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在肿瘤靶向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白晓龙 曹紫怡 甄俊平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4期44-49,共6页
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由于恶性肿瘤的常规诊疗手段诊疗率低及毒副作用大,患者的生活质量常较低。近年来,基于纳米医学的肿瘤诊断和治疗展现出巨大潜力,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SPION)作为一种新型磁共振阴性对比剂具有良好的生物... 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由于恶性肿瘤的常规诊疗手段诊疗率低及毒副作用大,患者的生活质量常较低。近年来,基于纳米医学的肿瘤诊断和治疗展现出巨大潜力,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SPION)作为一种新型磁共振阴性对比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磁响应性,且成本低廉,易于制备,有望成为肿瘤诊疗领域的一种新型纳米载体。尽管SPION已开发10多年,但目前更多的肿瘤分子靶标和以SPION为核心的诊疗新技术已被发掘。本文根据SPION的特性及其肿瘤靶向机制,描述当前SPION在肿瘤磁共振成像、药物靶向输送、热疗、基因治疗、光动力治疗的应用,并讨论现存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 肿瘤诊断 肿瘤治疗 纳米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顺磁性氧化铁微粒磁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效率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琦 王丽佳 +1 位作者 刘响 时高峰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3年第6期534-541,共8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微粒(USPIO)与多聚左旋赖氨酸(PLL)标记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磁标记效率及对细胞生长活力的影响,寻找最佳配比浓度。方法实验采用6周龄Wister近交系大鼠,150 g左右,雄性。用贴壁法分离培养B...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微粒(USPIO)与多聚左旋赖氨酸(PLL)标记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磁标记效率及对细胞生长活力的影响,寻找最佳配比浓度。方法实验采用6周龄Wister近交系大鼠,150 g左右,雄性。用贴壁法分离培养BMSCs。使用6nm USPIO-PLL复合物标记BMSCs。实验分6组,对照组为未标记的BMSCs(A组)。按照PLL的有无及PLL质量浓度梯度(0、0.25、0.50、0.75、1.00μg/mL)分为5个实验组(B^F组);其中每个实验组再根据不同浓度铁离子与PLL结合(USPIO的终质量浓度分别为25、50、100、150μg/mL)。使用电子显微镜及光学显微镜观察标记后的BMSCs及BMSCs内的USPIO微粒。BMSCs活力测定采用台盼蓝排除实验。BMSCs生长曲线绘制采用MTT法。MRI观察体外标记后BMSCs的显影。火焰法测量BMSCs内铁含量,验证铁含量与MRI信号的关系。统计学分析采用方差分析。结果台盼蓝染色证实90%以上标记后BMSCs均拒染台盼蓝。根据BMSCs生长曲线判断单纯使用铁离子质量浓度达到200μg/mL时或PLL用量达1.00μg/mL会对BMSCs的生长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火焰法测得单独USPIO标记BMSCs与USPIO-PLL标记BMSCs铁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WI及SWI序列图像从B组至F组信号强度逐级下降,反映出铁离子的变化情况。结论使用USPIO(100μg/mL)结合PLL(0.75μg/mL)标记BMSCs即对细胞活性和生长无不利影响,且标记BMSCs的信号强度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微粒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刘国华 陈燕明 +2 位作者 蔡庆 陈晓军 洪若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19期33-37,共5页
