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赖氨匹林对血小板聚集粘附和血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季勇 陶亮 +1 位作者 齐志敏 饶曼人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26-329,共4页
赖氨匹林(LAS)体内给药90.4mg·kg-1(相当于乙酸水杨酸50mg·kg-1)可明显抑制凝血酶和胶原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并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LAS90.4mg·kg-1可... 赖氨匹林(LAS)体内给药90.4mg·kg-1(相当于乙酸水杨酸50mg·kg-1)可明显抑制凝血酶和胶原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并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LAS90.4mg·kg-1可降低大鼠血小板粘附率,呈剂量依赖性地减轻实验性血栓的重量,同时LAS70mg·kg-1可明显延长小鼠尾动脉出血时间。上述结果提示: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降低血小板的粘附性是LAS抗血栓和延长小鼠尾动脉出血时间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氨匹林 乙酰水杨酸 血栓 血小板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赖氨匹林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乃菊 陈天平 +4 位作者 董淑英 张月林 李筱俊 余美玲 祝晓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212-1215,共4页
目的探讨ERK1/2信号通路在赖氨匹林(aspisol)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抑制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采用MTT比色法、标准细胞集落形成分析法和Annexin V/PI双染法分析不同浓度aspisol(1、5、10mmol·L-1)对HeLa细胞增殖、细胞集落形成及细胞凋... 目的探讨ERK1/2信号通路在赖氨匹林(aspisol)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抑制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采用MTT比色法、标准细胞集落形成分析法和Annexin V/PI双染法分析不同浓度aspisol(1、5、10mmol·L-1)对HeLa细胞增殖、细胞集落形成及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1/2)/磷酸化(P-ERK1/2)和COX-2的表达。结果 aspisol(1、5、10mmol·L-1)可呈浓度依赖性抑制HeLa细胞的生长、降低克隆形成数量、诱导HeLa细胞的早期凋亡率、下调P-ERK1/2及COX-2的表达水平(P<0.01),但不影响总ERK表达(P>0.05)。结论 aspisol对宫颈癌HeLa细胞有抑制增殖、诱导凋亡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ERK1/2的活化进而下调COX-2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氨匹林 HELA细胞 信号通路 ERK1/2 COX-2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赖氨匹林对B16黑色素瘤的增殖抑制及促凋亡作用 被引量:6
3
作者 郑海伦 张月林 祝晓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73-1377,共5页
目的探讨赖氨匹林(aspisol)在体外和体内对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方法利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赖氨匹林对B16细胞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用细胞悬液法将B16黑色素瘤细胞接种于小鼠前肢腋窝皮下,制备可移... 目的探讨赖氨匹林(aspisol)在体外和体内对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方法利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赖氨匹林对B16细胞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用细胞悬液法将B16黑色素瘤细胞接种于小鼠前肢腋窝皮下,制备可移植肿瘤模型。次日给予不同浓度的赖氨匹林腹腔注射,每天1次,共28天,用达卡巴嗪(dacarbazine,DTIC)和生理盐水分别作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计算aspisol的抑瘤率;原位凋亡检测法(TUNEL)检测赖氨匹林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免疫组化法检测aspisol对小鼠肿瘤组织的Survivin、C-erbB-2表达的影响。结果Aspisol可抑制B16细胞增殖,最大抑制率为(68.78±1.27)%,诱导B16细胞凋亡,最大凋亡率为15.8%。200、400、800mg·kg-1aspisol对小鼠黑色素瘤的抑瘤率分别为15.0%、32.3%、49.4%,40mg·kg-1DTIC的抑瘤率为51.4%。各给药组肿瘤细胞均呈现明显凋亡形态改变,不同浓度aspisol均明显下调小鼠肿瘤组织的Survivin、C-erbB-2表达。结论Aspisol在体外和体内能够抑制小鼠B16黑色素瘤增殖和诱导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Survivin、C-erbB-2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氨匹林 非甾体类抗炎药 黑色素瘤 细胞凋亡 Survivin C—erbB-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赖氨匹林与可待因和杜冷丁治疗癌痛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李同度 丁永为 +1 位作者 黄桂华 翁文余 《中国肿瘤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9-42,共4页
