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CXCR3 mRNA在异位性皮炎患者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赖桂梅 林绍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084-1085,共2页
目的为了研究异位性皮炎患者皮损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CXCR3在异位性皮炎的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21例异位性皮炎患者皮损内和18例健康对照者正常皮肤中CXCR3的表达水平;采用直线相关回归分析方法分析CXCR3m... 目的为了研究异位性皮炎患者皮损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CXCR3在异位性皮炎的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21例异位性皮炎患者皮损内和18例健康对照者正常皮肤中CXCR3的表达水平;采用直线相关回归分析方法分析CXCR3mRNA的表达与异位性皮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异位性皮炎患者皮损内CXCR3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异位性皮炎患者皮损内CXCR3mRNA表达水平与异位性皮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性(r=0.67092,P=0.0009)。结论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CXCR3可能参与了异位性皮炎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性皮炎 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 CXCR3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外周血趋化性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明霞 钱起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625-627,共3页
目的 :在单细胞水平上研究复发性生殖器疱疹 (RGH)外周血T淋巴细胞上CCR2、CCR5、CXCR1、CXCR3的表达 ,并通过观察血清趋化性细胞因子的改变 ,探讨趋化性细胞因子及其受体在RGH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 2 0例RGH患者及... 目的 :在单细胞水平上研究复发性生殖器疱疹 (RGH)外周血T淋巴细胞上CCR2、CCR5、CXCR1、CXCR3的表达 ,并通过观察血清趋化性细胞因子的改变 ,探讨趋化性细胞因子及其受体在RGH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 2 0例RGH患者及 30例正常人血清中白细胞介素 8(IL 8)、γ干扰素诱导的蛋白 10 (IP 10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CP 1)、巨噬细胞炎性蛋白 12 (MIP 12 )活化后可调节的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的因子 (RANTES) ,巨噬细胞来源的趋化性细胞因子(MDC)等水平变化 ;同时用双色荧光标记的流式细胞术分析 2 0例RGH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CCR2、CCR5、CXCR1、CXCR3的表达情况。结果 :RGH患者血清RANTES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外周血CXCR1+ T淋巴细胞百分率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病毒反复感染机体后 ,抑制机体的免疫细胞产生RANTES并通过T淋巴细胞CXCR1+ 的高表达可能在RGH抗病毒感染的免疫机理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生殖器疱疹 外周血 趋化性细胞因子 受体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趋化性细胞因子对NK细胞生物学功能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吴霞 李大金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04-507,共4页
关键词 趋化性细胞因子 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 生物学功能 NK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趋化性细胞因子与乳腺癌的转移 被引量:1
4
作者 姚晓英 宋晖 李大金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81-384,共4页
远处转移是乳腺癌致死和预后较差的重要原因,而在乳腺癌转移中,趋化性细胞因子扮演着重要角色,乳腺癌细胞高表达某些趋化性细胞因子及某些受体,通过趋化性细胞因子与其受体的相互作用,趋化吞噬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促使癌细胞侵入正常组... 远处转移是乳腺癌致死和预后较差的重要原因,而在乳腺癌转移中,趋化性细胞因子扮演着重要角色,乳腺癌细胞高表达某些趋化性细胞因子及某些受体,通过趋化性细胞因子与其受体的相互作用,趋化吞噬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促使癌细胞侵入正常组织及血管生成,形成转移肿瘤。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研究较多的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CXCR4及趋化性细胞因子RANTES、IL-8、MCP-1等在乳腺癌转移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性细胞因子 乳腺癌 转移 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及其趋化因子受体CCR9与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相关性 被引量:9
5
作者 林思阳 蒿艳蓉 +7 位作者 吕艳茹 冯国生 林辉 李柏钧 袁贤彬 曹宇华 侯恩存 陆翔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48-953,共6页
