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Q345B钢表面超音速电弧喷涂沉积TiN-TiO_(2)层状硬质涂层研究
1
作者 巫林 张德寿 +1 位作者 郑宝超 于振涛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65-69,76,共6页
为提高Q345B结构钢的表面硬度和强度,采用超音速双丝电弧喷涂在其表面合成沉积TiN-TiO_(2)层状涂层。通过XRD、XPS、SEM及EDS,分析了涂层的物相和元素组成、表面形貌和涂层-基底界面处的元素扩散行为。使用纳米压痕仪测试涂层的杨氏模... 为提高Q345B结构钢的表面硬度和强度,采用超音速双丝电弧喷涂在其表面合成沉积TiN-TiO_(2)层状涂层。通过XRD、XPS、SEM及EDS,分析了涂层的物相和元素组成、表面形貌和涂层-基底界面处的元素扩散行为。使用纳米压痕仪测试涂层的杨氏模量和硬度。结果表明,涂层由TiN、TiO_(2)、TiN_(0.3)三种不同相组成,涂层结构致密,孔隙率较低,界面处存在一定厚度的冶金结合区。同时涂层表现出极高的硬度和较高的杨氏模量,分别为26.3 GPa和251.3GPa,硬度约是Q345B结构钢基体的1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音速电弧喷涂 TIN涂层 Q345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质双丝超音速电弧喷涂涂层的高温氧化行为和机理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任当精 唐旭 +4 位作者 李雷 张一凡 江旭东 许征兵 曾建民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88,共12页
目的采用异质双丝和同质双丝制备3种超音速电弧喷涂铁基涂层,对比研究3种防护涂层在700℃下的抗高温氧化性能。方法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在700℃高温氧化前后涂层的微观结构、表面形貌... 目的采用异质双丝和同质双丝制备3种超音速电弧喷涂铁基涂层,对比研究3种防护涂层在700℃下的抗高温氧化性能。方法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在700℃高温氧化前后涂层的微观结构、表面形貌和化学成分以及物相组成进行表征和分析。采用Matlab软件对涂层的孔隙率进行测定,采用显微硬度计测量涂层的显微硬度。结果制备得到的3种涂层的孔隙率均低于10%,满足电弧喷涂的要求。3种涂层的显微硬度均达到了400HV以上,其中FeAlCrMoVC/FeAlNiMoCrC涂层的孔隙率最低、显微硬度最高,分别为5.00%和456.91HV。在700℃循环氧化下,FeAlCrMoVC、FeAlNiMoCrC和FeAlCrMoVC/FeAlNiMoCrC涂层的单位面积氧化增重分别为10.67、3.32和2.02mg/cm^(2)。它们的氧化动力学符合经典的抛物线规律,抛物线速率常数(kp)分别为3.08×10^(-10)、2.20×10^(-11)和5.60×10^(-12)g^(2)·cm^(-4)·s^(-1)。从高温氧化后涂层的扫描电镜图观察到,异质双丝法制备的涂层表面氧化膜主要由3种致密形貌组成,结合EDS和XRD分析,推断它们主要由Fe_(3)O_(4)、Fe_(2)O_(3)、Cr_(2)O_(3)和Al_(2)O_(3)以及尖晶石结构的NiCr_(2)O_(4)组成。截面分析发现,异质双丝制备的FeAlCrMoVC/FeAlNiMoCrC涂层的内氧化和表面氧化膜厚度最小,分别约为5.3、24.7和118.2μm。结论涂层的内氧化从孔隙和氧化夹杂物等缺陷开始,而生成的致密氧化物能够提高涂层的抗氧化性。超音速电弧喷涂制备的3种涂层都具有良好的抗高温氧化性能,而异质双丝法制备的FeAlMoCrC/FeAlNiMoCrVC涂层的抗高温氧化性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双丝 超音速电弧喷涂 铁基涂层 动力学分析 抗高温氧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音速电弧喷涂不锈钢涂层结合强度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汪刘应 王汉功 +1 位作者 刘学元 苏勋家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9-21,共3页
本文研究了采用超音速电弧喷涂,在45^#钢以无底层和铝青铜找底时涂涂C3r13不锈钢涂层的结合强度,测量结果表明,在无底层的条件下,涂层与基体结合强度与普通电弧喷涂相比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而利用铝青铜打底时,涂层与基体... 本文研究了采用超音速电弧喷涂,在45^#钢以无底层和铝青铜找底时涂涂C3r13不锈钢涂层的结合强度,测量结果表明,在无底层的条件下,涂层与基体结合强度与普通电弧喷涂相比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而利用铝青铜打底时,涂层与基体结合强度较低,并分析了结合强度提高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音速电弧喷涂 结构强度 涂层 不锈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音速电弧喷涂Ti-Al涂层耐磨性及工艺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周永涛 王汉功 +1 位作者 胡重庆 姚春江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1-44,共4页
