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胆囊癌多b值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蔡崧 崔兴宇 +4 位作者 王国祥 孟祥鸿 王成达 蒋兆贯 顾光官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10期1579-1583,共5页
目的评价不同b值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胆囊癌的显示能力和最佳b值的选择;并探讨表观扩散系数值与胆囊癌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对33例胆囊癌患者术前行常规MRI和DWI检查。测量肿瘤的ADC值,计算多b值扩散成像和T2WI图像中的信噪比、对比噪... 目的评价不同b值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胆囊癌的显示能力和最佳b值的选择;并探讨表观扩散系数值与胆囊癌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对33例胆囊癌患者术前行常规MRI和DWI检查。测量肿瘤的ADC值,计算多b值扩散成像和T2WI图像中的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及信号强度比等数据;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3例胆囊癌患者进行病理分级,比较不同b值时不同分化程度胆囊腺癌的ADC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3例胆囊癌病灶均被DWI检出,肿瘤的SNR和肿瘤与正常肝脏的CNR随b值的增加逐渐下降,而肿瘤的SIR随b值增加逐渐升高。b值800s/mm2时DWI图像肿瘤与正常肝脏的CNR、肿瘤的SIR和SNR均高于T2W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囊腺癌的ADC值随着b值增高逐渐变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癌扩散加权成像的最佳b值为800s/mm2,可以得到胆囊癌的良好显示;胆囊腺癌ADC值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b值对肝脏体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参数值测量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林展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1期91-95,共5页
目的研究优化b值对肝脏体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imaging,DWI)参数值测量准确性的影响,以期提高肝脏IVIM DWI数据采集的效率。方法 60位志愿者在3.0T磁共振(MRI)扫描仪上进行肝脏IVIM ... 目的研究优化b值对肝脏体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imaging,DWI)参数值测量准确性的影响,以期提高肝脏IVIM DWI数据采集的效率。方法 60位志愿者在3.0T磁共振(MRI)扫描仪上进行肝脏IVIM DWI检查,采用16个b值(0~800s/mm2)为对照组,其中20例用于评估IVIM参数值的可重复性。利用双指数模型测定肝脏的IVIM DWI的参数,包括灌注分数(perfusion fraction,PF),真性弥散系数D,假性弥散系数D*。实验组采用多个b值组合,b值数量从4~15个,对每一个亚组的定量参数值均进行计算,并计算整体参数评估误差(global parameter estimation error,GPER)。评估在两次扫描之间的扫描间误差(interscan estimation error,IEE),以评估肝脏IVIM参数值的可重复性。在最佳b值分布的亚组中,筛选GPER低于重复扫描误差且b值数量最少的亚组,确定最佳组合亚组。结果随着b值数目的降低,IVIM所有参数的GPER均增高,反映测量参数准确性的下降。对于任意组合,所得到的IVIM-DWI参数总体误差均在重复测量误差之内。利用优化后的4个b值组合(0、15、150、800s/mm2),D、PF、D*的误差分别为7.5%、24.9%、67.5%,均在重复测量误差的范围之内,D、PF、D*的重复测量误差分别为13.0%、35.8%、210.8%。结论与16个b值采集方案相比,优化后4个b值在不明显降低IVIM测量参数值准确性和重复测量误差的前提下,可以大幅度的降低采集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加权成像 b IVIM 肝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腹部实质脏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ADC值和b值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张月浪 孙兴旺 强永乾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4期265-268,共4页
目的:探讨PHILIPSGyroscanIntera1.5TMRI成像仪正常腹部实质脏器表观弥散系数(ADC)值范围并研究适合本扫描仪腹部弥散加权成像的最佳b值。材料和方法:对30例健康志愿者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ADC图上直接测量ADC值。结果:所有检查均... 目的:探讨PHILIPSGyroscanIntera1.5TMRI成像仪正常腹部实质脏器表观弥散系数(ADC)值范围并研究适合本扫描仪腹部弥散加权成像的最佳b值。材料和方法:对30例健康志愿者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ADC图上直接测量ADC值。结果:所有检查均一次成功得到弥散加权成像(DWI)和ADC图。正常肝脏、胰腺、肾脏、脾脏在b值分别为300、1000、1500s/mm2时的ADC值分别为(10-3mm2/s)1.520±0.169、1.937±0.370、2.632±0.258、1.163±0.188,1.200±0.132、1.484±0.272、2.016±0.178、0.840±0.117,1.068±0.118、1.321±0.149、1.659±0.169、0.747±0.102。不同b值时同一脏器ADC值有统计学差异;四种实质性脏器在同一b值时ADC值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正常腹部不同脏器的ADC值有明显差异。腹部弥散加权成像的b值为300s/mm2和1000s/mm2时,DWI和ADC图像可以互相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加权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b 腹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1 mapping联合扩散加权成像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4
