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的生长特性 被引量:45
1
作者 颜天 周名江 钱培元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09-214,共6页
采用多因子实验设计 ,经三维ANOVA统计分析 (TukeyTest) ,研究了温度、盐度和光照强度对鱼毒类赤潮藻———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akashiwo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实验范围温度 (1 2℃、1 9℃、2 5℃、3 2℃ ) ,盐度 (1 0、1 8、2 5、... 采用多因子实验设计 ,经三维ANOVA统计分析 (TukeyTest) ,研究了温度、盐度和光照强度对鱼毒类赤潮藻———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akashiwo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实验范围温度 (1 2℃、1 9℃、2 5℃、3 2℃ ) ,盐度 (1 0、1 8、2 5、3 0、3 5 )和光照强度 0 0 2× 1 0 1 6、0 0 8× 1 0 1 6、0 3× 1 0 1 6、1 6× 1 0 1 6quanta/(cm2 ·s)内 ,各温度和光照强度、以及低盐度 (1 0 ,1 8)和高盐度 (3 5 )之间 ,藻生长率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0 1 )。光照强度和温度、盐度和温度以及这三个因子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互作用 (P <0 0 0 1 ) ,而光照强度和盐度之间无显著的相互作用 (P =0 0 74>0 0 5 ) ,藻生长的最适温度、光照、盐度条件分别为 2 5℃、1 6× 1 0 1 6quanta/(cm2 ·s)、1 0— 3 5 ,这时生长率为 0 .85d-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异 赤潮 生长特性 温度 盐度 光照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潮水体中胶体物质对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和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赵卫红 崔鑫 +2 位作者 王江涛 季乃云 苗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73-580,共8页
2004年2月9~10日在胶州湾发生的柔弱几内亚藻(Guinardia delicatula)赤潮期间分别在3个典型赤潮站位采集表层水样,利用过滤(0.7μm)和切向超滤(1000Daltons)分离赤潮暴发水体中的胶体物质,分析了不同滤液及截留液的有机碳含量,并将赤潮... 2004年2月9~10日在胶州湾发生的柔弱几内亚藻(Guinardia delicatula)赤潮期间分别在3个典型赤潮站位采集表层水样,利用过滤(0.7μm)和切向超滤(1000Daltons)分离赤潮暴发水体中的胶体物质,分析了不同滤液及截留液的有机碳含量,并将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和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在<1000Daltons的超滤液及具有不同含量胶体物质(1000Daltons^0.7μm)的截留液中进行培养。结果发现在发生柔弱几内亚藻赤潮期间水体中的溶解有机碳浓度会增加,特别是胶体有机碳浓度会成倍增长;在不同胶体含量海水中培养的赤潮异弯藻的最大生长率μmax和最大生物量Bf与对照组相比会随着胶体含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大,而中肋骨条藻的最大生长率μmax和最大生物量Bf与对照组相比会随着胶体含量增加而显著降低,表明柔弱几内亚藻赤潮水体中的胶体物质对赤潮异弯藻的生长起促进作用,而对中肋骨条藻的生长起抑制作用。这说明柔弱几内亚藻在增殖过程中所产生的胶体物质具有他感作用,会影响其它微藻的生长,从而可能对柔弱几内亚藻赤潮的形成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弱几内亚 赤潮 胶体 赤潮异 中肋骨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3+)对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江艳 唐欣昀 +2 位作者 陈晓琳 甘旭华 于仁成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53-656,共4页
为探索Fe3+与赤潮发生的关系,采用模拟生长方法研究了Fe3+对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akashiwo)生长的影响。Fe3+是赤潮异弯藻生长的限制因子,低于0.01μmol·L-1会抑制该藻的生长,在0.01 ̄0.05μmol·L-1时赤潮异弯藻的比生长速... 为探索Fe3+与赤潮发生的关系,采用模拟生长方法研究了Fe3+对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akashiwo)生长的影响。Fe3+是赤潮异弯藻生长的限制因子,低于0.01μmol·L-1会抑制该藻的生长,在0.01 ̄0.05μmol·L-1时赤潮异弯藻的比生长速率与Fe3+浓度成正比关系;赤潮异弯藻的最大生长速率μm-Fe=0.2728,Ks-Fe=0.0169μmol·L-1。