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早期眼压变化 被引量:2
1
作者 周赟 李秋华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13-616,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24h内眼压变化及术中使用缩瞳剂对减少术后早期高眼压的影响。方法对43例(43眼)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前和术后2、4、6、8、10、24、48h的眼压进行观察,比较术中使用缩瞳剂...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24h内眼压变化及术中使用缩瞳剂对减少术后早期高眼压的影响。方法对43例(43眼)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前和术后2、4、6、8、10、24、48h的眼压进行观察,比较术中使用缩瞳剂的患者和未使用缩瞳剂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眼压变化情况。结果43眼术后2~10h的眼压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术后4~10h的平均眼压高于21mmHg;术后24h的平均眼压恢复至正常水平,但仍比术前高;术后48h的眼压与术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使用缩瞳剂和未使用缩瞳剂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眼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未使用缩瞳剂的患者中有5例(5/28,17.9%)术后出现30mmHg以上的高眼压,使用缩瞳剂的患者中无一例眼压高于30mmHg。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早期眼压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个别患者眼压高于30mmHg。术中使用缩瞳剂不能完全预防术后眼压升高,但能减少出现30mmHg以上的过高眼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超声乳化 人工晶体植入 眼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乳化伴人工晶体植入联合角膜缘松解切开术治疗合并角膜散光的白内障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高广平 张小亮 +1 位作者 张睿 桑延智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5-549,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伴人工晶体植入联合角膜缘松解切开术(LRI)对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的矫正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9月至2024年5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散光-2.0~-0.5 D)患者39例(41眼)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伴人工晶体植入联合角膜缘松解切开术(LRI)对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的矫正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9月至2024年5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散光-2.0~-0.5 D)患者39例(41眼)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乳化伴人工晶体植入术,术中均行LRI来矫正角膜散光。术前通过角膜地形图和IOLMaster生物测量仪测量角膜散光,术后1、3个月时复查角膜散光,并用Alpins法对患眼术前及术后1个月角膜散光的变化进行矢量分析,主要观察指标为目标诱导散光向量、手术诱导散光向量、差异向量、矫正指数和变平指数等矢量参数。结果术前患者角膜散光为(-1.07±0.27)D,术后1个月下降到(-0.53±0.23)D,术后3个月为(-0.55±0.24)D,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散光矢量分析显示,目标诱导散光向量为(1.07±0.27)D,手术诱导散光向量为(0.99±0.42)D,差异向量为(0.53±0.24)D;矫正指数为0.93±0.36(理想值为1),提示总体为少许欠矫;错位角绝对值为18.15°(15.19°),变平效果为(0.70±0.45)D,变平指数为0.65±0.42,散光矫正成功率为(50.42±19.29)%。结论对于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超声乳化伴人工晶体植入术中联合LRI矫正角膜散光具有良好的矫正效果,尤其适用于低中度角膜散光的矫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缘松解切开术 角膜散光 白内障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人工晶体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乳化及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房水中白细胞介素8和钙离子的变化 被引量:2
3
作者 董宇 胡晓英 +1 位作者 栾英 董思杞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07-510,共4页
目的 :判断超声乳化及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炎症反应程度。方法 :将 30只青紫蓝家兔随机分 3组 ,即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组、晶状体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组和正常对照组。于术后 1、3、7、1 4和 2 8d抽取房水 ;测定钙离子... 目的 :判断超声乳化及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炎症反应程度。方法 :将 30只青紫蓝家兔随机分 3组 ,即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组、晶状体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组和正常对照组。于术后 1、3、7、1 4和 2 8d抽取房水 ;测定钙离子、IL- 8。在术后第 2 8天 ,取出植入的人工晶体 ,HE染色后进行病理学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手术两组术后房水中 IL- 8含量在 1、3、7和 1 4d均升高 ( P<0 .0 5 ) ,在术后第 3天达到高峰 ( P<0 .0 1 ) ,2 8d恢复正常 ( P>0 .0 5 ) ;但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组房水中 IL- 8含量在术后第 1、3和 7天明显低于晶状体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组 ( P<0 .0 5 )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手术两组房水中钙离子浓度在 1、3、7d均降低( P<0 .0 5 ) ,在术后第 3天钙离子浓度最低 ( P<0 .0 1 ) ,2 8d基本恢复正常 ( P>0 .0 5 ) ;钙离子浓度在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组与晶状体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术后第 2 8天植入晶体的病理检查结果显示 :晶体表面附着一些吞噬细胞 ;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组比晶状体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组吞噬细胞数明显减少。