基于均匀设计试验设计方法,进行了超音速电弧喷涂Ti-Al 涂层磨粒磨损试验,在对试验结果进行逐次回归分析的基础上,系统并定量的研究了涂层耐磨性能随着喷涂工艺参数的变化规律,得到了优化后的最佳喷涂工艺参数。
关键词 超音速电弧喷涂 Ti—Al涂层 磨粒磨损 均匀设计 逐次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超音速电弧喷涂钛-铝涂层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平 王汉功 乔生儒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2-14,19,共4页
利用SAS-Ⅱ型超音速电弧喷涂设备、工业级钛、铝丝材在LY12铝合金基体上制备了钛铝复合涂层,通过均匀设计方法实验研究了超音速电弧喷涂工艺参数对涂层表面粗糙度(Ra)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一定的雾化条件下,随喷涂电压的增大,涂层的R... 利用SAS-Ⅱ型超音速电弧喷涂设备、工业级钛、铝丝材在LY12铝合金基体上制备了钛铝复合涂层,通过均匀设计方法实验研究了超音速电弧喷涂工艺参数对涂层表面粗糙度(Ra)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一定的雾化条件下,随喷涂电压的增大,涂层的Ra逐渐增大,当电压增至32V时,Ra达到最高值,此后,随喷涂电压的继续增大,Ra逐渐下降;随喷涂距离的增大,涂层的Ra逐渐降低,当喷涂距离增至一定程度时,涂层的Ra降到最小值,随喷涂距离的继续增大,涂层的Ra又逐渐增大;随喷涂电流的增大,涂层的Ra呈线性增大的趋势。涂层Ra最小的超音速电弧喷涂工艺参数:喷涂电压为20V,喷涂电流为20A,喷涂距离为0.242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铝合金 涂层 超音速电弧喷涂 工艺参数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音速电弧喷涂Ti-Al涂层抗滑动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平 王汉功 +1 位作者 郭秦 胡重庆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54-359,共6页
采用二次正交回归试验设计原理和钛铝双丝超音速电弧喷涂Ti-Al合金复合涂层方法,对LY12铝合金进行了表面强化研究,并采用金相、XRD、SEM、硬度和磨损试验方法,对涂层的组织结构及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喷涂工艺参数对涂层孔隙率、... 采用二次正交回归试验设计原理和钛铝双丝超音速电弧喷涂Ti-Al合金复合涂层方法,对LY12铝合金进行了表面强化研究,并采用金相、XRD、SEM、硬度和磨损试验方法,对涂层的组织结构及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喷涂工艺参数对涂层孔隙率、显微硬度和耐滑动磨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本文的实验条件下,涂层的体积磨损量、孔隙率、显微硬度与喷涂电压和喷涂距离之间的变化规律,可用回归模型进行描述;随喷涂电压的增大,涂层磨损量逐渐下降;喷涂距离小于220mm时,随喷涂距离的增大涂层磨损量逐渐增大;喷涂距离为220mm时,磨损量达到最大,继续增加喷涂距离,涂层的磨损量逐渐下降;在干摩擦条件下,Ti-Al合金涂层的磨损机制主要以化合物相剥落引起的磨粒磨损和氧化磨损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音速电弧喷涂技术 Ti-Al涂层 抗滑动性能 抗磨损性能 力学性能 钛铝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均匀设计法试验研究超音速电弧喷涂Ti-Al合金涂层结合强度与其工艺参数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7
7
作者 李平 王汉功 胡重庆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4-36,共3页
