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炎支原体肺外并发症患儿辅助性T细胞亚群及B细胞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包瑛 雷春莲 +1 位作者 周南 史瑞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09-311,共3页
关键词 肺外并发症 肺炎支原体 辅助性t细胞亚群 患儿 辅助t淋巴细胞 B细胞 小儿下呼吸道感染 MP感染 B淋巴细胞 发病机制 可能机制 外周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辅助性T细胞亚群17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7
2
作者 赵朝 苏莹 +4 位作者 程曼丽 袁祖贻 刘艳 纪玉强 杨小波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1-314,323,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亚群17(Th17)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23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19例稳定性心绞痛(SA)患者,另选22例同期住院的非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亚群17(Th17)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23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19例稳定性心绞痛(SA)患者,另选22例同期住院的非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的百分率;实时定量PCR检测相关基因IL-17A、RORγt和STAT3 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血浆IL-17A的浓度。结果①UA患者和AMI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的百分率显著高于SA患者和对照组(P<0.01);②与SA组患者和对照组相比,UA组和AMI组患者Th17细胞相关基因IL-17A、RORγt和STAT3的mRNA表达显著增高或有增高趋势。结论 UA患者和AMI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激活,Th17激活可能与斑块的不稳定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辅助性t细胞亚群17(th17) 冠心病 炎症 IL-17A RORΓt StAt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替卡松/沙美特罗对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辅助性T细胞亚群及气道炎症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侯松萍 李立 于倩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29-533,共5页
目的:探讨氟替卡松/沙美特罗对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辅助性T细胞亚群(Th)及气道炎症的影响,为其临床治疗哮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3例慢性持续期中度哮喘患者,给予氟替卡松/沙美特罗连续治疗1.5和3.0个月。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Th亚... 目的:探讨氟替卡松/沙美特罗对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辅助性T细胞亚群(Th)及气道炎症的影响,为其临床治疗哮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3例慢性持续期中度哮喘患者,给予氟替卡松/沙美特罗连续治疗1.5和3.0个月。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Th亚群(Th1、Th2和Th3)、血清细胞因子及IgE水平,观察诱导痰炎症细胞的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氟替卡松/沙美特罗治疗1.5个月时,与治疗前比较,哮喘患者外周血Th3百分数增加、Th2百分数减少(P<0.05),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4(IL-4)无明显变化(P>0.05);痰嗜酸细胞(eos)百分比明显降低(P<0.01),血eos及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无明显变化;呼气峰流速值(PEF)、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明显增加,PEF变异率明显降低(P<0.01),每日急救药物使用无明显减少。治疗3个月时,与治疗前比较,Th1、Th1/Th2、Th3明显增加,Th2明显减少(P<0.05或P<0.01);IL-4、TGF-β明显降低(P<0.05),干扰素γ(IFN-γ)明显增加(P<0.05);IgE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血eos、痰eos及痰中性粒细胞均明显降低(P<0.01);PEF、ACT评分明显增加,PEF变异率明显降低(P<0.01),每日急救药物使用次数明显减少(P<0.01)。治疗3.0个月与治疗1.5个月时比较,PEF变异率继续降低、ACT评分继续增加(P<0.01)。结论:氟替卡松/沙美特罗能提高哮喘患者外周血Th3数量,纠正Th1/Th2失衡,减轻气道炎症和临床症状,且随治疗时间延长,效果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辅助性t细胞亚群 细胞因子 气道炎症 氟替卡松 沙美特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性T细胞亚群与牙周炎的免疫损伤机制 被引量:11
