,共5页
通过与核受体结合,类固醇激素在调节内环境稳态、生殖发育以及个体行为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核受体辅助调节因子被证实是类固醇激素发挥调节作用的决定性因素。类固醇受体辅助激活因子-1(steroid receptor coactivator-1,SRC-1)作... 通过与核受体结合,类固醇激素在调节内环境稳态、生殖发育以及个体行为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核受体辅助调节因子被证实是类固醇激素发挥调节作用的决定性因素。类固醇受体辅助激活因子-1(steroid receptor coactivator-1,SRC-1)作为脑内主要的核受体辅助调节因子,也是众多类固醇核受体调节靶基因转录必需的始动因子,被证实在大脑突触可塑性、学习记忆等高级认知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回顾了SRC-1的结构及作用机制,并着重阐述近年来人们对SRC-1在脑内的表达以及功能方面所做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固醇受体辅助激活因子-1 雌激素 突触可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GC-1α辅助激活人PEPCK基因转录 被引量:1
4
作者 何圣清 陈燕铭 +5 位作者 王曼曼 舒冏 梁华 任琢琢 曾龙驿 翁建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1-196,共6页
【目的】构建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质粒PGL3-hPCK-luc,并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α(PGC-1α)在转录因子肝细胞核因子4α(HNF4α)介导下对人PEPCK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影响。【方... 【目的】构建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质粒PGL3-hPCK-luc,并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α(PGC-1α)在转录因子肝细胞核因子4α(HNF4α)介导下对人PEPCK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影响。【方法】从人全血基因组DNA中克隆PEPCK启动子基因片段,并重组进荧光素酶报告载体PGL3-basic,将pcDNA3.1-PGC-1α、pcDNA3.0-HNF4α表达质粒与PGL3-hPCK-luc按不同组合共转染进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或正常人肝细胞株LO2细胞,培养48h后检测细胞裂解液中荧光素酶活性。【结果】通过酶切鉴定及测序证明扩增的人PEPCK启动子片段成功插入载体质粒中。转染后人PEPCK启动子基因荧光素酶活性较空白对照组增加60倍(P<0.05);共转染质粒进HepG2细胞或LO2细胞后,HNF4α均可以增强人PEPCK启动子基因荧光素酶活性,在HepG2细胞,荧光素酶活性是对照组的2.69倍(P<0.05),而在LO2细胞中,荧光素酶活性是对照组的3.64倍(P<0.05);PGC-1α可以明显增强HNF4α对人PEPCK启动子的激活作用,在HepG2细胞,荧光素酶活性是PGL3-HPCK-luc+HNF4α组的2.01倍(P<0.05),而在LO2细胞中,荧光素酶活性是PGL3-HPCK-luc+HNF4α组的2.82倍(P<0.05)。而与单一转染组相比,共转染pcDNA3.1-PGC-1α与pcDNA3.0-HNF4α显著增加了PEPCK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人PEPCK启动子基因报告质粒成功构建,且转录因子HNF4α可以激活人PEPCK启动子活性,辅助激活因子PGC-1α可以进一步加强HNF4α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异生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辅助激活因子 基因表达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辅助活化因子PGC-1家族的生物学特性及功能 被引量:12
5
作者 吉红 卢荣华 +1 位作者 常志光 杨公社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96-603,共8页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活化因子1(PGC-1)家族共有PGC-1α,PGC-1β和PRC(PGC-1相关因子)3个成员,该家族在机体诸多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调节机体适应性产热、线粒体的生成、脂质代谢、调节血糖平衡及葡萄糖转运、激活...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活化因子1(PGC-1)家族共有PGC-1α,PGC-1β和PRC(PGC-1相关因子)3个成员,该家族在机体诸多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调节机体适应性产热、线粒体的生成、脂质代谢、调节血糖平衡及葡萄糖转运、激活糖异生的关键酶和影响肌纤维类型的转换等.成员间功能也存在差异,PGC-1α的上述功能表现的较为明显,而PGC-1β在调节脂肪细胞分化及脂类代谢中具有独特的功能,PRC则仅发现其在调节线粒体的生物合成及细胞增殖中有作用.研究认为,通过调节PGC-1家族的生理功能,可治疗肥胖及糖尿病等疾病,尤其PGC-1β可作为改善机体胰岛素抵抗的新药物靶点.本文就PGC-1家族的特征、生理功能及相互作用研究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活化因子-1 脂肪细胞分化 线粒体发育 适应性产热 肌纤维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Jun/激活蛋白-1活性调节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张令强 贺福初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72-876,共5页
