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2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实时荧光RPA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冷眉 万培伟 +3 位作者 韩旭 易松强 闫莹莹 林翠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8-84,共7页
为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的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检测方法,试验针对CIAV VP2基因序列设计了多组引物和探针,经过引物筛选及反应温度和时间的优化,建立了CIAV的实时荧光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方法(RPA),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及重复性进... 为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的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检测方法,试验针对CIAV VP2基因序列设计了多组引物和探针,经过引物筛选及反应温度和时间的优化,建立了CIAV的实时荧光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方法(RPA),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及重复性进行评估,应用该方法与荧光定量PCR(q PCR)同时对50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的符合率。结果显示:该方法可在39℃恒温条件下20 min内快速、准确地检出CIAV,与其他6种常见的禽类病原体如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马立克病病毒(MDV)、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新城疫病毒(NDV)、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不存在交叉反应;该方法对质粒DNA的检测限为1×10~2 copies/μL;该方法检测50份临床样品中有9份阳性,与q PCR的检测结果一致。研究表明:建立的检测CIAV的RPA操作简单、反应灵敏、特异性高、检测结果可靠,可用于鸡传染性贫血的快速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 VP2基因 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技术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转移因子降低鸡传染性贫血病毒感染对SPF鸡的致病性研究
2
作者 苗雨潼 孙一庚 +3 位作者 王一新 常爽 任志浩 赵鹏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54,共7页
为探索转移因子的免疫增强作用及其对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 virus,CIAV)感染的抑制作用,试验研究了高、低两种剂量转移因子对SPF鸡CD4^(+)和CD8^(+)T淋巴细胞水平,鸡白细胞介素-12(IL-12)、γ-干扰素(IFN-γ)等6... 为探索转移因子的免疫增强作用及其对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 virus,CIAV)感染的抑制作用,试验研究了高、低两种剂量转移因子对SPF鸡CD4^(+)和CD8^(+)T淋巴细胞水平,鸡白细胞介素-12(IL-12)、γ-干扰素(IFN-γ)等6种细胞因子和Mx抗病毒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及对SPF鸡体重、器官发育指数、红细胞压积(HCT)值和血液、肝脏、胸腺中CIAV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转移因子可引起CD4^(+)和CD8^(+)T细胞比重显著增加并上调IFN-γ、Mx蛋白表达量(P<0.01);CIAV感染组的脾脏发育指数相对于空白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胸腺发育指数极显著降低(P<0.01),转移因子可以缓解感染CIAV带来的脾脏肿大和胸腺萎缩;转移因子可显著抑制CIAV在血液、肝脏和胸腺中的复制(P<0.01),且高剂量组抑制作用强于低剂量组;CIAV感染组血浆HCT值极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高剂量转移因子使用后缓解了CIAV感染引起的HCT值下降。研究表明,转移因子对缓解CIAV感染引起的危害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为防控鸡传染性贫血提供新的辅助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 转移因子 免疫抑制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戊型肝炎病毒与鸡传染性贫血病毒早期共感染SPF鸡的致病性观察
