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钢筋混凝土锈蚀损伤软接触模型的非线性超声导波识别
1
作者 阎石 王雪南 《应用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4-743,共10页
将软接触模型结合超声导波检测技术,可解决钢筋混凝土结构锈蚀早期识别难的问题。然而,目前缺少以层状锈蚀为基础的软接触模型及相关参数的确定方法与实验证明。该文将钢筋的锈胀问题简化为一个均匀的层状平面模型,并确立了整个锈胀过... 将软接触模型结合超声导波检测技术,可解决钢筋混凝土结构锈蚀早期识别难的问题。然而,目前缺少以层状锈蚀为基础的软接触模型及相关参数的确定方法与实验证明。该文将钢筋的锈胀问题简化为一个均匀的层状平面模型,并确立了整个锈胀过程中层表面接触压力与刚度;使用颗粒接触模型建立了锈蚀程度和超声导波非线性部分之间的关系;在数值分析时将锈蚀接触问题简化为一个软接触模型,并通过对比分析得到软接触中各参数和锈蚀程度之间的关系;通过理论分析与有限元计算及实验验证的方法证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在软接触模型得到的结果中,超声导波的非线性系数变化趋势和理论计算及实验结果一致。通过理论计算推导出二阶非线性系数和接触力之间的关系,得到一种基于非线性超声导波的钢筋混凝土早期锈蚀识别方法,该方法对基于软接触模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锈蚀损伤的识别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锈蚀识别 非线性超声导波 层状结构 接触模型 钢筋混凝土结构 颗粒链接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软体腿部模型的压力袜压力测试研究
2
作者 胡东阳 杨昆 +1 位作者 张诚 郑曼灵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11,共4页
为获得更接近人体真实状态的服装压,从骨骼、肌肉、脂肪、皮肤4个方面模拟人体下肢结构,并构建软体腿部模型,与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SM130光纤解调仪和计算机一起组成压力测试系统,对梯度压力袜进行压力测试。试验结果表明:组建的服... 为获得更接近人体真实状态的服装压,从骨骼、肌肉、脂肪、皮肤4个方面模拟人体下肢结构,并构建软体腿部模型,与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SM130光纤解调仪和计算机一起组成压力测试系统,对梯度压力袜进行压力测试。试验结果表明:组建的服装压力测试系统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模拟穿着条件下不同部位的压力数值,以及压力的变化趋势,为进一步研究服装压力评价方法和开发压力服装产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腿部模型 光纤布拉格光栅 梯度压力 服装压 压力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化特征选择的污水处理过程BOD神经网络软测量模型
3
作者 杜先君 柴俊伟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5-91,共7页
针对污水处理过程中出水生化需氧量(BOD)难以在线准确测量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随机森林(RF)重要性评估与改进海鸥算法(ISOA)优化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相结合的软测量方法对出水BOD进行预测.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对影响出水BOD的预测因... 针对污水处理过程中出水生化需氧量(BOD)难以在线准确测量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随机森林(RF)重要性评估与改进海鸥算法(ISOA)优化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相结合的软测量方法对出水BOD进行预测.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对影响出水BOD的预测因子进行重要性评估,筛选出重要性评分较高的预测因子作为软测量模型的输入变量;设计一种基于改进海鸥优化算法(ISOA)优化LSTM网络的软测量模型,引入混沌映射与新的搜索机制克服海鸥优化算法多样性差、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利用改进的海鸥优化算法对LSTM网络的迭代次数、隐含层节点数、初始学习率、学习率下降因子4个超参数进行优化.将软测量模型运用于实际污水处理过程,结果表明:经随机森林筛选变量以及改进海鸥算法优化之后,模型预测误差变小,预测精度有明显提高,能够实现对出水BOD的精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模型 LSTM神经网络 特征选择 ISOA 出水B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成深度学习的造纸废水出水指标预测模型研究
4
作者 王金咏 王新元 +6 位作者 魏文光 张凤山 黄鹏 周景蓬 万兵 牛国强 刘鸿斌 《中国造纸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3-182,共10页
