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瑞维鲁胺对气阴两虚型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
1
作者 陈舜琦 李祥锟 +1 位作者 伍春羽 王小利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473-2476,共4页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瑞维鲁胺对气阴两虚型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9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2组采用雄性激素剥夺疗法,同时对照组给予瑞维鲁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瑞维鲁胺对气阴两虚型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9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2组采用雄性激素剥夺疗法,同时对照组给予瑞维鲁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每28 d为1周期,疗程6个周期。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血清肿瘤生长指标(ALP、VEGF、tPSA)、Th1/Th2细胞因子(IL-2、IL-4、IL-8、IL-10、IFN-γ)、免疫功能指标(CD4^(+)、CD8^(+)、CD4^(+)/CD8^(+)、NK细胞计数)、糖脂代谢指标(FPG、LDL-C、TC)、生活状态(KPS评分、ZP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血管收缩、贫血、恶心呕吐发生率及FPG、TC更低(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血清肿瘤生长指标、Th2因子(IL-4、IL-6、IL-10)、ZPS评分降低(P<0.05),CD4^(+)、NK细胞、CD4^(+)/CD8^(+)、Th1因子(IL-2、IFN-γ)、FPG、TC(观察组除外)、KPS评分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瑞维鲁胺可安全有效减轻气阴两虚型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症状、内分泌治疗导致的糖脂代谢紊乱,提高机体免疫和治疗耐受性,调节Th1/Th2细胞因子平衡,降低不良反应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芪扶正注射液 瑞维鲁胺 前列腺 激素敏感 治疗耐受 气阴两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CC晚期前列腺癌中国专家共识——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起始应用新型内分泌治疗的全程管理(2022年版) 被引量:12
2
作者 中国前列腺癌研究协作组(CPCC) 叶定伟 +1 位作者 黄健 朱耀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42-1259,共18页
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etastatic hormone-sensitive prostate cancer,mHSPC)是需要持续关注的男性健康问题。2021年国内外各大指南关于mHSPC初始系统治疗推荐进行了重要更新,新型内分泌治疗(novel hormone therapy,NHT)联合雄激... 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etastatic hormone-sensitive prostate cancer,mHSPC)是需要持续关注的男性健康问题。2021年国内外各大指南关于mHSPC初始系统治疗推荐进行了重要更新,新型内分泌治疗(novel hormone therapy,NHT)联合雄激素剥夺治疗(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ADT)成为最重要的系统治疗方案。同时转移性前列腺癌原发灶局部治疗、转移灶定向治疗(metastasis-directed therapy,MDT)、基因检测、新型影像学(next-generation imaging,NGI)等新技术、新理念快速发展,推动mHSPC全程诊疗格局进一步改变。中国与欧美地区前列腺癌在遗传背景、早筛开展、初诊疾病分布及临床表现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为解答中国mHSPC临床管理相关的热点及争议问题,由中国前列腺癌研究协作组(Chinese Prostate Cancer Consortium,CPCC)组织多学科专家筛选关键决策问题,结合最新发表数据,经过多轮投票及讨论,最终形成《CPCC晚期前列腺癌中国专家共识——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起始应用新型内分泌治疗的全程管理(2022年版)》,以期为mHSPC真实世界临床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 新型内分泌治疗 全程管理 精准诊断 多模式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罗他胺治疗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的成本-效用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刘世贤 李顺平 +5 位作者 窦蕾 王凯旋 史钊 王瑞雪 朱晓红 宋泽华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00-1406,共7页
目的评估达罗他胺、雄激素剥夺治疗(ADT)和多西他赛联合治疗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的成本-效用。方法构建三状态分区生存模型,模拟患者25年的总成本、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和增量成本-效用比(ICUR),采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 目的评估达罗他胺、雄激素剥夺治疗(ADT)和多西他赛联合治疗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的成本-效用。方法构建三状态分区生存模型,模拟患者25年的总成本、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和增量成本-效用比(ICUR),采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概率敏感性分析检验模型的稳健性。结果基础分析结果显示,达罗他胺三联疗法较安慰药多获得1.93个QALYs,同时多花费443434.97元,ICUR值为230204.49元/QALY,略低于3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情景分析结果显示,当达罗他胺价格下降30%时,ICUR低于2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显示,mHSPC状态的健康效用值和达罗他胺的成本对基础分析结果影响较大;概率敏感性分析显示,当意愿支付阈值为242928元/QALY时,达罗他胺三联疗法具有成本-效优势用的概率为63.30%。结论从中国卫生体系角度来看,达罗他胺、ADT和多西他赛联合治疗mHSPC患者更具有成本-效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罗他胺 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 成本-效用分析 分区生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帕他胺治疗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的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文强 袁仁斌 +6 位作者 刘爽 赖飞 杨丁源 李康 王宇 邱明星 李俊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49-952,共4页