3
作者 张煜朵 张亚文 +3 位作者 王金金 常爽 王一新 赵鹏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74,共9页
为研究禽戊型肝炎病毒(aHEV)与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早期共感染的致病性,试验将aHEV与CIAV人工感染SPF鸡胚或雏鸡后,通过检测体重、死亡率、器官指数等多项指标研究两者早期共感染对SPF鸡的影响。结果显示:aHEV和CIAV共感染组死亡率最... 为研究禽戊型肝炎病毒(aHEV)与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早期共感染的致病性,试验将aHEV与CIAV人工感染SPF鸡胚或雏鸡后,通过检测体重、死亡率、器官指数等多项指标研究两者早期共感染对SPF鸡的影响。结果显示:aHEV和CIAV共感染组死亡率最高,且在各统计时间点共感染组体重始终最低;aHEV与CIAV的早期共感染可显著加重肝脏的肿大和胸腺的萎缩,可促进CIAV在肝脏、脾脏、胸腺、法氏囊以及血液中的复制,反之共感染也可促进aHEV在上述四种器官中的复制以及通过泄殖腔的排毒。研究表明,试验成功构建了aHEV与CIAV早期共感染动物模型,并证实其可加重对SPF鸡的致病性和免疫抑制,提示需要加强对aHEV与CIAV共感染的检测与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戊型肝炎病毒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 共感染 致病性 免疫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鸡传染性贫血病毒VP2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4
作者 侯力丹 薛麒 +8 位作者 王嘉 孔冬妮 吴宏举 翟天舒 邓永 毛娅卿 吴华伟 孙瑶 刘丹 《中国兽药杂志》 2024年第8期1-8,共8页
为制备针对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 virus,CIAV)的单克隆抗体,以CIAV的VP2原核表达蛋白作为抗原免疫小鼠,经杂交瘤技术获得3株能稳定分泌抗VP2蛋白特异性抗体的细胞株,进一步经IFA筛选出特异性和灵敏度俱佳的杂交... 为制备针对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 virus,CIAV)的单克隆抗体,以CIAV的VP2原核表达蛋白作为抗原免疫小鼠,经杂交瘤技术获得3株能稳定分泌抗VP2蛋白特异性抗体的细胞株,进一步经IFA筛选出特异性和灵敏度俱佳的杂交瘤细胞Mab-VP2-4株,制备的小鼠腹水效价达到1∶2000。结果显示,制备的抗VP2蛋白单克隆抗体可与多株CIAV感染的MDCC-MSB1细胞发生特异性反应,而对EDSV、ALV、ILTV、ARV以及空白MDCC-MSB1细胞、CEF细胞等均无交叉反应,特异性良好,且应用于IFA方法时对CIAV感染的最低检出限为5 TCID 50。以该单克隆抗体对市场上10种不同来源的禽活疫苗进行病毒分离结合单克隆抗体IFA检测,同时与《中国兽药典》规定的鸡检查法进行对比检测,结果一致,均未检出CIAV污染。本研究制备了针对CIAV VP2蛋白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为该病特异性诊断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 VP2蛋白 单克隆抗体 间接免疫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对不同日龄SPF鸡的致病性研究
5
作者 陈玲 杨宵玥 +1 位作者 荣俊 蒋桃珍 《中国兽药杂志》 2024年第3期16-23,共8页
为评价鸡传染性贫血病毒AV1550株的致病性,取1日龄、7日龄和14日龄SPF鸡分别经胸部肌肉注射不同病毒含量的病毒液,同时设置正常对照,隔离饲养观察21 d。感染后14 d采血测定红细胞压积,21 d统计死亡率、体重变化以及胸腺、骨髓、法氏囊... 为评价鸡传染性贫血病毒AV1550株的致病性,取1日龄、7日龄和14日龄SPF鸡分别经胸部肌肉注射不同病毒含量的病毒液,同时设置正常对照,隔离饲养观察21 d。感染后14 d采血测定红细胞压积,21 d统计死亡率、体重变化以及胸腺、骨髓、法氏囊病变情况并测定1日龄SPF鸡感染后不同组织中的病毒载量。结果表明,1日龄SPF鸡感染AV1550株后,表现出精神沉郁、增重减缓、贫血等明显的临床症状,死亡率为53.9%;死亡鸡或观察期结束时存活鸡剖检,可见胸腺萎缩,骨髓变成淡黄色;不同剂量感染后14 d,均能引起红细胞压积显著下降;21 d时,胸腺病毒载量最高,可达10^(6.7) copies/mg。7日龄SPF鸡感染后,出现增重减缓,高感染剂量(100000EID_(50))出现贫血,部分鸡出现胸腺萎缩和骨髓病变,但病变率低于30%。14日龄SPF鸡感染后,不引起明显临床症状。研究证实,CAV对SPF鸡的致病性具有明显的日龄依赖性,红细胞压积降低、骨髓病变、胸腺萎缩以及胸腺病毒载量测定可作为评价CAV致病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 SPF鸡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胡明雪 林雨萌 +9 位作者 刘长军 高宏雷 崔红玉 祁小乐 高立 王素艳 陈运通 王春凤 张艳萍 高玉龙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68-575,共8页