转录因子激活蛋白 1(AP 1)对细胞增殖、细胞存活与细胞凋亡等重要生理过程具有调控作用 ,其核心组成成分是c Jun .c Jun活性从转录调控、翻译后调控 (主要是磷酸化调节 )和相互作用蛋白质调节等三个水平受到正负向调控 .其分子内 8个位... 转录因子激活蛋白 1(AP 1)对细胞增殖、细胞存活与细胞凋亡等重要生理过程具有调控作用 ,其核心组成成分是c Jun .c Jun活性从转录调控、翻译后调控 (主要是磷酸化调节 )和相互作用蛋白质调节等三个水平受到正负向调控 .其分子内 8个位点可被JNK1、GSK3、CKII、Abl等激酶磷酸化 .通过N端的转录激活结构域和C端的碱性亮氨酸拉链区 ,c Jun可与bZIP类转录因子、辅助激活因子和其他一些蛋白质直接相互作用而被调控 .另外一些分子可通过CBP、JAB1等重要辅助激活因子的介导间接调控AP 1的活性 ,共同构成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JUN 激活蛋白-1 活性调节 研究进展 蛋白质磷酸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 辅助激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LRG1、NGAL和PGC-1α水平与小儿肾积水手术后分肾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静涛 郎兴 +3 位作者 魏建新 荣雪静 高宇光 马新生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5-340,共6页
目的探究血清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leucine-richα2 glycoprotein 1,LRG1)、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 目的探究血清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leucine-richα2 glycoprotein 1,LRG1)、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1α,PGC-1α)水平与小儿肾积水术后分肾功能(differential renal function,DRF)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邯郸市中心医院2019年3月至2022年6月期间行肾盂输尿管成形术的124例肾积水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18个月DRF情况,将患儿分为DRF≥45%组(n=72)和DRF<45%组(n=52)。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儿血清中LRG1、NGAL和PGC-1α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血清LRG1、NGAL、PGC-1α水平与肾功能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肾积水患儿术后DRF<45%的影响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血清LRG1、NGAL、PGC-1α对肾积水患儿术后DRF的预测价值。结果DRF≥45%组和DRF<45%组患儿血清LRG1分别为(184.28±55.46)ng/mL、(315.62±98.53)ng/mL(t=9.437,P<0.05);肌酐(rerum Creatinine,Scr)分别为(26.84±7.64)μmol/L和(35.46±10.27)μmol/L(t=5.361,P<0.05);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分别为(5.24±1.52)mmol/L和(7.23±2.31)mmol/L(t=5.783,P<0.05);β_(2)-微球蛋白(β_(2)-microglobulin,β_(2)-MG)分别为(2.16±0.43)mg/L和(3.68±0.84)mg/L(t=13.164,P<0.05);PGC-1α分别为(4.26±1.14)ng/mL和(2.85±0.89)ng/mL(t=7.430,P<0.05);术前患侧DRF分别为(43.25±4.57)%和(31.58±3.68)%(t=15.192,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LRG1、NGAL与Scr、BUN、β_(2)-MG呈正相关(P<0.05);PGC-1α与β_(2)-MG、Scr、BUN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LRG1、NGAL、Scr、BUN、β_(2)-MG、PGC-1α、术前患侧DRF是术后DRF<45%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LRG1、NGAL、PGC-1α及三者联合评估肾积水患儿术后DRF<45%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99、0.872、0.878及0.982,三者联合评估优于单独评估(Z_(三者联合-LRG1)=3.148、Z_(三者联合-NGAL)=3.937、Z_(三者联合-PGC-1α)=3.125,P<0.05)。结论肾积水术后DRF<45%的患儿血清中LRG1、NGAL水平升高,PGC-1α水平降低,三者联合检测对于术后DRF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积水 分肾功能 肾功能试验 生物标记 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α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甲苷通过SIRT1/PGC-1α通路促进退变的髓核细胞增殖 被引量:9
8
作者 冯仲锴 孙永强 +2 位作者 刘汝银 岳宗进 王新立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43-747,共5页
