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纳米晶体表面改性对304不锈钢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高乐 张宇 +2 位作者 叶一璇 彭兰 叶畅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2-149,共8页
采用超声纳米晶体表面改性(ultrasonic nanocrystal surface modification, UNSM)技术对304不锈钢进行表面强化处理,研究UNSM对不锈钢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等表征方法,分析处理前后... 采用超声纳米晶体表面改性(ultrasonic nanocrystal surface modification, UNSM)技术对304不锈钢进行表面强化处理,研究UNSM对不锈钢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等表征方法,分析处理前后304不锈钢的微观组织演变和塑性变形机制。利用白光干涉仪和显微硬度仪等手段,研究UNSM对材料表面粗糙度、显微硬度及残余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经UNSM处理后,304不锈钢表面发生严重塑性变形,导致位错密度增加,晶粒明显细化,并在近表面产生纳米细晶,形成约300μm深的硬化层。形变诱导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在表面引入约900 MPa的残余压应力,材料显微硬度从基材的238HV提高至511HV,表面完整性得到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4不锈钢 超声纳米晶体表面改性(unsm) 马氏体相变 残余压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纳米晶表面改性对选区激光熔化316L不锈钢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彭兰 张宇 +2 位作者 高乐 叶一璇 叶畅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7-148,共12页
目的改善选区激光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316L不锈钢的表面完整性和力学性能。方法采用超声纳米晶表面改性(Ultrasonic Nanocrystal Surface Modification,UNSM)这一新兴表面塑性变形方法对SLM 316L不锈钢进行超声冲击强化,... 目的改善选区激光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316L不锈钢的表面完整性和力学性能。方法采用超声纳米晶表面改性(Ultrasonic Nanocrystal Surface Modification,UNSM)这一新兴表面塑性变形方法对SLM 316L不锈钢进行超声冲击强化,利用维氏硬度计、扫描电镜、白光干涉仪、EBSD、XRD等对处理前后材料的表面完整性、微观组织演变和塑性变形行为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经过UNSM处理后,SLM 316L不锈钢的微观缺陷明显减少,初始未熔合孔隙发生闭合,表面粗糙度Ra由5.374μm降至0.510μm,表面硬度从230HV增至461.16HV;同时,材料表层发生了剧烈的塑性变形,形变诱导材料微观组织从γ相向α相转变,微观结构由初始不规则柱状粗晶转变为等轴状细晶。从EBSD表征结果可知,在材料表面形成了深度约为20μm的梯度纳米晶,材料内部存在明显的不均匀变形;与初始SLM试样相比,通过UNSM处理在材料表面引入了最大为932 MPa的残余压应力。结论超声纳米晶表面改性能够显著改善SLM 316L不锈钢的表面完整性,形成较深的晶粒细化层和残余应力硬化层,从而有效提高其耐腐蚀性和疲劳抗性,是一项有前景的SLM后处理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纳米表面改性 SLM 316L不锈钢 微观结构 残余应力 塑性变形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道次超声纳米表面改性技术对304不锈钢表面完整性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马云瑞 连阳 +2 位作者 李志坤 叶中飞 李阳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65-1270,共6页