为鉴定来自山东某种鸡场196日龄疑似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AV)感染的2份种鸡肝脏样品的致病原,本实验利用马立克病肿瘤淋巴母细胞(MDCC-MSB1细胞)对2份肝脏样品进行病毒的分离培养与传代,每代均观察细胞是否出现细胞病变(CPE)。将传至5代... 为鉴定来自山东某种鸡场196日龄疑似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AV)感染的2份种鸡肝脏样品的致病原,本实验利用马立克病肿瘤淋巴母细胞(MDCC-MSB1细胞)对2份肝脏样品进行病毒的分离培养与传代,每代均观察细胞是否出现细胞病变(CPE)。将传至5代的病毒液分别采用PCR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鉴定,PCR结果显示,扩增到与CAV JL17株阳性对照一致的约600 bp的目的条带;IFA结果显示,感染分离病毒与JL17株阳性对照的细胞均出现绿色荧光,而阴性对照既未扩增到目的条带也无绿色荧光。上述结果表明分离到一株CAV,命名为SDNN2022。为分析SDNN2022株的分子特征,采用PCR扩增其VP1基因并测序,采用DNAStar软件对SDNN2022株VP1基因与GenBank登录的39株CAV参考株VP1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采用Megalign分析SDNN2022株VP1的氨基酸序列,构建SDNN2022株VP1基因的进化树。VP1基因的同源性结果显示,SDNN2022株与CAV参考株的VP1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为95.0%~99.8%,其中与CAV参考株JS2020-PFV的同源性最高;SDNN2022株VP1高变区的氨基酸位点(aa139~aa151)与大多数强毒株一致。但在aa89、aa92、aa411和aa417与大多数CAV参考株不同,均发生了氨基酸突变,分别为T^(89)K、G^(92)D、S^(411)T和V^(417)I,其中后两个位点的突变为本研究首次发现。SDNN2022株与CAV强毒参考株CUX-1的aa394均为谷氨酰胺,符合CAV强毒的分子特征,表明SDNN2022株为一株CAV强毒株。VP1基因的进化树结果显示,分离株SDNN2022与CAV参考株CUX-1、JS2020-PFV、CAV-JL190130等聚为一支,且与JS2020-PFV株的遗传距离最近,均属于A群,进一步表明SDNN2022株为一株强毒株。将该株病毒分别感染6胚龄SPF鸡胚和14日龄SPF雏鸡进行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SDNN2022株对鸡胚的致死率为30%(3/10),病死鸡胚体的肝脏黄化;该株病毒感染14日龄SPF雏鸡后7 d出现精神萎靡、呆滞、羽毛凌乱等临床症状,发病率为83.3%(5/6),但无死亡;感染后14 d,与空白对照组鸡相比,感染组鸡体重显著降低(P<0.05),胸腺明显萎缩,且胸腺指数极显著降低(P<0.01)。本研究分离到一株强毒力CAV,且对SPF鸡胚和雏鸡均具有较强的致病性,丰富了国内CAV的病毒资料,为深入研究CAV的致病机制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 分离 鉴定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鸡传染性贫血病毒VP1蛋白的新型重组血清4型禽腺病毒的构建 被引量:1
7
作者 徐贞琦 蒋蕙如 +8 位作者 郭艺文 谢泉 殷楠 李拓凡 万志敏 邵红霞 秦爱建 张俊 叶建强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53,共7页
为研制新型鸡传染性贫血(CIA)高效疫苗以解决国内商品鸡群中普遍存在的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感染问题,试验利用CRISPR-Cas9技术和Cre-LoxP系统,以血清4型禽腺病毒(FAdV-4)为载体,构建表达CIAV VP1蛋白的重组FAdV-4。通过间接免疫荧光... 为研制新型鸡传染性贫血(CIA)高效疫苗以解决国内商品鸡群中普遍存在的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感染问题,试验利用CRISPR-Cas9技术和Cre-LoxP系统,以血清4型禽腺病毒(FAdV-4)为载体,构建表达CIAV VP1蛋白的重组FAdV-4。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蛋白免疫印迹试验对重组病毒进行验证,通过体外病毒生长曲线来研究其复制效率。结果显示:该重组病毒构建成功,能有效表达CIAV VP1蛋白,命名为rFAdV-4-CIAV-VP1,且发现rFAdV-4-CIAV-VP1在LMH细胞中的复制效率远低于野生型FAdV-4。研究表明构建的重组病毒rFAdV-4-CIAV-VP1为CIAV和FAdV-4的联防联控提供了二联候选疫苗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 VP1蛋白 CRISPR-Cas9 重组血清4型禽腺病毒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对SPF鸡的致病特性及其排毒规律研究
