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平衡电网电压下光伏并网逆变器功率/电流质量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78
1
作者 郭小强 张学 +3 位作者 卢志刚 王宝诚 漆汉宏 孙孝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46-353,共8页
不平衡电网电压下系统输出功率和电流质量是光伏并网逆变器重要的性能指标。首先分析不平衡电网电压下光伏并网逆变器电流谐波产生的机理和系统输出功率波动的原因,并进行量化分析。然后提出一种静止坐标系控制策略,采用瞬时功率直接计... 不平衡电网电压下系统输出功率和电流质量是光伏并网逆变器重要的性能指标。首先分析不平衡电网电压下光伏并网逆变器电流谐波产生的机理和系统输出功率波动的原因,并进行量化分析。然后提出一种静止坐标系控制策略,采用瞬时功率直接计算电流参考指令,无需锁相环和电压/电流正负序分离计算,简化了控制结构。利用加权思想实现光伏并网逆变器功率/电流质量的协调控制,提高了系统运行性能。最后进行不平衡电网电压下的仿真和实验研究,结果验证了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平衡电网电压 光伏并网逆变器 电流质量 功率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压大容量电流质量调节装置的复合控制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何英杰 刘进军 王兆安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62-1467,共6页
由于功率器件耐压水平和载流能力的限制,传统有源电力滤波器难以实现对高压大容量非线性负载的谐波补偿。为此研究一种新型的适应于中压电网的电流质量调节器。基于该电流质量调节器拓扑结构的特点,提出一种复合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采... 由于功率器件耐压水平和载流能力的限制,传统有源电力滤波器难以实现对高压大容量非线性负载的谐波补偿。为此研究一种新型的适应于中压电网的电流质量调节器。基于该电流质量调节器拓扑结构的特点,提出一种复合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采用瞬时值反馈PI控制和重复控制相结合的方式,利用PI控制器控制低频功率模块,提高整个装置的动态响应速度,利用重复控制器控制高频功率模块,来消除电流跟踪误差。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质量调节器 复合控制 PI控制 重复控制 中压 大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电流质量调节装置仿真与实验研究
3
作者 赵国亮 刘隽 +3 位作者 何维国 赵士夯 蔡林海 蒋晓春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61-66,共6页
对一种大容量复合电流质量调节装置进行了深入研究,基于模块化的思想,提出一种新型的主电路拓扑结构,主电路由基波补偿模块和谐波补偿模块组成,基波模块由多个H桥组成链式结构,用以提高基波补偿容量,减小输出电压谐波含量;谐波模块由单... 对一种大容量复合电流质量调节装置进行了深入研究,基于模块化的思想,提出一种新型的主电路拓扑结构,主电路由基波补偿模块和谐波补偿模块组成,基波模块由多个H桥组成链式结构,用以提高基波补偿容量,减小输出电压谐波含量;谐波模块由单个H桥构成,其交流侧跨接在基波连接电感两端,可以减小谐波模块的电压等级和容量。给出了装置的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实现了无功功率和谐波电流的解耦控制和补偿。最后通过仿真与实验结果证明了提出的主电路结构及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电流质量调节装置 控制策略 谐波 H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物理分量理论改进方法及其在电能质量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陶顺 罗超 +1 位作者 肖湘宁 陈聪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960-1970,共11页
随着现代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电源特性、电网络结构和负荷类型及其构成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电流引发的电能质量问题越来越突出,而已有方法难以对电流扰动量进行全面评估。为此,该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电流物理分量理论,包括工作电流、基... 随着现代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电源特性、电网络结构和负荷类型及其构成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电流引发的电能质量问题越来越突出,而已有方法难以对电流扰动量进行全面评估。为此,该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电流物理分量理论,包括工作电流、基波主导无功电流、基波主导负序电流、基波主导零序电流以及谐波电流分量。该方法适用于各种系统条件,并能够全面地针对电流做功效率、不平衡及谐波等物理现象进行量化。在分析电流质量评估关键问题与指标的基础上,研究了改进电流物理分量理论在电力扰动源支路或其集总支路上的电流质量评估中的应用,最后通过对物理实验与工程实测数据的评估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 电流质量 电流物理分量理论 评估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理想电网下逆变器并网电流质量改善策略 被引量:17