EDTA是赤潮异弯藻生长的限制因子,EDTA对于赤潮异弯藻生长的限制浓度是0.013μmol·L-1,EDTA浓度小于0.013μmol·L-1时,赤潮异弯藻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EDTA浓度大于0.013μmol·L-1时,赤潮异弯藻的比生长速率与EDTA浓度成正比关系(μ-EDTA=2.0742x-0.0114,r2=0.9248),浓度为0.13μmol·L-1时藻的生长速率接近最大值,赤潮异弯藻的最大生长速率μm-EDTA=0.3114,Ks-EDTA=0.1160μmol·L-1。探讨了不同Fe3+/EDTA比值对赤潮异弯藻生长的影响,Fe3+/EDTA比值为0.2时藻细胞生长速率达到最大,表明比值为0.2时最适合赤潮异弯藻的生长。因此,赤潮异弯藻适合在Fe3+、EDTA浓度分别大于0.05、0.13μmol·L-1、Fe3+/EDTA=0.2的条件下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异 FE^3+ 生长速率 半饱和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TS序列分析的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分子鉴别 被引量:6
4
作者 梁斌 陈斌 +1 位作者 洛昊 郭皓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7-112,共6页
对五株赤潮异弯藻核糖体转录单元内间隔区(ITS区)进行了PCR扩增和序列测定,并结合GenBank中收录的所有赤潮异弯藻ITS序列信息,比较了它们的遗传距离和相似系数,同时结合GenBank中发布的针胞藻纲其他三个属的代表种ITS序列信息,采用邻接... 对五株赤潮异弯藻核糖体转录单元内间隔区(ITS区)进行了PCR扩增和序列测定,并结合GenBank中收录的所有赤潮异弯藻ITS序列信息,比较了它们的遗传距离和相似系数,同时结合GenBank中发布的针胞藻纲其他三个属的代表种ITS序列信息,采用邻接法(neighbour-joining,NJ)和最小进化法(minimum evolution,ME)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五株赤潮异弯藻ITS全序列总长度及碱基组成完全一致,均为538 bp,与GenBank中收录的四株赤潮异弯藻仅有一个碱基不同,遗传距离和相似系数分别为0.002和0.980,而与其他赤潮异弯藻ITS序列完全相同,遗传距离和相似系数分别为0.000和1.000。用两种方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结构完全一致,赤潮异弯藻属与海洋卡盾藻属亲缘关系较近,而与另外两属的亲缘关系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异 ITS 分子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对蒙古裸腹溞(Moina mongolica)和日本新糠虾(Neomysis japonica)的毒性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桃英 聂思宇 +2 位作者 杨欣 高强 蔡生力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6-191,共6页
采用生物急性和慢性毒性实验的方法,研究了赤潮异弯藻对蒙古裸腹溞和日本新糠虾的毒性影响,并初步探讨了赤潮异弯藻导致二者较快死亡的机制。结果发现,赤潮异弯藻不仅对蒙古裸腹溞和日本新糠虾的存活有显著影响,而且使其个体变小、产幼... 采用生物急性和慢性毒性实验的方法,研究了赤潮异弯藻对蒙古裸腹溞和日本新糠虾的毒性影响,并初步探讨了赤潮异弯藻导致二者较快死亡的机制。结果发现,赤潮异弯藻不仅对蒙古裸腹溞和日本新糠虾的存活有显著影响,而且使其个体变小、产幼前发育时间延长、总生殖量降低、平均存活时间缩短,种群数量增长受抑制。显微观察发现,蒙古裸腹溞能摄食赤潮异弯藻,但摄食后,其粪便紧紧地粘在蒙古裸腹溞的肠道末端;日本新糠虾不摄食赤潮异弯藻,但该藻粘附在其触须、附肢以及腹部、尾部的刚毛上,以及作为食物的卤虫幼体也被大量粘附在一起,聚集成团,或通过赤潮异弯藻粘附在日本新糠虾的附肢上。因此赤潮异弯藻很可能通过干扰蒙古裸腹溞和日本新糠虾正常的生理活动,而导致其快速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异 蒙古裸腹滔 日本新糠虾 毒性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的形态特征及其分子序列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何飘霞 王红霞 +2 位作者 陆斗定 戴鑫烽 夏平 《海洋学研究》 2011年第3期155-161,共7页
将采集自东海南麂列岛海域水样进行分离、纯化,从中得到1株针胞藻,将其初步鉴定为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以下称东海藻株),并使用光学和荧光显微镜对其形态特征进行了详尽描述,及通过rDNA ITS序列测定、系统发育进化树构建和... 将采集自东海南麂列岛海域水样进行分离、纯化,从中得到1株针胞藻,将其初步鉴定为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以下称东海藻株),并使用光学和荧光显微镜对其形态特征进行了详尽描述,及通过rDNA ITS序列测定、系统发育进化树构建和Jukes-Cantor距离矩阵分析,研究了其分子进化关系。结果表明:东海藻株(编号为LAMB100718)为单细胞,无细胞壁,背腹略扁,细胞厚度及形态变化较大,细胞核位于细胞中部,略呈圆形,叶绿体周生,呈黄褐色盘状。东海藻株与其它4株赤潮异弯藻rDNA ITS序列比对的结果显示仅有1个碱基位点存在差异。系统发育树显示东海藻株与其它4株赤潮异弯藻聚在一起,属同一物种,支持率为100%。Jukes-Cantor遗传距离矩阵则表明东海藻株与其它4株赤潮异弯藻的rDNA ITS核苷酸差异值范围为0.000~0.004,属于种内差异。综合细胞形态结构和分子序列的比较结果,分布于东海南麂列岛海域的东海藻株确为赤潮异弯藻,这是该种在浙江海域的首次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异 形态特征 RDNA ITS分子序列 东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湾海域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赤潮及其生态特征 被引量:8
