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基分子筛SCR反应组分沿催化剂轴向分布的数值模拟
1
作者 吕志华 苏庆运 +3 位作者 佟德辉 张学敏 李宁 李凌志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5-252,共8页
建立铁基分子筛催化剂NH_(3)-SCR催化反应动力学模型,用来预测催化剂的NO_(x)还原性能和研究SCR反应组分的轴向分布,该模型包括NH_(3)吸附与脱附、NH_(3)氧化、NO氧化、NO_(x)还原及N_(2)O生成反应.结果表明:模型能较好地预测SCR反应中... 建立铁基分子筛催化剂NH_(3)-SCR催化反应动力学模型,用来预测催化剂的NO_(x)还原性能和研究SCR反应组分的轴向分布,该模型包括NH_(3)吸附与脱附、NH_(3)氧化、NO氧化、NO_(x)还原及N_(2)O生成反应.结果表明:模型能较好地预测SCR反应中各组分浓度在催化剂轴向空间的变化规律;Fe基分子筛催化剂对物质的量n(NO_(2))/n(NO_(x))较为敏感,最佳n(NO_(2))/n(NO_(x))为0.5;受NH_(3)抑制效应影响,当温度低于300℃时SCR反应活性较低,但是当温度高于400℃时SCR反应活性较好.此外,发现Fe基分子筛催化剂SCR反应主要集中在催化剂的入口段和中间段,300℃、空速为60000 h^(-1)时在催化剂的前半段内可实现高达90%的NO_(x)转化率,催化剂出口段的利用率较低.最后,对模型的瞬态性能进行了考察,发现随着温度升高Fe基分子筛催化剂的瞬态响应可以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分子筛催化剂 选择性催化还原 轴向分布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床气固提升管中颗粒浓度的轴向分布 被引量:25
2
作者 黄卫星 易彬 +1 位作者 杨颖 潘永亮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0年第6期38-41,共4页
以 16m高循环床提升管中气固两相流压力梯度的大量实验数据为基础 ,从能量耗散的观点分析研究了平均颗粒浓度的轴向分布特征及其操作条件的影响 ,并与相同条件下 6m高提升管中颗粒浓度的轴向分布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 ,增加颗粒循环量Gs... 以 16m高循环床提升管中气固两相流压力梯度的大量实验数据为基础 ,从能量耗散的观点分析研究了平均颗粒浓度的轴向分布特征及其操作条件的影响 ,并与相同条件下 6m高提升管中颗粒浓度的轴向分布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 ,增加颗粒循环量Gs 或减小表观气速Ug 时 ,由于单位质量颗粒加速和输送的能量减少 ,提升管各高度位置的颗粒浓度εs增大 ,颗粒浓度的轴向分布亦更不均匀 ;提升管高度对平均颗粒浓度及其轴向分布具有显著影响 ,提升管高度增加 ,提升管各高度截面上的平均颗粒浓度减小 ,颗粒浓度的轴向分布也更加均匀 ,给定表观气速对应的颗粒饱和夹带量也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提升管 颗粒浓度 气固两相流 轴向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截面爆炸成型弹丸垂直侵彻装甲钢板靶后破片轴向分布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邢柏阳 郭锐 +6 位作者 侯云辉 张东江 刘荣忠 陈亮 杨永亮 高科 骆建华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62-65,共4页
为了分析靶板厚度和爆炸成型弹丸(EFP)着靶速度对某典型EFP垂直侵彻装甲钢板的靶后破片速度轴向分布以及质量轴向分布的影响,利用经试验验证的仿真方法,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不同靶板厚度(30~70 mm)以及不同EFP着靶速度(1 650~1 860 m/s... 为了分析靶板厚度和爆炸成型弹丸(EFP)着靶速度对某典型EFP垂直侵彻装甲钢板的靶后破片速度轴向分布以及质量轴向分布的影响,利用经试验验证的仿真方法,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不同靶板厚度(30~70 mm)以及不同EFP着靶速度(1 650~1 860 m/s)条件下靶后破片速度及质量的轴向分布。结果表明:靶后破片速度与位置近似呈线性分布;小质量(<10 g)破片比较均匀地分布在靶板后方各个位置,较大质量(> 10 g)破片以较大的可能性出现在较近位置或较远位置;动能较大的靶后破片会以较大的可能性出现在较远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截面爆炸成型弹丸 靶后破片 垂直侵彻 速度轴向分布 质量轴向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管与流化床耦合反应器内固含率的轴向分布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德武 卢春喜 +1 位作者 丁姗姗 王祝安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1-45,共5页