目的探究黄芪甲苷对退变髓核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原代培养正常与退变髓核细胞并观察,免疫组化检测细胞中胶原蛋白Ⅱ(collagenⅡ)的表达;分别采用20、40、60、80μg/mL的黄芪甲苷处理细胞,通过CCK-8和MTT试剂盒检测细胞活... 目的探究黄芪甲苷对退变髓核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原代培养正常与退变髓核细胞并观察,免疫组化检测细胞中胶原蛋白Ⅱ(collagenⅡ)的表达;分别采用20、40、60、80μg/mL的黄芪甲苷处理细胞,通过CCK-8和MTT试剂盒检测细胞活力和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和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蛋白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PGC-1α)的表达及其乙酰化和磷酸化水平;比色法检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OD)、β-galactosidase和三磷酸腺苷(ATP)的含量。结果与正常髓核细胞相比,退变髓核组织中坏死细胞更多,且collagenⅡ表达降低;细胞经不同浓度黄芪甲苷处理后,40μg/mL黄芪甲苷不仅能显著提高退变髓核细胞活力,促进细胞增殖并抑制其凋亡,而且能上调细胞中SIRT1、PGC-1α的蛋白表达和PGC-1α磷酸化水平,下调PGC-1α乙酰化水平,增加SOD和ATP含量,降低MDA和β-galactosidase含量。结论黄芪甲苷可能通过激活SIRT1/PGC-1α信号通路促进髓核细胞的增殖和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腰椎间盘突出症 髓核细胞 增殖 凋亡 Ⅱ型胶原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蛋白1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妇女血清SRC-3表达水平与骨量丢失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邓伟民 魏秋实 +4 位作者 谭新 黄思敏 王俊玲 邵玉 苏海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3932-3934,共3页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血清类固醇受体辅助激活因子3(SRC-3)表达水平与骨量丢失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于广州军区总医院就诊的绝经后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患者58例和健康绝经后妇女19例。DEXA测量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血清类固醇受体辅助激活因子3(SRC-3)表达水平与骨量丢失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于广州军区总医院就诊的绝经后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患者58例和健康绝经后妇女19例。DEXA测量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ELISA检测血清SRC-3表达水平,ROC曲线分析骨质疏松症的临界值。结果:与正常组相比,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血清SRC-3水平明显下降(均P<0.001)。血清SRC-3水平与骨密度分级呈负相关(r=-0.543,P<0.001)。ROC曲线显示血清SRC-3浓度值0.297 ng/m L是骨质疏松的诊断临界值。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SRC-3水平与BMI(r=0.395,P<0.001)和腰椎BMD(r=0.503,P<0.001)呈正相关。结论:SRC-3可能是影响绝经后妇女腰椎骨量丢失的重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绝经 类固醇受体辅助激活因子3 骨量丢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模型大鼠视网膜PGC-1α表达和表观遗传修饰的变化 被引量:3
10
作者 耿爽 陈有信 +4 位作者 姚翔 徐海燕 张古沐阳 夏松 刘子扬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10-416,共7页
目的 通过检测糖尿病模型大鼠视网膜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α(PGC-1α)mRNA和蛋白表达以及PPARGC1A启动子区DNA甲基化的改变,探讨糖尿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PGC-1α的变化趋势、表观遗传学修饰改变及其在糖尿病视网... 目的 通过检测糖尿病模型大鼠视网膜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α(PGC-1α)mRNA和蛋白表达以及PPARGC1A启动子区DNA甲基化的改变,探讨糖尿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PGC-1α的变化趋势、表观遗传学修饰改变及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代谢记忆中的作用.方法 取清洁级6~7周龄雄性SD大鼠80只,其中60只采用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60只糖尿病模型大鼠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个组:血糖控制不佳组大鼠造模后4个月内血糖水平控制不佳;血糖半控制组大鼠造模后2个月内血糖水平控制不佳,2个月后维持正常血糖水平;血糖控制组大鼠造模后4个月内均保持正常血糖水平,每组各20只.对照组为周龄匹配的正常饲养大鼠20只.