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期收入增长与城镇居民购房能力 被引量:4
1
作者 张燃 林春阳 +1 位作者 胡岷 周薇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12,共4页
本文考察我国普通城镇居民户的购房能力。与传统的房价收入比概念忽视未来收入增长相比,本文提出了"理论房价收入比",建立了一个能够反映居民户现有资产、未来可支配收入增长、利率和购房意愿等因素的模型,并对我国一、二线... 本文考察我国普通城镇居民户的购房能力。与传统的房价收入比概念忽视未来收入增长相比,本文提出了"理论房价收入比",建立了一个能够反映居民户现有资产、未来可支配收入增长、利率和购房意愿等因素的模型,并对我国一、二线城市的房价收入比进行了合理性检验。研究结果显示:除深圳外,其它一线城市实际的房价收入比都要远远高于理论房价收入比,表明这些城市的居民户对当地普通住宅的支付能力很差。对二线城市的研究显示两种房价收入比差值存在很大的地区差异,但总的来说,我国城镇住房价格居高,居民购房能力普遍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际房价收入比 理论房价收入比 购房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价收入比与我国家庭购房能力判断 被引量:7
2
作者 孟彩云 王聪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38-39,共2页
如何判断我国家庭的购房能力,成为当前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从家庭收入和财富分布特征、购房意愿以及房地产市场供给等角度出发,分析我国房地产市场需求的特征,探讨如何正确衡量我国家庭的购房能力,以提高房地产宏观调控... 如何判断我国家庭的购房能力,成为当前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从家庭收入和财富分布特征、购房意愿以及房地产市场供给等角度出发,分析我国房地产市场需求的特征,探讨如何正确衡量我国家庭的购房能力,以提高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政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价收入比 房地产泡沫 购房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居住意愿与购房能力现状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杜巍 车蕾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4-43,共10页
如何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因城施策”保证农民工“住有所居”是亟待回答的重要问题。基于4 787个实地调查样本,针对东部大型城市和中西部中小城镇、人口异地城镇化和就地就近城镇化的农民工,分代次讨论其居住意愿和购房能力,发现:农民... 如何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因城施策”保证农民工“住有所居”是亟待回答的重要问题。基于4 787个实地调查样本,针对东部大型城市和中西部中小城镇、人口异地城镇化和就地就近城镇化的农民工,分代次讨论其居住意愿和购房能力,发现:农民工已具备一定的购房意愿基础和购房能力,但不同城镇和代次之间具有异质性;大城市周边的农民工青睐在大城市租住“小而精”的房屋,中小城镇的农民工倾向于就地就近购买家乡周边县城的“大面积”住房;经济因素是造成不同代次农民工居住意愿差异的首要因素,地域文化和家庭因素构成次要影响;第一代农民工城市购房可能性和可行性较小,第二代农民工是当前住房购买的主力军,第三代农民工是未来中西部地区房地产去库存的潜力所在。据此,从“因城施策、分批推进、政策联动、营造环境”四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民工 居住意愿 购房能力 代次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有效需求看政府在提高居民购房能力中的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鹏雁 赖永秀 王雅林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8-80,共3页
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推进,我国住房市场出现了城镇中等收入居民有强烈的购房欲望,然而又因为收入偏低而没有实际支付能力,即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凯恩斯的消费函数具有普遍意义,就当前来说,居民对住房的消费尚属于其引致消费的一部分... 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推进,我国住房市场出现了城镇中等收入居民有强烈的购房欲望,然而又因为收入偏低而没有实际支付能力,即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凯恩斯的消费函数具有普遍意义,就当前来说,居民对住房的消费尚属于其引致消费的一部分,政府应该通过增加中等收入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来提高他们对住房的消费能力。而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又有赖于税收杠杆,政府对国内居民发行公债和参与保险可以增加政府的转移支付能力,从而提高中等收入居民的可支配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需求 凯恩斯 消费函数 可支配收入 自发消费 引导消费 居民购房能力 政府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居民购房能力 扩大国内消费需求
5
作者 段朝霞 雷兵山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1期109-109,共1页
通过刺激住房消费可以促进消费需求的增长。分析了当前住房消费不旺的原因 ,并就如何提高居民购买能力来促进消费需求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购房能力 消费 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进城购房支付能力实证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耿进强 李景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5-54,共10页
