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28篇文章
< 1 2 19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化疗一线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史健 王亚静 +2 位作者 侯冉 黄娅婕 段晓阳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383-1394,共12页
背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的靶向治疗已成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规范治疗方案,但临床发现了不可避免的原发性或继发性耐药最终导致了疾病进展。为此,寻找早期预测有效人群的标志... 背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的靶向治疗已成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规范治疗方案,但临床发现了不可避免的原发性或继发性耐药最终导致了疾病进展。为此,寻找早期预测有效人群的标志物和探索延长或逆转继发性耐药的优化治疗方案成为国内外研究重点。目的依据国内外文献数据系统评价EGFR-TKI联合化疗一线治疗EGFR突变晚期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发布的有关EGFR-TKI联合化疗对比单药EGFR-TKI一线治疗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11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对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以及≥3级不良反应等数据收集和分析。基于基线临床特征进行亚组分析,使用RevMan 5.4.1版本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纳入符合条件的10项研究,共2029例患者,其中EGFR-TKI联合化疗组1049例患者,单纯EGFR-TKI组98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EGFR-TKI组相比,EGFR-TKI联合化疗组可延长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PFS(HR=0.54,95%CI=0.49~0.60,P<0.00001)和OS(HR=0.69,95%CI=0.59~0.79,P<0.00001)。与单纯EGFR-TKI组相比,EGFR-TKI联合化疗组可提高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ORR(OR=1.95,95%CI=1.57~2.42,P<0.00001)和DCR(OR=1.76,95%CI=1.13~2.74,P=0.01)。在伴随脑转移的患者中,与单纯EGFR-TKI治疗相比,EGFR-TKI联合化疗延长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PFS(HR=0.42,95%CI=0.34~0.52,P<0.00001)和OS(HR=0.69,95%CI=0.51~0.94,P=0.02)。在基线无脑转移的患者中,与单纯EGFR-TKI治疗相比,EGFR-TKI联合化疗延长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PFS(HR=0.62,95%CI=0.53~0.72,P<0.00001)。EGFR-TKI联合化疗治疗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3级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单纯EGFR-TKI治疗(OR=4.25,95%CI=2.74~6.61,P<0.00001)。结论EGFR-TKI联合化疗可显著延长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一线PFS及OS,尤其是基线脑转移患者;但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尤其是≥3级血液学相关毒副作用发生率,整体是安全可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联合治疗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7A协同转化生长因子-β1调节犬气管损伤后良性气管狭窄
2
作者 赵纯 邓云凤 +7 位作者 苏伟 代洪妍 梁路生 蔡学光 徐松 王俊 杨信 曾俊仁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87-492,共6页
目的 探究白细胞介素-17A(IL-17A)协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犬气管损伤后良性狭窄形成的影响。方法 支气管镜导引下用电圈套器灼伤健康比格犬气管中段,构建犬气管损伤后狭窄模型。将21只犬分为正常组3只,正常饲养;疾病组12只,造... 目的 探究白细胞介素-17A(IL-17A)协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犬气管损伤后良性狭窄形成的影响。方法 支气管镜导引下用电圈套器灼伤健康比格犬气管中段,构建犬气管损伤后狭窄模型。将21只犬分为正常组3只,正常饲养;疾病组12只,造模后每周处死3只,共4周;IL-17A抑制组3只,造模后给予IL-17A中和性抗体;IL-17A+TGF-β1抑制组3只,造模后给予IL-17A中和性抗体和TGF-β1受体Ⅰ抑制剂。每周行支气管镜、CT检查。计算狭窄度。气管组织进行RT-qPCR、免疫组化、HE染色等。结果 造模后1~4周,疾病组犬损伤气管狭窄程度逐渐加重,细胞外基质相关蛋白、TGF-β1及IL-17A表达均上调。IL-17A抑制剂治疗后可减轻炎症浸润和肉芽组织增生,缓解早期气管狭窄(P<0.05)。IL-17A抑制剂和TGF-β1抑制剂联合使用具有更好的缓解效果(P<0.05)。结论 IL-17A和TGF-β1可能协同影响了气管狭窄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狭窄 白细胞介素-17A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195-5p靶向SMAD同源物7调控转化生长因子β_(1)影响心房颤动大鼠心肌纤维化
3
作者 杨爱玲 林玲 +4 位作者 申明月 后梅 苏蓉 张浒 李云飞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32,共6页
