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孕晚期暴露脂多糖对后代衰老相关认知改变的跨代遗传效应
1
作者 张折折 施春阳 +1 位作者 陈贵海 王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96-1705,共10页
目的探讨小鼠孕晚期暴露脂多糖对后代年龄相关认知改变的影响,并探究是否存在性别特异性的遗传效应。方法对孕第15~17天的美国肿瘤研究协会小鼠(ICR)CD-1母鼠(F0)每天注射脂多糖(LPS组,50μg/kg),或等容积生理盐水(CON组)。分娩的子鼠(F... 目的探讨小鼠孕晚期暴露脂多糖对后代年龄相关认知改变的影响,并探究是否存在性别特异性的遗传效应。方法对孕第15~17天的美国肿瘤研究协会小鼠(ICR)CD-1母鼠(F0)每天注射脂多糖(LPS组,50μg/kg),或等容积生理盐水(CON组)。分娩的子鼠(F1)2月龄时,随机抽取LPS处理小鼠(F1-LPS,雌雄)与年龄匹配的野生型CD-1小鼠杂交,非同窝的F1-LPS雄性和雌性杂交、F1-CON雄性和雌性杂交,得到不同系别F2代。同样,F2-LPS小鼠继续与野生型小鼠交配孕育F3代。上述小鼠常规饲养至3月龄和18月龄时,随机抽取F1、F2和F3代小鼠(每组n=8)完成Morris迷宫实验,检测小鼠学习和记忆能力。结果与3月龄CON小鼠相比,18月龄CON小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较差(尤其是雌鼠)。F1代小鼠中,3月龄和18月龄F1-LPS小鼠的学习和记忆力差于同龄CON小鼠。F2代小鼠中,3月龄F2-LPS双系小鼠学习和记忆力差于同龄CON小鼠,F2-LPS父系小鼠仅记忆力差于同龄CON组。18月龄F2-LPS父系和F2-LPS双系小鼠学习和记忆力差于同龄CON小鼠,F2-LPS母系雄鼠学习和记忆力差于CON雄鼠,F2-LPS母系小鼠记忆力强于F2-LPS双系小鼠。F3代小鼠中,3月龄F3-LPS双系小鼠记忆力差于同龄CON小鼠。18月龄F3-LPS父系和F3-LPS双系小鼠学习和记忆力差于同龄CON小鼠。18月龄F3-LPS母系和父系雄鼠记忆力好于F3-LPS双系雄鼠。结论孕晚期脂多糖暴露会加速后代小鼠衰老相关认知改变,这种现象具有跨代遗传效应,且存在性别差异,主要体现在父系遗传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学习 记忆 脂多糖 跨代遗传效应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哺乳动物中由精子RNA介导的跨代遗传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付博 马红 刘娣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36-1143,共8页
随着表观遗传学的飞速发展,拉马克的获得性遗传理论又重新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近年,哺乳动物获得性性状的跨代遗传现象也得到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获得性性状的跨代遗传过程中,由环境压力导致的表观遗传信息经由生殖系在代际间传递.其中... 随着表观遗传学的飞速发展,拉马克的获得性遗传理论又重新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近年,哺乳动物获得性性状的跨代遗传现象也得到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获得性性状的跨代遗传过程中,由环境压力导致的表观遗传信息经由生殖系在代际间传递.其中,在环境压力相关的表观遗传信息的建立及传递过程中,精子小非编码RNA(small non-coding RNA,sncRNAs)发挥关键作用,环境压力信息以sncRNAs的形式储存在成熟精子中,通过受精作用,精子sncRNAs参与胎儿原始生殖细胞基因组的表观遗传修饰,将表观遗传信息跨代传递,进而影响获得性性状相关的基因表达.本文主要综述了精子sncRNAs参与获得性性状跨代遗传的机制,为研究遗传性的代谢疾病、促进人类生殖健康及家畜良种繁育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 小非编码核糖核酸 表观遗传 跨代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和记忆的跨代遗传:果蝇能告诉我们真相吗?(英文) 被引量:1
3
作者 闫 朱岩 +1 位作者 刘力 焦仁杰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37-347,共11页
