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叉学科背景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课程建设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程芳琴 曹丽琼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7期50-52,共3页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新兴交叉学科专业,“新工科”时代背景下,对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的课程建设进行探索与改进,搭建了集学科基础理论、学科技术基础、研究方法与...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新兴交叉学科专业,“新工科”时代背景下,对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的课程建设进行探索与改进,搭建了集学科基础理论、学科技术基础、研究方法与手段、学科技术动态四位一体的分层次、分类别的课程构架,通过教材建设、改变教学方法,实现了课程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学科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研究生培养 专业研究生 课程建设 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工矿业高校建设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的现状分析与思考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泽 王栋民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1-34,56,共5页
通过对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和工矿业高校现状分析与研究,综合考虑工矿业领域废弃物资源再生利用技术、再生材料的性能与应用和节能减排的迫切需求,剖析工矿业高等院校开设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背景、现状和特色优势。进而阐述了... 通过对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和工矿业高校现状分析与研究,综合考虑工矿业领域废弃物资源再生利用技术、再生材料的性能与应用和节能减排的迫切需求,剖析工矿业高等院校开设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背景、现状和特色优势。进而阐述了工矿业高校建设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目标、学科设置、就业方向等,这将为我国培养具有资源循环科学理念、工程技术专业技能的高端人才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 工矿业高校 专业建设 废弃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质高值资源化创新团队
3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团队负责人漆新华,博士,南开大学杰出教授,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资源循环科学与管理系主任。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农业农村部“神农英才”、天津市杰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天津市“131”创新人才第一层次等,... 团队负责人漆新华,博士,南开大学杰出教授,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资源循环科学与管理系主任。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农业农村部“神农英才”、天津市杰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天津市“131”创新人才第一层次等,是天津市“生物质高值资源化”创新团队带头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与工程 南开大学 团队带头人 资源循环 团队负责人 创新团队 创新人才 创新领军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人员的良师益友——评《资源·能源·环境·社会——循环经济科学工程原理》
4
作者 刘兴春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14-714,共1页
进入21世纪,人类受益于科技迅猛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能源、资源短缺,生态恶化,气候问题等的严峻挑战。如何解决或延缓上述问题是社会各界尤其是科技界的历史使命。发展循环经济是延缓乃至解决这一问题的技术方法之一。
关键词 科技人员 资源短缺 循环经济 工程原理 经济科学 社会 能源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马伟 席磊 +3 位作者 徐秋良 段海涛 李绚阳 刘统帅 《畜禽业》 2023年第8期70-74,共5页
现代科学技术赋能畜牧业,不断提升畜牧业智能化生产、数字化管理的水平。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从市场人才需求、就业面向调研开始,根据调研分析,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按照毕业要求建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人... 现代科学技术赋能畜牧业,不断提升畜牧业智能化生产、数字化管理的水平。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从市场人才需求、就业面向调研开始,根据调研分析,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按照毕业要求建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形成合理的课程与毕业要求矩阵。围绕课程抓教学,以一流课程引领,抓好课程资源建设,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构建“1+N+X”特色专业建设模式,搭建资源共享平台,探索建立开放、集成、高效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展新模式,共育人才,提升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建设 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 专业建设 资源共享平台 产教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简介
6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组建于2009年6月,学科专业发展历史可追溯至1956年。学院前身是原国家重工业部组建的桂林地质学校。学院现设有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地球化学、地质工程、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五个本科专业。其中,资... 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组建于2009年6月,学科专业发展历史可追溯至1956年。学院前身是原国家重工业部组建的桂林地质学校。学院现设有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地球化学、地质工程、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五个本科专业。其中,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和国家级特色专业,并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地球化学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学院拥有地质学一级学科、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资源与环境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查技术与工程 资源勘查工程 专业硕士学位 地球科学 学科专业发展 重工业部 授权点 工程教育认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简介
7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F0004-F0004,共1页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岭南中药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5年5月,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中医药大学“双聘院士”王永炎教授担任中心主任,由陈蔚文教授担任常务副主任,詹若挺...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岭南中药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5年5月,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中医药大学“双聘院士”王永炎教授担任中心主任,由陈蔚文教授担任常务副主任,詹若挺研究员担任副主任。中心现有专业技术人员8名,其中留学归国博士4名、博士后出站的研究人员3名;有博士后研究人员3名(企业合作)、博士研究生4名、硕士研究生35名、本科实习生等15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程院院士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国中医科学 中药资源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专业技术人员 研究人员 博士研究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8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F0003-F0004,共2页
