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内镜引导细针穿刺抽吸术诊断肝脏未分化癌1例及文献总结
1
作者 许文慧 李彬彬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371-1376,共6页
目的探讨小组织活检标本中肝脏未分化癌的组织学特点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方法采用超声内镜引导细针穿刺抽吸术(EUS-FNA)获取肝脏组织条及细胞样本,通过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细胞涂片技术分析1例肝脏未分化癌的组织及细胞形态。... 目的探讨小组织活检标本中肝脏未分化癌的组织学特点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方法采用超声内镜引导细针穿刺抽吸术(EUS-FNA)获取肝脏组织条及细胞样本,通过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细胞涂片技术分析1例肝脏未分化癌的组织及细胞形态。检索PubMed及万方数据库中肝脏未分化癌相关文献,总结肝脏未分化癌的诊断标准。结果本例肝脏未分化癌组织学镜下表现为卵圆形或梭形肿瘤细胞片状排列,其间可见核大、深染、异型明显的间变细胞,局灶可见核分裂象;细胞学表现为核异型细胞,异型细胞胞质少,个别细胞胞质红染似鳞状细胞癌胞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上皮膜抗原(EMA)(+)、细胞角蛋白(CK)18(+)、谷氨酰胺合成酶(-)、糖类抗原19-9(-)、波形蛋白(-)、CK7(-)、CK20(-)、甲胎蛋白(AFP)(-)、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肝细胞石蜡抗原1(Hep-1)(-)、嗜铬粒蛋白A(-)。总结文献结果显示,肝脏未分化癌好发于中老年男性,大体多呈孤立性类圆形结节,9例患者中8例镜下可见肿瘤细胞呈弥漫性生长,未见典型肝脏肿瘤的腺管状及梁状生长模式;肿瘤细胞恶性程度高,9例患者中5例出现异型明显的间变细胞。免疫组织化学特征为上皮来源标志物(细胞广谱角蛋白、EMA、CK18等)表达阳性,肝脏来源标志物(AFP、Hep-1、Gpc-3、精氨酸酶1等)表达阴性,可伴有神经内分泌标志物表达阳性。结论肝脏未分化癌的组织学形态为间变细胞弥漫分布,未见腺样或条索样排列方式,肿瘤常表达上皮源性标志物,肝源性标志物表达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未分化癌 病理学 超声内镜引导细针穿刺抽吸术 组织学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术对胰腺导管腺癌的预测及诊断价值 被引量:6
2
作者 吴丽权 郭文 +8 位作者 李跃 程天明 姚永莉 张亚历 刘碧旋 钟慕晓 李思南 邓秀金 朱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71-1178,共8页
目的探讨预测胰腺导管腺癌(PDAC)鉴别于胰腺其他实性肿瘤病变的因素,评估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术(EUSFNA)对PDAC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6年5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内窥镜中心因胰腺占位行EUS-FNA检查的患者的... 目的探讨预测胰腺导管腺癌(PDAC)鉴别于胰腺其他实性肿瘤病变的因素,评估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术(EUSFNA)对PDAC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6年5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内窥镜中心因胰腺占位行EUS-FNA检查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诊断不明、资料缺失、重复穿刺、囊性占位病变以及良性病变病例,将患者分为PDAC组与non-PDAC组,比较两组的EUS-FNA穿刺阳性率,统计EUS-FNA对PDAC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纳入PDAC组和non-PDAC组患者的人口特征、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和超声内镜成像特征等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纳入75例胰腺实体肿瘤病变中,PDAC占72.0%,non-PDAC占28.0%。EUS-FNA诊断PDAC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是77.8%、100.0%、100.0%、63.6%、84.0%。PDAC组与nonPDAC组的EUS-FNA穿刺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7.8%vs 76.2%,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腹痛(OR=5.163,95%CI:1.093~24.389,P=0.038)、病灶性状(OR=7.105,95%CI:1.440~35.043,P=0.016)、病灶大小(OR=0.926,95%CI:0.877~0.978,P=0.006)、病灶转移(OR=6.165,95%CI:1.332~28.533,P=0.020)是预测PDAC的独立影响因子。结论腹痛、病灶转移、病灶大小和病灶性状的超声内镜成像特征可以可靠地预测PDAC,并且EUS-FNA对PDAC的诊断是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导管腺癌 胰腺实体肿瘤病变 内镜超声检查 预测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疾病中影响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抽吸活检(EUS-FNA)诊断能力的潜在因素 被引量:6