目的循环肿瘤细胞(CTCs)在多种肿瘤的临床应用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文中旨在探讨CTCs及其趋化因子受体CCR9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肿瘤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就诊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临床肿瘤中心的NS... 目的循环肿瘤细胞(CTCs)在多种肿瘤的临床应用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文中旨在探讨CTCs及其趋化因子受体CCR9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肿瘤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就诊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临床肿瘤中心的NSCLC患者共62例。采用Canpatrol^TM CTC技术检测患者外周血中的CTCs及CTCs上CCR9表达水平,对CTCs及其CCR9表达水平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62例NSCLC患者中56例(90.3%)检测出CTCs。CTCs计数与NSCLC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有关(P<0.05)。在CTCs亚型与NSCLC临床相关性分析中,上皮型CTCs 计数与NSCLC 的TNM 分期(r=0.296,P<0.05)及肿瘤远处转移相关(r=0.273,P<0.05);混合型CTCs 计数与NSCLC 的肿瘤转移也存在相关性(r=0.253,P=0.047);且混合型CTCs上CCR9阳性率亦与NSCLC 远处转移相关(r=0.353,P=0.038)。结论CTCs计数及分型与NSCLC的TNM分期及转移相关。CTCs上CCR9表达水平有望用作评估NSCLC肿瘤转移风险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肿瘤细胞 非小细胞肺癌 趋化因子受体9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V对健康产妇脐带血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Toll样受体9、干扰素调节因子7、干扰素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彭建平 孙克伟 +1 位作者 银思涵 伍玉南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894-898,共5页
目的观察HBV对体外培养的健康产妇脐带血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Toll样受体(TLR)9、干扰素调节因子(IRF)7、干扰素(IFN)α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ep G 2.2.15细胞,收集各孔Hep G 2.2.15培养上清,超离心HBV病毒颗粒,PCR荧光探针法检... 目的观察HBV对体外培养的健康产妇脐带血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Toll样受体(TLR)9、干扰素调节因子(IRF)7、干扰素(IFN)α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ep G 2.2.15细胞,收集各孔Hep G 2.2.15培养上清,超离心HBV病毒颗粒,PCR荧光探针法检测HBV DNA浓度。将培养第7天的pDC与不同载量的HBV(1×105拷贝/ml、1×106拷贝/ml、1×107拷贝/ml和空白对照)共培养24 h。随后每组均加入终浓度为2μg/ml的Cp G ODN 2216继续培养24 h。Real Time-PCR检测pDC中TLR9、IRF7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TLR9、IRF7蛋白表达,ELISA法测IFNα水平。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对HBV DNA拷贝数取常用对数,相关指标与HBV DNA的常用对数值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法。结果HBV 1×106拷贝/ml组和1×107拷贝/ml组TLR9 mRNA、IRF7 mRNA、pDC TLR9和IRF7蛋白、IFNα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及HBV 1×105拷贝/m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HBV对pDC TLR9 mRNA、IRF7 mRNA的表达和对pDC TLR9、IRF7蛋白的表达以及对pDC培养上清液IFNα的表达均呈浓度依赖性,HBV DNA载量越高,对TLR9 mRNA、IRF7 mRNA、TLR9和IRF7蛋白、IFNα表达的抑制效果越强(r值分别为-0.729、-0.761、-0.657、-0.703、-0.803,P值均<0.05)。结论 HBV体外干预后,正常pDC TLR9、IRF7 mRNA及蛋白表达下降,从而导致其下游IFNα的分泌减少。HBV能抑制正常pDC功能,导致HBV持续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树突细胞 TOLL样受体9 干扰素调节因子7 干扰素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诱导趋化因子受体表达对视网膜前体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7
作者 赖平红 赖铭莹 唐仕波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68-871,共4页
背景体外研究表明,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4(CXCR4)及其配体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在诱导视网膜前体细胞(RPCs)定向迁移的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RPCs表达CXCR4升高能增强干细胞的趋化活性,从而提高移植细胞的定向迁移能力。... 背景体外研究表明,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4(CXCR4)及其配体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在诱导视网膜前体细胞(RPCs)定向迁移的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RPCs表达CXCR4升高能增强干细胞的趋化活性,从而提高移植细胞的定向迁移能力。目的探讨RPCs在低氧条件下CXCR4受体的表达。方法分离孕龄17d的NIH小鼠的胚胎视网膜细胞并制备成含5×10^6~10×10^6个/L细胞的悬液,将细胞接种到25cm2培养瓶中,用全神经球贴壁培养法进行培养。RPCs在正常O2(体积分数16%O2)和低O2(体积分数10%O2)环境中培养12h和24h后,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CXCR4和缺氧诱导因子-1(HIF-1)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RPCs中CXCR4阳性细胞的百分比;Boyden小室实验观察30μg/L的SDF-1对RPCs的趋化效应。