目的:制备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并研究其物理、磁学性质及传递特性,探讨其作为磁共振阴性对比剂的可能性。方法:共沉淀一步法制备葡聚糖包被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法(XRD)分析其内部晶体结构,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 目的:制备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并研究其物理、磁学性质及传递特性,探讨其作为磁共振阴性对比剂的可能性。方法:共沉淀一步法制备葡聚糖包被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法(XRD)分析其内部晶体结构,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分析其表面结构,透射电镜(TEM)及动态激光粒度仪测量其大小,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检测磁化率等参数。此外,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家兔血和不同脏器中的样品铁含量,MRI观察注射样品后肝、淋巴结的增强效果。结果:所得样品核心为四氧化三铁晶体,表面包覆葡聚糖,核心粒径6~8nm,整体颗粒直径为33nm,样品铁含量为0.2mmol/L。磁化曲线表现为超顺磁性,饱和磁化强度为48.1emu/g。样品在家兔体内血循环时间较长(>6h),主要分布至脾、肝、肺、心、淋巴等网状内皮系统,注射样品后肝、淋巴结在T2WI信号明显降低。结论:实验表明,制备的样品可作为一种新型的磁共振阴性造影剂,广泛用于肝脾、淋巴结等多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 物理性质 磁学性质 传递特性 磁共振阴性对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原子力显微镜用于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的表征 被引量:2
4
作者 文明 柏玮 +4 位作者 李少林 杨学恒 李必波 唐泰国 苏小平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42-945,共4页
目的:将高精度原子力显微镜用于葡聚糖包被的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纳米粒子表征,探讨它作为载体用于磁共振成像的可能性。方法:通过共沉淀法合成SPIO,分别采用透射电镜和高精度原子力显微镜对粒子进行观察。结果:透射电镜显示葡聚... 目的:将高精度原子力显微镜用于葡聚糖包被的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纳米粒子表征,探讨它作为载体用于磁共振成像的可能性。方法:通过共沉淀法合成SPIO,分别采用透射电镜和高精度原子力显微镜对粒子进行观察。结果:透射电镜显示葡聚糖包被的SPIO核心部分即铁粒子外形主要为球形,分布比较均匀,粒径不超过5nm,不能显示葡聚糖包被后的整个粒径;而高精度原子力显微镜显示葡聚糖包被的SPIO呈立方体形,颗粒均匀,核心铁粒子直径在5nm内,葡聚糖包被后的实际粒径在20-35nm之间。结论:对于葡聚糖包被的SPIO表征检测,高精度原子力显微镜大有可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 顺磁性氧化铁 葡聚糖 钠米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超声介导携Pik3cb shRNA的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微泡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宇豪 马小五 +3 位作者 方玲玲 李林 李妙 张平洋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29-534,共6页
目的制备携Pik3cb shRNA的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微泡,研究其物理特性,并通过在体实验评价其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效果。材料与方法反相微乳法制备SPIO纳米微泡,利用静电吸附效应负载Pik3cb shRNA后得到携Pik3cb shRNA的SPIO纳米微泡(S... 目的制备携Pik3cb shRNA的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微泡,研究其物理特性,并通过在体实验评价其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效果。材料与方法反相微乳法制备SPIO纳米微泡,利用静电吸附效应负载Pik3cb shRNA后得到携Pik3cb shRNA的SPIO纳米微泡(SPIO-shPik3cb),检测其粒径大小及形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其结合质粒的能力,小动物超声仪检测体外超声成像效果和靶向性。成功建立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分组进行转染实验。HE染色观察新生血管内膜的增生情况,测量并比较内膜与中膜面积(I/M)比值。