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应时间、温度和溶剂对缬氨酸自组装成聚合肽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李红 赵文杰 +2 位作者 曹书霞 卢奎 赵玉芬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866-1868,共3页
Owing to having very strong bioactivity, oligo-peptides can be used as the medication or the pre-medication and become the studying focus now. Existing methods for synthesizing oligo-peptides included liquid phase pep... Owing to having very strong bioactivity, oligo-peptides can be used as the medication or the pre-medication and become the studying focus now. Existing methods for synthesizing oligo-peptides included liquid phase peptide synthesis, solid phase peptide synthesis and enzymatic peptide synthesis. In this paper, a new method for synthesizing oligo-peptides by phosphorus oxychloride activation was reported. With the assistance of phosphorus oxychloride, the phosphorylation of L-valine could take place and then was assembled into oligo-peptides, which were analyzed by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ESI-MS). On quenching with methanol, the reaction mixtures, which were produced under different reaction conditions, yielded the corresponding peptide methyl esters. Moreover, we found that, as the reaction conditions such as reaction time, solvent and temperature were changed, the length of peptides changed. And the length of peptides could be controlled by changing the reaction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时间 温度 溶剂 缬氨酸 自组装反应 聚合肽 链锁反应 正离子电喷雾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抗坏血酸-赖氨酸Maillard反应体系中挥发性化合物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谭志伟 余爱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124-129,共6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抗坏血酸-赖氨酸Maillard反应体系在不同反应温度和时间条件下产物进行分析鉴定,共鉴定出包括吡嗪、醛、呋喃、醇、苯胺和喹啉在内的28个化合物,其中16个吡嗪化合物为主要香味化合物,考察反...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抗坏血酸-赖氨酸Maillard反应体系在不同反应温度和时间条件下产物进行分析鉴定,共鉴定出包括吡嗪、醛、呋喃、醇、苯胺和喹啉在内的28个化合物,其中16个吡嗪化合物为主要香味化合物,考察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产物特别是对吡嗪化合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和反应时间的延长,吡嗪类化合物的总量均增加;其中,随反应温度的升高,相对于其他吡嗪化合物,2,5-二甲基吡嗪、2-乙基-3-甲基吡嗪、2-乙基-5-甲基吡嗪、3-乙基-2,5-二甲基吡嗪和2-甲基吡嗪的量明显增加,随反应时间的延长,2,5-二甲基吡嗪的量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ILLARD反应 抗坏血酸-赖氨酸 反应温度 反应时间 吡嗪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血凝试验测定禽流感病毒抗原效价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诚 崔欢 +4 位作者 白晓 王学静 陈立功 刘聚祥 董世山 《今日畜牧兽医》 2017年第12期16-16,共1页
血凝(HA)试验和血凝抑制(HI)试验是目前我国各地对禽流感、新城疫等疾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疫病诊断等工作的主要方法。该试验方法具有经济、快速、可靠、操作简便等优点,能处理大量样品,并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测出禽类的抗体水平。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试验测定 血凝抑制 反应时间 抗原效价 反应温度 流行病学调查 疫病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CO_3·3H_2O晶须反应时间对制备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高玉娟 卢智强 +3 位作者 刘国民 宫三朋 李召东 夏立春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461-1464,共4页
