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4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转移矩阵的大凉山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高文龙 张景华 +6 位作者 刘洪 欧阳渊 吴君毅 苏悦 邵璐 宋雯洁 刘小念 《西北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0-281,共12页
笔者通过遥感解译得到1990年、2000年、2010年、2022年4期大凉山区土地利用/覆盖图,利用转移矩阵的方法,分析4期大凉山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情况,并探讨了政策变化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990~2022年,大凉山区耕地面积由11153 km^(2... 笔者通过遥感解译得到1990年、2000年、2010年、2022年4期大凉山区土地利用/覆盖图,利用转移矩阵的方法,分析4期大凉山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情况,并探讨了政策变化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990~2022年,大凉山区耕地面积由11153 km^(2)减少到4090 km^(2),减少了63%;林地面积由11713 km^(2)增长到18658 km^(2),增长了59%;草地面积1990~2000年由7708 km^(2)增长到10160 km^(2),2000~2010年下降到5128 km^(2),2010~2022年增长到6907 km^(2),整体面积下降10%;水域湿地与建设用地1990~2022年分别从254 km^(2)和92 km^(2)增长到了520 km^(2)和748 km^(2),增幅分别为104%与713%,增幅明显。这与大凉山区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天保工程”、退耕还林还草等政策的预期结果相对应。再结合土地利用空间变化分析,林地面积的增长主要由耕地转化而来,草地面积初期增长来自林地被砍伐后的逆向演替,在“天保工程”等政策进行保护后,草地面积的增长主要来自耕地。2010年后,大凉山区林地保护政策从种植人工林地转为维护现有成果,因此林地增长速度放缓。总览1990~2022年,尤其是1998年“天保工程”等政策实施后,大凉山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但在实地考察中,仍有部分林地被砍伐后形成草地,且大面积人工针叶林也存在生态系统单一、易发生火灾的问题。笔者通过对大凉山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背后驱动因素的探讨分析,旨在为大凉山区生态保护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生态环境 驱动因素 大凉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移矩阵的柔性直流配网不对称故障电气量计算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戴志辉 周鑫泽 史琛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2-231,I0028,共11页
柔性直流配电网以其在分布式源储并网领域的显著优势得到了广泛关注,短路电流计算是实现柔直配网保护的基础。而现有研究多针对局部网络及特定故障类型,缺乏适用于柔直配网全网、计及交直流交互的短路电流计算方法。结合全控型换流器等... 柔性直流配电网以其在分布式源储并网领域的显著优势得到了广泛关注,短路电流计算是实现柔直配网保护的基础。而现有研究多针对局部网络及特定故障类型,缺乏适用于柔直配网全网、计及交直流交互的短路电流计算方法。结合全控型换流器等效电路,提出柔性直流配网不对称故障短路电流计算方法。该方法以全控型换流器为依据,建立计及换流器交直流两侧电气约束量的转移矩阵,并根据转移矩阵求解柔直配网系统内的各节点电压,根据叠加原理推导柔直配网全网的不对称短路故障时的短路电流计算方法,最后,在PSCAD/EMTDC中建立柔性直流配网模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直配网 全控型换流器 不对称短路 转移矩阵 电气量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离散随机系统状态转移矩阵的新证明
3
作者 马丽敏 常桂娟 修宗湖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4期306-309,共4页
针对离散时变随机系统,结合相关学者已经证明的状态转移矩阵的形式,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了以新的方式定义的矩阵也是离散时变随机系统的状态转移矩阵。
关键词 状态转移矩阵 离散系统 数学归纳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地区兴安落叶松天然林转移矩阵模型研究
4
作者 王建军 冉啟香 张孝仙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共9页
建立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兴安落叶松天然林的径阶转移矩阵生长模型,用于预估主要树种的生长情况及林分结构参数,为森林结构与功能恢复提供参考。利用2期一类清查数据的667块兴安落叶松天然林样地数据,构建兴安落叶松、桦木、栎类、软阔... 建立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兴安落叶松天然林的径阶转移矩阵生长模型,用于预估主要树种的生长情况及林分结构参数,为森林结构与功能恢复提供参考。利用2期一类清查数据的667块兴安落叶松天然林样地数据,构建兴安落叶松、桦木、栎类、软阔的可变参数转移矩阵模型(VM)和固定参数转移矩阵模型(FM),应用构建的生长、进界、枯损3个子模型,预测短期内的断面积变化以及长期内的林分参数变化。结果表明,VM拟合结果显示,林木大小、林木多样性、林分属性、竞争指数和立地条件对林木向上生长、进界和枯损具有显著影响(P<0.05);模型的R^(2)均在0.82以上,MAE在18%以内,VM和FM的预测精度相差不大。FM和VM对胸高断面积的短期预测值与实际值基本无差异;FM对林木大小多样性指数、树种多样性指数、胸高断面积和林分密度的长期预测值偏高,而VM的预测结果符合理论值。研究显示,转移矩阵生长模型具有较好的解释性和预测性,采用考虑林分状态的可变参数转移矩阵模型法可以合理预测大兴安岭地区兴安落叶松的林分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安落叶松天然林 转移矩阵生长模型 向上生长 进界 枯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和转移矩阵的泾河流域生态承载力时空动态评价 被引量:51