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Akt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SPIO-shPik3cb负载质粒前后的平均粒径分别为(143.60±18.27)nm和(151.45±11.18)nm,可以紧密结合质粒,具有一定的体外超声成像效果和靶向性。HE染色结果显示SPIO-shPik3cb组转染实验14 d后的I/M比值为0.48±0.08,低于建模对照组的0.96±0.12和Pik3cb shRNA组的0.66±0.07,能显著抑制新生内膜的增生(t=4.872,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PIO-shPik3cb能明显下调磷酸化Akt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SPIO-shPik3cb适用于基因药物的递送,在磁场和靶向超声的双重作用下,可以通过下调磷酸化Akt蛋白的表达,有效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检查 顺磁性氧化铁 靶向 血管平滑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顺磁性氧化铁标记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MR成像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瑞平 刘强 +2 位作者 李晶 李健丁 张琨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57-261,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颗粒标记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标记率和对细胞活力的影响,以及MR成像显示磁标记干细胞的可行性。材料和方法:将不同浓度的SPIO-PLL复合物与培养基混合,行普鲁士蓝染色观察细胞内铁和检测细...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颗粒标记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标记率和对细胞活力的影响,以及MR成像显示磁标记干细胞的可行性。材料和方法:将不同浓度的SPIO-PLL复合物与培养基混合,行普鲁士蓝染色观察细胞内铁和检测细胞活力。应用1.5TMR仪,以T1WI和T2WI行磁标记干细胞成像。结果:SPIO可有效标记MSCs,标记后的铁颗粒位于细胞质内。SPIO标记的MSCs可引起T2WI信号降低,50、100、150较25μgFe/ml的信号强度降低明显。结论:SPIO可以简便标记MSCs,并在适当浓度下对细胞活力没有影响,此技术为干细胞移植的MR活体内示踪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顺磁性氧化铁 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受体介导的肿瘤靶向2-DG修饰超顺磁性氧化铁的制备及体外实验 被引量:8
7
作者 耿兴东 单秀红 +1 位作者 熊非 顾宁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11期1-4,共4页
目的合成一种2-脱氧-D-葡萄糖(2-DG)包被γ-Fe2O3纳米探针,检测其性质特征及对前列腺癌PC3细胞葡萄糖受体的靶向性摄取。方法运用化学共沉淀法合成γ-Fe2O3@二巯基丁二酸(DMSA),再与2-DG共轭生成γ-Fe2O3@DMSA-DG,红外光谱和透射电镜检... 目的合成一种2-脱氧-D-葡萄糖(2-DG)包被γ-Fe2O3纳米探针,检测其性质特征及对前列腺癌PC3细胞葡萄糖受体的靶向性摄取。方法运用化学共沉淀法合成γ-Fe2O3@二巯基丁二酸(DMSA),再与2-DG共轭生成γ-Fe2O3@DMSA-DG,红外光谱和透射电镜检测粒子结构特征;噻唑蓝试验(MTT)法进行细胞毒性实验,分别加入含无糖DMEM的探针培养基γ-Fe2O3@DMSA、γ-Fe2O3@DMSA-DG、γ-Fe2O3@DMSA-DG+2-DG(4.5 mg/mL),将探针在不同时间(10 min、20 min、1 h、2 h)孵育PC3细胞,运用普鲁士兰染色法和铁三嗪法分析PC3细胞对探针的吸收情况,并以体外MRI观察T2WI信号强度变化。结果 2-DG以酰胺键连接γ-Fe2O3@DMSA,粒子平均直径10 mm;探针未见明显毒性;γ-Fe2O3@DMSA-DG可被PC3细胞靶向摄取,并可在早期被2-DG抑制。结论本研究成功合成γ-Fe2O3@DMSA-DG探针,其对PC3细胞葡萄糖受体有较好的靶向性,使用临床型MR仪可对其进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2-脱氧-D-葡萄糖 顺磁性氧化铁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微粒子氧化铁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27
8
作者 曹维良 张敬畅 +1 位作者 石锦华 于定新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71-174,共4页
用 sol- gel和 SCFD技术制备了超微粒子氧化铁 ,采用 TEM、XRD等手段对其物性进行了表征 .考察了制备条件对产物粒径、形貌及晶型的影响 .研究发现采用 SCFD技术制备超微粒子氧化铁可实现干燥、晶化一步完成 .