目的:评估四川省成都地区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etastatic hormone-sensitive prostate cancer,mHSPC)使用雄激素剥夺治疗(androgen deprived therapy,ADT)联合阿帕他胺治疗的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的缓... 目的:评估四川省成都地区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etastatic hormone-sensitive prostate cancer,mHSPC)使用雄激素剥夺治疗(androgen deprived therapy,ADT)联合阿帕他胺治疗的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的缓解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于成都地区4家三甲医院泌尿外科使用阿帕他胺联合ADT治疗的mHSPC患者,观察患者治疗1个月与3个月后的PSA50、PSA90缓解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共纳入81例mHSPC患者,治疗1个月后,PSA50、PSA90缓解率分别为81.48%和48.15%,3例(3.7%)患者PSA值≤0.2 ng/mL。治疗3个月后,PSA50、PSA90缓解率分别为97.53%和86.42%,35例(43.21%)患者PSA值≤0.2 ng/mL。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皮疹(28.40%),疲乏(23.46%),腹泻(6.17%),高血压(2.47%)。3级以上不良反应为皮疹(4.93%)和疲乏(2.47%)。结论:成都地区mHSPC患者数据显示接受ADT联合阿帕他胺治疗具有较好的PSA缓解率及耐受性,可作为中国mHSPC患者的治疗方案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 阿帕他胺 前列腺特异抗原缓解率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西他赛化疗联合内分泌治疗在高负荷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5
作者 郭锥锋 何昶 +3 位作者 陆旭伟 杨帆 巫嘉文 王杭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45-749,共5页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docetaxel,DTX)化疗联合内分泌治疗在高负荷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highvolume disease-metastatic hormone-sensitive prostate cancer,HVD-mHSP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7月复旦大...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docetaxel,DTX)化疗联合内分泌治疗在高负荷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highvolume disease-metastatic hormone-sensitive prostate cancer,HVD-mHSP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7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闵行分院收治的51例高负荷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年龄、初治PSA水平、Gleason评分、肿瘤TNM分期及体力状态ECOG评分。单纯内分泌治疗(androgen-deprivation therapy,ADT)组30例患者持续行ADT,联合化疗组21例患者在ADT基础上联合DTX 3周方案(75 mg/㎡,静脉滴注第1天,每21天为1周期,DTX治疗前12 h,3 h,1 h口服地塞米松7.5 mg,6个周期疗程)。比较联合DTX组与单纯ADT组的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从开始前列腺癌治疗至进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时间)、PSA缓解率和不良反应等。结果51例均获得密切随访,时间为11.7个月~31.3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0.7个月。联合DTX组和单纯ADT组达到PSA最低点中位时间分别为6.5个月与7.7个月(P=0.024),联合DTX组与单纯ADT组分别有9例(42.9%)和4例(13.3%)在治疗后12个月内PSA降低至0.2 ng/mL以下(P=0.020),无进展生存期联合DTX组与单纯ADT组分别为16.3个月(6.5~28.5个月)与9.3个月(4.3~22.7个月)(P=0.002),两组各有6例(28.6%)和18例(60.0%)出现疾病进展(P=0.045)。联合DTX组与ADT组分别有2例(9.5%)及5例(16.7%)死于前列腺癌及相关并发症。联合DTX组21例均完成6个周期化疗,13例(61.9%)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性粒细胞减少,有2例(9.5%)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10例(47.6%)出现消化系统毒性反应,其中1例(4.8%)出现3级肝功能不全;9例(42.8%)出现皮肤黏膜毒性反应;3例(14.3%)出现轻度体液潴留。ADT组未见血液及消化系统毒性反应。联合DTX组与单纯ADT组分别有11例(52.4%)及16例(53.3%)出现午后潮热、乏力等症状(P=0.947)。结论DTX联合ADT治疗;可作为延缓HVDmHSPC去势抵抗的有效治疗方案之一,延长PFS且具有较高的PSA缓解率,在密切监测下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基本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高负荷 转移 激素敏感 多西他赛(DT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移性前列腺癌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6
作者 李俊洋 余晓东 +5 位作者 吕宗应 陈贵源 胡安能 朱潇乐 林宇航 郑永波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4-209,共6页
