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79
篇文章
<
1
2
…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
42
1
作者
杜海娥
李正
郑煜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2期159-165,共7页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以下简称“双评价”)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合理布局建设空间的依据。本文首先探讨双评价的概念内涵,然后梳理双评价的实践研究现状,进而总结归纳双评价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分析发现...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以下简称“双评价”)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合理布局建设空间的依据。本文首先探讨双评价的概念内涵,然后梳理双评价的实践研究现状,进而总结归纳双评价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分析发现: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最早为单因素评价,主要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环境、生态和灾害承载力等进行评价,后期由于区域环境的复杂性逐渐转变为综合指标评价。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指标体系涵盖各个方面,并已形成多要素叠置综合评价、空间作用及其趋势模拟、基于生态位的适宜性评价和参与式综合评价四种适宜性评价方法。未来的双评价应广泛借鉴区域环境评价的相关学科理论与方法,构建完善的研究体系,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推动指标体系规范与统一,完善评估框架与技术方法,研发开放式评价系统,构建可与空间管制政策对接的适宜性分类体系,扩展适宜性评价的案例研究和应用范围,同时应促进宏观空间开发适宜性和微观建设适宜性的统一和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
环境
承载能力
评价
国土空间开发
适宜性
评价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土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研究
2
作者
嘎毕日
石建军
+2 位作者
常屹冉
王俊枝
赖其力孟格
《现代农业》
2018年第11期64-66,共3页
文章按照国家印发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技术方法(试行)》(以下简称"《技术方法(试行)》"),深入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土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基础评价的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并结合内蒙古自治区地域特点在《技术...
文章按照国家印发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技术方法(试行)》(以下简称"《技术方法(试行)》"),深入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土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基础评价的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并结合内蒙古自治区地域特点在《技术方法(试行)》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土地资源评价指标。研究成果表明修正后的方法更符合自治区土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
资源
评价
内蒙古自治区
环境
承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信息系统-以河南省为例
3
作者
王天明
梁建平
+1 位作者
张岩岩
史江臣
《科学技术创新》
2025年第1期39-43,共5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信息系统。该系统旨在监测和评估特定区域内的资源利用情况以及环境负荷,从而提供及时的预警和管理建议。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系统能够识别资源利用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和潜在风险,为决策者提供预...
本文介绍了一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信息系统。该系统旨在监测和评估特定区域内的资源利用情况以及环境负荷,从而提供及时的预警和管理建议。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系统能够识别资源利用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和潜在风险,为决策者提供预警信息和可持续管理策略。该系统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
环境
承载能力
监测预警
信息系统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以湘潭市岳塘区为例
被引量:
4
4
作者
张剑
赵进勇
+2 位作者
韩会玲
彭文启
付意成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52-56,90,共6页
为全面系统地分析湘潭市岳塘区水资源-环境的整体承载状况,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涵盖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等16项指标的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借助于SPSS 19.0软件分析了岳塘区2005~2015年的水资源-环境承载能...
为全面系统地分析湘潭市岳塘区水资源-环境的整体承载状况,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涵盖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等16项指标的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借助于SPSS 19.0软件分析了岳塘区2005~2015年的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13~2015年岳塘区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处于I级(优秀)状况;除2007,2011年有较小的波动外,总体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承载能力变化主要受城镇污水处理率、万元GDP用水量、人均水资源量等指标的影响。研究成果可为岳塘区产业结构调整、用水方式改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
资源
-
环境
承载能力
主成分分析法
岳塘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铜川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分析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靳姗姗
杨咪
石军孝
《陕西水利》
2024年第2期39-41,44,共4页
监测分析水资源承载能力,是贯彻落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优质发展专题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有关要求而开展的一项工作。以铜川市为试点,进行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分析评价方法研究,为全面...
监测分析水资源承载能力,是贯彻落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优质发展专题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有关要求而开展的一项工作。以铜川市为试点,进行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分析评价方法研究,为全面推进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分析工作和提高监测分析水平积累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川市
水
资源
承载能力
监测
分析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多目标分析评价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
38
6
作者
方国华
胡玉贵
徐瑶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13,共5页
明确水资源承载能力具有时空、可持续、社会经济和生态4个方面的内涵,指出水资源承载能力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涉及水资源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关系,建立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合...
