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6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与非综合征型唇腭裂发病风险的基因-基因及基因-环境交互作用
1
作者 侯天姣 周治波 +12 位作者 王竹青 王梦莹 王斯悦 彭和香 郭煌达 李奕昕 章涵宇 秦雪英 武轶群 郑鸿尘 李静 吴涛 朱洪平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4-389,共6页
目的:探索亚裔人群中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信号通路基因多态性与非综合征型唇裂合并或不合并腭裂(non-syndromic cleft lip with or without cleft palate,NSCL/P)的关联及可能存在的基因-基因、基因-... 目的:探索亚裔人群中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信号通路基因多态性与非综合征型唇裂合并或不合并腭裂(non-syndromic cleft lip with or without cleft palate,NSCL/P)的关联及可能存在的基因-基因、基因-环境交互作用。方法:选取1038个NSCL/P核心家系作为研究对象。对TGF-β信号通路上的10个基因的34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进行了传递不平衡检验(transmission disequilibrium test,TDT),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基因-基因交互作用分析和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分析。研究收集的环境因素包括患儿母亲孕期吸烟、被动吸烟、乙醇摄入量以及维生素使用情况。由于患儿母亲孕期吸烟和饮酒暴露率较低(<3%),因此,仅对母亲孕期被动吸烟及补充多种维生素这两个环境因素与基因之间的交互作用进行了分析。采用Bonferroni法对结果进行多重检验校正,显著性的阈值设置为P=1.46×10-4。结果:共有4个基因的23个SNP位点与NSCL/P之间存在关联(P<0.05),但经过Bonferroni多重检验校正后,这些关联均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水平。经过Bonferroni多重检验校正之后,6对SNP[rs4939874(SMAD2)与rs1864615(TGFBR2),rs2796813(TGFB2)与rs2132298(TGFBR2),rs4147358(SMAD3)与rs1346907(TGFBR2),rs4939874(SMAD2)与rs1019855(TGFBR2),rs4939874(SMAD2)与rs12490466(TGFBR2),以及rs2009112(TGFB2)与rs4075748(TGFBR2)]存在显著的统计学交互作用(P<1.46×10-4),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的分析没有达到多重检验校正阈值的显著结果。结论:未发现TGF-β通路基因多态性与NSCL/P的关联,该通路上部分基因可能通过基因-基因交互作用影响NSCL/P的发病风险。未来仍需其他独立研究的证据支持,以进一步的探索其中潜在的生物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综合征型唇腭裂 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核心家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群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上的基因多态性与非综合征型唇腭裂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竹青 王苹 +9 位作者 吴雅慧 叶晓茜 黄尚志 石冰 王科 袁园 刘冬静 吴涛 王红 Terri H.Beaty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84-389,共6页
目的:探索中国人群中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B)信号通路基因多态性与非综合征型唇腭裂(non-syndromic oral clefts,NSOC)的关联关系及可能存在的基因环境交互作用。方法:在806个中国汉族人群非综合征型唇裂... 目的:探索中国人群中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B)信号通路基因多态性与非综合征型唇腭裂(non-syndromic oral clefts,NSOC)的关联关系及可能存在的基因环境交互作用。方法:在806个中国汉族人群非综合征型唇裂合并或不合并腭裂(non-syndromic cleft lip with or without cleft palate,NSCL/P)核心家系中,对TGFB信号通路上的10个基因进行了传递不平衡检验以及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分析。环境因素包括母亲孕早期吸烟、被动吸烟、饮酒及补充多维生素制剂。结果:经过质量控制的筛选,共对343个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进行了传递不平衡检验及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共有6个基因中的19个SNPs与NSCL/P之间存在关联(P<0.05),但经过Bonferroni校正后,这些关联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多重检验校正后,未发现常见孕期环境暴露因素与TGFB信号通路上的基因多态性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的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结论:未发现TGFB信号通路上的基因多态性与NSCL/P之间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 信号传导 遗传关联研究 唇裂 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调控转化生长因子β_(1)/信号转导通路干预多囊卵巢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鹤 张小花 +1 位作者 黄灿灿 蔺文娟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18-1423,共6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妇女最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而卵巢纤维化是PCOS的重要病理表现之一。