关键词 临界流体干燥 氧化铁 微粒 制备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SPION-dopa-PEG-DOTA/RGD的^(64)Cu标记、纯化及生物分布 被引量:6
9
作者 史旭东 王晓 +4 位作者 申一鸣 孙钰林 梁积新 陈玉清 沈浪涛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50-256,共7页
对64 Cu标记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SPION-dopa-PEG-DOTA/RGD的标记及纯化条件进行探索,并根据其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研究结果,揭示其主要的代谢方式。通过对标记过程中配体浓度、温度、时间等条件的改变,探究64 Cu标记SPION-dopa-PEG-... 对64 Cu标记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SPION-dopa-PEG-DOTA/RGD的标记及纯化条件进行探索,并根据其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研究结果,揭示其主要的代谢方式。通过对标记过程中配体浓度、温度、时间等条件的改变,探究64 Cu标记SPION-dopa-PEG-DOTA/RGD的最优条件;并采用二乙基三胺五乙酸(DTPA)螯合标记混合物中游离的64 Cu,经PD-10柱纯化后得到放化纯较高的标记物;采用快速薄层层析法测定标记物的标记率和放化纯;分别测定了标记物的体外稳定性和脂水分配系数;将64 Cu标记的氧化铁纳米粒子经尾静脉注射到正常鼠的体内,分别于注射后不同时间点取各脏器,称重、测定放射性计数率,计算每克组织的百分注射剂量率(%ID/g)。经条件优化后得到的64 Cu-SPION-dopa-PEG-DOTA/RGD的标记率为63%,PD-10柱纯化后放化纯大于95%,水溶性良好,且放化纯在标记后12h内在磷酸盐缓冲液和人血清白蛋白中表现出了较高的稳定性;动物体内生物分布实验显示,该标记物在小鼠体内主要经肝脏代谢,肾脏排泄,血液中放射性清除较快。该标记物可用于后续的PET/MRI双模态显像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Cu 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 放化纯 体外稳定性 生物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粒径和浓度超顺磁性氧化铁MR信号特征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林冰影 张景峰 张敏鸣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5-129,共5页
目的:研究超顺磁性氧化铁(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SPIO)对周围质子的弛豫时间的影响,探讨不同颗粒、浓度SPIO的MR信号特征。方法:对不同粒径及浓度的SPIO颗粒进行磁共振扫描,记录各个粒径和浓度的SPIO颗粒的MR T1、T2、T2*值,评... 目的:研究超顺磁性氧化铁(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SPIO)对周围质子的弛豫时间的影响,探讨不同颗粒、浓度SPIO的MR信号特征。方法:对不同粒径及浓度的SPIO颗粒进行磁共振扫描,记录各个粒径和浓度的SPIO颗粒的MR T1、T2、T2*值,评价其信号特征。结果:①不同粒径的SPIO颗粒T1值与浓度呈负相关线性关系;②当SPIO浓度较低时,随粒径减小T2和T2*值则上升明显;当SPIO浓度较高时,随粒径减小上升渐趋缓慢;③lg(T2)与SPIO颗粒粒径和浓度之间存在线性依存关系。结论:SPIO颗粒对MR信号的影响以T1和T2效应为主;T2值可作为SPIO颗粒MR成像的主要检测指标;SPIO粒径大小、浓度和T2值三者之间存在着特定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铁化合物/投药和剂量 顺磁性氧化铁 弛豫时间 信号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的制备、表征及生物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道桢 李向东 +7 位作者 唐秋莎 许飞 臧嘉 张婷 陆牡丹 杨岚 王家俊 项达军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39期1-4,共4页
目的研究用于肿瘤磁流体热疗的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以下简称纳米粒)的制备、表征及其生物相容性,为其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改良的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纳米粒。采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粉末衍射(XRD)、能谱分析(SEM-EDS)、振动样... 目的研究用于肿瘤磁流体热疗的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以下简称纳米粒)的制备、表征及其生物相容性,为其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改良的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纳米粒。