超声纳米表面改性(Ultrasonic Nanocrystal Surface Modification,UNSM)技术可在金属表面制备出表面完整性较好的强化层,该强化层可有效地提高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探讨多道次UNSM技术对304不锈钢表面完整性的影响,同时获得性能优良的... 超声纳米表面改性(Ultrasonic Nanocrystal Surface Modification,UNSM)技术可在金属表面制备出表面完整性较好的强化层,该强化层可有效地提高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探讨多道次UNSM技术对304不锈钢表面完整性的影响,同时获得性能优良的表面强化层。利用多道次UNSM技术对304不锈钢试样进行了表面强化处理,在材料表面制备出了不同深度的强化层。利用显微硬度计、X射线残余应力分析仪、三维形貌仪、金相显微镜,测试了试样的硬度梯度、残余应力梯度、组织梯度,以及表面形貌。结果表明,304不锈钢经过多道次UNSM处理后,晶粒尺寸明显细化,强化层的厚度随加工道次的增加而增加;与未处理试样相比较,UNSM处理2次后,试样表面的残余应力从-156 MPa达到-425 MPa,残余压应力深度达到0.7 mm,材料表面显微硬度从185 HV_(0.2)增大到350 HV_(0.2)。研究结果表明,UNSM技术可构筑出较深的强化层,但需要进行工艺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纳米表面改性 表面粗糙度 显微硬度 残余应力 强化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纳米表面改性对316L不锈钢耐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李阳 李净凯 +2 位作者 邹云 刘书豪 李大磊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9-54,共6页
为了改善316L奥氏体不锈钢的耐磨性能,采用超声纳米表面改性(UNSM)方法,在材料表面制备梯度纳米结构(GNS)表层。利用硬度计、微纳米力学测试系统、高速X-射线残余应力分析仪和扫描电镜等对试样表层的硬度、残余应力和显微组织进行表征,... 为了改善316L奥氏体不锈钢的耐磨性能,采用超声纳米表面改性(UNSM)方法,在材料表面制备梯度纳米结构(GNS)表层。利用硬度计、微纳米力学测试系统、高速X-射线残余应力分析仪和扫描电镜等对试样表层的硬度、残余应力和显微组织进行表征,研究了不同层深梯度纳米结构表层的耐磨性能。结果表明:经过UNSM处理后,316L不锈钢的表面存在晶粒细化;梯度纳米结构表层的厚度随着UNSM处理次数的增加而增加;与未处理样品相比,UNSM处理4次后,试样表面残余应力从-413 MPa达到-1193 MPa,表面显微硬度从306 HV_(0.2)增加到405 HV_(0.2);UNSM处理3次时样品摩擦系数最小。研究表明,超声纳米表面改性能显著改善316L不锈钢的表面性能,降低摩擦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6L不锈钢 超声纳米表面改性 残余应力 耐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声纳米表面改性的镁锂合金强化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邹云 王起龙 +3 位作者 李阳 卢政彤 刘书豪 张银霞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6-30,共5页
为了得到超声纳米表面改性(UNSM)技术的工艺参数(静压力、移动速度和间距)对LA106镁锂合金表面性能指标(硬度、粗糙度和硬化层深度)的影响程度,采用显微硬度计和三维表面形貌测量系统分别测试LA106镁锂合金经UNSM处理后的显微硬度值和... 为了得到超声纳米表面改性(UNSM)技术的工艺参数(静压力、移动速度和间距)对LA106镁锂合金表面性能指标(硬度、粗糙度和硬化层深度)的影响程度,采用显微硬度计和三维表面形貌测量系统分别测试LA106镁锂合金经UNSM处理后的显微硬度值和表面粗糙度;并结合显著性方法分析正交试验结果,利用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研究了不同UNSM工艺参数下的综合强化效果。结果表明:UNSM工艺参数对LA106镁锂合金综合强化效果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静压力、间距、移动速度;经过多目标优化设计,通过直观分析得到了UNSM处理LA106镁锂合金工艺参数的最佳组合:静压力0.3 MPa,移动速度1500 mm/min,间距0.05 mm,利用UNSM技术强化LA106镁锂合金时,主要应考虑静压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纳米表面改性技术 镁锂合金 正交试验 多目标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方氮化硼高导热纳米材料:晶体结构、导热机理及表面修饰改性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佩悦 马立云 +4 位作者 谢恩俊 任子杰 周新军 高惠民 吴建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0-51,共12页
六方氮化硼(h-BN)纳米材料,如氮化硼纳米颗粒(BNNPs)、氮化硼纳米管(BNNTs)、氮化硼纳米纤维(BNNFs)、氮化硼纳米片(BNNSs),被认为是近年来最有前途的无机纳米材料。它们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能,包括超宽带隙(5.0~6.0 eV)、高导热率(50~600 ... 六方氮化硼(h-BN)纳米材料,如氮化硼纳米颗粒(BNNPs)、氮化硼纳米管(BNNTs)、氮化硼纳米纤维(BNNFs)、氮化硼纳米片(BNNSs),被认为是近年来最有前途的无机纳米材料。