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0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因转染猪皮在电弧烧伤患者中的舒适化疗效
1
作者 王倩 段雪敬 +3 位作者 哈宏伟 赵宇辉 王桂玲 刘军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2649-2654,共6页
目的 观察基因转染猪皮在电弧烧伤创面中的舒适化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6月-2022年12月在我院烧伤整形科治疗的56例电弧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2组患者电弧烧伤创面均给予清创治疗,包括去... 目的 观察基因转染猪皮在电弧烧伤创面中的舒适化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6月-2022年12月在我院烧伤整形科治疗的56例电弧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2组患者电弧烧伤创面均给予清创治疗,包括去除创面的污染物、坏死的腐皮,并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创面清洁,清创后浅Ⅱ度烧伤患者对照组创面应用银离子功能性抗菌敷料覆盖,无菌棉垫包扎;治疗组应用解冻并软化后的基因转染猪皮覆盖。深Ⅱ度烧伤创面简单清创后用凡士林纱布覆盖,无菌棉垫包扎,待烧伤48 h后患者病情稳定,创面给予磨削痂治疗,磨削痂后对照组创面同样应用银离子功能性抗菌敷料覆盖,无菌棉垫包扎;治疗组创面同样给予解冻并软化后的基因转染猪皮覆盖。观察并对比2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状态焦虑量表(state anxiety inventory,SAI)评分、治疗过程满意度、患者舒适度以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2组患者VAS评分与SAI评分在第1次换药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第2次和第3次换药时,治疗组患者VAS评分与SA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因转染猪皮应用于电弧烧伤的创面疗效好,能够缩短创面愈合时间,降低换药疼痛,提高患者治疗的满意度、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猪皮 电弧烧伤 疼痛 愈合时间 舒适化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介导微泡破裂增强体外基因转染的方法学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智毅 谢明星 +1 位作者 王新房 吕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337-1340,共4页
目的对超声促进基因转染的方法进行系统的优化研究,初步确定超声介导微泡破裂(UMMD)增强体外基因转染的最优参数。方法选用Ishikawa、Hela和MCF-73种细胞系为研究对象,用1MHz超声仪,超声强度为1.0W/cm2,系统研究不同参数下的细胞活力及... 目的对超声促进基因转染的方法进行系统的优化研究,初步确定超声介导微泡破裂(UMMD)增强体外基因转染的最优参数。方法选用Ishikawa、Hela和MCF-73种细胞系为研究对象,用1MHz超声仪,超声强度为1.0W/cm2,系统研究不同参数下的细胞活力及两种DNA质粒[红色荧光蛋白质粒(DsRed)和荧光素酶质粒(pCMV-LUC)]的基因转染情况,优化UMMD的转染条件(质粒浓度、占空比及辐照时间),分析SonoVue微泡对基因转染的增强作用。结果基因转染率随着质粒浓度的增加而增高,当质粒浓度达到30μg/孔时转染率最高,两种DNA质粒的最佳转染浓度相同。与10%占空比的超声辐照相比,20%占空比的转染率显著提高(P<0.01)。辐照3min时基因表达率最高,但存活率无明显下降(89.03±2.01)%,为最佳辐照时间。无超声辐照时,单独应用质粒或微泡+质粒的样本几乎不表达红色荧光蛋白。与单纯超声辐照相比,超声辐照联合SonoVue微泡可显著提高基因转染效率(P<0.01)。结论UMMD的转染参数影响转染效率和细胞活力,优化的参数有利于促进基因转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微泡 基因 空化 细胞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与微泡声学造影剂增强体外培养肿瘤细胞基因转染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冉海涛 任红 +3 位作者 王志刚 郑元义 张群霞 许川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151-1154,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波与微泡声学造影剂能否增强体外培养肿瘤细胞基因转染及其转染效率,初步摸索适宜的超声辐照条件。方法将培养的HepG2细胞分为3组,第1组为单纯造影剂转染组:加入5μg绿色荧光蛋白质粒(PEGFP-C1)与微泡声学造影剂混合液进行... 目的观察超声波与微泡声学造影剂能否增强体外培养肿瘤细胞基因转染及其转染效率,初步摸索适宜的超声辐照条件。方法将培养的HepG2细胞分为3组,第1组为单纯造影剂转染组:加入5μg绿色荧光蛋白质粒(PEGFP-C1)与微泡声学造影剂混合液进行转染;第2组为脂质体转染组:用相同浓度PEGFP-C1质粒进行常规脂质体转染;第3组为造影剂加超声辐照转染组:加入5μgPEGFP-C1质粒与微泡声学造影剂混合液,然后分别用0.25W/cm2、0.5W/cm2、1.0W/cm2超声波经培养板底部辐照10s。