采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粉末衍射(XRD)、能谱分析(SEM-EDS)、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手段对其形貌、物象、成份、磁性能等表征进行观察;MTT试验评价其体外细胞毒性;溶血试验评价其溶血作用;小鼠腹腔注射纳米粒混悬液测定其急性毒性;微核试验评价其致畸、致突变作用。结果相关检测结果显示,纳米粒形态规则、密度均匀,粒径约为23 nm;其成分为Fe与O两种元素。纳米粒对L-929细胞的毒性为0~Ⅰ级;无溶血作用及致畸、致突变作用。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了纳米粒;该纳米粒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肿瘤热疗领域具有一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 生物相容性 磁流体热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标记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米雪 王俭 +5 位作者 何惠宇 胡杨 张嘉宇 韩祥祯 张德清 姜春晖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7期595-599,共5页
目的:探究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体外标记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最佳方案,进行磁共振扫描,观察与三维打印组织工程骨支架复合培养的效果。方法:取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与多聚左旋赖氨酸的复合物标记第3代羊骨髓间充干细胞,将两者(各mg... 目的:探究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体外标记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最佳方案,进行磁共振扫描,观察与三维打印组织工程骨支架复合培养的效果。方法:取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与多聚左旋赖氨酸的复合物标记第3代羊骨髓间充干细胞,将两者(各mg/L)按配比分为4组,A组:25:0.75、B组:50:1.5、C组:100:3和D组:200:6,分别在4h、24h和48h检测细胞标记阳性率、存活率和增殖活力,选最佳方案组进行磁共振成像、观察细胞内外粒子分布并与支架复合培养。结果:A组、B组细胞标记24h和48h普鲁士蓝染色阳性率最高,均达100%,细胞外未见纳米粒子聚集块形成;A组细胞标记4h、24h细胞存活率最高,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组纳米粒子标记不同时间均未影响细胞增殖活力;在3.0T磁共振成像下至少可检测到A组5×103个细胞;纳米粒子分布于胞浆内、可与支架有效粘附。结论: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与多聚左旋赖氨酸配比为25:0.75(mg/L)时,标记第3代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24h为最佳方案,可粘附于三维打印组织工程骨支架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磁共振成像 三维打印组织工程骨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顺磁性氧化铁对血管内皮细胞的生物学影响及其磁共振成像效应 被引量:4
13
作者 谭延斌 武新英 +1 位作者 张景峰 张敏鸣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8-124,共7页
目的:研究磁共振对比剂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对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影响及磁共振成像的可能性,为SPIO对血管内皮细胞靶向性成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经典共沉淀法,合成柠檬酸包被的SPIO。实验组为浓度分别为0.01、0.05、0.10、0.15 mg/ml... 目的:研究磁共振对比剂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对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影响及磁共振成像的可能性,为SPIO对血管内皮细胞靶向性成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经典共沉淀法,合成柠檬酸包被的SPIO。实验组为浓度分别为0.01、0.05、0.10、0.15 mg/ml的SPIO,共同孵育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对照组为细胞在不含SPIO的培养液中孵育。采用普鲁士蓝染色,评价血管内皮细胞对SPIO的摄取情况。采用Calcein-AM法检测细胞活性的变化。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对血管内皮细胞的肌动蛋白、微管蛋白进行荧光染色,评价血管内皮细胞骨架的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对局部粘着斑蛋白激酶(FAK)进行荧光染色,评价细胞迁移、粘附能力的变化。通过透射电镜观察SPIO在细胞内的分布及细胞内细胞器的变化。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细胞内SPIO的含量。通过Philips 3.0T磁共振,对细胞琼脂凝胶细胞悬液进行磁共振扫描,了解磁共振扫描时信号的变化。结果:血管内皮细胞按浓度依赖式摄取SPIO。