PCOS卵巢纤维化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转化生长因子β_(1)/信号转导分子(TGF-β_(1)/Smad)信号通路在PCOS卵巢...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妇女最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而卵巢纤维化是PCOS的重要病理表现之一。PCOS卵巢纤维化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转化生长因子β_(1)/信号转导分子(TGF-β_(1)/Smad)信号通路在PCOS卵巢纤维化的过程发挥核心作用。根据PCOS卵巢纤维化临床表现,可归于中医“癥瘕”“不孕”“闭经”等范畴。中医治疗PCOS多以补肾疏肝健脾为主,兼以化痰祛瘀。中药单体柚皮苷、芍药苷、鼠李糖苷、水飞蓟素、桑黄多糖、膳食原花青素及中药复方补肾促排卵汤、津力达颗粒、祛痰化瘀方、疏肝补肾祛痰方可通过调控TGF-β_(1)/Smad信号通路改善PCOS卵巢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卵巢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_(1)/信号转导分子信号通路 转化生长因子β_(1) 信号转导分子 中医药 中药单体 中药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调控相关生长因子及信号干预创面愈合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莹 宫玉锁 +1 位作者 刘晓婷 元宝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6-585,共10页
创面愈合是一个动态复杂的修复过程,包括炎症、增殖和组织重塑,各阶段之间相互关联,各种不稳定因素致使创面愈合越加复杂,增加创面愈合的难度。近年来,通过中药及相关制剂治疗创面损伤的研究报道逐渐增多。本文就近年国内外文献进行检索... 创面愈合是一个动态复杂的修复过程,包括炎症、增殖和组织重塑,各阶段之间相互关联,各种不稳定因素致使创面愈合越加复杂,增加创面愈合的难度。近年来,通过中药及相关制剂治疗创面损伤的研究报道逐渐增多。本文就近年国内外文献进行检索,总结中药对创面愈合的干预作用,为中药促进创面愈合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通过文献检索中药及其制剂调控信号通路干预创面愈合的相关文献,并进行归纳与整理分析。创面愈合的方式和时间取决于机体损伤程度、组织再生能力、坏死组织、异物感染等因素影响。局部清创、手术修复、抗感染及药物干预等措施是治疗创面愈合的主要方式,由于感染、耐药、促炎性细胞因子等高表达因素会影响创面的正常愈合进程,往往需要外力干预。中医在治疗各种创面缺损方面的疾病历史悠久,从整体出发,通过中药及相关制剂调控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等)及多条信号通路(Wnt/β-catenin、PI3K/Akt、PINK1/Parkin、Notch、TGF-β/Smad等),加速血管及肉芽组织新生,抑制炎症反应,减少增生性瘢痕,多种途径促进创面愈合。关于疾病发展的主要导向是中药研究,中药用于创面的临床治疗可增加更多的理论依据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面修复 生长因子 信号通路 肉芽组织 血管新生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消方经转化生长因子β1信号通路干预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姗 黄举凯 +3 位作者 温雅璐 唐茹梦 王建华 杨晓晖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25-1631,共7页
目的:探索益消方对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观察组为12周龄雄性自发糖尿病(KKAy)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益消方干预)、西药组(氯沙坦干预);对照组为同周龄雄性近交系(C57BL/6J)小鼠。干预周期为1... 目的:探索益消方对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观察组为12周龄雄性自发糖尿病(KKAy)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益消方干预)、西药组(氯沙坦干预);对照组为同周龄雄性近交系(C57BL/6J)小鼠。干预周期为12周。观察干预前后血糖、血脂-、肝功能变化,肝脏组织进行病理染色,检测肝脏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信号通路蛋白和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益消方干预8周体质量、肝重指数显著降低(P<0.05,P<0.01),干预第4、8、12周空腹血糖显著降低(P<0.01),干预8周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谷丙转氨酶水平降低(P<0.05,P<0.01)。病理形态方面益消方干预4周脂肪变性评分下降(P<0.05)。益消方干预12周后,TGF-β_(1)及其信号蛋白、mRNA的表达均显著下调(P<0.05,P<0.01)。结论:益消方可显著改善KKAy小鼠的肥胖和糖脂代谢紊乱,调节TGF-β_(1)信号通路蛋白和基因表达,减轻肝脏脂肪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消方 糖尿病 脂肪肝 糖脂代谢 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s信号通路 氯沙坦 KKAY小鼠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莪术-蚤休配伍调控PINK1/Parkin信号通路抑制小鼠结肠癌生长转移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思 梁众擎 +5 位作者 苏婷婷 张慧兰 梁研 祁恒奕 陈怀祖 唐德才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3-482,共10页
