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8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轻型支架放顶煤工作面技术参数的确定
1
作者 樊栓保 吕志强 杨凤友 《煤矿开采》 2001年第4期24-25,42,共3页
探讨了轻型支架放顶煤工作面合理倾斜长度、经济走向长度与盈亏平衡产量之间的关系 。
关键词 轻型支架放顶煤工作面 合理倾斜长度 经济走向长度 盈亏平衡产量 回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型支架放顶煤工作面过老巷技术 被引量:3
2
作者 马昌格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8-29,32,共3页
针对石圪节矿2120采区煤柱工作面存在多种废弃巷道的特点,采取密集木垛、铺设人工顶板、安装锚索等措施,保证了回采工作面的正常推进。
关键词 轻型 老巷 锚索 人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放工作面端头滞后放顶煤技术研究及应用
3
作者 崔永青 赵宝友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共7页
针对厚煤层综放开采过程中回采巷道顶煤无法回收以及过渡支架顶煤损失这一难题,综合运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应用等研究方法,基于端头顶板变形特征,提出了一种安全回收端头顶煤的方法——综放工作面端头滞后放顶煤技术。该方法将... 针对厚煤层综放开采过程中回采巷道顶煤无法回收以及过渡支架顶煤损失这一难题,综合运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应用等研究方法,基于端头顶板变形特征,提出了一种安全回收端头顶煤的方法——综放工作面端头滞后放顶煤技术。该方法将具备放煤功能的端头放煤支架向采空区方向滞后工作面支架2~3 m布置,同时延长转载机和后刮板运输机至端头和端尾放煤支架尾梁下方,并选用具备放煤功能的过渡支架,利用原工作面的运煤设备,回收工作面的顶煤和回采巷道的顶煤;同时还给出了一系列经实践检验有效的诸多端头顶煤助冒放技术,如退锚、破网、气爆致裂、静态膨胀致裂等;该综放工作面端头滞后放顶煤技术在三元煤业的应用效果显著。结果显示,工作面每回采1 m可多回收约72 t端头顶煤资源,工作面的采出率提高了2.5%,实现了回采巷道顶煤及过渡支架顶煤的安全高效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采巷道 过渡支架 端头 端头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煤矸振动特性的放顶煤支架传感器优化布置策略研究
4
作者 王瑶 杨善国 +3 位作者 吴明珂 孟彬 杨政 刘后广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5,共8页
针对放顶煤煤矸智能识别研究,为提供完整且有效的煤矸振动信号采集方案,提出了一种基于煤矸振动特性的放顶煤液压支架尾梁传感器优化布置策略。首先,对尾梁模型进行模态分析,提取振型矩阵,利用有效独立法初选测点;其次,获取尾梁试验台... 针对放顶煤煤矸智能识别研究,为提供完整且有效的煤矸振动信号采集方案,提出了一种基于煤矸振动特性的放顶煤液压支架尾梁传感器优化布置策略。首先,对尾梁模型进行模态分析,提取振型矩阵,利用有效独立法初选测点;其次,获取尾梁试验台相应初选测点的落煤和落矸振动信号,进行特征提取;然后,对所提取特征进行t分布式随机邻域嵌入(t-distributed Stochastic Neighbor Embedding,t-SNE)降维可视化,筛选出5个对落煤和落矸信号区分敏感的特征,并以此作为目标特征;最后,经核密度估计法估算目标特征的概率密度函数,利用K-L(Kullback-Leibler)散度评估各测点组合信号与完整信号的近似性和煤矸特征的差异性,构建煤矸振动信号评价指标,结合Fisher信息矩阵准则,形成综合评价指标,确定尾梁的传感器布置最优方案。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满足模态可观测性的基础上不仅减少了传感器数量,还使得所测振动信号具有更好的煤矸差异性和信息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信号 传感器优化布置 液压支架尾梁 有效独立法 K-L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放工作面长短孔多维水力压裂初次放顶技术研究
5
作者 刘勇 李明轩 +2 位作者 刘永强 王滨 宋生儒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8-95,共8页
针对综放工作面切眼顶板上覆较厚煤层,导致初次放顶时常规措施无法有效弱化基本顶的难题,提出长短孔多维水力压裂方法。该方法在保障施工安全的基础上,可在施工时间与空间上形成优势互补,实现基本顶弱化。以金鸡滩煤矿12^(-2)上111综放... 针对综放工作面切眼顶板上覆较厚煤层,导致初次放顶时常规措施无法有效弱化基本顶的难题,提出长短孔多维水力压裂方法。该方法在保障施工安全的基础上,可在施工时间与空间上形成优势互补,实现基本顶弱化。以金鸡滩煤矿12^(-2)上111综放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分析长短孔多维水力压裂方式下的覆岩移动规律。结果表明:经长短孔多维压裂弱化后,坚硬顶板初次断裂步距相比短孔压裂模型缩短10 m,且顶板逐段分层垮落,来压较为缓和。初次放顶试验后,通过水压监测、钻孔窥视、出水观测等现场施工记录对裂缝扩展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显示:短孔压裂在低位形成密集复杂交叉缝网,长孔压裂在高位形成区域裂缝,促使大块岩体整体向下作用于短孔压裂区,实现顶板及时垮落。跟踪111工作面初采期间的顶板垮落及来压情况,并与相邻的113工作面对比发现,初次来压步距由155 m缩短至40.8 m,表明长短孔多维水力压裂可促使顶板及时分段垮落并充实采空区,取得了良好的安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面 水力压裂 定向钻孔 初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东矿大角度俯采高位放顶煤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技术研究
6
作者 丁卫平 马超 +1 位作者 潘卫东 赵志宁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49-55,共7页