结果10%O2培养12h和24h后,RPCs中CXCR4mRNA的表达量(CXCR4mRNA/B—actinmRNA)分别为0.28±0.07和0.48±0.17,比正常氧培养组的0.16±0.02升高了1.75倍和3.00倍,10%O2培养12h和24h后RPCs中HIF-1mRNA表达量(HIF—1mRNA/B—actinmRNA)分别为0.18±0.07和0.38±0.13,比正常氧培养组的0.06±0.01升高了3.00倍和6.30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oyden小室实验表明,10%O2培养12h和24h后SDF-1对RPCs的趋化效应由正常氧的13.00%分别上升到36.00%和46.00%。FACS检测表明,10%O2诱导12h和24h后,RPCs中CXCR4阳性细胞率由正常氧浓度的9.01%分别上升到26.90%和46.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RPCs在低氧条件下CXCR4受体表达增加,同时对SDF-1的趋化能力增强。HIF-1的表达增加是CXCR4表达增高的可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前体细胞/移植 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4/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低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8
作者 徐晓辉 王耿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10期901-903,907,F002,共5页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中的表达关系和预后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 (S P)法检测MMP 9和EGFR在 6 2例NSCLC组织和 18例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 结果 :6 2例NSCLC中MMP 9...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中的表达关系和预后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 (S P)法检测MMP 9和EGFR在 6 2例NSCLC组织和 18例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 结果 :6 2例NSCLC中MMP 9和EGF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6 7.7%和 5 8.1% ,显著高于 18例癌旁正常肺组织 (P <0 .0 0 5 )。MMP 9和EGFR的表达与肿瘤TNM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P <0 .0 5 )。MMP 9和EGFR的表达呈正相关 (χ2 =6 .4 5 ,P <0 .0 5 )。MMP 9和EGFR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P <0 .0 5 )。 结论 :MMP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表皮生长 因子受体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地塞米松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功能及Toll样受体9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王莉 张连生 +2 位作者 柴晔 曾鹏云 吴重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45-948,共4页
本研究探讨大剂量地塞米松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外周血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功能及Toll样受体9(TLR9)表达的影响。15例初诊的ITP患者给予地塞米松40 mg/d,连用4 d,采用免疫磁珠分离法体外分离15例正常对照及13例治疗有... 本研究探讨大剂量地塞米松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外周血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功能及Toll样受体9(TLR9)表达的影响。15例初诊的ITP患者给予地塞米松40 mg/d,连用4 d,采用免疫磁珠分离法体外分离15例正常对照及13例治疗有效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pDC;用CpG-ODN 2216刺激外周血pDC并与之共培养24 h,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上清中IFN-α、IL-6、TNF-α的含量;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pDC的TLR9 mRNA表达量。结果表明,①治疗前pDC产生IFN-α、IL-6、TNF-α水平〔(960.83±164.65)pg/ml,(156.15±39.89)pg/ml,(137.31±35.44)p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616.67±105.98)pg/ml,(89.13±21.48)pg/ml,(88.53±25.81)pg/ml,P<0.05〕;治疗后pDC产生IFN-α、IL-6、TNF-α水平分别降至(678.46±128.88)pg/ml,(97.77±26.31)pg/ml,(103.08±26.42)pg/m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pDC的TLR9 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后pDC的TLR9 mRNA的表达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P>0.05)。结论:pDC分泌的细胞因子及其表达的TLR9在ITP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地塞米松可能通过下调TLR9的表达,抑制pDC分泌细胞因子的功能,而对ITP起到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细胞样树突状细胞 地塞米松 TOLL样受体9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不连微环境中骨形态发生蛋白-9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变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尹 王霞 +2 位作者 张润 李明 刘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44-1148,共5页