目的探讨黄芪-莪术-蚤休(芪-术-蚤)角药配伍基于PINK1/Parkin/EMT信号通路抑制结肠癌生长和转移的影响。方法30只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芪-术-蚤高剂量组(5.85 g·kg^(-1))、芪-术-蚤低剂量组(2.925 ... 目的探讨黄芪-莪术-蚤休(芪-术-蚤)角药配伍基于PINK1/Parkin/EMT信号通路抑制结肠癌生长和转移的影响。方法30只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芪-术-蚤高剂量组(5.85 g·kg^(-1))、芪-术-蚤低剂量组(2.925 g·kg^(-1)),每组6只,使用结肠癌CT26.WT细胞构建小鼠原位结肠癌模型。给药15 d后,取各组小鼠肿瘤、肝脏组织,HE病理染色评估肿瘤转移情况,透射电镜观察肿瘤组织线粒体自噬现象,Western blot、免疫组化(IHC)检测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PINK1、Parkin、p62、LC3-Ⅱ/LC3-Ⅰ表达情况,Western blot、qPCR、IHC检测EMT相关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Snail蛋白和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小鼠肿瘤体积明显变小、转移灶数目变少,肝脏组织发生改变,小鼠生长状态得到明显改善;芪-术-蚤给药组肿瘤组织线粒体发生了选择性自噬现象,伴随着自噬小体的产生;芪-术-蚤给药组影响了PINK1/Parkin通路介导的线粒体自噬生物学过程:PINK1、Parkin、p62、LC3-Ⅱ/LC3-Ⅰ均有一定程度上调(P<0.05,P<0.01),且高剂量组效果优于低剂量组(P<0.05,P<0.01);芪-术-蚤给药组降低了EMT相关N-cadherin、Vimentin、Snail的蛋白含量与mRNA水平(P<0.05,P<0.01),同时增高了E-cadherin的蛋白与mRNA水平(P<0.05,P<0.01),且高剂量组均优于低剂量组(P<0.05,P<0.01)。结论芪-术-蚤角药配伍一定程度抑制结肠癌原位移植瘤小鼠模型肿瘤生长和转移,其机制可能是通过PINK1/Parkin信号通路扭转线粒体功能异常,抑制上皮-间质转化(EMT)过程,达到治疗结肠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术-蚤 线粒体自噬 PINK1/Parkin信号通路 上皮-间质转化 结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生长因子通过激活NF-κB信号通路促进BV2细胞介导神经炎症
7
作者 沈若琪 鲁玉宝 +3 位作者 王子铭 刘斌 张良明 杨阳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66-672,共7页
目的 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对小胶质细胞介导神经炎症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为后续可能治疗靶点的确定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参考。方法 选取小鼠小胶质细胞(BV2)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HGF组,通过蛋白质组... 目的 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对小胶质细胞介导神经炎症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为后续可能治疗靶点的确定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参考。方法 选取小鼠小胶质细胞(BV2)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HGF组,通过蛋白质组学分析、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以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WB)等检测HGF对BV2细胞NF-κB信号通路活性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结果 蛋白质组学分析显示HGF处理后,NF-κB通路显著富集;HGF处理1h时,BV2细胞增殖活力随浓度升高下降,6h和12h时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qRT-PCR显示HGF显著上调炎症因子(iNOS、TNF-α、IL-1β);WB表明HGF促进炎症相关因子(TNF-α、NF-κB p65)相对表达量上升。结论本研究首次证实HGF通过激活BV2细胞NF-κB信号通路促进神经炎症的作用及其机制,为进一步探究神经炎症调控策略及开发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提供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生长因子 小胶质细胞 神经炎症 NF-ΚB信号通路 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1通过ERK/MAPK信号转导通路促进脑胶质瘤细胞侵袭 被引量:9
8