24h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各转染组细胞荧光蛋白表达情况,计录每高倍视野(400×)荧光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结果单纯造影剂转染组未见荧光蛋白表达阳性细胞,造影剂加超声辐照转染组可见不同程度荧光蛋白表达,其中以0.5W/cm2超声辐照组表达最强,每高倍视野绿色荧光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为(20.7±3.2)个/HP,高于0.25W/cm2与1.0W/cm2超声辐照组[分别为(4.8±1.9)个/HP;(9.9±2.3)个/HP],与脂质体转染组[(22.1±3.5)个/HP]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微泡声学造影剂加一定强度的超声辐照能显著增强体外培养肿瘤细胞的基因转染与表达,超声辐照条件是影响转染率的重要因素,适宜条件时其转染效率与常规脂质体转染方法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剂 微泡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癌细胞转染IL-21基因抑瘤效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张振亚 张伟 +3 位作者 张飞春 单保恩 于跃明 曹月敏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转染IL-21的结肠癌细胞抑制肿瘤生长的效应。方法:以逆转录病毒为载体将IL-21基因导入结肠癌细胞,筛选建立高表达细胞株,测定其生物学性状指标和抑制肿瘤生长的效果。结果:与原株相比,所建立的Colon26/IL-21细胞株可高质... 目的:初步探讨转染IL-21的结肠癌细胞抑制肿瘤生长的效应。方法:以逆转录病毒为载体将IL-21基因导入结肠癌细胞,筛选建立高表达细胞株,测定其生物学性状指标和抑制肿瘤生长的效果。结果:与原株相比,所建立的Colon26/IL-21细胞株可高质量的表达IL-21,在体内可刺激分泌大量的IFNγ,致使结肠肿瘤明显回缩。结论:IL-21是一种高效的抗肿瘤细胞因子,有望成为结肠癌基因治疗的的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1 基因 结肠癌 IFN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3基因转染的肿瘤细胞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章卫平 曹雪涛 +2 位作者 徐志工 陶群 叶天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44-347,共4页
建立了IL-3基因转染的B16小鼠黑素瘤细胞株(B16-IL-3),发现其体内的致瘤性和肺转移能力明显下降。对其免疫机理作一探讨。结果发现接种B16-IL-3细胞的小鼠脾细胞体外所诱生的LAK活性和CTL活性显著升高... 建立了IL-3基因转染的B16小鼠黑素瘤细胞株(B16-IL-3),发现其体内的致瘤性和肺转移能力明显下降。对其免疫机理作一探讨。结果发现接种B16-IL-3细胞的小鼠脾细胞体外所诱生的LAK活性和CTL活性显著升高,外周血和脾细胞的CD4 ̄+/CD8 ̄+比值都有所升高;此外,在裸鼠体内,B16-IL-3细胞的致瘤性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结果表明IL-3基因转染的肿瘤细胞能诱导机体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参与机体的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3 基因 基因治疗 肿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腺病毒介导IFN-γ基因转染的巨噬细胞的体外免疫效应功能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雷虹 曹雪涛 +2 位作者 于益芝 章卫平 周正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31-134,共4页
巨噬细胞既是免疫效应细胞又是抗原提呈细胞,为研究IFN-γ基因转染的巨噬细胞过继回输疗法,以重组腺病毒为载体将小鼠IFN-γcDNA转染入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观察了对其体外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IFN-γ基因转染1... 巨噬细胞既是免疫效应细胞又是抗原提呈细胞,为研究IFN-γ基因转染的巨噬细胞过继回输疗法,以重组腺病毒为载体将小鼠IFN-γcDNA转染入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观察了对其体外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IFN-γ基因转染18h后巨噬细胞上清中存在高水平IFN-γ,IFN-γ基因转染的巨噬细胞杀伤活性显著增高,其分泌TNF、IL-1、NO的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表明重组腺病毒载体能将IFN-γ基因成功地转染入巨噬细胞并增强巨噬细胞免疫效应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干扰素 基因 巨噬细胞 腺病毒载体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G7基因转染对鼻咽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谭琛 李江 +5 位作者 王洁如 彭聪 谢奕 曹利 李小玲 李桂源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72-377,共6页