明确水资源承载能力具有时空、可持续、社会经济和生态4个方面的内涵,指出水资源承载能力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涉及水资源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关系,建立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多目标分析评价模型;利用所建立的模型,分析评价了江苏省张家港市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包括现状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和未来2010年水资源承载能力预测,给出了合理的评价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
资源
承载能力
社会经济
生态
环境
多目标
评价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深圳市水资源承载能力模糊综合评价
被引量:
33
7
作者
陈洋波
李长兴
+1 位作者
冯智瑶
陈俊合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0-14,共5页
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深圳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综合评价,评价指标包括人均GDP、万元GDP综合耗水率、城镇居民人均月生活用水量、废污水排放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水质优良率、植被覆盖率和水资源综合管理效率,并...
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深圳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综合评价,评价指标包括人均GDP、万元GDP综合耗水率、城镇居民人均月生活用水量、废污水排放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水质优良率、植被覆盖率和水资源综合管理效率,并将其分成高中低3级,参照国内不同地区的指标值,提出了评价指标分级的标准值;采用线性函数作为模糊隶属度计算的函数形式,提出了对计算结果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的计算方法和评价标准。采用此方法对深圳市2002年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论为深圳市2002年水资源承载能力处于适载的临界范围,有较强的超载迹象,应采取措施提高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
资源
承载能力
评价
指标
模糊
评价
深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太湖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模糊综合评价
被引量:
26
8
作者
孙远斌
高怡
+1 位作者
石亚东
徐枫
《水资源保护》
CAS
2011年第1期20-23,33,共5页
在充分考虑太湖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基础上,采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反应模型,突出生态环境影响因子,建立符合太湖流域自身特点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按照水资源状态、水资源与社会经济、水资...
在充分考虑太湖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基础上,采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反应模型,突出生态环境影响因子,建立符合太湖流域自身特点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按照水资源状态、水资源与社会经济、水资源与生态环境3个方面对指标进行分类,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对太湖流域2000—2006年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模糊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太湖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总体水平处于适载与超载的临界状态,提升空间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
资源
承载能力
DPSIR模型
评价
指标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
评价
法
太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成都市水资源及水环境承载能力分析
被引量:
14
9
作者
薛小妮
甘泓
+1 位作者
游进军
牛存稳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4-18,共5页
本文在分析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定义及研究意义的基础上,分别利用三层次分析方法和基于一维水质模拟的纳污能力模型计算了成都市不同水平年的水资源与水环境承载能力,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现状条件下成都市的水环境承...
本文在分析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定义及研究意义的基础上,分别利用三层次分析方法和基于一维水质模拟的纳污能力模型计算了成都市不同水平年的水资源与水环境承载能力,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现状条件下成都市的水环境承载能力对用水的限制更为严格,而未来水资源承载能力逐渐开始制约社会经济发展。为此,只有以水资源承载能力及水环境承载能力作为控制点,才能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
资源
承载能力
水
环境
承载能力
三层次分析法
一维水质模型
成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典型草原区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
9
10
作者
龙胤慧
郭中小
+3 位作者
廖梓龙
徐晓民
刘华琳
宋一凡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22-226,共5页
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是典型草原区生态系统得以维持的关键因素,也是牧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该文提出了基于模糊评价的指标体系法、承载能力计算模型、GIS方法三种典型草原区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方法,以达茂旗为研究区域,对200...
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是典型草原区生态系统得以维持的关键因素,也是牧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该文提出了基于模糊评价的指标体系法、承载能力计算模型、GIS方法三种典型草原区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方法,以达茂旗为研究区域,对2009年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了评价与分析。在指标体系法中,因为人口密度较低、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故全旗水资源社会承载能力较强;北部的巴音花镇及满都拉镇因工业较少,其水资源承载能力经济层为承载一般的状态;在承载能力计算模型中,人口、工农业分布密集的百灵庙镇人口与经济均存在超载的情况,全旗只有巴音花镇和满都拉镇生态承载能力有富余;在基于GIS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中,达茂旗中南部的百灵庙镇、乌克镇、石宝镇等地水资源承载能力均处于较弱甚至弱的状态,北部的巴音花镇、满都拉镇水资源承载能力则较强。三种方法的评价结果均表明达茂旗水资源承载能力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草原区
水
资源
承载能力
评价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模糊可变模型与方法
被引量:
22
11
作者
陈守煜
胡吉敏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5,共5页
应用可变模糊集理论,提出了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的模糊可变集合方法。将该方法用于陕西省关中平原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综合评价,结果为:西安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在2级与3级之间;咸阳、宝鸡、渭南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
应用可变模糊集理论,提出了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的模糊可变集合方法。将该方法用于陕西省关中平原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综合评价,结果为:西安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在2级与3级之间;咸阳、宝鸡、渭南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为2级;整个关中平原区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为2级。该理论模型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水资源系统问题的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资源
承载能力
模糊可变
评价
综合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江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
被引量:
8
12
作者
王好芳
窦实
郭乐
《水资源保护》
CAS
2009年第1期40-43,共4页
根据东江流域水资源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作用,建立东江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东江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东江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呈现中上游高、下游低的...