5
作者 杨龙月 郭锐 +2 位作者 张乐 刘建华 郭向向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10-18,共9页
逆变器在非理想的电网条件下采用传统的电网电压前馈控制时,其输出阻抗的相位裕度很低,且不能很好地抑制电网电压的谐波传入控制系统,从而很难保证其并网电流的质量。提出了一种改善在非理想电网条件下逆变器并网电流质量的方法。首先,... 逆变器在非理想的电网条件下采用传统的电网电压前馈控制时,其输出阻抗的相位裕度很低,且不能很好地抑制电网电压的谐波传入控制系统,从而很难保证其并网电流的质量。提出了一种改善在非理想电网条件下逆变器并网电流质量的方法。首先,建立PR控制下采用传统电网电压前馈的LCL型逆变器输出阻抗模型,提出利用带通滤波器改进的电网电压前馈策略,提高逆变器对电网阻抗的鲁棒性。同时在PR控制器上并联多次谐波补偿器,使其不仅能够提高逆变器对电网阻抗的鲁棒性而且能够有效地抑制电网电压谐波对逆变器并网电流的干扰,从而改善非理想电网条件下的逆变器并网电流的质量。最后,利用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电压前馈 逆变器输出阻抗 带通滤波器 多次谐波补偿器 并网电流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CL滤波器的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电流闭环控制方法 被引量:75
6
作者 仇志凌 杨恩星 +1 位作者 孔洁 陈国柱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15-20,共6页
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active power filter,APF)需要具有较高的补偿带宽和较低的开关纹波含量。LCL滤波器由于可以兼顾低频段增益和高频段的衰减,是APF输出滤波器的较好选择,但LCL滤波器是3阶系统,增加了控制难度。通常应用于APF电流控... 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active power filter,APF)需要具有较高的补偿带宽和较低的开关纹波含量。LCL滤波器由于可以兼顾低频段增益和高频段的衰减,是APF输出滤波器的较好选择,但LCL滤波器是3阶系统,增加了控制难度。通常应用于APF电流控制的瞬时值反馈内环结合重复控制外环的双环控制性能较好,但其主要是针对单电感滤波器进行设计,难以直接应用于LCL滤波器控制。提出一种简单的内环方案,利用数字控制固有的一拍计算延时进行LCL滤波器的稳定控制,只需一个反馈量,结构简单;由于内环有效地改善了系统的特性,作为外环的重复控制器的设计相对简单。基于LCL滤波器的双环控制方案赋予了系统较高的稳态补偿精度和快速的动态响应。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出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 质量电网电流 LCL滤波器稳定控制 重复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发电系统中LCL滤波并网逆变器电流控制研究综述 被引量:127
7
作者 许津铭 谢少军 张斌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4153-4166,共14页
并网逆变器是分布式发电系统的重要接口,入网电流的质量是其重要指标。采用LCL滤波器的并网逆变器可大幅抑制开关频率谐波,但滤波器谐振易造成入网电流振荡而控制困难。而且,随着分布式发电系统规模的增大,公共耦合点处的电网阻抗、电... 并网逆变器是分布式发电系统的重要接口,入网电流的质量是其重要指标。采用LCL滤波器的并网逆变器可大幅抑制开关频率谐波,但滤波器谐振易造成入网电流振荡而控制困难。而且,随着分布式发电系统规模的增大,公共耦合点处的电网阻抗、电压波动与谐波以及串并联谐振等也会严重影响电流控制性能。已有较多文献针对分布式发电系统中的LCL滤波并网逆变器进行了研究,但仍欠缺对相关研究成果的系统性归纳与总结,难以明晰进一步研究的重点。该文从LCL滤波器参数优化设计、LCL谐振抑制、电流控制以及复杂电网下的谐波干扰等方面归纳并评述了已有的研究成果,指出了LCL滤波并网逆变器为适应大规模分布式发电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发电 并网逆变器 LCL滤波器 电流质量 谐振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数在线辨识的电流源型变流器状态监测及自适应控制 被引量:12
8
作者 蔡富裕 郭文勇 +1 位作者 赵闯 肖立业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67-77,119,共12页