分离各实验组大鼠视网膜组织,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PGC-1α及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 mRNA的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GC-1α及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蛋白的表达,应用亚硫酸氢钠测序法(BSP)检测PPARGC1A启动子区DNA甲基化状态的变化.结果 造模后4个月,对照组大鼠体质量明显高于血糖控制不佳组、血糖半控制组和血糖控制组,血糖控制不佳组血糖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血糖控制组、血糖半控制组和血糖控制不佳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PGC-1 αmRNA相对表达量依次下降,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血糖控制组PGC-1α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血糖控制不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血糖控制组、血糖半控制组和血糖控制不佳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SOD2 mRNA表达依次增加,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6、0.000、0.000);血糖控制组与血糖控制不佳组SOD2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糖控制不佳组、血糖半控制组和血糖控制组大鼠视网膜中PGC-1α蛋白和MnSOD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血糖控制组大鼠视网膜PGC-1α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血糖控制不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糖尿病模型大鼠视网膜组织中PPARGC1A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升高,血糖控制不佳组、血糖半控制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PPARGC1A启动子区DNA甲基化的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8、0.031),血糖半控制组与血糖控制不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模型大鼠视网膜PGC-1αmRNA及蛋白表达均下降,视网膜SOD2 mRNA表达升高,MnSOD蛋白表达下降,具有代谢记忆的特点.PPARGC1A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的升高可能与PGC-1α表达受到抑制以及代谢记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 代谢记忆 表观遗 传修饰 锰超氧化物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血清miR-23a-3p和miR-27a-3p的表达水平及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巍 韩峥 +2 位作者 邹艳丽 黄莎莎 田霞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69-1074,共6页
目的·探究miR-23a-3p和miR-27a-3p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小鼠血清中的表达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模型组小鼠采用含有5%硫酸葡聚糖钠(dextran sul... 目的·探究miR-23a-3p和miR-27a-3p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小鼠血清中的表达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模型组小鼠采用含有5%硫酸葡聚糖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的饮用水诱导7 d,诱导期间观察小鼠一般情况、粪便形态以及隐血状况;7 d后,采集小鼠全血和结肠组织,测量结肠长度并称取湿重。qRT-PCR检测血清中miR-23a-3p和miR-27a-3p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coactivator 1α,PPARGC1A)、PH域富含亮氨酸重复蛋白磷酸酶2(PH domain leucine-rich repeat protein phosphatase,PHLPP2)、B淋巴细胞瘤2蛋白(B-cell lymphoma-2,BCL-2)、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C)和胱天蛋白酶3剪切体(cleaved cysteine-containing aspartate-specific proteases,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DSS诱导后,模型组小鼠出现精神萎靡、体质量减轻、腹泻、肉眼血便等症状,结肠长度缩短、湿重减轻(均P<0.05),小鼠UC模型构建成功。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miR-23a-3p和miR-27a-3p表达明显下调(均P<0.05),结肠组织中PPARGC1A、PHLPP2、BAX、CYT-C和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均P<0.05),而BCL-2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miR-23a-3p和miR-27a-3p在UC小鼠血清中呈低表达水平,可能通过介导结肠组织中PPARGC1A和PHLPP2表达上调,触发线粒体途径诱导细胞凋亡,从而参与了UC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疾病活动指数 微小RNA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α PH域富含亮氨酸重复蛋白磷酸酶2 线粒体途径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组织中SRC-3和PGC-1α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2
