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叉头框蛋白A基因在进化、发育和疾病中的功能
1
作者 王静涵 杨立新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69-881,共13页
叉头框蛋白A (FoxA)基因家族作为一个保守的转录因子家族,在调控胚胎发育、细胞分化以及疾病发生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FoxA最初被命名为Hnf3α(肝细胞核因子3α),在肝脏特异性基因的激活和形态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功能。研究表明,FoxA蛋... 叉头框蛋白A (FoxA)基因家族作为一个保守的转录因子家族,在调控胚胎发育、细胞分化以及疾病发生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FoxA最初被命名为Hnf3α(肝细胞核因子3α),在肝脏特异性基因的激活和形态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功能。研究表明,FoxA蛋白能够与特定的DNA序列以及缠绕在核小体上的DNA相互作用,通过改变染色质局部结构来调控基因表达,因此被称为“先锋因子”(pioneer factors)。FoxA家族有3个成员:FoxA1、FoxA2和FoxA3。FoxA1主要在肺、肝脏、胰腺和前列腺等内胚层来源的器官中表达,参与调控激素代谢、细胞周期和细胞增殖。FoxA2主要在脊椎动物的脊髓底板中表达,调控神经管背腹模式的建立。FoxA3主要在睾丸中表达,调控生殖细胞的形成。在基因家族现存的变体中,foxa2^(-/-)基因突变斑马鱼胚胎能够存活,为解释胚胎发育提供可能。现有研究表明,FoxA参与早期胚胎发育过程、癌症以及代谢相关疾病的发生。本文在总结FoxA基因发现、蛋白质表达和生物学功能的基础上,提出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为读者更好地理解FoxA基因在胚胎发育和癌症发生中的作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A(FoxA) 转录因子 蛋白 上皮间充质转化 癌症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质细胞叉头框蛋白O1基因调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的表达
2
作者 陆永健 唐震 汪大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8-322,共5页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在角质细胞中过表达或沉默叉头框蛋白O1(FOXO1)基因,研究其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蛋白水平和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和转染方法,分别用ON-TARGET plus SMART pool人FOXO1siRNA和对照siRNA(ON-TARGE...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在角质细胞中过表达或沉默叉头框蛋白O1(FOXO1)基因,研究其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蛋白水平和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和转染方法,分别用ON-TARGET plus SMART pool人FOXO1siRNA和对照siRNA(ON-TARGET plus Non-targeting Control Pool)转染人永生化牙龈角质细胞(human immortalized gingival keratinocyte,HIGK),用免疫荧光法检测HIGK中FOXO1和VEGF-A的免疫荧光强度,荧光酶素实验分别检测FOXO1过表达和FOXO1沉默时VEGF-A的活性。结果与未转染组相比,使用FOXO1siRNA转染的HIGK中VEGF-A的蛋白水平降低了57%(P<0.05)。荧光酶素实验分析结果显示,在HIGK中过表达FOXO1后VEGF-A的转录活性增加了2.1倍(P<0.05),而FOXO1沉默时VEGF-A的转录活性减少了20%~43%(P<0.05)。结论角质细胞中FOXO1参与VEGF-A的表达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o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角质细胞 伤口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叉头框转录因子O1在肾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其调控 被引量:2
3
作者 徐仁凤 王正朝 张正红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99-1005,共7页
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已成为全球不可忽视的一种慢性疾病,而肾的纤维化是CKD的最终结果和关键性病理特征。在CKD的整个过程中均伴随着肾损伤的修复与愈合,且长期慢性刺激会促使肾纤维化逐渐步向肾衰竭,其主要特征是肌... 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已成为全球不可忽视的一种慢性疾病,而肾的纤维化是CKD的最终结果和关键性病理特征。在CKD的整个过程中均伴随着肾损伤的修复与愈合,且长期慢性刺激会促使肾纤维化逐渐步向肾衰竭,其主要特征是肌成纤维细胞持续活化及细胞外基质过度产生和沉积。肾的纤维化是一个由多种信号分子介导的多种信号通路参与的协同过程,而TGF-β/Smad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是其中最经典的2个。FoxO1是人体中一个重要的转录因子,在多种细胞类型中表达,参与细胞多种生命活动并发挥重要调节作用。目前的研究已经表明,叉头框转录因子O1(forkhead transcription factor O1,FoxO1)在肾纤维化病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FoxO1可通过STAT、SIRT1、Wnt/β-Catenin、PI-3K/Akt等多种信号通路调控肾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例如FoxO1/STAT信号可调节TIF和肾小管凋亡;SIRT1/FoxO1信号可调控氧化应激反应和脂肪毒性;FoxO1/β-Catenin可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PI-3K/Akt/FoxO1通路调节炎症反应及糖脂代谢等。另外,一些相关研究表明,FoxO1/Smad很可能在肾的纤维化中发挥了作用。本文综述了FoxO1在肾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其分子调控机制,旨在进一步明确肾纤维化的发病机制,从而为CKD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与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o1 纤维化 胞外基质 慢性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叉头框蛋白O1在正畸力介导的牙槽骨改建中的表达改变 被引量:2