7
作者 王惠卿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1991年第1期53-59,共7页
1985~1987年夏季,大连湾发现国内首次记录赤潮种——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赤潮。本文记述了该种赤潮时的适宜生态特征,并指出大连湾海域富营养化及有机污染程度。为控制沿岸排污和深入研究该种赤潮机制提出依据。
关键词 红潮 赤潮异 生态特征 大连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磷农药敌敌畏对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的毒物刺激效应 被引量:8
8
作者 方汉孙 张磊 段舜山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25-1029,共5页
研究了敌敌畏(0.001、0.01、0.1、1、10mg·L-1)对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生长、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可溶性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001、0.01、0.1mg·L-1... 研究了敌敌畏(0.001、0.01、0.1、1、10mg·L-1)对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生长、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可溶性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001、0.01、0.1mg·L-1三个质量浓度处理下,微藻第3~5d的相对增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和10mg·L-1质量浓度处理下,最初微藻增长受抑制,培养7d后出现补偿增长现象。在0.01和0.1mg·L-1敌敌畏质量浓度下,叶绿素a含量和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5.9%和5.2%,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9.0%和11.2%。96h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7.1%和15.3%。和对照组相比,SOD和CAT在24h时主要受抑制作用,48h时SOD活性恢复,趋于和对照组一致,而CAT活性受到强烈诱导。结果显示当敌敌畏浓度低于0.1mg·L-1时,对赤潮异弯藻主要表现刺激生长作用,而当浓度超过1mg·L-1时,主要表现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异 敌敌畏 刺激效应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和Pb对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邓紫云 陈清香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6-127,共12页
以添加了不同浓度的CuSO4和Pb(NO3)2混合液的f/2培养基培养赤潮异弯藻,通过分析藻的最大生长密度、生长周期及比生长率这3个参数与Cu和Pb之间的相关关系,讨论2种重金属对赤潮异弯藻生长的影响以及2种重金属之间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Cu... 以添加了不同浓度的CuSO4和Pb(NO3)2混合液的f/2培养基培养赤潮异弯藻,通过分析藻的最大生长密度、生长周期及比生长率这3个参数与Cu和Pb之间的相关关系,讨论2种重金属对赤潮异弯藻生长的影响以及2种重金属之间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Cu为0~0.02mg·L^-1或Pb为0~0.32mg·L^-1时,对赤潮异弯藻生长有促进作用;当Pb浓度不同的条件下,Cu浓度达到0.5~2.5mg·L^-1时,赤潮异弯藻生长受到明显抑制,甚至无法生长;在Cu浓度不同的条件下,Pb在1~9mg·L^-1范围内,随着浓度的增加,对赤潮异弯藻生长抑制作用逐步增强。在Cu浓度为0~2.5mg·L^-1或Pb浓度为1~9mg·L^-1及两者互作条件下,赤潮异弯藻最大生长密度和生长周期都受到显著影响(P<0.01)。另外,Cu和Pb对赤潮异弯藻比生长率无显著影响,两者相互作用不明显。结合湛江海域已报道的这2种重金属实际含量,进一步评估了海区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 PB 赤潮异 最大生长密度 生长周期 比生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害赤潮藻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姬南京 张珍珍 +1 位作者 黄金旺 申欣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7-136,共10页