为了探讨鼻咽癌表达下调基因NAG7对鼻咽癌细胞系HNE1生长的影响 ,构建了NAG7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1(+) /NAG7,并采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真核重组体pcDNA3 1(+) /NAG7质粒和真核空载体pcDNA3 1(+)质粒分别导入HNE1细胞 ,经G4 18筛选... 为了探讨鼻咽癌表达下调基因NAG7对鼻咽癌细胞系HNE1生长的影响 ,构建了NAG7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1(+) /NAG7,并采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真核重组体pcDNA3 1(+) /NAG7质粒和真核空载体pcDNA3 1(+)质粒分别导入HNE1细胞 ,经G4 18筛选后获得稳定转染细胞克隆 ,RT PCR和RNA印迹检测NAG7基因的表达 ,并通过细胞生长曲线、裸鼠接种和流式细胞等方法对转染细胞的生物学行为进行检测 .结果显示 :转染NAG7基因后 ,基因表达增加 ,细胞生长倍增时间较空载体转染和HNE1明显延长 ,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表明 ,NAG7可延缓细胞由G0~G1期进入S期 ;裸鼠接种实验显示转染NAG7基因后的HNE1细胞致瘤性受到抑制 .上述结果表明 :NAG7基因转染后鼻咽癌细胞生长受到抑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G7 基因 鼻咽癌细胞 细胞 基因表达 裸鼠 癌细胞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NF基因体内转染对大鼠面神经损伤后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赵莉 关宿东 +2 位作者 单增强 陈传好 王小标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85-786,789,共3页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GDNF)基因体内转染对大鼠面神经损伤后的修复作用,为基因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提供依据。方法:用脂质体介导pEGFP-GDNFcDNA基因转染受损面神经所支配的面肌,计算损伤侧面神经元的存活率。观察动物触须节律...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GDNF)基因体内转染对大鼠面神经损伤后的修复作用,为基因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提供依据。方法:用脂质体介导pEGFP-GDNFcDNA基因转染受损面神经所支配的面肌,计算损伤侧面神经元的存活率。观察动物触须节律性拂动的恢复情况,检测修复神经的传导速度。结果:面神经损伤后第7d、14d、21d和28d时间段,对照组面神经运动神经元的存活率分别为93.06%、76.06%、72.38%和70.69%,转染组分别为94.00%、84.00%、79.25%和78.06%。转染组第10.4±1.3d鼠触须开始拂动,18.5±1.3d节律性拂动基本恢复正常;对照组13.5±1.2d触须开始拂动,27.3±1.0d节律性拂动基本恢复正常。转染组神经干传导速度恢复率快于对照组。结论:面神经损伤后经脂质体介导GDNF基因体内转染靶器官后,对受损面神经的修复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面肌 面神经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与微泡声学造影剂增强基因定位转染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冉海涛 任红 +4 位作者 王志刚 郑元义 张群霞 李小东 许川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158-1160,共3页
目的观察经静脉注射基因与微泡声学造影剂,同时经皮超声辐照肝脏方式能否增强小鼠肝脏基因定位转染及其转染效率。方法昆明种小白鼠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第1组为单纯质粒转染组:经尾静脉快速注入2ml含20μg乙型肝炎核心抗原(pcDNA... 目的观察经静脉注射基因与微泡声学造影剂,同时经皮超声辐照肝脏方式能否增强小鼠肝脏基因定位转染及其转染效率。方法昆明种小白鼠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第1组为单纯质粒转染组:经尾静脉快速注入2ml含20μg乙型肝炎核心抗原(pcDNA3.1/HBV)质粒的生理盐水溶液。第2组为单纯微泡转染组:经尾静脉快速注入2ml含20μg质粒的微泡声学造影剂。第3组为单纯超声转染组:经尾静脉快速注入2ml含20μg质粒的生理盐水溶液,同时采用频率为1MHz、声强为0.5W/cm2的超声波经小白鼠体表肝区辐照1min。第4组为超声与微泡转染组:经尾静脉快速注入2ml含20μg质粒的微泡声学造影剂,同时经小白鼠体表肝区局部采用相同剂量超声辐照1min。7天后处死小鼠,分别取肝、肾、肺、心、脾、骨骼肌组织进行pcDNA3.1/HBV免疫组化检测,记录不同组织每高倍视野(×400)pcDNA3.1/HBV表达阳性细胞数。结果第1、2组肝、肾组织内偶见pcDNA3.1/HBV表达弱阳性细胞,肺、心、脾、骨骼肌组织未见表达阳性细胞。第3组肝组织内可见少量pcDNA3.1/HBV阳性细胞,每高倍视野表达阳性细胞(26.5±3.9)个。肾、肺、心、脾、骨骼肌组织未见表达。第4组肝组织内pcDNA3.1/HBV表达最强,每高倍视野表达阳性细胞(84.2±4.4)个,为第3组的约3.2倍。肾、肺、心、脾、骨骼肌组织未见表达。结论静脉注射黏附质粒的微泡声学造影剂同时经体表给予一定强度的超声辐照,能显著增强辐照部位局部组织的基因转染与表达,有望成为一种安全、高效的体内基因定位转染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剂 微泡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声学造影剂介导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转染的体外实验 被引量:5