8
作者 冯笑艳 胡明雪 +7 位作者 林雨萌 高宏雷 于海波 刘长军 祁小乐 张伟 张艳萍 高玉龙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684-5691,共8页
旨在了解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AV)对SPF鸡的致病性、排毒规律及水平传播能力。本研究将CAV JL17/1204株经腹腔接种和同居接触感染1日龄及28日龄SPF鸡,在感染后3 d(dpi)、5 dpi、7 dpi、9 dpi、11 dpi、14 dpi、21 dpi、28 dpi、42 dpi、56... 旨在了解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AV)对SPF鸡的致病性、排毒规律及水平传播能力。本研究将CAV JL17/1204株经腹腔接种和同居接触感染1日龄及28日龄SPF鸡,在感染后3 d(dpi)、5 dpi、7 dpi、9 dpi、11 dpi、14 dpi、21 dpi、28 dpi、42 dpi、56 dpi、84 dpi和112 dpi,感染组和同居组分别采集3只鸡的抗凝血并剖检,以检测其贫血、胸腺萎缩情况;每个时间点另采集每组20只鸡的咽拭子和肛拭子通过PCR方法进行排毒检测。临床观察结果显示,1日龄感染组和同居组鸡的死亡率分别为50.0%和10.0%,死亡时间为12~15 dpi;28日龄感染组和同居组鸡感染后无死亡。剖检结果显示,各组发病鸡出现胸腺萎缩和/或贫血症状,1日龄感染组和同居组发病率分别为100.0%和20.0%;28日龄感染组和同居组发病率分别为10.0%和8.0%。排毒检测结果显示,1日龄感染组鸡呼吸道和消化道分别从3 dpi、5 dpi开始排毒,1日龄同居组呼吸道和消化道排毒期分别为同居后5~84 d和7~42 d;28日龄感染组呼吸道和消化道排毒期分别为感染后3~9 dpi和5~14 dpi;28日龄同居组呼吸道和消化道排毒期分别为同居后5~9 d和5~42 d。结果提示CAV对1日龄SPF鸡致病性强,感染后可诱导鸡死亡、胸腺萎缩和/或贫血等致病特征,对28日龄SPF鸡致病性明显减弱;接种和同居感染后均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排毒,可诱导同居接触感染鸡发病甚至死亡,表明CAV具有较强的水平传播能力。本研究结果系统阐明了CAV感染致病特征和排毒规律,为鸡群科学开展CAV的净化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 SPF鸡 致病特性 排毒规律 水平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羽肉鸡圆圈病毒3型与鸡传染性贫血病毒混合感染的诊断
9
作者 齐莎莎 齐爽 《北方牧业》 2024年第16期7-7,共1页
2011年以前,圆圈病毒属(GyVs)仅有一个成员(鸡传染性贫血病毒),2011年以后研究人员不断检测出10种类似于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基因结构的病毒。2016年以来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将该病毒属重新分类,把圆圈病毒属从圆环病毒科划分到指环病毒科。
关键词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 白羽肉鸡 病毒 混合感染 圆环病毒 基因结构 重新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贫血病毒Taq Man探针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7
10
作者 宋修庆 高宏雷 +4 位作者 王晓艳 林欢 宇文延青 王永强 王笑梅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6-59,共4页
根据鸡贫血病毒(CAV)的基因序列,选取一段高度保守的基因序列作为目的片段设计引物与探针,将该目的片段克隆到pMD18-T载体中,作为阳性标准品。通过优化荧光定量PCR反应条件,建立了CAV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的敏感... 根据鸡贫血病毒(CAV)的基因序列,选取一段高度保守的基因序列作为目的片段设计引物与探针,将该目的片段克隆到pMD18-T载体中,作为阳性标准品。通过优化荧光定量PCR反应条件,建立了CAV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的敏感性达到10个病毒拷贝/μL,与其他禽病病毒无交叉反应,批间与批内重复试验相关系数都小于5%。实验数据证明该检测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好,重复性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病毒 TAQ Man探针 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城疫病毒HN基因与鸡贫血病毒VP3基因对裸鼠荷HCT肿瘤的治疗 被引量:11