目的探究微小RNA-195-5p(microRNA-195-5p,miR-195-5p)对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与机制。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F组、阴性对照组、miR-195-5p组(miR-195-5p抑制剂)、9型重组腺相关病... 目的探究微小RNA-195-5p(microRNA-195-5p,miR-195-5p)对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与机制。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F组、阴性对照组、miR-195-5p组(miR-195-5p抑制剂)、9型重组腺相关病毒(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 serotype 9,rAAV9)组(miR-195-5p抑制剂+rAAV9-阴性对照)、联合组[miR-195-5p抑制剂+rAAV9-小干扰RNA-SMAD同源物(SMAD homolog,Smad)]7,每组12只。除对照组外,其他组大鼠构建AF模型。给予对应干预措施后,进行心电图测试,记录AF发生率和持续时间;HE染色检测心肌组织病理变化;Masson染色检测心肌组织纤维化程度;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心肌组织miR-195-5p、Smad7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_(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_(1),TGF-β_(1))、Smad2、磷酸化Smad2、Smad3、磷酸化Smad3、Smad7、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Ⅲ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Ⅲ)表达;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195-5p对Smad7的调控作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F组AF发生率(75.0%vs 0)和持续时间[(27.02±2.65)s vs 0s]、胶原容积分数[(14.47±0.89)%vs(2.12±0.35)%]、心肌组织miR-195-5p(3.27±0.21 vs 1.00±0.10)、TGF-β_(1)(0.76±0.08 vs 0.23±0.04)、Collagen-Ⅰ(0.58±0.07 vs 0.20±0.04)、Collagen-Ⅲ(0.46±0.05 vs 0.11±0.02)、磷酸化Smad2/Smad2(0.92±0.10 vs 0.37±0.05)、磷酸化Smad3/Smad3(0.65±0.06 vs 0.14±0.03)表达明显升高,Smad7mRNA(0.32±0.06 vs 1.02±0.09)和Smad7(0.19±0.03 vs 0.58±0.07)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F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miR-195-5p组AF发生率和持续时间、胶原容积分数、心肌组织miR-195-5p、TGF-β_(1)、Collagen-Ⅰ、Collagen-Ⅲ、磷酸化Smad2/Smad2和磷酸化Smad3/Smad3表达明显降低,Smad7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iR-195-5p组和rAAV9组比较,联合组AF发生率和持续时间、胶原容积分数、心肌组织TGF-β_(1)、Collagen-Ⅰ、Collagen-Ⅲ、磷酸化Smad2/Smad2和磷酸化Smad3/Smad3表达明显升高,Smad7mRNA和Smad7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调miR-195-5p可能靶向Smad7抑制TGF-β_(1)信号传导,从而减轻AF心肌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大鼠 循环微RNA 转化生长因子Β SMAD蛋白质类 心肌纤维化 微小RNA-195-5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在病理性瘢痕中的作用机制及靶向治疗转化研究进展
4
作者 侯召振 范建勇(综述) 董祥林(审校)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74-778,共5页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广泛参与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特别是在组织修复和纤维化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对TGF-β在病理性瘢痕形成及发展的作用愈发关注。病理性瘢痕的形成通常伴随过度的...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广泛参与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特别是在组织修复和纤维化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对TGF-β在病理性瘢痕形成及发展的作用愈发关注。病理性瘢痕的形成通常伴随过度的细胞增殖、基质重塑和纤维化等现象,这些过程均受到TGF-β的调控。目前关于TGF-β在瘢痕形成机制的研究表明,通过激活特定的信号通路,调节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分化,同时还影响免疫反应和细胞外基质的组成。尽管已有大量研究揭示了TGF-β的多重作用,但在病理性瘢痕的治疗策略方面仍存在许多挑战。文章主要就TGF-β在病理性瘢痕中的作用机制及靶向治疗转化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 病理性瘢痕 细胞增殖 基质重塑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调控转化生长因子β_(1)/信号转导通路干预多囊卵巢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李鹤 张小花 +1 位作者 黄灿灿 蔺文娟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18-1423,共6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妇女最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而卵巢纤维化是PCOS的重要病理表现之一。PCOS卵巢纤维化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转化生长因子β_(1)/信号转导分子(TGF-β_(1)/Smad)信号通路在PCOS卵巢...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妇女最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而卵巢纤维化是PCOS的重要病理表现之一。