结论 :IL- 8、Ca2 +参与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眼内炎症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 囊外摘队和人工晶体植入术 房水 白细胞介素8 钙离子 白内障摘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符曼雅 邢健强 +3 位作者 王康宏 吴江 郑振优 韩姬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224-225,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 白内障 超声乳化吸出 人工晶体植入术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瞳孔区硅油取出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9例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庆淮 卢善华 袁松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5-166,168,共3页
目的:探讨经瞳孔区硅油取出联合白内障摘除术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对9例(9只眼)患者采用角巩膜缘隧道切口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并行瞳孔区硅油取出术,同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结果:所有手术眼顺利取出硅油,并成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 目的:探讨经瞳孔区硅油取出联合白内障摘除术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对9例(9只眼)患者采用角巩膜缘隧道切口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并行瞳孔区硅油取出术,同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结果:所有手术眼顺利取出硅油,并成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06~0.40。1只眼术后视网膜脱离再发,3只眼术后角膜水肿。结论:经瞳孔区硅油取出联合白内障摘除术是可行和有效的,其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摘除术 超声乳化 瞳孔区硅油取出术 后房型人工晶体 术后 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麻醉联合前房内麻醉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3
6
作者 邓伏芝 艾俐 周佩霞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18期55-56,共2页
对29例白内障病人在表面麻醉基础上联合前房内麻醉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护理配合。提出表面麻醉药物起效快、维持时间短,要求护士有熟练的专科技术,与术者密切配合,以顺利完成手术。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人工晶体植入术 麻醉 局部 手术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小切口人工晶体植入术实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郑广瑛 陈国岭 +3 位作者 陈玉浩 陈循 娄兰敏 靳忠良 《眼科研究》 CSCD 1995年第4期237-240,共4页
对50只家兔(100眼)随机分组。一组施行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另一组施行普通现代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24小时和术后10天分别在生物显微镜下观察角膜内皮细胞的形态和密度的改变;透射电镜下观察... 对50只家兔(100眼)随机分组。一组施行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另一组施行普通现代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24小时和术后10天分别在生物显微镜下观察角膜内皮细胞的形态和密度的改变;透射电镜下观察细胞内部超微结构的改变。并探讨了细胞损伤的原因、程度和机制,提出了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 接触镜 人工晶体植入 白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2580例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郑煜 张少斌 黄惠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8期2918-2919,共2页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2580例(2776眼)白内障患者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1d、1个月和3个月裸眼或矫正视力≥0.5者分别占64...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2580例(2776眼)白内障患者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1d、1个月和3个月裸眼或矫正视力≥0.5者分别占64.0%、89.0%、90.0%。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手术切口小、组织损伤轻微、术后散光轻、视力恢复好、并发症少等优点,疗效满意。对几种常见的并发症应注重预防及正确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词白内障 超声乳化 人工晶体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 被引量:1
9
作者 刘鲁霞 王军 《解放军护理杂志》 1998年第3期40-41,共2页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为我国近年来开展的新技术,是一项极为精细及复杂的手术,对护理人员专业素质要求亦较高。作者就术前准备、手术配合、术后护理进行了经验总结。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 人工晶体植入术 手术配合 护理人员 术前准备 术后护理 经验总结 专业素质 作者 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老人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56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梦琪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4期2252-2254,共3页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对高龄老人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对90岁及以上高龄白内障患者56例(64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经过1~12个月的随访,术后裸眼视力≥0.6者45眼,占70%;≥0.3者56眼,...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对高龄老人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对90岁及以上高龄白内障患者56例(64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经过1~12个月的随访,术后裸眼视力≥0.6者45眼,占70%;≥0.3者56眼,占88%;≥0.05者63眼,占98%。术后角膜水肿发生率较低。结论:超声乳化技术对高龄老人白内障摘除安全有效,手术复明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人工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凌懿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8期923-923,共1页