与对照组相比随SPIO孵育浓度的增加,SPIO对细胞的活性的毒性增加。与对照组相比细胞的肌动蛋白、微管蛋白纤维紊乱,FAK颗粒变粗,分布稀疏。SPIO主要位于胞质的溶酶体内,随孵育浓度的增加,溶酶体的数量增多,并出现大小不一空泡样结构。当SPIO浓度为0.15 mg/ml时,细胞内铁含量为(55.86±9.935)pg。磁共振扫描图像显示与SPIO共同孵育的细胞,信号出现明显的降低。结论:摄取SPIO的血管内皮细胞可以被MR检测到,但SPIO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活性、骨架、粘附、迁移造成了一定影响,而这些影响与SPIO浓度有明显的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方法 内皮 血管/细胞学 脐静脉/细胞学 细胞 培养的 染色与标记 镜检查 电子 扫描透射 顺磁性氧化铁 体外试验 荧光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热解法合成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及其性能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方圆 张宝林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6-190,共5页
以甲氧基聚乙二醇同时作为溶剂、还原剂及修饰剂,在高温下分解乙酰丙酮铁,制备了纳米Fe3O4粒子,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表征材料的形貌和相组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表征材料的表面修饰物,超导量子干涉仪测试合成的纳米粒... 以甲氧基聚乙二醇同时作为溶剂、还原剂及修饰剂,在高温下分解乙酰丙酮铁,制备了纳米Fe3O4粒子,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表征材料的形貌和相组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表征材料的表面修饰物,超导量子干涉仪测试合成的纳米粒子的磁性能,纳米粒度与zeta电势分析仪测试磁性纳米粒子在水中的zeta电势。结果表明,纳米Fe3O4粒子的大小为(10.1±1.6)nm,粒度均一,单分散性好,在300 K下具有超顺磁性,饱和磁化强度为45 A.m2/kg。红外结果表明,—COO-共价结合在粒子表面。zeta电势为-25 mV。其在水中的稳定性与以三甘醇为反应介质、高温分解法制备的纳米Fe3 O4粒子作比较,表现出长时间(60 d以上)的良好分散性。静电作用及空间位阻效应是其高稳定分散性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铁纳米粒子 顺磁性 甲氧基聚乙二醇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DG修饰的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标记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行性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卢超 单秀红 +2 位作者 熊非 顾宁 陈芹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7期10-13,共4页
目的观察2-脱氧-D-葡萄糖(2-DG)修饰的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γ-Fe_2O_3@DMSA-DG NPs)标记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γ-Fe_2O_3@DMSA-DG NPs。取人脐带华氏胶组织,采用组织块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 目的观察2-脱氧-D-葡萄糖(2-DG)修饰的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γ-Fe_2O_3@DMSA-DG NPs)标记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γ-Fe_2O_3@DMSA-DG NPs。取人脐带华氏胶组织,采用组织块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hUCMSCs。用不同铁浓度(8、16、32、64、128μg/mL)γ-Fe_2O_3@DMSA-DG NPs标记hUCMSCs,以铁浓度为0μg/mL的细胞作为对照组,采用普鲁士蓝染色测算标记率,利用CCK-8法及Transwell实验检测不同铁浓度对hUCMSCs活力及迁移能力的影响,用MRI T2WI观察磁标记细胞群信号强度,在T2图测量细胞群T2值并计算横向弛豫率R2值(R2=1/T2)。结果铁浓度为8、16、32、64、128μg/mL时,hUCMSCs标记率分别为80.74%、90.80%、96.91%、99.56%、99.58%,细胞活力分别为90.5%、87.3%、88.1%、89.7%、87.3%。对照组及8、16、32、64、128μg/mL铁标记hUCMSCs迁移细胞数分别为(151.4±9.89)、(141.4±5.55)、(154.6±4.83)、(152.4±7.77)、(150.6±8.38)、(47.8±2.28)个,128μg/mL铁标记细胞与对照组相比P<0.01;T2值分别为(115.83±2.24)、(88.70±1.97)、(82.87±1.52)、(80.70±0.78)、(62.36±1.70)、(52.50±1.65)ms,各浓度铁标记细胞T2值与对照组相比P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hUCMSCs细胞群R2值与培养基γ-Fe_2O_3@DMSA-DG NPs铁浓度呈正相关(r=0.964,P<0.05)。结论γ-Fe_2O_3@DMSA-DG NPs可有效标记hUCMSCs,最适标记铁浓度为64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顺磁性氧化铁 2-脱氧葡萄糖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顺磁性氧化铁胶体用作网状内皮系统磁共振对比剂的实验研究(续)
