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9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应时间、温度和溶剂对缬氨酸自组装成聚合肽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李红 赵文杰 +2 位作者 曹书霞 卢奎 赵玉芬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866-1868,共3页
Owing to having very strong bioactivity, oligo-peptides can be used as the medication or the pre-medication and become the studying focus now. Existing methods for synthesizing oligo-peptides included liquid phase pep... Owing to having very strong bioactivity, oligo-peptides can be used as the medication or the pre-medication and become the studying focus now. Existing methods for synthesizing oligo-peptides included liquid phase peptide synthesis, solid phase peptide synthesis and enzymatic peptide synthesis. In this paper, a new method for synthesizing oligo-peptides by phosphorus oxychloride activation was reported. With the assistance of phosphorus oxychloride, the phosphorylation of L-valine could take place and then was assembled into oligo-peptides, which were analyzed by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ESI-MS). On quenching with methanol, the reaction mixtures, which were produced under different reaction conditions, yielded the corresponding peptide methyl esters. Moreover, we found that, as the reaction conditions such as reaction time, solvent and temperature were changed, the length of peptides changed. And the length of peptides could be controlled by changing the reaction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时间 温度 溶剂 缬氨酸 自组装反应 聚合肽 链锁反应 正离子电喷雾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抗坏血酸-赖氨酸Maillard反应体系中挥发性化合物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谭志伟 余爱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124-129,共6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抗坏血酸-赖氨酸Maillard反应体系在不同反应温度和时间条件下产物进行分析鉴定,共鉴定出包括吡嗪、醛、呋喃、醇、苯胺和喹啉在内的28个化合物,其中16个吡嗪化合物为主要香味化合物,考察反...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抗坏血酸-赖氨酸Maillard反应体系在不同反应温度和时间条件下产物进行分析鉴定,共鉴定出包括吡嗪、醛、呋喃、醇、苯胺和喹啉在内的28个化合物,其中16个吡嗪化合物为主要香味化合物,考察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产物特别是对吡嗪化合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和反应时间的延长,吡嗪类化合物的总量均增加;其中,随反应温度的升高,相对于其他吡嗪化合物,2,5-二甲基吡嗪、2-乙基-3-甲基吡嗪、2-乙基-5-甲基吡嗪、3-乙基-2,5-二甲基吡嗪和2-甲基吡嗪的量明显增加,随反应时间的延长,2,5-二甲基吡嗪的量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ILLARD反应 抗坏血酸-赖氨酸 反应温度 反应时间 吡嗪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时间与焙烧温度对NiAl-LDHs的性能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刘超雷 李晨佳 常俊石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22,共6页
采用尿素分解法制备镍铝类水滑石(NiAl-LDHs),考察不同反应时间和焙烧温度对NiAl-LDHs的性能影响。采用低温氮物理吸附、X射线衍射(XRD)、热重-差示扫描量热(TG-DSC)、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程序升温还原(TPR)、CO脉冲吸附等手段... 采用尿素分解法制备镍铝类水滑石(NiAl-LDHs),考察不同反应时间和焙烧温度对NiAl-LDHs的性能影响。采用低温氮物理吸附、X射线衍射(XRD)、热重-差示扫描量热(TG-DSC)、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程序升温还原(TPR)、CO脉冲吸附等手段对其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尿素分解法是一种有效的合成较高比表面积LDHs的方法,反应16h可以合成具有双孔结构较高结晶度的NiAl-LDHs;焙烧温度为500℃时,晶化度高,CO的吸附量最大,为7.601mL/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Al-LDHs 反应时间 焙烧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温度和时间对聚苯胺/涤纶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刘元军 赵家琪 赵晓明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13-16,共4页