作者 邓伟民 魏秋实 +4 位作者 郭桢 谭新 黄思敏 王俊玲 邵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74-678,711,共6页
目的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组织中类固醇受体辅助激活因子3(steroid receptor coactivator-3,SRC-3)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协同刺激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coactivator 1α,PGC-1α... 目的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组织中类固醇受体辅助激活因子3(steroid receptor coactivator-3,SRC-3)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协同刺激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coactivator 1α,PGC-1α)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2012年6月~2013年9月,选择于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关节外科住院的行全髋关节置换患者20例,术前双能X线(DXA)骨密度仪测量患者腰椎1~4(L1-4)骨密度,根据WHO颁布的诊断标准,分为试验组(腰椎BMD T评分<-2.5,10例)和对照组(T评分>-1.0,10例),术中取一侧开路器切除的粗隆部位松质骨。荧光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骨组织中SRC-3和PGC-1α等m 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骨组织中SRC-3,PGC-1α,CBP/P300,P/CAF m RNA表达水平均下降(P值分别为<0.001,0.036,0.003,0.027),OPN m RNA表达水平升高(P=0.004)。Osteocalin m RNA表达在试验组和对照组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SRC-3和PGC-1α蛋白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下调,分别下调了(53.23±0.55)%(P=0.037)和(72.17±0.64)%(P=0.003)。结论 SRC-3和PGC-1α可能参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的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类固醇受体辅助激活因子3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协同刺激因子-1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色脂肪组织的生理功能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2
13
作者 罗献梅 陈代文 《饲料工业》 2007年第19期22-26,共5页
棕色脂肪组织是哺乳动物体内非颤栗产热的主要来源,对于维持动物的体温和能量平衡起重要作用,对幼龄哺乳动物尤为重要。文中阐述了棕色脂肪组织的产热机制,介绍了影响棕色脂肪细胞的分化、决定棕色脂肪组织生理功能的关键因素解偶联蛋白... 棕色脂肪组织是哺乳动物体内非颤栗产热的主要来源,对于维持动物的体温和能量平衡起重要作用,对幼龄哺乳动物尤为重要。文中阐述了棕色脂肪组织的产热机制,介绍了影响棕色脂肪细胞的分化、决定棕色脂肪组织生理功能的关键因素解偶联蛋白和PPARγ的辅助激活因子PGC-1α,讨论了影响棕色脂肪组织功能的因素。棕色脂肪组织生理功能和影响因素的研究,对扩大动物生态位和提高动物对环境骤然变化的适应能力以及提高幼畜的成活率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色脂肪组织 产热机制 解偶联蛋白 PPARγ的辅助激活因子PGC-1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PK/PGC-1α信号通路在硫化氢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杨洁琼 胡明珠 +3 位作者 杜斌 陈俊良 庞庆丰 季永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51-956,共6页