4
作者 代庆刚 张鹏 +2 位作者 周巳入 房兵 江凌勇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16-420,共5页
目的观察大鼠正畸牙移动牙槽骨的改建及叉头框蛋白O1(forkhead box O1,FOXO1)的表达改变,初步探讨FOXO1在正畸力介导的牙槽骨改建中的作用。方法构建大鼠牙移动模型,左侧上颌第1磨牙在50 g力作用下近中移动。分别于牙移动1、3、7 d处死... 目的观察大鼠正畸牙移动牙槽骨的改建及叉头框蛋白O1(forkhead box O1,FOXO1)的表达改变,初步探讨FOXO1在正畸力介导的牙槽骨改建中的作用。方法构建大鼠牙移动模型,左侧上颌第1磨牙在50 g力作用下近中移动。分别于牙移动1、3、7 d处死大鼠。通过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牙移动不同时间点第1磨牙根分叉区牙槽骨的改建及FOXO1的表达水平。结果正畸力作用后,大鼠上颌第1磨牙不断近中移动。牙移动组根分叉区牙槽骨内破骨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牙移动第3 d时破骨活性最强。加载正畸力后,根分叉区牙槽骨内活跃的成骨细胞逐渐增加,成骨活性增强;根分叉区牙槽骨内FOXO1主要表达于成骨细胞内,且随着成骨细胞的增加,FOXO1的表达逐渐增强。结论正畸力介导了根分叉区牙槽骨的改建,FOXO1的表达改变可能与正畸牙移动骨改建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牙移动 骨改建 蛋白o1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叉头框转录因子M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吴文艺 张丽婷 +2 位作者 王朝阳 邱建龙 朱世泽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7-130,134,共5页
目的探讨叉头框转录因子M1(FoxM1)在人类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检测2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及相应的20例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和20例甲状腺腺瘤组织中FoxM1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并... 目的探讨叉头框转录因子M1(FoxM1)在人类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检测2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及相应的20例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和20例甲状腺腺瘤组织中FoxM1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FoxM1 mRNA及蛋白表达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及甲状腺腺瘤组织(均P<0.01),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和甲状腺腺瘤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乳头状癌有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包膜侵犯组高于包膜无侵犯组(P<0.01)。FoxM1 mRNA及蛋白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TNM分期均无关(P>0.05)。结论 FoxM1 mRNA及蛋白的异常表达可能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淋巴结转移、包膜侵犯有关,有望成为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治中的一个新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M1 甲状腺乳状癌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组织中叉头框转录因子M1和胶质瘤相关癌基因同源蛋白-1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6
作者 田文秀 王晶 +3 位作者 徐丹 吴茜 王亚莉 郭红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6期66-69,共4页
目的探究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组织中叉头框转录因子M1(forkhead box M1,FOXM1)、胶质瘤相关癌基因同源蛋白-1(glioma-associated oncogene homoglog-1,Gli-1蛋白)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9月中... 目的探究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组织中叉头框转录因子M1(forkhead box M1,FOXM1)、胶质瘤相关癌基因同源蛋白-1(glioma-associated oncogene homoglog-1,Gli-1蛋白)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妇产科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的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石蜡标本中FOXM1和Gli-1蛋白的表达情况;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FOXM1和Gli-1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临床分期Ⅲ~Ⅳ期、高中分化和伴腹水的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患者FOXM1和Gli-1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显著升高(均P<0.05)。FOXM1和Gli-1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的20、40、60个月生存率均显著低于阴性表达患者(均P<0.05),累计存活时间均显著短于阴性表达患者(均P<0.05)。结论临床分期Ⅲ~Ⅳ期、高中分化和伴腹水的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患者FOXM1和Gli-1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显著升高,且FOXM1和Gli-1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的生存率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M1 胶质瘤相关癌基因同源蛋白-1 卵巢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调叉头框转录因子J2对肺癌细胞凋亡及CHOP蛋白表达的影响