电感、电容等无源器件的老化及其造成的参数漂移是引起变流器故障和并网电流质量变差的重要原因。为了实现对电流源型变流器中滤波器元件老化状况的在线监测并实时优化并网电流质量,文中提出了一种参数在线辨识的方法,有效地实现了电流... 电感、电容等无源器件的老化及其造成的参数漂移是引起变流器故障和并网电流质量变差的重要原因。为了实现对电流源型变流器中滤波器元件老化状况的在线监测并实时优化并网电流质量,文中提出了一种参数在线辨识的方法,有效地实现了电流源型变流器并网滤波器参数的在线辨识,实现了健康状态的在线监测。同时根据参数辨识结果实时优化电流源型变流器闭环控制中的虚拟电阻参数,实现了对谐振的最优阻尼。为了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开展了基于超导储能应用的仿真和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参数辨识方法可以有效地在线辨识滤波元件的参数,而基于参数辨识的自适应有源阻尼控制策略可以有效地改善有源谐振阻尼的性能,降低并网电流的谐波畸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监测 可靠性 电流质量 参数在线辨识 有源阻尼 电流源型变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电流滞环控制的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调制策略 被引量:12
9
作者 彭也伦 黄守道 +2 位作者 张文娟 黄晟 汪星耀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94-101,共8页
针对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MMC)在中低压领域中的应用,提出一种改进型最近电平逼近(NLM)调制策略,调制策略中引入电流滞环控制环节对最近电平逼近调制结果进行修正,并分析了滞环环宽的设定。该调制策略实现简便,动态性能好,控制器计算量... 针对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MMC)在中低压领域中的应用,提出一种改进型最近电平逼近(NLM)调制策略,调制策略中引入电流滞环控制环节对最近电平逼近调制结果进行修正,并分析了滞环环宽的设定。该调制策略实现简便,动态性能好,控制器计算量小。对传统NLM调制策略和该文提出的改进型NLM调制策略进行了仿真和试验对比。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该调制策略可明显改善输出电流波形的质量,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实现了输出电流对参考电流的快速、精确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 滞环电流控制 最近电平逼近 输出电流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平衡电压下并网逆变器的功率波动抑制与电流平衡协调控制方法 被引量:26
10
作者 王逸超 欧名勇 +3 位作者 陈燕东 陈仲伟 肖振锋 徐志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6981-6987,共7页
当电网电压三相不对称时,并网逆变器输出功率恒定和输出电流平衡正序无法同时实现。首先探讨了瞬时有功/无功控制策略和平衡正序控制策略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影响功率波动和电流质量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功率波动抑制与电流... 当电网电压三相不对称时,并网逆变器输出功率恒定和输出电流平衡正序无法同时实现。首先探讨了瞬时有功/无功控制策略和平衡正序控制策略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影响功率波动和电流质量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功率波动抑制与电流平衡协调控制策略,通过调节输出电流中的谐波分量大小来协调功率波动抑制水平与电流平衡正序程度。该功率控制方法不需要采用电压/电流正负序分离环节,也不需要陷波器或者滤波器,易于实现。最后,该功率控制方法的正确性通过仿真和实验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器 功率控制 电流质量 电压不平衡 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L型并网逆变器新型频率自适应重复控制方法 被引量:21
11
作者 陈磊 季亮 +2 位作者 杨兴武 欧阳武 牛梦娇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57-64,共8页
提出一种应用于LCL型并网逆变器的新型频率自适应重复控制(FARC)方法。该方法采用全通滤波器来替代重复控制器中频率比值小数部分构成的延时单元。当电网频率变化时,通过在线调整全通滤波器的系数,使重复控制器内模的谐振频率逼近电网... 提出一种应用于LCL型并网逆变器的新型频率自适应重复控制(FARC)方法。该方法采用全通滤波器来替代重复控制器中频率比值小数部分构成的延时单元。当电网频率变化时,通过在线调整全通滤波器的系数,使重复控制器内模的谐振频率逼近电网基波及谐波频率的实际值,从而实现在电网频率变化情况下对电压谐波的有效抑制,进而控制逆变器输出高质量的并网电流。详细给出FARC的设计过程及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器 频率变化 重复控制 全通滤波器 电流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L滤波并网逆变器多速率重复控制策略 被引量:15