学习记忆是一个获取、储存和再巩固新知识的过程,并以行为作为输出信号.学习记忆是高等生物适应动态环境不可或缺的。学习和记忆能力缺陷会导致精神类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和阿尔兹海默病等.近年来,有研究发现这些精神类疾病能够... 学习记忆是一个获取、储存和再巩固新知识的过程,并以行为作为输出信号.学习记忆是高等生物适应动态环境不可或缺的。学习和记忆能力缺陷会导致精神类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和阿尔兹海默病等.近年来,有研究发现这些精神类疾病能够遗传给后代,所以以动物模型来研究学习和记忆的跨代遗传机制已经开始.在这篇综述里,首先简要概括了目前有关学习和记忆的分子机制、神经环路和跨代遗传的可能机制;然后,讨论了利用果蝇模型来研究学习和记忆跨代遗传的可能性.最后,我们提供了可能的策略用以揭示果蝇学习和记忆跨代遗传的表观遗传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代遗传 学习和记忆 获得性行为 表观遗传印记 果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子sncRNAs在环境暴露相关跨代遗传中的作用
4
作者 华敏敏 施惠娟 茹彦飞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7-136,共10页
哺乳动物胚胎发育受遗传和表观遗传的共同调控。精子作为重要的雄性生殖细胞,通过受精过程,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卵子,进而影响子代的发育。精子中携带有丰富的表观遗传信息,其中小非编码RNAs(small noncoding RNAs,sncRNAs)在精子发育不同... 哺乳动物胚胎发育受遗传和表观遗传的共同调控。精子作为重要的雄性生殖细胞,通过受精过程,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卵子,进而影响子代的发育。精子中携带有丰富的表观遗传信息,其中小非编码RNAs(small noncoding RNAs,sncRNAs)在精子发育不同阶段发挥重要的作用,包括调控基因表达、介导蛋白质翻译,以及参与精子的表观遗传信息传递等。环境暴露包括饮食变化、毒性物质暴露和心理压力等。现有的研究表明,环境因素不仅影响机体健康,还可能导致生殖系统配子(精子与/或卵子)表观遗传信息的改变。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亲本在环境暴露后发生的获得性性状变化,可通过配子的表观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即产生跨代遗传。本综述主要讨论因环境因素引起的获得性性状,可通过精子sncRNAs变化,产生跨代遗传,并影响胚胎发育及子代健康。本综述的讨论主要集中在tRNA来源的小RNAs(transfer RNA-derived small RNAs,tsRNAs)、微RNA(microRNAs,miRNAs)和PIWI相互作用RNAs(PIWI-interacting RNAs,piRNAs),并涉及到最近在精子中发现有大量表达的rRNA来源的小RNAs(risbosome-RNA derived small RNAs,rsRNAs)。此外,本文还进一步探讨了环境因素影响精子sncRNAs表达变化的可能机制。通过对上述内容的综述,将更好地理解精子sncRNAs在跨代遗传中的作用,促进表观遗传学领域的新研究,加深对基本生命过程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因素 精子小非编码RNAs 跨代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因素引起的哺乳动物跨代DNA甲基化修饰现象 被引量:4
5
作者 甘麦邻 杨大洪 +4 位作者 谭娅 杨琼 蒲红州 张顺华 朱砺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225-2231,共7页
经典遗传学认为生物的遗传信息是由基因决定的,DNA序列发生的改变可以传递给后代,而表观遗传修饰则由于细胞重编程作用不能被传递到后代。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一些环境因素引起的表观遗传修饰也可以传递给后代,而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修饰... 经典遗传学认为生物的遗传信息是由基因决定的,DNA序列发生的改变可以传递给后代,而表观遗传修饰则由于细胞重编程作用不能被传递到后代。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一些环境因素引起的表观遗传修饰也可以传递给后代,而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修饰的主要机制之一,也是近年来研究跨代遗传的热点。本文对近年来环境因素在哺乳动物世代继承中的DNA甲基化修饰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跨代遗传中的表观遗传修饰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化 表观遗传修饰 跨代遗传 环境因素 哺乳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期尼古丁暴露所致子2代大鼠神经内分泌代谢编程改变的可遗传效应 被引量:2