为进一步探讨高性能Mg CO3·3H2O晶须制备的影响因素,采用低温液相法,合成出Mg CO3·3H2O晶须产品.主要研究反应时间对Mg CO3·3H2O晶须产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反应时间短,造成Mg CO3·3H2O晶须产品不能充分生长发育... 为进一步探讨高性能Mg CO3·3H2O晶须制备的影响因素,采用低温液相法,合成出Mg CO3·3H2O晶须产品.主要研究反应时间对Mg CO3·3H2O晶须产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反应时间短,造成Mg CO3·3H2O晶须产品不能充分生长发育,晶须产品长度短、长径比小;反应时间过长,导致已经生成的晶须产品发生碰撞,晶须长径比进一步变短.适宜的反应时间为60 min.研究结论将对高长径比晶须产品的合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时间 MgCO3·3H2O晶须 合成 低温液相法 结晶 反应温度 长径比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温度和时间对干法制备马来酸酐酯化淀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杨龙 左迎峰 +2 位作者 张彦华 谭海彦 顾继友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2283-2286,共4页
采用干法制备马来酸酐酯化淀粉,研究了反应温度和时间对酯化淀粉性能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FT-IR)证明了马来酸酐成功酯化到淀粉上。利用化学滴定法、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分析(TGA)对酯化淀粉的取代度、结晶结构... 采用干法制备马来酸酐酯化淀粉,研究了反应温度和时间对酯化淀粉性能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FT-IR)证明了马来酸酐成功酯化到淀粉上。利用化学滴定法、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分析(TGA)对酯化淀粉的取代度、结晶结构、糊化温度和热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取代度逐渐增大。酯化反应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淀粉的结晶结构,随反应温度升高和反应时间延长,结晶度逐渐降低。糊化温度和热稳定性跟酯化淀粉的结晶度密切相关,结晶度降低,糊化温度和热稳定性都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淀粉 马来酸酐 干法制备 反应温度 反应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温度和时间对抗坏血酸/精氨酸Maillard反应体系中挥发性化合物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谭志伟 余爱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3-148,152,共7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抗坏血酸/精氨酸反应体系在不同反应温度和时间下的产物进行鉴定,共鉴定出包括吡嗪、醛、呋喃、醇和吲哚在内的24种化合物,其中14种吡嗪化合物为主要香味化合物。考察了反应温度和时间对产...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抗坏血酸/精氨酸反应体系在不同反应温度和时间下的产物进行鉴定,共鉴定出包括吡嗪、醛、呋喃、醇和吲哚在内的24种化合物,其中14种吡嗪化合物为主要香味化合物。考察了反应温度和时间对产物特别是对吡嗪化合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和反应时间的延长,吡嗪类化合物的总量均增加;其中,随反应温度的升高,相对其他吡嗪化合物2-乙基-6-甲基吡嗪、3-乙基-2,5-二甲基吡嗪的量明显增加;随反应时间的延长,2-乙基-6-甲基吡嗪的量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ILLARD反应 抗坏血酸/精氨酸 反应温度 反应时间 吡嗪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化床CVD法制备单壁碳纳米管:反应温度与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张群峰 余皓 +2 位作者 罗国华 骞伟中 魏飞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49-354,共6页
基于负载法Fe-MgO体系催化剂研究了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在流化床反应器中反应温度和时间对单壁碳纳米管(SWCNTs)生长的影响。通过气相色谱对尾气进行实时在线分析,获得了CH4在反应过程中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对不同反应温度和... 基于负载法Fe-MgO体系催化剂研究了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在流化床反应器中反应温度和时间对单壁碳纳米管(SWCNTs)生长的影响。通过气相色谱对尾气进行实时在线分析,获得了CH4在反应过程中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对不同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所获产品进行了TEM、Raman和TGA等表征。结果表明,900℃是最佳的反应温度,反应温度过低会降低催化剂活性,反应温度过高则容易使催化剂过快失活。在合适的反应温度下,反应前10min催化剂的平均活性较高,能够得到较高质量的SWCNTs,10min后催化剂基本失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壁碳纳米管 流化床 CVD法 反应时间 反应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温度和时间对分光光度法测定乳粉中左旋肉碱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文特 任雪梅 +2 位作者 周传静 冯炜 田洪芸 《山东农业科学》 2013年第11期120-122,共3页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乳粉中左旋肉碱的含量,从温度和时间对反应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确立了最佳反应温度为24℃,最佳反应时间为加入5,5'-二硫双(2-硝基苯甲酸)和乙酰辅酶A反应6 min后归零,再加入乙酰肉碱转移酶反应6 min。此条件下该...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乳粉中左旋肉碱的含量,从温度和时间对反应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确立了最佳反应温度为24℃,最佳反应时间为加入5,5'-二硫双(2-硝基苯甲酸)和乙酰辅酶A反应6 min后归零,再加入乙酰肉碱转移酶反应6 min。此条件下该方法的回收率为98.3%~9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左旋肉碱 反应温度 反应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生物脱硫菌UP-1培养及反应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4