用国产赖氨匹林(Lysinipinum)与可待因和杜冷丁以自身对比法治疗44例癌痛患者。结果,显著有效率(明显缓解+完全缓解)分别为90.9%(40/44),61.4%(27/44)和966%(28/29);镇痛起效... 用国产赖氨匹林(Lysinipinum)与可待因和杜冷丁以自身对比法治疗44例癌痛患者。结果,显著有效率(明显缓解+完全缓解)分别为90.9%(40/44),61.4%(27/44)和966%(28/29);镇痛起效时间分别为18.7±10.5分钟,19.1±8.1分钟和12.2±4.6分钟;镇痛时间分别为7.2±2.1小时.3.6±1.6小时和5.8±2.7小时。疼痛程度和部位对各药镇痛作用均无显著影响。未见赖氨匹林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氨匹林 癌痛 对比研究 可待因 杜冷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赖氨匹林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机制初探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月林 李筱俊 +2 位作者 郑海伦 吴华璞 祝晓光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758-761,共4页
背景与目的:有研究证实非类固醇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try drugs,NSAIDs)通过抑制环氧合酶(cyclooxygenase,COX)-2干扰致癌作用,但并不是唯一机制。本实验探讨非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赖氨匹林(aspisol)对... 背景与目的:有研究证实非类固醇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try drugs,NSAIDs)通过抑制环氧合酶(cyclooxygenase,COX)-2干扰致癌作用,但并不是唯一机制。本实验探讨非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赖氨匹林(aspisol)对体外培养的雌激素受体(ER)阴性(MDA-MB-231)和阳性(MCF-7)人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ERK(extracellular sigal-regulated kinase,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应用MTT比色法分析细胞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凋亡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赖氨匹林对两种乳腺癌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磷酸化(P-ERK)的表达的影响。结果:1~10mmol/L赖氨匹林可抑制MDA-MB-231、MCF-7细胞的生长,且其作用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药物浓度越大,时间越长,抑制作用越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1)。赖氨匹林(1,5,10mmol/L)作用24h后诱导MDA-MB-231细胞的早期凋亡率分别为(5.76±1.02)%、(10.28±1.95)%、(15.41±2.14)%,与对照组(0.27±0.17)%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并呈浓度依赖性。赖氨匹林(1,5,10mmol/L)作用24h后诱导MCF-7细胞的早期凋亡率分别为(4.62±1.05)%、(6.86±2.51)%、(11.40±3.56)%,与对照组(0.21±0.11)%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并呈浓度依赖性。赖氨匹林可不同程度下调两种乳腺癌细胞P-ERK的表达水平(P〈0.01),但不影响总ERK表达(P〉0.05)。结论:赖氨匹林对ER阳性和ER阴性乳腺癌细胞均有抑制增生,诱导凋亡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乳腺癌ER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氨匹林 乳腺癌 ER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赖氨匹林和阿斯匹林镇痛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张艳 李卫平 +2 位作者 明亮 江琴 马传庚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2期100-101,共2页
目的观察赖氨匹林和阿斯匹林的镇痛作用。方法小鼠扭体法及热板法。结果赖氨匹林ig给药2种剂量(90.4及180.8mg·kg-1)对小鼠热板法中的痛反应潜伏期均有延长作用,可显著提高小鼠痛阈。赖氨匹林ig给药3种剂... 目的观察赖氨匹林和阿斯匹林的镇痛作用。方法小鼠扭体法及热板法。结果赖氨匹林ig给药2种剂量(90.4及180.8mg·kg-1)对小鼠热板法中的痛反应潜伏期均有延长作用,可显著提高小鼠痛阈。赖氨匹林ig给药3种剂量(45.2,90.4及180.8mg·kg-1)均可明显减少小鼠扭体反应次数。赖氨匹林icv给药也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结论赖氨匹林有较好的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 阿斯 赖氨匹林 镇痛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赖氨匹林与阿斯匹林抗血小板聚集疗效的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陶剑虹 刘中英 +1 位作者 李英 刘明江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1年第1期41-42,共2页