6
作者 郭自景 徐丹 +3 位作者 罗瀚文 邓梓辛 钟卫华 汪晖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77-283,共7页
目的探讨孕期尼古丁暴露所致宫内发育迟缓(IUGR)子代大鼠神经内分泌代谢编程改变的跨代遗传效应。方法 Wistar大鼠孕11 d起每天sc给予尼古丁2 mg·kg-1至分娩。子1代(F1)正常组和尼古丁组IUGR交叉配对而得子2代(F2):CC组(亲氏为正常... 目的探讨孕期尼古丁暴露所致宫内发育迟缓(IUGR)子代大鼠神经内分泌代谢编程改变的跨代遗传效应。方法 Wistar大鼠孕11 d起每天sc给予尼古丁2 mg·kg-1至分娩。子1代(F1)正常组和尼古丁组IUGR交叉配对而得子2代(F2):CC组(亲氏为正常F1)、CN组(父为正常F1,母为IUGR F1)、NC组(父为IUGR F1,母为正常F1)和NN组(亲氏为IUGR F1)。成年F2给予2周冰水游泳刺激,收集刺激前、后血样,采用放免试剂盒检测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ELISA试剂盒检测皮质酮(CORT)水平,生化试剂盒检测葡萄糖、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H)水平。结果慢性刺激前,NN组雄性子代血清CORT较CC组显著降低,为CC组的73.9%(P<0.05),CN和NC组雄性子代血清TG分别升高到CC组的1.43和1.52倍(P<0.05),同时CN,NC和NN组雌性子代血清TG分别升高到CC组的1.71,1.80和1.81倍(P<0.05);慢性刺激后,CC组雄性子代血清CORT增加率为-1.67%,而NN组雄性子代血清CORT增加率为36.0%,NC组雄性及CN组雌性子代血糖显著升高,分别升高至各自CC对照组的1.61和1.62倍(P<0.01),同时各尼古丁组雌、雄中子代血清TG增加率均较CC组显著降低(P<0.05),具体表现为CN,NC和NN组雄性子代血清TG增加率分别降低至CC组的46.4%,16.7%和7.7%,而相应雌性子代血清TG增加率分别降低至CC组的20.6%,4.0%和8.4%。与CC组相比,慢性刺激前,NN组雌、雄性子代血清TCH分别下降40.5%和21.9%(P<0.01);慢性刺激后,雌性子代TCH增长率升高49.7%(P<0.05)。结论孕期尼古丁暴露致大鼠神经内分泌代谢编程改变具有跨代遗传效应,且具有一定的性别和亲源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古丁 宫内发育迟缓 跨代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秀丽隐杆线虫运动模型的延寿功效及其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7
作者 原阳 陈炳奥 +1 位作者 张加豪 班伟康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4-96,F0003,共14页
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以下简称“线虫”)在遗传物质上与人类具有同源性,且具有易操作、生命周期短、荧光标记易观察、基因背景清晰等特点,适合应用于构建运动模型并探究相关机制。在应用线虫运动模型的研究中,探讨了运... 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以下简称“线虫”)在遗传物质上与人类具有同源性,且具有易操作、生命周期短、荧光标记易观察、基因背景清晰等特点,适合应用于构建运动模型并探究相关机制。在应用线虫运动模型的研究中,探讨了运动与寿命之间的联系。线虫运动实验的干预实施方式方便简捷、易于操作,具体包括神经元控制、挖掘实验、游泳实验以及物理性运动刺激等。在应用层面,研究着重梳理了微流控等创新技术的可行性。在机制层面,基于已有证据总结了运动延寿功效产生的潜在途径,明确了线虫作为人类寿命的模式化翻版,对比现有其他常见运动模型发现,线虫模型具备更为清晰的生物学背景。此外,线虫模型能够提供跨代遗传现象的直观证据,有助于理解运动抗衰老的长期效应,为探索运动在人类健康寿命延长中的作用提供了新视角和实验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秀丽隐杆线虫 运动模型 寿命 跨代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