目的:研究骨不连微环境下局部组织中骨形态发生蛋白-9(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9,BMP9)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表达及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数量的变化,为骨不连的病因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 目的:研究骨不连微环境下局部组织中骨形态发生蛋白-9(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9,BMP9)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表达及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数量的变化,为骨不连的病因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2只健康的3月龄新西兰大白兔为实验组构建骨不连动物模型,同时选取6只同龄同种健康兔为对照组,以X射线检查验证造模是否成功,以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局部组织中BMP9与EGFR表达量的变化,以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aric acid resistance,TRAP)染色观察局部组织中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数量。结果:X射线检查结果提示骨不连动物模型构建成功,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提示骨折愈合后期BMP9与EGFR表达量较骨折愈合早期明显降低,且骨不连微环境中BMP9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但EGFR表达量较对照组差异不明显;HE染色和TRAP染色结果提示骨折愈合后期成骨细胞数量较骨折愈合早期明显减少,且骨不连微环境中成骨细胞数量较对照组减少更明显,但实验组与对照组破骨细胞数量在骨折早期、后期均无明显差异。结论:骨不连可能与局部组织中BMP9、EGFR表达量降低及成骨细胞的数量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9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骨不连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100A9激活NF-кB促进小胶质细胞TLR7表达和炎症因子释放 被引量:1
11
作者 白巧 周鑫 +3 位作者 张小印 赵珊珊 陈立 刘永刚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6期624-632,共9页
目的:S100钙结合蛋白A9(S100A9)激活核因子κB(NF-κB)促进小胶质细胞toll样受体7(TLR7)的表达和炎症因子释放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方法:CCK-8实验检测BV2小胶质细胞的增殖率;转录组测序并结合GO分析、KEGG富集分析和STRING数据库对差... 目的:S100钙结合蛋白A9(S100A9)激活核因子κB(NF-κB)促进小胶质细胞toll样受体7(TLR7)的表达和炎症因子释放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方法:CCK-8实验检测BV2小胶质细胞的增殖率;转录组测序并结合GO分析、KEGG富集分析和STRING数据库对差异基因(DEGs)进行比对并从差异表达基因中筛选出目标基因;Real time RT-PCR验证TLR7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检测CD68、CD206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CD68、CD206、TLR7、p65、p-p65的表达;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结果:中等浓度的S100A9对小胶质细胞无增殖抑制效应;实验组CD68蛋白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加,而CD206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提示S100A9促进BV2小胶质细胞向促炎型激活;Toll样受体4(TLR4)的抑制剂TAK-242明显抑制S100A9刺激BV2小胶质细胞后TNF-α和IL-6的表达水平;TLR4/NF-κB通路激活促进TLR7蛋白表达。结论:中等浓度的S100A9可以促进小胶质细胞向促炎型极化,通过激活TLR4/NF-κB通路促进TLR7表达和包括TNF-α和IL-6在内的多种炎症因子的释放,S100A9具有明显的促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00钙结合蛋白A9(S100A9) 小胶质细胞 toll样受体7(TLR7)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细胞介素-6(IL-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病人CCR9的功能改变
12
作者 胡志芳 张秋萍 +3 位作者 陈会敏 董兴高 谢珞琨 何玉玲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825-827,共3页
目的 :探讨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 9(CCR9)在白血病病人中的功能改变。方法 :对 38例T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病人的血液标本进行分析。采用趋化试验和黏附试验检测胸腺表达的趋化性细胞因子TECK CCL2 5 (CCR9的配体 )对病人CD4+T细胞的趋化功能... 目的 :探讨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 9(CCR9)在白血病病人中的功能改变。方法 :对 38例T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病人的血液标本进行分析。采用趋化试验和黏附试验检测胸腺表达的趋化性细胞因子TECK CCL2 5 (CCR9的配体 )对病人CD4+T细胞的趋化功能和黏附功能的改变。结果 :TECK CCL2 5可以诱导几乎所有的急性T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T ALL)患者的CD4 +T细胞产生强趋化移动 ,也可介导其发生较强的黏附作用 ,而对慢性T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T CLL)患者的CD4 +T细胞仅显示出中度的趋化和黏附作用。结论 :CCR9及其配体TECK可能与促进T ALLCD4 +T细胞的迁移和浸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9 TECK 急性T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慢性T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9例非小细胞肺癌中CCR9的表达及其预后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志维 雷珍牛 +3 位作者 林辉 李柏钧 钟永泷 蓝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64-768,共5页