10
作者 汪朝霞 王志刚 +2 位作者 朱叶锋 李巧 康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35-937,共3页
目的研究超声声学造影剂促进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基因在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中的转染效果。方法将HSC-T6接种在24孔板中,随机分为5组:①空白对照组(C);②单纯质粒组(P);③载基因超声声学造影剂组(M);④质粒+超声组(P+U);⑤载基因... 目的研究超声声学造影剂促进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基因在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中的转染效果。方法将HSC-T6接种在24孔板中,随机分为5组:①空白对照组(C);②单纯质粒组(P);③载基因超声声学造影剂组(M);④质粒+超声组(P+U);⑤载基因超声声学造影剂+超声组(M+U)。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检测pIRES2-EGFP/HGF在细胞内的表达及转染效率;MTT法检测该方法对HSC-T6生长活性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HGF蛋白的表达。结果M+U组的绿色荧光强度及转染率均高于其他各组,并对细胞活性无明显影响,且HGF蛋白的表达均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超声声学造影剂可提高基因在体外培养HSC-T6的转染效率,并对细胞活性无明显影响,为提高非病毒载体的转染效率提供一个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剂 基因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MSG-1基因转染对肿瘤转移表型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边巴 马春树 +3 位作者 由江峰 宁钧宇 方伟岗 郑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 :研究肿瘤转移抑制基因TMSG 1对肿瘤转移表型的影响。方法 :将含TMSG 1全长开放阅读框架的 1.5kbcDNA克隆于 pcDNA3,构建正义及反义TMSG 1cDNA真核表达载体 ,以脂质体转染人肺巨细胞癌PG的高转移亚系BE1,挑选G4 18抗性克隆 ,RT PC... 目的 :研究肿瘤转移抑制基因TMSG 1对肿瘤转移表型的影响。方法 :将含TMSG 1全长开放阅读框架的 1.5kbcDNA克隆于 pcDNA3,构建正义及反义TMSG 1cDNA真核表达载体 ,以脂质体转染人肺巨细胞癌PG的高转移亚系BE1,挑选G4 18抗性克隆 ,RT PCR检测正义或反义TMSG 1cDNA在转染细胞中的表达 ,进行转染细胞体外肿瘤生物学行为检测。结果 :RT PCR显示正义TMSG 1cDNA转染的BE1细胞 (BE1 S)中TMSG 1表达明显高于BE1及空载体对照细胞 ,反义TMSG 1cDNA转染细胞 (BE1 AS)中TMSG 1表达低于空载体对照细胞。与BE1及空载体对照细胞 (BE1 V)相比 ,BE1 AS细胞体外生长较快 ,软琼脂克隆形成能力明显增强 ;而BE1 S细胞体外生长能力没有显著改变 ,但其穿越Matrigel的能力及软琼脂克隆形成能力明显减弱。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BE1 S的G0 、G1期的细胞较BE1 V细胞比例增多 ,并且BE1 S出现了细胞凋亡峰。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反义TMSG 1基因转染可增强BE1细胞的体外生长、体外侵袭能力及克隆形成能力。而正义TMSG 1基因转染则使BE1细胞的侵袭能力及软琼脂克隆形成能力减弱 ,而对细胞体外生长能力无明显影响。结论支持TMS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MSG-1基因 肿瘤 表型 病理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CXCR3B基因转染细胞株的构建、鉴定及生物学功能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郭静雅 陈昌友 +4 位作者 王志强 张彦军 黄赛男 朱华亭 邱玉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88-1290,1294,共4页