7
作者 郑连喜 邓超 +1 位作者 何平 屈敏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54-858,共5页
目的:探讨上调叉头框转录因子J2(Foxj2.对肺癌细胞凋亡和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表达的影响。方法: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癌A549、H1299、SPCA1细胞和正常肺HBE细胞中Foxj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SPCA1细胞分别... 目的:探讨上调叉头框转录因子J2(Foxj2.对肺癌细胞凋亡和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表达的影响。方法: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癌A549、H1299、SPCA1细胞和正常肺HBE细胞中Foxj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SPCA1细胞分别感染pLV-EGFP-Foxj2慢病毒(Foxj2组)和pLV-EGFP对照慢病毒(阴性对照组),以未感染细胞为空白对照。48 h后,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Foxj2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活化转录因子4(ATF4)、活化的Caspase-3(Cleaved Caspase-3)、CHOP、Bax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肺癌A549、H1299、SPCA1细胞中Foxj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正常肺HBE细胞(P均<0.05)。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Foxj2组SPCA1细胞中Foxj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细胞存活率降低,凋亡率升高,细胞中ATF4、Cleaved Caspase-3、CHOP、Bax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均<0.05)。结论:Foxj2在肺癌细胞中表达水平降低;上调Foxj2的表达可能通过内质网途径诱导肺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J2 肺癌 凋亡 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叉头盒O1(FoxO1)调节RAW264.7巨噬细胞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1(LAIR-1)启动子转录活性
8
作者 王嵩 张圆 +2 位作者 衣鑫 庄然 丁勇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91-1096,共6页
目的研究叉头盒O1(FoxO1)对RAW264.7巨噬细胞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1(LAIR-1)启动子转录活性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100 ng/m L脂多糖(LPS)刺激RAW264.7巨噬细胞6、12、24 h,流式细胞术观察RAW264.7细胞活化过程中LAIR-1、CD11b以及... 目的研究叉头盒O1(FoxO1)对RAW264.7巨噬细胞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1(LAIR-1)启动子转录活性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100 ng/m L脂多糖(LPS)刺激RAW264.7巨噬细胞6、12、24 h,流式细胞术观察RAW264.7细胞活化过程中LAIR-1、CD11b以及细胞吞噬功能的变化。软件预测FoxO1与LAIR-1启动子之间存在结合位点。构建FoxO1fl/fl/Lys M-Cre小鼠,观察FoxO1敲除后,RAW264.7巨噬细胞LAIR-1的水平变化。构建LAIR-1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转染FoxO1观察对其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 LPS刺激后RAW264.7细胞活化,CD11b表达升高,吞噬能力增强,LAIR-1水平下调。成功构建了髓系细胞FoxO1基因敲除小鼠FoxO1fl/fl/Lys M-Cre,该小鼠LAIR-1 mRNA水平显著降低。软件预测发现在LAIR-1基因启动子区域存在潜在的FoxO1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证实FoxO1可激活LAIR-1启动子转录活性。结论 FoxO1可激活巨噬细胞LAIR-1启动子转录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1(Foxo1) 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1(LAIR-1) 巨噬细胞 小鼠 启动子 转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叉头框蛋白O1在内毒素血症急性肾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梦希 董伟 +4 位作者 李志莲 校振萌 李锐钊 陈源汉 梁馨苓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94-300,共7页
目的:探讨叉头框蛋白O1(forkhead box protein O1,FOXO1)在内毒素血症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6~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腹腔内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10 mg/kg)诱导内毒素血症AKI模型... 目的:探讨叉头框蛋白O1(forkhead box protein O1,FOXO1)在内毒素血症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6~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腹腔内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10 mg/kg)诱导内毒素血症AKI模型,检测血清肌酐和血尿素氮。利用Western blot、RT-qPCR和免疫荧光等方法检测小鼠肾组织内FOXO1的表达变化。