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Cry1Ac基因抗虫玉米Bt-799对田间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尹俊琦 武奉慈 +1 位作者 周琳 宋新元 《生物安全学报》 2017年第2期159-167,共9页
【目的】安全评价是转基因品种研发的重要保障,为明确转基因玉米Bt-799在生物多样性影响方面的安全性,并为其在吉林春玉米区种植提供安全保证,开展了转基因玉米Bt-799对田间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影响的研究。【方法】综合利用直接观察法... 【目的】安全评价是转基因品种研发的重要保障,为明确转基因玉米Bt-799在生物多样性影响方面的安全性,并为其在吉林春玉米区种植提供安全保证,开展了转基因玉米Bt-799对田间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影响的研究。【方法】综合利用直接观察法和地面陷阱法,以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等参数以及主要种群动态作为评价指标,系统研究转基因玉米Bt-799对田间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转基因玉米Bt-799较之对应的非转基因对照郑58在田间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参数、主要种群动态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结论】转Cry1Ac基因玉米Bt-799在吉林省种植,不会对田间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造成显著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cry1ac基因抗虫玉米 节肢动物 群落结构 种群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虫转基因玉米对草地贪夜蛾的室内抗性水平鉴定
2
作者 熊梅 宋君 +4 位作者 魏超 李辉 杨强 代晓航 刘文娟 《湖南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61-66,共6页
分别以转Cry1Ab基因和转Vip3Aa20基因的转基因玉米为供体,通过传统杂交育种的方式,将Cry1Ab基因和Vip3Aa20基因转入先达901玉米中,采用室内离体组织生物测定的方法来评价抗虫转基因玉米对草地贪夜蛾的抗性水平,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外... 分别以转Cry1Ab基因和转Vip3Aa20基因的转基因玉米为供体,通过传统杂交育种的方式,将Cry1Ab基因和Vip3Aa20基因转入先达901玉米中,采用室内离体组织生物测定的方法来评价抗虫转基因玉米对草地贪夜蛾的抗性水平,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外源蛋白含量,生测结果与蛋白检测结果相互印证。结果表明:转基因玉米先达901在各时期各组织中均能稳定高剂量表达外源蛋白Cry1Ab和Vip3Aa20,且对草地贪夜蛾的致死作用强,具有较好的商业化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玉米 草地贪夜蛾 室内性鉴定 cry1Ab蛋白 Vip3Aa20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Cry1 Ab/Ac抗虫转基因玉米植株的获得 被引量:6
3
作者 葛敏 张体付 +2 位作者 王华 陶跃之 赵涵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4-258,共5页
转基因技术的迅速发展有效地打破了物种间的遗传壁垒,从而加快了优良基因定向聚合的进程,然而遗传转化率低及转基因安全问题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限制因素。基于此,本研究以玉米自交系H99为材料,将Ac/Ds双元表达载体(包含抗虫Cry1 Ab... 转基因技术的迅速发展有效地打破了物种间的遗传壁垒,从而加快了优良基因定向聚合的进程,然而遗传转化率低及转基因安全问题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限制因素。基于此,本研究以玉米自交系H99为材料,将Ac/Ds双元表达载体(包含抗虫Cry1 Ab/Ac基因和gfp报告基因等)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入由110粒玉米幼胚诱导出的愈伤组织中,获得28株抗性转基因植株。经PCR及RT-PCR的验证结果显示,其中8株为含有Cry1 Ab/Ac目的基因且该基因有效表达的阳性植株,转化效率达7%。通过农杆菌介导法所获得的玉米转基因植株为今后剔除抗生素筛选标记,从而获得安全的玉米抗虫新种质提供了遗传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基因 ac/Ds座系统 cry1 Ab/ac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抗虫基因GmCry1F转化玉米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谢树章 雷开荣 +3 位作者 杨小艳 胡明瑜 林清 吴红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62-966,共5页