目的:探寻转移性前列腺癌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2019年1月至2024年3月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首次入院后病理检查诊断为前列腺癌的1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年龄、体质指数、Gleason评分、术前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ree ... 目的:探寻转移性前列腺癌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2019年1月至2024年3月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首次入院后病理检查诊断为前列腺癌的1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年龄、体质指数、Gleason评分、术前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ree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FPSA)/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otal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TPSA)比值(F/T比值)、血浆纤维蛋白原、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单核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monocyte-lymphocyte count ratio,MLR)、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前列腺体积、TPSA,碱性磷酸酶、吸烟史、饮酒史。根据诊断分为局限性前列腺癌组99例和转移性前列腺癌组81例,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对变量进行分析,探寻转移性前列腺癌的临床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体质指数(U=-2.456,P<0.014)、Gleason评分(U=6.801,P=0.000)、血浆纤维蛋白原(U=3.360,P=0.001)、淋巴细胞(U=-2.963,P=0.003)、NLR(U=2.096,P=0.036)、PLR(U=2.503,P=0.012)、MLR(U=2.434,P=0.015),TPSA(χ^(2)=30.462,P=0.000),碱性磷酸酶(χ^(2)=36.719,P=0.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质指数降低、Gleason评分升高、TPSA>20 ug/L,碱性磷酸酶≥90 ng/mL是转移性前列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初次入院诊断为前列腺癌的患者,发现其体质指数低,Gleason评分高,TPSA>20 ug/L,碱性磷酸酶≥90 ng/mL的患者应该进一步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以明确是否发生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前列腺 临床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松醇通过cGAS-STING信号通路介导的免疫逃逸调节前列腺癌细胞的放疗敏感性
7
作者 田秀 来晓东 +2 位作者 贾晓辉 郭燕春 龙麟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06,共7页
目的:探讨雪松醇对前列腺癌(PCa)细胞放疗敏感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qRT-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PCa组织和细胞中cGAS、STING mRNA及蛋白表达;人PCa细胞PC-3分为:对照组、放射组、雪松醇组、联合组、抑制剂组。平板克隆实验检测... 目的:探讨雪松醇对前列腺癌(PCa)细胞放疗敏感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qRT-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PCa组织和细胞中cGAS、STING mRNA及蛋白表达;人PCa细胞PC-3分为:对照组、放射组、雪松醇组、联合组、抑制剂组。平板克隆实验检测各组细胞放射敏感性;流式细胞术、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分别检测细胞凋亡、迁移与侵袭;γ-H2AX免疫荧光染色分析雪松醇对DNA损伤修复的影响;PC-3细胞和CD8^(+)T细胞共培养后,分为T细胞组、共培养组、雪松醇组、抑制剂组,MTT、流式细胞术检测CD8^(+)T细胞增殖、凋亡,ELISA检测CD8^(+)T细胞上清中IFN-γ、IL-2、TNF-α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cl-2相关蛋白(Bax)、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及cGAS-STING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PCa组织和细胞中cGAS、STING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P<0.05),且PC-3细胞中cGAS、STING蛋白及mRNA表达最低;与对照组比较,放射组、雪松醇组PC-3细胞克隆形成率、细胞存活率、划痕愈合率、细胞侵袭数显著降低,凋亡率、γ-H2AX焦点数显著升高(P<0.05);与放射组、雪松醇组比较,联合组抑制PC-3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诱导DNA损伤和细胞凋亡的效果增强(P<0.05);抑制剂组减弱了联合组对PC-3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对DNA损伤和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P<0.05);与T细胞组比较,共培养组CD8^(+)T细胞A_(490)、IFN-γ、IL-2、TNF-α水平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与共培养组比较,雪松醇组CD8^(+)T细胞A_(490)、IFN-γ、IL-2、TNF-α水平升高,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与雪松醇组比较,抑制剂组CD8^(+)T细胞A_(490)、IFN-γ、IL-2、TNF-α水平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雪松醇组PC-3细胞内PCNA、PD-L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Bax、cGAS、STING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cGAS-STING通路抑制剂可逆转雪松醇对上述蛋白的影响(P<0.05)。结论:雪松醇可能通过激活cGAS-STING信号通路抑制免疫逃逸,从而增强PCa细胞的放疗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松醇 cGAS-STING 前列腺 免疫逃逸 放疗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患者中PSMA PET/CT衍生参数与循环肿瘤DNA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8
作者 潘剑 叶定伟 +1 位作者 朱耀 王备合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80-685,共6页