作者 刘丽华 代勤 +1 位作者 闵志刚 张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744-1747,共4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对脑胶质瘤细胞SF767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以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转化生长因子β1分别干预脑胶质瘤细胞SF767细胞12、24、48 h,Western blotting检测EMT和ERK/MAPK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MTT法检测和对比干预前...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对脑胶质瘤细胞SF767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以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转化生长因子β1分别干预脑胶质瘤细胞SF767细胞12、24、48 h,Western blotting检测EMT和ERK/MAPK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MTT法检测和对比干预前后细胞增殖情况,体外侵袭实验观察细胞侵袭能力改变。结果 Western blotting显示E-cadherin表达下调,而Vimentin和MMP-2表达上调。在ERK/MAPK信号转导通路中,ERK表达未见变化,但P-ERK表达上调,核转录因子Zeb-1表达增强。体外增殖实验显示干预后细胞倍增时间明显缩短;体外侵袭实验显示干预后穿膜细胞明显增多,统计学显示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转化生长因子β1可能通过ERK/MAPK信号转导通路诱导EMT促进脑胶质瘤细胞SF767细胞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上皮间质转化 ERK MAPK信号转导通路 脑胶质瘤 E-CADHER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cth信号通路对糖尿病足溃疡炎症因子及转化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7
9
作者 韩强 柳国斌 +4 位作者 黄仁燕 徐烽 严仕梦 施陈燕 陈君灏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2期881-889,共9页
目的:以糖尿病足溃疡大鼠为模型,通过对Notch信号干预,探索其对炎症因子、趋化因子及转化生长因子的作用。方法:实验模型采用高脂饲料配合链脲佐菌素(STZ)造成糖尿病,用恒温恒压烫伤仪建立糖尿病足溃疡实验模型,并以无糖尿病足溃疡模型... 目的:以糖尿病足溃疡大鼠为模型,通过对Notch信号干预,探索其对炎症因子、趋化因子及转化生长因子的作用。方法:实验模型采用高脂饲料配合链脲佐菌素(STZ)造成糖尿病,用恒温恒压烫伤仪建立糖尿病足溃疡实验模型,并以无糖尿病足溃疡模型作为普通溃疡对照组。随后,对糖尿病足溃疡实验模型干预7 d,包括以生理盐水、西药生长因子、Notch信号激动剂Jagged1、Notch信号抑制剂LY‑411575、中药紫朱软膏进行干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7A(IL‑17A);采用Real‑TimePCR检测创面组织Notch信号相关的炎性因子(TNF‑α、IL‑1β、IL‑6、IL‑17)、趋化因子[白介素‑8(IL‑8)、IP‑10、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α、TGF‑β)。结果:ELISA检测结果显示,糖尿病足溃疡大鼠模型的血清IL‑1β、IL‑6、TNF‑α、IL‑17A水平明显高于普通溃疡模型(P<0.01)。与糖尿病足溃疡对照组相比,Notch信号抑制剂LY‑411575组与中药紫朱软膏组IL‑6、TNF‑α、IL‑17A含量明显减低(P<0.01)。创面组织Real‑timePCR结果显示,糖尿病足溃疡大鼠模型创面组织的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IL‑17和趋化因子IP‑10、IL‑8、MCP‑1水平明显高于普通溃疡模型(P<0.01),转化生长因子TGF‑β水平低于普通溃疡模型(P<0.01)。与糖尿病足溃疡对照组相比,Notch信号抑制剂LY‑411575明显降低糖尿病足溃疡大鼠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IL‑17水平和趋化因子IP‑10、IL‑8、MCP‑1含量(P<0.01),增加转化生长因子TGF‑α、TGF‑β表达(P<0.05),而Notch信号激动剂Jagged1则降低转化生长因子TGF‑α、TGF‑β表达(P<0.05),这表明了抑制Notch信号通路能够降低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IL‑17水平和趋化因子IL‑8含量,增加转化生长因子TGF‑α、TGF‑β表达。与糖尿病足溃疡对照组相比,中药紫朱软膏能够降低糖尿病足溃疡大鼠创面组织的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IL‑17和趋化因子IP‑10、IL‑8、MCP‑1水平(P<0.01),提高转化生长因子TGF‑α、TGF‑β表达(P<0.01)。Notch信号抑制剂LY‑411575则增强了紫朱软膏对转化生长因子TGF‑α、TGF‑β促表达作用。结论:糖尿病足溃疡大鼠模型较普通足溃疡血清及创面炎症因子、趋化因子表达偏高而转化生长因子表达不足。抑制Notch信号通路能够降低糖尿病足溃疡实验模型大鼠的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增加转化生长因子表达,Notch信号通路具有促炎和部分促细胞增殖作用。紫朱软膏能够降低糖尿病足溃疡大鼠炎症因子和炎症趋化水平,提高转化生长因子表达,减轻创面炎症反应,其作用可能与抑制Nocth信号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CH信号通路 糖尿病足溃疡 炎症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Smad信号通路和骨关节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0