关键词 高度近视 白内障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 人工晶体植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在白内障膨胀期原发性房角关闭治疗的长期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世宏 叶剑 尹小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2013-2015,共3页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phacoemul sification+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PHACO+IOL)对白内障膨胀期合并原发性房角关闭(primary angle closure,PAC)治疗的长期疗效。方法对2005年6月至2006年12月收住我院的白内障膨胀期合...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phacoemul sification+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PHACO+IOL)对白内障膨胀期合并原发性房角关闭(primary angle closure,PAC)治疗的长期疗效。方法对2005年6月至2006年12月收住我院的白内障膨胀期合并PAC患者29例38眼行PHACO+IOL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及追踪随访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完成随访24例32眼。术后随访时间6~35(19.53±8.93)个月。术前用药前平均眼压(IOP)为(31.61±9.88)mmHg,术后1个月及最后随访IOP分别为(16.73±2.13)mmHg和(15.61±1.94)mmHg,前组和后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中央前房深度(ACD)由术前的(2.22±0.51)mm增加到的(3.59±0.46)mm和(3.17±0.3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所有患者术后最佳校正视力(BCVA)均有明显提高,最后随访组虽较术后1个月组BCVA有所下降,但是统计学无明显差异。术前前房角关闭的部位基本开放,粘连范围缩小或消失,术眼虹膜平坦,前房角均较术前增宽。术后1个月及最后随访时间点均未发现视野有明显改变。结论白内障膨胀期合并PAC的患者行PHACO+IOL术可以阻断闭角型青光眼病程,有较好的远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 膨胀期 原发性房角关闭 白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性白内障超声乳化和人工晶体植入术(附36例报告)
13
作者 贾卉 马灵军 +1 位作者 张冰洁 马明远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33-833,836,共2页
目的 :观察外伤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和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36例外伤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术及 期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视力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行超声乳化摘除白内障植入人工晶体患者术后矫正视力≥ 0 .0 5者 1 6例 ( ... 目的 :观察外伤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和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36例外伤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术及 期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视力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行超声乳化摘除白内障植入人工晶体患者术后矫正视力≥ 0 .0 5者 1 6例 ( 4 4.4%) ,≥ 0 .3者 1 1例 ( 30 .6%) ,脱盲率为 75 %;脱残率为 30 .6%。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超声乳化 人工晶体植入术 眼科 临床效果 视力 白内障摘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安奈德对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前葡萄膜炎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帖红艳 陈彬川 王永成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34-1036,共3页
关键词 曲安奈德 糖尿病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 前葡萄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缘隧道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
15
作者 吴勇 黄振平 +1 位作者 曹春林 薛春燕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226-228,共3页
目的 :评价角膜缘隧道切口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效果。 方法 :对 6 6例 (72眼 )老年性、并发性、外伤性白内障采用 3.2 mm角膜缘隧道切口 ,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并植入折叠式人工晶体 ,观察手术前后视力、角膜曲率、角... 目的 :评价角膜缘隧道切口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效果。 方法 :对 6 6例 (72眼 )老年性、并发性、外伤性白内障采用 3.2 mm角膜缘隧道切口 ,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并植入折叠式人工晶体 ,观察手术前后视力、角膜曲率、角膜地形图的变化。 结果 :术后 1天、1周、1个月的视力达 0 .5以上者分别占 6 9.4%、80 .6 %和86 .1% ,术后 1周平均散光为 (1.85± 0 .89) D,比术前增加 0 .30 D(P<0 .0 1) ,角膜地形图显示切口处轻度陡峭或平坦 ,术后 1个月平均散光为 (1.48± 1.0 2 ) D,P>0 .0 5 ,角膜地形图显示已恢复术前状态。 结论 :角膜缘隧道切口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能简化手术步骤 ,术后视力恢复快 ,炎症反应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缘隧道切口 白内障超声乳化 折叠式人工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性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附40例报告