根据东江流域水资源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作用,建立东江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东江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东江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呈现中上游高、下游低的分布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
资源
承载能力
模糊综合
评价
东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土高原小流域雨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
被引量:
4
13
作者
赵西宁
冯浩
+1 位作者
吴普特
王万忠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33-35,共3页
研究提出黄土高原小流域雨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概念,建立了小流域雨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所建模型对黄土高原11个国家科技攻关试验区小流域雨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关键词
小流域
雨水
资源
承载能力
模型
综合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辽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
7
14
作者
何俊仕
刘洋
+2 位作者
韩宇舟
付玉娟
张静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4-27,共4页
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筛选辽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指标,提取了对其具有解释能力的评价指标并运用密切值法评价了筛选指标。评价结果与模糊综合评判结果一致,可供借鉴。
关键词
辽河流域
水
资源
承载能力
偏最小二乘法
密切值法
评价
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鄂尔多斯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
16
15
作者
高瑞忠
李和平
+1 位作者
佟长福
格日乐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9-142,147,共5页
水资源是一种战略性资源,对于区域生态环境安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水资源承载力是进行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和确定社会经济发展方向的基础。鄂尔多斯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通过对鄂尔多斯市水资源承载...
水资源是一种战略性资源,对于区域生态环境安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水资源承载力是进行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和确定社会经济发展方向的基础。鄂尔多斯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通过对鄂尔多斯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综合评价,实现对于鄂尔多斯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总体把握,为鄂尔多斯市的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相似评价模型对鄂尔多斯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尽管水资源开发仍具有一定的潜力,但应当开始重视水资源的综合管理,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市
水
资源
承载能力
综合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江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被引量:
6
16
作者
王好芳
郭乐
窦实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2-54,57,共4页
根据东江流域水资源状况、社会发展水平及经济结构等特点,建立东江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东江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东江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呈现中上游高下游低的分布趋势,对此提出水资...
根据东江流域水资源状况、社会发展水平及经济结构等特点,建立东江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东江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东江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呈现中上游高下游低的分布趋势,对此提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以促进流域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
资源
承载能力
模糊综合
评价
可持续利用
东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资源承载能力三层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
7
17
作者
袁鹰
甘泓
+2 位作者
汪林
王忠静
游进军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6年第3期13-17,共5页
在总结已有水资源承载能力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定义,提出了水资源承载能力三个层次的概念,即水资源承载主体的水资源系统、作为承载客体的社会经济系统及生态环境系统和承载水平以及水资源合理配置下的主客体耦合,并建立指标体系的4...
在总结已有水资源承载能力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定义,提出了水资源承载能力三个层次的概念,即水资源承载主体的水资源系统、作为承载客体的社会经济系统及生态环境系统和承载水平以及水资源合理配置下的主客体耦合,并建立指标体系的4点原则,即目的性原则、可证实性原则、适当超前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水资源承载能力三个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指标体系计算出了海南省水资源承载能力状况,而评价结果与海南现状实际情况也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
资源
承载能力
水
资源
评价
指标
指标体系
三个层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熵权属性识别模型的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
被引量:
7
18
作者
陈南祥
申瑜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8-50,共3页
叙述了基于熵权的属性识别模型的建立过程,并将其应用于陕西省关中平原的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的评价,得出该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已有相当的规模,但仍有一定的开发利用潜力,水资源的供给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该区内的社会发展,与实际...
叙述了基于熵权的属性识别模型的建立过程,并将其应用于陕西省关中平原的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的评价,得出该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已有相当的规模,但仍有一定的开发利用潜力,水资源的供给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该区内的社会发展,与实际情况相符。证实了该模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属性识别
熵权
地下水
资源
承载能力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淮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
被引量:
5
19
作者
王海峰
胡吉敏
李春燕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3-57,60,共6页
针对模糊综合评判法存在的缺陷,提出采用模糊模式识别方法进行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该方法能够科学、合理地确定样本对各个级别的相对隶属度与相对隶属度函数,并且能够充分运用人的基本经验与知识,对大量复杂的定性指标,反复就...