背景与目的: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rostate-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PSMA)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和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的检测结果都是激素敏感... 背景与目的: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rostate-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PSMA)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和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的检测结果都是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hormone-sensitive prostate cancer,HSPC)治疗决策的参考依据。本研究旨在分析HSPC患者中PSMA PET/CT衍生参数与ctDNA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诊且接受PSMA PET/CT和ctDNA测序的间隔≤2周、有完整病历记录的HSPC患者。排除存在除前列腺癌外的活动性恶性肿瘤,以及组织学特征支持纯神经内分泌癌或小细胞癌诊断的患者。本研究经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伦理委员会批注(伦理编号:1909207-12)。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评价PSMA PET/CT衍生参数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总肿瘤体积(total tumor volume,TTV)、病灶摄取总量(total lesion uptake,TLU)与ctDNA分数(ctDNA%)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60例HSPC患者,TP53(3.3%)、BRCA2(3.3%)和ATM(3.3%)是最常见的突变基因。在相关性分析中,ctDNA%与SUVmax有显著相关性(Spearman’s rho=0.272,P=0.036);ctDNA%与TLU(Spearman’s rho=0.160,P=0.222)和TTV(Spearman’s rho=0.162,P=0.215)无显著相关性。结论:SUVmax与ctDNA%之间有显著相关性,提示与无PSMA阳性病灶和低PSMA摄取病灶的患者相比,存在高PSMA摄取病灶的患者接受联合靶向治疗的概率增加,本研究结果有望作为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敏感前列腺 前列腺特异膜抗原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 循环肿瘤DNA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RP抑制剂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9
作者 刘琳 盛佳丽 +1 位作者 卢彦达 郑少江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570-1578,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PARPi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以期为临床决策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网络检索2015年1月~2023年6月PubMed、Web of Science、Embace、Clinicial.gov中有关PARPi治疗mCRPC... 目的:系统评价PARPi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以期为临床决策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网络检索2015年1月~2023年6月PubMed、Web of Science、Embace、Clinicial.gov中有关PARPi治疗mCRPC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使用RevMan5.4及Stata17.0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7篇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共188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与非PARPi组比较,PARPi组(PARPi联合或不联合抗激素治疗)可提高mCRPC的放射学无进展生存期(HR=0.52,95%CI=0.34~0.78)和总生存期(HR=0.72,95%CI=0.60~0.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安全性方面,PARPi组1~2级骨痛、背痛、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腹泻、乏力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非PARP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级上述不良反应中与非PARPi组比较,PARPi组中只有恶心和贫血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骨痛、背痛、中性粒细胞减少、呕吐、腹泻、乏力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非PARPi比较,PARPi联合或不联合抗激素治疗可提高mCRPC的放射学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 转移去势抵抗前列腺 有效 安全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利湿化瘀方”联合治疗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的真实世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牟睿宇 李小江 +6 位作者 郭姗琦 陆莹 贾春鑫 王琮 田汇川 王亮 贾英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61-566,共6页