4
作者 许丽华 许尧生 杨冬茹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8-102,共5页
牙周炎症组织破坏与机体针对致病菌及其毒性产物的免疫反应方式有关,辅助性T细胞(T_h)亚群通过分泌不同的细胞因子发挥免疫调节功能。较早发现的T_h1和T_h2分别介导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二者相互抑制保持平衡,牙周炎症的间断性和进展性与... 牙周炎症组织破坏与机体针对致病菌及其毒性产物的免疫反应方式有关,辅助性T细胞(T_h)亚群通过分泌不同的细胞因子发挥免疫调节功能。较早发现的T_h1和T_h2分别介导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二者相互抑制保持平衡,牙周炎症的间断性和进展性与T_h1/T_h2主导的免疫反应的平衡破坏有关。在牙周炎早期和静止期,表现为T_h1反应类型;在牙周炎晚期或活动期,则表现为T_h2反应类型。T_h17具有重要的促进牙周慢性炎症及免疫损伤形成的作用,而调节性T细胞(T_(reg))则具有炎症抑制作用,而且T_h17/T_(reg)在功能和分化上也具有与T_h1/T_h2类似的相互调节相互抑制的平衡关系。T_h17/T_(reg)和T)h1/T)h2在局部形成复杂的细胞因子网络,是目前进一步研究牙周炎的免疫病理学机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辅助性t细胞亚群 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SV下呼吸道感染患儿辅助性T细胞亚群Th1/Th2及相关因子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艳敏 雷春莲 +2 位作者 杨玉琮 阎辉 成革胜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61-563,共3页
目的 探讨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 /Th2亚群及其相关细胞因子IFN γ、IL 4在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用单克隆抗体双色免疫荧光FITC/PE双标记 ,流式细胞仪检测 3 0例RSV下呼吸道感染患儿急性期外周... 目的 探讨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 /Th2亚群及其相关细胞因子IFN γ、IL 4在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用单克隆抗体双色免疫荧光FITC/PE双标记 ,流式细胞仪检测 3 0例RSV下呼吸道感染患儿急性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及其Th1亚群CD+4CD45RA+,Th2亚群CD+4CD45RO+的表达 ,并用ELISA方法同时检测患儿血清中细胞因子IFN γ、IL 4水平。同期检测 1 5例年龄、性别无差异的健康婴儿为对照。结果 RSV下呼吸道感染组患儿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Th1细胞CD+4CD45RA+明显下降 (P <0 .0 5 ) ,Th2细胞CD+4CD45RO+虽有下降 ,但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Th1 /Th2比值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 (P <0 .0 5 )。RSV下呼吸道感染组患儿血清中IFN γ、IL 4水平均有降低 ,以IFN γ水平下降最为明显 (P <0 .0 1 ) ,IFN γ/IL 4比值降低 (P <0 .0 5 )。结论 婴幼儿RSV下呼吸道感染急性期的免疫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Th1及其功能下降 ;Th2及其功能相对增强 ,Th1 /Th2的失衡是导致该病发生Th2样反应的重要免疫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辅助性t细胞亚群 tH1/tH2 IL-4 IFN-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性T细胞亚群的多样性与分化的可塑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周琳 周光炎 路丽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53-656,共4页
通过选择性表达和分泌专一的转录因子和细胞因子,CD4+Th细胞分为不同的亚群,分别行使不同的免疫生物学功能。不同的CD4+Th细胞亚群对于维持宿主的防御功能和机体正常的免疫调节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辅助性t细胞亚群 可塑 多样 tH细胞 免疫生物学功能 分化 CD4+ 选择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性T细胞亚群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7
作者 张涛 孙秉中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66-368,共3页
趋化因子与趋化因子受体的结合可介导免疫细胞向相应组织部位趋化 ,保证免疫应答反应的特异性和区域性 ,因而 ,研究不同细胞群和亚群趋化因子及受体的表达对于阐明免疫应答的调节有重要作用 ,也有助于寻找新的药物靶点以指导免疫调节治疗。
关键词 趋化因子受体 表达 辅助性t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免疫球蛋白、Th9亚群水平变化及其与IGF-1、S-100B蛋白的相关性 被引量:4
8