培育转基因抗虫玉米是防治玉米螟虫的有效途径之一。本研究通过对来源于苏云金芽孢杆菌Cry1F野生型基因编码区密码子优化改造获得新型抗虫基因Gm Cry1F,使用农杆菌介导的玉米幼胚遗传转化法将目的基因转入玉米材料Hi-II,最后应用PCR法... 培育转基因抗虫玉米是防治玉米螟虫的有效途径之一。本研究通过对来源于苏云金芽孢杆菌Cry1F野生型基因编码区密码子优化改造获得新型抗虫基因Gm Cry1F,使用农杆菌介导的玉米幼胚遗传转化法将目的基因转入玉米材料Hi-II,最后应用PCR法与蛋白免疫学法对试验结果进行鉴定检测。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CUB-ubi::Gm Cry1F-35s::bar,经光照培养分化获得到转化苗25株,其中有17株的PCR和试纸条检测均呈阳性,说明Gm Cry1F基因已经整合到玉米基因组中。这一研究结果为下一步开展转基因抗虫玉米育种工作提供了较好的研究材料,也为玉米抗虫基因工程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基因 GM cry1F 载体构建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cry1Ac1基因抗虫水稻和非转基因亲本的主要营养成分比较 被引量:4
5
作者 杨瑞芳 白建江 +3 位作者 方军 曾威 李刚夑 朴钟泽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28-330,共3页
秀水134-Bt是以秀水134为受体材料,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导入抗虫基因cry1Ac1获得的转基因纯合品系。对转cry1Ac1抗虫基因水稻秀水134-Bt与其原亲本秀水134稻米的关键营养成分进行比较分析,包括对水分、脂肪、粗灰分、粗蛋... 秀水134-Bt是以秀水134为受体材料,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导入抗虫基因cry1Ac1获得的转基因纯合品系。对转cry1Ac1抗虫基因水稻秀水134-Bt与其原亲本秀水134稻米的关键营养成分进行比较分析,包括对水分、脂肪、粗灰分、粗蛋白、氨基酸、脂肪酸、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测定分析等。结果表明,转基因水稻秀水134-Bt与非转基因亲本秀水134非常相似,在关键性营养成分上差异不明显。表明在水稻遗传转化操作过程中,T-DNA插入并未明显改变原亲本的上述品质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水稻 cry1ac1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铃虫对转Cry1Ac基因棉的抗性遗传及AFLP标记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周晓梅 沈晋良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69-274,共6页
抗性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转Cry1Ac基因棉选育抗性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对Bt毒素Cry1Ac的抗性遗传方式为不完全隐性,其回交后代(BC)用40μg.ml-1Cry1Ac的饲料饲喂5 d后,存活虫数∶死亡虫数的比例为1∶1(X2<X20.05)... 抗性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转Cry1Ac基因棉选育抗性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对Bt毒素Cry1Ac的抗性遗传方式为不完全隐性,其回交后代(BC)用40μg.ml-1Cry1Ac的饲料饲喂5 d后,存活虫数∶死亡虫数的比例为1∶1(X2<X20.05);BtR与AFLP标记EaaMcta02连锁,位于第2条连锁群上EaaMcta02和EaaMcta03两个标记之间,遗传图距分别为10.40 cM和13.90 cM。本研究结果将为制定棉铃虫对转Bt基因棉的抗性监测及抗性治理方案提供一个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 转cry1ac基因 性遗传 AFLP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Cry1Ab-t基因玉米YA108的获得及其抗虫性鉴定 被引量:1
7
作者 岳润清 刘璐 +2 位作者 铁双贵 徐心志 陈娜娜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2-218,共7页