针对催化裂化汽油辅助反应器改质降烯烃工艺,结合提升管与流化床的特点,建立了一套提升管与流化床耦合反应器大型冷态实验装置。在不同操作条件下,采用多点压力密度仪测定了提升管内轴向压力梯度及截面平均固含率沿轴向的分布规律。结... 针对催化裂化汽油辅助反应器改质降烯烃工艺,结合提升管与流化床的特点,建立了一套提升管与流化床耦合反应器大型冷态实验装置。在不同操作条件下,采用多点压力密度仪测定了提升管内轴向压力梯度及截面平均固含率沿轴向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提升管内固含率的轴向分布呈上下两端大、中间小的C型分布特征,颗粒在提升管内沿轴向的运动可分为颗粒加速区、充分发展区和颗粒约束返混区;提升管内截面平均固含率随颗粒循环强度的增大而增大,随表观气速的增大而减小;提升管出口的流化床内颗粒静床高度只对颗粒约束返混区固含率有影响,而对颗粒约束返混区长度及颗粒约束返混区以下区域固含率影响较小。利用实验数据回归出了提升管内截面平均固含率的轴向分布及颗粒约束返混区最大颗粒返混比的经验模型,其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升管 耦合反应器 固含率轴向分布 最大颗粒返混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泥柱浮选的承载能力与气含率轴向分布 被引量:5
5
作者 廖寅飞 刘炯天 李树磊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43-1447,共5页
为优化柱浮选设备的处理能力和分选效果,采用压差法测定柱体内部的气含率,同时通过调整入料浓度和流速,分析煤泥柱浮选承载能力和气含率轴向分布的变化规律,并探索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对煤泥分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入料流速小于临... 为优化柱浮选设备的处理能力和分选效果,采用压差法测定柱体内部的气含率,同时通过调整入料浓度和流速,分析煤泥柱浮选承载能力和气含率轴向分布的变化规律,并探索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对煤泥分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入料流速小于临界流速时,气含率在轴向上从底部到顶部依次增大;流速达到临界流速或以上时,气含率轴向分布发生逆变;临界流速随入料浓度的升高逐渐减小。承载能力随入料流速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拐点为气含率轴向分布逆变的临界流速;一定范围内浓度的升高有利于提高承载能力和可燃体回收率。建立了煤泥柱浮选的承载能力预测模型,线性拟合的相关系数R2=0.873,达到了较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浮选 承载能力 气含率 轴向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压浆态鼓泡床中固含率与气含率轴向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杨索和 靳海波 佟泽民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47-350,共4页
在高6.6 m、直径0.3 m的浆态鼓泡塔中,采用动态气体逸出法研究了水-空气-石英砂体系中固含率与气含率的轴向分布。在表观气速0-0.24 m/s、固体质量分数(石英砂在水中的质量分数)0-23%、压力0.1-2.0 MPa范围内,考察了各种因素对固含率... 在高6.6 m、直径0.3 m的浆态鼓泡塔中,采用动态气体逸出法研究了水-空气-石英砂体系中固含率与气含率的轴向分布。