9
作者 侯影飞 孔瑛 +3 位作者 杨金荣 辛伟 张建辉 于宏伟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1-115,共5页
利用从胜利油田的土壤和污水中筛选到的能降解二苯并噻吩(DBT)的施氏假单胞菌UP 1,考察了培养温度、时间、pH值对菌种生长的影响,以及底物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菌株UP 1脱硫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UP 1静息细胞的重复使用性能。结果... 利用从胜利油田的土壤和污水中筛选到的能降解二苯并噻吩(DBT)的施氏假单胞菌UP 1,考察了培养温度、时间、pH值对菌种生长的影响,以及底物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菌株UP 1脱硫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UP 1静息细胞的重复使用性能。结果表明,UP 1最佳培养温度为30℃,培养时间为24h,培养基的pH为7.5;脱硫反应适宜的DBT质量浓度为500mg/L,反应温度为30℃,反应时间为20h;UP 1静息细胞具有可循环使用的脱硫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温度 反应时间 反应条件 培养温度 生物脱硫 脱硫活性 脱硫性能 脱硫反应 污水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酯化交联淀粉反应及其性质的研究——淀粉颗粒糊化温度的变化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立新 高群玉 +1 位作者 周俊侠 张力田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3-66,共4页
研究变性淀粉颗粒的糊化温度随反应 pH值、时间和三氯氧磷用量的变化规律 ,以及其DSC的糊化特性 .结果发现酯化交联淀粉的糊化完成温度比原淀粉高 ,随反应 pH值、时间和三氯氧磷用量的增加而升高 .当反应 pH值为 8.0和 9.0时 ,变性淀粉... 研究变性淀粉颗粒的糊化温度随反应 pH值、时间和三氯氧磷用量的变化规律 ,以及其DSC的糊化特性 .结果发现酯化交联淀粉的糊化完成温度比原淀粉高 ,随反应 pH值、时间和三氯氧磷用量的增加而升高 .当反应 pH值为 8.0和 9.0时 ,变性淀粉的糊化开始温度比原淀粉低 ,随反间时间、三氯氧磷用量的增加而降低 ;当反应 pH值为 10 .0和11.0时 ,变性淀粉的糊化开始温度的变化则随反应时间、三氯氧磷用量的增加而升高 ,其值从比原淀粉低上升至比原淀粉高 .这些变化规律同酯化交联淀粉的反应历程密切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氯氧磷 糊化温度 差示扫描量热法 酯化交联淀粉 反应PH值 反应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与时间对玉米肽美拉德产物风味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于静洋 周烨 +1 位作者 张晓鸣 夏书芹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4-73,共10页
基于玉米肽-木糖-半胱氨酸体系,剖析了温度和时间与美拉德反应产物风味轮廓及物质组成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100~140℃)和时间(60~180 min)的延长,美拉德反应产物的肉香味、醇厚味、持续性和焦香味均不断增强,但整体接受性... 基于玉米肽-木糖-半胱氨酸体系,剖析了温度和时间与美拉德反应产物风味轮廓及物质组成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100~140℃)和时间(60~180 min)的延长,美拉德反应产物的肉香味、醇厚味、持续性和焦香味均不断增强,但整体接受性感官评分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于120~130℃反应120~150 min感官接受度较高。温度的升高促进体系向着降解方向进行,呈味氨基酸、关键挥发性风味成分的种类及质量分数均随温度和时间的增加而增多。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明确了不同感官特性的相关贡献成分,呋喃类化合物、含硫化合物以及酮类化合物与肉香味显著正相关,呋喃类化合物对焦香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相对分子质量<1 000肽段对醇厚味和持续性具有重要贡献,异味主要来源于含硫化合物。该研究可为不同风味特性玉米肽美拉德反应产物的定向制备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拉德反应产物 反应温度 反应时间 风味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醛合成三聚乙醛反应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瑞江 曾崇余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6期29-32,共4页
筛选了乙醛聚合生成三聚乙醛的催化剂;考察了在不同浓度的盐酸催化下三聚乙醛生成速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在盐酸质量分数≥70×10-6、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1h条件下,乙醛转化率达69 40%,生成三聚乙醛的选择性接近100%;测... 筛选了乙醛聚合生成三聚乙醛的催化剂;考察了在不同浓度的盐酸催化下三聚乙醛生成速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在盐酸质量分数≥70×10-6、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1h条件下,乙醛转化率达69 40%,生成三聚乙醛的选择性接近100%;测量了20~80℃之间乙醛聚合生成三聚乙醛反应的平衡浓度,计算出相应的反应平衡常数,并根据范德霍夫方程求得该反应的反应热为-78 663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醛 聚合 反应时间 合成 盐酸 反应温度 转化率 反应平衡常数 反应 酸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载杂多酸催化反应精馏合成富马酸二甲酯 被引量:11
13
作者 丁斌 郭向明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1-65,共5页
研究了以富马酸和甲醇为原料 ,自制固载杂多酸为催化剂 ,采用催化精馏技术合成富马酸二甲酯的新工艺 .确定了较佳的工艺操作条件 :醇酸摩尔比为 7∶1 ;酯化反应温度为 :67℃~ 78℃ ;反应时间≤ 6h ;产品收率大于 92 % .