综采放顶煤技术适合厚、特厚煤层赋存条件回采的工作面,对于提高资源回收率,采掘接替紧张矿井具有独特优势。随着装备的升级以及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综放开采技术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煤炭开采条件。青东煤832工作面煤层倾角大、... 综采放顶煤技术适合厚、特厚煤层赋存条件回采的工作面,对于提高资源回收率,采掘接替紧张矿井具有独特优势。随着装备的升级以及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综放开采技术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煤炭开采条件。青东煤832工作面煤层倾角大、煤层厚,采用传统低位放煤法进行放煤,煤、矸不能有效进入后部运输机槽内,撒落在架档内或窜入工作面,采空区遗煤严重,增加了后部车清理工作量,同时链板机故障频繁,推移时阻力大,导致工作面推进度慢,安全风险大。针对832工作面的实际地质条件,创新采用了一种俯采高位放煤工艺,即通过收缩支架前端伸缩梁,实现顶煤随采随落,放煤后及时恢复支架状态并将挡煤板护住煤壁,通过架后矸石及时回落补充进行支护顶板,确保支架初撑力符合要求。该工艺不仅资源回收率高且运输系统简单,设备故障率低;同时为强化安全管理,建立了与之相匹配的安全风险监测管理技术手段,确保工作面实现安全高效回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角度 俯采 工作面 资源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顶煤工作面支架受力特征及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于海涌 吴凤东 +2 位作者 孟金锁 金智新 阎正义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461-466,共6页
以放顶煤工作面实际观测资料为基础,论述了放顶煤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的主要特征:(1)液压支架工作阻力不大于单一煤层或上分层开采时的支架工作阻力;(2)放顶煤工作面的支架外载荷普遍前移.由此提出,在放顶煤支架设计和选型过... 以放顶煤工作面实际观测资料为基础,论述了放顶煤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的主要特征:(1)液压支架工作阻力不大于单一煤层或上分层开采时的支架工作阻力;(2)放顶煤工作面的支架外载荷普遍前移.由此提出,在放顶煤支架设计和选型过程中应注意提高支架前端的支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 矿山压力 支架受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放工作面顶煤承载能力和支架工作阻力的探讨 被引量:10
8
作者 翟新献 苏承东 +1 位作者 李仕明 刘中云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4-58,88,共6页
支架工作阻力计算是综放开采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在对顶煤力学性质进行了实验室试验的基础上,总结出顶煤破坏时的强度满足主应力表示的莫尔-库仑强度准则。根据综放工作面顶煤体的受力特点,运用损伤力学应变等效原理,建立了综放工作面... 支架工作阻力计算是综放开采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在对顶煤力学性质进行了实验室试验的基础上,总结出顶煤破坏时的强度满足主应力表示的莫尔-库仑强度准则。根据综放工作面顶煤体的受力特点,运用损伤力学应变等效原理,建立了综放工作面控顶距内顶煤体受力力学模型。从顶煤体承载能力的角度,研究综放面支架-顶煤体之间相互作用关系,推出了支架工作阻力的理论计算公式。该模型较好地解释了综放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随顶煤强度的提高而增加的矿山压力显现。研究结论对综放面支架工作阻力计算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面 支架工作阻力 损伤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格支架高档放顶煤工作面围岩控制 被引量:1
9
作者 谢广祥 华心祝 +2 位作者 孟祥瑞 徐培中 符小民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2-36,共5页
通过孔庄矿井网格支架高档放顶煤工作面矿压观测与数据分析,得出了工作面矿压显现特征,研究了ZWM网格式液压迈步放顶煤支架与围岩关系,并提出工作面围岩控制措施及支架改进意见。
关键词 围岩控制 网格支架 工作面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移支架放顶煤工作面支架的稳定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仁政 黄国华 +1 位作者 周霄鹏 李祥华 《煤矿开采》 2000年第3期27-28,共2页
文章在支架受力分析的基础上 ,重点介绍悬移支架放顶煤开采时 ,防止支架不稳定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 悬移支架 稳定性 工作面支架 回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型放顶煤工作面尾煤回收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梅海斌 苏志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1-92,共2页
通过对轻放工作面后部刮板输送机进行改造,进行尾煤回收工艺研究,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 轻型 回收 回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顶煤工作面悬移支架的受力特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樊克恭 马其华 +1 位作者 郭忠平 张庆友 《山东矿业学院学报》 CAS 1998年第2期149-152,共4页
根据悬移支架放顶煤工作面支架阻力的实际观测数据,论述了放顶煤工作面悬移支架的主要受力特征,并对支架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开采 悬移支架 矿山压力 工作面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家梁煤矿放顶煤工作面液压支架选型 被引量:10
13
作者 赵明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4-75,51,共3页