11
作者 连海 金宁一 +5 位作者 米志强 薛丽娟 李华 解丽华 金洪涛 李萍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88-92,共5页
目的 :寻求有效的肿瘤基因治疗方法 ,研究新城疫病毒HN基因与鸡贫血病毒VP3基因在无胸腺裸鼠体内的抗肿瘤作用。方法 :建立BALB/c裸小鼠荷人结肠癌模型 ,瘤内注射脂质体包裹的真核重组子 pVHN和pVVP3。观测 pVHN和pVVP3治疗荷HCT裸鼠的... 目的 :寻求有效的肿瘤基因治疗方法 ,研究新城疫病毒HN基因与鸡贫血病毒VP3基因在无胸腺裸鼠体内的抗肿瘤作用。方法 :建立BALB/c裸小鼠荷人结肠癌模型 ,瘤内注射脂质体包裹的真核重组子 pVHN和pVVP3。观测 pVHN和pVVP3治疗荷HCT裸鼠的效果 ,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细胞Bcl 2和PCNA的表达。结果 :经HN基因和VP3基因联合治疗组的小鼠与荷瘤对照组小鼠相比 ,肿瘤体积明显缩小 ,抑瘤率可达 70 %。病理组织切片表明 ,治疗组裸鼠体内肿瘤细胞大量凋亡 ,局部地方可见细胞消失。免疫组化表明 ,Bcl 2和PCNA蛋白在荷HCT裸鼠对照组与各治疗组均有表达 ,其中Bcl 2表达在荷瘤对照组与pVHN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PCNA表达在荷瘤对照组与 pVHN +pVVP3治疗组差异极其显著 (P <0 .0 1)。结论 :NDVHN基因与凋亡素VP3基因对裸鼠荷HCT肿瘤细胞的增殖有一定抑制作用 ,可诱导其凋亡 ,其凋亡可能与下调Bcl 2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HN基因 贫血病毒 VP3基因 裸鼠 荷HCT肿瘤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在疫苗污染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2
作者 任志浩 房立春 +5 位作者 栾怀彪 李阳 王一新 崔治中 常爽 赵鹏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459-1464,共6页
为了更快速而灵敏地检测禽弱毒疫苗中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的污染,根据CIAV基因组保守序列设计合成了引物及TaqMan探针,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快速检测CIAV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建立的检测方法灵敏度可达10拷贝·... 为了更快速而灵敏地检测禽弱毒疫苗中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的污染,根据CIAV基因组保守序列设计合成了引物及TaqMan探针,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快速检测CIAV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建立的检测方法灵敏度可达10拷贝·μL^(-1),比常规PCR灵敏度高100倍。该方法与禽白血病病毒、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以及马立克病病毒等病毒基因均无交叉反应,具有很好的特异性;批内重复和批间重复显示变异系数均小于2%,呈现良好的可重复性。在模拟试验中,该方法能够检测到1 000羽份弱毒疫苗中1个EID50的低剂量污染,应用该方法从送检的39种(批)商品化禽用弱毒疫苗中检测到2份为CIAV阳性。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检测疫苗中CIAV低剂量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 实时荧光定量PCR 弱毒疫苗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株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遗传进化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蔺文成 张新珩 +6 位作者 李昕建 戴振凯 吴波良 雷小亚 陈峰 毕英佐 谢青梅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95-699,共5页