体外培养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LPS诱导内毒素血症AKI肾小管上皮细胞模型,利用FOXO1过表达腺病毒感染HK-2细胞,MTT法检测细胞活力;MitoTracker标记线粒体形态学变化;Mito-SOX检测线粒体超氧化物含量改变;检测FOXO1、促凋亡因子Bax及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相关分子mRNA变化,以观察线粒体氧化损伤变化情况。结果:内毒素血症AKI小鼠肾组织FOXO1 mRNA及蛋白表达下调。体外LPS刺激可引起HK-2细胞活力下降,线粒体片段化改变,线粒体超氧化物含量升高,FOXO1 mRNA及蛋白表达下调,Bax表达上调,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相关分子mRNA下调;而过表达FOXO1可提高肾小管上皮细胞活力,减轻线粒体片段化及氧化磷酸化功能损伤。结论:肾小管上皮细胞FOXO1下调介导了内毒素血症AKI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过表达FOXO1可减轻内毒素所引起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损伤。本研究为内毒素血症AKI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 急性肾损伤 蛋白o1 肾小管上皮细胞 线粒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羟丁酸调控叉头框蛋白O1促糖尿病大鼠肝糖原储存的机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伯宁 李佳临 +4 位作者 刘子敬 刘昆 郑丽 栗彦宁 齐锦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394-1399,共6页
目的:探讨β-羟丁酸如何调控叉头框蛋白O1(FoxO1)以促进糖尿病大鼠肝糖原储存。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8)、糖尿病组(n=10)、β-羟丁酸1组(B1组,n=10)、β-羟丁酸2组(B2组,n=10)和β-羟丁酸3组(B3组,n=10)。后4组大鼠腹腔内注射链... 目的:探讨β-羟丁酸如何调控叉头框蛋白O1(FoxO1)以促进糖尿病大鼠肝糖原储存。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8)、糖尿病组(n=10)、β-羟丁酸1组(B1组,n=10)、β-羟丁酸2组(B2组,n=10)和β-羟丁酸3组(B3组,n=10)。后4组大鼠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B1、B2和B3组大鼠分别皮下注射β-羟丁酸钠160、200和240 mg·kg^(-1)·d^(-1),干预12周。STZ注射后3 d和β-羟丁酸干预12周时,检测大鼠血糖和体重变化。实验结束时处死大鼠,取肝组织,HE染色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形态改变,糖原染色观察肝糖原的储存情况,Westernblot检测总的和胞核FoxO1蛋白含量,免疫荧光染色观察FoxO1的分布。结果:与正常组相比,糖尿病组大鼠体重显著降低,血糖显著升高(P<0.01),肝组织病理损伤明显,表明糖尿病大鼠肝脏受到损伤。进而,与正常组相比,糖尿病组大鼠肝糖原储存减少,总的和胞核FoxO1蛋白含量均显著增多(P<0.05),且观察到FoxO1聚集在核内。中、高剂量β-羟丁酸干预明显减轻肝组织病理损伤,增加肝糖原储存,同时显著减少胞核FoxO1蛋白含量(P<0.05),抑制其核转位。结论:β-羟丁酸可能通过抑制FoxO1核转位,促进糖尿病大鼠肝糖原储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羟丁酸 糖尿病 肝糖原 蛋白o1 核转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叉头框蛋白O1对糖尿病心肌七氟烷后处理敏感性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罗会林 吴志林 杨芸芸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50-1258,共9页
目的:探究叉头框蛋白(Fox)O1在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DM-MIR)损伤中的作用,并分析FoxO1对糖尿病心肌七氟烷后处理敏感性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联合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结扎法建立DM-MIR大鼠模型,随机分为DM-MIR模型组(... 目的:探究叉头框蛋白(Fox)O1在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DM-MIR)损伤中的作用,并分析FoxO1对糖尿病心肌七氟烷后处理敏感性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联合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结扎法建立DM-MIR大鼠模型,随机分为DM-MIR模型组(DM-MIR组)、DM-MIR模型+七氟烷后处理组(DM-MIR+Sevo-PostC组)、DM-MIR模型+七氟烷后处理+沉默对照组[DM-MIR+Sevo-PostC+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腺相关病毒9(AAV9-GFP)组]、DM-MIR模型+七氟烷后处理+FoxO1沉默组[DM-MIR+Sevo-PostC+AAV9-FoxO1小干扰RNA(siRNA)组],另设正常-假手术组(N-S组)和糖尿病假手术组(DM-S组),每组18只。采用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检测心肌梗死比例;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TUNEL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心肌损伤情况;检测各组大鼠的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心肌中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FoxO1通路及下游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N-S组和DM-S组大鼠心肌无明显损伤和梗死;DM-MIR组、DM-MIR+Sevo-PostC组、DM-MIR+Sevo-PostC+AAV9-GFP组大鼠心肌呈现纤维断裂、细胞凋亡、核变形等损伤;DM-MIR+Sevo-PostC+AAV9-FoxO1 siRNA组心肌损伤减轻。与N-S组相比,DM-S组大鼠血糖、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1(PCK1)、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FoxO1蛋白水平均升高,磷酸化STAT3(p-STAT3)/STAT3比值降低(P均<0.05)。