目的:探讨 CC 族趋化因子受体9( C-C chemokine receptor 9, CCR9)在非小细胞肺癌(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中的表达及其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化PV-9000两步法检测119例NSCLC及相应癌旁正常肺组织中CCR9蛋... 目的:探讨 CC 族趋化因子受体9( C-C chemokine receptor 9, CCR9)在非小细胞肺癌(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中的表达及其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化PV-9000两步法检测119例NSCLC及相应癌旁正常肺组织中CCR9蛋白的表达,并分析CCR9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总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CCR9在NSCLC中的阳性率(54.6%)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10.1%)( P 〈0.05);CCR9表达与 NSCLC 病理组织类型、淋巴结转移、p-TNM 分期有关( P 〈0.05)。 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肺癌中CCR9蛋白表达与患者术后总生存率呈负相关(Log-rank=9.917,P=0.002)。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p-TNM分期、CCR9蛋白表达与NSCLC患者术后总生存率有关( P〈0.05)。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CCR9是NSCLC患者术后总生存率的独立预测因素(RR=0.447,95%CI:0.201~0.993,P〈0.05)。结论 CCR9阳性患者预后较差,其可作为NSCLC患者预后判断的新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趋化因子受体 CCR9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氧暴露对N9小胶质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蒋朴 徐颖 +2 位作者 胡良安 刘杨 邓世雄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1-74,共4页
目的探讨常压高浓度氧暴露对N9小胶质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N9小胶质细胞,分别在900 ml/L高浓度氧中暴露2、6、12、16、24、48 h后(1)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存活率及凋亡率;(2)DCFH-DA荧光探针检测活性氧(ROS)含量的变化;(3... 目的探讨常压高浓度氧暴露对N9小胶质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N9小胶质细胞,分别在900 ml/L高浓度氧中暴露2、6、12、16、24、48 h后(1)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存活率及凋亡率;(2)DCFH-DA荧光探针检测活性氧(ROS)含量的变化;(3)RT-PCR检测Toll样受体4(TLR4)mRNA表达变化;(4)ELISA检测N9细胞培养上清中IL-1β和TNF-α的含量;(5)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检测TLR4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流式细胞术结果示,细胞凋亡率在高氧暴露12 h后明显高于空气对照组(P〈0.05),16 h达高峰(P〈0.01);高氧暴露2 h后,细胞内ROS含量明显增加,呈一定时间依赖性;TLR4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空气对照组(P〈0.05);高氧暴露后细胞上清中TNF-α及IL-1β含量随暴露时间延长而增加,均在6 h开始升高,12~16 h达高峰(P〈0.05),IL-1β增高较TNF-α更为明显。结论高氧暴露后N9小胶质细胞TLR4通路激活,产生大量神经毒性因子(ROS、IL-1β及TNF-α),细胞凋亡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9小胶质细胞 常压高浓度氧 TOLL样受体4 活性氧 促炎症因子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对牛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CXCR-4和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林安华 雷闽湘 +2 位作者 张朝云 徐寒松 谢晓云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21-824,共4页
目的观察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α,SDF-1α)对体外培养的牛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bo-vine retinal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BRVEC)表达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4(chemotaxis cytokine receptor-4,CXCR-4)和... 目的观察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α,SDF-1α)对体外培养的牛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bo-vine retinal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BRVEC)表达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4(chemotaxis cytokine receptor-4,CXCR-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影响,探讨SDF-1α对BRVEC作用的机制。方法取第3-7代选择性培养的BRVEC悬液接种于12孔培养板,常规培养条件下分别用不同浓度的糖和不同浓度的SDF-1α及糖+SDF-1α干预,收集上清液ELISA检测VEGF的表达,收集细胞Western blotting检测CXCR-4的表达。结果正常浓度葡萄糖(5.6 mmol.L-1)对BRVEC表达VEGF和CXCR-4均无影响,高糖(25.0 mmol.L-1)增强BRVEC表达CXCR-4和VEGF,并呈时间依赖性。SDF-1α促进BRVEC表达VEGF和CXCR-4,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SDF-1α的作用在100μg.L-1达高峰,CXCR-4表达增加水平较VEGF明显。高糖联合SDF-1α培养时VEGF和CXCR-4的表达在48 h达高峰,分别为(230.17±19.74)ng.L-1、(0.96±0.12)ng.L-1,均显著高于SDF-1α单独培养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糖+SDF-1α干预时,二者协同促进BRVEC表达VEGF和CXCR-4,且CXCR-4表达增加水平较VEGF明显。结论高糖和SDF-1α均能刺激BRVEC表达CXCR-4和VEGF,并且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 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Foxp3与树突状细胞TLR9、IRF-7水平变化特征 被引量:6