作者 乔虎军 王国祥 郝鑫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3-151,共9页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以关节组织成份、结构和功能退行性改变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疾病,主要涉及关节软骨损伤并累及软骨下骨和周围结构(例如软骨下骨病变、骨赘和滑膜炎症等)。OA的发病部位主要包括膝关节、髋关节、手指关节、颈...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以关节组织成份、结构和功能退行性改变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疾病,主要涉及关节软骨损伤并累及软骨下骨和周围结构(例如软骨下骨病变、骨赘和滑膜炎症等)。OA的发病部位主要包括膝关节、髋关节、手指关节、颈部、肩关节、肘关节、脊椎关节以及容易被忽视的踝关节和足等,通常伴有疼痛、肿胀和关节僵硬等。根据统计,全球已经有超过3.6亿人口患有OA[1],并呈现出一定的性别和年龄特点。美国的一项数据显示OA发生的概率和年龄趋势成正相关,并且提示性别可能成为一个危险因素,超过45岁的女性有着较高的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发病率[2]。超过60岁以后,受0A困扰的女性更是将近男性的两倍。作为发达国家主要的致残疾病之一,0A患者中有80%存在运动局限性,25%患有残疾[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 SMAD蛋白 信号通路 软骨细胞 骨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K信号通路及转化生长因子-β1在强脉冲光对成纤维细胞增殖影响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耿雪瑞 黄进华 +5 位作者 康健 欧阳泽辉 于小峰 鲁建云 陈静 谭丽娜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89-691,共3页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对体外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分离培养人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采用不同能量强脉冲光照射细胞,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测定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对体外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分离培养人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采用不同能量强脉冲光照射细胞,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测定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变化,ELISA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分泌变化。在抑制剂干预研究中,应用ERK抑制剂PD98059、强脉冲光+PD98059分别处理成纤维细胞,观察细胞增殖及磷酸化ERK的变化。结果:与未照射组比较,10、18、27、36 J/cm^2的强脉冲光对成纤维细胞增殖无影响(P>0.05),当能量为72J/cm^2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性明显增强(P<0.05),磷酸化ERK表达明显减少,TGF-β1分泌显著增加(P<0.05);ERK抑制剂PD98059能明显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降低磷酸化ERK水平。结论:72J/cm^2强脉冲光可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其机制是通过促进TGF-β1分泌,而不是通过ERK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脉冲光 成纤维细胞 细胞增殖 ERK信号通路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_1及其胞内信号通路SMADs在大鼠心肌肥厚中的作用 被引量:11
12
作者 黄俊 覃国辉 马业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601-1604,共4页
目的研究SMADs信号通路在大鼠心肌肥厚中的作用。方法结扎大鼠腹主动脉复制心肌肥厚模型,检测术后不同时间点的大鼠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RT-PCR法检测肥厚左室心肌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Smad2、3、7的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 目的研究SMADs信号通路在大鼠心肌肥厚中的作用。方法结扎大鼠腹主动脉复制心肌肥厚模型,检测术后不同时间点的大鼠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RT-PCR法检测肥厚左室心肌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Smad2、3、7的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手术组术后3dLVMI开始上升并持续至4周,心肌组织中TGF-β1及Smad2、3的mRNA表达术后3d也开始上升并持续至4周,术后第2周为表达的高峰(P<001)。Smad7mRNA术后3d上升,1周时为其高峰,2周后表达下降。结论信号蛋白Smad2、3、7参与了腹主动脉结扎诱导的大鼠心肌肥厚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肥厚 转化生长因子Β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Smad信号转导通路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季国忠 王学浩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542-545,共4页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信号转导途径在肿瘤发生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大量研究已经揭示了TGFβ超家族配体、受体、Smad蛋白、上游和下游调节因子及多种信号通路间的交互对话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肺癌及其他肿瘤中的作用机制...