为了培育优良的抗虫玉米自交系,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含有自主改造合成的抗虫基因Cry1Ab-t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3300m导入玉米杂交种HiII基因组中,通过双丙氨磷筛选、PCR检测获得阳性转基因植株,采用RT-PCR、试纸条、ELISA方法检测... 为了培育优良的抗虫玉米自交系,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含有自主改造合成的抗虫基因Cry1Ab-t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3300m导入玉米杂交种HiII基因组中,通过双丙氨磷筛选、PCR检测获得阳性转基因植株,采用RT-PCR、试纸条、ELISA方法检测外源基因的表达情况,并进行抗虫性鉴定。结果表明,用双丙氨磷筛选后,获得了116株转基因玉米植株;经目的基因Cry1Ab-t和标记基因Bar的PCR检测,获得转基因阳性植株82株。选取长势好的转基因材料YA108进行RT-PCR、Bt-Cry1Ab/Ac试纸条和ELISA分析发现,转基因玉米YA108的Cry1Ab-t基因在转录、翻译水平上均表达。玉米花丝接虫试验表明,非转基因玉米花丝虫食严重,表现为高感玉米螟;而转基因玉米YA108花丝抗虫效果明显,均达到高抗水平,抗虫性表现稳定;吐丝期接虫试验表明,非转基因玉米接虫后期被咬食严重,茎秆多处有蛀孔,伤口处大多有霉菌,而转基因玉米YA108没有受到危害。田间接虫后,无论叶片和花丝,转Cry1Ab-t基因抗虫玉米材料YA108对亚洲玉米螟都具有非常好的抗性,能够短时间杀灭玉米螟幼虫,并极大程度减少了由于虫害引起的霉变。室内和田间接虫鉴定结果表明,转基因玉米YA108对亚洲玉米螟有较强的杀虫效果,田间抗虫等级为1级,抗性水平为高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玉米 cry1Ab-t基因 农杆菌介导 分子鉴定 玉米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双价抗虫抗除草剂基因(Cry1Ac+EPSPS)棉与非转基因棉生物学特性差异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兴华 田绍仁 +3 位作者 张天玉 李捷 杨兆光 乔艳艳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12-16,共5页
以双价抗虫抗除草剂基因(Cry1Ac+EPSPS)棉为观察品种,非转基因棉赣棉11号为对照品种,进行了棉花生育性状、产量性状等的比较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品种相比,双价抗虫抗除草剂基因棉在成铃至吐絮期株高增长显著(超速6.6~9.1 cm);... 以双价抗虫抗除草剂基因(Cry1Ac+EPSPS)棉为观察品种,非转基因棉赣棉11号为对照品种,进行了棉花生育性状、产量性状等的比较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品种相比,双价抗虫抗除草剂基因棉在成铃至吐絮期株高增长显著(超速6.6~9.1 cm);在盛铃期之前成铃变缓极显著(少10.7个铃);花铃期至盛铃期果枝层生成慢显著(少1层);果枝角度变大极显著(大2.1°);主茎节距拉长极显著(长0.6 cm);叶色加深显著;衣分率降低极显著(低1.7%);籽指升高极显著(高1.77 g);纤维整齐度指数升高显著(高1.325%);纺纱均匀指数增加显著(增7.5);籽棉、皮棉、霜前籽棉、霜前皮棉均减产极显著。初步评价:双价抗虫抗除草剂基因棉的生育性状、产量性状较差,纤维纺纱性状较好,推广种植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价除草剂基因 苏云金芽孢杆菌cry1ac基因 5-烯醇丙酮酰莽草酸-3-磷酸合酶基因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cry1Ab/cry1Ac基因玉米Cry1Ab/Cry1Ac融合蛋白表达及对亚洲玉米螟的室内杀虫效果 被引量:5
9
作者 刘晓贝 白树雄 +3 位作者 王振营 王月琴 王勤英 何康来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01-1206,共6页
【目的】室内抗螟性评价是转Bt基因抗虫玉米研发和安全性评价的重要环节。【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了转cry1Ab/cry1Ac基因玉米ZZM030心叶中Cry1Ab/Cry1Ac融合杀虫蛋白的表达量;采用室内生测法测定了分别取食转基因玉... 【目的】室内抗螟性评价是转Bt基因抗虫玉米研发和安全性评价的重要环节。【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了转cry1Ab/cry1Ac基因玉米ZZM030心叶中Cry1Ab/Cry1Ac融合杀虫蛋白的表达量;采用室内生测法测定了分别取食转基因玉米ZZM030和非转基因玉米X249心叶后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敏感品系ACB-BtS、Cry1Ab抗性品系ACB-AbR和Cry1Ac抗性品系ACB-AcR初孵幼虫的存活率。【结果】转基因抗虫玉米ZZM0304叶期和8叶期心叶中Cry1Ab/Cry1Ac融合杀虫蛋白的表达量分别是10.62和2.94μg/g FW。