浮游植物不仅在食物链中充当贡献者,也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一些种类在某些条件下暴发性增殖或聚集,形成有害藻华,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构成威胁。赤潮异弯藻是形成有害藻华的典型物种,其藻华发生时会造成养殖... 浮游植物不仅在食物链中充当贡献者,也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一些种类在某些条件下暴发性增殖或聚集,形成有害藻华,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构成威胁。赤潮异弯藻是形成有害藻华的典型物种,其藻华发生时会造成养殖鱼类大面积死亡,给水产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有害藻华发生的规模和频次总体呈增加趋势,且相关研究表明气候变暖和二氧化碳水平升高均能刺激赤潮异弯藻的生长。本文主要从赤潮异弯藻物种鉴定、基础生物学研究、生态学研究等几个方面综述了该物种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相关展望,以期为赤潮异弯藻的藻华形成机制研究、藻华防治等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害 赤潮异 气候变化 形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湾赤潮异弯藻赤潮的多元分析 被引量:19
11
作者 王年斌 周遵春 +5 位作者 马志强 韩家波 薛克 宛立 邓欢 宋伦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1-156,共6页
关键词 大连湾 赤潮 赤潮异 多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玛亚历山大藻和赤潮异弯藻对黑褐新糠虾和卤虫的急性毒性作用 被引量:16
12
作者 颜天 谭志军 +3 位作者 李钧 于仁诚 王云峰 周名江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6-81,共6页
以黑褐新糠虾和卤虫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两种典型有毒有害赤潮藻,塔玛亚历山大藻和赤潮异弯藻的毒性.结果表明塔玛亚历山大藻和赤潮异弯藻都能影响糠虾的存活,在96h内塔玛亚历山大藻和赤潮异弯藻对糠虾的半致死浓度分别约为7000和450000个... 以黑褐新糠虾和卤虫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两种典型有毒有害赤潮藻,塔玛亚历山大藻和赤潮异弯藻的毒性.结果表明塔玛亚历山大藻和赤潮异弯藻都能影响糠虾的存活,在96h内塔玛亚历山大藻和赤潮异弯藻对糠虾的半致死浓度分别约为7000和450000个/cm3;在24h内塔玛亚历山大藻和赤潮异弯藻对卤虫存活没有显著影响,而赤潮异弯藻能对卤虫的活力产生强烈的抑制作用,0 1,1 5,5和24h的半抑制浓度分别为15000,7500,4500,3000个/cm3,但在赤潮异弯藻较低浓度为3000个/cm3时,经过48h卤虫的运动能力能够恢复到正常水平.结果表明,这两种有害藻对同一种生物的毒性大小存在差异,而这两种甲壳类生物对同一种有害藻的反应也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玛亚历山大 赤潮异 黑褐新糠虾 卤虫 急性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潮异弯藻对中国对虾感染白斑综合症病毒的影响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李才文 管越强 +2 位作者 于仁诚 张波 俞志明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2-137,共6页
1 引言 白斑综合症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是近年来危害我国乃至世界对虾养殖业的主要流行病原[1-4].WSSV病毒暴发流行范围广、致病性强,自出现以来给对虾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对虾病毒病的发生是对虾自身的健康状况... 1 引言 白斑综合症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是近年来危害我国乃至世界对虾养殖业的主要流行病原[1-4].WSSV病毒暴发流行范围广、致病性强,自出现以来给对虾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对虾病毒病的发生是对虾自身的健康状况、病原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白斑综合症病毒 赤潮异 温度 PH值 盐度 溶解氧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尾藻和小珊瑚藻对赤潮异弯藻克生效应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曲良 肖慧 +3 位作者 王仁君 董栋 冯朝 唐学玺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21-626,共6页
