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C-CRE-Kras双阳性转基因小鼠自发肺部肿瘤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1
作者 高昆 刘学丽 +6 位作者 高珊 高凯 董伟 张旭 刘宁 徐艳峰 张连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11-15,I0001,共6页
目的构建一种利用Cre重组酶体内低表达诱导K-ras G12D在小鼠肺部活化的慢性自发性肺部肿瘤模型。方法首先构建一种肺脏特异性低表达Cre重组酶的SPC-CRE转基因小鼠,利用SPC-CRE转基因小鼠与LSL K-ras G12D转基因小鼠杂交,获得SPC-CRE-Kra... 目的构建一种利用Cre重组酶体内低表达诱导K-ras G12D在小鼠肺部活化的慢性自发性肺部肿瘤模型。方法首先构建一种肺脏特异性低表达Cre重组酶的SPC-CRE转基因小鼠,利用SPC-CRE转基因小鼠与LSL K-ras G12D转基因小鼠杂交,获得SPC-CRE-Kras双阳性转基因小鼠。对4月龄,5月龄,7月龄,9月龄SPC-CRE-Kras双阳性转基因小鼠肺部进行取材,固定并进行常规石蜡切片及HE染色,镜下观察小鼠肺部病理特征。使用micro-CT对7月龄,9月龄SPC-CRE-Kras双阳性转基因小鼠肺部肿瘤结节进行检测。结果获得了SPC-CRE-Kras双阳性转基因小鼠,该小鼠在肺组织特异性低表达Cre重组酶,并诱导K-ras G12D在肺组织的表达,由K-ras G12D引起肺组织肿瘤的发生。SPC-CRE-Kras双阳性转基因小鼠4月龄肺部出现轻度炎症反应,5月龄开始肺部可见散在腺瘤样的结节,成瘤率为100%(雌6/6,雄6/6),随着月龄增加,小鼠肺腺瘤结节呈增大趋势,病理变化呈进展状态,9月龄时通过micro-CT可以检测到肺部少量散在孤立的肿瘤结节。结论利用肺组织特异性低表达Cre重组酶的方式,建立了一种从肺部炎症反应到肺腺瘤进展时程较长的慢性自发肺部肿瘤小鼠模型,为肺癌发生的研究提供了更长的窗口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E Loxp重组酶系统 转基因小鼠 K-RAS基因 小鼠肿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肿瘤研究中转基因小鼠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林红英 殷润婷 +1 位作者 奚涛 徐寒梅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8,共5页
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转基因小鼠模型对研究肿瘤基因特征、肿瘤抑制基因的表达和功能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肿瘤血管生成理论成为肿瘤研究的新热点。与肿瘤血管生成相关的调控基因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该文对转基因小鼠模... 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转基因小鼠模型对研究肿瘤基因特征、肿瘤抑制基因的表达和功能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肿瘤血管生成理论成为肿瘤研究的新热点。与肿瘤血管生成相关的调控基因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该文对转基因小鼠模型在肿瘤研究中的进展作了综述,并着重介绍了关于肿瘤血管生成调控基因转基因小鼠模型的研究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小鼠模型 肿瘤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治疗犬自发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红 张迪 +1 位作者 金艺鹏 林德贵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6-68,共3页
