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安装误差的摆线齿准双曲面齿轮轮齿接触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峰 方宗德 +1 位作者 李声晋 苏进展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13-218,共6页
基于双刀头(two-part cutter head)分体式刀盘,采用面滚式切制方法加工摆线齿准双曲面齿轮,依据其加工展成原理建立了数学模型,并在考虑安装误差的情况下进行了轮齿接触分析(TCA),得出了安装误差对其啮合性能的影响。在满足传动性能要... 基于双刀头(two-part cutter head)分体式刀盘,采用面滚式切制方法加工摆线齿准双曲面齿轮,依据其加工展成原理建立了数学模型,并在考虑安装误差的情况下进行了轮齿接触分析(TCA),得出了安装误差对其啮合性能的影响。在满足传动性能要求的情况下,设计了轮坯参数和机床加工参数。以一对摆线齿准双曲面齿轮为例,分析了各个安装误差对其啮合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线齿准双曲面齿轮 端面滚齿 安装误差 轮齿接触分析 啮合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压力角非对称齿轮轮齿接触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肖望强 段东平 +2 位作者 李威 赵纪伟 李婷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99-205,共7页
对双压力角非对称齿轮在修形和误差条件下的啮合过程进行了全面推导,并编制了轮齿接触分析(TCA)计算机数值仿真程序。通过对非对称齿轮与标准对称齿轮进行仿真计算,得出双鼓形非对称齿轮在有安装误差的情况下,接触迹的偏移量比标准对称... 对双压力角非对称齿轮在修形和误差条件下的啮合过程进行了全面推导,并编制了轮齿接触分析(TCA)计算机数值仿真程序。通过对非对称齿轮与标准对称齿轮进行仿真计算,得出双鼓形非对称齿轮在有安装误差的情况下,接触迹的偏移量比标准对称齿轮小,传动误差的幅值比标准对称齿轮有明显降低,因此具有良好的传动平稳性和较高的承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传动 轮齿接触分析 双压力角 非对称齿廓 传动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双曲面齿轮传动的轮齿接触分析 被引量:43
3
作者 方宗德 杨宏斌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50-355,共6页
本文推导了准双曲面齿轮传动的轮齿接触分析方法,包括齿面接触分析和边缘接触分析,代表了齿轮啮合的完整过程。该方法便于在计算机上实现,通过计算机数值仿真,可准确地显示不同参数、不同误差的齿轮啮合过程和性能,能有效地降低产品成本... 本文推导了准双曲面齿轮传动的轮齿接触分析方法,包括齿面接触分析和边缘接触分析,代表了齿轮啮合的完整过程。该方法便于在计算机上实现,通过计算机数值仿真,可准确地显示不同参数、不同误差的齿轮啮合过程和性能,能有效地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双曲面齿轮 轮齿接触 边缘接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位非正交面齿轮副小轮齿向修形轮齿接触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周镇宇 唐进元 丁撼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2003-2009,共7页
建立了变位非正交面齿轮的加工坐标系和啮合坐标系,推导了变位小轮及变位非正交面齿轮的齿面方程,计算得到了面齿轮数值齿面,分析了变位对非正交面齿轮齿宽的影响。在变位的基础上研究了对小轮进行齿向鼓形修形,而面齿轮不修形的修形方... 建立了变位非正交面齿轮的加工坐标系和啮合坐标系,推导了变位小轮及变位非正交面齿轮的齿面方程,计算得到了面齿轮数值齿面,分析了变位对非正交面齿轮齿宽的影响。在变位的基础上研究了对小轮进行齿向鼓形修形,而面齿轮不修形的修形方式。分别对未变位、变位、变位加小轮齿向修形的三种非正交面齿轮传动形式进行考虑安装误差的轮齿接触分析。研究表明:随着变位系数增大,非正交面齿轮最小内半径、最大外半径及极限齿宽均减小;变位不影响非正交面齿轮副的接触规律;小轮齿向修形能降低接触轨迹对安装误差的敏感性,会引起幅值较小的直线型传动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交面齿轮 变位 齿向修形 轮齿接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字齿轮修形设计与轮齿接触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王成 方宗德 王平 《燕山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288-293,共6页