通过共培养的方法,比较了鼠尾藻(Surgassum thunbergii)和小珊瑚藻(Corallina pilulifera)新鲜组织、干粉末、水溶性抽提液、培养水的过滤液对赤潮异弯藻(Heterosigam akashiwo)生长的克生效应。结果表明,鼠尾藻和小珊瑚藻的新鲜组织对... 通过共培养的方法,比较了鼠尾藻(Surgassum thunbergii)和小珊瑚藻(Corallina pilulifera)新鲜组织、干粉末、水溶性抽提液、培养水的过滤液对赤潮异弯藻(Heterosigam akashiwo)生长的克生效应。结果表明,鼠尾藻和小珊瑚藻的新鲜组织对赤潮异弯藻的生长都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与鼠尾藻相比,小珊瑚藻的抑制作用更强。2种大型海藻的干粉末在2个高浓度(1.2,2.4 g.L-1)时对赤潮异弯藻的生长都产生了抑制作用,小珊瑚藻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2种大型海藻高浓度的水溶性抽提液(24 g.L-1)在实验的48 h内使赤潮异弯藻完全致死。在2种大型海藻培养水过滤液对赤潮异弯藻的作用实验中,在一次性添加方式下,小珊瑚藻的培养水过滤液对赤潮异弯藻的生长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在半连续添加方式下,却显著抑制了赤潮异弯藻的生长。与小珊瑚藻相比,无论在一次性还是在半连续添加方式下,鼠尾藻的培养水过滤液对赤潮异弯藻的生长都没有显示出显著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生效应 鼠尾 小珊瑚 赤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起始浓度对塔玛亚历山大藻和赤潮异弯藻种群竞争的影响 被引量:24
15
作者 董云伟 董双林 刘相义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64-968,共5页
初步分析了起始浓度对塔玛亚历山大藻 (AlexandriumtamarenseBalech)和赤潮异弯藻 (HeterosigmaakashiwoHa da)种群增长的影响。在单种培养的情况下 ,A .tamarense与H .akashiwo的生长曲线可用逻辑斯谛增长模型拟合。不同起始浓度 ( 0 .... 初步分析了起始浓度对塔玛亚历山大藻 (AlexandriumtamarenseBalech)和赤潮异弯藻 (HeterosigmaakashiwoHa da)种群增长的影响。在单种培养的情况下 ,A .tamarense与H .akashiwo的生长曲线可用逻辑斯谛增长模型拟合。不同起始浓度 ( 0 .2× 10 4,0 .5× 10 4,0 .8× 10 4cell/mL)对A .tamarense环境容纳量 (K)有明显的影响 ,随起始浓度的增加K有减小的趋势。H .akashiwo种群瞬时增长率 (r)随起始浓度增加而增加。按不同接种比例进行混合培养 ,不同起始浓度对 2种藻竞争的结果具有明显影响。当接种比例为A .tamarense∶H .akashiwo(A∶H) =1∶4时 ,H .akashiwo在竞争中占优势 ,而当A∶H =1∶1及A∶H =4∶1时 ,A .tamarense在竞争中占优势。竞争结果不仅受营养盐限制 ,克生物质对竞争结果亦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玛亚历山大 赤潮异 起始浓度 种间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缘管浒苔对赤潮异弯藻的克生效应 被引量:30
16
作者 许妍 董双林 于晓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681-2685,共5页
利用共存培养系统研究了缘管浒苔(E nterom orpha linza)新鲜组织和干粉末对赤潮异弯藻(H eterosigm a akash iw o)生长的克生效应。共存实验结果表明,缘管浒苔新鲜组织和干粉末对赤潮异弯藻生长均有强烈的克生效应。同时,研究了缘管浒... 利用共存培养系统研究了缘管浒苔(E nterom orpha linza)新鲜组织和干粉末对赤潮异弯藻(H eterosigm a akash iw o)生长的克生效应。共存实验结果表明,缘管浒苔新鲜组织和干粉末对赤潮异弯藻生长均有强烈的克生效应。同时,研究了缘管浒苔培养水过滤液对赤潮异弯藻的克生作用。赤潮异弯藻在缘管浒苔培养水过滤液的半连续添加方式下生长受到明显的克制作用,但在一次性培养方式下生长未受到明显的抑制作用,说明克生物质的连续分泌是有效克制赤潮异弯藻生长的关键;煮沸的大藻培养水过滤液对微藻的生长无抑制作用,表明克生物质在高温下不稳定和易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缘管浒苔 赤潮异 克生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大型海藻对赤潮异弯藻生长抑制效应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3
17
作者 许妍 董双林 金秋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75-477,共3页
利用共存培养系统研究了大型海藻缘管浒苔、刚毛藻、石花菜、鸭毛藻、扇形拟伊藻、蜈蚣藻、海黍子、脆江蓠对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akashiwo)生长的抑制效应并和孔石莼的作用进行比较。实验指出:孔石莼和缘管浒苔对赤潮异弯藻的抑制效... 利用共存培养系统研究了大型海藻缘管浒苔、刚毛藻、石花菜、鸭毛藻、扇形拟伊藻、蜈蚣藻、海黍子、脆江蓠对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akashiwo)生长的抑制效应并和孔石莼的作用进行比较。实验指出:孔石莼和缘管浒苔对赤潮异弯藻的抑制效应最强,石花菜次之;扇形拟伊藻、蜈蚣藻、刚毛藻、脆江蓠、海黍子虽表现出抑制作用但较差;鸭毛藻的抑制效应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海 赤潮异 生长抑制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赤潮异弯藻生长速率及细胞体积和生化组成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燕 宋洪军 +1 位作者 李艳 李瑞香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1-46,共6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温度对赤潮异弯藻生长速率、细胞体积和生化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赤潮异弯藻在10~30℃之间均能正常生长,25℃时生长速率最高,25℃为其最适生长温度;赤潮异弯藻的细胞体积随着温度的升高大致呈逐渐减小的趋势,10...