敏感品系亚洲玉米螟初孵幼虫取食转基因玉米ZZM030心叶2 d的存活率仅为23.6%,4 d后存活率为0,而取食非转基因对照玉米X249心叶4 d的存活率高达93.1%。Cry1Ab抗性品系和Cry1Ac抗性品系初孵幼虫取食转基因玉米ZZM030心叶6 d后的存活率分别为11.1%和12.5%,而取食非转基因玉米X249心叶6 d后的存活率分别为81.9%和77.8%。【结论】转cry1Ab/cry1Ac基因玉米ZZM030心叶中高表达的Cry1Ab/Cry1Ac融合蛋白对亚洲玉米螟初孵幼虫具有极高的杀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玉米 转cry1Ab/cry1ac基因玉米 效果 蛋白表达量 室内生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cry1Ac基因抗虫水稻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于妍 李志辉 +6 位作者 王志鑫 张先舟 张伟 檀建新 束长龙 张杰 张永军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6-91,共6页
为了方便快速地检测转cry1Ac基因抗虫水稻的转基因成分,本研究以转cry1Ac基因水稻‘华恢1号’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原理,针对人工改造的cry1Ac晶体蛋白毒素基因的6个区段设计4条特异性引物,在65℃条件下,利用链置换... 为了方便快速地检测转cry1Ac基因抗虫水稻的转基因成分,本研究以转cry1Ac基因水稻‘华恢1号’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原理,针对人工改造的cry1Ac晶体蛋白毒素基因的6个区段设计4条特异性引物,在65℃条件下,利用链置换DNA聚合酶等温扩增1h,分别通过荧光显色和凝胶电泳完成对转基因作物的检测工作,同时对2种转基因作物和5种非转基因作物进行LAMP检测以检验该方法的特异性。结果表明,该LAMP方法能有效地检测含有cry1Ac的转基因作物,检测结果与常规PCR方法结果一致,灵敏度是PCR方法的10倍,达到0.01%,并且具有高特异性,表明该检测方法适合转cry1Ac基因抗虫作物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cry1ac基因水稻 环介导等温扩增 基因作物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抗虫耐除草剂玉米瑞丰125 Cry1Ab/Cry2Aj杀虫蛋白的时空表达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东阳 肖冰 +3 位作者 王晨尧 杨现明 梁晋刚 吴孔明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1-39,共9页
玉米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虫害会造成严重的品质和产量损失,转Bacillus thuringiensis(Bt)基因抗虫玉米为玉米害虫的防治提供了新途径。转Bt基因抗虫玉米的抗虫性与外源杀虫蛋白表达量具有密切的关系,明确Bt杀虫蛋白在不同生育... 玉米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虫害会造成严重的品质和产量损失,转Bacillus thuringiensis(Bt)基因抗虫玉米为玉米害虫的防治提供了新途径。转Bt基因抗虫玉米的抗虫性与外源杀虫蛋白表达量具有密切的关系,明确Bt杀虫蛋白在不同生育期和不同器官中的表达量,对害虫的综合防治和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连续两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了9个地点种植的瑞丰125不同器官中Cry1Ab/Cry2Aj杀虫蛋白表达量,对比分析了玉米拔节期(V6-V8)叶片、抽雄期(VT)雄穗、吐丝期(R1)叶片和花丝、成熟期(R4)叶片和籽粒的Bt杀虫蛋白含量,结果表明Bt杀虫蛋白表达量在不同玉米器官中差异较大。2年9个地点的数据整体上呈现出叶片中Cry1Ab/Cry2Aj杀虫蛋白表达量较高,而籽粒中Cry1Ab/Cry2Aj杀虫蛋白表达量较低的规律。9个地点种植的瑞丰125的Cry1Ab/Cry2Aj杀虫蛋白表达量有所差异,但差异整体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玉米 瑞丰125 cry1Ab/Cry2Aj杀蛋白 时空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铃虫田间种群Bt毒素Cry1Ac抗性基因频率的估算 被引量:19
12
作者 陈海燕 杨亦桦 +2 位作者 武淑文 杨亚军 吴益东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5-30,共6页