PCOS卵巢纤维化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转化生长因子β_(1)/信号转导分子(TGF-β_(1)/Smad)信号通路在PCOS卵巢纤维化的过程发挥核心作用。根据PCOS卵巢纤维化临床表现,可归于中医“癥瘕”“不孕”“闭经”等范畴。中医治疗PCOS多以补肾疏肝健脾为主,兼以化痰祛瘀。中药单体柚皮苷、芍药苷、鼠李糖苷、水飞蓟素、桑黄多糖、膳食原花青素及中药复方补肾促排卵汤、津力达颗粒、祛痰化瘀方、疏肝补肾祛痰方可通过调控TGF-β_(1)/Smad信号通路改善PCOS卵巢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卵巢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_(1)/信号转导分子信号通路 转化生长因子β_(1) 信号转导分子 中医药 中药单体 中药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司西酞普兰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及其与5-羟色胺、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关系
6
作者 史钰芳 康永安 +3 位作者 谭知零 苗思露 马玉琴 王庆海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47,共8页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escitalopram,ESC)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纤维化的作用,并观察其对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5-羟色胺2B受体[5-hydroxytryptamine receptor 2B,5-HT (2B)受体]、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escitalopram,ESC)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纤维化的作用,并观察其对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5-羟色胺2B受体[5-hydroxytryptamine receptor 2B,5-HT (2B)受体]、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Smad同源物3 (recombinant SMAD family member 3,Smad3)等分子的影响。方法 42只SPF级雄性SD大鼠采用分层随机化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低剂量ESC组(ESC-L组)、常规剂量ESC组(ESC-M组)、高剂量ESC组(ESC-H组)、ESC+卡麦角林组(ESC+Cabaser组)、卡麦角林组(Cabaser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他6组均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构建大鼠慢性心力衰竭模型,通过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差异检测模型构建是否成功。以上各组予以相应药物干预后,留取血浆、心肌组织,通过Masson染色检测大鼠心肌纤维化水平,ELISA检测血浆5-HT、TGF-β1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心肌5-HT (2B)受体及Samd3表达量。此外,通过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下载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各心力衰竭组与假手术组心肌组织5-HT (2B)受体与TGF-β1表达量变化以及相关性。结果 比较各组心肌纤维化面积,ESC-L组、ESC-M组以及ESC-H组均低于模型组(P<0.001),ESC+Cabaser组与模型组之间无明显差异。模型组血浆5-HT水平高于ESC-L组、ESC-M组以及ESC-H组(P<0.001),与ESC+Cabaser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C-L组、ESC-M组、ESC-H组以及ESC+Cabaser组5-HT (2B)受体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5)。ESC-L组、ESC-M组以及ESC-H组TGF-β1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5),而ESC+Cabaser组与模型组TGF-β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EO数据集分析显示,心力衰竭组心肌组织中5-HT (2B)受体(P<0.01)与TGF-β1(P<0.001)转录水平高于假手术组。5-HT (2B)受体与TGF-β1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r=0.72,P<0.001)。结论 ESC能够通过降低外周血5-HT水平改善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纤维化,可能与降低5-HT (2B)受体激活程度以及抑制TGF-β1、Smad3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西酞普兰 慢性心力衰竭 心肌纤维化 5-羟色胺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磺熊去氧胆酸通过调节内质网应激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所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纤维化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含林 林辉 郭航远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64,共9页