它们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能,包括超宽带隙(5.0~6.0 eV)、高导热率(50~600 W/(m·K))、高机械强度等,在覆铜板(CCL)、电子封装(EMC)、热界面材料(TIMs)、发光二极管(LED)以及相变储能(PCMs)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与其他功能材料一样,为改善其在聚合物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性和界面亲和性,在其填充聚合物材料之前,通常要对其进行表面改性,最终达到改善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导热性能及介电性能的目的。但由于h-BN特殊的晶体结构,使得其具有极强的化学惰性和抗氧化性,一方面,与石墨烯类似,每一个h-BN层中,B原子和N原子通过强共价键相连,但由于B和N的电负性不同,这种共价键具有类似离子键的特征,相比石墨结构中的C-C共价键,B-N键更强,更难以断裂。另一方面,不同于石墨片层间的AB型堆积,h-BN片层间为AA′型堆积,相邻层中B和N原子交替堆积产生“Lip-lip”作用,使得层间的极性相互作用强于石墨层间的范德华力。另外,h-BN在合成过程中,除了边缘上残留有痕量的-OH及-NH_(2)基团外,几乎没有其它官能团,极大加剧了h-BN表面修饰改性的难度。常用的碳纳米材料改性方法并不能使h-BN改性达到满意的效果,因此许多新的方法和药剂被用来设计修饰h-BN纳米材料。本文根据h-BN晶体结构、制备方法和表面性质,从共价键和非共价键功能化修饰两个方面,重点总结修饰改性药剂的设计选择以及对复合材料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最后,对未来h-BN功能化的具体措施及修饰药剂设计选择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方氮化硼 纳米材料 高导热 晶体结构 表面修饰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合成及表面改性的途径和方法 被引量:45
7
作者 任卫 曹献英 +4 位作者 冯凌云 江昕 贾莉 姬钢 李世普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8-43,共6页
综合论述了羟基磷灰石的晶体结构及表面结构特点 ,纳米羟基磷灰石的主要合成方法 ,同时通过对目前纳米羟基磷灰石颗粒表面改性研究现状的分析 。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纳米粒子 合成 表面改性 表面结构 晶体结构 HAP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改性纳米纤维素晶体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7
8
作者 李本刚 曹绪芝 +1 位作者 夏天宇 韦春妙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52-156,共5页
先用丁二酸酐对纳米纤维素晶体(NCC)进行表面羧基化改性,然后将改性NCC添加到聚乙烯醇(PVA)基体中制备PVA/改性NCC纳米复合薄膜,并进一步热处理制得交联PVA/改性NCC纳米复合薄膜。通过热重分析、差热分析、吸水实验和拉伸实验考察了改性... 先用丁二酸酐对纳米纤维素晶体(NCC)进行表面羧基化改性,然后将改性NCC添加到聚乙烯醇(PVA)基体中制备PVA/改性NCC纳米复合薄膜,并进一步热处理制得交联PVA/改性NCC纳米复合薄膜。通过热重分析、差热分析、吸水实验和拉伸实验考察了改性NCC的添加量对薄膜性能的影响,以及加热交联对薄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纯PVA薄膜相比,添加改性NCC后,薄膜的起始分解温度升高、结晶峰向高温方向移动,吸水率基本不变,力学性能对环境湿度敏感;热处理交联后,薄膜的起始分解温度继续升高、结晶峰也向高温方向移动,吸水率显著降低,力学性能不随环境湿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素晶体 表面改性 聚乙烯醇 纳米复合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直接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锌及改性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朱卫兵 陈剑松 +1 位作者 廖静 宗俊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0-22,29,共4页
以硝酸锌和无水碳酸钠为原料,把超声波引入到直接沉淀法中,同时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AB)作为表面活性剂,合成出粒径小、分布均匀且团聚现象明显减弱的纳米氧化锌,并用TG-DTA,XRD,SEM等分析手段对制得的产物进行表征,找出合成的最... 以硝酸锌和无水碳酸钠为原料,把超声波引入到直接沉淀法中,同时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AB)作为表面活性剂,合成出粒径小、分布均匀且团聚现象明显减弱的纳米氧化锌,并用TG-DTA,XRD,SEM等分析手段对制得的产物进行表征,找出合成的最佳条件。同时,还以油酸作为改性剂对所制得的纳米氧化锌进行表面改性,以FT-IR等测试手段对其改性原理进行简单探讨,并通过测定活化指数对改性效果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锌 超声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nO_2的表面改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林轩 张平民 +2 位作者 尹周澜 陈启元 梁跃杰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95-398,共4页