为了解广东地区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AV)的流行和变异情况,本研究于2014年从广东省大型鸡场采集了12份可疑样品,经PCR鉴定、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和动物回归试验,共分离得到4株CAV(GD-101、GD-102、GD-103和GD-104)。动物实验结果显示:4株CAV... 为了解广东地区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AV)的流行和变异情况,本研究于2014年从广东省大型鸡场采集了12份可疑样品,经PCR鉴定、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和动物回归试验,共分离得到4株CAV(GD-101、GD-102、GD-103和GD-104)。动物实验结果显示:4株CAV能够引起鸡严重的骨髓黄化和胸腺萎缩,具有典型的高致病性病毒株特征。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4株分离株处于同一进化分支(II分支),GD-101和GD-102株与中国GD-B-12株进化关系最近,GD-103及GD-104株与中国SC-SM株进化关系最近,表明本研究所分离到的4株CAV均为高致病性的II分支病毒株,本研究为深入研究广东地区CAV的流行情况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 分离 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禽活疫苗中鸡传染性贫血病毒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7
14
作者 邵红霞 王平平 +3 位作者 武敏 金文杰 钱琨 秦爱建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28-30,共3页
为建立不依赖于病毒分离的快速,特异的禽活疫苗中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AV)监测方法,本研究建立了CAV的PCR检测方法。试验表明:该PCR不仅具有良好的CAV特异性,且检测灵敏度达3.98个TCID50/反应。用该方法监测9份随机抽取的商品禽用活疫苗发... 为建立不依赖于病毒分离的快速,特异的禽活疫苗中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AV)监测方法,本研究建立了CAV的PCR检测方法。试验表明:该PCR不仅具有良好的CAV特异性,且检测灵敏度达3.98个TCID50/反应。用该方法监测9份随机抽取的商品禽用活疫苗发现,其中2份活疫苗呈PCR强阳性。以上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鸡传染性贫血病毒PCR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敏感等特点,能用于禽用活疫苗中CAV污染的快速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 PCR 疫苗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广西株全基因组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邓显文 谢芝勋 +3 位作者 谢丽基 刘加波 谢志勤 庞耀珊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9-22,共4页
为了解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广西分离株全基因变异情况,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对CIAV广西分离株(GXC060821)的全基因进行PCR扩增、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广西分离株的全基因为2 292个核苷酸,含有3个互相重叠的开放阅读框(ORF)... 为了解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广西分离株全基因变异情况,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对CIAV广西分离株(GXC060821)的全基因进行PCR扩增、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广西分离株的全基因为2 292个核苷酸,含有3个互相重叠的开放阅读框(ORF)。序列分析表明,本CIAV分离株与国内外其他31个CIAV毒株比较核苷酸的同源性在96.1%~98.5%之间,推导氨基酸的同源性在89.8%~94.2%之间。全基因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显示,广西分离株和中国的TJBD40株、LF4株都处于一个分支,它们的亲缘关系较近,而与美国的98D06073分离株及中国的HA4分离株的亲缘关系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 全基因组 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白血病病毒和鸡传染性贫血病毒二重荧光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民秀 谢芝勋 +7 位作者 谢志勤 谢丽基 张艳芳 邓显文 曾婷婷 范晴 罗思思 黄娇玲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007-2014,共8页