目的探讨牛磺熊去氧胆酸(TUDCA)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所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CFs)活化的作用及相关机制,为TUDCA治疗糖尿病心肌纤维化提供新的治疗目标。方法提取原代SD乳鼠CFs和心肌细胞,通过免疫荧光法鉴定CFs的纯度。分别将... 目的探讨牛磺熊去氧胆酸(TUDCA)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所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CFs)活化的作用及相关机制,为TUDCA治疗糖尿病心肌纤维化提供新的治疗目标。方法提取原代SD乳鼠CFs和心肌细胞,通过免疫荧光法鉴定CFs的纯度。分别将高糖培养下的CFs用不同时间的TGF-β1干预,用Western blot检测内质网应激(ERS)通路相关蛋白和纤维化指标的表达,探讨TGF-β1对CFs活化及ERS相关通路的影响。用Western blot检测CFs和心肌细胞内同型半胱氨酸内质网应激泛素样结构域1(Herpud1)的表达情况。通过沉默Herpud1的表达及用Transwell和Western blot检测沉默Herpud1后CFs纤维化指标的表达,探讨Herpud1在TGF-β1诱导的CFs活化中的作用。用CCK-8检测不同浓度的TUDCA处理下CFs的活力。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TUDCA对TGF-β1诱导的CFs中Herpud1、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转录激活因子6(ATF6)、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波形蛋白(Vimentin)和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表达的影响。为进一步明确Herpud1在TUDCA抑制CFs活化中的作用,用Western blot检测过表达Herpud1后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成功构建CFs纤维化模型的基础上,TGF-β1能够诱导CFs活化及ERS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Herpud1在CFs中的表达高于心肌细胞;敲除Herpud1可抑制TGF-β1所诱导的CFs活化;TUDCA能显著降低TGF-β1诱导的CFs中GRP78、ATF6、α-SMA、Vimentin和CollagenⅠ的表达水平;此外,过表达Herpud1还可逆转TUDCA对TGF-β1诱导的CFs活化的抑制。结论下调Herpud1基因的表达是TUDCA抑制TGF-β1诱导的CFs纤维化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成纤维细胞 Herpud1 牛磺熊去氧胆酸 转化生长因子Β1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消方经转化生长因子β1信号通路干预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姗 黄举凯 +3 位作者 温雅璐 唐茹梦 王建华 杨晓晖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25-1631,共7页
目的:探索益消方对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观察组为12周龄雄性自发糖尿病(KKAy)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益消方干预)、西药组(氯沙坦干预);对照组为同周龄雄性近交系(C57BL/6J)小鼠。干预周期为1... 目的:探索益消方对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观察组为12周龄雄性自发糖尿病(KKAy)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益消方干预)、西药组(氯沙坦干预);对照组为同周龄雄性近交系(C57BL/6J)小鼠。干预周期为12周。观察干预前后血糖、血脂-、肝功能变化,肝脏组织进行病理染色,检测肝脏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信号通路蛋白和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益消方干预8周体质量、肝重指数显著降低(P<0.05,P<0.01),干预第4、8、12周空腹血糖显著降低(P<0.01),干预8周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谷丙转氨酶水平降低(P<0.05,P<0.01)。病理形态方面益消方干预4周脂肪变性评分下降(P<0.05)。益消方干预12周后,TGF-β_(1)及其信号蛋白、mRNA的表达均显著下调(P<0.05,P<0.01)。结论:益消方可显著改善KKAy小鼠的肥胖和糖脂代谢紊乱,调节TGF-β_(1)信号通路蛋白和基因表达,减轻肝脏脂肪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消方 糖尿病 脂肪肝 糖脂代谢 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s信号通路 氯沙坦 KKAY小鼠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相关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李敏惠 袁杰 +3 位作者 李华 邹强 刘阳 杨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8期803-807,共5页
目的 近年来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1,TGF-β1)-509C/T位点与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遗传易感性关系的研究备受关注.但由于遗传和表型上的异质性,不同的研究结果尚不一致.文中探讨转化生长因子-... 目的 近年来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1,TGF-β1)-509C/T位点与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遗传易感性关系的研究备受关注.但由于遗传和表型上的异质性,不同的研究结果尚不一致.文中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509C/T位点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易感性关系. 方法 以结直肠癌组和健康对照组基因型分布的OR值为效应指标,通过检索PubMed、CNKI和维普等数据库中TGF-β1基因-509C/T位点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易感性关联研究的文献,应用RevMan 5.0软件对各研究结果进行异质性检验和效应值合并,并进行敏感性分析和偏倚评估. 结果 纳入TGF-β1基因-509C/T位点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易感性关联的文献10篇,共计病例2314例,对照4247例,除基因型TC与TT的比较外,各研究结果之间存在显著异质性,故在Meta分析时采用随机效应模型法进行数据合并,结果无统计学意义.在人群分层分析中,亚洲人群的异质性明显降低,基因型TT与(TC+ CC)的比较分析结果显示P=0.08 >0.05,因此认为有同质性,可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合并的OR值为0.83(0.7 ~0.99),P=0.04,有统计学意义;其漏斗图形基本对称,敏感性分析稳定性较差. 结论 在亚洲人群中,TGF-β1基因-509 TT基因型可能为结直肠癌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基因多态性 转化生长因子-Β1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_1表达与原发性肝癌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郭春良 焦辉 +1 位作者 杜正阳 李忠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1101-1104,共4页