在表观气速0-0.24 m/s、固体质量分数(石英砂在水中的质量分数)0-23%、压力0.1-2.0 MPa范围内,考察了各种因素对固含率和气含率轴向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表观气速的增加和固体质量分数的减小,固含率的轴向分布趋于均匀;气含率随压力和表观气速的升高而增加;固体质量分数仅仅影响大气泡气含率和上升速率,而对小气泡气含率和上升速率的影响不大;在固体质量分数大于23%时,压力对气含率轴向分布的影响比较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态鼓泡床 气含率 固含率 气泡上升速率 轴向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1~2岁儿童散光轴向分布特点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宁 陶晗 +3 位作者 张春丽 陈奇妙 唐业卫 庞瑛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35期202-203,共2页
目的探讨1~2岁儿童散光轴向分布特点,为本地弱视防治干预措施提供资料。方法使用Suresight视力筛查仪对1~2岁儿童进行屈光检查,随机收集232例(男133例,女99例)464眼分析。结果男童265散光眼,顺规散光206眼,占77.74%,逆规散光43眼,占16... 目的探讨1~2岁儿童散光轴向分布特点,为本地弱视防治干预措施提供资料。方法使用Suresight视力筛查仪对1~2岁儿童进行屈光检查,随机收集232例(男133例,女99例)464眼分析。结果男童265散光眼,顺规散光206眼,占77.74%,逆规散光43眼,占16.04%,斜向散光16眼,占6.04%;女童197散光眼,顺规散光139眼,占70.56%,逆规散光38眼,占19.29%,斜向散光20眼,占20.15%;女童的逆规散光、斜向散光均比男童高,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学龄前散光性弱视儿童眼散光轴向以顺规散光为主,其次是逆规散光、斜向散光最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弱视 散光轴向分布 顺规散光 逆规散光 斜向散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浆态床低压甲醇合成反应器的数模分析与设计(I)——催化剂颗粒床层轴向分布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存文 朱炳辰 +1 位作者 丁百全 房鼎业 《武汉化工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1-4,9,共5页
本文对热模条件下的浆态床低压甲醇合成反应器进行了数模分析 ,通过模拟计算 ,重点讨论了温度、表观气速、颗粒直径、床层高度、催化剂浓度等主要参数与反应器内催化剂颗粒轴向分布的相互关系以及颗粒轴向分布对甲醇合成过程的影响 .模... 本文对热模条件下的浆态床低压甲醇合成反应器进行了数模分析 ,通过模拟计算 ,重点讨论了温度、表观气速、颗粒直径、床层高度、催化剂浓度等主要参数与反应器内催化剂颗粒轴向分布的相互关系以及颗粒轴向分布对甲醇合成过程的影响 .模拟结果表明 ,颗粒直径、床层高度、催化剂浓度对催化剂的轴向分布影响较为显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甲醇合成 浆态床反应器 数模分析 催化剂颗粒轴向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m高密度循环流化床提升管反应器内气-固流动轴向分布特性
9
作者 苏鑫 王成秀 +1 位作者 蓝兴英 高金森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00-506,共7页
以18m提升管反应器为研究对象,基于压力数据研究了提升管内的气-固流动轴向分布特性。该18m实验装置操作弹性较大,当表观气速为5~9m/s时,颗粒循环速率可以在150~550kg/(m^2·s)之间控制操作。在表观气速为5m/s,颗粒循环速率达到400k... 以18m提升管反应器为研究对象,基于压力数据研究了提升管内的气-固流动轴向分布特性。该18m实验装置操作弹性较大,当表观气速为5~9m/s时,颗粒循环速率可以在150~550kg/(m^2·s)之间控制操作。在表观气速为5m/s,颗粒循环速率达到400kg/(m^2·s)以上时,提升管反应器所有轴向高度的平均固含率均在0.1以上,表明整个提升管反应器达到了高密度操作状态。提升管内固含率的轴向分布呈指数型分布特点,与多段式分布特性存在一定的差异。此外,系统研究了操作条件对固含率轴向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循环速率的增加或表观气速的降低,均有助于提高提升管内各截面的固含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 固含率 轴向分布 提升管 循环流化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烧蚀Al靶诱导的环境气体电离轴向分布