用超声处理与偶联剂相结合对纳米SnO_2进行表面改性,用沉降体积、激光粒度分析、红外光谱(FT-IR)和透射电镜(TEM)等手段对改性效果进行表征。研究了偶联剂的种类和用量等因素对改性效果的影响,并对改性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钛... 用超声处理与偶联剂相结合对纳米SnO_2进行表面改性,用沉降体积、激光粒度分析、红外光谱(FT-IR)和透射电镜(TEM)等手段对改性效果进行表征。研究了偶联剂的种类和用量等因素对改性效果的影响,并对改性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钛酸酯偶联剂(CT-201)对纳米SnO_2的改性效果比硅烷偶联剂(KH-550)好,其最佳用量为纳米SnO_2粉体质量的6.5%~7.5%;经钛酸酯偶联剂改性的纳米SnO_2在有机溶剂中的分散性大为改善;偶联剂与纳米SnO_2之间的作用主要为化学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NO2 表面改性 偶联剂 超声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晶形纳米碳酸钙的制备及其表面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焕英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446-1449,共4页
本文综述了不同晶形纳米碳酸钙的制备方法、纳米碳酸钙表面改性技术的研究现状以及表面改性方法,分析了目前纳米碳酸钙制备及表面改性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 纳米 碳酸钙 晶体形貌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环氧基硅烷偶联剂改性纤维素纳米晶体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4
12
作者 彭燕 周晓含 +1 位作者 万坚 王煦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7-52,共6页
为减弱纤维素纳米晶体自聚集倾向以及提高疏水性,对其表面进行了功能化修饰。首先通过酸水解制备纤维素纳米晶体(NCC),再使用2-(3,4-环氧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ES)和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PS)经过水解缩合反应成功接... 为减弱纤维素纳米晶体自聚集倾向以及提高疏水性,对其表面进行了功能化修饰。首先通过酸水解制备纤维素纳米晶体(NCC),再使用2-(3,4-环氧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ES)和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PS)经过水解缩合反应成功接枝在其表面。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热重分析、溶剂分散性测试和接触角测试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ES和γPS成功连接到NCC表面;环氧基硅烷偶联剂改性的NCC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在500℃时具有更高的残余质量;改性后的NCC能够均匀稳定分散在甲苯溶剂中,非极性提高;与NCC相比,ES-NCC和γPS-NCC接触角分别增加了63.4°和57.6°,其疏水性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纳米晶体 环氧基硅烷偶联剂 表面改性 疏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改性四针状纳米ZnO结构与气敏性能研究
13
作者 高硬日 张顺平 +1 位作者 曾大文 谢长生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8-11,共4页
将4种质量分数(5%,10%,20%,30%)的Co(CH3COO)24H2O混合到四针状纳米ZnO原料里,采用超声化学浸泡法制备出表面改性四针状纳米ZnO颗粒。通过XRD和TEM分析了表面改性四针状纳米ZnO结构的物相和形貌特征。随着Co(CH3COO)24H2O质量分数增大,C... 将4种质量分数(5%,10%,20%,30%)的Co(CH3COO)24H2O混合到四针状纳米ZnO原料里,采用超声化学浸泡法制备出表面改性四针状纳米ZnO颗粒。通过XRD和TEM分析了表面改性四针状纳米ZnO结构的物相和形貌特征。随着Co(CH3COO)24H2O质量分数增大,Co3O4相明显出现,Co3O4相沉积在ZnO表面上。研究表明:以表面改性四针状纳米ZnO粉末为原料制备的厚膜气敏元件,与纯ZnO气敏元件相比,Co(CH3COO)24H2O质量分数为5%的气敏元件对酒精和甲醇有较高的灵敏度,并讨论了表面改性对气敏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改性四针状纳米ZnO 电性能 气敏性能 超声化学浸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冲击表面改性工艺的影响因素