近20年来我国癌症呈现发病年轻化特点,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呈走高趋势。国内外已有大量文献表明,犬自发性肿瘤是人类肿瘤研究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另一方面,犬在当今社会生活以及个人家庭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于犬本身的肿瘤进行研... 近20年来我国癌症呈现发病年轻化特点,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呈走高趋势。国内外已有大量文献表明,犬自发性肿瘤是人类肿瘤研究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另一方面,犬在当今社会生活以及个人家庭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于犬本身的肿瘤进行研究也十分具有意义。随着临床犬肿瘤病例不断增多,恶性肿瘤也成为夺取犬生命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对于肿瘤的治疗以及相关研究也逐渐成为兽医的关注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肿瘤 肿瘤干细胞 实验动物模型 外科手术 冶疗 单次剂量 厌氧菌 伤寒沙门菌 异种移植 实体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含SV40T不同区段的基因构建及其转基因小鼠的建立 被引量:1
4
作者 谢夏阳 滕勇 +3 位作者 孙强 徐平 孙怀昌 李厚达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27-32,共6页
目的 为解决SV4 0T转基因小鼠高发瘤难保种的问题 ,构建了两种含有SV4 0T不同区段的外源基因 :Rb结合域点突变的SV4 0T基因 (SV4 0T DRb)和无p5 3结合域的SV4 0T基因 (SV4 0T Dp5 3)。方法 利用分子生物学的基因克隆手段 ,将改造的SV4... 目的 为解决SV4 0T转基因小鼠高发瘤难保种的问题 ,构建了两种含有SV4 0T不同区段的外源基因 :Rb结合域点突变的SV4 0T基因 (SV4 0T DRb)和无p5 3结合域的SV4 0T基因 (SV4 0T Dp5 3)。方法 利用分子生物学的基因克隆手段 ,将改造的SV4 0T基因片段克隆测序 ,最终将这两个改造后的基因克隆进乳腺特异性的真核表达载体p2 0 5C3中 ,运用雄原核显微注射法制备转基因小鼠。结果 利用PCR方法检测出 6只双阳性转基因 (同时检测到SV4 0T DRb和SV4 0T Dp5 3两种基因 )小鼠 ,为避免检测结果中假阳性的发生 ,应用Southern blot方法检测出 1只双阳性转基因小鼠。结论 本试验的结果证明 ,构建的两种含SV4 0T不同区段的策略是成功的 ,其建立的阳性转基因小鼠确实是弱化了SV4 0T转基因小鼠高发瘤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小鼠 SV40T基因 PCR 肿瘤模型 DNA肿瘤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研究的转基因小鼠
5
作者 朱遐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4年第1期28-28,共1页
生产了用于肿瘤发生和诱变研究的新的转基因小鼠品系。这种小鼠是由美国Gen Pharm International和Stratagene协作开发的。 新品系TSG-p53/Big Blue是由Gen Pharm的TSG-p53转基因小鼠(带有失活的p53肿瘤阻遏物基因)与Stratagene的Big Bl... 生产了用于肿瘤发生和诱变研究的新的转基因小鼠品系。这种小鼠是由美国Gen Pharm International和Stratagene协作开发的。 新品系TSG-p53/Big Blue是由Gen Pharm的TSG-p53转基因小鼠(带有失活的p53肿瘤阻遏物基因)与Stratagene的Big Blue(带有多拷贝的lacⅠ靶基因)杂交产生的。据上述公司介绍,两种转基因小鼠的杂交结果将给毒理学、分子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研究的推广应用性和新的方法。其首创用新的小鼠在同一动物模型中建立DNA突变频率与待确定肿瘤形成间的联系。还有可能用新的转基因品系进行新的化学物质和药物的筛选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小鼠 肿瘤形成 筛选检测 PHARM 阻遏物 动物模型 化学物质 基因 无效突变 协作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en^(fl/fl);Trp53^(fl/fl);Pbsn-iCre^(+)基因编辑小鼠自发形成前列腺癌与乳腺癌的模型构建研究
6
作者 吴佳辰 何丽娜 +1 位作者 汤鑫茹 唐爽 《中国癌症杂志》 2025年第8期769-775,共7页