农民是城镇化的主体,客观科学测算农民进城购房的支付能力,对制定城镇化与房地产发展政策均有重要意义。结合农民进城购房的特点,构建了农民进城前的纵向财富积累的首付支付能力指标,与农民进城后收入市民化的当期财富获取能力的月供支... 农民是城镇化的主体,客观科学测算农民进城购房的支付能力,对制定城镇化与房地产发展政策均有重要意义。结合农民进城购房的特点,构建了农民进城前的纵向财富积累的首付支付能力指标,与农民进城后收入市民化的当期财富获取能力的月供支付能力指标,对全国以及大部分地区农民进城购房支付能力进行了测评。结果显示:地区间存在支付能力差异,但差异逐渐趋于平稳发展态势;2010-2011年为21世纪以来支付能力最低点,但2016年全国住宅价格出现普遍性上涨并存在持续性,可能会出现新的支付能力最低点;农民高收入家庭具有有限的城镇住房支付能力,中等偏上与中等收入家庭支付能力较弱,中等偏下与低收入家庭支付能力严重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购房能力 住宅价格 净积蓄 首付款 月供 支付能力 农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对高学历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勤 王光辉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38,共10页
高新技术企业是城市创新的重要载体,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对高学历流动人口居留意愿具有重要影响。基于2018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高新技术企业集聚程度越高,高学历流动人口居留意愿就越显著;高新技术企业集聚通... 高新技术企业是城市创新的重要载体,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对高学历流动人口居留意愿具有重要影响。基于2018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高新技术企业集聚程度越高,高学历流动人口居留意愿就越显著;高新技术企业集聚通过提高个人收入增强高学历流动人口居留意愿,但同时也通过降低购房能力抑制高学历流动人口居留意愿。异质性检验发现: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对高学历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对高学历流动人口存在挤出效应。因此,可以通过制定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专项激励政策、增加高学历流动人口的福利待遇和配套补贴、提升非中心城市和中西部以及东北地区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力度等方式,减少高学历人才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 高学历流动人口 居留意愿 购房能力 个人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沙市房价收入比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罗小芳 廖燕 欧阳芳辉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0年第2期84-85,共2页
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房价收入比的相关知识;然后通过对房价收入比传统计算公式进行修正,得出了长沙市2003-2008年房价收入比的值和2008年中部各省会城市房价收入比的值;对长沙市房价收入比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分析了长沙市房价收入比的... 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房价收入比的相关知识;然后通过对房价收入比传统计算公式进行修正,得出了长沙市2003-2008年房价收入比的值和2008年中部各省会城市房价收入比的值;对长沙市房价收入比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分析了长沙市房价收入比的现状特征和变化趋势;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长沙市城镇居民购房能力的建议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价收入比 城镇居民购房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保障性住房资金需求量化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葛红玲 张雪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5年第6期30-38,共9页
保障性住房建设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但这项工程到底需要多少资金投入,由于测算依据和方法存在争议,目前尚无准确的量化数据。本文考虑长期、短期保障房动态需求因素的差异,短期将家庭户规模与保障房面积大小相对应,测算"十二五&qu... 保障性住房建设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但这项工程到底需要多少资金投入,由于测算依据和方法存在争议,目前尚无准确的量化数据。本文考虑长期、短期保障房动态需求因素的差异,短期将家庭户规模与保障房面积大小相对应,测算"十二五"期间保障房资金需求量;长期将人口增长、通货膨胀等因素纳入量化模型,运用"月供-收入法"细化保障对象数量,采取"政府补贴差值"法测算保障房资金需求净值,得到北京未来30年保障房建设资金需求的量化数值。根据本文测算结果,北京保障房建设存在巨大的资金缺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障对象 保障房 购房支付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规划模型的房价探讨与实证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贾璐熙 王桓辉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1-83,共3页
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政府受制于救市的压力,对于高房价的宏观调控始终未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本文总结并改进了传统的研究方法,将百姓承受能力和金融稳定系数量化为指标,通过多目标规划模型给出合理的参考房价,试图为长期的房价调整寻求一... 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政府受制于救市的压力,对于高房价的宏观调控始终未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本文总结并改进了传统的研究方法,将百姓承受能力和金融稳定系数量化为指标,通过多目标规划模型给出合理的参考房价,试图为长期的房价调整寻求一条出路;用Lingo软件对广州市的房价进行了实证分析,并针对实际分析结果提出了一系列平抑房价,化解楼市泡沫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规划 金融稳定系数 百姓购房承受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