与DM-S组相比,DM-MIR组cTnI、CK-MB水平及凋亡相关蛋白(Fas)、活化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caspase3)、FoxO1蛋白水平均升高,p-STAT3/STAT3比值降低(P均<0.05);与DM-MIR组相比,DM-MIR+Sevo-PostC组、DMMIR+Sevo-PostC+AAV9-GFP组cTnI、CK-MB、血糖水平、心肌梗死比例、Fas、cleaved-caspase3、PCK1、G6Pase、FoxO1蛋白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DM-MIR+Sevo-PostC+AAV9-FoxO1 siRNA组上述指标均降低(P均<0.05)。结论:FoxO1在DM-MIR大鼠心肌中高表达,当其被抑制后可恢复糖尿病心肌对七氟烷后处理的敏感性,减轻DM-MIR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心肌缺血再灌注 七氟烷后处理 蛋白o1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α调节叉头框蛋白1表达促进大鼠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缺氧存活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朝云 叶嘉豪 +2 位作者 彭钊 熊磊 张少衡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726-1735,共10页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是再生医学中临床使用最多的干细胞之一。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peripheral bloo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PBMSCs)以其获取简便、创伤小和具有多向分化能力等优势,在人类缺血性疾病的治疗方...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是再生医学中临床使用最多的干细胞之一。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peripheral bloo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PBMSCs)以其获取简便、创伤小和具有多向分化能力等优势,在人类缺血性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重要应用前景。但尚未建立在缺氧环境下,使PBMSCs高存活和高扩增培养方法。本研究旨在探讨HIF-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 HIF-1α)通过调节叉头框蛋白1(forkhead box C1, FoxC1)表达,促进PBMSCs缺氧存活和扩增的作用。采取SD大鼠外周血,分离出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 cells, MNCs),培养第3代后得到MSCs,随机将细胞进行以下3种处理,并分组:未处理组(Control, CON)、HIF-1α激动剂组(dimethyloxallyl glycine, DMOG,0.1 mmol/L,DMOG组)和HIF-1α抑制剂组(BAY87-2243,50 nmol/L,BAY组),进行缺氧培养PBMSCs,观察各组不同时间点(1 h、10 h、20 h、30 h、40 h、50 h、60 h、70 h、80 h)PBMSCs凋亡和增殖情况。应用qRT-PCR和Western印迹观察细胞FoxC1表达情况,及抗凋亡分子Bcl2和凋亡信号分子Bax和胱天蛋白酶3(caspase3)表达情况。MNCs经过3代培养后,可得到纯度较高的PBMSCs。但是,这些细胞在体外缺氧培养30 h即发生凋亡,但经HIF-1α激动剂DMOG能抑制其凋亡,能使PBMSCs缺氧延长到60 h以上。与CON组比较,DMOG处理使DMOG组PBMSCs活力升高2.6倍(P<0.001),细胞老化率(SA-β-gal阳性细胞百分率)降低70.1%(P<0.001),细胞凋亡率(Annexin V+PI+细胞百分率)减少64.6%(P<0.001)。加入HIF-1α抑制剂BAY87-2243则引起相反的变化:培养20 h后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减弱,与CON组比较,BAY组细胞活力明显下降(P<0.001),老化率增加35.6%(P<0.001),细胞凋亡率增加38.1%(P<0.001)。进一步研究发现,DMOG可上调HIF-1α表达,促进FoxC1表达(DMOG组较CON组升高2.3倍,P<0.001),上调抗凋亡蛋白Bcl2(DMOG组较CON组升高3.8倍,P<0.001)、下调凋亡蛋白Bax和胱天蛋白酶3表达(各下降86.5%和85.0%,均P<0.001),而加入BAY87-2243显著降低HIF-1α、FoxC1和Bcl2表达,上调Bax和胱天蛋白酶3表达(与CON组比较,均P<0.001)。由此可见,HIF-1α-FoxC1是影响MSCs缺氧存活和增殖的重要信号途径,这有助于提高PBMSCs在缺氧环境中存活和扩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Α 蛋白1 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 凋亡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叉头框蛋白O1介导的自噬途径在抗阻训练缓解低氧诱导大鼠肌萎缩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付鹏宇 于晶晶 龚丽景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667-1676,共10页
目的:探究抗阻训练对缓解低氧诱导大鼠肌萎缩的作用,以及该过程中叉头框蛋白O1(forkhead box protein O1,FoxO1)介导的自噬途径的调节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常氧安静(normoxic control,N)组、常氧训练(normoxic resistance trai... 目的:探究抗阻训练对缓解低氧诱导大鼠肌萎缩的作用,以及该过程中叉头框蛋白O1(forkhead box protein O1,FoxO1)介导的自噬途径的调节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常氧安静(normoxic control,N)组、常氧训练(normoxic resistance training,R)组、低氧安静(hypoxic control,H)组和低氧训练(hypoxic resistance training,HR)组,每组10只。低氧各组生活在氧浓度为12.4%的低氧房中,训练各组隔天进行递增负重爬梯训练,干预4周。期间记录大鼠的摄食量与体重;干预结束后,测量大鼠体成分;称量趾长伸肌(extensor digitorum longus,EDL)湿重;HE染色观察肌纤维形态并测量纤维横截面积(fiber cross-sectional area,FCSA);自噬PCR芯片检测自噬相关基因(autophagy-related genes,ATGs)的表达,分析差异基因的功能富集,并与FoxO1进行互作分析,筛选差异基因进行芯片准确性验证;Western blot测试转录因子FoxO1和乙酰化FoxO1(acetylated FoxO1,Ac-FoxO1)的相对蛋白表达。结果:(1)各组摄食量在干预后期趋于接近;干预4周后,HR组体重高于H组;与N组相比,R组大鼠瘦体重百分率和EDL湿重百分率显著升高,H组显著降低,而HR组的都显著高于H组(P<0.05)。H组FCSA较N组显著降低(P<0.05)。