目的:克隆人CXCR3B基因,并构建含有该目的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获得稳定表达人CXCR3B分子的基因转染细胞株L929-huCXCR3B。方法:采用PCR方法从pMD19-T/huCXCR3A质粒中扩增人CXCR3B基因,通过双酶切装入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中;脂质体... 目的:克隆人CXCR3B基因,并构建含有该目的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获得稳定表达人CXCR3B分子的基因转染细胞株L929-huCXCR3B。方法:采用PCR方法从pMD19-T/huCXCR3A质粒中扩增人CXCR3B基因,通过双酶切装入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中;脂质体法转染L929细胞,G418加压筛选阳性克隆;分别用RT-PCR方法与免疫荧光技术分析阳性克隆中人CXCR3B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MTT分析基因转染细胞株L929-huCXCR3B在Mig(monokineinduced by IFN-γ,IFN-γ诱导的单核因子)作用下的增殖能力。结果:成功克隆了人CXCR3B基因并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huCXCR3B,转染该载体后获得了稳定表达人CXCR3B的基因转染细胞株L929-huCXCR3B,膜表面CX-CR3B分子的阳性表达率为93%。该基因转染细胞与其配体Mig共培养24、48及72 h,抑制率分别为41.44%、44.01%和24.80%。结论:L929-huCXCR3B细胞株的建立为研究CXCR3B信号转导及制备相应的单克隆抗体(mAb)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XCR3B 趋化因子 L929细胞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R-1基因转染对高糖环境中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TGF-β及PDGF-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洁 候明辉 +4 位作者 刘莉 张耀 孟杰 郭雅卿 李鸿燕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97-501,共5页
目的:观察EGR-1基因转染对高糖环境中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TGF-β及PDGF-B表达的影响,探讨EGR-1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高糖环境中培养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采用LipofectamineTM2000瞬时转染EGR-1质粒,于培养12、24、48小时末... 目的:观察EGR-1基因转染对高糖环境中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TGF-β及PDGF-B表达的影响,探讨EGR-1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高糖环境中培养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采用LipofectamineTM2000瞬时转染EGR-1质粒,于培养12、24、48小时末,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程度,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系膜细胞EGR-1、TGF-β及PDGF-B蛋白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Ⅳ型胶原浓度。结果:高糖环境中肾小球系膜细胞EGR-1、TGF-β及PDGF-B表达增强,细胞增殖明显,细胞上清液中Ⅳ型胶原浓度升高,EGR-1基因转染后上述变化较高糖组更加显著。结论:EGR-1可上调TGF-β及PDGF-B表达,促进系膜细胞增殖及系膜外基质积聚,是加速肾小球硬化的可能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R-1 系膜细胞 基因 TGF-Β PDGF-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质体介导基因转染活体眼组织的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杨桦 张晰 +2 位作者 管红兵 王青英 黄璐璐 《眼科研究》 CSCD 2000年第3期227-230,共4页
目的 了解活体内不同途径应用脂质体转染外源基因在眼组织的分布情况。方法 将包有 β 半乳糖苷酶基因质粒的脂质体DOSPER ,分别采用玻璃体腔内注射、尾静脉注射、表面点药及球后注射到小鼠体内 ,2h ,1,2天、1,2 ,4周后用 β gal染色... 目的 了解活体内不同途径应用脂质体转染外源基因在眼组织的分布情况。方法 将包有 β 半乳糖苷酶基因质粒的脂质体DOSPER ,分别采用玻璃体腔内注射、尾静脉注射、表面点药及球后注射到小鼠体内 ,2h ,1,2天、1,2 ,4周后用 β gal染色法观察 β 半乳糖苷酶基因在眼组织内的分布情况。 结果 玻璃体腔内注射、尾静脉注射、表面点药及球后注射 4组的小鼠眼球组织包括角膜、虹膜、睫状体、视网膜 ,均有 β 半乳糖苷酶基因表达 ,除表面点药组外 ,其他 3组小鼠脉络膜也有 β 半乳糖苷酶基因表达。用药 1天后开始出现 β 半乳糖苷酶基因阳性表达 ,持续达 1个月以上。 结论 脂质体能有效、稳定地转染外源基因到活体眼组织的角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视网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体 活体眼组织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EN基因转染对粘液表皮样癌细胞系M_3SP_2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斌 吴军正 +2 位作者 孙安 李焰 叶维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61-363,373,共4页