16
作者 陈梨萍 邢健强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白内障 创伤 损伤 超声乳化吸除术 人工晶体植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并发症183例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海军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第5期450-451,共2页
关键词 超声乳化 白内障摘除术 人工晶体植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加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原因分析
18
作者 叶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62-163,共2页
 目的 :探讨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总结 2 0 5例 2 76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发生的原因。结果 :术后裸眼视力小于 0 3有角膜水肿者 37眼 ,术后存在屈光不正者 2 2...  目的 :探讨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总结 2 0 5例 2 76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发生的原因。结果 :术后裸眼视力小于 0 3有角膜水肿者 37眼 ,术后存在屈光不正者 2 2眼 ,后囊混浊者 12眼 ,先天性白内障患者 6眼 ,葡萄膜炎 9眼 ,外伤性白内障者 7眼 ,高度近视致脉络膜视网膜萎缩者 16眼 ,伴有青光眼致视神经萎缩患者 9眼 ;伴有眼底疾病的患者有黄斑病变者 7眼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 2眼 ,视网膜中央静脉栓塞者 1眼 ,视网膜脱离者 2眼 ;陈旧性角膜瘢痕者 3眼。结论 :低视力发生的原因与病例的选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超声乳化吸出 人工晶体植入术 手术后低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主导眼的转换规律 被引量:10
19
作者 潘宿 谭浅 +2 位作者 宋伟涛 宋亭葶 陶玉衡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03-1111,共9页
目的:研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在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前后主导眼在两眼之间的变化规律,分析主导眼的定位与视觉质量的相关性,并观察术后主导眼发生转换的患者有无眩晕的症状。方法:收集60~80岁的年龄相关性白... 目的:研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在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前后主导眼在两眼之间的变化规律,分析主导眼的定位与视觉质量的相关性,并观察术后主导眼发生转换的患者有无眩晕的症状。方法:收集60~80岁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44例,58眼,术前测量主导眼并分为:A组,非主导眼作为手术眼, 35人;B组,主导眼作为手术眼,9人;C组,A,B两组中于1个月后行对侧眼白内障手术患者14人,28眼。分别于手术前1 d、术后1周与1个月时复查主导眼,并比较主导眼与非主导眼未矫正裸眼远视力(UCDVA)、对比敏感度(CS)、最佳矫正视力(BCVA)以及等效球镜(SE)4种指标的变化情况,于术后第1天与1周时询问患者术后有无眩晕的症状。结果:术后1天时手术眼UCDVA,CS,BCVA以及SE较手术前提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A组主导眼的视觉质量优于非主导眼,UCDVA,CS,BCVA两眼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双眼视力接近(视力表相差2行之内),主导眼的UCDVA,CS,BCVA优于非主导眼,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与B组再次测量所得的主导眼的UCDVA,CS,BCVA均高于非主导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眼之间S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非主导眼视觉质量提高超过原主导眼,在1周内主导眼转换为手术眼的转换率为60.0%,1个月时转换率为80%,B组未出现主导眼的转换,C组双眼手术患者1个月内主导眼还原率为100%,且双眼间视觉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导眼的定位与UCDVA,CS,BCVA相关,与SE相关性不明显;非主导眼术后视觉质量提高并超过原主导眼者会发生主导眼的转换,并伴随视物眩晕;双眼短期内行对侧眼手术者,主导眼可还原为术前初始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导眼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视觉质量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囊袋内快速劈裂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与软性人工晶体植入术
20
作者 梁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610-611,共2页
目的 :探讨一种快速、简便和安全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方法。方法 :依据Nagahara所提出的phaco chop方法进行了一些改良 ,采用晶体囊袋内快速劈裂的方法对 318例 ( 345眼 )白内障病人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和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结果 :... 目的 :探讨一种快速、简便和安全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方法。方法 :依据Nagahara所提出的phaco chop方法进行了一些改良 ,采用晶体囊袋内快速劈裂的方法对 318例 ( 345眼 )白内障病人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和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结果 :全组病例术后一周矫正视力 0 8~ 1 2有 31眼 ,占 8 98% ,0 5~ 0 7有 2 16眼 ,占6 2 6 0 % ,0 5以下 98眼 ,占 2 8 40 %。术后角膜散光为 0 37~ 1 97D ,平均为 ( 0 98± 0 75 )D。 345眼使用超声乳化时间最短为 12s ,最长为 173s ,平均为 ( 82± 2 3)s。所用超声能量为 10 %~ 5 0 % ,平均只有 2 5 %。高能量的释放均在一些核硬为IV级以上的病例 ,IV级核以上病例 ( 12 1眼 )所用的超声能量平均为 31%。超声乳化时间平均为( 10 2± 5 4)s。结论 :该手术方法借助机械劈裂碎核方法 ,使释放的超声能量减少 ,缩短了手术时间 ,从而明显减低对眼部组织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袋内快速劈裂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 软性人工晶体植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