【目的】建立同时鉴别ALV和CIAV的二重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为临床上快速诊断及有效防控ALV和CIAV的单一或混合感染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参考ALV(A亚群、B亚群、C亚群、D亚群和J亚群)的pol基因和CIAV的VP2基因保守序列,... 【目的】建立同时鉴别ALV和CIAV的二重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为临床上快速诊断及有效防控ALV和CIAV的单一或混合感染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参考ALV(A亚群、B亚群、C亚群、D亚群和J亚群)的pol基因和CIAV的VP2基因保守序列,设计2套用于LAMP的特异性引物,并在ALV和CIAV的F1c和B1c覆盖区域分别设计双标记探针[ALV-Probe(5'端标记FAM荧光基团,3'端标记BHQ3淬灭基团)和CIAV-Probe(5'端标记CY5荧光基团,3'端标记BHQ3淬灭基团)]。在Loopamp LA-320C实时浊度仪中反应结束后,将反应管置于多色荧光系统内进行观察分析;并通过特异性试验、灵敏度试验及临床样品检测验证二重荧光LAMP检测方法的适用性和可靠性。【结果】优化后的二重荧光LAMP反应体系20.0μL:DNA/cDNA模板2.0μL,2×ReactionMix 10.0μL,Bst DNA聚合酶0.8μL,内引物ALV-FIP、ALV-BIP、CIAV-FIP和CIAV-BIP(工作浓度40.0μmol/L)各0.8μL,外引物ALV-F3、ALV-B3、CIAV-F3和CIAV-B3(工作浓度5.0μmol/L)各0.4μL,ALV-Probe(工作浓度0.5μmol/L)0.4μL,CIAV-Probe(工作浓度0.5μmol/L)0.8μL,以ddH_(2)O补足至20.0μL。扩增程序:62℃反应60 min,80℃灭活5 min。建立的二重荧光LAMP检测方法能特异性同时检测ALV和CIAV,对其他禽类病原体无特异性扩增;检测CIAV和ALV单一模板的下限均为102拷贝/μL,检测混合模板时ALV的检测下限为102拷贝/μL、CIAV的检测下限为103拷贝/μL。应用建立的二重荧光LAMP检测方法对13份咽喉和泄殖腔棉拭子样品进行检测,其检测结果与常规PCR检测结果的吻合率达100%。【结论】建立的二重荧光LAMP检测方法能实现在同一反应管内鉴别诊断ALV和CIAV,具有特异性好、敏感性高及污染风险小等优点,且检测结果可通过多色荧光系统进行肉眼观察,适用于ALV和CIAV的临床快速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白血病病毒(ALV)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 二重荧光LAMP 探针 特异性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贫血病毒vp3基因体内抑瘤效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田俊 王宇哲 +2 位作者 申志发 宗义强 屈伸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 观察鸡贫血病毒 ( chicken anem ia virus,CAV) vp3基因的体内抑瘤效应。方法 分别将 pc DNA- vp3(含 vp3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 )、pc DNA3 (空载体 )和小鼠腹水型肝癌细胞株 H2 2混合后 ,接种于 BAL B/ c小鼠皮下。几天后 ,处死动... 目的 观察鸡贫血病毒 ( chicken anem ia virus,CAV) vp3基因的体内抑瘤效应。方法 分别将 pc DNA- vp3(含 vp3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 )、pc DNA3 (空载体 )和小鼠腹水型肝癌细胞株 H2 2混合后 ,接种于 BAL B/ c小鼠皮下。几天后 ,处死动物 ,取肿瘤组织称重 ,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瘤重差异 ,确定 vp3基因的抑瘤效应。TU NEL 法鉴定 vp3在体内诱导肿瘤细胞死亡的方式。结果 注射 vp3基因的试验组肿瘤生长率明显低于注射空载体的对照组。TUNEL 试验的结果也表明 ,鸡贫血病毒 VP3蛋白在体内以凋亡方式诱导肿瘤细胞死亡。结论 预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病毒 VP3基因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李孝欣 徐为燕 唐桂运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1期3-5,共3页