采用 SAS- 型超音速电弧喷涂设备 ,在 L Y12合金基体上制备 Ti- Al合金涂层 ,用均匀设计法对超音速电弧喷涂电压、电流和喷涂距离等工艺参数对涂层结合强度的影响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与优化。结果表明 ,喷涂电压、喷涂电流和喷涂距离对... 采用 SAS- 型超音速电弧喷涂设备 ,在 L Y12合金基体上制备 Ti- Al合金涂层 ,用均匀设计法对超音速电弧喷涂电压、电流和喷涂距离等工艺参数对涂层结合强度的影响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与优化。结果表明 ,喷涂电压、喷涂电流和喷涂距离对涂层的结合强度均有影响 ,并且电压和电流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其中喷涂距离对结合强度的影响最大 ,呈二次非线性递减规律 ;其次是喷涂电压 ,其对涂层结合强度的影响为线性递增规律 ;而喷涂电流对涂层结合强度的影响因受喷涂电压的制约呈二次抛物线规律变化。在本试验条件下 ,获得的最佳喷涂工艺参数为 :喷涂电压为 38V,喷涂电流 10 0 A,喷涂距离为 5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l合金涂层 结合强度 工艺参数 超音速电弧喷涂 均匀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音速电弧喷涂不锈钢涂层结构及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杨晖 王汉功 刘学元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4-16,共3页
运用超音速电弧喷涂系统,通过光学显微镜、电子扫描显微镜和拉伸试验法对3Cr13涂层的组织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超音速电弧喷涂的颗粒细小,涂层表面光滑,组织致密,结合强度和硬度高,可广泛地应用于零件和设备的表... 运用超音速电弧喷涂系统,通过光学显微镜、电子扫描显微镜和拉伸试验法对3Cr13涂层的组织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超音速电弧喷涂的颗粒细小,涂层表面光滑,组织致密,结合强度和硬度高,可广泛地应用于零件和设备的表面耐磨、耐蚀强化处理与机械零件加工尺寸超差的恢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涂 超音速电弧喷涂 表面工程 不锈钢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音速电弧喷涂NiTi混合涂层的冲蚀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卫涛 周勇 +1 位作者 李太江 李巍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2-144,149,共4页
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技术在0Cr13Ni5Mo不锈钢基体上分别制备Ni Ti涂层和Ni Ti/Ni Al混合涂层。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涂层的相组成,用扫描电镜分析了涂层的组织形貌,在显微硬度仪上进行了硬度测试,在冲蚀试验机上进行了涂层耐冲蚀性能的研... 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技术在0Cr13Ni5Mo不锈钢基体上分别制备Ni Ti涂层和Ni Ti/Ni Al混合涂层。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涂层的相组成,用扫描电镜分析了涂层的组织形貌,在显微硬度仪上进行了硬度测试,在冲蚀试验机上进行了涂层耐冲蚀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Ni Ti/Ni Al混合涂层较Ni Ti涂层具有更高的硬度,涂层组织也更加均匀致密,耐冲蚀性能强于Ni Ti涂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音速电弧喷涂 NiTi涂层 NiTi/NiAl混合涂层 冲蚀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音速电弧喷涂Fe基非晶态涂层的电化学行为 被引量:5
10
作者 马晓琳 周勇 刘玉栋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155-157,共3页
利用超音速电弧喷涂技术在20钢表面制备了含有非晶相的铁基涂层。采用扫描电镜分析了涂层的组织形貌,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涂层的相结构,并对涂层与基体20钢在3.5%NaCl溶液中的极化行为和交流阻抗谱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铁基非晶涂... 利用超音速电弧喷涂技术在20钢表面制备了含有非晶相的铁基涂层。采用扫描电镜分析了涂层的组织形貌,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涂层的相结构,并对涂层与基体20钢在3.5%NaCl溶液中的极化行为和交流阻抗谱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铁基非晶涂层具有较低的自腐蚀电流和较大的电化学反应电阻,涂层的耐蚀性优于20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音速电弧喷涂 Fe基涂层 极化 电化学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表面Ti-Al双丝超音速电弧喷涂涂层的组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平 王汉功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7-20,共4页