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温度对赤潮异弯藻生长速率、细胞体积和生化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赤潮异弯藻在10~30℃之间均能正常生长,25℃时生长速率最高,25℃为其最适生长温度;赤潮异弯藻的细胞体积随着温度的升高大致呈逐渐减小的趋势,10℃时细胞体积最大(823.89μm^3),25℃时细胞体积最小(387.98 μm^3).进一步分析表明,赤潮异弯藻生长速率与细胞体积(对数值)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在10~25℃之间,赤潮异弯藻单个细胞的碳、氮含量随着温度的升高呈逐渐减少的趋势,其单位体积细胞的碳、氮含量却呈单峰变化(15℃时结果为峰值)现象;叶绿素α含量在单个细胞和单位体积细胞两个层次上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一致,即其在整个温度区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赤潮异弯藻细胞C∶Chlα和N∶Chla随着温度的升高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均在10℃时最大,在25℃时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异 温度 生长速率 细胞体积 生化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潮异弯藻有色可溶性有机物的变化以及对其他微藻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蒋莹 骆其君 +3 位作者 严小军 周成旭 刘宝宁 王霖红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0-35,共6页
赤潮消长显著影响海洋中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DOM)的变化。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是一种常发的鱼毒性赤潮种类,是产生CDOM较显著的种类。本文以赤潮异弯藻CDOM为研究对象,分析了CDOM在种群消长中的变化特征,研究了光对赤潮异弯... 赤潮消长显著影响海洋中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DOM)的变化。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是一种常发的鱼毒性赤潮种类,是产生CDOM较显著的种类。本文以赤潮异弯藻CDOM为研究对象,分析了CDOM在种群消长中的变化特征,研究了光对赤潮异弯藻CDOM组成物质变化的影响,并就此变化对其他微藻种群生长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1)以紫外吸收的定量变化为指标,赤潮异弯藻CDOM的量与种群消长呈互逆相关:种群密度增加,CDOM降低;种群密度降低,CDOM增加;长期培养种群中,CDOM含量增加。(2)光对该藻产生的CDOM物质组成和定量有显著影响,紫外照射能显著漂白CDOM,类腐殖质和腐殖酸降解明显。(3)该藻CDOM变化影响其他微藻种群生长:CDOM显著促进微小卡罗藻(Karlodinium micrum)、小硅藻(Nitzschia closterium f.minutissima)的种群生长,受光降解后对小硅藻的促进作用降低,但对微小卡罗藻的促进作用不变;CDOM抑制海洋原甲藻(Prorocenturm micans)种群生长,光降解后,其抑制作用降低。赤潮异弯藻赤潮产生的大量且稳定的CDOM可以影响海洋微型生物群落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异(heterosi gma akashiwo) 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DOM) 光学性质 微型 种群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因子对赤潮异弯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葛蔚 生丽丹 柴超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9-73,共5页
以赤潮异弯藻为材料,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氮、磷、微量元素混合液和维生素混合液对赤潮异弯藻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对数期和稳定期,4种营养因子中对赤潮异弯藻生长影响的顺序为磷>维生素>氮≥微量元素;在衰亡期,营养... 以赤潮异弯藻为材料,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氮、磷、微量元素混合液和维生素混合液对赤潮异弯藻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对数期和稳定期,4种营养因子中对赤潮异弯藻生长影响的顺序为磷>维生素>氮≥微量元素;在衰亡期,营养因子中对赤潮异弯藻生长影响的顺序为氮>磷>维生素>微量元素。在对数期,氮、磷、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营养因子的最适浓度分别为880、18、10.55、0.32μmol/L;在稳定期和衰亡期,最适浓度分别为2640、108、21.1、0.96μmol/L。各营养因子在不同时期均对赤潮异弯藻的增殖具有显著影响(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异 营养因子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