16
作者 王毅翔 何国祥 +1 位作者 沈天真 陈星荣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8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了解自制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胶体用于磁共振肝脾造影的一些特性。材料和方法:(1)SD大鼠静注SPIO胶体893μmolFe/kg,分别于4h、24h、4d、7d、10d、15d(n=3/组)时取肝、脾作... 目的:了解自制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胶体用于磁共振肝脾造影的一些特性。材料和方法:(1)SD大鼠静注SPIO胶体893μmolFe/kg,分别于4h、24h、4d、7d、10d、15d(n=3/组)时取肝、脾作组织学检查,观察铁微粒的动态分布;(2)带walker256肝癌肉瘤模型的SD大鼠(n=5)行SPIO(389μmolFe/kg)和GdDTPA(01mmol/kg)双重增强,定量分析双重增强和SPIO单独增强对肿瘤显示的差异;3以四氯化碳诱发SD大鼠肝弥漫性中毒改变(n=6),比较肝中毒大鼠与正常大鼠肝脏SPIO(389μmolFe/kg)增强的差异。结果:(1)SPIO胶体颗粒在肝脾被吞嗜细胞吞嗜后分布规律与吞嗜一般外来微粒状异物的方式相似,15d时肝内无着色铁颗粒,脾内仍可见到吞嗜铁粒的巨嗜细胞。(2)SPIO单独增强和双重增强对肝瘤灶的显示效能未见明显差异。(3)肝中毒组大鼠肝脏SPIO增强明显低于正常组,其肝组织内SPIO微粒少于正常对照组。结论:肝脾内SPIO胶体颗粒的分布规律是其MRI增强的组织学基础;在本实验条件下未能支持临床上应用双重增强技术;本实验证实了SPIO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剂 顺磁性氧化铁 MRI 对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体外标记SD大鼠脂肪来源干细胞
17
作者 曹剑 王怡宁 +6 位作者 孔令燕 薛华丹 雷晶 何泳蓝 李琢 孟洁 金征宇 《协和医学杂志》 2011年第3期252-257,共6页
目的评估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ultrasmall 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USPIO)标记SD大鼠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 derived stem cells,ADSCs)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标记细胞体外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特点。方法... 目的评估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ultrasmall 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USPIO)标记SD大鼠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 derived stem cells,ADSCs)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标记细胞体外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特点。方法将USPIO40μg/ml及多聚赖氨酸(poly-L-lysine,PLL)1·5μg/ml的培养基与ADSCs共孵育培养24h,检测USPIO标记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用MRI对标记细胞进行体外成像。结果普鲁士蓝染色显示USPIO标记ADSCs的阳性率为99%,透射电镜提示USPIO颗粒主要位于胞质内溶酶体中;台盼蓝染色实验显示活细胞数大于95%,MTS[3-(4,5-dimethylthiazol-2-yl)-5(3-carboxymethoxyphenyl)-2-(4-sulfopheny)-2H-tetrazolium,溴化噻唑蓝四氮唑]实验提示USPIO浓度为10、20、40、80和160μg/ml时不影响ADSCs增殖。ELISA结果表明标记细胞与未标记细胞组间培养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无显著差异;体外条件下,MRI图像信号强度与标记细胞数量呈正相关。结论 USPIO标记ADSCs安全有效,MRI图像信号强度与标记细胞数量存在一定相关性,提示USPIO可用于在体条件下MRI成像示踪标记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磁性氧化铁 脂肪来源干细胞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的理化性质及其标记BMSCs的安全性、示踪时效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海龙 张良 郭艾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99-101,共3页