利用 SAS- 1型超音速电弧喷涂设备和钛、铝丝在适当的工艺条件下 ,在 L Y12铝合金表面制成了钛铝合金复合涂层。并利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电子探针等 ,对涂层的成分、相结构、显微结构、孔隙率及其结合... 利用 SAS- 1型超音速电弧喷涂设备和钛、铝丝在适当的工艺条件下 ,在 L Y12铝合金表面制成了钛铝合金复合涂层。并利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电子探针等 ,对涂层的成分、相结构、显微结构、孔隙率及其结合强度、显微硬度和耐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利用超音速电弧喷涂设备 ,可以在铝基表面形成低孔隙率小于 2 .8% ,结合强度为 2 9MPa,显微硬度 HV0 .2 为 6 31和干滑动磨损体积仅为 L Y12基体 1/17的 Ti Al合金涂层。显微组织观察发现 ,涂层与基体间有冶金结合的迹象 ,组织结构分析表明 ,涂层由 Ti N(Ti O) ,Al,Ti,Ti Al,Ti3Al等相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l合金涂层 超音速电弧喷涂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音速电弧喷涂LX88A涂层冲蚀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彦明 周勇 +1 位作者 彭涛 王洪铎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106-109,共4页
以20 g钢为基体,采用超音速电弧喷涂技术制备LX88A涂层,通过扫描电镜、热震试验、结合强度试验、显微硬度试验、孔隙率检测和冲蚀磨损试验等方法研究了涂层的性能。结果表明,超音速电弧喷涂LX88A涂层具有良好的抗冲刷磨损性能,是一种经... 以20 g钢为基体,采用超音速电弧喷涂技术制备LX88A涂层,通过扫描电镜、热震试验、结合强度试验、显微硬度试验、孔隙率检测和冲蚀磨损试验等方法研究了涂层的性能。结果表明,超音速电弧喷涂LX88A涂层具有良好的抗冲刷磨损性能,是一种经济有效的石油矿场机械防冲蚀涂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音速电弧喷涂 LX88A涂层 冲蚀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铝双丝超音速电弧喷涂过程中熔滴粒子几何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平 乔生儒 王汉功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2007年第1期84-86,共3页
为了研究工艺参数对钛-铝双丝超音速电弧喷涂熔滴粒子尺寸的影响规律,通过对喷枪出口处气流速度、气体质量流率和金属熔滴质量流率的分析测定,以Nuk iyam a-Tanasawa模型为基础,建立了喷涂粒子的平均直径与喷涂电压和电流间的解析关系,... 为了研究工艺参数对钛-铝双丝超音速电弧喷涂熔滴粒子尺寸的影响规律,通过对喷枪出口处气流速度、气体质量流率和金属熔滴质量流率的分析测定,以Nuk iyam a-Tanasawa模型为基础,建立了喷涂粒子的平均直径与喷涂电压和电流间的解析关系,并对喷涂电压和电流对熔滴粒子平均直径的影响进行了计算机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在喷枪结构和雾化气体压力一定时,雾化粒子的平均直径随喷涂电流的增大而增大,随喷涂电压的升高而减小,但总的变化幅度却较小。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对一定喷涂工艺条件下所得的粒子平均直径进行实验分析,结果与计算值之间的相对误差为9.52%,扫描电镜观察表明粒子形态以球形颗粒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铝 超音速电弧喷涂 工艺参数 熔滴尺寸 雾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音速电弧喷涂制备NiTi混合涂层的空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勇 马晓琳 +1 位作者 李太江 李巍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06-209,共4页