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信号转导途径在肿瘤发生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大量研究已经揭示了TGFβ超家族配体、受体、Smad蛋白、上游和下游调节因子及多种信号通路间的交互对话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肺癌及其他肿瘤中的作用机制。作者比较和整理近年关于TGFβSmad信号通路及Smad4在肿瘤领域的体内外研究报道,并就此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 SMAD通路 信号转导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β1对大鼠正畸牙移动模型成骨细胞分化及ERK/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林维龙 吴晓沛 +1 位作者 何薇薇 安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8-123,共6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β1(rhTGF-β1)对大鼠正畸牙移动模型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及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rhTGF-β1低剂量组、rhTGF-β1中剂量组、r... 目的:探讨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β1(rhTGF-β1)对大鼠正畸牙移动模型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及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rhTGF-β1低剂量组、rhTGF-β1中剂量组、rhTGF-β1高剂量组。模型组、rhTGF-β1低、中、高剂量组建立大鼠正畸牙移动模型,各组从造模第1天开始给药,rhTGF-β1(低、中、高)剂量组于双侧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牙龈黏膜下分别注射1.25、2.5、5 ng/mL的rhTGF-β1溶液0.1 mL,对照组注射0.1 mL生理盐水,每2 d给药1次,持续14 d。游标卡尺测量大鼠上颌第一磨牙移动距离;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大鼠牙周及牙槽骨组织病理形态;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骨保护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大鼠牙周及牙槽骨组织成骨相关蛋白[骨钙素(OCN)、骨桥蛋白(OPN)、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和ERK/MAPK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牙张力侧牙周组织膜纤维拉伸变长,组织间隙变宽,基质增生,成骨细胞数量大量减少近乎消失,呈现病理损伤,上颌第一磨牙移动距离、血清TNF-α、IL-6、RANKL、牙周及牙槽骨组织p-ERK1/2/ERK1/2、p-p38 MAPK/p38 MAPK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血清OPG、牙周及牙槽骨组织OCN、OPN、Runx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rhTGF-β1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牙张力侧牙周及牙槽骨组织病理损伤逐步减轻,血清TNF-α、IL-6、RANKL、牙周及牙槽骨组织p-ERK1/2/ERK1/2、p-p38 MAPK/p38 MAPK蛋白表达水平依次降低,上颌第一磨牙移动距离、血清OPG、牙周及牙槽骨组织OCN、OPN、Runx2蛋白表达水平依次升高(P<0.05),且各组之间呈剂量依赖性。结论:rhTGF-β1可减轻大鼠正畸牙移动模型炎症反应,促使成骨分化,加速正畸牙移动,可能与抑制ERK/MAPK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β1 大鼠正畸牙移动模型 ERK/MAPK信号通路 成骨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routy调控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介导的上皮间充质转化抑制后囊膜混浊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利民 包秀丽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90-694,共5页
后囊膜混浊(posterior capsular opacification,PCO)是白内障手术的主要远期并发症,是由于手术切除纤维块后残留在囊袋中的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 cell,LEC)的异常生长引起的。在成人术后2~5 a的发生率为20%~40%,儿童几乎为100... 后囊膜混浊(posterior capsular opacification,PCO)是白内障手术的主要远期并发症,是由于手术切除纤维块后残留在囊袋中的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 cell,LEC)的异常生长引起的。在成人术后2~5 a的发生率为20%~40%,儿童几乎为100%。大量研究表明LEC的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及增殖过程是PCO发展的主要病理改变,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 growth factor-β,TGF-β)信号通路参与了LEC的EMT过程,其包括经典的Smad信号通路及非Smad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为主要的非Smad信号通路。