针对模糊综合评判法存在的缺陷,提出采用模糊模式识别方法进行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该方法能够科学、合理地确定样本对各个级别的相对隶属度与相对隶属度函数,并且能够充分运用人的基本经验与知识,对大量复杂的定性指标,反复就关于模糊概念—重要性进行二元相对比较与量化,最终合理地确定出各个指标的权重。该方法应用于淮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综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证实模糊模式识别法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
资源
承载能力
模式识别
模糊
评价
指标
淮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集对分析原理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
8
20
作者
何俊仕
曹雪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3-54,共2页
将集对分析原理应用于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建立基于集对分析原理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模型,能够科学、合理地确定待评价区的集对分析联系度、各评价指标对各待评价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的联系度及其联系度均值等,能进行各区水资源承载能力...
将集对分析原理应用于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建立基于集对分析原理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模型,能够科学、合理地确定待评价区的集对分析联系度、各评价指标对各待评价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的联系度及其联系度均值等,能进行各区水资源承载能力大小的排序,对照分级标准确定各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等级。将该方法应用于淮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评价结果与模糊聚类神经网络法评价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
资源
承载能力
评价
集对分析原理
淮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
42
1
作者
杜海娥
李正
郑煜
机构
中国地质博物馆
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国地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2期159-165,共7页
文摘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以下简称“双评价”)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合理布局建设空间的依据。本文首先探讨双评价的概念内涵,然后梳理双评价的实践研究现状,进而总结归纳双评价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分析发现: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最早为单因素评价,主要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环境、生态和灾害承载力等进行评价,后期由于区域环境的复杂性逐渐转变为综合指标评价。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指标体系涵盖各个方面,并已形成多要素叠置综合评价、空间作用及其趋势模拟、基于生态位的适宜性评价和参与式综合评价四种适宜性评价方法。未来的双评价应广泛借鉴区域环境评价的相关学科理论与方法,构建完善的研究体系,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推动指标体系规范与统一,完善评估框架与技术方法,研发开放式评价系统,构建可与空间管制政策对接的适宜性分类体系,扩展适宜性评价的案例研究和应用范围,同时应促进宏观空间开发适宜性和微观建设适宜性的统一和整合。
关键词
资源
环境
承载能力
评价
国土空间开发
适宜性
评价
研究进展
Keywords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evaluation of carrying capacity
land and space development
suitability evaluation
research progress
分类号
X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F205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土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研究
2
作者
嘎毕日
石建军
常屹冉
王俊枝
赖其力孟格
机构
内蒙古自治区地图院
出处
《现代农业》
2018年第11期64-66,共3页
文摘
文章按照国家印发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技术方法(试行)》(以下简称"《技术方法(试行)》"),深入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土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基础评价的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并结合内蒙古自治区地域特点在《技术方法(试行)》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土地资源评价指标。研究成果表明修正后的方法更符合自治区土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状。
关键词
土地
资源
评价
内蒙古自治区
环境
承载能力
分类号
X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X820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信息系统-以河南省为例
3
作者
王天明
梁建平
张岩岩
史江臣
机构
中色蓝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科学技术创新》
2025年第1期39-43,共5页
文摘
本文介绍了一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信息系统。该系统旨在监测和评估特定区域内的资源利用情况以及环境负荷,从而提供及时的预警和管理建议。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系统能够识别资源利用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和潜在风险,为决策者提供预警信息和可持续管理策略。该系统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关键词
资源
环境
承载能力
监测预警
信息系统
可持续发展
Keywords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monitoring and warning
information syste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分类号
X14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以湘潭市岳塘区为例
被引量:
4
4
作者
张剑
赵进勇
韩会玲
彭文启
付意成
机构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河北农业大学城建学院
出处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52-56,90,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09269)
水利行业专项"河湖水系生态连通规划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501030)
文摘
为全面系统地分析湘潭市岳塘区水资源-环境的整体承载状况,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涵盖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等16项指标的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借助于SPSS 19.0软件分析了岳塘区2005~2015年的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13~2015年岳塘区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处于I级(优秀)状况;除2007,2011年有较小的波动外,总体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承载能力变化主要受城镇污水处理率、万元GDP用水量、人均水资源量等指标的影响。研究成果可为岳塘区产业结构调整、用水方式改进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
资源
-
环境
承载能力
主成分分析法
岳塘区
Keywords
water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Yuetang district
分类号
TV213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铜川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分析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靳姗姗
杨咪
石军孝
机构
陕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
出处
《陕西水利》
2024年第2期39-41,44,共4页
文摘