作者 曹利红 张哲 傅天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48-1252,共5页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辅助性T细胞亚群Th9水平变化及其与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S-100B蛋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河北省中医院确诊的108例PD患者,将其作为研究组,并根...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辅助性T细胞亚群Th9水平变化及其与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S-100B蛋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河北省中医院确诊的108例PD患者,将其作为研究组,并根据患者病变程度分为轻度组(35例)、中度组(44例)和重度组(29例);另选108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免疫球蛋白和Th9亚群水平,以及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免疫球蛋白、Th9亚群、IGF-1和S-100B蛋白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免疫球蛋白、Th9亚群和IGF-1、S-100B蛋白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PD患者疾病程度和所有差异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IgM水平较对照组低,且重度组低于中度组,中度组低于轻度组(P<0.05);研究组IgG、IgA、IL-9和Th9亚群水平较对照组高,且重度组高于中度组,中度组高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IGF-1水平低于中度组,中度组低于轻度组;重度组S-100B蛋白水平高于中度组,中度组高于轻度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D患者IgM水平与IGF-1水平呈正相关,与S-100B蛋白水平呈负相关;IgG、IgA、IL-9和Th9亚群水平均与IGF-1水平呈负相关,与S-100B蛋白水平呈正相关(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D患者疾病程度与IgM、IGF-1水平呈负相关,与S-100B蛋白、IgG、IgA、IL-9和Th9亚群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PD患者IgM水平降低,IgG、IgA、Th9亚群水平升高,且其水平变化与IGF-1、S-100B明显相关,可以用于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免疫球蛋白 辅助性t细胞亚群 胰岛素生长因子-1 S-100B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白细胞抗原-B27阳性急性前葡萄膜炎患者外周血中Th细胞亚群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9
作者 邹文军 武志峰 +2 位作者 项晓丽 孙松 张洁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18-1121,共4页
背景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阳性急性葡萄膜炎是非感染性葡萄膜炎常见的类型之一,Th17细胞是在人类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细胞因子,而Th17细胞与HLA—B27阳性急性前葡萄膜炎的关系鲜见报道。目的研究HLA—B27相关性... 背景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阳性急性葡萄膜炎是非感染性葡萄膜炎常见的类型之一,Th17细胞是在人类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细胞因子,而Th17细胞与HLA—B27阳性急性前葡萄膜炎的关系鲜见报道。目的研究HLA—B27相关性急性前葡萄膜炎患者外周血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Thl、Th2、Th17)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收集2011年1—10月于无锡第二医院眼科就诊的HLA—B27阳性急性前葡萄膜炎患者22例,并收集性别和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16名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受检者外周血中Thl、Th2、Th17细胞的表达比例,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患者外周血中c反应蛋白(CRP)质量分数,并对患者的病情程度进行评分,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对患者外周血中Thl、Th2、Th17细胞比例与病情严重程度评分或CRP质量分数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HLA—B27阳性急性前葡萄膜炎患者外周血中-γ干扰素(IFN-γ)CD4+Thl细胞比例、CD4+白细胞介素-17(IL-17)+Th17细胞比例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3.11±9.69)%VS.(16.00±4.26)%,P=0.041;(3.96±2.92)%VS.(1.68±0.60)%,P=0.002],而CD4+IL4+Th2细胞比例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33±0.36)%VS.(0.56±O.34)%,P=0.122]。