为克服单一模型的局限性、提高模型鲁棒性,针对小型造纸厂单一工段的废水处理数据集,首先利用核主成分分析(KPCA)降维技术,有效提取数据关键特征,再采用装袋集成(Bagging)算法集成多个可有效建模废水时间序列特征的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 为克服单一模型的局限性、提高模型鲁棒性,针对小型造纸厂单一工段的废水处理数据集,首先利用核主成分分析(KPCA)降维技术,有效提取数据关键特征,再采用装袋集成(Bagging)算法集成多个可有效建模废水时间序列特征的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学习器,建立KPCA-Bagging-LSTM造纸废水出水指标预测模型。结果表明,KPCA-Bagging-LSTM模型的决定系数(R2)达0.76,显著优于其他方法;均方根误差(RMSE)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分别为3.55 mg/L和4.01%,表明该模型具有更低的预测误差和更高的精度。本研究通过特征降维和集成学习提升了KPCA-Bagging-LSTM模型的性能,为造纸废水COD等出水指标预测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废水过程处理 数据降维 长短期记忆网络 集成学习 测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自适应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飞灰含碳量软测量方法
5
作者 郭文康 莫正阳 李益国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82-1090,共9页
飞灰含碳量是实现锅炉效率在线测量的重要参数之一,然而目前的飞灰含碳量测量装置存在测量周期长和故障率高等缺点。为此,通过改进模型更新方法提出一种新的改进自适应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IALSSVM)算法,并且将其用于建立某660 MW燃煤锅... 飞灰含碳量是实现锅炉效率在线测量的重要参数之一,然而目前的飞灰含碳量测量装置存在测量周期长和故障率高等缺点。为此,通过改进模型更新方法提出一种新的改进自适应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IALSSVM)算法,并且将其用于建立某660 MW燃煤锅炉飞灰含碳量的动态软测量模型,其中采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筛选出重要变量,利用核主成分分析(KPCA)法融合重要变量信息。仿真测试结果表明:该软测量模型在测试集上的平均绝对预测误差(MAE)、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分别为0.171%和19.814%,拟合优度(R~2)为0.843,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另外,新的模型更新方法在计算速度上相比于传统方法提升30%左右,对促进该模型的在线应用和实现锅炉闭环燃烧优化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灰含碳量 测量模型 支持向量机 特征降维 在线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软构件模型的农业智能系统平台 被引量:12
6
作者 赵春江 吴华瑞 +3 位作者 杨宝祝 孙想 王纪华 顾静秋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0-143,共4页
详细分析了农业智能系统平台的软构件构造流程,提出了一种面向构件设计的自适应软总线模型,依据模型可以进行系统功能构件的组装和组装推导。建立了一个可扩展、可裁减的公共构件底层框架,该框架对构件的接口、约束和交互协议进行了描述... 详细分析了农业智能系统平台的软构件构造流程,提出了一种面向构件设计的自适应软总线模型,依据模型可以进行系统功能构件的组装和组装推导。建立了一个可扩展、可裁减的公共构件底层框架,该框架对构件的接口、约束和交互协议进行了描述,并通过XML格式提供构件扩展机制。在框架研究基础上,开发了一个构件化农业智能系统平台,为农业信息技术人员提供了统一规范、方便快捷的二次开发环境,可显著提高农业智能系统的开发质量,并缩短系统开发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智能系统 开发平台 构件 自适应总线模型 件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集成策略的烧结块残硫软测量模型 被引量:16
7
作者 陈晓方 桂卫华 +2 位作者 王雅琳 吴敏 阳春华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5-80,共6页
针对铅锌冶炼烧结过程烧结块残硫估计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智能集成策略的软测量模型,主要包括数学模型、专家规则模型和智能协调器几部分.其中数学模型通过物料平衡方程计算烧结块残硫,方程中的部分不可解参数由神经网络估计给出.专家... 针对铅锌冶炼烧结过程烧结块残硫估计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智能集成策略的软测量模型,主要包括数学模型、专家规则模型和智能协调器几部分.其中数学模型通过物料平衡方程计算烧结块残硫,方程中的部分不可解参数由神经网络估计给出.专家规则模型对残硫与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描述.基于模糊逻辑的智能协调器根据生产条件的情况综合各模型的输出作为估计结果.工业实际数据验证表明,智能集成模型的残硫估计误差平均值仅为7.5%,而且真实反映了烧结块残硫的变化趋势,可以为生产操作提供有益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 冶炼 烧结过程 烧结块 残硫 测量模型 智能集成策略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SVM和机理模型的球磨机料位软测量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恒 贾民平 陈左亮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2-95,共4页
