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轮心激励下车辆结构路噪传递路径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卢炽华 李永超 +3 位作者 刘志恩 李秋悦 罗挺 徐艳平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42-46,79,共6页
基于结构噪声传递路径分析的基本原理,建立在轮心加速度激励下整车NVH性能仿真分析CAE模型,探讨匹配传递函数的车内噪声峰值优化方法。以某SUV车型为研究对象,在襄阳试车场对整车60 km/h时速下的车内噪声和轮心加速度等参数进行测量,作... 基于结构噪声传递路径分析的基本原理,建立在轮心加速度激励下整车NVH性能仿真分析CAE模型,探讨匹配传递函数的车内噪声峰值优化方法。以某SUV车型为研究对象,在襄阳试车场对整车60 km/h时速下的车内噪声和轮心加速度等参数进行测量,作为整车结构路噪分析模型的边界条件,获得了驾驶员右耳处车内噪声仿真值,其与试验数据基本吻合,在56 Hz和112 Hz存在明显噪声峰值。通过传递路径分析确定了112 Hz噪声峰值贡献量最大的路径,并对该路径悬架侧进行了振-振传递函数(VTF)分析,结合车身侧声-振传递函数(NTF)对其进行匹配优化,使112 Hz频率下噪声峰值降低8.45 dB(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噪 传递路径分析 噪声峰值 轮心加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心六分力作用下悬架疲劳载荷谱提取 被引量:21
2
作者 沈磊 张守元 郁强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8-50,共3页
准确提取车身连接点载荷是车身疲劳耐久性分析的关键。本文基于某轻型客车研发过程中单独对前、后车轮测取的道路试验轮心六分力数据,采用前、后悬架动力学模型提取车身连接点载荷,分析了多种悬架模型方案及其仿真结果,并与试验结果进... 准确提取车身连接点载荷是车身疲劳耐久性分析的关键。本文基于某轻型客车研发过程中单独对前、后车轮测取的道路试验轮心六分力数据,采用前、后悬架动力学模型提取车身连接点载荷,分析了多种悬架模型方案及其仿真结果,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本文方法能够提取车身连接点载荷,为低成本准确获取车身疲劳耐久分析输入载荷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心六分力 悬架 疲劳载荷谱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XN_(3B)型调车机车换装B+级铸钢轮心试用考核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田合强 董博 +1 位作者 牟鑫 林峰云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1-75,共5页
材质为ZG310-570的HXN_(3B)型调车机车用铸钢轮心易出现探伤线性聚磁缺陷,为此生产企业试制了B+级钢材质的轮心。为验证B+级钢轮心的服役性能,须在轮心批量装车前对其进行试用考核。基于目前试用考核规定较为宏观的现状,从线路及环境、... 材质为ZG310-570的HXN_(3B)型调车机车用铸钢轮心易出现探伤线性聚磁缺陷,为此生产企业试制了B+级钢材质的轮心。为验证B+级钢轮心的服役性能,须在轮心批量装车前对其进行试用考核。基于目前试用考核规定较为宏观的现状,从线路及环境、安全应急预案、装车数量及周期、试用考核期间的跟踪和监测、试用考核结束后的拆检、试用考核结果的评价等6个方面设计制订适用于B+级钢轮心的试用考核方案,并通过线路试用考核过程及结果、生产企业后续的轮心成品合格率数据综合验证所设计试用考核方案的可行性。研究内容为HXN_(3B)型调车机车可换装B+级铸钢轮心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钢轮心 试用考核 方案设计 调车机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轴系汽轮发电机组中心调整过程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居强 杜进韡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6-21,共6页
多转子的轴系中心调整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实际检修过程中,要经过多次计算,多次试验,并进行优化才能调整到位。针对此情况,引进了由实缸到半缸再到实缸的调整方案,以图表形式编制了汽轮发电机组轴系调整的快速计算方法。并以N335-16.18/5... 多转子的轴系中心调整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实际检修过程中,要经过多次计算,多次试验,并进行优化才能调整到位。针对此情况,引进了由实缸到半缸再到实缸的调整方案,以图表形式编制了汽轮发电机组轴系调整的快速计算方法。并以N335-16.18/538/538汽轮发电机组的轴系大修中心调整过程为例,探讨有关轴系中心计算调整标准的制定,调整计算方法及调整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最后介绍了D600A型汽轮机联轴器螺栓紧固的工艺流程及矢量图法,以期为同类机组的检修调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计算 联轴器 矢量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发电机组轴系调整对轮中心的快速计算方法
5
作者 叶能谦 《广东电力》 1999年第6期1-3,共3页
针对具有多轴、多支承特点的现代大型电厂的汽轮发电机组大修时, 轴系对轮找中心计算的复杂性及紧迫性, 利用Microsoft Excel 的函数运算功能, 以表格形式编制“汽轮发电机组轴系对轮找中心快速计算方法软件”, 这... 针对具有多轴、多支承特点的现代大型电厂的汽轮发电机组大修时, 轴系对轮找中心计算的复杂性及紧迫性, 利用Microsoft Excel 的函数运算功能, 以表格形式编制“汽轮发电机组轴系对轮找中心快速计算方法软件”, 这个软件能综合考虑多个对轮调整时的相互影响, 能根据各对轮中心的初始偏差及计算人所设定的偏差要求值快速计算并决定一个既适合现场实际, 又能符合设计偏差要求的对轮中心调整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机组 轴系调整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_5型机车轮箍不解体超声波探伤
6
作者 冯爱军 王国祥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8年第12期56-,共1页