作者 苏春艳 杨智 +1 位作者 付兵 聂丹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49-1053,共5页
目的探讨T1 mapping成像及扩散加权成像的定量参数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2021年2—8月因乳腺病变行常规MRI及扩散加权成像者80例(良性35例,恶性45例),并用多翻转角成像序列分别于增强... 目的探讨T1 mapping成像及扩散加权成像的定量参数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2021年2—8月因乳腺病变行常规MRI及扩散加权成像者80例(良性35例,恶性45例),并用多翻转角成像序列分别于增强前及增强7 min后采集T1 mapping图像,测量病灶的增强前T1弛豫时间(T1pre)、增强后T1弛豫时间(T1post)、表观扩散系数(ADC)及正常腺体T1pre。比较增强前病灶与正常腺体T1值的差异,良、恶性病灶T1pre、T1post与ADC的差异,将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绘制单独及联合ROC曲线,评价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乳腺正常腺体T1pre为(1927.95±199.06)ms,病变的T1pre为(1828.90±318.76)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7,P=0.02);良性组T1pre为(1850.23±290.90)ms,恶性组T1pre为(1812.31±341.17)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25,P=0.60);良性组T1post为(486.80±107.24)ms,恶性组T1post为(663.20±127.35)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77,P<0.01);良性组ADC为(1.15±0.22)×10^(-3)mm^(2)/s,恶性组ADC为(0.84±0.25)×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22,P<0.01);T1post、ADC及两者联合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3、0.861、0.924,敏感度分别为80.0%、80.0%、84.4%,特异度分别为82.9%、80.0%、85.7%。T1post联合ADC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比单独T1post、ADC的曲线下面积更大,诊断效能更高。结论定量T1post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T1post联合ADC的诊断效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T1 扩散加权成像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直肠肿瘤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留龙 王萌 +1 位作者 李洪福 王锡臻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11期1981-1984,共4页
目的通过对不同类型直肠肿瘤病例DWI图像分析和ADC值的测量探讨扩散加权成像对直肠肿瘤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比较8例直肠腺瘤,30例中分化腺癌,6例低分化腺癌,7例黏液腺癌,6例淋巴瘤及5例间质瘤的ADC值的差异。结果 1直肠淋巴瘤的ADC... 目的通过对不同类型直肠肿瘤病例DWI图像分析和ADC值的测量探讨扩散加权成像对直肠肿瘤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比较8例直肠腺瘤,30例中分化腺癌,6例低分化腺癌,7例黏液腺癌,6例淋巴瘤及5例间质瘤的ADC值的差异。结果 1直肠淋巴瘤的ADC值明显低于直肠癌、直肠腺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瘤与间质瘤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直肠腺瘤ADC值低于粘液腺癌(P<0.05),与间质瘤、腺癌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间质瘤ADC值低于粘液腺癌(P<0.05),与淋巴瘤、腺癌、腺瘤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粘液腺癌ADC值高于中分化腺癌(P<0.05),与低分化腺癌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分化、低分化腺癌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扩散加权成像对不同类型直肠肿瘤、不同类别的直肠腺癌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联合MR常规扫描可提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AD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ADC值测定评价脑梗死灶及周围缺血改变 被引量:3
6
作者 杨慧强 曹志坚 岑林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第2期336-337,351,共3页
目的利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测定脑梗死核心区及周围组织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评价脑梗死灶转归及周围组织缺血改变。方法收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梗死24h内行MR检查,40例第3天行MR检查,梗死区域为基底节区18例,丘脑... 目的利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测定脑梗死核心区及周围组织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评价脑梗死灶转归及周围组织缺血改变。方法收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梗死24h内行MR检查,40例第3天行MR检查,梗死区域为基底节区18例,丘脑8例,侧脑室旁12例,额叶2例;40例第7天行MR检查,梗死区域为基底节区16例,丘脑8例,侧脑室旁11例,额叶3例,枕叶2例。测量首诊和复查的脑梗死患者病灶核心区及核心区周围2cm范围内和相应层面对侧镜像区ADC值,比较不同时间ADC4值变化;按解剖部位分为基底节区组、丘脑组和侧脑室旁组,比较各组间ADC值变化。结果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3d与7d复查组病灶核心区ADC值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病灶周围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DC值变化与梗死解剖位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C值能动态定量反映梗死核心区缺血与坏死的转归及周围脑组织缺血改变,有助于梗死灶的预后评价及疗效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AD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高b值弥散加权成像在筛查前列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7