(2)与N组相比,H组自噬差异基因表达以上调为主,功能主要富集于自噬囊泡形成等过程;与H组相比,HR组自噬差异基因表达下调,功能富集于自噬与凋亡共调节过程;将差异基因与FoxO1进行互作分析,结果显示与FoxO1有一级调控关系的基因主要富集于自噬与凋亡共调节过程。筛选在R/N组和HR/H组均下调的差异基因组蛋白脱乙酰酶1(histone deacetylase 1,HDAC1),在R/N组和HR/H组均上调、在H/N组下调的差异基因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和H/N组上调的FoxO1一级调控关系的差异基因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A(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A,MAP1LC3A)进行蛋白表达验证,结果与芯片基本一致;(3)H组FoxO1和Ac-FoxO1蛋白水平及HDAC1/Ac-FoxO1比值显著高于N组,HR组FoxO1蛋白水平和HDAC1/Ac-FoxO1比值显著低于H组(P<0.05)。结论:抗阻训练可通过抑制自噬过程而缓解低氧诱导的大鼠EDL萎缩,FoxO1及其乙酰化修饰在该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阻训练 低氧暴露 骨骼肌萎缩 自噬 蛋白o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叉头转录因子O亚型6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胶质瘤细胞存活的影响
14
作者 龚小霞 李超 +2 位作者 曹曦月 杨诚诚 黄超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19-625,共7页
构建人叉头转录因子O亚型6(forkhead box class O6,FOXO6)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探究FOXO6对胶质瘤细胞存活的影响。以人神经胶质瘤细胞U251的c DNA为模板,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扩增FOXO6基因片段,并... 构建人叉头转录因子O亚型6(forkhead box class O6,FOXO6)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探究FOXO6对胶质瘤细胞存活的影响。以人神经胶质瘤细胞U251的c DNA为模板,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扩增FOXO6基因片段,并将其与pRK5-myc载体连接,构建pRK5-myc-FOXO6重组质粒;将构建成功的重组质粒和空载体分别转染至U251细胞中进行表达,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和4’,6-二脒基-2-苯基吲哚(4’,6-diamidino-2-phenylindole,DAPI)染色法分别检测FOXO6对U251细胞中转录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1α,PGC-1α)转录水平的影响及其对U251细胞存活的影响。经双酶切鉴定及DNA测序表明:pRK5-myc-FOXO6重组质粒构建成功;FOXO6转染组中的PGC-1α转录水平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并出现了明显的细胞凋亡现象。上述结果显示,pRK5-myc-FOXO6重组质粒构建成功,体外实验暗示FOXO6可能通过抑制PGC-1α的表达来抑制U251细胞的能量代谢及抗氧化过程,进而诱导U251细胞的凋亡,这为后续深入研究FOXO6在胶质瘤上的作用机制和靶点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o亚型6 胶质瘤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MALAT1/miR-876-5p/FOXM1轴对TNF-α诱导的HaCaT细胞增殖、凋亡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金曌 刘钟 +4 位作者 彭静 胡荣毅 吴娟 黄琴斯 王飞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2-588,594,共8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子1(lncRNA MALAT1)/miR-876-5p/叉头框蛋白质M1(FOXM1)轴对TNF-α诱导的HaCaT细胞增殖、凋亡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HaCaT细胞分为Ct组、Model组、si-NC组、si-MALAT1组、mimic NC组、miR-...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子1(lncRNA MALAT1)/miR-876-5p/叉头框蛋白质M1(FOXM1)轴对TNF-α诱导的HaCaT细胞增殖、凋亡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HaCaT细胞分为Ct组、Model组、si-NC组、si-MALAT1组、mimic NC组、miR-876-5p mimic组、si-MALAT1+inhibitor NC组、si-MALAT1+miR-876-5p inhibitor组,除Ct组外,其余组细胞均需用25μg/L TNF-α处理以诱导银屑病体外细胞模型,TNF-α诱导24 h后再转染对应的转染物48 h,用于后续实验。qRT-PCR检测细胞中MALAT1、miR-876-5p表达;CCK-8、EdU染色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IL-6、TNF-α、IL-1β水平;Western blot检测FOXM1、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cl-2相关X蛋白(Bax)、B淋巴细胞瘤-2(Bcl-2)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ALAT1与miR-876-5p、miR-876-5p与FOXM1的关系;RNA pull down实验验证MALAT1与miR-876-5p的关系。结果: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MALAT1、FOXM1蛋白表达增加,miR-876-5p表达下降(P<0.05);相较于Ct组,Model组HaCaT细胞中MALAT1表达、FOXM1蛋白表达、A450值、EdU阳性率、细胞上清液中IL-6、TNF-α、IL-1β水平、PCNA、Bcl-2蛋白表达升高,miR-876-5p表达、细胞凋亡率、Bax蛋白表达降低(P<0.05);沉默MALAT1或过表达miR-876-5p可抑制TNF-α诱导的HaCaT细胞增殖、炎症反应,促进细胞凋亡;miR-876-5p inhibitor恢复了MALAT1敲低对TNF-α刺激的HaCaT细胞凋亡、增殖及炎症反应的作用;MALAT1靶向下调miR-876-5p,miR-876-5p靶向下调FOXM1。结论:敲低MALAT1可能通过提高miR-876-5p表达来下调FOXM1表达,进而促进TNF-α刺激的HaCaT细胞凋亡,减轻炎症反应并降低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1 miR-876-5p 蛋白质M1 细胞增殖 银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α调控转录因子FoxM1在膀胱癌及腺性膀胱炎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9