目的探讨AMPK/PGC-1α信号通路在硫化氢(H2S)抗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Langendorff灌流装置平衡灌注20 min,停灌30 min,复灌60 min建立大鼠离体心肌I/R损伤模型。♂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6组(n=12):空白组(Control组)... 目的探讨AMPK/PGC-1α信号通路在硫化氢(H2S)抗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Langendorff灌流装置平衡灌注20 min,停灌30 min,复灌60 min建立大鼠离体心肌I/R损伤模型。♂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6组(n=12):空白组(Control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溶媒组(DMSO组),抑制剂Compound C组(CC组),H2S后处理组(NP组),H2S后处理+CC组(N+C组)。记录平衡末及再灌注末的心率(HR)左室发展压(LVDP)、左室内压上升最大速率(+dp/dtmax)、左室内压下降最大速率(-dp/dtmax)和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再灌注末,TTC法染色并测定心肌梗死面积;HE染色观察各组心肌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检测PGC-1α的表达;Western blot半定量总的AMPKα、p-AMPKα和PGC-1α的表达水平。结果平衡末各组间心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注末,与I/R组比较,NP组能明显改善再灌注损伤心功能的各项指标(P<0.05),减少心肌梗死面积[(23.9±3.4)%vs(60.9±3.8)%,(P<0.05)];HE染色显示NP组心肌损伤明显减轻;同时p-AMPKα、PGC-1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Compound C逆转了H2S后处理产生的心肌保护效应及p-AMPKα和PGC-1α的表达增加。结论 AMPK/PGC-1α信号通路参与了H2S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硫化氢 后处理 心肌保护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过氧化酶增殖激活受体γ转录辅助活化因子-1α 线粒体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TEB/KLF9与基因转录调控 被引量:5
15
作者 康玲 来茂德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15-522,共8页
BTEB/KLF9(basic transcription element-binding protein/Krüppel-like transcription factor 9)属于Krüppel样转录因子家族成员之一,是参与真核细胞基因转录调控的锌指蛋白,主要通过羧基末端锌指与靶基因启动子区的GC或GT/C... BTEB/KLF9(basic transcription element-binding protein/Krüppel-like transcription factor 9)属于Krüppel样转录因子家族成员之一,是参与真核细胞基因转录调控的锌指蛋白,主要通过羧基末端锌指与靶基因启动子区的GC或GT/CACCbox结合调节靶基因的转录。BTEB/KLF9与其他转录因子、和/或辅助激活/抑制因子相互作用完成对基因转录的调控,在生殖发育、细胞增殖分化、细胞周期调控等方面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EB/KLF9 转录调控 锌指 辅助激活/抑制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GC-1α过表达逆转OGD/R诱导的神经元线粒体功能降低和凋亡 被引量:14
16
作者 耿慧霞 李莺歌 +2 位作者 石贞玉 厉永强 王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078-2083,共6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活化因子1α(PGC-1α)基因过表达对氧糖剥夺/复氧(OGD/R)诱导的神经元线粒体功能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的方法从C57BL/6乳鼠大脑皮层获取PGC-1α的全基因序列,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活化因子1α(PGC-1α)基因过表达对氧糖剥夺/复氧(OGD/R)诱导的神经元线粒体功能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的方法从C57BL/6乳鼠大脑皮层获取PGC-1α的全基因序列,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 EGFP-N1上,经PCR初步鉴定后转染原代皮层神经元,Western blot鉴定PGC-1α的表达情况,成功构建PGC-1α真核表达载体p EGFP-N1-PGC-1α。分别将转染p EGFP-N1和p EGFP-N1-PGC-1α载体的皮层神经元进行OGD/R处理,分别采用Mito Tracker Red染色、流式细胞术、ATP代谢检测试剂盒和TUNEL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检测线粒体质量分数、活性氧簇(ROS)和ATP生成、细胞凋亡以及caspase-3激活的变化。结果:PGC-1α过表达可抑制OGD/R诱导的神经元线粒体生成能力的降低和ROS的生成(P<0.05),增强ATP的合成能力(P<0.01),抑制神经元的凋亡(P<0.01)并降低caspase-3的激活(P<0.05)。结论:PGC-1α过表达可通过促进线粒体生成、抑制ROS的产生和维护线粒体功能而抑制OGD/R诱导的神经元凋亡。PGC-1α可以作为开发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药物的靶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表达 皮层神经元 氧糖剥夺/复氧 细胞凋亡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活化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S4型抗性淀粉对齐口裂腹鱼脂肪代谢相关酶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向世琼 邬应龙 冯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29-234,共6页