5
作者 岳东霞 杜军 +3 位作者 刘俊艳 郭建军 张佳静 马金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550-2558,共9页
利用泾河流域1986、1995、2000、2008年4期遥感数据和转移矩阵分析方法,在G IS平台上,对该流域近23 a的生态承载力时空变化进行了定量评价和空间化表达,结果表明,泾河流域生态承载力空间分布极不均匀,整体呈南高北低,并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利用泾河流域1986、1995、2000、2008年4期遥感数据和转移矩阵分析方法,在G IS平台上,对该流域近23 a的生态承载力时空变化进行了定量评价和空间化表达,结果表明,泾河流域生态承载力空间分布极不均匀,整体呈南高北低,并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由上游向下游递增的空间变化趋势,表现出与流域地貌特征,土地利用/覆被和环境禀赋相关联的地理特性和空间异质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全流域生态承载力呈逐年降低趋势,尤其以2000年以后下降趋势明显,但流域内部不同区域的生态承载力及其各类土地生态承载力的变化幅度与趋势各有不同;3个时段内(1986—1995年、1995—2000年、2000—2008年)流域各类土地生态承载力转换频繁,转向趋势明显,且以2000年为拐点,前两时段以林地和草地生态承载力向耕地和建筑用地生态承载力转移为主,后一时段以耕地和建筑用地生态承载力向林地和草地生态承载力转移为主,导致近23 a来泾河流域生态承载力及其内部组成变化均较大,说明土地利用/覆被的变化是流域生态承载力变化的主导因素,而1999年以后国家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工程则是2000—2008年该流域生态承载力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承载力 遥感(RS) 地理信息系统(GIS) 转移矩阵 泾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移矩阵的准格尔旗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被引量:58
6
作者 张建国 李晶晶 +2 位作者 殷宝库 高云飞 刘晓燕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1-134,共4页
[目的]土地利用是影响水土流失变化的重要因子,通过分析准格尔旗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变化情况,掌握该区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去向,为分析该区水土流失状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方法研究准格尔旗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结果]2014... [目的]土地利用是影响水土流失变化的重要因子,通过分析准格尔旗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变化情况,掌握该区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去向,为分析该区水土流失状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方法研究准格尔旗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结果]2014—2016年,准格尔旗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不显著,表现为林地、草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占地面积分别减少16.02,12.66和2.48km^2,居民点及工矿交通用地、其他土地、耕地的占地面积分别增加18.63,10.53和1.72km^2;该区水土流失面积增加70.8km^2。[结论]准格尔旗减少的林地和草地主要转变为居民点及工矿交通用地和其他土地。结合水土流失数据分析表明,该区域水土流失面积的增加与林地和草地面积减少,以及林地和草地植被覆盖度的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矩阵 多沙粗沙区 准格尔旗 土地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哈河流域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及空间变化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超 王琳 +1 位作者 张秋霞 陈根发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11,共6页
布哈河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是青海湖最大的补给河流。该流域属于典型的生态脆弱区,是气候变化响应最敏感区域之一。为此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变量分析方法,研究了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转移规律,分析了引起变化的原因,... 布哈河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是青海湖最大的补给河流。该流域属于典型的生态脆弱区,是气候变化响应最敏感区域之一。