采用改进的F1筛查法检测了2005年采自华北地区的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H櫣bner)田间种群对Bt毒素Cry1Ac的抗性基因频率。2005年从河南安阳和河北沧县转Bt基因抗虫棉上采集二代棉铃虫卵,在室内用人工饲料饲养至2龄幼虫,用1μg/cm2的... 采用改进的F1筛查法检测了2005年采自华北地区的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H櫣bner)田间种群对Bt毒素Cry1Ac的抗性基因频率。2005年从河南安阳和河北沧县转Bt基因抗虫棉上采集二代棉铃虫卵,在室内用人工饲料饲养至2龄幼虫,用1μg/cm2的Cry1Ac活化毒素进行初筛,将初筛存活成虫与室内筛选的GYBT抗性品系成虫进行单对杂交,并用区分剂量(2·5μg/cm2)对F1代进行检测。经检测,2005年河南安阳棉铃虫种群和河北沧县棉铃虫种群对Cry1Ac抗性基因频率基本一致,分别为1·4×10-3和1·5×10-3。用毒素涂表法测定了2004、2005年采自河南安阳、河北高阳、河北沧县、新疆阿克苏和新疆沙湾棉铃虫田间种群对Cry1Ac活化毒素的敏感性水平,结果表明华北棉区与新疆内陆棉区棉铃虫种群对Cry1Ac的敏感性存在一定的地区性差异(<8倍)。总体上,我国华北棉区棉铃虫种群对Cry1Ac还未产生明显抗性,抗性基因频率处于正常水平。棉铃虫对转Bt基因抗虫棉的抗性风险依然存在,需要尽快启动全国性的早期抗性检测和预警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 BT基因 Bt长内毒素 cry1ac 性等位基因 性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食转Bt基因抗虫玉米后亚洲玉米螟幼虫中肠的组织病理变化 被引量:6
13
作者 徐艳聆 王振营 +1 位作者 何康来 白树雄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034-1038,共5页
利用透射显微镜(TEM)观察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e)幼虫取食了表达Cry1Ab杀虫蛋白的转Bt基因玉米心叶组织后中肠的组织病理变化,以探讨转Bt基因玉米对亚洲玉米螟的致病机理,为其合理、安全和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 利用透射显微镜(TEM)观察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e)幼虫取食了表达Cry1Ab杀虫蛋白的转Bt基因玉米心叶组织后中肠的组织病理变化,以探讨转Bt基因玉米对亚洲玉米螟的致病机理,为其合理、安全和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亚洲玉米螟取食Bt玉米后中肠细胞及其细胞器发生了明显的病变。取食Bt玉米12h后中肠细胞开始病变,首先微绒毛脱落、内质网开始肿胀,24h后内质网肿胀、增多,杯状细胞杯腔增大,48h后微绒毛大量脱落,细胞开始空泡化,随着取食时间的增加,细胞空泡化程度加剧,在感染前期细胞间的病变程度差异较大。微绒毛脱落、内质网肿胀断裂是在多数取食Bt玉米的亚洲玉米螟中肠细胞发生的普遍病变。由此表明,人工修饰的Cry1Ab基因导入到玉米染色体组中所表达的杀虫蛋白可使玉米螟幼虫中肠细胞发生病变,最终导致其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玉米 BT基因玉米 cry1AB杀蛋白 组织病理变化 透射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鳅生长及抗氧化-解毒酶系统对水体中转Cry1Ab/Ac基因水稻残遗物的响应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远东 刘雨芳 +7 位作者 李菲 肖璐 谭树华 桂芳艳 莫书银 孙丽川 刘文海 戈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5-101,共7页
在泥鳅养殖水体中添加稻秆粉模拟水稻残遗物生境,研究了泥鳅生长和肝胰脏抗氧化酶(SOD、CAT)与解毒酶(GST)活性对转Cry1Ab/Ac基因水稻‘华恢1号’(HH1)的响应。设计以HH1稻秆粉10 mg·L?1、50 mg·L?1、100 mg·L?1和200 mg... 在泥鳅养殖水体中添加稻秆粉模拟水稻残遗物生境,研究了泥鳅生长和肝胰脏抗氧化酶(SOD、CAT)与解毒酶(GST)活性对转Cry1Ab/Ac基因水稻‘华恢1号’(HH1)的响应。设计以HH1稻秆粉10 mg·L?1、50 mg·L?1、100 mg·L?1和200 mg·L?1 4个梯度浓度处理泥鳅为试验组,以非转Bt基因水稻‘明恢63’(MH63)稻秆粉处理组为阴性对照,不加稻秆粉的基础饲养组为空白对照。结果显示:在4种稻秆粉浓度下,HH1组与MH63对照组泥鳅的特定生长率、肥满度、内脏系数及SOD、CAT和GST酶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空白对照比较,稻秆粉浓度升高对泥鳅生长的抑制逐渐增强,当浓度达到200 mg·L?1时,HH1组和MH63对照组泥鳅的特定生长率、内脏系数与CAT活性降低。研究结果表明,水体中低含量的转融合基因Cry1Ab/Ac水稻HH1稻秆粉对泥鳅的生长与生理酶活性没有明显影响,高浓度HH1和MH63稻秆粉均使泥鳅的生长和生理酶活性显著降低,这可能与养殖水体中浓度较高的悬浮稻秆粉妨碍了泥鳅的呼吸和滤食,及稻秆粉的分解降低了水体p H和溶氧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cry1Ab/ac基因水稻 水稻残遗物 泥鳅 生长 氧化酶 解毒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cry1C基因抗虫水稻吉生粳3号外源基因整合分析与品系特异性检测 被引量:5