7
作者 夏仕勇 陈兵 宋超 《安徽医学》 2018年第6期742-744,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高b值(b>1 000 s/mm2)弥散加权成像(DWI)在筛查前列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2013年10月至2017年9月合肥市滨湖医院收治的前列腺病变患者32例,其中前列腺癌24例,前列腺炎或前列腺增生8例,术前均行磁共振不同b值DW... 目的探讨磁共振高b值(b>1 000 s/mm2)弥散加权成像(DWI)在筛查前列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2013年10月至2017年9月合肥市滨湖医院收治的前列腺病变患者32例,其中前列腺癌24例,前列腺炎或前列腺增生8例,术前均行磁共振不同b值DWI检查,最后通过穿刺或手术所得病理证实。比较分析前列癌患者前列腺内不同b值(800、3 000 s/mm2)癌性组织与非癌性组织弥散信号强度。结果前列腺癌的癌性组织弥散信号强度高于非癌性组织的信号强度,对比度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b值(3 000 s/mm2)较低b值(800 s/mm2)显示对比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对癌性组织的范围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显示更清晰。在前列腺癌的筛查中,低b值时敏感性为87.50%、特异性为75.00%、准确性为84.38%,高b值时敏感性为100.00%、特异性为87.50%、准确性为96.88%。结论在前列腺癌的筛查中,磁共振高b值DWI较低b值更具有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b 前列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潘玉冰 江小华 《浙江临床医学》 2023年第6期890-891,共2页
目的对比了解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DWI)对于乳腺恶性肿瘤患者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20例乳腺癌患者以及20例良性乳腺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良性乳腺病变患者设置为对照组,乳腺癌患者设置为观察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不同b值下... 目的对比了解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DWI)对于乳腺恶性肿瘤患者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20例乳腺癌患者以及20例良性乳腺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良性乳腺病变患者设置为对照组,乳腺癌患者设置为观察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不同b值下ADC结果。结果乳腺良性疾病的对照组患者在800 s/mm^(-2)、1,000 s/mm^(-2)、1,200 s/mm^(-2)三种不同b值下ADC结果数据分别为(1.49±0.37)×10^(-3)mm^(2)/s、(1.54±0.40)×10^(-3)mm^(2)/s、(1.52±0.38)×10^(-3)mm^(2)/s,乳腺恶性肿瘤的观察组患者对应数据分别为(0.94±0.22)×10^(-3)mm^(2)/s、(0.89±0.28)×10^(-3)mm^(2)/s、(0.95±0.23)×10^(-3)mm^(2)/s(P<0.05)。结论在乳腺肿瘤患者影像学检查中应用DWI能够增加补充影像学检查的诊断依据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弥散加权成像 乳腺癌 诊断 应用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在良性脑膜瘤中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李玉超 王光彬 +5 位作者 刘强 史宏璐 郝雯 杨丽 李莉莉 陈伟波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3期461-464,473,共5页
目的 探讨多b值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磁共振成像(introvoxel incoherent motion MR imaging,IVIM MRI)的单、双指数模型在良性脑膜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22例手术病理证实为良性脑膜瘤并术前行常规MR序列及IVIM序列扫描的患者.... 目的 探讨多b值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磁共振成像(introvoxel incoherent motion MR imaging,IVIM MRI)的单、双指数模型在良性脑膜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22例手术病理证实为良性脑膜瘤并术前行常规MR序列及IVIM序列扫描的患者.多b值IVIM序列包括14个b值(0~1 000s/mm2),所得IVIM序列原始数据经单、双指数模型处理,得到单、双指数模型衰减曲线,并生成对应参数图,测量肿瘤实质区及正常脑白质的单指数模型的扩散系数ADC值和双指数模型的扩散系数D值、灌注分数f值、灌注系数D*值,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单、双指数模型衰减曲线显示肿瘤实质区信号强度随b值的增大而衰减.肿瘤实质区ADC值、D值、D*值、f值分别为(0.87±0.13)μm2/ms、(0.79±0.10)μm2/ms、(58.68±27.52)μm2/ms、(7.68±3.59)%;正常脑白质的ADC值、D值、D*值、f值分别为(0.74±0.06)μm2/ms、(0.69±0.04)μm2/ms、(93.43±31.64)μm2/ms、(4.48±2.39)%.单指数模型中肿瘤实质区ADC值较正常脑白质ADC值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93,P<0.05);双指数模型中,肿瘤实质与正常脑白质D、f、D*值分别进行比较,肿瘤实质的D、f值均较正常脑白质增高(t=4.384,P<0.05和t=3.349,P<0.05);而肿瘤实质D*值较正常脑白质D*值减低(t=-3.559,P<0.05).