目的:观察“健脾利湿化瘀方”联合雄激素受体抑制剂/雄激素合成抑制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MAB)治疗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hormone-sensitive prostate cancer,HSP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6月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 目的:观察“健脾利湿化瘀方”联合雄激素受体抑制剂/雄激素合成抑制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MAB)治疗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hormone-sensitive prostate cancer,HSP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6月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就诊的HSPC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MAB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脾利湿化瘀方”。主要观察指标为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edia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mPFS)、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次要观察指标为血清睾酮、中医临床症状评分、肿瘤生存质量调查表(EORTC QLQ-C30)、KPS功能状态评分。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可延长mPFS 4个月(16个月vs.12个月)、明显降低PSA水平、改善中医临床症状、改善QLQ-C30、提高KPS评分(均P<0.05)。亚组预后因素分析显示,治疗前KPS评分90分组、PSA最低值≤1 ng/mL、PSA下降≥90%的患者在治疗组中获益更显著。结论:“健脾利湿化瘀方”联合MAB治疗延长患者的m PFS,更好地降低PSA水平,实现PSA的深度应答,降低血清睾酮至去势水平,延长激素敏感时间,改善中医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利湿化瘀方 激素敏感前列腺 最大雄激素阻断治疗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前列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贝明洁 祝新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0-214,共5页
集成磁共振成像(synthet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SyMRI)是一种新型快速定量MRI技术,能通过短时间扫描获得多种定量图谱和对比加权图像,无创性地获得组织客观定量参数,从微观角度提供更多组织成分信息。该技术获得的纵向弛豫时间T... 集成磁共振成像(synthet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SyMRI)是一种新型快速定量MRI技术,能通过短时间扫描获得多种定量图谱和对比加权图像,无创性地获得组织客观定量参数,从微观角度提供更多组织成分信息。该技术获得的纵向弛豫时间T1、横向弛豫时间T2和质子密度(proton density,PD)在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侵袭性预测和预后评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阐述SyMRI技术基本原理,就现有文献对SyMRI在前列腺癌中的相关应用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对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并为前列腺癌治疗提供额外信息。此外,本文就该技术在前列腺癌的应用现状,探讨其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转移 集成磁共振成像 鉴别诊断 侵袭 GLEASON分级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磺酸阿帕替尼靶向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丽丽 霍彬 +5 位作者 柳青 王磊 霍小东 王金焕 臧立 王海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845-850,共6页
目的:评价甲磺酸阿帕替尼单药靶向治疗常规治疗失败的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etastatic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mCRPC)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25例常规治... 目的:评价甲磺酸阿帕替尼单药靶向治疗常规治疗失败的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etastatic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mCRPC)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25例常规治疗失败的mCRPC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口服甲磺酸阿帕替尼后的影像学检查,根据最新修订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癌痛评分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的变化,回顾性分析阿帕替尼靶向治疗4个疗程(平均约112 d)后患者的近期疗效,并对靶向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初步分析。结果:25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72(53~81)岁,病理类型均为腺癌,除3例失访,无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部分缓解(povtial response,PR)11例(44%),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8例(32%),疾病进展(progresive disease,PD)3例(12%)。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mission rate,ORR)为44%,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76%。25例患者治疗中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其中乏力22例(88%)、胃肠道反应15例(60%),血压升高7例(28%),手足综合征6例(24%),头晕不适、蛋白尿等其他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常规治疗失败的mCRPC近期疗效满意,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但多为轻中度反应,需要积极对症处理。今后仍需进一步探索该药治疗mCRPC的机制,为更多患者寻求更为有效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去势抵抗前列腺 甲磺酸阿帕替尼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IgG表达对人前列腺癌细胞株PC3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亚文 陈玢屾 +3 位作者 许凯 李炳坤 温勇 赵朋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97-402,共6页