利用超音速电弧喷涂技术在0Cr13Ni5Mo不锈钢表面分别制备了NiTi涂层和NiTi/NiAl混合涂层。采用扫描电镜分析了涂层的组织形貌,用X射线衍射分析了涂层的相结构,并对两种涂层空蚀性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NiTi/NiAl混合涂层较NiTi涂层组织... 利用超音速电弧喷涂技术在0Cr13Ni5Mo不锈钢表面分别制备了NiTi涂层和NiTi/NiAl混合涂层。采用扫描电镜分析了涂层的组织形貌,用X射线衍射分析了涂层的相结构,并对两种涂层空蚀性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NiTi/NiAl混合涂层较NiTi涂层组织更加均匀,抗空蚀性能优于NiTi涂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蚀 NiTi涂层 NiTi/NiAl混合涂层 超音速电弧喷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音速电弧喷涂NiAl复合涂层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楠 周勇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4-188,共5页
目的研究NiAl复合涂层在腐蚀环境下的腐蚀行为及其失效机理,为其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超音速电弧喷涂技术在20#钢基体表面制备了NiAl复合涂层,在此基础上对涂层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涂层与基体在3.5%NaCl溶液... 目的研究NiAl复合涂层在腐蚀环境下的腐蚀行为及其失效机理,为其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超音速电弧喷涂技术在20#钢基体表面制备了NiAl复合涂层,在此基础上对涂层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涂层与基体在3.5%NaCl溶液中的极化行为和交流阻抗谱行为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 NiAl复合涂层的表层主要由Ni固溶体、NiAl金属间化合物和少量通过孔隙扩散到表层的Al组成。涂层呈典型的层状结构,结合较致密,表层(Ni)的孔隙率为5.3%,底层(Al)的孔隙率为4.4%。NiAl复合涂层的自腐蚀电位低于基体的自腐蚀电位,能起到良好的阴极保护效果。在测试初期,由于涂层厚度高达380μm,腐蚀介质通过涂层中存在的微裂纹和孔隙进入涂层内部,涂层快速消耗,形成较少的不溶性腐蚀产物,涂层阻抗较小,腐蚀速率较快。随腐蚀时间延长,不溶性腐蚀产物逐渐在孔隙内堆积,涂层内的极化电阻迅速增大,起到延缓腐蚀的作用。结论 NiAl复合涂层更好地发挥了Ni的耐蚀作用和Al的钝化保护作用,结合了两者的长处,表现出更好的耐蚀性能。涂层的自封闭作用是涂层阻抗值增加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音速电弧喷涂 NiAl复合涂层 极化 电化学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音速电弧喷涂的粒子雾化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查柏林 王汉功 +2 位作者 刘学元 苏勋家 杨晖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7-29,共3页
雾化在电弧喷涂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涂层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雾化效果。超音速电弧喷涂的雾化过程包括丝材端部的熔化、熔化金属的脱落、熔滴的雾化三个阶段。气流的速度和流量、送丝速度、熔化金属的物理特性、气流的物理特性是影响雾... 雾化在电弧喷涂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涂层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雾化效果。超音速电弧喷涂的雾化过程包括丝材端部的熔化、熔化金属的脱落、熔滴的雾化三个阶段。气流的速度和流量、送丝速度、熔化金属的物理特性、气流的物理特性是影响雾化效果的主要因素。超音速电弧喷涂由于拉伐尔喷咀的作用,雾化效果好,从而得到高质量的涂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音速电弧喷涂 丝材 熔滴 金属 熔化 送丝速度 雾化效果 物理特性 研究 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音速电弧喷涂制备镍钛涂层的空蚀性能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志萍 周勇 张健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7-109,共3页