16
作者 宣晓梅 陈立荣 +2 位作者 林琳 石丽平 董伟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2012-2016,共5页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PBLC)的转录因子叉头蛋白(forkheadbox protein 3, FOXP3)与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的Toll样受体9(Toll-like receptor 9, TLR9)、干扰素调节因子(interferon...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PBLC)的转录因子叉头蛋白(forkheadbox protein 3, FOXP3)与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的Toll样受体9(Toll-like receptor 9, TLR9)、干扰素调节因子(interferon regulation factor, IRF-7)水平的变化特征。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20例尖锐湿疣患者为疾病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患者120例作为健康组,比较两组患者的DC的TLR9、IRF-7水平、PBLC的Foxp3水平,以及PBLC的Foxp3与DC的TLR9、IRF-7水平的特征。结果疾病组患者DC的TLR9、IRF-7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疾病组复发患者DC的TLR9、IRF-7水平显著高于初发患者;疾病组PBLC的Foxp3 mRNA、PD-1、PD-L1、CD8+水平高于健康组,疾病组PBLC的RORγt mRNA、CD4+水平低于健康组,且疾病组中,复发患者的Foxp3 mRNA、PD-1、PD-L1、CD8+水平高于初发患者,RORγt mRNA、CD4+水平低于健康组,患者PBLC的Foxp3与DC的TLR9、IRF-7的变化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Foxp3与树突状细胞TLR9、IRF-7变化有关,可能共同作为刺激分子参与疾病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叉头蛋白 干扰素调节因子 TOLL样受体9 树突细胞 尖锐湿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素α9在人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向淋巴管内皮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3
17
作者 蒋娟 薛斌 李晶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74-678,共5页
目的:从人体脂肪组织中分离培养出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诱导其向淋巴管内皮细胞(lymphatic endothelial cells,LECs)分化,同时探讨分化过程中整合素α9(integrinα9)表达的变化,旨在寻找淋巴水肿分... 目的:从人体脂肪组织中分离培养出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诱导其向淋巴管内皮细胞(lymphatic endothelial cells,LECs)分化,同时探讨分化过程中整合素α9(integrinα9)表达的变化,旨在寻找淋巴水肿分子治疗靶点,为ADSCs应用于淋巴水肿的分子治疗奠定实验基础。方法:①从吸脂术后废弃的人体脂肪组织中分离培养出ADSCs,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原代及传代细胞的形态特征。②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检测第3代ADSCs表面特征性抗原CD90、CD29、CD34及CD45的表达;MTT法绘制生长曲线。③用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C、人VEGF-A、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BB,PDGF-BB)诱导其向LECs方向分化,同时以人LECs作为阳性对照组。④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LECs表面特征性抗原淋巴管内皮细胞透明质酸受体-1(lymphatic endothelial hyaluronan receptor-1,LYVE-1)、血管内皮细胞特征性抗原CD34及integrinα9的表达。⑤FCM检测各组细胞周期,使用SPSS17.0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ADSCs贴壁生长,呈长梭形,第1、3、5代ADSCs的生长曲线均呈S形;细胞表面抗原为CD90+、CD29+、CD34-、CD45-。②实验组及阳性对照组LYVE-1表达阳性、CD34表达均阴性,integrinα9的表达趋势与LYVE-1一致,且二者在实验组的表达水平低于阳性对照组;三者在阴性对照组中的表达均为阴性。③各组G0/G1期细胞比例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实验组与阳性对照组G0/G1期细胞比例显著小于阴性对照组(P<0.01),实验组与阳性对照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83)。结论:ADSCs离体培养,具有向LECs分化的潜能。使用VEGF-C、VEGF-A、PDGF-BB可诱导部分人ADSCs向LECs分化。在人ADSCs向LECs分化过程中integrinα9的表达增强,分化前后细胞的周期发生了改变。该分子在LECs的形成过程中可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将有望在淋巴水肿的再生治疗中成为重要的分子靶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 淋巴管内皮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 淋巴管内皮细胞透明质酸受体-1 整合素α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SF9/SRp30c通过调控GRβ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艳 邵阿末 +5 位作者 殷莹 李正 张锐 宗达 邹健 胡亚玲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825-1830,共6页