选用涤纶为基材,采用原位聚合法,以苯胺为单体,以对甲苯磺酸为掺杂剂,以过硫酸铵为氧化剂制备柔性聚苯胺/涤纶复合材料;重点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聚苯胺/涤纶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30℃和50℃制得的聚苯胺... 选用涤纶为基材,采用原位聚合法,以苯胺为单体,以对甲苯磺酸为掺杂剂,以过硫酸铵为氧化剂制备柔性聚苯胺/涤纶复合材料;重点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聚苯胺/涤纶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30℃和50℃制得的聚苯胺/涤纶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实部、虚部最大,对电磁波的极化能力和损耗能力均最强。反应温度50℃制得的聚苯胺/涤纶复合材料的损耗角正切最大,表面电阻最低,导电性能最好。反应时间为2.5h制得的聚苯胺/涤纶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实部、虚部、损耗角正切最大,表面电阻最低,导电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温度 反应时间 介电性能 涤纶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温度和时间对抗坏血酸/精氨酸Maillard反应体系中挥发性化合物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谭志伟 余爱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3-148,152,共7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抗坏血酸/精氨酸反应体系在不同反应温度和时间下的产物进行鉴定,共鉴定出包括吡嗪、醛、呋喃、醇和吲哚在内的24种化合物,其中14种吡嗪化合物为主要香味化合物。考察了反应温度和时间对产...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抗坏血酸/精氨酸反应体系在不同反应温度和时间下的产物进行鉴定,共鉴定出包括吡嗪、醛、呋喃、醇和吲哚在内的24种化合物,其中14种吡嗪化合物为主要香味化合物。考察了反应温度和时间对产物特别是对吡嗪化合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和反应时间的延长,吡嗪类化合物的总量均增加;其中,随反应温度的升高,相对其他吡嗪化合物2-乙基-6-甲基吡嗪、3-乙基-2,5-二甲基吡嗪的量明显增加;随反应时间的延长,2-乙基-6-甲基吡嗪的量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ILLARD反应 抗坏血酸/精氨酸 反应温度 反应时间 吡嗪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式反应器的最优温度分布和最佳换热方式 被引量:2
6
作者 盖旭东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37-42,共6页
以若干反应为例,通过模拟计算对各种情况下管式反应器的最优温度分布和最佳换热方式进行了讨论,给出了在管式反应器中进行简单反应时,选择最佳换热方式的一般原则。
关键词 管式反应 温度 换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式反应炉最优温度剖面的准最优解法与软件
7
作者 陈阳泉 王高亮 《西安工业学院学报》 1993年第3期176-182,共7页
使用准最优解法通过对温度剖面曲线进行某种函数结构的参数化描述,使泛函极小问题转化为多变量参数极小问题。文中使用了三种形式的参数化描述结构和直接搜索算法,结果对比表明,需要对系统及控制有先验了解的基础上决定一个合适的参数... 使用准最优解法通过对温度剖面曲线进行某种函数结构的参数化描述,使泛函极小问题转化为多变量参数极小问题。文中使用了三种形式的参数化描述结构和直接搜索算法,结果对比表明,需要对系统及控制有先验了解的基础上决定一个合适的参数化描述结构,才能使这种直观简单的方法更加有效。简介了通用求解软件并讨论了约束的加入方法。应用表明,本文方法及软件容易被面向实际的工程应用人员所接受,是解决一大类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式反应 温度剖面 准最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温度和时间对分光光度法测定乳粉中左旋肉碱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文特 任雪梅 +2 位作者 周传静 冯炜 田洪芸 《山东农业科学》 2013年第11期120-122,共3页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乳粉中左旋肉碱的含量,从温度和时间对反应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确立了最佳反应温度为24℃,最佳反应时间为加入5,5'-二硫双(2-硝基苯甲酸)和乙酰辅酶A反应6 min后归零,再加入乙酰肉碱转移酶反应6 min。此条件下该...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乳粉中左旋肉碱的含量,从温度和时间对反应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确立了最佳反应温度为24℃,最佳反应时间为加入5,5'-二硫双(2-硝基苯甲酸)和乙酰辅酶A反应6 min后归零,再加入乙酰肉碱转移酶反应6 min。此条件下该方法的回收率为98.3%~9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左旋肉碱 反应温度 反应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生物脱硫菌UP-1培养及反应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4
9
作者 侯影飞 孔瑛 +3 位作者 杨金荣 辛伟 张建辉 于宏伟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1-115,共5页