背景与目的:前列腺癌与乳腺癌作为高发恶性肿瘤,其发生、发展与抑癌基因10号染色体上缺失的磷酸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emosome ten,Pten)及转化相关蛋白53基因(transformation related ... 背景与目的:前列腺癌与乳腺癌作为高发恶性肿瘤,其发生、发展与抑癌基因10号染色体上缺失的磷酸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emosome ten,Pten)及转化相关蛋白53基因(transformation related protein 53 gene,Trp53)的功能缺失密切相关,二者同时缺失可加速肿瘤恶性进展并诱导治疗抵抗。基于Cre-loxP系统的基因编辑小鼠自发性肿瘤模型是研究癌症机制的关键工具。研究表明,前列腺特异性启动子前泌蛋白(probasin,Pbsn)的基因驱动的iCre重组酶基因(Pbsn-iCre)可诱导雄性小鼠自发性前列腺癌,但其在雌性乳腺癌中的作用及跨性别表达特征尚未阐明。本研究构建Pten^(fl/fl);Trp53^(fl/fl);Pbsn-iCre^(+)转基因小鼠模型,旨在探究其在前列腺癌与乳腺癌中的自发性肿瘤表型,并验证Pbsn在乳腺组织中的表达特征。方法:利用Cre-loxP系统,通过杂交及连续回交筛选获得基因型稳定的Pten^(fl/fl);Trp53^(fl/fl);Pbsn-iCre^(+)子代小鼠(伦理审查批号:FUSCC-IACUC-2025115)。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及琼脂糖凝胶电泳验证Pten、Trp53及Pbsn-iCre基因型。通过H-E染色评估肿瘤组织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前列腺及乳腺肿瘤组织中Pten、p53蛋白表达水平,并检测Pbsn在乳腺、前列腺、卵巢、心脏、肝脏及肾脏中的分布。结果:Pten^(fl/fl);Trp53^(fl/fl);Pbsn-iCre^(+)雄鼠与雌鼠分别自发前列腺癌或乳腺癌。前列腺癌病理学特征表现为肿瘤呈侵袭性腺泡腺癌结构,伴腺体结构紊乱及基膜破坏;乳腺癌病理学特征表现为浸润性导管癌,伴导管上皮异型增生及间质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证实前列腺及乳腺的肿瘤组织中Pten与p53蛋白完全失表达,验证了前列腺和乳腺特异性基因敲除效应。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也证实了Pbsn蛋白特异性表达于前列腺腺泡上皮、卵泡及乳腺导管上皮细胞,而心脏、肝脏及肾脏中未见表达。结论:Pbsn-iCre在雌性乳腺中存在功能性表达,Pbsn-iCre所诱导的Pten/Trp53同时缺失可驱动雄鼠自发形成前列腺癌、雌鼠自发形成乳腺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小鼠自发性肿瘤模型 Pbsn-iCre Pten/Trp53双敲除 前列腺癌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表达人源Her2乳腺癌小鼠模型的建立及鉴定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明娟 蒋小红 +2 位作者 高广春 闵锐 黄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88-492,共5页
目的构建并鉴定高表达人源Her2乳腺癌转基因小鼠模型。方法构建pMD18T-MMTV-huHER2-EGFP转基因构件,通过原核显微注射方法将线性化、纯化后的外源质粒pMD18T-MMTV-huHER2-EGFP注射入C57BL/6J小鼠受精卵中,胚胎移植至同期发情的假孕受体... 目的构建并鉴定高表达人源Her2乳腺癌转基因小鼠模型。方法构建pMD18T-MMTV-huHER2-EGFP转基因构件,通过原核显微注射方法将线性化、纯化后的外源质粒pMD18T-MMTV-huHER2-EGFP注射入C57BL/6J小鼠受精卵中,胚胎移植至同期发情的假孕受体母鼠输卵管内,获得子代小鼠。采用PCR鉴定子代小鼠尾部组织基因组DNA,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乳腺组织Her2蛋白的表达,通过组织病理学切片观察转基因小鼠乳腺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结果经PCR方法检测得到转基因阳性小鼠。蛋白质免疫印迹结果显示,与野生型小鼠相比,F2代阳性小鼠的乳腺组织中Her2蛋白高表达。病理组织切片表明25周龄阳性小鼠的乳腺组织已经出现明显的癌变倾向。结论高表达人源Her2乳腺癌小鼠模型成功建立并能稳定遗传,可自发形成乳腺癌,其生物学特性和病理学改变与人乳腺癌相近,可作为研究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转基因小鼠 动物模型 Her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A*0201/Kb及MAGE-3基因共转染B16细胞的制备及其在MAGE-3肿瘤疫苗评价中的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宋淑霞 闫彩珍 +3 位作者 郑龙 尤红煜 王俊霞 刘福英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79-682,共4页