目的 比较赖氨匹林与阿斯匹林对血小板聚集率和粘附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单盲法,赖氨匹林组30例.服用赖氨匹林200mg qd×14d;阿斯匹林组30例,服用肠溶阿斯匹林100mg qd×14d,治疗前后测定血小板聚集率和粘附率。结果两组服药... 目的 比较赖氨匹林与阿斯匹林对血小板聚集率和粘附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单盲法,赖氨匹林组30例.服用赖氨匹林200mg qd×14d;阿斯匹林组30例,服用肠溶阿斯匹林100mg qd×14d,治疗前后测定血小板聚集率和粘附率。结果两组服药后血小板聚集率和粘附率均明显下降(P<0.01)。结论赖氨匹林能够确切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和粘附率,疗效与阿斯匹林相似,副作用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氨匹林 阿斯 血小板聚集率 血小板粘附率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用赖氨匹林和呋喃苯胺酸的平喘作用
8
作者 张艳 明亮 +2 位作者 李卫平 祝晓光 任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3期182-183,共2页
目的探讨合用赖氨匹林和呋喃苯胺酸的平喘作用。方法采用整体动物引喘法和兔改良肺溢流法观察合用赖氨匹林和呋喃苯胺酸(超声雾化给药)的平喘作用和对兔支气管平滑肌张力的影响。结果赖氨匹林150mgkg-1+呋喃苯胺酸20mg... 目的探讨合用赖氨匹林和呋喃苯胺酸的平喘作用。方法采用整体动物引喘法和兔改良肺溢流法观察合用赖氨匹林和呋喃苯胺酸(超声雾化给药)的平喘作用和对兔支气管平滑肌张力的影响。结果赖氨匹林150mgkg-1+呋喃苯胺酸20mgkg-1,赖氨匹林300mgkg-1+呋喃苯胺酸20mgkg-1均可明显延长豚鼠的引喘潜伏期及减少兔肺溢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喘作用 豚鼠 赖氨匹林 呋喃苯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氟沙星与地塞米松和赖氨匹林的配伍实验
9
作者 李成玲 何颖羲 +1 位作者 孔祥武 王欣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1期74-74,共1页
关键词 氧氟沙星 地塞米松 赖氨匹林 配伍实验 药物 抗生素 激素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肠外营养加用赖氨匹林对严重感染犬血清细胞因子及感染预后的影响
10
作者 舒志军 黎介寿 +2 位作者 刘放南 于春华 潘震寰 《肠外与肠内营养》 1995年第3期151-153,共3页
成年健康杂种犬20只,体重9.2±1.3kg,用腹腔内注射活菌及粪便悬液的方法,造成严重腹腔感染模型。然后,随机分成三组,第一组为对照组,经外周静脉输注等渗盐水;第二组为TPN组,经腔静脉输入TPN混合液,含非蛋... 成年健康杂种犬20只,体重9.2±1.3kg,用腹腔内注射活菌及粪便悬液的方法,造成严重腹腔感染模型。然后,随机分成三组,第一组为对照组,经外周静脉输注等渗盐水;第二组为TPN组,经腔静脉输入TPN混合液,含非蛋白质热能292kJ·kg-1/d,含氮0.56g·kg-1/d;第三组为TPN+赖氨匹林(ASP)组,在输注TPN液同时,加用ASP20mg·kg-1/d。营养支持于感染后6h开始,持续72h。研究结果显示,TPN组及TPN+ASP组在营养支持第6小时平均动脉压(MAP)较支持前显著回升;72h内对照组有5只动物死于严重感染(5/7),而TPN组死亡3只(3/6),TPN+ASP组死亡2只(2/7);对照组TNF及IL-6持续升高,在第72小时,TPN+ASP组细胞因子测定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显示较低的血清PGE2浓度和3d内24h尿3-甲基组氨酸排出量。本研究结果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感染 赖氨匹林 全肠外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赖氨匹林致哮喘1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温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3554-3554,共1页
患儿男,14岁,以发热3d为主诉,于2009年2月3日来我院就诊,查体:体温39.3℃,神清,状可,气平,无皮疹,咽部充血明显,双侧扁桃体Ⅱ° 肿大,充血,双肺未闻干湿啰音,心音有力,
关键词 注射用赖氨匹林 致哮喘 咽部充血 扁桃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赖氨匹林中的阿司匹林及游离水杨酸 被引量:20
12
作者 董煜 赵远征 张怡娜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77-278,共2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同时测定注射用赖氨匹林中阿司匹林和游离水杨酸含量的方法。采用的色谱柱为HypersilBDSC18柱 ,流动相为甲醇 水 冰醋酸 (体积比为 35∶6 5∶3) ,检测波长为 2 80nm。阿司匹林和水杨酸的质量浓度分别为 0 ...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同时测定注射用赖氨匹林中阿司匹林和游离水杨酸含量的方法。采用的色谱柱为HypersilBDSC18柱 ,流动相为甲醇 水 冰醋酸 (体积比为 35∶6 5∶3) ,检测波长为 2 80nm。阿司匹林和水杨酸的质量浓度分别为 0 0 2 8g/L~ 0 14 1g/L和 0 77mg/L~ 3 85mg/L时线性关系良好 ,其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 9999和 0 9998;加样回收率分别为 99 2 7% (RSD =0 8% )及 99 6 1% (RSD =1 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定 游离水杨酸 高效液相色谱 阿司 赖氨匹林 消炎镇痛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比林联合中药治疗外感高热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林 罗丽英 刘晓香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9期37-38,共2页