为此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变量分析方法,研究了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转移规律,分析了引起变化的原因,为青海湖流域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下垫面变化引起径流变化的研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980年代至2014年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增加量主要发生在高中低三种不同覆盖度草地,减少量主要表现在未利用地。总变化中将近一半发生了数量上绝对值的变化,另一半发生了空间位置转移。低盖度草地和未利用地以净变化量为主,而中盖度草地与高盖度草地均以交变化量为主。空间转移分析表明,流域西北部海拔3 900 m以上源头区属无人区,受温度升高降水增加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源头区植被增加响应明显。而在海拔3 900 m以下区域,植被盖度增加类型分布较分散,整体受气候变化自然因素影响,局部在人类集中分布区域受放牧等人为干扰影响大,为植被减少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转移矩阵 空间变化 信息变量 布哈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移矩阵的矿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分析:以淮南某高潜水位煤矿为例 被引量:7
8
作者 张瑞娅 肖武 +4 位作者 张建勇 杨洁 周祥勃 位蓓蕾 王然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06-209,共4页
为了解高潜水位矿区煤炭开采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和土地治理提供参考,以安徽淮南某煤矿为例,根据矿山2008—2035年的开采计划,利用MSPS软件模拟预测采煤沉陷及积水情况,通过ArcGIS和Excel软件构建矿区开采前后的土地利用转移矩阵,进而... 为了解高潜水位矿区煤炭开采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和土地治理提供参考,以安徽淮南某煤矿为例,根据矿山2008—2035年的开采计划,利用MSPS软件模拟预测采煤沉陷及积水情况,通过ArcGIS和Excel软件构建矿区开采前后的土地利用转移矩阵,进而分析煤炭开采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矿区28年的煤炭开采,预计将导致近一半土地塌陷入水中,其中对耕地的影响最大,开采后将导致51.19%的耕地(1 547.69hm2)出现积水而无法耕种,预计每年直接经济损失达1.21亿元。应采取边采边复技术保证复垦后耕地的生产力水平,使其尽快恢复到正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潜水位矿区 土地利用 转移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移矩阵识别的马尔可夫能源结构预测模型 被引量:14
9
作者 牛东晓 孙伟 赵磊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9-61,共3页
将马尔可夫预测模型应用到能源结构预测中,提出一种计算转移矩阵的方法,并以某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统计数据为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
关键词 能源结构 马尔可夫预测模型 转移矩阵识别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转移矩阵方法计算一维光子晶体的禁带结构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鸿娟 叶志清 +3 位作者 邓海东 饶春芳 邓承志 卢锦萍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105-109,共5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利用转移矩阵来计算一维光子晶体的光子禁带结构的新方法.利用此方法计算了不同介电常量、不同几何结构的晶体的禁带特征,并讨论了掺杂后的一维光子晶体光子禁带的变化情况.
关键词 转移矩阵 一维光子晶体 晶体结构 光子禁带 一维周期性介电材料 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地转移矩阵的疏勒河中游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云亮 曾建军 +2 位作者 胡想全 孙栋元 宋增芳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34-39,共6页
为了分析疏勒河流域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以疏勒河中游为研究区,利用1980,2000年和2013年多期遥感影像数据和地形图,运用人机交互目视解译以及空间分析方法和数理统计方法,获得疏勒河中游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对疏勒河流... 为了分析疏勒河流域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以疏勒河中游为研究区,利用1980,2000年和2013年多期遥感影像数据和地形图,运用人机交互目视解译以及空间分析方法和数理统计方法,获得疏勒河中游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对疏勒河流域近34 a来土地利用结构的动态演化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近34 a来,疏勒河中游内未利用土地分布最广,其次是草地和耕地,再次是林地、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和水域,仅占研究区不到4%的面积;(2)近34 a来疏勒河中游地区耕地大面积增加,水域面积急剧减少;(3)疏勒河中游区各景观类型的变化强度和变化方向各有不同,生态功能呈退化的趋势;纯自然生态系统的景观格局的变化强度在近年来有所上升,人类活动的影响强度呈加强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影像 土地利用变化 转移矩阵 疏勒河中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移矩阵的重庆市北碚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被引量:16