提出了一种机理知识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相结合的球磨机料位混合软测量方法。基于机理模型建立料位理论模型;将料位机理特性融入LS-SVM的建模过程中,利用LS-SVM算法对机理模型进行校正,弥补它的不精确性。通过现场试验和实际... 提出了一种机理知识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相结合的球磨机料位混合软测量方法。基于机理模型建立料位理论模型;将料位机理特性融入LS-SVM的建模过程中,利用LS-SVM算法对机理模型进行校正,弥补它的不精确性。通过现场试验和实际运行分析表明,混合模型能够有效地反映出实际运行中料位的变化趋势和动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磨机 料位 测量模型 机理模型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PSO-LSSVM的汽轮机热耗率软测量模型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莉莉 陈国彬 +2 位作者 李一龙 刘超 牛培峰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06-712,739,共8页
为了准确建立汽轮机热耗率预测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变空间Logistic混沌粒子群算法(CPSO)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汽轮机热耗率软测量模型。采用变空间Logistic混沌搜索策略和粒子镜像越界处理策略来改善粒子群算法(PSO)的全局... 为了准确建立汽轮机热耗率预测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变空间Logistic混沌粒子群算法(CPSO)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汽轮机热耗率软测量模型。采用变空间Logistic混沌搜索策略和粒子镜像越界处理策略来改善粒子群算法(PSO)的全局优化性能,提出了CPSO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超参数以改善模型预测精度,并以某600 MW汽轮机组为研究对象,利用该机组的运行数据建立CPSO-LSSVM的热耗率预测模型。结果表明:CPSO-LSSVM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和更强的泛化能力,能够准确有效地预测热电厂的汽轮机热耗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耗率 粒子群算法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混沌搜索 测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精炼过程铜液温度软测量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11
10
作者 鄂加强 王耀南 梅炽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03-209,共7页
为了解决铜精炼过程中高温铜液温度的测量难题,确保铜精炼过程的阳极铜产品质量,基于铜精炼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热工机理,分别建立了保温过程、氧化过程以及还原过程的高温铜液温度的机理软测量模型,并采用数据预处理、黄金分割法搜索区间... 为了解决铜精炼过程中高温铜液温度的测量难题,确保铜精炼过程的阳极铜产品质量,基于铜精炼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热工机理,分别建立了保温过程、氧化过程以及还原过程的高温铜液温度的机理软测量模型,并采用数据预处理、黄金分割法搜索区间及其函数链神经网络校正等技术对其进行了算法设计以及编程实现.实际应用结果表明,铜精炼过程铜液温度软测量可以反映铜精炼过程铜液温度的真实变化,有助于实现铜精炼过程铜液温度软控制以及提高铜精炼过程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精炼炉 测量模型 函数链神经网络 铜液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支持向量机的软测量模型 被引量:18
11
作者 袁平 毛志忠 王福利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458-1461,1465,共5页