利用从胜利油田的土壤和污水中筛选到的能降解二苯并噻吩(DBT)的施氏假单胞菌UP 1,考察了培养温度、时间、pH值对菌种生长的影响,以及底物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菌株UP 1脱硫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UP 1静息细胞的重复使用性能。结果... 利用从胜利油田的土壤和污水中筛选到的能降解二苯并噻吩(DBT)的施氏假单胞菌UP 1,考察了培养温度、时间、pH值对菌种生长的影响,以及底物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菌株UP 1脱硫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UP 1静息细胞的重复使用性能。结果表明,UP 1最佳培养温度为30℃,培养时间为24h,培养基的pH为7.5;脱硫反应适宜的DBT质量浓度为500mg/L,反应温度为30℃,反应时间为20h;UP 1静息细胞具有可循环使用的脱硫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温度 反应时间 反应条件 培养温度 生物脱硫 脱硫活性 脱硫性能 脱硫反应 污水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酯化交联淀粉反应及其性质的研究——淀粉颗粒糊化温度的变化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立新 高群玉 +1 位作者 周俊侠 张力田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3-66,共4页
研究变性淀粉颗粒的糊化温度随反应 pH值、时间和三氯氧磷用量的变化规律 ,以及其DSC的糊化特性 .结果发现酯化交联淀粉的糊化完成温度比原淀粉高 ,随反应 pH值、时间和三氯氧磷用量的增加而升高 .当反应 pH值为 8.0和 9.0时 ,变性淀粉... 研究变性淀粉颗粒的糊化温度随反应 pH值、时间和三氯氧磷用量的变化规律 ,以及其DSC的糊化特性 .结果发现酯化交联淀粉的糊化完成温度比原淀粉高 ,随反应 pH值、时间和三氯氧磷用量的增加而升高 .当反应 pH值为 8.0和 9.0时 ,变性淀粉的糊化开始温度比原淀粉低 ,随反间时间、三氯氧磷用量的增加而降低 ;当反应 pH值为 10 .0和11.0时 ,变性淀粉的糊化开始温度的变化则随反应时间、三氯氧磷用量的增加而升高 ,其值从比原淀粉低上升至比原淀粉高 .这些变化规律同酯化交联淀粉的反应历程密切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氯氧磷 糊化温度 差示扫描量热法 酯化交联淀粉 反应PH值 反应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参数对餐厨垃圾超临界水气化行为的影响
11
作者 顾凡 阙志刚 +6 位作者 付尹宣 黄蓉 程肖帝 蒋海伟 石金明 艾仙斌 邓同辉 《能源研究与管理》 2024年第4期150-156,共7页
为探究高含水率餐厨垃圾超临界水气化行为,采用间歇式高压石英反应器,分别研究了反应温度(400~550℃)、反应时间(1~10 min),以及餐厨垃圾质量分数(5%~20%)等条件下对餐厨垃圾超临界水气化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升高反应温度,餐厨垃... 为探究高含水率餐厨垃圾超临界水气化行为,采用间歇式高压石英反应器,分别研究了反应温度(400~550℃)、反应时间(1~10 min),以及餐厨垃圾质量分数(5%~20%)等条件下对餐厨垃圾超临界水气化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升高反应温度,餐厨垃圾的碳气化率和氢气化率分别提高31.73%和640.77%,气体产物中CO_(2)体积分数减少53.94%,而H_(2)、CH_(4)的体积分数分别增加207.84%、377.62%;增加反应时间,餐厨垃圾的碳气化率和氢气化率在5 min处达到最大,分别升高2.89%和61.49%,气体产物中CO_(2)体积分数降低3.07%,而H_(2)、CH_(4)体积分数分别升高144.27%和148.11%;增大餐厨垃圾占比,餐厨垃圾的碳气化率和氢气化率分别降低76.67%和59.80%,气体产物中CO_(2)、H_(2)、CH_(4)的体积分数分别增加17.24%、217.48%、121.12%。在550℃反应温度、10 min反应时间、5%餐厨垃圾质量分数下,餐厨垃圾的超临界水气化效率最高,可高效实现餐厨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利用,可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厨垃圾 超临界水气化 氢气 反应温度 反应时间 占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条件对脱硫石膏晶须生长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邓志银 袁义义 +2 位作者 孙骏 史培阳 姜茂发 《矿产综合利用》 CAS 2009年第4期16-19,共4页
以脱硫石膏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工艺制备硫酸钙晶须。借助XRD、高分辨显微镜等分析方法,深入探讨了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硫酸钙晶须生长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脱硫石膏可以制备出硫酸钙晶须;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和反应时间的延长,硫酸... 以脱硫石膏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工艺制备硫酸钙晶须。借助XRD、高分辨显微镜等分析方法,深入探讨了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硫酸钙晶须生长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脱硫石膏可以制备出硫酸钙晶须;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和反应时间的延长,硫酸钙晶体的长径比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反应温度为140℃、反应时间为120min时,长径比达到最大,其值为48.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石膏 硫酸钙晶须 水热法 反应温度 反应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与时间对玉米肽美拉德产物风味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于静洋 周烨 +1 位作者 张晓鸣 夏书芹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4-73,共10页