目的探讨RNA干扰沉默Ig G表达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株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Ig G FC段受体RNA质粒(FCGR1Ash RNA)和阴性对照质粒(NCsh RNA)转染人前列腺癌PC3细胞,Q-PCR和Western-blot检测Ig G表达。以60Coγ射线0、2、4、6、8、10 G... 目的探讨RNA干扰沉默Ig G表达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株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Ig G FC段受体RNA质粒(FCGR1Ash RNA)和阴性对照质粒(NCsh RNA)转染人前列腺癌PC3细胞,Q-PCR和Western-blot检测Ig G表达。以60Coγ射线0、2、4、6、8、10 Gy分别照射空白对照组、NCsh RNA组、FCGR1Ash RNA组细胞;照射48 h后,MTS法检测细胞增殖状态;照射12、24、48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重点探讨6Gy射线照射后不同时间的敏感性、增值率、抑制率与凋亡率。结果质粒转染前列腺癌PC3细胞后,FCGR1Ash RNA与NCsh RNA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Ig G表达水平明显下降,细胞增殖受抑制(P<0.05)。不同放射剂量下48 h后及6Gy射线照射后的不同时间段,FCGR1Ash RNA组的增值率减低,凋亡率升高(P<0.05)。结论RNA干扰抑制Ig G表达能提高PC3细胞对放射线的敏感性,Ig G基因可能是联合放疗治疗前列腺癌的理想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G SIRNA 前列腺 放射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后营养指数预测转移性去势抵抗前列腺癌患者阿比特龙初始耐药和预后 被引量:5
14
作者 方晓 郭建功 +1 位作者 黄金明 樊连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6-321,共6页
目的·确定治疗前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及其变化是否可以用来判断阿比特龙(abiraterone,AA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前列腺癌(metastatic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mCRPC)患者的初始疗效和预测患... 目的·确定治疗前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及其变化是否可以用来判断阿比特龙(abiraterone,AA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前列腺癌(metastatic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mCRPC)患者的初始疗效和预测患者预后。方法·纳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泌尿科接受AA治疗的112例mCRPC患者。在AA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根据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计算PNI值[10×血清白蛋白水平(g/dL)+0.005×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μL^(-1))]。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判断AA治疗初始疗效的预测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以确定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无进展生存期(PSA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SA-PFS)、影像学无进展生存期(radiographic PFS,r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相关的预测因素。结果·在112例mCRPC患者中,81例(72.3%)患者对AA治疗初始有效,其中15例患者在AA治疗期间出现了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闪烁现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基线PNI值、AA治疗1个月后PSA水平降低和AA治疗1个月后PNI值增加与对AA初始有效显著相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基线PNI值是接受AA治疗患者OS、rPFS和PSA-PFS的独立预后预测因素。结论·独立于治疗后PSA水平变化,AA治疗1个月后PNI值增加和高基线PNI值与对AA初始有效显著相关。此外,治疗前低基线PNI值是AA治疗mCRPC患者较差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去势抵抗前列腺 阿比特龙 前列腺特异抗原的闪烁现象 初始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7)Lu-PSMA-617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新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温健男 程超 +3 位作者 陈锐 李葇 姜鸿媛 左长京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77-384,共8页
姑息性手术、试验性局部治疗、外放射治疗、内分泌治疗、化学治疗等常规治疗手段对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改善效果有限。以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为靶点的放射性配体治疗(RLT)有望改变mCRPC患者生存... 姑息性手术、试验性局部治疗、外放射治疗、内分泌治疗、化学治疗等常规治疗手段对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改善效果有限。以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为靶点的放射性配体治疗(RLT)有望改变mCRPC患者生存期短、生活质量差的现状。^(177)镥(^(177)Lu)标记的PSMA-617(^(177)Lu-PSMA-617)的理化性质和药代动力学特性优异,与其他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治疗探针相比,已积累了较多临床研究数据和经验,有效性、安全性、易获得性高,显示出了较好的临床价值和应用前景,但尚存在一些局限。目前,^(177)Lu-PSMA-617 RLT仍以小样本单中心研究为主,但随着全球研究大数据的积累,其有望成为mCRPC临床常规治疗的延伸和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转移去势抵抗前列腺 前列腺特异膜抗原 放射配体治疗 ^(177)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成骨性骨转移致低钙血症为首发表现的前列腺癌 被引量:4
16
作者 姜艳 柴晓峰 +4 位作者 孟迅吾 赵维纲 夏维波 邢小平 张学斌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0年第4期298-301,共4页