首先,通过改变刀具切削刃的形状,以三段抛物线代替齿条的直线齿廓,推导出了刀具齿面方程。提出小轮齿廓修形量的计算方法,为实际加工提供了依据。其次,针对人字齿轮的啮合特点,建立了人字齿轮啮合的坐标关系,基于斜齿轮轮齿接触分析,提... 首先,通过改变刀具切削刃的形状,以三段抛物线代替齿条的直线齿廓,推导出了刀具齿面方程。提出小轮齿廓修形量的计算方法,为实际加工提供了依据。其次,针对人字齿轮的啮合特点,建立了人字齿轮啮合的坐标关系,基于斜齿轮轮齿接触分析,提出了人字齿轮轮齿接触分析的方法。最后,以一对试验人字齿轮为例,通过对小轮齿廓修形量和齿面印痕的比较,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字齿轮 修形 轮齿接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轮齿接触分析的数控研齿机运动模型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宏斌 宋磊 吴锐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15,共4页
为了提高弧齿锥齿轮的研齿质量,获得对研齿运动的更好控制,本文根据齿轮啮合理论,采用轮齿接触分析(TCA)的方法对研齿时齿轮运动的V、H、J三轴进行了运动分析,建立了数控研齿机的运动模型,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该研齿模型与传统的研... 为了提高弧齿锥齿轮的研齿质量,获得对研齿运动的更好控制,本文根据齿轮啮合理论,采用轮齿接触分析(TCA)的方法对研齿时齿轮运动的V、H、J三轴进行了运动分析,建立了数控研齿机的运动模型,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该研齿模型与传统的研齿机相比,可以对V、H、J三轴的运动进行精确控制,从而能更好地控制啮合齿面的研齿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齿锥齿轮 数控研齿机 轮齿接触分析 齿轮啮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弧齿锥齿轮螺旋变性展成法及其轮齿接触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孙月海 李小亨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21-428,共8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螺旋锥齿轮加工方法——螺旋变性展成法.该方法大轮采用展成法加工,小轮采用螺旋变性法加工.分析并归纳了传统展成法中对角线接触现象的成因,建立了螺旋变性展成法刀盘压力角求解的几何模型,阐释了螺旋变性展成法消除对... 提出了一种新型螺旋锥齿轮加工方法——螺旋变性展成法.该方法大轮采用展成法加工,小轮采用螺旋变性法加工.分析并归纳了传统展成法中对角线接触现象的成因,建立了螺旋变性展成法刀盘压力角求解的几何模型,阐释了螺旋变性展成法消除对角线接触的原理.结合机床运动,分析螺旋变性展成法加工弧齿锥齿轮的齿面展成过程.依据齿轮啮合原理,获得小轮和大轮的齿面方程,据此模型开展轮齿接触分析,并与传统展成法作了对比分析.最后根据该方法以弧齿锥齿轮副进行啮合仿真和切齿试验,仿真结果及滚检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螺旋变性展成法加工螺旋锥齿轮副可从理论上消除接触区呈对角线接触的现象,能有效改善齿面接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锥齿轮 螺旋变性展成法 对角线接触 轮齿接触分析 啮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齿面微观修形改善轮齿接触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葛如海 姜旭义 方瑞华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10年第2期20-22,共3页
针对齿轮、轴、轴承和支撑受载变形后导致轮齿啮合发生错位问题,借助齿轮载荷分配程序,对齿轮啮合接触行为进行分析,并对接触斑点和接触载荷进行了预测和计算,最后应用齿面微观修形方法改善轮齿接触状况。通过对比修形前后接触斑点表明... 针对齿轮、轴、轴承和支撑受载变形后导致轮齿啮合发生错位问题,借助齿轮载荷分配程序,对齿轮啮合接触行为进行分析,并对接触斑点和接触载荷进行了预测和计算,最后应用齿面微观修形方法改善轮齿接触状况。通过对比修形前后接触斑点表明,经过合理的齿面微观修形,轮齿啮合接触位置和接触载荷都得到了很好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 轮齿接触 齿面微观修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加载轮齿接触分析的通用模式
9
作者 杨林 金晶立 陶柯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1993年第4期33-38,共6页
研究了齿轮动力传动过程中轮齿啮合状态的数值仿真方法—加载轮齿接触分析。通过分析齿轮传动的一般过程及其加载啮合条件,建立了一种适用于各类点接触齿轮、线接触齿轮的轮齿啮合状态分析的通用模式。由此可以求出齿轮动力传动过程中... 研究了齿轮动力传动过程中轮齿啮合状态的数值仿真方法—加载轮齿接触分析。通过分析齿轮传动的一般过程及其加载啮合条件,建立了一种适用于各类点接触齿轮、线接触齿轮的轮齿啮合状态分析的通用模式。由此可以求出齿轮动力传动过程中任一时刻参与啮合的轮齿数、齿面接触区的位置形状及接触压力分布、齿轮传动误差、轮齿载荷分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 线接触 齿轮 轮齿接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延伸轮齿接触效应的齿轮传动系统非线性动力学分析
