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我国身份盗用信息主体信用修复机制建设探析
被引量:
4
1
作者
杨岩
许小雨
《征信》
2017年第1期41-43,共3页
分析近几年个人身份信息被盗用典型案件及其对受害者在经济、精神及信用方面的损害,探讨信息主体信用情况修复困难或无法修复的内在原因。为加强身份盗用信息主体信用修复机制建设,应完善法律法规,明确身份盗用案件受理的主管部门;加强...
分析近几年个人身份信息被盗用典型案件及其对受害者在经济、精神及信用方面的损害,探讨信息主体信用情况修复困难或无法修复的内在原因。为加强身份盗用信息主体信用修复机制建设,应完善法律法规,明确身份盗用案件受理的主管部门;加强对身份盗用的执法力度;利用网络平台,增设"身份盗用修复服务"模块或开发手机APP软件;完善不良信用信息修复渠道,提升信息主体维权意识;推动身份盗用类保险产品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盗用
信息主体
信用修复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美国身份盗用恢复计划做法及对我国的启示
2
作者
王蒙
《征信》
2016年第11期61-64,共4页
长期以来,美国身份盗用案件频发,为了防止身份盗用案件的不断增加,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向公众提供"一站式"网站帮助受害者免费获得个性化恢复计划。该计划通过快速申诉、个性化指导建议、全程跟踪...
长期以来,美国身份盗用案件频发,为了防止身份盗用案件的不断增加,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向公众提供"一站式"网站帮助受害者免费获得个性化恢复计划。该计划通过快速申诉、个性化指导建议、全程跟踪处理等服务,指引受害者消除身份盗用产生的影响,强化各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效率,其做法对于我国应对不断增加的身份盗用案件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盗用
恢复计划
消费者权益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盗用身份证件罪法教义学解构
被引量:
12
3
作者
魏昌东
张涛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6-65,共10页
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盗用身份证件罪属于侵犯"超个人法益"的犯罪。刑法设定该罪的目的在于保护国家身份证件的公共信用,尽管身份证件及其信息涉及公民自然信息与社会信息的内容,且为特定公民专属享有,但刑法在对该罪的法益保...
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盗用身份证件罪属于侵犯"超个人法益"的犯罪。刑法设定该罪的目的在于保护国家身份证件的公共信用,尽管身份证件及其信息涉及公民自然信息与社会信息的内容,且为特定公民专属享有,但刑法在对该罪的法益保护性质定位上却并非个人法益,从而即使是身份证件的合法持有者亦不享有放弃法益保护的权利。本罪作为刑法中的"微罪",由法益定位与内容设定所决定,对本罪构成要件要素的解释宜坚守实质主义的立场,包括:对"依照国家规定"采限缩解释的方法;对"使用"做"提交或接受查验"、对"盗用"做"将他人身份证件做本人证件使用"的判定,同时对行为对象在满足身份信息条件的基础上,就颁发机关、适用范围做实质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用虚假
身份
证件
盗用
身份
证件罪
信用
客观要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身份盗用信息主体信用修复机制建设探析
被引量:
4
1
作者
杨岩
许小雨
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齐齐哈尔市中心支行
出处
《征信》
2017年第1期41-43,共3页
文摘
分析近几年个人身份信息被盗用典型案件及其对受害者在经济、精神及信用方面的损害,探讨信息主体信用情况修复困难或无法修复的内在原因。为加强身份盗用信息主体信用修复机制建设,应完善法律法规,明确身份盗用案件受理的主管部门;加强对身份盗用的执法力度;利用网络平台,增设"身份盗用修复服务"模块或开发手机APP软件;完善不良信用信息修复渠道,提升信息主体维权意识;推动身份盗用类保险产品的发展。
关键词
身份盗用
信息主体
信用修复机制
Keywords
identity theft
information subjects
credit recovery mechanism
分类号
F832.31 [经济管理—金融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国身份盗用恢复计划做法及对我国的启示
2
作者
王蒙
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阜新市中心支行
出处
《征信》
2016年第11期61-64,共4页
文摘
长期以来,美国身份盗用案件频发,为了防止身份盗用案件的不断增加,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向公众提供"一站式"网站帮助受害者免费获得个性化恢复计划。该计划通过快速申诉、个性化指导建议、全程跟踪处理等服务,指引受害者消除身份盗用产生的影响,强化各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效率,其做法对于我国应对不断增加的身份盗用案件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身份盗用
恢复计划
消费者权益保护
分类号
F837.12 [经济管理—金融学]
D971.2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盗用身份证件罪法教义学解构
被引量:
12
3
作者
魏昌东
张涛
机构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6-65,共10页
基金
上海社会科学院人才引进项目和上海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刑事法创新学科"项目资助
文摘
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盗用身份证件罪属于侵犯"超个人法益"的犯罪。刑法设定该罪的目的在于保护国家身份证件的公共信用,尽管身份证件及其信息涉及公民自然信息与社会信息的内容,且为特定公民专属享有,但刑法在对该罪的法益保护性质定位上却并非个人法益,从而即使是身份证件的合法持有者亦不享有放弃法益保护的权利。本罪作为刑法中的"微罪",由法益定位与内容设定所决定,对本罪构成要件要素的解释宜坚守实质主义的立场,包括:对"依照国家规定"采限缩解释的方法;对"使用"做"提交或接受查验"、对"盗用"做"将他人身份证件做本人证件使用"的判定,同时对行为对象在满足身份信息条件的基础上,就颁发机关、适用范围做实质解释。
关键词
使用虚假
身份
证件
盗用
身份
证件罪
信用
客观要件
分类号
D922.14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我国身份盗用信息主体信用修复机制建设探析
杨岩
许小雨
《征信》
201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美国身份盗用恢复计划做法及对我国的启示
王蒙
《征信》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盗用身份证件罪法教义学解构
魏昌东
张涛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