10
作者 李尊营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56-158,共3页
用 Nd∶ YAG脉冲激光烧蚀 Al靶获得等离子体 ,脉冲能量固定在 1 45m J/pulse。用 Ar作环境气体 ,压强固定在 1 0 k Pa。利用时空分辨技术 ,采集了垂直于靶面方向上 ,即等离子体轴向 ,离靶面 0 .1 mm、0 .5mm、1 .0 mm、1 .5mm、2 .0 mm... 用 Nd∶ YAG脉冲激光烧蚀 Al靶获得等离子体 ,脉冲能量固定在 1 45m J/pulse。用 Ar作环境气体 ,压强固定在 1 0 k Pa。利用时空分辨技术 ,采集了垂直于靶面方向上 ,即等离子体轴向 ,离靶面 0 .1 mm、0 .5mm、1 .0 mm、1 .5mm、2 .0 mm位置处等离子体发光光谱。基于各点 Ar+辐射时间分布 ,详细分析了 Ar+辐射轴向分布规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电离 轴向分布 发光光谱 时间分布 激光烧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料棒中铯活度比A(^(134)Cs)/A(^(137)Cs)的轴向分布测量与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孙刚 闫进元 +1 位作者 周兆仙 张兵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64-366,共3页
在热室中 ,用γ扫描装置对秦山核电厂 3× 3 -2考验组件中辐照历史、燃耗及冷却时间不同的两根燃料棒中的铯活度比A(13 4 Cs) /A(13 7Cs)的轴向分布进行了测量 ,并利用自行开发的压水堆燃料棒破损特性分析程序FCAC进行了理论计算。... 在热室中 ,用γ扫描装置对秦山核电厂 3× 3 -2考验组件中辐照历史、燃耗及冷却时间不同的两根燃料棒中的铯活度比A(13 4 Cs) /A(13 7Cs)的轴向分布进行了测量 ,并利用自行开发的压水堆燃料棒破损特性分析程序FCAC进行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 :辐照和停堆冷却过程中燃料棒中铯原子的轴向迁移可以忽略 ,燃料棒中铯活度比的轴向分布由燃耗的轴向分布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棒 轴向分布 铯活度比 破损特性分析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向分布式药包激发地震波场模型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谦 王仲琦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6-105,共10页
炸药震源激发地震波场幅频特性直接影响地震勘探精度,本文通过计算研究轴向分布式药包激发地震波场幅频特征规律:以球形空腔震源模型为基础,采用叠加方法获得轴向分布式药包激发地震波场计算方法,并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研究表明:... 炸药震源激发地震波场幅频特性直接影响地震勘探精度,本文通过计算研究轴向分布式药包激发地震波场幅频特征规律:以球形空腔震源模型为基础,采用叠加方法获得轴向分布式药包激发地震波场计算方法,并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研究表明:该方法误差在7%以内;在爆心距大于药柱总长度9.8倍时轴向分布式药包所激发地震波速度场与球形药包基本一致,但地震波的频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 地震勘探 炸药震源 轴向分布式药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斗部破片初速轴向分布规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5
13
作者 冯顺山 崔秉贵 《兵工学报》 EI CAS 1987年第4期60-63,共4页
本文用脉冲x光摄影方法,测试了几种不同结构装药钢壳战斗部的破片初速,经数据分析处理,获得一般装药结构杀伤战斗部在三种起爆方式下,破片初速沿弹轴分布的工程计算式。
关键词 破片初速 战斗部 轴向分布 起爆方式 装药结构 数据分析处理 摄影方法 工程计算 钢壳 试验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50岁成人高度散光的轴向分布特征
14
作者 杨方列 王静 +1 位作者 李红艳 包煜芝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7年第1期70-70,共1页