Sprouty是RTK介导的Ras/ERK/MAPK信号通路特异的抑制蛋白,并作为TGF-β诱导的EMT的负性调节因子抑制ERK信号通路,从而抑制EMT过程。本文将总结在PCO中LEC的EMT过程,以及Sprouty通过抑制TGF相关信号通路阻断PCO过程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ROUTY 后囊膜混浊 上皮间充质转化 转化生长因子 晶状体上皮细胞 MAPK信号转导通路 白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PCGEM1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2/Smad2信号通路调控口腔鳞状细胞癌侵袭和转移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翁旭 李劲松 范松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50-557,共8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PCGEM1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Smad2信号通路调控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侵袭和转移的机制。方法将60例OSCC患者癌组织及距离癌组织超过2 cm处的正常组织纳入研究,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m...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PCGEM1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Smad2信号通路调控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侵袭和转移的机制。方法将60例OSCC患者癌组织及距离癌组织超过2 cm处的正常组织纳入研究,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miR-148a、lncRNA PCGEM1在OSCC组织及正常组织、人正常口腔黏膜上皮细胞(OMEC)及人源OSCC细胞株KB、BcaCD885、SCC-4、CAL27、SCC-15中的表达情况;分析lncRNA PCGEM1和miR-148a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信息之间的关系。构建lncRNA PCGEM1沉默细胞系KB-siPCGEM1及阴性对照(KB-NC),并以KB作为空白对照组,采用MTT、Transwell和划痕实验检测lncRNA PCGEM1对KB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使用生物信息学网站starBase预测lncRNA PCGEM1可以互补结合的微小RNA(miRNA),再根据www.microRNA.org网站预测相应miRNA可靶向结合的基因;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TGFβ2/Smad2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情况。结果qRT-PCR结果显示,OSCC组织中lncRNA PCGEM1、miR-148a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织(P<0.05);lncRNA PCGEM1和miR-148a在不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分化程度的患者癌组织中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和KB-NC组相比,KB-siPCGEM1组细胞OD492 nm值下降,细胞侵袭数量及迁移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显示,lncRNA PCGEM1可与miR-148a互补结合,miR-148a与TGFβ2存在靶向结合位点;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KB-siPCGEM1组中miR148a、TGFβ2及p-Smad 2的表达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与KB-NC组(P<0.05),空白对照组和KB-NC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ncRNA PCGEM1在OSCC中高表达,高表达lncRNA PCGEM1可能通过上调miR-148a水平,强化TGFβ2/Smad2信号通路,从而促进OSCC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PCGEM1 口腔鳞状细胞癌 转化生长因子β2/Smad2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Smads信号转导通路的泛素化调节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苟文军(综述) 吕红彬(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02-904,共3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参与的细胞因子和调节因子众多,其发病机制一直是DR防治研究的热点。研究证实,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参与了DR的发生和发展,Smads蛋白则能介导TGF-β/Smads信号通路的...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参与的细胞因子和调节因子众多,其发病机制一直是DR防治研究的热点。研究证实,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参与了DR的发生和发展,Smads蛋白则能介导TGF-β/Smads信号通路的激活,进而参与DR的病理过程,而泛素一蛋白酶体途径(UPP)中的泛素连接酶Smurf则参与了TGF-β/Smads信号通路的降解调节。目前,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就UPP对TGF-β/Smads信号转导通路的降解调节在DR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泛素一蛋白酶体途径 转化生长因子 Smads信号传导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Smad信号通路在腭发育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亦阳 黄洪章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650-653,共4页