15
作者 金永梅 马瑞 +1 位作者 于志晶 林秀峰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12,共7页
利用染色体步移方法分离获得转cry1C基因抗虫水稻吉生粳3号外源基因旁侧序列及其水稻基因组中的插入位点,并建立了吉生粳3号品系特异性PCR检测方法。通过对吉生粳3号外源基因左、右边界旁侧序列分别与水稻基因组序列和T-DNA序列的比对... 利用染色体步移方法分离获得转cry1C基因抗虫水稻吉生粳3号外源基因旁侧序列及其水稻基因组中的插入位点,并建立了吉生粳3号品系特异性PCR检测方法。通过对吉生粳3号外源基因左、右边界旁侧序列分别与水稻基因组序列和T-DNA序列的比对分析确定其插入位点,发现T-DNA在水稻基因组(日本晴)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间区2790685-2790589位点(GenBank登记号:NC_029257.1)。根据T-DNA插入位点,在插入位点两侧基因组区域和T-DNA左边界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了吉生粳3号事件特异性PCR检测方法,为吉生粳3号的身份识别提供了准确、快速的检测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cry1C基因水稻 旁侧序列 插入位点 事件特异性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Bt基因抗虫玉米对棉铃虫杀虫活性的初步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芮昌辉 范贤林 +1 位作者 孟香清 董丰收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88-90,共3页
Insecticidal activity of different organs of transgenic corn expressing Cry1Ab insecticidal protein gene from Bacillus thuringiensis (Bt) to Helicoverpa armigera was tested in laborator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opco... Insecticidal activity of different organs of transgenic corn expressing Cry1Ab insecticidal protein gene from Bacillus thuringiensis (Bt) to Helicoverpa armigera was tested in laborator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opcorn has the lowest activity among the 7 organs of Bt corn, and the order of insecticidal activity was as follows: popcorn < filament < stem < corncob < bract < corn grain < leaf.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insecticidal activity of filament to Cry1Ac resistant population (13.1 fold of resistance ratio) compared with that of a susceptible population of the pe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 BT玉米 活性 评价 Bt基因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Bt基因玉米后代抗虫性快速鉴定技术研究初报 被引量:3
17
作者 付金峰 杨雪梅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0-91,共2页
在玉米5~6叶期用1000、1250mg/L卡那霉素和500mg/L潮霉素B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药后4d,不含Bt基因玉米的叶片出现明显的黄斑,而含Bt基因的玉米叶片无症状。田间抗虫鉴定,叶片无症状的玉米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虫性,而叶片出现明显黄斑的... 在玉米5~6叶期用1000、1250mg/L卡那霉素和500mg/L潮霉素B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药后4d,不含Bt基因玉米的叶片出现明显的黄斑,而含Bt基因的玉米叶片无症状。田间抗虫鉴定,叶片无症状的玉米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虫性,而叶片出现明显黄斑的玉米则表现出不抗虫。田间抗虫鉴定结果与潮霉素B的鉴定结果t检验未达到显著性差异,说明通过抗生素来鉴定转Bt基因玉米的方法可以在生产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基因 玉米 鉴定 卡那霉素 潮霉素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cry1Ac+cry2Ab基因棉与转cry1Ac+EPSPS基因棉荒地的生存竞争能力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兴华 田绍仁 +2 位作者 张天玉 李捷 乔艳艳 《生物安全学报》 2012年第2期119-124,共6页