16
作者 洪英楷 林明恩 吴华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204-208,共5页
目的:研究TNF-α调控转录因子叉头框转录因子M1(FoxM1)在膀胱癌及腺性膀胱炎(CG)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膀胱癌患者30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并于术后留取膀胱癌组织,同时取远离癌组织中心5... 目的:研究TNF-α调控转录因子叉头框转录因子M1(FoxM1)在膀胱癌及腺性膀胱炎(CG)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膀胱癌患者30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并于术后留取膀胱癌组织,同时取远离癌组织中心5 cm以上的组织作为正常膀胱组织。此外,选取同期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CG患者30例,术后均留取CG组织。将膀胱癌细胞株RT4、BIU87进行细胞培养,采用不同浓度TNF-α(0、1、5、10 nmol/L)对上述细胞系进行处理。分析不同膀胱组织中TNF-α、FoxM1表达情况,不同浓度TNF-α处理膀胱癌细胞系对FoxM1的表达影响,不同浓度TNF-α处理膀胱癌细胞系对cyclin B1以及cyclin D1的表达影响。结果:正常膀胱、CG、膀胱癌组织中TNF-α、FoxM1表达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且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1、5、10 nmol/L浓度的TNF-α处理膀胱癌细胞系后,FoxM1表达呈逐渐升高趋势,且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1、5、10 nmol/L浓度的TNF-α处理膀胱癌细胞系后,cyclin B1以及cyclin D1的表达呈逐渐升高趋势,且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NF-α可能通过调控转录因子FoxM1的表达,继而影响cyclin B1以及cyclin D1的表达,从而在CG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腺性膀胱炎 肿瘤坏死因子 转录因子M1 表达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通过FOXO1介导自噬抑制ox-LDL诱导泡沫细胞脂滴形成
17
作者 曾江琴 孙勤国 +3 位作者 徐鸿婕 丁晓明 牟艳杰 蒋跃文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6-723,共8页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泡沫细胞脂滴形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用50 mg/L的ox-LDL诱导小鼠RAW264.7细胞构建泡沫细胞模型,分别用不同浓度的槲皮素处理不同时间后,通过CCK8筛选槲皮素最佳作用浓度和时间。基...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泡沫细胞脂滴形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用50 mg/L的ox-LDL诱导小鼠RAW264.7细胞构建泡沫细胞模型,分别用不同浓度的槲皮素处理不同时间后,通过CCK8筛选槲皮素最佳作用浓度和时间。基于构建的泡沫细胞模型,在添加或不添加AS1842856(FOXO1抑制剂)的情况下,用槲皮素处理后,通过油红O染色观察脂滴形成,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通过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FOXO1蛋白表达水平;通过吖啶橙染色观察自噬小体形成情况;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Beclin1、LC3II和P62的m 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100μmol/L槲皮素干预12 h后,泡沫细胞脂滴形成和细胞凋亡被显著抑制(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脂滴形成和细胞凋亡增加(P<0.05),自噬小体减少(P<0.05),FOXO1蛋白表达减少(P<0.05),Beclin1和LC3II蛋白的m 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P62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槲皮素处理上调FOXO1蛋白表达(P<0.05),诱导自噬小体形成(P<0.05),促进Beclin1和LC3II的蛋白质和mRNA表达水平(P<0.05),抑制P62的蛋白质和mRNA表达水平(P<0.05)。而FOXO1抑制剂会逆转槲皮素对ox-LDL诱导的泡沫细胞的作用效果。结论槲皮素通过上调FOXO1的表达诱导自噬,抑制ox-LDL诱导的脂滴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泡沫细胞 脂滴 自噬 转录因子o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力衰竭与血管性痴呆共病网络:整合单细胞多组学与靶向FOXC1药物筛选
18
作者 夏天骄 张添琦 +5 位作者 王碧洁 张希源 曾巧春 汪诗娆 曹晓璐 王江友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8-506,共9页
目的 揭示心力衰竭(HF)与血管性痴呆(VaD)的共病机制,挖掘跨器官治疗靶点及心脑协同保护的天然化合物。方法 使用Seurat对GEO数据库中8例单细胞数据进行聚类及注释,利用CellChat构建器官通讯网络并筛选前95%高置信配体-受体对进行KEGG... 目的 揭示心力衰竭(HF)与血管性痴呆(VaD)的共病机制,挖掘跨器官治疗靶点及心脑协同保护的天然化合物。方法 使用Seurat对GEO数据库中8例单细胞数据进行聚类及注释,利用CellChat构建器官通讯网络并筛选前95%高置信配体-受体对进行KEGG富集分析,同时结合limma与CIBERSORT对70例常规转录组进行差异基因分析和免疫浸润评估。利用AutoDock Vina筛选TCMbank库31186种天然化合物,经分子动力学模拟验证其稳定性。结果单细胞图谱显示HF成纤维细胞占比43.75%(7亚群),VaD少突胶质细胞占76.57%(6亚群)。跨疾病分析表明HF成纤维细胞通过COLLAGEN信号、VaD胶质细胞通过SPP1信号驱动病理进程,共享PI3K-Akt和ECM-受体交互通路。鉴定出HF特征基因TNXB/THBS4/COL1A2,VaD特征基因SPP1/PDGFC/TGFA,联合分析得出FOXC1为共病核心转录因子。免疫微环境显示B细胞普遍激活。筛选出的8种FOXC1抑制剂中,青黛酮(Qingdainone)的结合最优[亲和力:-9.0 kcal/mol, RMSD:(0.2±0.06)nm]。结论 该研究阐明HF与VaD的纤维化-神经炎症共病机制,发现了靶向FOXC1的天然抑制剂青黛酮,为共病治疗药物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心力衰竭 单细胞转录 转录因子C1 青黛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柚皮素调控叉头转录因子1/β-连环蛋白通路对过氧化氢诱导的人牙周膜干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19