腭发育过程的信号调节复杂,转化生长因子(TGF)-β家族在其中起重要作用。TGF-β-Smad通路是TGF-β信号调控的重要途径。下面就TGF-β家族在腭发育中的表达情况、其信号通路TGF-β-Smad的具体途径以及与腭裂发生的关系进行综述。
关键词 腭裂 转化生长因子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Akt信号通路介导的胰岛素促RPE细胞增生及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2作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梦竹 邹悦 +1 位作者 顾青 樊莹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65-969,共5页
背景 胰岛素具有促进近视发生的作用,胰岛素受体已被证实存在于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上,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是RPE细胞分泌的重要的近视信号因子之一.目的 研究胰岛素是否通过磷脂酰肌醇-3-羟基酶/苏氨酸激酶(PI3K/Akt)... 背景 胰岛素具有促进近视发生的作用,胰岛素受体已被证实存在于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上,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是RPE细胞分泌的重要的近视信号因子之一.目的 研究胰岛素是否通过磷脂酰肌醇-3-羟基酶/苏氨酸激酶(PI3K/Akt)通路促进RPE细胞增生及分泌TGF-β2.方法 使用含质量分数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常规培养人RPE细胞株ARPE-19细胞,分别将10×10^3 U(商品单位)/ml胰岛素、LY294002、10×10^3 U/ml胰岛素+LY294002、Wortmanin和10× 10^3 U/ml胰岛素+Wortmanin20 μmol/L各20μl加入培养基,另设常规培养的细胞作为空白对照.作用后48 h,采用MTS法检测各组RPE细胞的增生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RPE细胞上清液中TGF-β2质量浓度,以评估细胞分泌TGF-β2的能力;各种药物作用后1h和2h,采用逆转录PCR(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TGF-β2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MTS结果显示,胰岛素+LY294002组RPE细胞的增生值(A值)明显低于胰岛素组(0.75±0.03 versus0.98±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胰岛素+Wortmanin组RPE细胞增生与胰岛素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97±0.07 versus 0.98±0.04,P>0.05).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胰岛素+LY294002组和胰岛素+Wortmanin组RPE细胞上清液中TGF-β2质量浓度分别为(11.59±2.85)pg/ml和(49.16±10.94) pg/ml,明显低于胰岛素组的(548.50±35.18) 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胰岛素+LY294002组细胞上清液中TGF-β2质量浓度的下降值明显高于胰岛素+Wortmani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31,P=0.000).RT-PCR结果显示,药物作用后1h和2h,胰岛素+LY294002组和胰岛素+Wortmanin组细胞中TGF-β2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胰岛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 LY294002组细胞中TGF-β2mRNA相对表达量的下降程度稍大于胰岛素+Wortmanin组,作用后1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76,P=0.014),但作用后2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56,P=0.492).结论 胰岛素可以通过PI3 K/Akt途径促进RPE细胞增生,并促进RPE细胞分泌TGF-β2以进行信号传递,可能是胰岛素促进近视发生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信号转导 磷脂酰肌醇-3-羟基酶/苏氨酸激酶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2 近视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诱导的上皮间充质转化与恶性肿瘤的关系 被引量:1
20
作者 姚汝铖 郑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2227-2229,共3页
在恶性肿瘤的发展进程中肿瘤细胞的迁移是发生癌症转移的关键因素。从形态学上讲,肿瘤细胞通过降低细胞间的黏附,增加肿瘤细胞的运动性以及侵袭能力。从而脱离原位癌组织,种植转移到邻近组织或远处器官。从分子生物学上讲,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 恶性肿瘤 信号通路 间充质 上皮 肿瘤细胞 分子生物学 癌症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