关键词 成人 高度散光 轴向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连接结构的轴向应力分布的数值计算与试验
15
作者 但敏 熊翰韬 +1 位作者 金玉阳 杨程皓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7-113,共7页
为了解多层连接结构的轴向应力分布,从双层法兰螺栓连接结构连接轴向载荷分布着手,建立了被连接件轴向应力分布的中空椭球体分布模型,推导出被连接件的轴向连接刚度理论表达式;并进行了连接结构扭矩与预紧力关系的试验及压力分布测试试... 为了解多层连接结构的轴向应力分布,从双层法兰螺栓连接结构连接轴向载荷分布着手,建立了被连接件轴向应力分布的中空椭球体分布模型,推导出被连接件的轴向连接刚度理论表达式;并进行了连接结构扭矩与预紧力关系的试验及压力分布测试试验;将该模型应用于航空发动机多层法兰连接结构,采用数值模型和试验方法对中空椭球体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测试试验件预紧力与力矩呈正相关,且拧紧系数约为0.2,可满足工程中无润滑条件下螺栓拧紧力矩系数的经验值;连接界面接触范围随扭矩的增大先增大到一定范围后保持不变;与被连接件轴向应力分布的试验测试结果相比,采用改进的中空椭球体模型和原中空圆锥体模型的计算结果的最大误差分别为9.42%和21.97%,证明了改进的中空椭球体分布模型的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多层连接结构 轴向应力分布 分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轴向空隙率分布 被引量:2
16
作者 杜朝波 高建强 王印松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3-35,共3页
基于电厂的实际运行数据 ,分析了 45 0t/h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轴向空隙率分布 ,并根据空隙率分布对炉内的密相区和稀相区进行了重新划分。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锅炉 空隙率 轴向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轴向力作用下隔水管横向自由振动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董世民 吕庆东 张宁 《力学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38-543,共6页
隔水管固有频率的精确计算对保证隔水管的安全使用和防止共振的发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分析中,考虑了分布轴向力和顶张力的共同作用,建立了隔水管横向振动力学模型;基于牛顿定律和纵横弯曲梁理论,对微单元受力分析,得到隔水管横向自... 隔水管固有频率的精确计算对保证隔水管的安全使用和防止共振的发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分析中,考虑了分布轴向力和顶张力的共同作用,建立了隔水管横向振动力学模型;基于牛顿定律和纵横弯曲梁理论,对微单元受力分析,得到隔水管横向自由振动的四阶偏微分方程;利用分离变量法将四阶偏微分方程简化为四阶变系数常微分方程;采用积分法求解四阶变系数常微分方程,得到隔水管横向自由振动固有频率的解析解.结果表明:(1)分布轴向力作用下隔水管横向自由振动的固有频率和振型,与将分布轴向力简化为集中力作用下隔水管的固有频率和振型有很大差别;(2)顶张力一定时,随着分布轴向力减小,隔水管固有频率增大;分布轴向力一定时,随着顶张力增大,隔水管固有频率增大;(3)采用积分法求解隔水管横向振动特性时,计算精度高,为隔水管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水管 分布轴向 横向振动 固有频率 振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林尾巨桉原木内部轴向残余应变径向分布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晓丽 殷亚方 姜笑梅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5-110,共6页