14
作者 张涵 朱蒋培 +2 位作者 曹小峰 EDDIE Barmor 曹小建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37-41,共5页
超声冲击表面改性技术采用机械方式,施加频率数万赫兹的正弦振动波,通过静荷载、步进速度、车床转速、冲击头尺寸、振幅等参数组合进行超声冲击,从而在金属表面诱导产生晶粒细化,最终获得纳米晶层。机械性能随静荷载和单位面积冲击次数... 超声冲击表面改性技术采用机械方式,施加频率数万赫兹的正弦振动波,通过静荷载、步进速度、车床转速、冲击头尺寸、振幅等参数组合进行超声冲击,从而在金属表面诱导产生晶粒细化,最终获得纳米晶层。机械性能随静荷载和单位面积冲击次数的增加有明显改善,但过大的静荷载对表面平整度有损伤。超声冲击下表面塑性变形后的微裂纹易成为表面裂纹源且会加速表面裂纹扩展。较大尺寸8mm直径的冲击头处理后,表面纳米晶和残余应力场共同作用改变了裂纹萌生机制,弯曲疲劳下裂纹大量呈现内部萌生,不再都表现为表面起裂。振幅、润滑、温度等也会影响表面处理效果。这些因素对材料性能的影响不一致,需要针对不同材料不同工况进行优化组合,以达到最好的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冲击 表面改性 纳米技术 强度 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酸对Eu^3+掺杂纳米羟基磷灰石的表面改性研究
15
作者 廖丽璇 张小君 韩颖超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923-1929,共7页
为了改善Eu3+掺杂纳米羟基磷灰石(Eu-nHAP)在水相体系中的分散悬浮性能,以聚丙烯酸(PAA)为分散剂,结合超声技术对其进行表面改性处理。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为了改善Eu3+掺杂纳米羟基磷灰石(Eu-nHAP)在水相体系中的分散悬浮性能,以聚丙烯酸(PAA)为分散剂,结合超声技术对其进行表面改性处理。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动态光散射(DLS)、荧光分光光度计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AA可以通过羧基与Eu-nHAP表面钙离子间的静电相互作用结合在Eu-nHAP的表面,PAA的交联作用将长80~120 nm、宽8~10 nm的Eu-nHAP组装成长380~460 nm、宽120~180 nm的短棒状聚集体,进而通过PAA的空间位阻效应将Eu-nHAP分散悬浮在水相中,获得了分散性、稳定性良好的悬浮液。不同浓度PAA表面改性没有明显改变Eu-nHAP的晶相组成和晶粒尺寸,也没有对其荧光性能产生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EU^3+ 聚丙烯酸 表面改性 超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晶体光催化剂降解染料废水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6
作者 周静涛 王弘 +4 位作者 黄伯标 许效红 姚伟峰 张寅 杨雪娜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36-740,共5页
本文综述了近期光催化降解染料废水的研究进展,从光催化剂、反应条件、光降解反应产物及光催化降解染料废水的应用性四个方面介绍了其研究现状,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将集中在新型光催化剂的开发及光催化剂表面改性、光催化体系、光催化降... 本文综述了近期光催化降解染料废水的研究进展,从光催化剂、反应条件、光降解反应产物及光催化降解染料废水的应用性四个方面介绍了其研究现状,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将集中在新型光催化剂的开发及光催化剂表面改性、光催化体系、光催化降解染料的反应机理及光催化剂与其它水处理技术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体光催化剂 废水降解 染料废水 反应条件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纳米二氧化硅原位改性研究 被引量:35
17
作者 毋伟 陈建峰 +2 位作者 李永生 杨万强 何少利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1-44,共4页