监测分析水资源承载能力,是贯彻落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优质发展专题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有关要求而开展的一项工作。以铜川市为试点,进行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分析评价方法研究,为全面推进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分析工作和提高监测分析水平积累经验。
关键词
铜川市
水
资源
承载能力
监测
分析
评价
分类号
TV211.1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多目标分析评价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
38
6
作者
方国华
胡玉贵
徐瑶
机构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西电力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
出处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13,共5页
基金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05408111)
文摘
明确水资源承载能力具有时空、可持续、社会经济和生态4个方面的内涵,指出水资源承载能力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涉及水资源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关系,建立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多目标分析评价模型;利用所建立的模型,分析评价了江苏省张家港市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包括现状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和未来2010年水资源承载能力预测,给出了合理的评价结果。
关键词
水
资源
承载能力
社会经济
生态
环境
多目标
评价
模型
Keywords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society and economy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ulti-objective evaluation model
分类号
X8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深圳市水资源承载能力模糊综合评价
被引量:
33
7
作者
陈洋波
李长兴
冯智瑶
陈俊合
机构
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
深圳市水务局
出处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0-14,共5页
基金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03-37100-4105010)
中山大学"百人计划"科研启动基金资助(32000-3253280)
文摘
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深圳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综合评价,评价指标包括人均GDP、万元GDP综合耗水率、城镇居民人均月生活用水量、废污水排放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水质优良率、植被覆盖率和水资源综合管理效率,并将其分成高中低3级,参照国内不同地区的指标值,提出了评价指标分级的标准值;采用线性函数作为模糊隶属度计算的函数形式,提出了对计算结果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的计算方法和评价标准。采用此方法对深圳市2002年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论为深圳市2002年水资源承载能力处于适载的临界范围,有较强的超载迹象,应采取措施提高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关键词
水
资源
承载能力
评价
指标
模糊
评价
深圳市
Keywords
water carrying capacity
assessment index
fuzzy assessment
shenzhen
分类号
TV213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太湖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模糊综合评价
被引量:
26
8
作者
孙远斌
高怡
石亚东
徐枫
机构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
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水文水资源监测局
出处
《水资源保护》
CAS
2011年第1期20-23,33,共5页
文摘
在充分考虑太湖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基础上,采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反应模型,突出生态环境影响因子,建立符合太湖流域自身特点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按照水资源状态、水资源与社会经济、水资源与生态环境3个方面对指标进行分类,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对太湖流域2000—2006年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模糊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太湖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总体水平处于适载与超载的临界状态,提升空间有限。
关键词
水
资源
承载能力
DPSIR模型
评价
指标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
评价
法
太湖流域
Keywords
water resource carrying capacity
DPSIR model
evaluation index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Taihu Basin
分类号
X2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成都市水资源及水环境承载能力分析
被引量:
14
9
作者
薛小妮
甘泓
游进军
牛存稳
机构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4-18,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21006
50879091)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
文摘
本文在分析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定义及研究意义的基础上,分别利用三层次分析方法和基于一维水质模拟的纳污能力模型计算了成都市不同水平年的水资源与水环境承载能力,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现状条件下成都市的水环境承载能力对用水的限制更为严格,而未来水资源承载能力逐渐开始制约社会经济发展。为此,只有以水资源承载能力及水环境承载能力作为控制点,才能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水
资源
承载能力
水
环境
承载能力
三层次分析法
一维水质模型
成都
Keywords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water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three-level methodology
one-dimensional water quality model
Chengdu
分类号
TV213(271)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典型草原区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
9
10
作者
龙胤慧
郭中小
廖梓龙
徐晓民
刘华琳
宋一凡
机构
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22-226,共5页
基金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201008)
中国水科院科研专项(MK2013J09)
文摘
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是典型草原区生态系统得以维持的关键因素,也是牧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该文提出了基于模糊评价的指标体系法、承载能力计算模型、GIS方法三种典型草原区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方法,以达茂旗为研究区域,对2009年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了评价与分析。在指标体系法中,因为人口密度较低、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故全旗水资源社会承载能力较强;北部的巴音花镇及满都拉镇因工业较少,其水资源承载能力经济层为承载一般的状态;在承载能力计算模型中,人口、工农业分布密集的百灵庙镇人口与经济均存在超载的情况,全旗只有巴音花镇和满都拉镇生态承载能力有富余;在基于GIS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中,达茂旗中南部的百灵庙镇、乌克镇、石宝镇等地水资源承载能力均处于较弱甚至弱的状态,北部的巴音花镇、满都拉镇水资源承载能力则较强。三种方法的评价结果均表明达茂旗水资源承载能力较弱。
关键词
典型草原区
水
资源
承载能力
评价
方法
Keywords
typical grassland area
water resource carrying capacity
evaluation method
分类号
TV213.4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模糊可变模型与方法
被引量:
22
11
作者
陈守煜
胡吉敏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土木水利学院