采用"中心板锯割法"结合"应变片法"对人工林尾巨桉原木内部轴向残余应变径向分布进行测试和研究。结果表明:原木内部轴向残余应变径向上分布沿髓心的对称性较好,在靠近树皮处为拉应变,向髓心方向拉应变逐渐减小,到... 采用"中心板锯割法"结合"应变片法"对人工林尾巨桉原木内部轴向残余应变径向分布进行测试和研究。结果表明:原木内部轴向残余应变径向上分布沿髓心的对称性较好,在靠近树皮处为拉应变,向髓心方向拉应变逐渐减小,到某个树干半径后减为0,随即转变为压应变,向髓心方向压应变逐渐增大,径向分布的回归方程为:y=-21.075x2+4.5297x+890.75(r=0.87),在0.01水平相关性极显著,拉应变向压应变转变的树干半径为0.681R;在不同原木高度上内部轴向残余应变的径向分布模式相似,回归曲线相关性均在0.01水平极显著,但随着原木高度的增加相关性下降;原木直径影响内部轴向残余应变径向分布曲线的变化梯度,直径越小,曲线越陡峭。本研究提出原木直径对内部轴向残余应变径向变化梯度的影响具有一个临界值的观点,原木直径小于这个临界值时,随着直径的减小,内部轴向残余应变径向分布的变化梯度显著增大,对于本研究中的尾巨桉,原木直径的临界值为19.9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尾巨桉 内部轴向残余应变径向分布 中心板锯割法 应变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视中小学生散光程度及轴向研究
19
作者 霍天琪 周利晓 +3 位作者 吕梁 关丽珂 姬珩靓 周春雨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1672-1675,共4页
目的:研究7-18岁近视的中小学生双眼散光程度、轴向分布及轴向对称模式。方法:随机选取2020-2022年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验配角膜塑形镜矫正近视的7-18岁中小学生239例478眼,在睫状肌麻痹状态下验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散光程度:0.25... 目的:研究7-18岁近视的中小学生双眼散光程度、轴向分布及轴向对称模式。方法:随机选取2020-2022年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验配角膜塑形镜矫正近视的7-18岁中小学生239例478眼,在睫状肌麻痹状态下验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散光程度:0.25-1.00 D占78.5%,1.25-2.00 D占17.1%,>2.00 D占4.4%。散光轴向分布:顺规散光占86.6%,逆规散光占5.9%,斜轴散光占7.5%。性别、不同散光程度均以顺规散光为主,与其他两种轴向分布存在差异(均P<0.05)。散光的轴向对称模式:直接对称模型和镜像对称模型的散光轴向差异中位数分别是7°和10°,两者比较无差异(P=0.158),在性别、散光程度、散光轴向分布中两者均无差异,但在7-12岁组中,直接对称模型和镜像对称模型的散光轴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结论:近视的中小学生双眼散光轴向分布大多为顺规散光,散光程度以0.25-1.00 D多见,散光轴向对称模式并无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光 散光轴向分布 轴向对称模式 顺规散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差法的水平井岩屑床轴向运移规律研究
20
作者 荆思霖 宋先知 +2 位作者 孙一 许争鸣 周蒙蒙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1,共8页
为了明确长水平段水平井旋转钻进工况下水平段岩屑床的轴向运移规律,开展了基于压差法的水平井岩屑运移试验。利用设置在井筒轴向不同位置的多个压差传感器,测量井筒的瞬时压降,用来表征岩屑床在井筒中的轴向分布,并据此计算了岩屑床运... 为了明确长水平段水平井旋转钻进工况下水平段岩屑床的轴向运移规律,开展了基于压差法的水平井岩屑运移试验。利用设置在井筒轴向不同位置的多个压差传感器,测量井筒的瞬时压降,用来表征岩屑床在井筒中的轴向分布,并据此计算了岩屑床运移速度,分析了流体密度、排量、转速对岩屑床运移速度和压降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表征岩屑床运移特征,精细刻画了岩屑床在井筒轴向位置的分布;岩屑床运移速度与流体密度、排量和转速呈正相关关系;排量增大,可显著提高岩屑床运移速度,但压降迅速增大限制了加快清岩的最大排量;转速增大,能够提高岩屑床运移速度,且对井筒压降基本没有影响。研究结果明确了水平井岩屑床的轴向运移规律,为井下岩屑床轴向分布测量提供了理论基础,并有助于规避井筒压力复杂和卡钻等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压差法 轴向分布 排量 转速 岩屑床运移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