目的 :观察外源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 (PTEN)抑癌基因对高转移性粘液表皮样癌细胞系M3 SP2 体外生长的影响。方法 :应用脂质体介导方法将野生型PTEN基因导入M3 SP2 细胞 ,通过活细胞观察、细胞生长曲线、分裂指数和克隆形成率了解细... 目的 :观察外源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 (PTEN)抑癌基因对高转移性粘液表皮样癌细胞系M3 SP2 体外生长的影响。方法 :应用脂质体介导方法将野生型PTEN基因导入M3 SP2 细胞 ,通过活细胞观察、细胞生长曲线、分裂指数和克隆形成率了解细胞生长状态。结果 :与亲本细胞比较 ,PTEN基因转染细胞数量减少、排列松散 ,部分细胞发生变性或崩解 ;细胞生长缓慢 ,分裂指数显著减至 16 2‰ (P <0 0 1) ,细胞群体倍增时间明显延长 (31 74h) ,细胞生长抑制率达 5 7 0 5 %~ 71 46 % (P <0 0 0 1) ;细胞克隆形成率为 10 40 %~ 14 93% ,克隆形成抑制率高达 6 5 %~ 72 %(P <0 0 1)。结论 :外源野生型PTEN抑癌基因能显著抑制高转移性粘液表皮样癌细胞系M3 SP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EN 抑癌基因 粘液表皮样癌 基因 细胞生长 脂质体介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质体介导外源基因体外转染精子的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黄伟民 赖良学 +6 位作者 乔桂林 岳军明 安靓 王凯 付殿国 殷震 李进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216-218,共3页
目的 为探索精子作为外源基因的载体建立转基因小鼠的可行性。 方法 我们从性成熟小鼠的输精管及部分附睾管中取出精子,与阳离子脂质体包裹的DNA混合孵育之后将其注入超排卵小鼠的阴道内,48 h后收集II细胞期胚胎细胞。结果 (1) 精子... 目的 为探索精子作为外源基因的载体建立转基因小鼠的可行性。 方法 我们从性成熟小鼠的输精管及部分附睾管中取出精子,与阳离子脂质体包裹的DNA混合孵育之后将其注入超排卵小鼠的阴道内,48 h后收集II细胞期胚胎细胞。结果 (1) 精子可转染上外源DNA,转染率达53%;(2) 转染有外源DNA的精子可使II细胞期胚胎携带上外源基因,携带率为11.5%。结论 小鼠输精管及附睾管内的精子可被脂质体包裹的外源DNA转染并可作为载体将此外源DNA带入早期胚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体 精子 基因动物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SOD基因转染对SGC79001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坚 林庚金 +4 位作者 唐峰 朱虹光 钱立平 程建 刘珊林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9-23,31,共6页
目的 观察改变胞内MnSOD基因表达水平对SGC7901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电穿孔方法将反义和正义MhSOD cDNA真核表达载体pHβA-SOD(-)/pHβA-SOD(+)转染SGC7901胃癌细胞,400mg/LG418筛选稳定表达克隆并用RT-PCR及Western杂交法鉴... 目的 观察改变胞内MnSOD基因表达水平对SGC7901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电穿孔方法将反义和正义MhSOD cDNA真核表达载体pHβA-SOD(-)/pHβA-SOD(+)转染SGC7901胃癌细胞,400mg/LG418筛选稳定表达克隆并用RT-PCR及Western杂交法鉴定后扩大培养。用pHβA空质粒转染作为对照。放射免疫法检测正义、反义及空载SGC7901胃癌细胞株内的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SOD1)蛋白含量。分别用直接细胞计数法、四唑蓝(MTT)比色法、平皿克隆形成率试验及裸鼠移植瘤模型测定3组细胞在体外、体内的增殖活性。结果 与空载组(Vector—7901)相比,转染正义质粒的MnSOD-7901胃癌细胞呈现抑增殖效应:(1)生长曲线示增殖速度减慢;(2)在平皿上的集落形成能力下降;(3)在裸鼠体内的成瘤性明显受抑制。转染反义质粒的MnSOD-AS7901胃癌细胞则出现促增殖效应:(1)生长曲线示增殖速度加快;(2)在平皿上的集落形成率上升;(3)裸鼠移植瘤生长加速。结论 通过基因转染提高胞内MnSOD的表达可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MnSOD可能是胃癌基因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SOD 基因 SGC79001 胃癌 癌细胞增殖 基因表达 超氧化物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内IFN-γ基因转染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周滨 姜志尧 +1 位作者 张桂梅 冯作化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2-26,共5页