目的:分析TGF-β1在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癌旁组织、术后血清中表达特征与术后复发转移,生存率及手术方式的相关关系,探索PHC预后的量化评估方法。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31例手术治疗的PH... 目的:分析TGF-β1在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癌旁组织、术后血清中表达特征与术后复发转移,生存率及手术方式的相关关系,探索PHC预后的量化评估方法。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31例手术治疗的PHC不同组织学类型和不同手术方式患者,癌及癌旁组织、术后血清中TGF-β1表达水平,选择同期4例继发性肝癌(secondary hepatic carcinoma,SHC)手术病例对照,对其表达差异性及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HC和SHC癌及癌旁组织、术后血清TGF-β1的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不同组织学类型的PHC表达不均衡,癌旁组织、术后血清TGF-β1表达随肝癌分型与分期越差而增强;胆管细胞癌高于肝细胞肝癌;肿瘤复发转移者高于无转移者;规则性肝切除高于局限性肝切除。结论:TGF-β1在癌旁组织和术后血清的表达程度与PHC的组织学分型暨肿瘤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提示高恶性肝癌由于早期的浸润性生长方式刺激或激活肝脏间质组织或细胞合成分泌TGF-β1致使其过表达。术后血清中TGF-β1的表达与手术方式相关,显示规则性肝切除对肝脏损伤程度与范围大,肝细胞和间质组织及细胞的再生活跃,TGF-β1的合成旺盛。TGF-β1在术后血清中持续过表达可能是导致PHC复发转移和术后免疫功能缺陷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复发转移 转化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肾脏转化生长因子β1与α3、β1整合素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朱艳 沈洁 +2 位作者 胡园园 唐杰龙 刘帅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59-1062,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肾脏TGF-β1及α3、β1整合素的相关性及厄贝沙坦对其的影响。方法 30只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n=7)、糖尿病对照组(DM组,n=14)和厄贝沙坦干预组(DM+Irb组,n=9),一次性腹腔注射链...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肾脏TGF-β1及α3、β1整合素的相关性及厄贝沙坦对其的影响。方法 30只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n=7)、糖尿病对照组(DM组,n=14)和厄贝沙坦干预组(DM+Irb组,n=9),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菌素造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4周后开始灌胃法给予相应计量厄贝沙坦干预8周。ELISA测定各组大鼠24尿白蛋白排泄率,PAS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半定量足细胞密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大鼠肾脏TGF-β1、α3、β1整合素mRNA的表达。结果糖尿病大鼠肾脏TGF-β1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伴α3、β1整合素mRNA的表达减少,足细胞密度降低,蛋白尿增加,厄贝沙坦干预后上述现象改善。结论糖尿病大鼠肾脏TGF-β1可能通过调控α3、β1整合素mRNA的表达,减少足细胞,抑制此途径可能是厄贝沙坦发挥肾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α3 Β1整合素 转化生长因子Β1 厄贝沙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形成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动态表达及其基因的扩增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姚登福 邹黎 +4 位作者 姚敏 邱历伟 吴信华 吴玮 宗蕾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505-507,511,共4页
目的:观察肝癌(HCC)发生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及其基因的动态表达。方法:以2-乙酰氨基芴(2-FAA)喂饲雄性SD鼠诱发肝细胞癌变,以病理学方法、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免疫组织化学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观察肝细胞形态学、TGF-β1 ... 目的:观察肝癌(HCC)发生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及其基因的动态表达。方法:以2-乙酰氨基芴(2-FAA)喂饲雄性SD鼠诱发肝细胞癌变,以病理学方法、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免疫组织化学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观察肝细胞形态学、TGF-β1 mRNA、TGF-β1胞内定位、肝组织及外周血TGF-β1的动态变化。结果:病理学证实SD鼠在喂饲2-FAA后,肝细胞出现颗粒样变性、不典型增生到HCC形成。在此过程中肝组织TGF-β1及TGF-β1 mRNA均呈梯度表达,表现为癌变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肝细胞变性组和癌前病变组(P<0.05),免疫组化显示癌变过程中TGF-β1阳性表达和胞内分布;在诱癌后的表达特征与TGF-β1 mRNA相似,肝组织和外周血中TGF-β1呈显著正相关。结论:TGF-β1参与肝细胞癌变过程,在肝癌发生早期过表达有助于肝癌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转化生长因子-Β1 动态袁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成骨肉瘤细胞系转化生长因子β1成熟肽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龙华 袁华 +2 位作者 范清宇 范德刚 赵宏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164-166,170,共4页