在许多工业过程控制系统中,软测量技术由于解决了输出变量难以测量的问题而被广泛应用。软测量技术的核心问题是建立优良的软测量数学模型,支持向量机(SVM)以其优良的泛化特性而被应用到建立软测量模型中。基于多个模型的组合可以提高... 在许多工业过程控制系统中,软测量技术由于解决了输出变量难以测量的问题而被广泛应用。软测量技术的核心问题是建立优良的软测量数学模型,支持向量机(SVM)以其优良的泛化特性而被应用到建立软测量模型中。基于多个模型的组合可以提高模型精度和鲁棒性的思想,提出多支持向量机(MSVM)组合模型的软测量建模方法。该建模方法通过减聚类方法将输入空间划分为一些小的局部空间,在每个局部空间中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建立子模型。为解决子模型相互之间的严重相关问题,提高模型的精度和鲁棒性,各个子模型的预测输出通过主元递归(PCR)方法连接。仿真研究表明,采用该建模方法能够达到较好的建模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支持向量机 测量模型 减聚类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主元递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纸浆卡伯值软测量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艳 张建 +1 位作者 朱学峰 黄道平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1-44,共4页
对近年国内制浆蒸煮过程纸浆卡伯值软测量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成果进行了全面的对比分析,展望了智能软测量技术在纸浆卡伯值软测量建模过程中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纸浆 卡伯值 测量模型 制浆蒸煮 智能测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网络逆映射的铝酸钠溶液软测量模型 被引量:6
13
作者 童长仁 李明周 +1 位作者 吴金财 刘道斌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17-922,共6页
针对铝酸钠溶液成分浓度软测量模型的研究现状,为进一步提高软测量精度和命中率,提出多约束条件求解思想,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软测量数学模型。该模型以溶液温度和各成分浓度为网络输入变量,对应电导率为输出变量,运用BP网络误差反向... 针对铝酸钠溶液成分浓度软测量模型的研究现状,为进一步提高软测量精度和命中率,提出多约束条件求解思想,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软测量数学模型。该模型以溶液温度和各成分浓度为网络输入变量,对应电导率为输出变量,运用BP网络误差反向传播、权数调整原理实现在多样本约束条件下的网络逆映射求解。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反映铝酸钠溶液电导率与成分浓度、温度间的内在规律,泛化检验散点电导率平均相对误差为1.74%;在多约束条件下,各软测量浓度与实际浓度的相对误差≤2.5%,且浓度适应范围较宽。该研究为实现铝酸钠溶液在线检测奠定了良好的数模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逆映射算法 铝酸钠溶液 测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轴箱垂向加速度中高频轮轨垂向力软测量模型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卫东 牛留斌 刘金朝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0-105,共6页
利用谱方法和相干函数分析轴箱垂向加速度与轮轨垂向力的频率特性。根据轴箱垂向加速度与轮轨垂向力在波形上具有相似性的特点,采用H1传递函数估计方法和傅立叶变换及傅立叶逆变换,导出轴箱垂向加速度与中高频轮轨垂向力关联的传递函数... 利用谱方法和相干函数分析轴箱垂向加速度与轮轨垂向力的频率特性。根据轴箱垂向加速度与轮轨垂向力在波形上具有相似性的特点,采用H1传递函数估计方法和傅立叶变换及傅立叶逆变换,导出轴箱垂向加速度与中高频轮轨垂向力关联的传递函数,建立用于预测中高频轮轨垂向力的软测量模型,并根据相干系数确定了轮轨垂向力软测量模型的适用频率范围为55~90Hz。利用实测的轴箱垂向加速度和轮轨垂向力数据对轮轨垂向力软测量模型进行验证的结果表明,基于轴箱垂向加速度的中高频轮轨垂向力软测量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而且简单实用,为诊断和控制轮轨垂向力大值提供了新的分析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轨垂向力 轴箱垂向加速度 传递函数 相干函数 测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点火提前角时间差软测量模型 被引量:3
15
作者 谢常清 鄂加强 +3 位作者 成志明 龚金科 蒋寿生 袁文华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3-77,共5页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理论方法,以点火提前角、发动机的功率和转速等特征参数作为二次变量,提出了点火提前角时间差软测量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软测量模型具有非常好的映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利用软测量模型对点火提前角进行控制时,该模...