患者外周血Thl细胞比例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分及CRP质量分数均无明显相关性(r=0.197,P=0.500;r=0.253,P=0.383);Th2细胞比例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分及CRP质量分数均无明显相关性(r=0.068,P=0.817;r=0.439,P=0.116);Th17细胞比例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分呈明显正相关(r=0.805,P=0.001),与患者CRP质量分数无显著相关性(r=0.226,P=0.436)。结论HLA—B27阳性急性前葡萄膜炎患者外周血中CD4+T细胞内IFN-γ和IL-17细胞呈高表达,且Th17细胞比例与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提示Th1细胞和Th17细胞共同参与了急性前葡萄膜炎的发病过程,可能以Th17细胞发挥作用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葡萄膜炎 人类白细胞抗原-B27 流式细胞 辅助t淋巴细胞 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肺癌中辅助性T细胞(Th_1/Th_2)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名声 郝晓柯 +5 位作者 张永生 卢宝弼 吴原茹 徐焰 陈佳 于文彬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214-217,共4页
目的 探讨辅助性T细胞Th1 和Th2 细胞因子对肺癌患者的临床意义 ,为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 (RIA)和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 86例肺癌患者、5 9例肺良性病患者及45例正常对照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以IL ... 目的 探讨辅助性T细胞Th1 和Th2 细胞因子对肺癌患者的临床意义 ,为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 (RIA)和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 86例肺癌患者、5 9例肺良性病患者及45例正常对照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以IL 2和TNF α的水平代表Th1 型细胞因子 ,IL 4、IL 6和IL 8的水平代表Th2 型细胞因子。结果 肺癌患者IL 2 [( 2 4.6± 12 .0 ) μg/L]的水平显著低于肺良性病患者[( 71.1± 2 5 .4) μg/L] (t =3 .82 ,P <0 .0 1)和正常对照 [( 69.3± 19.5 ) μg/L] (t =2 .76,P <0 .0 1) ,IL 6[( 0 .13± 0 .0 4) μg/L]的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 [( 0 .2 3± 0 .0 5 ) μg/L ) (t =3 .3 9,P <0 .0 1) ,IL 4[( 2 5 4.2±78.0 ) μg/L]、IL 8[( 0 .49± 0 .16) μg/L]、TNF α[( 2 .76± 1.12 ) μg/L]的水平明显高于肺良性病患者 [( 63 .6± 18.6) μg/L ,( 0 .3 6± 0 .18) μg/L ,( 0 .96± 0 .2 0 ) μg/L]及正常对照 [( 60 .9± 19.6) μg/L ,( 0 .3 5± 0 .0 7) μg/L ,( 0 .93± 0 .19) μg/L] (t值分别为 4.10、4.89和 3 .76,P均 <0 .0 1) ,肺良性病患者和正常对照之间的IL 2、TNF α、IL 4、IL 8均未见明显差异 (P >0 .0 5 ) ,肺癌组IL 6的水平与肺良性病组 [( 0 .15± 0 .0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诊断 细胞因子 辅助性t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脾安肠方调控肠道菌群重塑免疫微环境增效结肠癌肝转移的治疗
11
作者 王玉坤 周琼 +3 位作者 陈冬梅 张津铖 刘猛 程志强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526-1541,共16页
目的:基于肠道菌群探究调脾安肠方(TPACD)重塑T辅助细胞亚群1/2(Th1/Th2)免疫平衡介导的肿瘤免疫微环境(TIMEs),增效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5-FU),治疗结肠癌肝转移(CLM)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雄性Balb/c裸鼠随机分为空白(C)、模型(M)、TPA... 目的:基于肠道菌群探究调脾安肠方(TPACD)重塑T辅助细胞亚群1/2(Th1/Th2)免疫平衡介导的肿瘤免疫微环境(TIMEs),增效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5-FU),治疗结肠癌肝转移(CLM)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雄性Balb/c裸鼠随机分为空白(C)、模型(M)、TPACD(Z)、5-FU(F)及TPACD联合5-FU(FZ)5组,每组6只。建立裸鼠T细胞免疫功能重建及CLM模型;Z和FZ组在造模完成14 d后开始给予TPACD 2 g/mL,0.2 mL/(只·d)灌胃14 d;F及FZ组给予5-FU 20 mg/kg,0.2 mL/(只·2 d)腹腔注射14 d。16S核糖体RNA高通量测序检测肠道菌群结构变化;小动物活体成像观察肝转移灶增殖情况;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肝转移灶病理组织形态;流式细胞术测定脾脏CD4^(+)T细胞及肝转移灶Th1、Th2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肝转移灶小鼠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及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水平。