10
作者 廖福林 黄建亮 郑星原 《振动与冲击》 2025年第18期241-251,262,共12页
为了研究延伸轮齿接触(extended tooth contact,ETC)效应对齿轮传动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中引入了考虑ETC效应的时变啮合刚度。利用增量谐波平衡(incremental harmonic balance,IHB)法求解了齿轮传动系统的全... 为了研究延伸轮齿接触(extended tooth contact,ETC)效应对齿轮传动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中引入了考虑ETC效应的时变啮合刚度。利用增量谐波平衡(incremental harmonic balance,IHB)法求解了齿轮传动系统的全局动力学响应,对比动力学响应表征的理论结果和试验结果,验证了考虑ETC效应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有效性。通过改进的Floquet理论确定了系统动力学响应的稳定性和分岔特性。基于动力学响应揭示了系统的跳跃现象和非线性软弹簧特性,分析了ETC效应对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了载荷对系统动力学响应稳定性和分岔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鞍结分岔点处系统产生跳跃现象;啮合轮齿分离导致系统产生非线性软弹簧特性;随着载荷增大,系统频率响应曲线上的鞍结分岔点在竖直方向向上移动,导致频率响应曲线上的不稳定区域逐渐减小;与不考虑ETC效应相比,考虑ETC效应后系统频率响应曲线的最大振幅减小了9.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伸轮齿接触(ETC) 时变啮合刚度 非线性振动 增量谐波平衡(IHB)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差齿面拓扑的轮齿承载拟赫兹接触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魏冰阳 李家琦 王文胜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2174-2180,共7页
基于齿条曲面多项式与齿轮公切共轭产形原理,建立了数值齿面、差齿面ease-off模型;通过ease-off曲面映射,解析了齿面接触路径、传动误差、接触线等轮齿啮合特性信息。利用势能法、变形协调方程与拟赫兹接触分析解决了齿面载荷计算、边... 基于齿条曲面多项式与齿轮公切共轭产形原理,建立了数值齿面、差齿面ease-off模型;通过ease-off曲面映射,解析了齿面接触路径、传动误差、接触线等轮齿啮合特性信息。利用势能法、变形协调方程与拟赫兹接触分析解决了齿面载荷计算、边缘接触应力求解问题,获得了轮齿啮合刚度、传动误差、齿间载荷分担、载荷分布、接触应力等齿面啮合的时变历程特性。计算结果与第三方软件的计算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修形 有限元 刚度 传动误差 轮齿接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林贝格准双曲面齿轮齿面建模及接触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杜进辅 方宗德 +2 位作者 宁程丰 赵国锐 高洪彪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2-228,共7页
通过分析克林贝格制Cyclo-palloid摆线齿准双曲面齿轮的齿面展成过程,建立了包括齿根过渡曲面的全齿面模型,并据此生成了轮齿三维模型;针对过去轮齿接触分析(tooth contact analysis,TCA)数学模型未考虑法矢的第3个分量以及接触椭圆的... 通过分析克林贝格制Cyclo-palloid摆线齿准双曲面齿轮的齿面展成过程,建立了包括齿根过渡曲面的全齿面模型,并据此生成了轮齿三维模型;针对过去轮齿接触分析(tooth contact analysis,TCA)数学模型未考虑法矢的第3个分量以及接触椭圆的计算需借助于对两配对齿面主曲率和相对曲率的复杂推导,提出了一种改进的TCA模型,避免了TCA结果可能出现的几何上不准确的情况,且对于接触椭圆的计算只需要知道两配对齿面的方程,因而避免了复杂的齿面曲率计算。最后基于此模型,编制了克林根贝格制Cyclo-palloid摆线齿准双曲面齿轮的全齿面生成以及TCA程序,通过与已有实例以及滚检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为后续轮齿承载接触分析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林贝格 准双曲面齿轮 齿面建模 轮齿接触分析 接触椭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轮齿制造误差的螺旋锥齿轮加载接触分析 被引量:14