采用磷酸钙-DNA共沉淀法,将pREP-8-IFN-表达质粒直接注射至小鼠腹腔,可成功地转染腹腔巨噬细胞(MΦ),并表达其基因产物,能有效地抑制肿瘤生长;再次基因转染,可获得增强的抗肿瘤效应。还发现转基因MΦ所分泌... 采用磷酸钙-DNA共沉淀法,将pREP-8-IFN-表达质粒直接注射至小鼠腹腔,可成功地转染腹腔巨噬细胞(MΦ),并表达其基因产物,能有效地抑制肿瘤生长;再次基因转染,可获得增强的抗肿瘤效应。还发现转基因MΦ所分泌的激活因子能激活未转基因的MΦ;增加腹腔MΦ的数量;增强MΦ的杀瘤活性;并使MΦ分泌一定水平的NO、IL-1和TNF等,进一步增强抗肿瘤作用。转基因MΦ及其表达产物可使脾细胞NK活性和内源性LAK活性增强,提高机体抗肿瘤功能,为肿瘤的细胞因子基因治疗提供了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抗肿瘤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FN-Γ基因 基因 巨噬细胞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nstatin基因转染对肺癌A549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陆卫忠 黄桂君 +3 位作者 钱桂生 李玉英 余时沧 李瑾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95-98,共4页
 背景与目的 肿瘤的生长和转移需要大量新血管的生成,人血管能抑素(canstatin)是新近发现的高效内源性血管生成抑制剂,其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can statin基因在人肺癌A549细胞和人脐静脉内...  背景与目的 肿瘤的生长和转移需要大量新血管的生成,人血管能抑素(canstatin)是新近发现的高效内源性血管生成抑制剂,其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can statin基因在人肺癌A549细胞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 E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将canstatin基因通过电穿孔的方法转染人肺癌细胞A549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 ECC,行G418筛选获得转基因细胞克隆。用SDS PAGE电泳检测canstatin蛋白在转基因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表达,以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并比较转基因和未转基因细胞的生长特性。结果 canstatin在转染组A549 细胞和ECC细胞表达并分泌至上清液中。canstatin基因转染组ECC的凋亡率(16.04%)显著高于空载体组(0.43%)和亲代细胞组(2.92%)(P<0.01),转染细胞生长明显受抑(P<0.01)。而转染组A549细胞的凋亡率(0.19%)与空载体组(0.13%)及亲代细胞组(0.07%)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细胞生长也未受明显影响。结论 canstatin能特异地抑制内皮细胞增殖,并诱导内皮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NSTATIN 基因 肺肿瘤 细胞周期 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TGF-β1及转染TGF-β1基因对兔角膜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马慧香 徐锦堂 +3 位作者 江振友 张穗梅 赵松滨 陈建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15-919,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β1(rhTGF-β1)及TGF-β1基因转染对体外培养兔角膜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rhTGF-β1作用下角膜内皮细胞的增殖。用脂质体介导转染方法,将TGF-β1基因转移入培养的兔角膜...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β1(rhTGF-β1)及TGF-β1基因转染对体外培养兔角膜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rhTGF-β1作用下角膜内皮细胞的增殖。用脂质体介导转染方法,将TGF-β1基因转移入培养的兔角膜内皮细胞,HE染色法观察细胞组织形态学变化;ELISA法检测转染细胞培养上清中TGF-β1表达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生长周期变化;DNA电泳法检测转染细胞凋亡情况。结果:MTT检测示5-20μg/LrhTGF-β1抑制角膜内皮细胞增殖;0.5-1μg/L组对增殖无影响;0.05~0.1μg/L组促进细胞增殖。TGF-β1基因转染细胞形态无明显异常,细胞培养上清中TGF-β1的浓度约为(98±3)ng/L。流式细胞仪检测示,基因转染组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减少、PI值降低,但加入EGF后细胞生长基本正常。DNA电泳检测示基因转染组未见凋亡带。结论:rhTGF-β1对角膜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具有剂量依赖性;TGF-β1基因转染影响角膜内皮细胞增殖、但不诱发凋亡,其抑制作用可被外源性EGF拮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生长因子Β 基因 角膜内皮细胞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