本试验于1992年自东北某地疑似鸡传染性贫血(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CIA)鸡群得到一分离物,该分离物能抵抗70℃5分钟处理,对氯仿不敏感,不凝集鸡、小白鼠、绵羊红细胞,可引起1日龄SPF鸡发病,表现出传染性贫血的特征病变,分离物能... 本试验于1992年自东北某地疑似鸡传染性贫血(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CIA)鸡群得到一分离物,该分离物能抵抗70℃5分钟处理,对氯仿不敏感,不凝集鸡、小白鼠、绵羊红细胞,可引起1日龄SPF鸡发病,表现出传染性贫血的特征病变,分离物能被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hicken Anemia Virus CAV)抗血清中和,能在MDCC-MSB_1细胞上适应增值并与参考毒GiFu-1,CUX-1,TK5803在该细胞培养中产生一致的细胞病变,分离物与参考毒感染的MDCC-MSB_1细胞用间接免疫荧光(IFA)检测均见到核内颗粒荧光,分离物与参考毒GiFu-1细胞培养液负染后电镜观察可见到20nm大小无囊膜,六角形或近圆形的病毒粒子,其形态大小一致,因此可以认为分离物是CA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病 传染性 贫血病毒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PCR方法检测鸡传染性贫血病毒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兵 徐福洲 +2 位作者 王金洛 陈小玲 孟彦妮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90-92,共3页
根据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基因组序列,设计一对引物扩增基因组上nt358-nt1042之间684 bp DNA片段。在CIAV感染MDCC-MSB1细胞系中提取核酸为模板可扩增出相应DNA片段,且以感染细胞核酸为模板反应敏感性可达1 fg,而以其他病原核酸为模... 根据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基因组序列,设计一对引物扩增基因组上nt358-nt1042之间684 bp DNA片段。在CIAV感染MDCC-MSB1细胞系中提取核酸为模板可扩增出相应DNA片段,且以感染细胞核酸为模板反应敏感性可达1 fg,而以其他病原核酸为模板扩增结果均为阴性。应用该PCR方法对实验感染鸡肝脏、脾脏、胸腺、肾脏、法氏囊、骨髓、白细胞、泄殖腔棉拭子等不同样品进行检测,均可扩增出相应DNA片段。证明我们建立的PCR方法敏感性特异性强,可用于临床感染不同组织CIAV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 PCR方法 检测技术 传染性贫血病毒 基因组序列 反应敏感性 临床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病LAMP快速可视化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9
20
作者 邓显文 谢芝勋 +5 位作者 谢志勤 刘加波 庞耀珊 谢丽基 彭宜 范晴 《家畜生态学报》 2011年第6期57-60,共4页
为建立一种能快速检测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病(CIAV)的检测方法,根据基因库中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病的保守序列,设计一套特异性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引物,建立了CI-AV的LAMP可视化检测方法。该法敏感性可达10fg,高于常规PCR方法10倍;全部反应可... 为建立一种能快速检测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病(CIAV)的检测方法,根据基因库中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病的保守序列,设计一套特异性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引物,建立了CI-AV的LAMP可视化检测方法。该法敏感性可达10fg,高于常规PCR方法10倍;全部反应可在1h内完成;可通过肉眼观察颜色直接判定结果;对其它鸡常见病原体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果表明建立的LAMP方法简便、快速、灵敏、特异,可用于CIAV感染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 LAMP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