12
作者 丁茜 付梅臣 王力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98-204,共7页
获取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定量信息对于土地管理和规划、促进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以重庆市北碚区2000、2005、2010、2015年的landsat TM影像为基本数据源,采用监督分类的方法获得了北碚区4个时相的土地利用数据,建立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获取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定量信息对于土地管理和规划、促进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以重庆市北碚区2000、2005、2010、2015年的landsat TM影像为基本数据源,采用监督分类的方法获得了北碚区4个时相的土地利用数据,建立土地利用转移矩阵,从年均变化强度、地类动态度、地类转变强度及倾向度3个层次构建指标,深入挖掘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分析北碚区15年土地利用的变化速率、转变强度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00—2015年重庆市北碚区的土地利用发生明显变化,变化强度呈递增趋势;各类用地在不同时段内变化分异较大,变化相对剧烈的地类主要是建设用地和耕地,耕地减少的强度与城市扩张速度呈正相关;地类综合动态度与地类占研究区面积的比例有关,单一动态度则反映地类自身的变化情况;地类转变强度和倾向度分别挖掘了地类变化的直观和潜在转变信息,二者结合更能全面地分析地类的来源与转向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转移矩阵 遥感监测 重庆市北碚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义乌城市景观演化转移矩阵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胡希军 陈存友 沈守云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1-116,共6页
以义乌市遥感影像为基础,在GIS支持下,对义乌城市景观演化进行转移矩阵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景观是研究区景观演化最重要的"源",其次是水体景观和林地景观,在建用地景观是最主要的"汇",其次是工业景观和城市居住景观... 以义乌市遥感影像为基础,在GIS支持下,对义乌城市景观演化进行转移矩阵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景观是研究区景观演化最重要的"源",其次是水体景观和林地景观,在建用地景观是最主要的"汇",其次是工业景观和城市居住景观,说明义乌城市景观演化过程主要是吞食农业景观、壮大工业景观和居住景观的过程;景观变化率最大的是绿地景观;大部分景观元素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彼此转移,说明城市扩展过程的城市功能和结构布局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影像 景观演化 转移矩阵 GIS 义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概率转移矩阵的电路可靠性并行计算方法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真 江建慧 +1 位作者 沈君华 史哲文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57-360,共4页
随着电路集成度的提高,软差错已经成为影响可靠性的关键因素.概率转移矩阵是一种用于估计软差错对电路影响的有效方法,它通过对门级电路建立概率模型来计算电路的可靠性.本文基于概率转移矩阵研究计算电路可靠性的并行方法,提出了一种... 随着电路集成度的提高,软差错已经成为影响可靠性的关键因素.概率转移矩阵是一种用于估计软差错对电路影响的有效方法,它通过对门级电路建立概率模型来计算电路的可靠性.本文基于概率转移矩阵研究计算电路可靠性的并行方法,提出了一种电路分割算法,在对电路进行划分后,并行地计算各个模块的概率转移矩阵,再合成对应于整个电路的概率转移矩阵.其中,引入了代数决策图压缩矩阵存储空间.初步的实验结果表明,该并行算法可以有效地减少21.46%的平均时间开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矩阵 代数决策图 电路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转移矩阵法数值研究二维正方介质柱光子晶体的传输特性 被引量:4
15
作者 汤炳书 殷恭维 +1 位作者 徐健良 沈廷根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61-865,共5页
利用转移矩阵方法对二维正方介质柱光子晶体的传输特性进行了研究,数值计算研究了不同晶格、同一晶格柱体截面面积不同、放置方位角不同时光子晶体的传输特性。数值结果表明光子禁带的宽度与中心频率和晶格结构有很大关系,正方晶格更易... 利用转移矩阵方法对二维正方介质柱光子晶体的传输特性进行了研究,数值计算研究了不同晶格、同一晶格柱体截面面积不同、放置方位角不同时光子晶体的传输特性。数值结果表明光子禁带的宽度与中心频率和晶格结构有很大关系,正方晶格更易形成平坦光子禁带,柱体截面面积大,则形成的禁带较宽,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条件下柱体放置的方位角对光子禁带有重要影响。数值研究表明在正方介质柱下设计宽平坦光子禁带时,可以首先考虑正方晶格结构,其次设法使柱体截面尽量大一些,最后可通过柱体放置方位角来微调光子禁带的宽度与中心频率以达到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光子晶体 转移矩阵方法 传输特性 正方介质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尔科夫链状态概率转移矩阵修正算法 被引量:8
16
作者 聂笃忠 陈桦 +1 位作者 米承继 彭礼红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17,共4页