研究了原位改性对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纳米二氧化硅的特性和应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原位改性改善了纳米二氧化硅的分散性,使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减小,分布更加均匀,外观形貌发生变化,但并不改变纳米二氧化硅的晶体结构和体相成分.其改性机... 研究了原位改性对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纳米二氧化硅的特性和应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原位改性改善了纳米二氧化硅的分散性,使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减小,分布更加均匀,外观形貌发生变化,但并不改变纳米二氧化硅的晶体结构和体相成分.其改性机理是纳米二氧化硅表面的物理吸附水和硅羟基被硅烷偶联剂的有机成分所代替.当硅烷偶联剂的用量适当时,制备的纳米二氧化硅在阴极电泳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原位改性 阴极电泳漆 制备 硅烷偶联剂 应用性能 溶胶-凝胶法 表面 晶体结构 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纳米晶体在Pickering乳液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林謦怡 刘慰 +2 位作者 张淑亚 徐婷 司传领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0-127,共8页
纤维素纳米晶体(CNC)凭借其抗张强度高、热稳定性好、机械性能优越、密度低、表面多羟基结构可进一步修饰、易于功能改性等优点在稳定Pickering乳液中具有显著优势。本文首先简要概述了Pickering乳液及CNC,进而重点介绍CNC稳定的Pickeri... 纤维素纳米晶体(CNC)凭借其抗张强度高、热稳定性好、机械性能优越、密度低、表面多羟基结构可进一步修饰、易于功能改性等优点在稳定Pickering乳液中具有显著优势。本文首先简要概述了Pickering乳液及CNC,进而重点介绍CNC稳定的Pickering(CNC-Pickering)乳液在食品工程、生物医药、胶合材料、微胶囊材料以及界面催化等领域的应用。最后,展望了CNC-Pickering乳液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其进一步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纳米晶体 Pickering乳液 制备方法 表面改性 微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Ca_2B_6O_(11)的制备及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向伟 丁士文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32期7919-7921,共3页
采用中和沉淀法合成了球型、粒径分布均匀的纳米硼酸钙润滑油添加剂,利用XRD、SEM对其结构组成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将添加剂样品均匀分散在润滑油中得到成品油,静置观察考查了润滑油的分散性和稳定性。利用重负荷车辆与工业齿轮油中... 采用中和沉淀法合成了球型、粒径分布均匀的纳米硼酸钙润滑油添加剂,利用XRD、SEM对其结构组成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将添加剂样品均匀分散在润滑油中得到成品油,静置观察考查了润滑油的分散性和稳定性。利用重负荷车辆与工业齿轮油中试验检验了润滑油的的润滑性能。结果表明,纳米硼酸钙添加剂具有良好的分散性、稳定性和抗磨减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Ca2B6O11 表面改性 润滑油添加剂 超声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时间对聚偏氟乙烯/SiO_2平板膜性能和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清涛 王北福 +1 位作者 姜洪涛 聂立宏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8-33,共6页
为得到性能稳定的平板膜,将纳米粒子SiO_2填充到聚偏氟乙烯(PVDF)中,添加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吐温80,对含有纳米SiO_2的乳液进行超声波分散,利用超声空化作用使得纳米粒子分散均匀,通过相转化法制备出PVDF超滤膜。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X... 为得到性能稳定的平板膜,将纳米粒子SiO_2填充到聚偏氟乙烯(PVDF)中,添加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吐温80,对含有纳米SiO_2的乳液进行超声波分散,利用超声空化作用使得纳米粒子分散均匀,通过相转化法制备出PVDF超滤膜。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X射线衍射分析不同超声时间对膜结晶度的影响,采用全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考察膜的官能团结构有无变化,并对膜的表面和截面形貌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不同超声时间并没有改变膜的结晶度,但是微观结构不同。测试了膜的亲水性、力学性能和渗透性能,结果表明,亲水性、力学性能、纯水通量均随着超声时间的延长,先达到最佳值随后开始减弱,超声时间对牛血清白蛋白的截留率没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SiO2平板膜 表面活性剂 超声空化 纳米粒子 晶体结构 亲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