目的 :分析人成骨肉瘤细胞系中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成熟肽基因序列 ,探讨TGF β1基因突变存在的可能性及其病理机制。 方法 :提取人成骨肉瘤细胞系SOSP 96 0 7中的总RNA ,采用逆转录PCR(RT PCR)方法获得TGF β1成熟肽基因 ,经克... 目的 :分析人成骨肉瘤细胞系中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成熟肽基因序列 ,探讨TGF β1基因突变存在的可能性及其病理机制。 方法 :提取人成骨肉瘤细胞系SOSP 96 0 7中的总RNA ,采用逆转录PCR(RT PCR)方法获得TGF β1成熟肽基因 ,经克隆后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  结果 :发现人成骨肉瘤细胞系中存在TGF β1基因突变 ,并引起相应多肽的结构改变。 结论 :人成骨肉瘤细胞系SOSP 96 0 7中存在TGF β1基因突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肉瘤 转化生长因子Β1 基因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急性脑缺血模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转化生长因子β_1的表达及其组织来源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艳国 李得春 +1 位作者 胡海 张圆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789-1793,共5页
目的:探讨大鼠急性缺血模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表达及其组织来源。方法:280~330 g雄性Wistar大鼠,使用线栓法建立急性大鼠脑缺血... 目的:探讨大鼠急性缺血模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表达及其组织来源。方法:280~330 g雄性Wistar大鼠,使用线栓法建立急性大鼠脑缺血模型,并采用Zealonga 5分制评分法评定模型建立的效果。分别取正常对照组、假处理组以及缺血后6 h、12 h、1 d、2 d、6 d和14 d组大鼠的大脑皮质和海马,采用定量PCR检测脑组织中MMP-9和TGF-β1的表达。取对应时点各组大鼠大脑进行MMP-9和TGF-β1的原位组织化学染色。取对应时点各组大鼠血浆,以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MMP-9和TGF-β1的浓度变化。结果:定量PCR结果显示MMP-9 mRNA水平在急性缺血6h即开始升高,到急性缺血2 d时最高。而TGF-β1mRNA水平在急性缺血12 h开始升高,到急性缺血6 d时达到最高水平。与假处理组样本相比,缺血时间为12 h、1 d、2 d、6 d和14 d的样本有显著差异(P〈0.05)。原位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从急性脑缺血后1 d起,大脑的皮质和海马区域开始有MMP-9表达。急性脑缺血后2 d左右,大脑皮质的MMP-9染色最明显。在急性缺血2 d后皮质和海马区域开始能观察到TGF-β1表达,6 d时最明显。ELISA结果显示缺血后12 h,血浆中即可检测到MMP-9和TGF-β1的表达。与假处理组相比,缺血1 d时2种因子的表达差异显著(P〈0.05)。结论:大鼠急性脑缺血模型中其脑组织是急性脑缺血后MMP-9和TGF-β1的来源之一,该发现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转化生长因子Β1 急性脑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1-509C/T基因多态性与IgA肾病发生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谭静 代志鹏 +4 位作者 郭明好 吴银 刘云 刘向东 许清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2877-2879,共3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509C/T基因多态性与IgA肾病发生的关系。方法:利用计算机在万方数据库、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Embase和Pubmed数据库中检索TGFβ1-509C/T基因多态性与IgA肾病发生的文献,应用RevMan5.0软...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509C/T基因多态性与IgA肾病发生的关系。方法:利用计算机在万方数据库、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Embase和Pubmed数据库中检索TGFβ1-509C/T基因多态性与IgA肾病发生的文献,应用RevMan5.0软件进行异质性检验和效应值合并,同时进行敏感性分析和偏倚评估。结果:纳入符合条件的相关文献6篇,共计IgA肾病组1050例,对照组827例。TGFβ1-509C/TCT、TT、CT+TT与IgA肾病的合并OR值(95%CI)分别为0.94(0.76~1.16)、1.03(0.79~1.34)、0.99(0.81~1.22),Z=0.59、0.22、0.07,P=0.56、0.83、0.94。各研究的敏感性分析较稳定且无发表偏倚。结论:TGFβ1-509C/T基因多态性与IgA肾病的发生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IGA肾病 基因多态性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与非综合征型唇腭裂发病风险的基因-基因及基因-环境交互作用
16
作者 侯天姣 周治波 +12 位作者 王竹青 王梦莹 王斯悦 彭和香 郭煌达 李奕昕 章涵宇 秦雪英 武轶群 郑鸿尘 李静 吴涛 朱洪平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4-389,共6页