随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深入发展,动态监测移植后移植细胞的分化和生存状态、治疗机制和效果等问题成为研究重点。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SPIONs)是一种新型示踪剂,应用相对安全,其标记干细胞的技术已被用于细胞磁共振活体示踪和细胞磁... 随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深入发展,动态监测移植后移植细胞的分化和生存状态、治疗机制和效果等问题成为研究重点。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SPIONs)是一种新型示踪剂,应用相对安全,其标记干细胞的技术已被用于细胞磁共振活体示踪和细胞磁靶向研究,成为探索细胞移植机制和改善疗效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磁性氧化铁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干细胞移植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粒径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其在交变磁场中的磁热效应 被引量:3
19
作者 韩栋 张宝林 +2 位作者 苏礼超 韩贵华 汪晟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4-90,共7页
采用多醇热解法制备3种不同粒径的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SPIONs),合成的SPIONs含Fe_3O_4晶相,分散性好,平均粒径分别为8.7,12.6nm和15.3nm,且在300K下,3种SPIONs均呈超顺磁性。将不同粒径、不同浓度的SPIONs水分散液置于频率为425kHz... 采用多醇热解法制备3种不同粒径的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SPIONs),合成的SPIONs含Fe_3O_4晶相,分散性好,平均粒径分别为8.7,12.6nm和15.3nm,且在300K下,3种SPIONs均呈超顺磁性。将不同粒径、不同浓度的SPIONs水分散液置于频率为425kHz、磁场强度为5.3kA·m^(-1)的交变磁场(ACMF)中进行升温实验。探讨比能量吸收率值与SPIONs粒径之间的关系,计算布朗弛豫时间及尼尔弛豫时间。结果表明:SPIONs水分散液的升温速率随SPIONs的粒径增大而增大,初始温度为20℃时,粒径为8.7,12.6nm和15.3nm的SPIONs水分散液(2mg·mL^(-1))在480s内温度分别升高了25,27,35℃。尼尔弛豫时间比布朗弛豫时间小,说明磁热效应主要来自于尼尔弛豫损耗。SPIONs粒径越大,比能量吸收率SAR值越高,最高可达810W·g^(-1),且SAR值与SPIONs水分散液的浓度呈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 粒径 交变磁场 比能量吸收率 磁热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在大鼠C6胶质瘤模型中的磁共振强化特征 被引量:1
20
作者 彭诗博 韩俊源 +2 位作者 姚立 李颖 马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17-422,共6页
目的研究大鼠C6胶质瘤模型注射一款新型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USPIO)纳米颗粒后的磁共振强化效果随不同时间、给药体积、浓度的变化规律,探讨合适的增强扫描注射方案。资料与方法将25只大鼠胶质瘤模型随机分为5组,经大鼠尾静脉注射不同浓... 目的研究大鼠C6胶质瘤模型注射一款新型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USPIO)纳米颗粒后的磁共振强化效果随不同时间、给药体积、浓度的变化规律,探讨合适的增强扫描注射方案。资料与方法将25只大鼠胶质瘤模型随机分为5组,经大鼠尾静脉注射不同浓度和体积的USPIO纳米颗粒,依次为1组(5 mg/ml、5 ml/kg)、2组(10 mg/ml、0.5 ml/kg)、3组(10 mg/ml、5 ml/kg)、4组(10 mg/ml、10 ml/kg)、5组(1 mg/ml、5 ml/kg)。给药前后行MR扫描,计算肿瘤组织强化率、正常组织与肿瘤组织的对比噪声比(CNR),观察1组1、5、15、30、45、60 min的肿瘤组织强化特征,分别比较不同体积组(2、3、4组)和不同浓度组(1、3、5组)的肿瘤组织强化效果。结果1组大鼠注射USPIO纳米颗粒后,肿瘤组织强化率持续升高,在45 min达到峰值,30~60 min强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NR持续升高,在30 min达到峰值,注射前与注射后的每个时间点C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体积组中,5 ml/kg组的强化率优于0.5 ml/kg组和10 ml/kg组(P<0.05),5 ml/kg组的CNR优于0.5 ml/kg组(P<0.05),5 ml/kg组和10 ml/kg组的C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浓度组中,5 mg/ml组和10 mg/ml组的强化率、CNR均优于1 mg/ml组(P<0.05)。结论大鼠注射体积为5 ml/kg、浓度为5 mg/ml的USPIO纳米颗粒后30 min进行T1WI增强扫描,肿瘤可以达到满意的强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 脑肿瘤 神经胶质瘤 磁共振成像 对比剂 对比噪声比 大鼠 SPRAGUE-DAWLE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