以成骨性骨转移致低钙血症为首发表现的前列腺癌鲜见报道。本文报告1例76岁男性患者,实验室检查血钙轻度降低,血碱性磷酸酶、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明显升高,血甲状旁腺激素轻度升高。骨扫描示超级骨显像,X线摄片示腰椎、骨盆出现不规则骨... 以成骨性骨转移致低钙血症为首发表现的前列腺癌鲜见报道。本文报告1例76岁男性患者,实验室检查血钙轻度降低,血碱性磷酸酶、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明显升高,血甲状旁腺激素轻度升高。骨扫描示超级骨显像,X线摄片示腰椎、骨盆出现不规则骨密度增高区,前列腺穿刺及骨髓活检证实前列腺癌骨转移。给予抗雄激素治疗,唑来膦酸输注并补充钙剂及骨化三醇后症状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钙血症 成骨转移 前列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RNA介导GSTP1基因沉默对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株DU145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金鹏 谢晋良 +3 位作者 朱向荣 周成 丁翔 杨罗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07-816,共10页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P1(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P1,GSTP1)基因沉默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株DU145增殖活性和对化学治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根据选取靶序列形成短发卡状RNA(short hairpinRNA,shRNA)的DNA模板设计...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P1(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P1,GSTP1)基因沉默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株DU145增殖活性和对化学治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根据选取靶序列形成短发卡状RNA(short hairpinRNA,shRNA)的DNA模板设计3条表达载体(shRNA255,shRNA554,shRNA593),并克隆到质粒pGPU6/GFP/Neo。经酶切和测序鉴定,筛选转染率最高基因沉默效果最好的shRNA作RNA干扰。DU145细胞株分为空白质粒转染组和shRNA转染组。转染前后按化学治疗药物分为氟尿嘧啶(fluorouracil,FU)组及紫杉醇(paclitaxel,PA)组,并按作用浓度(FU:30,60,120,240μg/mL;PA:0.2,2,10,20μg/mL)分别分成4个亚组,并分别设有一个空白对照组。四甲基偶氮唑盐[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 tetrazolium bromide,MTT]比色法检测转染后细胞增殖活性的变化,MTT及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脱氧尿苷三磷酸缺口末端标记法(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TUNEL)检测转染前后不同浓度FU和PA对DU145细胞抑制增殖及诱导凋亡的效果。结果:3条表达载体(pGPU6/GFP/Neo-shRNA255,pGPU6/GFP/Neo-shRNA554,pGPU6/GFP/Neo-shRNA593)的转染率分别为(63.3±1.04)%,(76.2±0.68)%,(72.7±0.33)%,shRNA554转染率最高,三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转染后mRNA含量分别为128.31±2.50,43.24±4.30和85.62±6.30,GSTP1蛋白含量分别为163.92±12.40,65.38±9.30和114.25±16.70,shRNA554转染后GSTP1基因mRNA和蛋白含量均最低,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TT检测转染前FU不同浓度(30,60,120,240μg/mL)四个亚组作用后细胞存活率分别为(95.60±2.11)%,(90.20±0.86)%,(83.10±3.12)%和(74.60±1.32)%;转染后存活率为(91.30±1.43)%,(84.6±2.13)%,(73.2±1.52)%和(65.5±0.94)%。TUNEL检测转染前FU不同浓度(30,60,120,240μg/mL)四个亚组作用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50±0.88)%,(10.20±1.64)%,(15.20±2.39)%和(25.10±2.59)%;转染后凋亡率(10.80±0.62)%,(15.70±1.32)%,(20.40±1.89)%和(34.90±2.54)%。转染后相同FU浓度下细胞存活率降低,凋亡率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MTT检测转染前PA不同浓度(0.2,2,10,20μg/mL)四个亚组作用后细胞存活率为(98.50±2.34)%,(95.20±1.32)%,(89.40±0.68)%和(82.70±1.73)%;转染后存活率为(94.2±0.78)%,(86.5±2.13)%,(78.7±1.34)%和(70.1±0.76)%。TUNEL检测转染前PA不同浓度(0.2,2,10,20μg/mL)四个亚组作用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4±1.07)%,(5.2±1.33)%,(10.5±2.41)%和(20.7±1.92)%;转染后凋亡率(5.46±2.13)%,(13.8±1.24)%,(21.2±2.39)%和(29.2±2.21)%。转染后相同PA浓度下细胞存活率降低,凋亡率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hRNA介导的GSTP1基因沉默可抑制雄激素非依赖型前列腺癌DUl45细胞增殖活性,诱导凋亡,并且其作用呈现时间依赖性,可提高其对于化学治疗的药物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细胞株DU145 短发卡状RNA 谷胱甘肽S-转移酶P1 化学治疗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PRL2调控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对奥拉帕尼的敏感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欣 唐伟 +2 位作者 陈志雄 郑斌 熊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27-235,共9页