结果:与F组比较,FZ组裸鼠肝转移灶面积缩小、镜下病理核分裂象减少。与C组比较,M组及F组裸鼠肠道菌群多样性下降,益生菌/致病菌平衡倾斜;与M组和F组比较,Z组及FZ组菌群多样性增加,益生菌/致病菌平衡回调,物种组成趋近于健康;Th1细胞比例及下游因子TNF-α、IFN-γ表达显著增多、Th2细胞比例及下游因子IL-4、IL-10表达下降(P<0.05)。结论:TPACD能增效5-FU抑制裸鼠CLM灶形成,其机制可能与通过调整肠道菌群结构,进而重塑肝转移灶内Th1/Th2介导的TIMEs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肝转移 调脾安肠方 5-氟尿嘧啶 肠道菌 肿瘤免疫微环境 辅助性t细胞亚群1/2免疫漂移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40同源二聚体对Th17细胞增殖及IL-17分泌的影响
12
作者 薛峰 李霞 +2 位作者 徐倩男 陈小英 郑捷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579-1582,共4页
目的研究p40同源二聚体(p40)2对银屑病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亚群17(Th17)功能的影响。方法取C57BL/6小鼠骨髓,体外培养诱导分化Th0和Th17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40)2对细胞增殖和细胞内白介素17(IL-17)分泌的影响。提取正常人和银... 目的研究p40同源二聚体(p40)2对银屑病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亚群17(Th17)功能的影响。方法取C57BL/6小鼠骨髓,体外培养诱导分化Th0和Th17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40)2对细胞增殖和细胞内白介素17(IL-17)分泌的影响。提取正常人和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和分析(p40)2对细胞培养上清中IL-17释放的影响。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加入(p40)2对Th0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而对Th17细胞增殖分裂有显著促进作用;与未加入(p40)2的Th17细胞比较,加入(p40)2的Th17细胞能分泌更多的IL-17。与未加入(p40)2的银屑病患者外周血PBMC比较,加入(p40)2的银屑病患者外周血PBMC培养上清中的IL-17含量显著增高(P<0.01),加入与未加入(p40)2的正常人PBMC培养上清中的IL-17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胞因子(p40)2在银屑病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揭示了p40单抗治疗银屑病有效的可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40同源二聚体 辅助性t细胞亚群17 银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固化保肢术对骨肉瘤患者Th1/Th2漂移的逆转 被引量:3
13
作者 郭爱林 隋延仿 +3 位作者 沈乐 邓贤碧 张盈华 范清宇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885-888,共4页
目的:研究微波组织固化保肢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以及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20例行微波组织固化保肢术组骨肉瘤患者及20例其它手术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IL-2、IL-4、IL-6、IL-10、IL-12的含量,应用流式细胞仪... 目的:研究微波组织固化保肢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以及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20例行微波组织固化保肢术组骨肉瘤患者及20例其它手术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IL-2、IL-4、IL-6、IL-10、IL-12的含量,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骨肉瘤患者CD4+T细胞、血清中IL-2、IL-12减少(P<0.01),CD8+T细胞、IL-10、IL-4、IL-6含量升高(P<0.01),CD4/CD8比值降低(P<0.01〉,患者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术后30天截肢组及保肢组CD4+T细胞、血清中IL-2、IL-12均升高,CD8+T细胞、IL-10、IL-4、IL-6含量降低(P<0.01),CD4/CD8比值升高(P<0.01),患者免疫功能较术前改善;与截肢组比较,保肢组患者CD4+T细胞、IL-2、及CD4/CD8比值30天上升幅度明显高于截肢组(P<0.01),CD8+T细胞、IL-4、IL-630天降低幅度明显高于截肢组(P<0.01)。IL-2、IL-12与CD4+T细胞成正相关,IL-4、IL-6、IL-10与CD4+T细胞成负相关。结论:微波固化保肢术可以加速逆转骨肉瘤患者Th1/Th2向Th2漂移,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微波固化治疗 辅助t淋巴细胞 细胞因子 保肢手术 tH1/tH2漂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