基于玉米肽-木糖-半胱氨酸体系,剖析了温度和时间与美拉德反应产物风味轮廓及物质组成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100~140℃)和时间(60~180 min)的延长,美拉德反应产物的肉香味、醇厚味、持续性和焦香味均不断增强,但整体接受性... 基于玉米肽-木糖-半胱氨酸体系,剖析了温度和时间与美拉德反应产物风味轮廓及物质组成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100~140℃)和时间(60~180 min)的延长,美拉德反应产物的肉香味、醇厚味、持续性和焦香味均不断增强,但整体接受性感官评分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于120~130℃反应120~150 min感官接受度较高。温度的升高促进体系向着降解方向进行,呈味氨基酸、关键挥发性风味成分的种类及质量分数均随温度和时间的增加而增多。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明确了不同感官特性的相关贡献成分,呋喃类化合物、含硫化合物以及酮类化合物与肉香味显著正相关,呋喃类化合物对焦香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相对分子质量<1 000肽段对醇厚味和持续性具有重要贡献,异味主要来源于含硫化合物。该研究可为不同风味特性玉米肽美拉德反应产物的定向制备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拉德反应产物 反应温度 反应时间 风味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息香缩合反应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0
14
作者 何强芳 伍光仲 朱洁民 《大学化学》 CAS 2010年第3期58-61,共4页
安息香缩合反应是重要的有机化学实验,影响实验的因素较复杂。本文通过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H、反应物料的投入方式等对安息香合成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H是影响反应的重要因素,而反应前是否对反应物... 安息香缩合反应是重要的有机化学实验,影响实验的因素较复杂。本文通过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H、反应物料的投入方式等对安息香合成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H是影响反应的重要因素,而反应前是否对反应物进行冷却以及苯甲醛与NaOH溶液的投料顺序对反应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合反应 安息香 影响因素 有机化学实验 NAOH溶液 反应温度 反应时间 反应物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裂化过程中氢转移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高永灿 张久顺 《炼油设计》 2000年第11期34-38,共5页
氢转移反应是催化裂化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二次反应 ,是一个低活化能、快速、放热的过程 ,其活化能仅为43 .3kJ/mol。研究表明催化剂的酸结构和孔结构特性、反应温度、焦炭污染状况和反应接触时间能显著地影响催化裂化过程中的氢转移反应 ... 氢转移反应是催化裂化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二次反应 ,是一个低活化能、快速、放热的过程 ,其活化能仅为43 .3kJ/mol。研究表明催化剂的酸结构和孔结构特性、反应温度、焦炭污染状况和反应接触时间能显著地影响催化裂化过程中的氢转移反应 ,决定着裂化产物中的烯烃含量、产物的组成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油 催化裂化 氢转移反应 催化剂 焦炭 反应时间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桂醇聚氧乙烯醚(n)己基琥珀酸混合双酯磺酸钠的乙氧基加成数对合成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华平 李建华 张跃军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22,共5页
采用控制酯化率和不外加相转移催化剂、在敞开体系中自催化磺化反应的方法,合成了4种不同乙氧基加成数 n(n=3,5,7,9。下同)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月桂醇聚氧乙烯醚(LEO_n)己基琥珀酸混合双酯磺酸钠(LHSS_n)。对由4种 LEO_n 来分别合成 LHSS... 采用控制酯化率和不外加相转移催化剂、在敞开体系中自催化磺化反应的方法,合成了4种不同乙氧基加成数 n(n=3,5,7,9。下同)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月桂醇聚氧乙烯醚(LEO_n)己基琥珀酸混合双酯磺酸钠(LHSS_n)。对由4种 LEO_n 来分别合成 LHSS_n 的最佳工艺条件与 LEO_n 的乙氧基加成数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乙氧基加成数的增加,单酯化反应的酯化率达到约100%时的反应温度从90℃增加到140℃;双酯化率达到约95%时的反应温度从140℃增加到170℃,己醇过量从100%增加到400%。同样地随着乙氧基加成数的增加,磺化剂亚硫酸氢钠过量从5%增加到10%,反应时间从2.25 h 增加到2.75 h,反应温度从130℃增加到180℃。从酯化反应中 LEO 进攻羰基 C 的空间位阻对酯化反应的影响以及磺化反应中产物自催化作用对磺化反应的影响分别解释了反应性变化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氧乙烯醚 加成数 乙氧基 磺酸钠 琥珀酸 月桂醇 合成反应 双酯 混合 己基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相转移催化剂 磺化反应 最佳工艺条件 反应温度 酯化反应 亚硫酸氢钠 反应性变化 自催化作用 酯化率 敞开体系 反应时间 空间位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反应中难测参数的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许鑫华 方洞浦 +1 位作者 陈贻瑞 姚康德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2-35,共4页