肿瘤实质区单指数模型ADC值与双指数模型D值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单指数ADC值显著较双指数模型D高(t=6.492,P<0.05).结论 基于棠规DWI序列的多b值IVIM双指数模型可以更准确地描述良性脑膜瘤的扩散信息,同时非侵入性地获得肿瘤灌注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b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扩散加权成像 脑膜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扩散加权成像在前列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谭慧敏 张艳秋 祁佩红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0年第1期75-78,共4页
目的:研究MRI扩散加权成像在前列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前列腺结节患者200例为对象,进行常规MRI扫描和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后,收集整理检查结果,分析两种影像学... 目的:研究MRI扩散加权成像在前列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前列腺结节患者200例为对象,进行常规MRI扫描和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后,收集整理检查结果,分析两种影像学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等。结果:MRI平扫诊断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的准确率均低于DWI的诊断准确率(P<0.05)。前列腺增生患者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明显高于前列腺癌患者的ADC值(P<0.05)。在不同b值下的ADC值方面,前列腺癌均明显低于前列腺增生(P<0.05)。结论:MRI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在前列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应用价值高,能鉴别诊断结节的良恶性,有助于指导术前分期、治疗等,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扩散加权成像 前列腺 良恶性结节 诊断 AD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b值DWI及T2*mapping成像软骨定量分析技术在诊断KOA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孙伟伟 黄部发 李蕾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41-1246,共6页
本研究探讨3.0T MRI多b值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T2*mapping成像软骨定量分析技术在膝骨关节炎(KOA)中的应用价值。选取60例KOA患者(92个膝关节)作为观察组,另选取6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90个膝关节)作为对照组,均行多b值DWI和T2*mappin... 本研究探讨3.0T MRI多b值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T2*mapping成像软骨定量分析技术在膝骨关节炎(KOA)中的应用价值。选取60例KOA患者(92个膝关节)作为观察组,另选取6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90个膝关节)作为对照组,均行多b值DWI和T2*mapping序列扫描,获取关节软骨慢速扩散系数(SlowADC值)、快速扩散系数(FastADC值)、T2*值。结果显示,观察组关节软骨内侧和外侧SlowADC值、FastADC值、T2*值高于对照组(P<0.05);关节软骨内侧和外侧SlowADC值、FastADC值、T2*值与KOA发生、病情程度呈正相关(P<0.05);关节软骨内侧和外侧SlowADC值、FastADC值、T2*值联合诊断KOA的AUC为0.900,联合评估KOA病情程度的AUC为0.881。多b值DWI及T2*mapping成像软骨定量分析技术可早期评价KOA软骨损伤,并可区别不同时期KOA,对KOA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均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关节软骨 b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T2*mapping 诊断 病情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b值DWI联合HR-T_(2)WI在直肠癌术前分期及环周切缘评估中的应用
12
作者 郭新 陈芳 +4 位作者 黄从坤 卞志伟 王康 周坤生 张超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7期78-81,85,共5页
目的 探讨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DWI)联合高分辨率T2加权成像(HR-T2WI)在直肠癌术前分期及环周切缘(CRM)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80例经病理确诊为直肠癌患者,术前均接受多b值DWI、HR-T2WI检查,比较不同T、N分期及CRM性质患者多b值下表观弥散系... 目的 探讨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DWI)联合高分辨率T2加权成像(HR-T2WI)在直肠癌术前分期及环周切缘(CRM)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80例经病理确诊为直肠癌患者,术前均接受多b值DWI、HR-T2WI检查,比较不同T、N分期及CRM性质患者多b值下表观弥散系数(ADC)差异。以病理组织学检查为金标准,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多b值DWI联合HR-T2WI诊断结果与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T1分期6例,T2分期20例,T3分期32例,T4分期22例;N0分期41例,N1分期23例,N2分期16例;CRM阴性49例,阳性31例。