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重庆市“稻—薯”连作机械化轻简生产技术探索
被引量:1
- 1
-
-
作者
秦大春
熊志刚
苏音贵
赵成钢
敖方源
-
机构
重庆市农业委员会
重庆市农机推广总站
重庆市永川区粮油技术推广站
-
出处
《南方农业》
2014年第10期15-17,共3页
-
文摘
为充分利用重庆市秋冬闲稻田资源和有效积温,提高马铃薯种植机械化水平和经济效益,开展了重庆市"稻—薯"连作机械化轻简生产技术研究。稻—薯机械化轻简生产技术中,机械化技术应用主要体现在:使用新型马铃薯播种机在厢面上摆播种薯;使用轻型开沟机开厢沟并将旋起的碎土均匀抛撒于厢面稻草上,以花泥镇压;马铃薯收获后,采用田园搬运机转运新薯,使用秸秆粉碎灭茬机将马铃薯秸秆及未完全腐烂的稻草秸秆粉碎还田。轻简生产可以形象地概括为"摆一摆、盖一盖、拣一拣"。稻—薯机械化轻简生产技术的优点是操作轻松简便、省工节本、高产高效。
-
关键词
“稻—薯”连作
机械化
轻简生产
重庆市
-
分类号
S344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S5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重庆市丘陵山区绿肥机械化轻简生产实践
被引量:2
- 2
-
-
作者
谢琳
敖方源
谢英杰
陈雪飞
彭维钦
-
机构
重庆市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站
重庆市农机推广总站
-
出处
《农业工程》
2017年第5期20-21,85,共3页
-
文摘
针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宜机化地块整理整治后的土壤培肥熟化问题,及近年来因过度施用化肥而导致的土壤酸化、板结等问题,重庆市通过绿肥种植试验示范,结合土壤环境保护和机械化生产技术,创新探索出了绿肥机械化轻简生产技术。其主要体现为2次机械化作业(抛撒和深松整地)完成传统生产方式中的6个作业环节(灭茬、旋耕、开沟、播种、施肥和盖种)。绿肥机械化轻简生产可减少化肥施用量,节约生产成本,保持和提高耕地质量,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证和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及品质,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
关键词
丘陵山区
绿肥
机械化轻简生产
重庆市
-
Keywords
Hilly and mountainous areas, Green manure, Mechanized and simplified production, Chongqing city
-
分类号
S233.75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
-
题名重庆市稻-油机械化轻简生产技术模式
- 3
-
-
作者
秦大春
熊志刚
苏音贵
赵成钢
敖方源
-
机构
重庆市农机管理办公室
重庆市农机推广总站
重庆市永川区粮油技术推广站
-
出处
《农业工程》
2014年第5期23-25,共3页
-
文摘
针对重庆市油菜种植中的制约因素,开展了稻-油机械化轻简生产技术模式研究。该技术模式适用于重庆海拔200~800 m的浅丘平坝和中丘低山区,在前茬水稻稻田放水机收后,抢在9月20日—10月20日的阴天或者下雨前,采用免耕或者浅耕机械直播油菜种子,实现稻-油连作的机械化轻松、简略生产,从而极大地降低劳动力成本,提高油菜生产效益。该技术模式的核心是播种轻简、增窝加密、控氮增磷钾,早施苗肥,促苗压草,实现以数量换产量、以效率换效益的目标。
-
关键词
稻-油
机械化
轻简生产技术模式
重庆市
-
Keywords
Rice-rape,Mechanization,Light and simple production technology mode,Chongqing city
-
分类号
S233.2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
-
题名安徽酥梨轻简生产技术
- 4
-
-
作者
翟先果
-
机构
江苏省徐州市丰县常店镇农技推广服务中心
-
出处
《中国果菜》
2021年第2期75-77,共3页
-
文摘
安徽省地理位置独特,是酥梨生产胜地,安徽酥梨以光滑个大、多汁酥脆为主要特点,以独特口感与外观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喜爱。本文从安徽酥梨轻简生产技术的优势入手,着重阐述了安徽酥梨轻简生产技术应用流程,同时也对酥梨配套生产模式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以促进轻简生产配套技术在酥梨种植中的推广应用。
-
关键词
酥梨
轻简生产
配套措施
-
Keywords
Crisp pear
light and simple production
supporting measures
-
分类号
S661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梨轻简生产技术及配套模式
- 5
-
-
作者
徐会升
-
机构
山东省莒南县涝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
出处
《农村科学实验》
2020年第18期23-24,共2页
-
文摘
本文以山东省莒南县涝坡镇梨轻简生产技术应用优势为入手点,阐述了山东省莒南县涝坡镇梨轻简生产技术应用流程,并对配套生产模式进行了进一步分析,以期为轻简生产技术及配套模式在梨种植产业中优势的充分发挥提供一定借鉴。
-
关键词
梨
轻简生产
莒南
-
分类号
F4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高粱—再生高粱”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2
- 6
-
-
作者
李清虎
王秋月
魏灵
尹学伟
鲁远源
-
机构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特色作物研究所
-
出处
《南方农业》
2017年第28期67-68,71,共3页
-
基金
重庆市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重庆再生高粱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
重庆永川区科委项目"双季糯高粱轻简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
重庆垫江县科委项目"旱地粮经作物周年高效复种技术集成与示范"
-
文摘
为探索推行旱地农业生产机械化应用,促进耕地生产轻简化操作降低成本,实现农业生产高产高效,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特色作物研究所于2016年在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实施33.33 hm2"双季高粱"生产模式示范。示范模式取得667 m2年产值3 269.3元,年纯收入1 921.8元,产投比2.43,比较优势明显。从"机械整地和施底肥,适时播种,及时追肥,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适时收割"几个方面简介高粱栽培技术;从"适时施用促芽肥,收割头季并保留适当桩高,施用发苗肥和追肥,中耕除草和定苗,防治再生季病虫害,适时收获再生高粱"几个方面简介再生高粱栽培技术。
-
关键词
高粱-再生高粱
轻简高效生产模式
栽培技术
-
分类号
S514
[农业科学—作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