目的:探索亚裔人群中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信号通路基因多态性与非综合征型唇裂合并或不合并腭裂(non-syndromic cleft lip with or without cleft palate,NSCL/P)的关联及可能存在的基因-基因、基因-... 目的:探索亚裔人群中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信号通路基因多态性与非综合征型唇裂合并或不合并腭裂(non-syndromic cleft lip with or without cleft palate,NSCL/P)的关联及可能存在的基因-基因、基因-环境交互作用。方法:选取1038个NSCL/P核心家系作为研究对象。对TGF-β信号通路上的10个基因的34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进行了传递不平衡检验(transmission disequilibrium test,TDT),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基因-基因交互作用分析和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分析。研究收集的环境因素包括患儿母亲孕期吸烟、被动吸烟、乙醇摄入量以及维生素使用情况。由于患儿母亲孕期吸烟和饮酒暴露率较低(<3%),因此,仅对母亲孕期被动吸烟及补充多种维生素这两个环境因素与基因之间的交互作用进行了分析。采用Bonferroni法对结果进行多重检验校正,显著性的阈值设置为P=1.46×10-4。结果:共有4个基因的23个SNP位点与NSCL/P之间存在关联(P<0.05),但经过Bonferroni多重检验校正后,这些关联均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水平。经过Bonferroni多重检验校正之后,6对SNP[rs4939874(SMAD2)与rs1864615(TGFBR2),rs2796813(TGFB2)与rs2132298(TGFBR2),rs4147358(SMAD3)与rs1346907(TGFBR2),rs4939874(SMAD2)与rs1019855(TGFBR2),rs4939874(SMAD2)与rs12490466(TGFBR2),以及rs2009112(TGFB2)与rs4075748(TGFBR2)]存在显著的统计学交互作用(P<1.46×10-4),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的分析没有达到多重检验校正阈值的显著结果。结论:未发现TGF-β通路基因多态性与NSCL/P的关联,该通路上部分基因可能通过基因-基因交互作用影响NSCL/P的发病风险。未来仍需其他独立研究的证据支持,以进一步的探索其中潜在的生物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综合征型唇腭裂 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核心家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中转化生长因子β_2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姚宜 韩丽荣 +3 位作者 沈茜 邓德勇 夏风华 彭亚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1107-1109,共3页
目的 :通过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患者玻璃体中转化生长因子 β2(TGF-β2 )含量的研究 ,探讨 TGF-β2 在 PDR病理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 10例 (10只眼 )正常人及... 目的 :通过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患者玻璃体中转化生长因子 β2(TGF-β2 )含量的研究 ,探讨 TGF-β2 在 PDR病理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 10例 (10只眼 )正常人及2 4例 (2 4只眼 ) PDR患者玻璃体中 TGF- β2 的含量进行检测和分析。 结果 :10例正常人玻璃体中 ,TGF- β2 的含量为 (1.2 7±0 .6 9) ng/ml;2 4例 PDR患者玻璃体中 ,TGF- β2 的含量为 (4 .89± 3.5 1) ng/ml。两组比较 ,PDR组的玻璃体中 TGF- β2 的含量明显升高 ,差异非常显著 (P<0 .0 1)。将糖尿病视网膜病 期及 期 14例 (14只眼 )患者列为一组 ,10例 (10只眼 ) 期患者另列一组 ,玻璃体中 TGF- β2 的含量分别为 (6 .0 7± 4.0 5 )及 (2 .84± 1.72 ) ng/m l,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 (P<0 .0 5 )。它们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也有非常显著差异 (P<0 .0 1)和显著差异 (P<0 .0 5 )。结论 :PDR患者玻璃体中 TGF- β2 的含量升高 ,提示 TGF- β2 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医卷毛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α基因的比较生物学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明昊 章金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70-773,共4页
目的:对豫医卷毛大鼠的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基因进行比较生物学分析。方法:采用PCR方法对豫医卷毛大鼠TGFα的cD NA序列进行克隆、测序,并与BN大鼠、小家鼠、黄牛、野猪、猕猴、黑猩猩、人、原鸡、鹌鹑和斑马鱼的TGFαcD NA序列及其... 目的:对豫医卷毛大鼠的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基因进行比较生物学分析。方法:采用PCR方法对豫医卷毛大鼠TGFα的cD NA序列进行克隆、测序,并与BN大鼠、小家鼠、黄牛、野猪、猕猴、黑猩猩、人、原鸡、鹌鹑和斑马鱼的TGFαcD NA序列及其编码产物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和系统遗传学分析。结果:获得了豫医卷毛大鼠TGFα基因全长970 bp的cD NA序列(GenB ank登录号:KF366251)。豫医卷毛大鼠与BN大鼠、小家鼠、黄牛、野猪、猕猴、黑猩猩、人、原鸡、鹌鹑和斑马鱼的同源性分别为98.6%、95.0%、85.5%、85.3%、85.5%、86.3%、86.3%、73.2%、73.2%和56.8%,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8.8%、96.9%、90.6%、90.6%、91.2%、91.9%、91.9%、72.6%、72.6%和38.8%。结论:TGFα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具有较高的保守性,但不同物种之间也具有功能上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毛大鼠 转化生长因子Α 同源性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胚腱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Ⅰ、Ⅱ、Ⅲ密度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尉 王子灿 +1 位作者 鲍永耀 朴英杰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481-484,共4页