关键词 富马酸二甲酯 酯化 固载杂多酸催化剂 合成工艺 醇酸摩尔比 反应温度 反应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管搅拌反应釜内综合性能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4
作者 曹海亮 陈猛 贾宝光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273-2278,2285,共7页
将热管技术应用于高放热搅拌反应釜,用椭圆截面热管代替矩形挡板。以糖精钠生产中酰胺化工序中的反应为依托,设计出新型热管搅拌釜。基于ANSYS中Fluent模块,编写热量源项用户自定义函数(UDF),以表征搅拌过程中釜内液体实际散热状况,采... 将热管技术应用于高放热搅拌反应釜,用椭圆截面热管代替矩形挡板。以糖精钠生产中酰胺化工序中的反应为依托,设计出新型热管搅拌釜。基于ANSYS中Fluent模块,编写热量源项用户自定义函数(UDF),以表征搅拌过程中釜内液体实际散热状况,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综合考察3个结构参数和搅拌转速对釜内最优温度持续时间、搅拌混合均匀时间等性能参数的影响。搅拌转速对釜内性能影响的权重远大于3个结构参数,就最优温度持续时间而言,搅拌器安装角度>热管中心线到釜壁距离>搅拌器下层桨到釜底距离;就搅拌混合均匀时间而言,搅拌器下层桨到釜底距离>搅拌器安装角度>热管中心线到釜壁距离。同时模拟出单个因素对搅拌釜性能的影响,并分别优选出热管中心线到釜壁距离为85mm,搅拌器下层桨到釜底距离为340mm,搅拌器安装角为0°,搅拌转速为240r/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 热管 数值模拟 温度 混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华煤直接液化转化率及收率与温度和时间的关系 被引量:5
15
作者 桑磊 舒歌平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29-232,共4页
通过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神华煤直接液化性能的影响,研究了煤转化率及各产物收率与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煤直接液化性能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在较低的反应温度、较长的... 通过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神华煤直接液化性能的影响,研究了煤转化率及各产物收率与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煤直接液化性能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在较低的反应温度、较长的反应时间下的煤转化率可以达到和较高反应温度、较短反应时间时差不多,但是液化油收率相对低一些。使用Origin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曲面拟合,得到了煤转化率及各产物收率与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的关系表达式。每个关系式的校正判定系数都大于0. 95,说明拟合结果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直接液化 反应温度 反应时间 曲面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_3N_4陶瓷表面镀锆的融盐热析出反应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郑仕远 潘伟 +1 位作者 陈健 黄勇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7-11,共5页
研究了Si_3N_4陶瓷表面镀锆的融盐热析出反应,以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镀膜物相,以电镜(SEM)对镀件进行了显微观察。结果表明:(1)镀膜的单位面积沉积量随反应温度的升高以及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镀膜的单位面积沉积速率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 研究了Si_3N_4陶瓷表面镀锆的融盐热析出反应,以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镀膜物相,以电镜(SEM)对镀件进行了显微观察。结果表明:(1)镀膜的单位面积沉积量随反应温度的升高以及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镀膜的单位面积沉积速率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减小;单位面积镀膜增重随K_2ZrF_6初始浓度的逐渐增大,先呈上升趋势,达到最大值后又逐渐下降,K_2ZrF_6初始质量分数为60%时,单位面积镀膜增重最大;(2)镀膜物相为ZrN,Zr_5Si_3,Zr_3O;(3)镀膜表面光滑,是银白色金属光泽;膜层与Si_3N_4陶瓷基体结合紧密;镀膜为层状结构,界面结构为Si_3N_4/ZrN/Zr_5Si_3/Zr_3O;Zr_5Si_3晶粒粗大,ZrN晶粒细小,Zr_3O呈不均匀地附着在Zr_5Si_3的表面;(4)单位面积增重(△W/△S)与t_(1/2)呈良好的直线关系;(5)反应活化能约为126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膜 SI3N4陶瓷 反应温度 反应时间 物相 反应活化能 镀件 析出 表面 晶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氟丙烯齐聚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武宏科 史鸿鑫 +3 位作者 项斌 项菊萍 姜一飞 周海安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62-164,169,共4页