13
作者 王延忠 周云飞 +1 位作者 周济 蔡春源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24-227,共4页
从可靠性理论出发 ,对轮齿误差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上 ,用空间共轭曲面啮合理论 ,确定出螺旋锥齿轮齿面点矢函数 ,建立螺旋锥齿轮考虑误差的轮齿加载接触分析方法 ,在加载条件下对齿轮副的真实接触区、接触点迹、运动误差、某一瞬时同时... 从可靠性理论出发 ,对轮齿误差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上 ,用空间共轭曲面啮合理论 ,确定出螺旋锥齿轮齿面点矢函数 ,建立螺旋锥齿轮考虑误差的轮齿加载接触分析方法 ,在加载条件下对齿轮副的真实接触区、接触点迹、运动误差、某一瞬时同时啮合的对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锥齿轮 轮齿加载接触分析 制造误差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刀具形貌对交错轴变厚齿轮传动接触特性影响分析
14
作者 倪高翔 陈沿宏 +1 位作者 李垚 方子帆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5-90,共6页
从刀具修形角度出发,将抛物线型齿条刀具引入到变厚齿轮传动中,通过建立抛物线型齿条刀具的法向截面数学模型,以滚削加工理论为基础,推导了抛物线刀具加工变厚齿轮的齿面方程;采用轮齿接触分析方法,研究不同几何设计参数下,抛物线刀具... 从刀具修形角度出发,将抛物线型齿条刀具引入到变厚齿轮传动中,通过建立抛物线型齿条刀具的法向截面数学模型,以滚削加工理论为基础,推导了抛物线刀具加工变厚齿轮的齿面方程;采用轮齿接触分析方法,研究不同几何设计参数下,抛物线刀具对齿轮副TCA(轮齿接触分析)和LTCA(承载接触分析)的影响;建立交错轴变厚齿轮副啮合模型,研究抛物线修形前后不同FPD角(第一主方向角)对齿轮副的接触特性的影响规律,并分别对比抛物线修形前后的接触迹线、齿面接触力、传递误差、齿根应力和啮合印痕的数据.结果表明,抛物线型齿条刀具对加工变厚齿轮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本文研究可为变厚齿轮传动的修形方法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厚齿轮 交错轴 抛物线刀具 轮齿接触分析 承载接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摆线轮设计齿廓修形参数优化方法
15
作者 李天兴 李天睿 +3 位作者 张世豪 徐家科 贡林欢 苏建新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5,M0002,M0003,共10页
旋转矢量减速器(RV)中摆线轮的抛物线修形方法缺乏合理的修形参数,导致其改善传动精度的效果无法得到完整体现。因此,基于抛物线修形原理,提出了齿廓修形参数的优化方法。用摆线针轮传动轮齿接触分析方法,研究了抛物线修形参数对摆线轮... 旋转矢量减速器(RV)中摆线轮的抛物线修形方法缺乏合理的修形参数,导致其改善传动精度的效果无法得到完整体现。因此,基于抛物线修形原理,提出了齿廓修形参数的优化方法。用摆线针轮传动轮齿接触分析方法,研究了抛物线修形参数对摆线轮传动误差的影响关系。以最小传动误差为优化目标,建立修形参数优化模型,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优化模型进行求解,获取最佳修形参数。进行修形参数优化前后的摆线轮传动误差对比测量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参数使摆线片的传动误差在齿轮接触理论分析中降低约1.393 2″,为优化前的65%,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V减速器 摆线针轮 轮齿接触分析 齿廓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摆线齿准双曲面齿轮实际齿面接触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杜进辅 方宗德 +2 位作者 高洪彪 张永振 赵国锐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5-40,共6页
为评估已加工的摆线齿准双曲面齿轮的啮合质量,基于实测齿面坐标点数据,用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曲面拟合离散点得到高度逼近真实齿面的数字化齿面,并依据空间啮合理论进行了数字化齿面的轮齿接触分析(TCA).与传统的滚检试验相比,该方... 为评估已加工的摆线齿准双曲面齿轮的啮合质量,基于实测齿面坐标点数据,用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曲面拟合离散点得到高度逼近真实齿面的数字化齿面,并依据空间啮合理论进行了数字化齿面的轮齿接触分析(TCA).与传统的滚检试验相比,该方法在获得实际齿面接触印痕的同时还可以获得传动误差曲线,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实际齿面的啮合信息.最后通过比较某高速车桥齿轮副数字化齿面TCA与滚检试验结果,验证了文中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线齿 准双曲面齿轮 轮齿接触分析 非均匀有理B样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重合度人字齿轮轮齿最佳修形优化设计 被引量:6