目的:研究RS4型抗性淀粉对齐口裂腹鱼脂肪代谢相关酶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体质量75g左右的齐口裂腹鱼随机按RS4型抗性淀粉添加量分为5组:0%(对照组)、3.5%、7%、14%、28%。饲喂60d,采用铜试剂法测定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 目的:研究RS4型抗性淀粉对齐口裂腹鱼脂肪代谢相关酶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体质量75g左右的齐口裂腹鱼随机按RS4型抗性淀粉添加量分为5组:0%(对照组)、3.5%、7%、14%、28%。饲喂60d,采用铜试剂法测定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LPL)、肝脂酶(hepatic lipase,HL)活性及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FFA)含量,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技术检测各组肌肉及肝脏中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s 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活化因子(peroxisome proliferators 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1α,PGC-1α)mRNA表达水平。结果:RS4型抗性淀粉添加剂量在7%以上时能够显著的提高齐口裂腹鱼肝脏中脂蛋白脂酶和肝脂酶活性(P<0.05),使血清及肝脏中游离脂肪酸含量增加(P<0.05);添加量为3.5%对LPL、HL活性及FFA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量为7%和14%时能显著提高肌肉和肝脏中PPARγ和PGC-1αmRNA表达量(P<0.05)。结论:适当的添加RS4型抗性淀粉能提高齐口裂腹鱼肌肉和肝脏中脂肪代谢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同时也能够增加齐口裂腹鱼肝脏中脂肪代谢相关酶的活性,促进甘油三酯的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性淀粉 齐口裂腹鱼 实时荧光定量PCR 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活化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通过PGC-1α途径抑制线粒体分裂与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改善顺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
18
作者 韦泽丰 郑金花 王自强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765-2774,共10页
目的探究川芎嗪(TMP)对顺铂(Cis)诱导的急性肾损伤(AKI)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将60只SPF级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tl)、TMP组、Cis诱导的AKI模型组(Cis组)和TMP处理的AKI组(Cis+TMP组);检测各组小鼠血尿素氮(BUN)与血肌酐(S... 目的探究川芎嗪(TMP)对顺铂(Cis)诱导的急性肾损伤(AKI)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将60只SPF级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tl)、TMP组、Cis诱导的AKI模型组(Cis组)和TMP处理的AKI组(Cis+TMP组);检测各组小鼠血尿素氮(BUN)与血肌酐(Scr)含量,TUNEL染色检测小鼠肾组织细胞凋亡,透射电镜观察肾皮质组织中线粒体结构改变,DHE染色检测肾组织中活性氧(ROS)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活化因子1α(PGC-1α)表达与动力相关蛋白1的磷酸化水平(p-Drp1^(Ser637)/Drp1);体外培养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2,并将其同样分为Ctl组、TMP组、Cis组和Cis+TMP组;CCK-8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活性,Annexin V-FITC/PI法检测细胞的凋亡,DCFH-DA荧光探针法检测细胞中ROS的表达,JC-1染色检测细胞线粒体的膜电位变化;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细胞中PGC-1α的表达与p-Drp1^(Ser637)/Drp1比值。结果与Ctl组相比,Cis组与Cis+TMP组小鼠的BUN、Scr含量显著升高(P<0.05),肾小管细胞凋亡水平和肾皮质线粒体结构破坏程度均明显增加(P<0.05),肾组织中PGC-1α蛋白表达和p-Drp1^(Ser637)/Drp1比值均显著降低(P<0.05),TMP组均无明显改变(P>0.05);与Cis组相比,Cis+TMP组的上述检测指标变化趋势均显著降低(P<0.05);体外实验结果显示,与Ctl组相比,Cis组与Cis+TMP组HK-2细胞的增殖活性,线粒体膜电位和PGC-1α蛋白表达和p-Drp1^(Ser637)/Drp1比值均明显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ROS表达水平和Drp1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TMP组均无明显变化(P>0.05);与Cis组相比,Cis+TMP组细胞的上述检测指标变化趋势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TMP可在体内外改善Cis诱导线粒体损伤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凋亡,这可能与PGC-1α途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活化因子1α(PGC-1α) 顺铂 急性肾损伤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