专业学位点建设 学院由当时的3个本科专业和1个硕士点发展成为现有的“生物工程、生物科学9师范和非师范),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水产养殖学、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等6个本科专业,1个“水产学”一级硕士点和“渔业资源、水产... 专业学位点建设 学院由当时的3个本科专业和1个硕士点发展成为现有的“生物工程、生物科学9师范和非师范),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水产养殖学、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等6个本科专业,1个“水产学”一级硕士点和“渔业资源、水产养殖学、水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海洋生物学、食品科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6个硕士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学院 生物工程 生命科学 水产养殖学 大学 宁波 海洋生物资源 本科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七届全国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工业生态经济与技术专业委员会2012年会会议通知
9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F0003-F0003,共1页
一.会议宗旨与议题 经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工业生态经济与技术专业委员会、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循环经济专业委员会批准,第七届全国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工业生态经济与技术专业委员会2012年年会由中国科学院过... 一.会议宗旨与议题 经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工业生态经济与技术专业委员会、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循环经济专业委员会批准,第七届全国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工业生态经济与技术专业委员会2012年年会由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承办,定于2012年10月18日~19日在北京召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技术专业委员会 工业生态经济 学术研讨会 循环经济 生态工业 学会 年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七届全国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工业生态经济与技术专业委员会2012年会会议通知
10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F0003-F0003,共1页
一.会议宗旨与议题 经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工业生态经济与技术专业委员会、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循环经济专业委员会批准,第七届全国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工业生态经济与技术专业委员会2012年年会由中国科学院过... 一.会议宗旨与议题 经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工业生态经济与技术专业委员会、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循环经济专业委员会批准,第七届全国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工业生态经济与技术专业委员会2012年年会由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承办,定于2012年10月18日-19日在北京召开。 本次会议的主题为“绿色过程·循环型生产·循环型社会”。会议旨在结合当前国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下,为各位专家、学者提供交流、研讨的平台,共同推进我国工业生态与循环经济理论、技术与实践创新。本次会议将深入探讨国内外工业生态、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创新和成果实践的创新突破,推动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技术专业委员会 工业生态经济 循环经济理论 学术研讨会 生态工业 学会 年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11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I0004-I0004,共1页
简介中心依托江苏省环境材料与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扬州农业环境安全服务中心,江苏省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协同创新中心,环境科学与工程校级重点学科等平台。于2011年被批准为省级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单位。现有专兼职实验教师32... 简介中心依托江苏省环境材料与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扬州农业环境安全服务中心,江苏省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协同创新中心,环境科学与工程校级重点学科等平台。于2011年被批准为省级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单位。现有专兼职实验教师32人,其中副高职称以上23人。承担8门专业基础课和33门专业课的实验教学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环境工程 环境科学 扬州大学 废弃物资源 重点实验室 专业基础课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双明:煤炭资源与地质勘查专家
12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98-698,共1页
王双明,陕西岐山人,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煤炭资源与地质勘查专家,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获得者,自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77年毕业于西安矿业学院地质系,1983年毕业于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煤... 王双明,陕西岐山人,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煤炭资源与地质勘查专家,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获得者,自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77年毕业于西安矿业学院地质系,1983年毕业于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煤田地质专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程院院士 地质勘查 煤炭资源 专家 李四光地质科学 矿业学院 博士生导师 地质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13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6期F0002-F0002,共1页
三峡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始建于2006年,适应国家和区域智慧水文现代化发展战略需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致力于培养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素养,掌握水文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方面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复合型高级工程... 三峡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始建于2006年,适应国家和区域智慧水文现代化发展战略需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致力于培养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素养,掌握水文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方面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立足湖北,面向全国,多年来在省内一流、国内同类型院校同专业具有较强影响力,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人才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具有较强职业核心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工程技术 专业基础理论 立德树人 人文科学素养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 职业核心竞争力 人才培养 三峡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痛哀悼全国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彭世彰教授!