六氟丙烯通过气相法和液相法齐聚,得到六氟丙烯二聚物和三聚物的混合物,齐聚产物可以进一步衍生出许多氟碳表面活性剂.对六氟丙烯的气相齐聚反应和液相齐聚反应的特点做了分析和比较.制备了季磷盐催化剂A,采用DMA为溶剂,研究了六氟丙烯... 六氟丙烯通过气相法和液相法齐聚,得到六氟丙烯二聚物和三聚物的混合物,齐聚产物可以进一步衍生出许多氟碳表面活性剂.对六氟丙烯的气相齐聚反应和液相齐聚反应的特点做了分析和比较.制备了季磷盐催化剂A,采用DMA为溶剂,研究了六氟丙烯液相齐聚的工艺条件.催化剂A对合成六氟丙烯二聚体有很高选择性,其用量对齐聚反应收率有影响,当催化剂用量足够大时,再增加催化剂的量作用不大;反应时间60min时收率最高,反应时间过短或过长使反应收率下降;反应温度也影响反应收率,在50℃时二聚物产率较高.结论:在DMA中以催化剂A催化六氟丙烯齐聚主要得到二聚物,在较佳的工艺条件下,二聚物的收率达到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氟丙烯 齐聚反应 氟碳表面活性剂 反应收率 工艺条件 反应时间 催化剂用量 二聚物 高选择性 反应温度 丙烯齐聚 DMA 液相法 气相法 混合物 三聚物 季磷盐 二聚体 产物 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反应中难测参数的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许鑫华 方洞浦 +1 位作者 陈贻瑞 姚康德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2-35,共4页
提出一种模型法计算机辅助间接测定聚合反应中难测参数的方法。主要通过平板模具中进行的聚合反应动力学分析和传热分析,建立动力学模型和传热模型。并将二者结合建立热。化学模型。用有限差分法求模型的数值解,得到平板模具中聚合反... 提出一种模型法计算机辅助间接测定聚合反应中难测参数的方法。主要通过平板模具中进行的聚合反应动力学分析和传热分析,建立动力学模型和传热模型。并将二者结合建立热。化学模型。用有限差分法求模型的数值解,得到平板模具中聚合反应的空间-时间-温度分布。采用一种独特的待定参数逼近方法,通过改变参数设定值,逐步减小计算温度与实测温度的偏差,由计算机给出二者偏差最小时难测参数的间接测定结果。实验表明,这种难测参数测定方法可行,测定结果可信。该方法通过建立真实反映聚合过程的数学模型,将对聚合反应中难测参数的测定转变为对聚合反应中温度的测量。该方法为测定聚合反应中的难测参数,提供了一种新颖、可行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模拟 测定 聚合反应 反应温度 反应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锆配合物催化1-丁烯二聚反应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玉良 李宝军 何仁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16-420,共5页
用 Zr Cl4、Zr( CCl3CO2 ) 4、Zr( OEt) 2 Cl2 分别与 Et2 Al Cl组成 Ziegler-Natta型催化剂催化1 -丁烯二聚 .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对 1 -丁烯二聚的影响 .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 ,这三种催化剂对 1 -丁烯二聚的转化率顺序为 Zr( CCl3CO2 ) ... 用 Zr Cl4、Zr( CCl3CO2 ) 4、Zr( OEt) 2 Cl2 分别与 Et2 Al Cl组成 Ziegler-Natta型催化剂催化1 -丁烯二聚 .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对 1 -丁烯二聚的影响 .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 ,这三种催化剂对 1 -丁烯二聚的转化率顺序为 Zr( CCl3CO2 ) 4>Zr Cl4>Zr( OEt) 2 Cl2 .在最佳条件下 ,Zr( CCl3CO2 ) 4-Et2 Al Cl-Ph3P催化 1 -丁烯二聚的转化率为 95.1 % ,二聚物的选择性为 85.4 % .产物中有 C6 烯烃生成 ,证明锆配合物催化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丁烯 二聚作用 齐格勒纳塔催化剂 锆络合物 反应时间 反应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蛋白反应法改性水解明胶的条件 被引量:6
20
作者 安广杰 王璋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3-86,共4页
研究了在木瓜蛋白酶作用下蛋氨酸酯与水解明胶进行类蛋白反应的条件,利用单因素实验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几个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定,得出最佳反应条件为:氨基酸酯采用蛋氨酸月桂醇酯、底物浓度为4 0 % ,反应时间为6h ,加酶量为0 1%水... 研究了在木瓜蛋白酶作用下蛋氨酸酯与水解明胶进行类蛋白反应的条件,利用单因素实验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几个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定,得出最佳反应条件为:氨基酸酯采用蛋氨酸月桂醇酯、底物浓度为4 0 % ,反应时间为6h ,加酶量为0 1%水解明胶,加酯量为0 0 2 5mol/10 0g水解明胶,反应温度为5 5℃,pH为6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解明胶 蛋白 反应 改性 主成分分析法 最佳反应条件 单因素实验 综合评定 评价指标 月桂醇酯 氨基酸酯 底物浓度 反应时间 反应温度 酶作用 蛋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