3
作者 张轶群 李全林 +5 位作者 姚礼庆 周平红 陈世耀 徐美东 马丽黎 陈巍峰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5-369,共5页
目的前瞻性地评价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抽吸活检(endoscopic ultrasound-guided fine needleaspiration,EUS-FNA)在胰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及影响其诊断能力的潜在因素分析。方法 2010年9月至2011年8月间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 目的前瞻性地评价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抽吸活检(endoscopic ultrasound-guided fine needleaspiration,EUS-FNA)在胰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及影响其诊断能力的潜在因素分析。方法 2010年9月至2011年8月间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经影像学诊断(CT或MRI)为胰腺病变、拟行EUS-FNA的44例患者连续性地纳入本研究。详细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变位置、病变大小、穿刺次数,评价是否获取足够样本供细胞学或组织病理学诊断及穿刺相关并发症等。结果 44例患者中,42例成功实行EUS-FNA(95.5%,42/44),病灶的平均最大直径为(44.7±18.2)mm。31例获得肉眼可见的组织条;意向性分析结果显示,34例穿刺样本(77.3%,34/44)足够用于细胞或组织病理学诊断,包括31例患者获得明确的细胞或组织病理学恶性肿瘤依据,3例诊断为胰腺炎症。病灶的位置、大小与穿刺成功率、明确病理学诊断的获得率无明显关系;而穿刺过程中获得肉眼可见组织样本病例的明确病理学诊断获得率明显高于未获得者(P=0.000)。2例患者于穿刺时发生穿刺点渗血(4.8%,2/42),通过电凝及止血夹处理好转。结论在胰腺疾病的诊断中,EUS-FNA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如何在安全的前提下获取更多的组织量用于病理学评估是提高EUS-FNA诊断能力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内镜引导活检(EUS-FNA) 胰腺疾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有利于胆管癌患者淋巴分期 被引量:3
4
作者 MALIKOWSKI T LEVY MJ +2 位作者 GLEESON FC 张建丽 黄莹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823-1823,共1页
【据《Hepatology》2019年12月报道】题: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有利于胆管癌患者淋巴分期(作者Malikowski T等)恶性区域淋巴结(MRLN)使得胆管癌(CCA)的肿瘤根治性切除或肝移植受限。部分证据表明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EU... 【据《Hepatology》2019年12月报道】题: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有利于胆管癌患者淋巴分期(作者Malikowski T等)恶性区域淋巴结(MRLN)使得胆管癌(CCA)的肿瘤根治性切除或肝移植受限。部分证据表明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EUS-FNA)在肝外CCA中检测MRLN具有实用性,但尚无EUS-FNA在肝内CCA中诊断MRLN作用的依据。该研究的目的是评估EUS对CCA的分期以及亚型分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癌 区域淋巴结 活检 超声内镜引导穿刺 根治性切除 肝移植 EUS 亚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管内表面麻醉联合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气管超声内镜引导针吸活检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张永强 潘伟 姚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34-837,共4页
目的探讨气管内表面麻醉联合全身麻醉用于老年患者气管超声内镜引导针吸活检术(endobronche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e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EBUS-TBNA的老年患者(年龄65~85岁... 目的探讨气管内表面麻醉联合全身麻醉用于老年患者气管超声内镜引导针吸活检术(endobronche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e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EBUS-TBNA的老年患者(年龄65~85岁)63例,麻醉医生根据麻醉习惯选择麻醉方法,单纯全身麻醉31例(A组),气管内表面麻醉联合全身麻醉32例(B组)。比较EBUS-TBNA操作开始至苏醒拔除喉罩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高血压、低血压、心律失常)发生的次数、呛咳/体动次数、苏醒时间(停止麻醉药物泵入至拔除喉罩时间)、瑞芬太尼用量和操作时间。