作者 张丽 彭世元 +3 位作者 唐飞扬 蹇静薇 袁硕声 徐晓梅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25年第4期559-569,共11页
目的探究柚皮素(NAR)对氧化应激状态下人牙周膜干细胞(hPDLSCs)成骨潜能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用过氧化氢(H_(2)O_(2))建立hPDLSCs氧化损伤模型,然后加入不同浓度的NAR及0.5μmol/L的叉头转录因子1(FOXO1)抑制剂AS1842856对其进... 目的探究柚皮素(NAR)对氧化应激状态下人牙周膜干细胞(hPDLSCs)成骨潜能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用过氧化氢(H_(2)O_(2))建立hPDLSCs氧化损伤模型,然后加入不同浓度的NAR及0.5μmol/L的叉头转录因子1(FOXO1)抑制剂AS1842856对其进行干预。利用细胞计数试剂盒法(CCK8)筛选出H_(2)O_(2)及NAR的最适作用浓度。通过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和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各组hPDLSCs中ALP、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骨钙素(OCN)的表达情况,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活性氧荧光探针(DCFH-DA)染色检测各组hPDLSCs中活性氧(ROS)、丙二醛(MDA)以及乳酸脱氢酶(LDH)的表达情况。同时,使用qRT-PCR和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各组FOXO1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基因与蛋白表达水平。结果H_(2)O_(2)暴露导致hPDLSCs氧化损伤增加,细胞内ROS水平上升,MDA、LDH表达升高(P<0.05);成骨分化降低,ALP染色变浅和成骨分化相关基因ALP、RUNX2、OCN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NAR共处理可缓解H_(2)O_(2)所致的hPDLSCs氧化损伤并提升其抗氧化能力、恢复其成骨能力。FOXO1抑制剂AS1842856可下调β-catenin的表达(P<0.05),明显减弱NAR的抗氧化作用及恢复成骨的能力(P<0.05)。结论NAR可以通过激活hPDLSCs内的FOXO1/β-catenin信号通路从而提升hPDLSCs的抗氧化能力,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及其所致的成骨能力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膜干细胞 转录因子1/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 氧化应激 柚皮素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对宫腔粘连纤维化进程及叉头框F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陈思萍 何援利 +3 位作者 蔡慧华 刘丽敏 张冬梅 孙冬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26-330,共5页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宫腔粘连纤维化进程及叉头框(Fox)F2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0.2%Ⅰ型胶原酶消化-筛网过滤-差时贴壁分离法获取原代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HESCs)并进行鉴定。采用10ng/ml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作用于HESCs 48h建立宫腔...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宫腔粘连纤维化进程及叉头框(Fox)F2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0.2%Ⅰ型胶原酶消化-筛网过滤-差时贴壁分离法获取原代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HESCs)并进行鉴定。采用10ng/ml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作用于HESCs 48h建立宫腔粘连细胞模型。以0、10–6、10–8、10–10、10–12mol/L雌二醇(E2)作用于模型组48h,采用q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蛋白(COLⅠ)及FoxF2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显示HESCs波形蛋白阳性,角蛋白18阴性。模型组α-SMA、COLⅠ、FoxF2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模型构建成功。qPCR检测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10^(–6)、10^(–8)、10^(–10)mol/L E_2组α-SMA、CO LⅠ、FoxF2的mRNA表达除10^(–10)mol/L E_2组COLⅠ表达无差异外,其余各组表达均下降(P<0.05),10^(–12)mol/L E2_组α-SMA及COLⅠmRNA表达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oxF2 mRNA表达下降(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10^(–6)、10^(–8)、10^(–10)mol/L E_2组α-SMA、COLⅠ及FoxF2蛋白表达下降(P<0.05),10^(–12)mol/L E_2组α-SMA蛋白表达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LⅠ及FoxF2蛋白表达下降(P<0.05)。结论 FoxF2在宫腔粘连中的表达增加。雌激素可在一定范围内逆转宫腔粘连的纤维化进程,并抑制FoxF2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 纤维化 雌激素 转化生长因子β1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Ⅰ型胶原 F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