目的探讨NPRL2在改善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对Olaparib敏感性的作用。方法收集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普通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和CRPC患者手术标本进行... 目的探讨NPRL2在改善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对Olaparib敏感性的作用。方法收集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普通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和CRPC患者手术标本进行NPRL2的免疫组化染色,观察NPRL2在上述组织中的表达差异。Western blot检测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RWPE-1、前列腺癌细胞LNCaP和耐恩杂鲁胺的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细胞LNPER中NPRL2蛋白的表达情况。通过慢病毒转染到CRPC细胞建立NPRL2的过表达和干扰,实时定量荧光PCR(qPCR)和Western blot验证NPRL2过表达和干扰效率,蛋白免疫印迹检测ATM蛋白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和细胞毒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小室侵袭和迁移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转移。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NPRL2在CRPC组织中呈现高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NPRL2在RWPE-1细胞中低表达,在LNCaP和LNPER细胞中高表达,并成功构建过表达和干扰NPRL2的稳定株,q 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慢病毒转染能明显增高和降低NPRL2的mRNA和蛋白水平(P <0. 01)。CCK-8、流式细胞术和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比较,沉默NPRL2联合Olaparib能明显抑制细胞生长、阻止细胞侵袭转移和促进细胞凋亡(P <0. 01)。NPRL2与ATM表达呈正相关,NPRL2过表达联合Olaparib显著增加ATM表达。结论沉默NPRL2可增加CRPC细胞对Olaparib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势抵抗型前列腺 NRP2基因 奥拉帕尼 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比特龙联合泼尼松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樊连城 董柏君 +7 位作者 迟辰斐 潘家骅 王艳青 邵晓光 徐凡 上官勋 周立新 薛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82-1488,共7页
目的·评价阿比特龙(AA)联合泼尼松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的疗效,并分析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6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诊治的112例mCRP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2例先前接受... 目的·评价阿比特龙(AA)联合泼尼松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的疗效,并分析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6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诊治的112例mCRP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2例先前接受过化疗,70例先前未接受过化疗。观察终点为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无进展生存期(PSA PFS)、影像学无进展生存期(r PFS)以及总生存期(OS)。采用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对患者PSA PFS、rPFS以及OS相关的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中位随访时间20.2个月,59例患者死亡。中位PSA PFS 8.9(7.8~10.0)个月,中位rPFS 9.7(9.0~10.4)个月,中位OS 22.2(20.3~24.1)个月。多因素分析中,先前是否接受化疗、粒淋比(≥3 vs<3)、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196 U/L vs<196 U/L)、先前内分泌治疗有效时间(<12个月vs≥12个月)、ECOG评分(≤1 vs 2)与mCRPC患者接受AA联合泼尼松治疗的PSA PFS与rPFS显著相关,先前是否接受化疗、ECOG PS(≤1 vs 2)与OS显著相关。结论·AA联合泼尼松治疗中国mCRPC患者取得较好疗效,先前是否接受化疗、ECOG PS(≤1 vs 2)与接受AA治疗的mCRPC患者OS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比特龙 未经化疗 转移去势抵抗前列腺 疗效 预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多学科临床讨论 被引量:6
20
作者 钱苏波 沈海波 +5 位作者 叶定伟 叶明 王辉 傅宏亮 蒋马伟 齐隽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687-690,共4页
目的:探讨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etastatic castration 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m CRPC)多学科协作体系(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的诊治流程。方法:分析2017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1例m CRPC患者... 目的:探讨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etastatic castration 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m CRPC)多学科协作体系(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的诊治流程。方法:分析2017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1例m CRPC患者的MDT诊疗过程。患者经MDT讨论后采用阿比特龙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辅以左股骨下段转移病灶局部放疗,并密切监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变化及治疗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患者PSA逐渐下降,4个月后随访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otal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t PSA)已下降至1.29 ng/m L,且无明显相关不良反应。结论:个体化治疗是m CRPC未来的发展趋势,平衡疗效和不良反应是临床医生应重点考虑的问题。采取MDT有利于制定规范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针对m CRPC患者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可让更多患者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去势抵抗前列腺 多学科协作体系 个体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