【背景】此研究为"十二五"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国家项目中创建新的转基因棉花品种环境安全评价技术而设。【方法】以转双价双Bt抗虫基因(cry1Ac+cry2Ab)棉和转双价抗虫、抗除草剂基因(cry1Ac+EPSPS)棉为观察品种,非转基因棉... 【背景】此研究为"十二五"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国家项目中创建新的转基因棉花品种环境安全评价技术而设。【方法】以转双价双Bt抗虫基因(cry1Ac+cry2Ab)棉和转双价抗虫、抗除草剂基因(cry1Ac+EPSPS)棉为观察品种,非转基因棉赣棉11号为对照品种,在荒地用撒播和3cm深度播种2种方式,于2011年5月~2012年3月对棉花出苗率、株高、生育进程、棉吐絮瓣数、絮瓣脱落率、自生苗等生存竞争能力进行比较,检测、评价其杂草化的风险,并探讨、验证检测技术的可行性。【结果】在荒地条件下,以2种方式播种的转cry1Ac+cry2Ab基因棉和转cry1Ac+EPSPS基因棉与非转基因棉相比,上述各项指标的竞争能力总体上未表现显著优势。【结论与意义】转cry1Ac+cry2Ab基因棉和转cry1Ac+EPSPS基因棉在荒地条件下生长无杂草化风险。同时,研究证明,在荒地自然生态条件下,可以采用撒播和3cm深度播种方法检测新的转基因棉花品种在生存竞争能力上的杂草化风险,在测评上有互为参照效应,为定性评价新的转基因棉花品种的杂草化风险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价双Bt基因 cry1ac+cry2Ab基因 双价 除草剂基因 5-烯醇丙酮酰莽草酸-3-磷酸合酶基因 生存竞争能力 杂草化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苏云金杆菌杀虫晶体蛋白基因抗虫水稻的GUS和PCR辅助选择 被引量:2
19
作者 蔡平钟 宁素华 +6 位作者 向跃武 张志雄 钟万芳 吴洁 阎文昭 张志勇 何俊蓉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4期1-4,共4页
报道了转基因抗虫水稻克螟稻 1号 (Ts 9)与非转基因恢复系川恢 94 9、H97810 17及保持系 2 12B等杂交F3 代的GUS和PCR检测。GUS检测的结果 ,Ts 9与非转基因川恢 94 9、H97810 17杂交F3 代有较多的GUS阳性植株。GUS阴性植株与阳性... 报道了转基因抗虫水稻克螟稻 1号 (Ts 9)与非转基因恢复系川恢 94 9、H97810 17及保持系 2 12B等杂交F3 代的GUS和PCR检测。GUS检测的结果 ,Ts 9与非转基因川恢 94 9、H97810 17杂交F3 代有较多的GUS阳性植株。GUS阴性植株与阳性植株的分离比约为 2∶1。用设计合成的一对引物进行PCR扩增的结果 ,大部分GUS检测呈阳性的植株及一个保持系 2 12B与Ts 9杂交F3 代植株获得了大小约 12 0 0bp的PCR产物 ,即cryIA (b)基因片段。试验结果表明PCR是比GUS叶片染色法更为灵敏、准确、方便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水稻 GUS PCR 螟稻1 苏云金杆菌 晶体蛋白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双价抗虫抗除草剂基因棉栽培地生存竞争能力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兴华 田绍仁 +3 位作者 张天玉 李捷 杨兆光 乔艳艳 《农业科技通讯》 2012年第5期73-76,共4页
此研究为国家转双价抗虫抗除草剂棉花环境安全评价技术建立而设。结果:转双价抗虫抗除草剂基因棉在吐絮期株高生长竞争优势达显著水平,超对照9.12 cm;吐絮期棉花覆盖度竞争优势达极显著水平,超对照100.5个百分点;产量竞争优势不显著,籽... 此研究为国家转双价抗虫抗除草剂棉花环境安全评价技术建立而设。结果:转双价抗虫抗除草剂基因棉在吐絮期株高生长竞争优势达显著水平,超对照9.12 cm;吐絮期棉花覆盖度竞争优势达极显著水平,超对照100.5个百分点;产量竞争优势不显著,籽棉超对照66.92 kg/亩,皮棉超对照21.14 kg/亩;发芽率无竞争优势,低于对照0.5个百分点。与非转基因常规棉相比,转双价抗虫抗除草剂基因棉总体上生存竞争能力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价除草剂基因 苏云金芽孢杆菌cry1ac基因 5-烯醇丙酮酰莽草酸-3-磷酸合酶基因 生存竞争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