目的探讨高热病人应用来比林注射退热后饮用防感汤结合被服覆盖与糜粥自养的护理效果。方法将 10 6例急诊发热病人分为观察组 6 6例和对照组 4 0例 ,对照组在应用来比林后加以被服覆盖与糜粥自养 ;观察组加服防感汤。比较两组降温效果... 目的探讨高热病人应用来比林注射退热后饮用防感汤结合被服覆盖与糜粥自养的护理效果。方法将 10 6例急诊发热病人分为观察组 6 6例和对照组 4 0例 ,对照组在应用来比林后加以被服覆盖与糜粥自养 ;观察组加服防感汤。比较两组降温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退热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χ2 =11.98,P <0 .0 1) ,反弹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亦显著低于对照组 (均P <0 .0 1)。结论来比林注射退热后饮用防感汤结合被服覆盖与糜粥自养有利于快速降温 ,减少过度发汗等引起的不良反应 ,降低降温后的反弹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 赖氨匹林 植物 药用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毒宁注射液辅助治疗老年呼吸道感染急性发热51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涛 魏捷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4期423-424,共2页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辅助治疗老年呼吸道感染急性发热的疗效。方法将老年呼吸道感染急性发热患者10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49例。治疗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加入热毒宁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5...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辅助治疗老年呼吸道感染急性发热的疗效。方法将老年呼吸道感染急性发热患者10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49例。治疗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加入热毒宁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加入赖氨匹林注射液0.9 g,静脉滴注。测量治疗前及治疗后1,2,4,6,12 h的体温,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给药1,2,6,12 h时退热效果差异有极显著性或显著性(P<0.01,P<0.01,P<0.05,P<0.01),治疗组退热平缓、作用有效而持久,对照组退热迅猛而作用时间相对较短;治疗组未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6%。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比赖氨匹林更适合治疗老年呼吸道感染的急性发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毒宁注射液 赖氨匹林 感染 呼吸道 急性发热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拉帕米对血栓形成及血清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巍 刘媛 +1 位作者 黄艳 季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80-1083,共4页
目的:探讨维拉帕米(Verapamil)对于血栓形成以及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大鼠体内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维拉帕米(5,10,20mg/kg)、赖氨匹林(4.5mg/kg)以及溶剂(生理盐水2ml)。利用大鼠颈总动脉-颈外静脉血流旁路法观察维... 目的:探讨维拉帕米(Verapamil)对于血栓形成以及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大鼠体内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维拉帕米(5,10,20mg/kg)、赖氨匹林(4.5mg/kg)以及溶剂(生理盐水2ml)。利用大鼠颈总动脉-颈外静脉血流旁路法观察维拉帕米对血栓形成的影响,并与赖氨匹林比较;同时观察维拉帕米对于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提取血清,通过硝酸还原酶法测定一氧化氮(NO)代谢产物,以反映NO的水平。结果:维拉帕米可以呈浓度依赖性的降低血小板的聚集率,明显降低血栓的形成,结论:维拉帕米可能通过提高NO的水平来改善血小板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拉帕米 血小板聚集率 血栓形成 一氧化氮(NO) 赖氨匹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