通过对麻家梁煤矿地质条件分析,采用顶板结构分析估算法和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对液压支架支护强度进行确定,并确定放顶煤支架的架型、工作阻力及主要参数。
关键词 支护强度 液压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确定方法探讨 被引量:4
14
作者 华心祝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58-60,共3页
关键词 综采工作面 工作阻力 矿山压力 开采 高产高效 炭系统 中国 理论研究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造型放顶煤支架工作面设备配套技术研究
15
作者 翟新献 康全玉 史保国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15,共3页
将两柱掩护式铺网支架改造成双输送机低位插板式放顶煤支架,与配套综采设备进行综采放顶煤开采工业性试验,研究试验时设备配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工作面后部刮板输送机前部堆积大量浮煤的原因,是支架前梁间、尾梁间漏煤,以及后部刮板输... 将两柱掩护式铺网支架改造成双输送机低位插板式放顶煤支架,与配套综采设备进行综采放顶煤开采工业性试验,研究试验时设备配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工作面后部刮板输送机前部堆积大量浮煤的原因,是支架前梁间、尾梁间漏煤,以及后部刮板输送机运煤时溢煤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后二者是堆煤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推动了综放开采在义马矿区易自燃煤层条件下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面 综采 改造型支架 设备配套 矿开采 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采顶分层滑移支架放顶煤工作面顶煤变形规律 被引量:1
16
作者 方志 康天合 靳钟铭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1期23-26,22,共5页
以现场实测的手段,运用围岩移动的基本规律,对阳泉荫营煤矿近水平15~#煤层8316预采顶分层滑移顶梁支架放顶煤工作面顶煤的移动变形规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阐述了顶煤放落前所经历的三次破坏过程以及支承压力、回采工序、支架支撑对顶煤... 以现场实测的手段,运用围岩移动的基本规律,对阳泉荫营煤矿近水平15~#煤层8316预采顶分层滑移顶梁支架放顶煤工作面顶煤的移动变形规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阐述了顶煤放落前所经历的三次破坏过程以及支承压力、回采工序、支架支撑对顶煤的破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面 液压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体顶梁悬移液压支架炮采放顶煤工作面的安全管理 被引量:1
17
作者 焦贵勇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4-85,88,共3页
介绍了分体顶梁悬移液压支架炮采放顶煤工作面的工艺、工序和劳动组织情况,探讨了采煤工作面安全管理的几个问题,并提出了继续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 悬移液压支架 炮采工作面 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煤过程中液压支架顶梁动态载荷演化特征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霍昱名 胡文硕 +1 位作者 高鹏 闫川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5-81,共7页
接触式煤矸识别需要研究综放开采液压支架顶梁承载特性,但现有研究大多重点关注放煤前后的支架承载特性或在给定载荷情况下支架的力学响应特征,忽略了对放煤过程中载荷变化的深入探究。针对上述问题,搭建了放顶煤支架动态载荷相似模拟... 接触式煤矸识别需要研究综放开采液压支架顶梁承载特性,但现有研究大多重点关注放煤前后的支架承载特性或在给定载荷情况下支架的力学响应特征,忽略了对放煤过程中载荷变化的深入探究。针对上述问题,搭建了放顶煤支架动态载荷相似模拟试验平台,借助散体颗粒模拟破碎煤矸块体,反演了综放工作面放煤过程,利用薄膜压力传感器采集支架顶梁压力,分析了放煤过程中顶梁动态载荷演化特征。试验结果表明:①顶煤的放出对支架顶梁载荷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影响,即随着顶煤放出,支架顶梁载荷整体呈先增大后减小最终稳定的演化规律。②沿顶梁长度方向,支架顶梁距离掩护梁越远的位置受顶煤放出的影响越小,主要表现在距离掩护梁越远,顶梁载荷峰值相较初始值的增幅越小,且达到载荷峰值所需的时间越长。③沿顶梁宽度方向,由于顶煤的放出过程受到了约束边界或流动过程不均衡性的限制,顶梁不同位置的载荷峰值具有差异性,顶梁载荷峰值相较初始值的增幅最大值达到了最小值的2.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 矸识别 液压支架 动态载荷 相似模拟 压力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型综采放顶煤工作面调斜技术探讨 被引量:8
19
作者 魏永军 贾坛彬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47-48,70,共3页
介绍轻型综采放顶煤回采工艺在不规则工作面的调斜技术,根据运输巷走向拐角及工作面长度,确定调斜比例,制定出严密的调斜方案及措施,从而保证工作面正常推进,实现工作面的高产高效。
关键词 轻型综采工艺 调斜 轨迹 调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支架过溜煤上山技术实践
20
作者 谢道成 李端法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6-47,50,共3页
针对芦岭矿Ⅱ825-2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支架过溜煤上山情况,探讨了综放工作面支架过溜煤上山时应采取的措施和解决方案,使综放面过溜煤上山实现安全生产。
关键词 综采 支架 过溜上山 技术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