14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20-1020,共1页
中国共产党党员,全国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河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彭世彰同志在讲座过程中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于2013年12月15日18时50分不幸在南京逝世,享年54岁.彭世彰教授生于1959年10月20日,上海市人,1985年5月加入中国... 中国共产党党员,全国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河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彭世彰同志在讲座过程中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于2013年12月15日18时50分不幸在南京逝世,享年54岁.彭世彰教授生于1959年10月20日,上海市人,198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获河海大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9年11月晋升教授,2003年6月被聘为博士生导师.先后担任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副院长、河海大学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职务.彭世彰教授一生致力于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节水灌溉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委员会 水文水资源 河海大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 博士生导师 副主任 中国共产党党员 农田生态效应 工程科学 灌溉排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15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关键词 环境科学与工程 林业大学 荒漠化防治 水土保持 西南 环境工程 本科专业 农业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带头人——刘汉东
16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刘汉东,男,山东菏泽人,1963年11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毕业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地质系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9年获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学理学硕士;1993年获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水... 刘汉东,男,山东菏泽人,1963年11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毕业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地质系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9年获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学理学硕士;1993年获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学理学博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带头人 地质工程 地质资源 中国科学 博士生导师 工程地质学 地质研究所 工程地质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轻工大学动物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17
《湖北畜牧兽医》 2021年第6期F0002-F0002,共1页
动物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是武汉轻工大学的特色优势学院,设有动物科学、水产养殖学和动物药学3个本科专业,及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动物科学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和"湖北省品牌专业",并入选湖北省"荆楚卓越人才&q... 动物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是武汉轻工大学的特色优势学院,设有动物科学、水产养殖学和动物药学3个本科专业,及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动物科学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和"湖北省品牌专业",并入选湖北省"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水产养殖学专业是"湖北省品牌专业",动物药学专业是"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专业",学院3个本科专业首批获"国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学院畜牧学学科是湖北省重点学科和博士点建设学科,拥有教育部农副产品蛋白质饲料资源工程研究中心、农业部饲料资源与加工科学观测实验站、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超过6000万元的教学实验仪器,9000平方米的实验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牌专业 协同育人 蛋白质饲料资源 工程学院 卓越人才 科学观测 水产养殖学 科研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36
18
作者 曹中一 刘新星 潘清林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8,共4页
实验室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在知识传承、能力培养和研究创新等方面有着特殊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专业实验室建设的难点和重点,从实验室管理体制、运行保障机制、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以及办学特色... 实验室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在知识传承、能力培养和研究创新等方面有着特殊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专业实验室建设的难点和重点,从实验室管理体制、运行保障机制、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以及办学特色方面阐述了专业实验室建设要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介绍了中南大学资源加工实验室、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室的建设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实验室 资源加工 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研制的思考 被引量:11
19
作者 唐辉明 夏庆霖 +2 位作者 贾洪彪 徐义贤 梁杏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6-13,共8页
本文在详细分析地质类专业基本特点、历史沿革与办学现状、学科和行业发展对地质类专业的要求、地质类专业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研制工作的背景、原则和依据、主要思考点,介绍了"地质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 本文在详细分析地质类专业基本特点、历史沿革与办学现状、学科和行业发展对地质类专业的要求、地质类专业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研制工作的背景、原则和依据、主要思考点,介绍了"地质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核心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类专业 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地质工程 勘查技术与工程 资源勘查工程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与现代化工科学 被引量:19
20
作者 王静康 陈建新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8,共8页
综述了现代化工过程工程科学与技术是工程技术基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实现化工可持续发展,化工工作者需从多方面交叉研究:(1)开发新型催化剂和新的合成与分离途径(流程);(2)发展绿色化学工程技术,采用新型高效的绿色化工技术与装备,... 综述了现代化工过程工程科学与技术是工程技术基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实现化工可持续发展,化工工作者需从多方面交叉研究:(1)开发新型催化剂和新的合成与分离途径(流程);(2)发展绿色化学工程技术,采用新型高效的绿色化工技术与装备,强化化工过程,优化系统集成;(3)构筑强大的现代化学工程学科学基础;(4)发展循环经济;(5)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并提倡绿色消费。评述了化工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具体途径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化工 资源 生态化利用 工程科学 物质循环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