机车轮箍的内在缺陷是危及行车安全的一大隐患。随着铁路运输的发展及运量与运能矛盾的日益突出,机车的技术速度和牵引重量也在不断提高,加之部分线路、设备老化,使机车轮箍处于十分恶劣的工况下工作,加速了轮箍内在缺陷的暴露。据... 机车轮箍的内在缺陷是危及行车安全的一大隐患。随着铁路运输的发展及运量与运能矛盾的日益突出,机车的技术速度和牵引重量也在不断提高,加之部分线路、设备老化,使机车轮箍处于十分恶劣的工况下工作,加速了轮箍内在缺陷的暴露。据不完全统计,自1977年元月14日至1987年的5月4日,全路共发生机车轮箍崩裂事故63起,严重危及行车安全。1987年7月31日济南机务段东风4型2020号机车牵引110次旅客列车运行到京沪线白马山站外,司机听到异音后,立即采取非常制动停车,经检查,发现左3轮箍崩裂,裂缝最大5毫米,幸好及时发现,没造成事故。去年六至八月连续发生四起。因此,对轮箍内在缺陷进行预防性早期诊断,已成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5 技术速度 旅客列车运行 行车安全 超声波探伤 内在缺陷 铁路运输 京沪线 牵引重量 轮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扭转梁后桥疲劳试验规范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郑松林 邓鑫 +1 位作者 冯金芝 王洪海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52-958,共7页
以扭转梁后桥为对象,运用Adams软件对整车参数进行分析,得出后轴轴荷是影响后轮轮心垂向力幅主要因素,然后运用Hype Works软件分析后轮轮心垂向力幅与轮心位移幅的关系,最终得出结论:后轴轴荷是后轮轮心位移幅的最主要因素。继而通过对... 以扭转梁后桥为对象,运用Adams软件对整车参数进行分析,得出后轴轴荷是影响后轮轮心垂向力幅主要因素,然后运用Hype Works软件分析后轮轮心垂向力幅与轮心位移幅的关系,最终得出结论:后轴轴荷是后轮轮心位移幅的最主要因素。继而通过对现有多种乘用车扭转梁后桥疲劳试验案例的研究分析,建立了后轴轴荷与扭转梁后桥疲劳试验加载位移之间的数学关系。由此,建立了通用的扭转梁后桥疲劳试验规范。最后通过将新规范与旧规范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新规范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转梁后桥 耐久性试验 后轴轴荷 轮心垂向力 轮心位移 试验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扭转梁后桥侧向力试验规范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郑松林 邓鑫 冯金芝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52-256,247,共6页
运用ADAMS软件对整车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后轴轴荷是影响后轮轮心侧向力的主要因素。据此,采用Hyper Works软件对其扭转梁后桥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出轮心侧向力幅与横梁关键部位应力幅呈线性关系。接着通过对现有多种乘用车扭转梁后桥... 运用ADAMS软件对整车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后轴轴荷是影响后轮轮心侧向力的主要因素。据此,采用Hyper Works软件对其扭转梁后桥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出轮心侧向力幅与横梁关键部位应力幅呈线性关系。接着通过对现有多种乘用车扭转梁后桥疲劳试验案例的研究,建立了后轴轴荷与扭转梁后桥疲劳试验加载力之间的数学关系,制定了通用的扭转梁后桥侧向力试验规范。最后对新、旧规范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新规范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转梁后桥 疲劳试验 后轴轴荷 轮心侧向力 试验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副车架纵向力疲劳试验规范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烁 郑松林 +1 位作者 冯金芝 陈铁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17年第4期38-42,共5页
以前副车架为研究对象,通过ADAMS整车运动学仿真得出前轴轴荷是影响前轮轮心纵向力的主要因素。分析整理现有多款乘用车前副车架疲劳试验规范,建立前轴轴荷与前副车架疲劳试验纵向加载力间的数学模型,进而得出一套前副车架纵向力疲劳试... 以前副车架为研究对象,通过ADAMS整车运动学仿真得出前轴轴荷是影响前轮轮心纵向力的主要因素。分析整理现有多款乘用车前副车架疲劳试验规范,建立前轴轴荷与前副车架疲劳试验纵向加载力间的数学模型,进而得出一套前副车架纵向力疲劳试验通用规范。最后根据有限元仿真对两种规范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新规范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副车架 耐久性试验 前轴轴荷 轮心纵向力 试验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测动态道路载荷谱的车辆疲劳性能设计 被引量:26
10
作者 黄元毅 董国红 +2 位作者 钟明 李征 王甲畏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81-1285,1293,共6页
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基于实测路谱的整车疲劳耐久性能开发流程。该流程中的多体模型动态载荷分解部分,是把采集到的轮心6个方向的力和力矩直接加载到多体模型轮心处,用所建的多体模型,仿真得到各零部件及系统连接点处的力。结果表明,利用... 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基于实测路谱的整车疲劳耐久性能开发流程。该流程中的多体模型动态载荷分解部分,是把采集到的轮心6个方向的力和力矩直接加载到多体模型轮心处,用所建的多体模型,仿真得到各零部件及系统连接点处的力。结果表明,利用多体模型分解获取的零部件动态载荷和有限元法分析得到的应力、寿命与试验结果很好吻合,证明了所建多体模型精度高,载荷传递路径可信,所提出的疲劳性能开发流程适用于企业其他车型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心六分力 多体动力学模型 零部件载荷分解 疲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namic load sharing behavior of transverse-torsional coupled planetary gear train with multiple clearances 被引量:4
11
作者 盛冬平 朱如鹏 +2 位作者 靳广虎 陆凤霞 鲍和云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7期2521-2532,共12页