目的:探讨富含丝氨酸-精氨酸剪切因子9/富含丝氨酸-精氨酸蛋白30c(SRSF9/SRp30c)和糖皮质激素受体β(GRβ)在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小干扰RNA(siRNA)靶向干扰胶质瘤U87细胞中SRSF9的表达,同时用慢病毒将短发卡RNA... 目的:探讨富含丝氨酸-精氨酸剪切因子9/富含丝氨酸-精氨酸蛋白30c(SRSF9/SRp30c)和糖皮质激素受体β(GRβ)在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小干扰RNA(siRNA)靶向干扰胶质瘤U87细胞中SRSF9的表达,同时用慢病毒将短发卡RNA(shRNA)转染细胞,构建SRSF9敲减的U87稳转细胞株,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并检测转染情况。通过RT-q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SRSF9/SRp30c和GRβ的表达水平,CCK-8和细胞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用2种方法敲减SRSF9后,SRSF9/SRp30c表达均降低,GRβ的表达水平也随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稳转细胞株,转染效率超过80%。CCK-8实验和细胞集落形成实验的结果表明U87细胞在敲减SRSF9后,细胞活力和集落形成能力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划痕实验结果表明U87细胞在敲减SRSF9后,迁移能力明显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RSF9/SRp30c可通过调控GRβ促进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糖皮质激素受体Β 富含丝氨酸-精氨酸剪切因子9/富含丝氨酸-精氨酸蛋白30c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L25/CCR9与骨髓祖细胞胸腺归巢
19
作者 张琳 郝选明 +1 位作者 邓树勋 肖鹏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2-145,共4页
在骨髓中多种祖细胞有T细胞系潜能,但骨髓祖细胞胸腺归巢具有选择性.骨髓祖细胞胸腺归巢是多级粘附分子和趋化因子的级联过程,趋化因子CCL25及其受体CCR9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综述了CCL25/CCR9的结构特征及其对骨髓祖细胞胸腺归... 在骨髓中多种祖细胞有T细胞系潜能,但骨髓祖细胞胸腺归巢具有选择性.骨髓祖细胞胸腺归巢是多级粘附分子和趋化因子的级联过程,趋化因子CCL25及其受体CCR9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综述了CCL25/CCR9的结构特征及其对骨髓祖细胞胸腺归巢的作用和调节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祖细胞 胸腺归巢 CC趋化因子配体25 CC趋化因子受体9 fms样酪氨酸激酶受体-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蝥素对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邱立强 徐昌武 +4 位作者 李雯静 江洪 吴刚 罗强 夏豪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8-62,共5页
目的探讨斑蝥素对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组织块贴壁法获取原代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ular cells,VSMC),运用VSMC表型标志蛋白抗体免疫荧光染色鉴定细胞,PDG... 目的探讨斑蝥素对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组织块贴壁法获取原代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ular cells,VSMC),运用VSMC表型标志蛋白抗体免疫荧光染色鉴定细胞,PDGF-BB诱导细胞增殖和迁移,并使用不同浓度斑蝥素加以处理。将实验分为,对照组(A组); PDGF-BB组(B组); PDGF-BB+5μmol/L斑蝥素组(C组); PDGF-BB+10μmol/L斑蝥素组(D组)。采用CCK-8细胞计数试剂盒检测细胞活性和增殖情况。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总蛋白激酶B(t-Akt)、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及平滑肌细胞特异性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ctin)表达水平。结果与DMSO处理的细胞比较,不同剂量(0.625、1. 25、2. 5、5和10μmol/L)斑蝥素处理的细胞活性无统计学差异(P> 0. 05)。与A组比较,B组细胞增殖活性和细胞迁移率显著提高[2. 46±0. 19 vs 1. 49±0. 12,(88. 79±0. 61)%vs (42. 63±3. 93)%,P <0. 05];与B组比较,C组、D组细胞增殖活性和细胞迁移率显著降低[0. 91±0. 07 vs 2. 46±0. 19,0. 61±0. 04 vs 2. 46±0. 19,(39. 90±4. 30)%vs (88. 79±0. 61)%,(20. 33±6. 13)%vs (88. 79±0. 61)%,P <0. 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A组比较,B组MMP-9、p-Akt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α-SM-actin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 <0. 05);与B组比较,C组、D组MMP-9、p-Akt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α-SM-actin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斑蝥素可显著抑制PDGF-BB诱导的VSMC增殖和迁移,其机制可能与下调p-Akt及MMP-9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蝥素 受体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 细胞 平滑肌 细胞增殖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