多b值下T1分期患者ADC高于T2、T3、T4分期,且T2分期高于T3、T4分期,T3分期高于T4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b值下N0分期患者ADC高于N1、N2分期,N1分期高于N2分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RM阴性ADC高于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T2WI诊断4例T1分期,22例T2分期,31例T3分期,23例T4分期。HR-T2WI检出36例N0分期,28例N1分期,16例N2分期。经Kappa一致性检验显示,HR-T2WI诊断T分期、N分期、CRM性质结果与病理组织学结果存在较强一致性(Kappa=0.730、0.781、0.688,P<0.001)。多b值DWI联合HR-T2WI诊断5例T1分期,23例T2分期,31例T3分期,21例T4分期。多b值DWI联合HR-T2WI诊断39例N0分期,24例N1分期,17例N2分期。结论 多b值DWI联合HR-T2WI对直肠癌术前分期、CRM性质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加权成像 b 高分辨率 直肠癌 环周切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联合扩散加权成像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4
13
作者 项国靓 龙安军 +1 位作者 林志光 许高畅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11期225-228,共4页
目的探讨MRI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WI)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3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65例宫颈癌患者作为宫颈癌组,选取同时期65名正常宫颈人群作为正常组,分别对其进行常规MRI平扫及扩散加权成像(DWI)联合动态增强... 目的探讨MRI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WI)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3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65例宫颈癌患者作为宫颈癌组,选取同时期65名正常宫颈人群作为正常组,分别对其进行常规MRI平扫及扩散加权成像(DWI)联合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检测,对两种检查方式的准确率情况、正常宫颈及宫颈癌的MRI表现、DWI及ADC值、DCE-MRI各参数的分析情况进行观察。结果DCE-MRI结合DWI在宫颈癌分期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MRI诊断的准确率;正常子宫颈的ADC值明显高于宫颈癌ADC值;随着分级程度的不断升高,ADC值不断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2例患者MRI增强扫描的时间-信号曲线表现为平台型,3例患者表现为流入型;DCE-MRI定量参数Ktrans、Ve、Kep值随着宫颈癌分期的升高而变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联合扩散加权成像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扩散加权成像 宫颈癌 分期诊断 AD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b值DWI对宫颈癌放化疗疗效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7
14
作者 邝菲 颜志平 +1 位作者 王健 饶志远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9期1576-1579,1585,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b值弥散加权成像(DWI,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对宫颈癌放化疗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48名接受全程放化疗治疗的宫颈癌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及治疗结束后进行盆腔常规MRI及DWI扫描,每次扫描均测量肿瘤... 目的探讨不同b值弥散加权成像(DWI,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对宫颈癌放化疗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48名接受全程放化疗治疗的宫颈癌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及治疗结束后进行盆腔常规MRI及DWI扫描,每次扫描均测量肿瘤的ADC值,所有ADC值均由b=0,600s/mm2和b=0,1000s/mm2两组ADC图得出。根据治疗结束后的结果将患者划分为完全有效组(CR)、部分有效组(PR)及无效组(SD),并根据ROC曲线比较两组ADC图评估宫颈癌放化疗疗效的价值。结果治疗2周及4周后CR组的ADC值提高百分比在两组ADC图中均高于RP及SD组;治疗结束后,CR组的ADC值在两组ADC图中均高于RP及SD组;其中治疗4周后及治疗结束后高b值组(b=0,1000s/mm2)区分CR组与PR/SD组的能力高于低b值组(b=0,600s/mm2)(P<0.05);低b值组所测数据的标准差均大于高b值组。结论高b值DWI评估宫颈癌放化疗疗效的整体价值高于低b值DWI,且数值更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加权成像 不同b联合 放化疗 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b值DWI-ADC对肺癌与阻塞性肺病变的鉴别效能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波 康铮 +5 位作者 付金凤 周士波 沈文荣 吴梦婕 史丹 尹娜 《医学研究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57-961,共5页