以1Cr18Ni9Ti为基体,采用超音速电弧喷涂技术制备NiTi涂层,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研究了涂层的性能,并用超声波伸缩振动空蚀试验机进行了空蚀试验。结果表明,超音速电弧喷涂NiTi涂层中产生了孔隙和NiO、TiO氧化物相,降低了NiTi的超弹... 以1Cr18Ni9Ti为基体,采用超音速电弧喷涂技术制备NiTi涂层,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研究了涂层的性能,并用超声波伸缩振动空蚀试验机进行了空蚀试验。结果表明,超音速电弧喷涂NiTi涂层中产生了孔隙和NiO、TiO氧化物相,降低了NiTi的超弹性,使NiTi涂层的抗空蚀性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蚀 NiTi涂层 超音速电弧喷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音速电弧喷涂Ni-Ti涂层的磨粒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健 周勇 张志萍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42-144,147,共4页
采用超音速电弧喷涂工艺在2Cr13马氏体不锈钢基体上制备了Ni-Ti涂层。用X射线衍射研究了涂层的相组成,用扫描电镜对涂层的显微结构和磨损后形貌进行了分析,测试了涂层的显微硬度,在橡胶轮磨粒磨损试验机上研究了涂层的耐磨粒磨损性能。... 采用超音速电弧喷涂工艺在2Cr13马氏体不锈钢基体上制备了Ni-Ti涂层。用X射线衍射研究了涂层的相组成,用扫描电镜对涂层的显微结构和磨损后形貌进行了分析,测试了涂层的显微硬度,在橡胶轮磨粒磨损试验机上研究了涂层的耐磨粒磨损性能。结果表明,Ni-Ti涂层主要组织为NiTi(B2)相和一定量的TiO、NiO等氧化物,该涂层不仅有较高的硬度,而且较2Cr13基体有更加良好的耐磨粒磨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音速电弧喷涂 Ni-Ti涂层 耐磨粒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音速电弧喷涂FeAlNbB涂层的摩擦磨损行为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勇 王猛 +1 位作者 赵飞 党墨含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6-160,共5页
目的探讨FeAlNbB涂层的制备方法,研究FeAlNbB涂层的组织结构及摩擦磨损行为。方法通过超音速电弧喷涂技术制备FeAlNbB涂层,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FeAlNbB涂层的组织结构及相组成,并利用显微硬度计和摩擦磨损试验机对F... 目的探讨FeAlNbB涂层的制备方法,研究FeAlNbB涂层的组织结构及摩擦磨损行为。方法通过超音速电弧喷涂技术制备FeAlNbB涂层,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FeAlNbB涂层的组织结构及相组成,并利用显微硬度计和摩擦磨损试验机对FeAlNbB涂层的硬度及摩擦学行为进行研究。结果 FeAlNbB涂层主要由α-Fe、Fe_3Al、FeAl相组成,涂层的平均硬度为700HV。在试验参数下,涂层的摩擦系数在0.2~0.4之间,涂层的耐磨性为20#钢的12~33倍,涂层的磨损机理主要以犁沟效应和磨粒磨损为主。结论超音速电弧喷涂制备的FeAlNbB涂层与基体结合良好,组织致密。涂层中无非晶组织,但涂层的硬度、耐磨性能与FeAlNbB非晶态涂层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音速电弧喷涂 FeAlNbB涂层 组织结构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铝极性对超音速电弧喷涂层组织与性能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平 王汉功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0-23,共4页
利用SAS -Ⅱ型超音速电弧喷涂设备和工业级钛、铝金属丝材 ,以LY12铝合金为基体 ,用显微硬度计对在不同丝材极性条件下所得涂层的显微硬度进行了测试 ,并用X -射线衍射技术、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谱仪等对涂层的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 利用SAS -Ⅱ型超音速电弧喷涂设备和工业级钛、铝金属丝材 ,以LY12铝合金为基体 ,用显微硬度计对在不同丝材极性条件下所得涂层的显微硬度进行了测试 ,并用X -射线衍射技术、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谱仪等对涂层的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和观察。结果表明在其它工艺参数相同的条件下 ,改变钛铝金属丝材与喷涂电源的连接方法对涂层的显微硬度及组织结构有很大的影响。当钛丝与电源负极相接时 ,由于在喷涂过程中钛更易于形成氮化物 ,涂层中的TiN Al较高 ,涂层孔隙率较低、和部分钛铝金属间化合物转化成氮化物 ,因此 ,所得涂层的硬度比其它连接方法所得涂层的硬度高约 10 6HV0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铝涂层 超音速电弧喷涂 丝材相对极性 组织结构 性能 显微硬度 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