提出一种模型法计算机辅助间接测定聚合反应中难测参数的方法。主要通过平板模具中进行的聚合反应动力学分析和传热分析,建立动力学模型和传热模型。并将二者结合建立热。化学模型。用有限差分法求模型的数值解,得到平板模具中聚合反... 提出一种模型法计算机辅助间接测定聚合反应中难测参数的方法。主要通过平板模具中进行的聚合反应动力学分析和传热分析,建立动力学模型和传热模型。并将二者结合建立热。化学模型。用有限差分法求模型的数值解,得到平板模具中聚合反应的空间-时间-温度分布。采用一种独特的待定参数逼近方法,通过改变参数设定值,逐步减小计算温度与实测温度的偏差,由计算机给出二者偏差最小时难测参数的间接测定结果。实验表明,这种难测参数测定方法可行,测定结果可信。该方法通过建立真实反映聚合过程的数学模型,将对聚合反应中难测参数的测定转变为对聚合反应中温度的测量。该方法为测定聚合反应中的难测参数,提供了一种新颖、可行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模拟 测定 聚合反应 反应温度 反应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锆配合物催化1-丁烯二聚反应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玉良 李宝军 何仁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16-420,共5页
用 Zr Cl4、Zr( CCl3CO2 ) 4、Zr( OEt) 2 Cl2 分别与 Et2 Al Cl组成 Ziegler-Natta型催化剂催化1 -丁烯二聚 .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对 1 -丁烯二聚的影响 .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 ,这三种催化剂对 1 -丁烯二聚的转化率顺序为 Zr( CCl3CO2 ) ... 用 Zr Cl4、Zr( CCl3CO2 ) 4、Zr( OEt) 2 Cl2 分别与 Et2 Al Cl组成 Ziegler-Natta型催化剂催化1 -丁烯二聚 .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对 1 -丁烯二聚的影响 .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 ,这三种催化剂对 1 -丁烯二聚的转化率顺序为 Zr( CCl3CO2 ) 4>Zr Cl4>Zr( OEt) 2 Cl2 .在最佳条件下 ,Zr( CCl3CO2 ) 4-Et2 Al Cl-Ph3P催化 1 -丁烯二聚的转化率为 95.1 % ,二聚物的选择性为 85.4 % .产物中有 C6 烯烃生成 ,证明锆配合物催化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丁烯 二聚作用 齐格勒纳塔催化剂 锆络合物 反应时间 反应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蛋白反应法改性水解明胶的条件 被引量:6
19
作者 安广杰 王璋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3-86,共4页
研究了在木瓜蛋白酶作用下蛋氨酸酯与水解明胶进行类蛋白反应的条件,利用单因素实验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几个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定,得出最佳反应条件为:氨基酸酯采用蛋氨酸月桂醇酯、底物浓度为4 0 % ,反应时间为6h ,加酶量为0 1%水... 研究了在木瓜蛋白酶作用下蛋氨酸酯与水解明胶进行类蛋白反应的条件,利用单因素实验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几个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定,得出最佳反应条件为:氨基酸酯采用蛋氨酸月桂醇酯、底物浓度为4 0 % ,反应时间为6h ,加酶量为0 1%水解明胶,加酯量为0 0 2 5mol/10 0g水解明胶,反应温度为5 5℃,pH为6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解明胶 蛋白 反应 改性 主成分分析法 最佳反应条件 单因素实验 综合评定 评价指标 月桂醇酯 氨基酸酯 底物浓度 反应时间 反应温度 酶作用 蛋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反应精制二乙氧基甲烷 被引量:1
20
作者 顾正桂 职慧珍 +1 位作者 毛梅芳 林军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04年第2期8-10,共3页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以乙醇、甲醛为原料 ,采用固体酸 (苯磺酸 )作催化剂 ,研究各种因素对合成二乙氧基甲烷反应过程的影响 ,在催化剂用量、原料配比、反应时间、搅拌速度一定的条件下 ,首先考察反应温度对合成过程的影响 ,选择适...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以乙醇、甲醛为原料 ,采用固体酸 (苯磺酸 )作催化剂 ,研究各种因素对合成二乙氧基甲烷反应过程的影响 ,在催化剂用量、原料配比、反应时间、搅拌速度一定的条件下 ,首先考察反应温度对合成过程的影响 ,选择适宜的反应温度 ;其次考察其它因素对反应过程的影响 ,通过研究确定二乙氧基甲烷合成过程的工艺参数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与浓盐酸催化法进行比较 ;通过系统的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和工业化试验提供条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乙氧基甲烷 催化剂 反应时间 搅拌速度 反应温度 原料配比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