目的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肺部病变良恶性鉴别、肺癌与肺不张的区分等方面展现出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文中探讨不同b值DWI-ADC在肺癌与阻塞性肺病变鉴别中的应用及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江苏省肿瘤医院收治49例... 目的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肺部病变良恶性鉴别、肺癌与肺不张的区分等方面展现出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文中探讨不同b值DWI-ADC在肺癌与阻塞性肺病变鉴别中的应用及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江苏省肿瘤医院收治49例肺癌合并阻塞性肺病变患者多b值DWI序列检测结果,统计分析不同b值下ADC值差异,探讨不同b值对ADC值测量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不同b值下DWI对区别肺癌与阻塞性肺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入组患者多b值ADC测量结果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病灶及阻塞性肺病变ADC值与b值之间存在弱相关关系(r=-0.59、r=-0.51)。b值分别设定为200、500、800、1000、1200 s/mm^(2)时,ADC值诊断肺癌与阻塞性肺病变ROC曲线下面积依次为0.8411、0.90、0.9431、0.9444和0.9290,其中b=200 s/mm^(2)时最低(P<0.05)。结论肺部DWI成像b值选择500~1200 s/mm^(2)时均可获得较好的诊断效果及图像质量。其中尤以800~1000 s/mm^(2)诊断效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 肺癌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T MRI多b值DWI在鉴别诊断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与前列腺癌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裴慧芳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17期147-148,共2页
目的:分析3.0T核磁共振(MRI)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在鉴别诊断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与前列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45例前列腺疾病患者(其中前列腺癌患者有15例,良性前列腺增... 目的:分析3.0T核磁共振(MRI)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在鉴别诊断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与前列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45例前列腺疾病患者(其中前列腺癌患者有1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有3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均进行MRI平扫及3.0T MRI多b值DWI检查,并对其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用3.0T MRI多b值DWI检查诊断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和前列腺癌的准确率高于用MRI平扫诊断这两种前列腺疾病的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3.0T MRI多b值DWI检查时,不同b值条件下前列腺癌患者的ADC值均低于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3.0T MRI多b值DWI检查诊断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与前列腺癌的准确率较高,且能对这两种前列腺疾病进行有效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T磁共振 b 扩散加权成像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前列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MR成像技术应用对乳腺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7
作者 宋萍 王勇 +4 位作者 李杨 宋丽娜 郭婷婷 杜梦颖 罗斯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9期1605-1609,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时间-信号强度曲线(dynamic contrast enhanecd MR-time signal intensity curve,DCE-TIC)、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值(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DWI-ADC)及其联合应用...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时间-信号强度曲线(dynamic contrast enhanecd MR-time signal intensity curve,DCE-TIC)、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值(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DWI-ADC)及其联合应用对乳腺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20例乳腺病变患者,治疗前均进行MRI检查,并获得病理检查结果,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DCE-TIC、DWI-ADC单独诊断及联合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结果120例乳腺病变患者,共发现136个病灶,恶性肿瘤78例(87个病灶),良性肿瘤42例(49个病灶);恶性病灶ADC值低于良性病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病灶TIC主要为I型,恶性病灶TIC主要为II型和III型,两组TIC曲线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WI-ADC、DCE-TIC单独诊断相比,联合诊断效能较高(P<0.05)。结论DCE-TIC和DWI-ADC联合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性,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 时间-信号强度曲线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乳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WI显示正常骶髂关节的最佳b值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崔艳秋 俞咏梅 +1 位作者 刘清祥 仰肖敏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482-485,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正常骶髂关节在磁共振不同b值的弥散加权成像(DWI)表现,分析其ADC值的差异,探寻1.5 T磁共振DWI显示骶髂关节的最佳b值,为后期研究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炎奠定基础。