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理论方法,以点火提前角、发动机的功率和转速等特征参数作为二次变量,提出了点火提前角时间差软测量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软测量模型具有非常好的映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利用软测量模型对点火提前角进行控制时,该模型能在连续工作120 h内很好地实现成功点火,以及在冷起动条件下保证一次性点火成功,并且能满足排放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模糊神经网络 点火提前角 测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压塔柴油凝点动态软测量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毛帅 熊智华 +3 位作者 徐用懋 庄爱霞 黄海龙 王立群 《控制工程》 CSCD 2005年第4期342-345,共4页
研究了某炼油厂常压塔三线柴油凝点的软测量建模问题。分析了影响柴油凝点的多种因素,并充分利用仪表分析值提供的被测变量历史信息,建立了一种神经网络和Levin-son预测器相结合的动态软测量模型,该模型消除了分析值存在纯滞后的影响。... 研究了某炼油厂常压塔三线柴油凝点的软测量建模问题。分析了影响柴油凝点的多种因素,并充分利用仪表分析值提供的被测变量历史信息,建立了一种神经网络和Levin-son预测器相结合的动态软测量模型,该模型消除了分析值存在纯滞后的影响。针对某炼油厂常压塔三线柴油凝点的软测量,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仿真研究表明,该模型的预报准确性要优于静态软测量模型,取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Levinson预测器 动态测量模型 柴油凝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MF的互操作性软构件库管理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强 何克清 +1 位作者 李兵 卓识 《计算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6期57-58,172,共3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MMF的互操作性软构件库管理模型。该软构件库管理模型能够保证现有的异构软构件库之间的互操作性,增强了构件库管理软构件的能力,并且大大提高了构件库中所管理的软构件的重用度。
关键词 模型框架 构件库 构件注册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神经网络的磨矿粒度软测量模型 被引量:7
18
作者 何桂春 毛益平 倪文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7-49,共3页
讨论了多神经网络的建模思路及其实现,针对某选矿厂实际一段磨矿分级过程建立了相应的多神经网络粒度软测量模型,并进行了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能成功地对磨矿产品粒度进行估计。
关键词 磨矿粒度 一段磨矿 选矿厂 分级 矿产品 精度 神经网络 测量模型 建模 仿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测量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6
19
作者 田农乐 徐文骞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2002年第10期40-43,共4页
软测量是采用过程中比较容易测量的辅助变量,构造推断估计器来推算出难以测量或根本无法测量的关键工艺参数;是根据某种最优准则,选择一组既与主导变量有密切联系又容易测量的变量,即辅助变量,通过构造某种数学关系,用计算机软件实现对... 软测量是采用过程中比较容易测量的辅助变量,构造推断估计器来推算出难以测量或根本无法测量的关键工艺参数;是根据某种最优准则,选择一组既与主导变量有密切联系又容易测量的变量,即辅助变量,通过构造某种数学关系,用计算机软件实现对主导变量的在线估计。介绍了软测量的核心技术,并重点阐述了软测量模型建立的方法,还给出了建立一个完整的软测量模型的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模型 反向传播网络 径向基函数网络 数学模型 工业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腈质量指标软测量模型的数据动态校核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慧中 陶振麟 +2 位作者 张素贞 顾文兰 黄翔宇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36-539,共4页
针对聚丙烯腈连续生产中聚合反应过程与时间存在的分布函数关系 ,将质量指标软测量模型的输入数据按照聚合时间进行加权处理 ,对质量指标软测量模型的输出值——估计结果进行滑动平均。现场生产运行结果表明 ,经过动态校核的输入输出数... 针对聚丙烯腈连续生产中聚合反应过程与时间存在的分布函数关系 ,将质量指标软测量模型的输入数据按照聚合时间进行加权处理 ,对质量指标软测量模型的输出值——估计结果进行滑动平均。现场生产运行结果表明 ,经过动态校核的输入输出数据 ,软测量精度大大提高 ,估计结果稳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 测量模型 滑动平衡 数据动态校核 质量指标 加权处理 聚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