文章分别考虑新、老客户对某类产品各品牌市场占有率贡献情况,对市场调研获取的数据进行量化,获得反映客户在品牌选用转移关系的初始矩阵;结合相邻时期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数据,对初始矩阵迭代求解构建更精确反映市场客户行为的马尔科夫链... 文章分别考虑新、老客户对某类产品各品牌市场占有率贡献情况,对市场调研获取的数据进行量化,获得反映客户在品牌选用转移关系的初始矩阵;结合相邻时期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数据,对初始矩阵迭代求解构建更精确反映市场客户行为的马尔科夫链的状态概率转移矩阵。通过对状态转移矩阵和初始矩阵的"皮尔逊相关系数"计算来评价状态转移矩阵的可靠性。实例证明,状态转移矩阵与初始矩阵各行相关系数达99%以上,真实的反应了各品牌产品在市场占有率中的内在转移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始矩阵 马尔科夫链 状态概率转移矩阵 迭代求解 皮尔逊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概率转移矩阵的时序电路可靠度估计方法 被引量:13
17
作者 欧阳城添 江建慧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1-177,共7页
传统的概率转移矩阵(Probabilistic Transfer Matrix,PTM)方法是一种能够比较精确地估计软差错对门级电路可靠度影响的方法,但现有的方法只适用于组合逻辑电路的可靠度估计.本文提出基于PTM的时序电路可靠度估计方法(reliability estima... 传统的概率转移矩阵(Probabilistic Transfer Matrix,PTM)方法是一种能够比较精确地估计软差错对门级电路可靠度影响的方法,但现有的方法只适用于组合逻辑电路的可靠度估计.本文提出基于PTM的时序电路可靠度估计方法(reliability estimation of Sequential circuits based on PTM,S-PTM),先把待评估时序电路划分为输出逻辑模块和次态逻辑模块,然后用本文提出的时序电路PTM计算模型得到电路的PTM,最后根据输入信号的概率分布计算出时序电路的可靠度.用ISCAS 89基准电路为对象进行实验和验证,实验表明所提方法是准确和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差错 时序电路 可靠度估计 概率转移矩阵 半张量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状态转移矩阵逼近的椭圆球面波函数求解方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钟佩琳 王红星 +2 位作者 赵志勇 刘锡国 刘传辉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427-2431,共5页
该文针对现有椭圆球面波函数(PSWFs)求解算法存在的效率低、硬件实现复杂度高,尤其是精度不可控的问题,结合线性时变系统理论,提出一种基于微分方程状态转移矩阵逼近的PSWFs求解方法。该算法通过求解小区间上的状态转移矩阵来逼近整个... 该文针对现有椭圆球面波函数(PSWFs)求解算法存在的效率低、硬件实现复杂度高,尤其是精度不可控的问题,结合线性时变系统理论,提出一种基于微分方程状态转移矩阵逼近的PSWFs求解方法。该算法通过求解小区间上的状态转移矩阵来逼近整个时间区间上的状态转移矩阵,进而求得离散时间点上的系统运动轨迹,即PSWFs数值解。理论推导了求解误差并修正了算法,修正后算法具有简明的误差表达式,与Parr算法和Legendre多项式逼近算法在求解精度和复杂度上进行了对照分析。结果表明,该文算法求解精度高且可控,时间和空间复杂度低,易于硬件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处理 椭圆球面波函数 求解方法 微分方程 状态转移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转移矩阵法和频域块迭代法分析点缺陷二维光子晶体 被引量:5
19
作者 林芳蕾 仇高新 +1 位作者 李永平 李永平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5-41,共7页
本文介绍了广泛用于分析光子晶体的两种方法:转移矩阵法和频域块迭代法。运用这两种方法,我们研究了一个5行5列在空气中呈正方排列的二维介质柱晶体,改变中心介质柱的半径和介电常数,分别得到各自对应不同的透射和色散关系曲线。对于同... 本文介绍了广泛用于分析光子晶体的两种方法:转移矩阵法和频域块迭代法。运用这两种方法,我们研究了一个5行5列在空气中呈正方排列的二维介质柱晶体,改变中心介质柱的半径和介电常数,分别得到各自对应不同的透射和色散关系曲线。对于同一参数结构的光子晶体,不同算法得到的带隙和缺陷态频率是一致的。同时根据透射和色散曲线所体现出来的晶体特性,我们分析了将光子晶体用作激光谐振腔以提高Q值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缺陷 光子晶体 光子带隙 转移矩阵 频域块迭代 色散 透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概率转移矩阵的串行电路可靠度计算方法 被引量:18
20
作者 王真 江建慧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1-247,共7页
概率转移矩阵(Probabilistic Transfer Matrix,PTM)方法是一种能够在门级比较精确地估计差错对电路可靠性影响的方法,但目前其实现方法只能适用于较小规模的电路.本文引入了电路划分的思想,先把电路分割成一组适宜用原始PTM方法直接计... 概率转移矩阵(Probabilistic Transfer Matrix,PTM)方法是一种能够在门级比较精确地估计差错对电路可靠性影响的方法,但目前其实现方法只能适用于较小规模的电路.本文引入了电路划分的思想,先把电路分割成一组适宜用原始PTM方法直接计算其可靠度的模块,然后计算出这些模块的可靠度,再依据串行可靠度模型,将所有模块可靠度合成为整个电路的可靠度.本文用实验的方法通过对74系列电路的分析得到了合适的电路分割参数,即分割宽度,再进一步对ISCAS85基准电路进行了可靠度的计算,结果表明新方法可以适用于更大规模的无冗余组合电路.通过与依据美军标MIL-HDBK-217所算得的可靠度的比较,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次电路可靠性评估 串行可靠度模型 概率转移矩阵 电路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