出处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5,共5页
基金
水利部科技创新资助项目(SCXC2005-01)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9014102)
文摘
应用可变模糊集理论,提出了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的模糊可变集合方法。将该方法用于陕西省关中平原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综合评价,结果为:西安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在2级与3级之间;咸阳、宝鸡、渭南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为2级;整个关中平原区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为2级。该理论模型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水资源系统问题的综合评价。
关键词
地下水
资源
承载能力
模糊可变
评价
综合
评价
Keywords
ground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variable fuzzy evaluation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分类号
X82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TV213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江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
被引量:
8
12
作者
王好芳
窦实
郭乐
机构
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
出处
《水资源保护》
CAS
2009年第1期40-43,共4页
文摘
根据东江流域水资源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作用,建立东江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东江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东江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呈现中上游高、下游低的分布趋势。
关键词
水
资源
承载能力
模糊综合
评价
东江流域
Keywords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fuzzy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the Dongjiang River Basin
分类号
O159 [理学—基础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土高原小流域雨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
被引量:
4
13
作者
赵西宁
冯浩
吴普特
王万忠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出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33-35,共3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领域前沿项目(SW0550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专项基金项目资助
文摘
研究提出黄土高原小流域雨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概念,建立了小流域雨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所建模型对黄土高原11个国家科技攻关试验区小流域雨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关键词
小流域
雨水
资源
承载能力
模型
综合
评价
Keywords
Small watershed, Rain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Model,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分类号
F224.0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TV213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辽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
7
14
作者
何俊仕
刘洋
韩宇舟
付玉娟
张静
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
出处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4-27,共4页
基金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07BAB28B04)
文摘
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筛选辽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指标,提取了对其具有解释能力的评价指标并运用密切值法评价了筛选指标。评价结果与模糊综合评判结果一致,可供借鉴。
关键词
辽河流域
水
资源
承载能力
偏最小二乘法
密切值法
评价
指标
Keywords
Liaohe River Basin
bearing capacity of water resources
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
osculation value method
evaluation indexes
分类号
TV213.4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TV214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鄂尔多斯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
16
15
作者
高瑞忠
李和平
佟长福
格日乐
机构
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中国水科院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
内蒙古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9-142,147,共5页
基金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0801034)
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0408020301)
内蒙古水利厅科技计划项目
文摘
水资源是一种战略性资源,对于区域生态环境安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水资源承载力是进行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和确定社会经济发展方向的基础。鄂尔多斯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通过对鄂尔多斯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综合评价,实现对于鄂尔多斯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总体把握,为鄂尔多斯市的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相似评价模型对鄂尔多斯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尽管水资源开发仍具有一定的潜力,但应当开始重视水资源的综合管理,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
鄂尔多斯市
水
资源
承载能力
综合
评价
Keywords
Erdos
water resources
capacit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分类号
F323.21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江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被引量:
6
16
作者
王好芳
郭乐
窦实
机构
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
出处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2-54,57,共4页
文摘
根据东江流域水资源状况、社会发展水平及经济结构等特点,建立东江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东江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东江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呈现中上游高下游低的分布趋势,对此提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以促进流域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水
资源
承载能力
模糊综合
评价
可持续利用
东江流域
分类号
TV213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资源承载能力三层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
7
17
作者
袁鹰
甘泓
汪林
王忠静
游进军
机构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
清华大学水利系水文水资源研究所
出处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6年第3期13-17,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50239050)资助
文摘