目的 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I 、II和III (TβRI 、II 、III)在体外培养的肌腱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探讨TGF-β1对细胞周期及增殖指数PI值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鉴定受体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法分析了同一细胞周期不同亚时相的Tβ... 目的 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I 、II和III (TβRI 、II 、III)在体外培养的肌腱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探讨TGF-β1对细胞周期及增殖指数PI值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鉴定受体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法分析了同一细胞周期不同亚时相的TβRI 、II 、III受体数目差别并观察了不同浓度的TGF-β1对细胞周期及增殖指数PI值(S+G2M)的影响。结果 TβRI 、II 、III在体外培养的肌腱细胞中均有表达,TβR I 、II 、III平均荧光强度在G1期分别是7.93±0.20、8.76±0.16、8.46±0.14,而在G2M期分别是17.7±0.36、18.9±0.35、18.3±0.67。细胞周期分析表明:TGF-β1作用下,G0/G1%呈降低趋势,而S%呈升高趋势,反映细胞增殖活力的PI值也呈升高趋势,尤以5 ng/ml 以上浓度时为显著(P<0.05)。结论 在肌腱细胞周期的不同亚时相,肌腱细胞TβRI 、II 、III各自密度均具显著差别(P<0.01),TGF-β1能促进腱细胞增殖。TGF-β受体系统不同亚时相的差别可能是其调控细胞增殖活动的生物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腱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 流式细胞仪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对转化生长因子-β_(2)(TGF-β_(2))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迁移及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20
作者 张昀昀 郑柳 +2 位作者 王舒 杨彬彬 丁芝祥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92-696,共5页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对转化生长因子-β_(2)(TGF-β_(2))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LEC)增殖、迁移及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选择永生化人LEC(HLEB-3细胞)作为细胞来源;将细胞融合度80%的人LEC置于含10 mg·L^(-1)TGF-β_(2)的DMEM低...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对转化生长因子-β_(2)(TGF-β_(2))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LEC)增殖、迁移及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选择永生化人LEC(HLEB-3细胞)作为细胞来源;将细胞融合度80%的人LEC置于含10 mg·L^(-1)TGF-β_(2)的DMEM低糖培养基中培养24 h作为对照组,经TGF-β_(2)处理再加入不同浓度二甲双胍进一步作用后的细胞作为实验组。处理后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的形态变化。采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毒性,计算细胞存活率,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辅助激活因子Yes相关蛋白1(YAP1)、大肿瘤抑制因子1(LATS1)、波型蛋白(Vimentin)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YAP1、LATS1、哺乳动物STE20样激酶1(MST1)、Vimentin、E-钙黏蛋白mRNA的表达。结果二甲双胍细胞毒性检测结果显示,当二甲双胍浓度大于15.0 mmol·L^(-1)时,人LEC的存活率明显降低,表明二甲双胍浓度对LEC存活影响较大,因此选择15.0 mmol·L^(-1)进行后续实验。二甲双胍对TGF-β_(2)诱导的人LEC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均为P<0.001)。15.0 mmol·L^(-1)二甲双胍作用于人LEC 24 h后细胞中YAP1和Vimentin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均为P<0.05);LATS1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15.0 mmol·L^(-1)二甲双胍作用于人LEC 24 h后细胞中YAP1和Vimentin mRN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LATS1、MST1、E-钙黏蛋白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二甲双胍在体外能够对TGF-β_(2)诱导的人LEC增殖、迁移及上皮间质转化产生抑制作用,同时可下调YAP1和Vimentin mRNA的表达,上调LATS1、MST1、E-钙黏蛋白mRNA的表达;该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激活Hippo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转化生长因子-β_(2)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