方法:随机选择20例(男14例,女6例)健康志愿者,年龄15... 目的:通过比较正常骶髂关节在磁共振不同b值的弥散加权成像(DWI)表现,分析其ADC值的差异,探寻1.5 T磁共振DWI显示骶髂关节的最佳b值,为后期研究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炎奠定基础。方法:随机选择20例(男14例,女6例)健康志愿者,年龄15~35岁,对其行骶髂关节的常规MRI扫描及不同b值(0、400、600、800 s/mm^2) DWI轴位扫描,观察3种b值时骶髂关节的显示情况,分别测量3种b值时两侧骶髂关节面下骨髓区(骶骨侧、髂骨侧) ADC值,比较不同b值时两侧骶髂关节面下骨髓区ADC值的差异。结果:对比分析后发现,b值为400 s/mm2及600 s/mm^2时,图像较清晰,骶髂关节与周围组织对比良好; b值为800 s/mm^2时,骶髂关节显示欠清晰,与周围组织对比度下降。两侧骶髂关节面下骨髓区的ADC值随着b值的增高而逐渐减小。3种b值下右髂侧、右骶侧、左骶侧以及左髂侧关节面下骨髓区ADC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种b值下两侧髂骨与骶骨关节面下骨髓区ADC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值为400 s/mm^2时,两侧骶髂关节面下骨髓区ADC值的离散度较大; b值为600、800 s/mm^2时,ADC值离散度相对较小。结论:b值为600 s/mm^2时,DWI图像较清晰,骶髂关节面下骨髓区ADC值离散度小、精准可靠,是1.5 T磁共振DWI显示骶髂关节的适宜b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弥散加权成像 b 骶髂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MRI成像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小龙 王巍 +5 位作者 史立新 邵立伟 吴坚 王海屹 叶慧义 王英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1期108-111,共4页
目的探讨多参数MRI成像对前列腺外周带及移行带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我院前列腺疾病患者63例行多参数MRI资料,依据PI-RADS V2对外周带病变及移行带病灶进行影像学评分,使用small FOV T 2WI及超高b值DWI;临床病理资料完整并获得前列... 目的探讨多参数MRI成像对前列腺外周带及移行带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我院前列腺疾病患者63例行多参数MRI资料,依据PI-RADS V2对外周带病变及移行带病灶进行影像学评分,使用small FOV T 2WI及超高b值DWI;临床病理资料完整并获得前列腺癌患者Gleason评分。外周带病变及移行带病变PI-RADS V2评分分别与其Gleason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并获得r值;计算PI-RADS V2评分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63例患者共发现96个病灶,其中外周带病灶52个,移行带病灶44个;外周带癌灶PI-RADS V2评分与病理Gleason评分呈正相关,r值=0.673;移行带癌灶PI-RADS V2评分与病理Gleason评分呈正相关,r值=0.482;周围带病灶PI-RADS V2评分灵敏度为97.7%,特异度为75%,阳性预测值为95.6%,阴性预测值为85.7%;移行带病灶PI-RADS V2评分灵敏度为78.6%,特异度为93.3%,阳性预测值为84.6%,阴性预测值为90.3%。结论前列腺多参数MRI扫描可以较好的显示前列腺外周带及移行带病变,病变PI-RADS V2评分与病理结果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多参数MRI对前列腺不同区域病变的诊断具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超高b值扩散加权成像 前列腺影像和报告数据系统第二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WI定量分析在鉴别Graves病甲亢和早期桥本甲状腺炎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平 张峰 姚建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4期621-624,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b值甲状腺DWI成像中ADC值在鉴别Graves病甲亢和早期桥本甲状腺炎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临床确定为Graves病甲亢患者12例、早期桥本甲状腺炎患者10例及健康对照组10例,分别进行b=150,300,550甲状腺轴位DWI扫描并测其表观弥散... 目的探讨不同b值甲状腺DWI成像中ADC值在鉴别Graves病甲亢和早期桥本甲状腺炎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临床确定为Graves病甲亢患者12例、早期桥本甲状腺炎患者10例及健康对照组10例,分别进行b=150,300,550甲状腺轴位DWI扫描并测其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测同一b值不同组间的ADC值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使用ROC曲线,选取早期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组的相应界值,计算曲线下面积、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同一组中随着b值增高,ADC值降低;同一b值不同组间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桥本甲状腺炎组中当b=150,300,550,ADC值分别<1.87×10^(-3)mm^2/s、<1.66×10^(-3)mm^2/s、<1.26×10^(-3)mm^2/s时,敏感性均为100%,特异性均高于85%。结论不同b值DWI定量分析对于早期桥本甲状腺炎均有很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当b=550,ADC值<1.66×10^(-3)mm^2/s时更有突出的应用价值,DWI定量分析在鉴别Graves病甲亢和早期桥本甲状腺炎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加权成像 Graves病甲状腺功能亢进 AD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