目的:为了用HLA-A2·1转基因鼠制备荷瘤模型以评价肿瘤疫苗的免疫效果,制备共表达HLA-A*0201/Kb嵌合基因和MAGE-3的B16黑色素瘤细胞。方法:采用基因共转染的方法,将HLA-A*0201/Kb和MAGE-3转染到B16黑色素瘤细胞(B16-HLA-MAGE-3),利... 目的:为了用HLA-A2·1转基因鼠制备荷瘤模型以评价肿瘤疫苗的免疫效果,制备共表达HLA-A*0201/Kb嵌合基因和MAGE-3的B16黑色素瘤细胞。方法:采用基因共转染的方法,将HLA-A*0201/Kb和MAGE-3转染到B16黑色素瘤细胞(B16-HLA-MAGE-3),利用RT-PCR、流式细胞术(FCM)和Westernblot检测了HLA-A*0201/Kb和MAGE-3在B16黑色素瘤中的表达;通过测定CTL活性和体内抑瘤实验证实肿瘤抗原MAGE-3可以在B16-HLA-MAGE-3中得到有效加工处理和提呈。结果:RT-PCR、FCM和Westernblot检测到HLA-A*0201/Kb和MAGE-3在B16-HLA-MAGE-3黑色素瘤中的表达;LDH的方法观察到MAGE-3疫苗免疫小鼠脾细胞对B16-HLA-MAGE-3细胞的特异性CTL反应,抑瘤实验也证实,B16-HLA-MAGE-3细胞在免疫小鼠体内生长明显受到抑制。结论:MAGE-3基因在B16-HLA-MAGE-3黑色素瘤细胞中得到表达,并被有效的加工处理、提呈给特异性CD8+T细胞;B16-HLA-MAGE-3细胞可以用来制备荷瘤模型,且该方法适合利用转基因小鼠用于人表位疫苗的体内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A2.1转基因 疫苗评价 肿瘤动物模型 基因共转染 MAGE-3 PIR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携带HCC表位的HBc病毒样颗粒负载的DC疫苗的免疫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张艳 郑龙 +2 位作者 王俊霞 刘福英 宋淑霞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79-683,共5页
目的:探讨携带肝细胞癌(HCC)表位的嵌合蛋白颗粒HBc-VLPs负载小鼠BMDCs制备的DC疫苗,免疫小鼠后诱导抗原特异的细胞免疫应答和抗肿瘤效应。方法:制备HLA-A2转基因小鼠来源的BMDCs,将三种带有高表达于HCC的HLA-A2限制的CTL表位的HBc-VLP... 目的:探讨携带肝细胞癌(HCC)表位的嵌合蛋白颗粒HBc-VLPs负载小鼠BMDCs制备的DC疫苗,免疫小鼠后诱导抗原特异的细胞免疫应答和抗肿瘤效应。方法:制备HLA-A2转基因小鼠来源的BMDCs,将三种带有高表达于HCC的HLA-A2限制的CTL表位的HBc-VLPs、三种抗原表位肽和不含HCC表位野生HBc-VLPs分别负载HLA-A2转基因小鼠BMDCs制备成DC疫苗,阴性对照组用PBS替代。将HLA-A2转基因小鼠分为四组,分别免疫上述DC疫苗并对其免疫效果进行评价:体外检测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内IFN-γ的产生和CTL细胞活性并观察不同方法处理的DCs对肿瘤生长的抑制情况。结果:与其他组相比,HBc-VLPs负载的DCs免疫小鼠后第8天,流式细胞仪即可检测到分泌IFN-γ的CD8+T细胞存在;用LDH法检测到较强的抗原特异性CTL活性;在肿瘤接种后的20天之前均未见到明显的肿瘤块,具有显著抗肿瘤作用。结论:利用携带HCC抗原表位的HBc-VLPs负载DCs后得到可强烈诱导免疫活性和明显抗肿瘤作用的DC疫苗,为DC疫苗的优化和评价提供了实验方法,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新型肝细胞癌治疗性疫苗的功能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C抗原表位 HBc病毒样颗粒 DC疫苗 HLA-A2转基因小鼠 肿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