结果B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次数中位数2(0~3)次,明显少于A组6(3~12)次(Z=-6.758,P=0.000);B组患者呛咳/体动次数中位数0(0~1)次,明显少于A组2(0~4)次(Z=-4.943,P=0.000);B组患者瑞芬太尼用量(427.2±46.2)μg,明显少于A组(535.2±73.6)μg(t=6.996,P=0.000);B组患者苏醒时间(8.6±1.6)min,明显短于A组(12.4±1.9)min(t=8.855,P=0.000)。2组操作时间差异无显著性(32.7±3.9)min vs.(32.3±4.1)min(t=-0.362,P=0.719)。结论气管内表面麻醉联合全身麻醉用于老年患者EBUS-TBNA安全可行,与单纯全身麻醉相比术中循环系统更加稳定,苏醒更加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内表面麻醉 环甲膜穿刺 全身麻醉 气管超声内镜引导活检 老年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治疗肝脓肿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2
6
作者 朱沁玲 向晓星 +2 位作者 袁乐瑶 徐庆成 王甦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18-1321,共4页
目的从实验室指标及脓肿大小等方面探究肝脓肿治疗中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苏北人民医院消化内科2013年1月-2018年8月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治疗肝脓肿的患者79例,排除病例丢失、中途转院或放弃治疗、年龄<... 目的从实验室指标及脓肿大小等方面探究肝脓肿治疗中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苏北人民医院消化内科2013年1月-2018年8月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治疗肝脓肿的患者79例,排除病例丢失、中途转院或放弃治疗、年龄<18岁、未门诊随访的36例患者,最终入选43例行回顾性研究。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43例患者均一次性穿刺置管成功,畏寒发热患者36例,31例(86.1%)患者体温于术后3 d恢复正常,术前术后的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AST、ALT及AL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668、6.255、2.337、3.001、5.198,P值均<0.05);术后脓肿直径(31±28) mm,明显小于术前(74±31)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517,P <0.05);平均住院时长为(19.84±9.37) d;其中痊愈数为19例,占44.2%,治疗有效数为24例,占55.8%。本组43例患者肝脓肿液培养有38例阳性,其中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25例,占65.8%,为最常见病原菌。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临床疗效可靠,推荐为肝脓肿临床治疗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脓肿 穿刺 内镜超声引导穿刺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内镜技术在胰腺癌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4
7
作者 金凯舟 罗国培 +3 位作者 黄秋依 杨秀疆 刘辰 虞先濬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2-56,共5页
胰腺癌恶性程度极高,其诊断和治疗一直是临床工作的难点。螺旋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和超声内镜(endoscopicultrasound,EUS)是诊断胰腺癌的重要工具。随着EUS技术的不断完善,其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作用和价值逐... 胰腺癌恶性程度极高,其诊断和治疗一直是临床工作的难点。螺旋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和超声内镜(endoscopicultrasound,EUS)是诊断胰腺癌的重要工具。随着EUS技术的不断完善,其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作用和价值逐渐得到体现,特别是EUS引导下细针穿刺(EUS-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EUS-FNA),是目前获取胰腺病理的重要手段。此外,EUS在胰腺癌治疗中的地位也日益突出,EUS弹性成像(EUS elastography,EUS-EG)及造影增强EUS(contrast-enhancedEUS,CE-EUS)可以指导内科用药,EUS引导下的局部治疗也是胰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该文回顾和评估了EUS技术在胰腺癌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为EUS在胰腺癌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超声内镜 弹性应变率 超声内镜引导穿刺 诊断和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