17
作者 赵宁 秋朋园 刘贵立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5-170,共6页
基于斜齿轮轮齿接触分析技术,建立了考虑人字齿轮典型安装误差的抛物线人字齿轮轮齿接触分析方法。综合考虑人字齿轮的传动误差与啮合特性,采用带精英策略的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对高重合度人字齿轮的传动性能进行了多目标优化设计,... 基于斜齿轮轮齿接触分析技术,建立了考虑人字齿轮典型安装误差的抛物线人字齿轮轮齿接触分析方法。综合考虑人字齿轮的传动误差与啮合特性,采用带精英策略的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对高重合度人字齿轮的传动性能进行了多目标优化设计,该算法克服了优化结果的局部收敛,获得了人字齿轮最佳的齿廓、齿向抛物线修形参数。通过实例表明,修形优化后的齿面啮合印痕与传动误差较优化之前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有效地改善了高重合度人字齿轮的齿面偏载现象,降低了齿轮传动过程中的啮合冲击。对加工的人字齿轮在减振降噪试验台上进行带载试验,对比优化前后的噪音分贝值,进一步验证了该优化方法对人字齿轮副减振降噪具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优化 人字齿轮 轮齿接触分析 遗传算法 抛物线修形参数 噪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柱齿轮传动的三维接触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方宗德 刘更 沈允文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74-79,共6页
本文用三维有限元、柔度矩阵及数学规划方法对直齿和斜齿齿轮的齿面接触状况进行了三维分析。分析时计及了轮齿变形,轴和轴承的变形,以及被计算齿轮同一轴上其它同时工作齿轮的影响。通过分析计算获得了载荷在同时啮合各齿对之间的分配... 本文用三维有限元、柔度矩阵及数学规划方法对直齿和斜齿齿轮的齿面接触状况进行了三维分析。分析时计及了轮齿变形,轴和轴承的变形,以及被计算齿轮同一轴上其它同时工作齿轮的影响。通过分析计算获得了载荷在同时啮合各齿对之间的分配,载荷在轮齿接触线上的分布,以及载荷作用下齿轮副的传动误差,为齿轮系统的动、静强度设计提供了精确而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齿轮 齿轮传动 轮齿接触分析
全文增补中
直齿轮齿距误差与齿高修形综合设计
19
作者 冯锦平 马文礼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9-51,共3页
定义空载传动误差设计曲线为齿高修形参数,根据虚拟加工过程,建立修形齿廓方程,以最小化静传动误差波动幅值为目的,推导定载荷条件下,无齿距误差齿轮的齿高修形参数公式。采用轮齿接触分析理论求解包含齿距误差的空载传动误差,建立包含... 定义空载传动误差设计曲线为齿高修形参数,根据虚拟加工过程,建立修形齿廓方程,以最小化静传动误差波动幅值为目的,推导定载荷条件下,无齿距误差齿轮的齿高修形参数公式。采用轮齿接触分析理论求解包含齿距误差的空载传动误差,建立包含齿距误差的修形齿轮有限元模型,计算各啮合位置因承载变形引起的传动误差,在满足无齿距误差齿高修形参数公式的基础上,以设计平滑的静传动误差曲线为目的,建立齿距误差与齿高修形参数的约束方程。算例中,含齿距误差的无修形齿轮静传动误差曲线有阶跃误差,通过修形设计,消除阶跃误差,获得平滑的静传动误差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 齿距误差 齿廓修形 静传动误差 轮齿接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承载接触分析的双重功率分流机构均载特性 被引量:3
20
作者 董皓 方宗德 +1 位作者 王宝宾 杜进辅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8-254,共7页
建立了双重功率分流系统弹性支承下的力学模型。运用轮齿几何接触分析(TCA)和承载接触分析(LTCA)方法对齿轮副实际啮合过程进行仿真,拟合了齿轮副的时变啮合刚度,提高了计算精确度。根据系统构成功率流闭环的特点推导出系统的变形协调条... 建立了双重功率分流系统弹性支承下的力学模型。运用轮齿几何接触分析(TCA)和承载接触分析(LTCA)方法对齿轮副实际啮合过程进行仿真,拟合了齿轮副的时变啮合刚度,提高了计算精确度。根据系统构成功率流闭环的特点推导出系统的变形协调条件,并结合力矩平衡方程和弹性支承条件计算各齿轮副传递的扭矩,得到系统的均载系数。讨论了各种误差对系统功率分流的影响,为双重功率分流传动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功率分流 变形协调 轮齿承载接触分析 均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