A new nonlinear transverse-torsional coupled model with backlash and bearing clearance was proposed for planetary gear set. Meanwhile, sun gear and planet's eccentricity errors, static transmission error, and time... A new nonlinear transverse-torsional coupled model with backlash and bearing clearance was proposed for planetary gear set. Meanwhile, sun gear and planet's eccentricity errors, static transmission error, and time-varying meshing stiffness wer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The differential governing equations of motion were solved by employing variable step-size Rung-Kutta numerical integration method. The behavior of dynamic load sharing characteristics affected by the system parameters including input rate, sun gear's supporting stiffness and eccentricity error, planet's eccentricity error, sun gear's bearing clearance, backlashes of sun-planet and planet-ring meshes were investigated qualitatively and systematically. Some theoretical results are summarized at last which extend the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dynamic load sharing behavior of planet gear train, enrich the related literature and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design of planetary gear tra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netary gear train dynamic load sharing time-varying stiffness backlash bearing clear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erical assessment on improving multistage centrifugal impeller performance by changing inlet skew angle at impeller inlet 被引量:2
12
作者 M.N.Labib Woo Ju-sik +4 位作者 Choi Du-youl T.Utomo B.Fajar Chung Han-shik Jeong Hyo-mi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4期953-961,共9页
Multistage centrifugal impellers with four different skew angles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The purpose of this work is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s of lean angle at the blade tip of the ... Multistage centrifugal impellers with four different skew angles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The purpose of this work is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s of lean angle at the blade tip of the impeller inlet.Four variations of lean angles,that is,8°,10°,15° and 20°,were made at first stage impeller.Reynolds Average Navier Stokes equation was used in simulation together with a shear?stress transport(SST) k-w turbulence model and mixing-plane approach,respectively.Three dimensional fluid flows were simplified using periodic model to reduce the computational cost and time required.A good performance was expected that the secondary flow can be effectively reduced in the flow passage of the impeller without excessive increase in manufacturing cost caused by the secondary flow.The results show that secondary flow affects the main flow intricately to form vortices or having non-uniform velocity in the flow passage,which in turn results in substantial fluid energy loss not only in the impeller but also in the guide vane downstream of impeller.The numerical solutions were performed and allowed the optimum design and operating conditions to be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secondary flow blade inlet skew angle multistage centrifugal compress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