在总结已有水资源承载能力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定义,提出了水资源承载能力三个层次的概念,即水资源承载主体的水资源系统、作为承载客体的社会经济系统及生态环境系统和承载水平以及水资源合理配置下的主客体耦合,并建立指标体系的4点原则,即目的性原则、可证实性原则、适当超前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水资源承载能力三个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指标体系计算出了海南省水资源承载能力状况,而评价结果与海南现状实际情况也是一致的。
关键词
水
资源
承载能力
水
资源
评价
指标
指标体系
三个层次
Keywords
carrying capacity of water resources
water resources evaluation index
index system
three hierarchies
分类号
TV213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熵权属性识别模型的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
被引量:
7
18
作者
陈南祥
申瑜
机构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8-50,共3页
文摘
叙述了基于熵权的属性识别模型的建立过程,并将其应用于陕西省关中平原的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的评价,得出该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已有相当的规模,但仍有一定的开发利用潜力,水资源的供给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该区内的社会发展,与实际情况相符。证实了该模型的合理性。
关键词
属性识别
熵权
地下水
资源
承载能力
评价
Keywords
attribute identification
entropy
evaluation
ground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分类号
P641.8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淮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
被引量:
5
19
作者
王海峰
胡吉敏
李春燕
机构
河北工程大学水电学院
昆明理工大学电力工程学院
邯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出处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3-57,60,共6页
基金
昆明理工大学人才培养基金项目(14118176)
文摘
针对模糊综合评判法存在的缺陷,提出采用模糊模式识别方法进行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该方法能够科学、合理地确定样本对各个级别的相对隶属度与相对隶属度函数,并且能够充分运用人的基本经验与知识,对大量复杂的定性指标,反复就关于模糊概念—重要性进行二元相对比较与量化,最终合理地确定出各个指标的权重。该方法应用于淮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综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证实模糊模式识别法的科学性。
关键词
水
资源
承载能力
模式识别
模糊
评价
指标
淮河流域
Keywords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fuzzy pattern recognition
evaluation index
Huaihe River Basin
分类号
TV21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集对分析原理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
8
20
作者
何俊仕
曹雪
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水资源研究所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3-54,共2页
文摘
将集对分析原理应用于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建立基于集对分析原理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模型,能够科学、合理地确定待评价区的集对分析联系度、各评价指标对各待评价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的联系度及其联系度均值等,能进行各区水资源承载能力大小的排序,对照分级标准确定各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等级。将该方法应用于淮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评价结果与模糊聚类神经网络法评价结果基本一致。
关键词
水
资源
承载能力
评价
集对分析原理
淮河流域
分类号
TV213.4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
杜海娥
李正
郑煜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9
4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浅谈土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研究
嘎毕日
石建军
常屹冉
王俊枝
赖其力孟格
《现代农业》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信息系统-以河南省为例
王天明
梁建平
张岩岩
史江臣
《科学技术创新》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以湘潭市岳塘区为例
张剑
赵进勇
韩会玲
彭文启
付意成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铜川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分析评价方法研究
靳姗姗
杨咪
石军孝
《陕西水利》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多目标分析评价模型及应用
方国华
胡玉贵
徐瑶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6
3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深圳市水资源承载能力模糊综合评价
陈洋波
李长兴
冯智瑶
陈俊合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04
3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太湖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模糊综合评价
孙远斌
高怡
石亚东
徐枫
《水资源保护》
CAS
2011
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成都市水资源及水环境承载能力分析
薛小妮
甘泓
游进军
牛存稳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典型草原区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方法研究
龙胤慧
郭中小
廖梓龙
徐晓民
刘华琳
宋一凡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模糊可变模型与方法
陈守煜
胡吉敏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6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东江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
王好芳
窦实
郭乐
《水资源保护》
CAS
2009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黄土高原小流域雨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
赵西宁
冯浩
吴普特
王万忠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辽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研究
何俊仕
刘洋
韩宇舟
付玉娟
张静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鄂尔多斯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与分析
高瑞忠
李和平
佟长福
格日乐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东江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王好芳
郭乐
窦实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7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水资源承载能力三层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袁鹰
甘泓
汪林
王忠静
游进军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6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基于熵权属性识别模型的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
陈南祥
申瑜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淮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
王海峰
胡吉敏
李春燕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基于集对分析原理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研究
何俊仕
曹雪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9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44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