12
作者 杨兴武 陈磊 牛梦娇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231-3240,共10页
为减少逆变器输出的谐波和降低数字控制器的计算负担及内存消耗,提出一种应用于LCL滤波并网逆变器的多速率重复控制(MRC)策略,包含高采样速率的并网电流反馈控制和低采样速率的重复控制两个环节。通过对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动态、稳态... 为减少逆变器输出的谐波和降低数字控制器的计算负担及内存消耗,提出一种应用于LCL滤波并网逆变器的多速率重复控制(MRC)策略,包含高采样速率的并网电流反馈控制和低采样速率的重复控制两个环节。通过对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动态、稳态性能分析,与传统单采样速率重复控制(SRC)相比,MRC系统可保持良好的动态、稳态性能,且稳定裕度得到提高。仿真和实验结果显示,当电网电压畸变率4.6%,将采样因子设为2,MRC控制器的运算效率提高,系统动态性能良好,逆变器输出电流的畸变率保持在1.5%以内,从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器 多速率重复控制 稳定裕度 计算负担 电流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软件锁相技术的光伏并网系统基准正弦电路 被引量:14
13
作者 郑翔骥 陈道炼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2-105,共4页
介绍了高效单相光伏并网系统的结构拓扑,指出与电网电压同频同相的基准正弦电路性能状况对于系统能否正常工作、系统输出电流波形质量的优劣有重要作用,提出并深入分析了一类基于最优时间的软件锁相技术、与电网电压同频同相的基准正弦... 介绍了高效单相光伏并网系统的结构拓扑,指出与电网电压同频同相的基准正弦电路性能状况对于系统能否正常工作、系统输出电流波形质量的优劣有重要作用,提出并深入分析了一类基于最优时间的软件锁相技术、与电网电压同频同相的基准正弦电路,该基准正弦电路由采样电路、信号转换电路、软件锁相环、D/A转换电路组成。给出了关键电路参数设计准则与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证明该基准正弦电路输出正弦电压与电网电压同频同相,总谐波畸变率小,简单实用,价格低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准正弦电路 光伏并网系统 拓扑 软件锁相技术 输出电流波形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软开关技术的交流调速系统逆变电路控制的改进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宏 吴艳敏 +2 位作者 王子成 张宁 戚博文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4期54-60,共7页
以异步电机为被控对象,设计了一种基于辅助二极管谐振极逆变器(ADRPI)的新型软开关三相逆变器及其驱动控制电路,并在实验基础上对设计的逆变电路及驱动控制电路提出了改进措施,即采用新型的软开关逆变电路及对驱动控制电路中元器件参数... 以异步电机为被控对象,设计了一种基于辅助二极管谐振极逆变器(ADRPI)的新型软开关三相逆变器及其驱动控制电路,并在实验基础上对设计的逆变电路及驱动控制电路提出了改进措施,即采用新型的软开关逆变电路及对驱动控制电路中元器件参数进行选优.实验结果证明,ADRPI软开关逆变电路输出波形中的尖峰脉冲得到了有效抑制,改善了逆变电路的输出特性,提高了输出电流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开关技术 辅助二极管谐振极逆变器 交流调速系统 电流质量 逆变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B7桥的光伏并网滑模控制策略 被引量:1
15
作者 康家玉 张晓飞 +2 位作者 王素娥 陈旭阳 王安琦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5-59,66,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FB7桥三相光伏逆变器的改进型双闭环滑模控制策略。电压外环采用准滑模控制,电流内环采用改进型快速终端滑模控制,减小系统抖振的同时使系统状态在有限时间内收敛为零。该控制策略克服了传统双闭环PI控制抗干扰性、快速... 提出了一种基于FB7桥三相光伏逆变器的改进型双闭环滑模控制策略。电压外环采用准滑模控制,电流内环采用改进型快速终端滑模控制,减小系统抖振的同时使系统状态在有限时间内收敛为零。该控制策略克服了传统双闭环PI控制抗干扰性、快速性较差的缺点,提高了系统的并网电流质量和抗干扰能力。Matlab/Simulink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双闭环PI控制策略相比,双闭环滑模控制策略可有效降低并网电流的THD,改善了并网电流的质量,同时提高了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和抗干扰能力。实验验证了提出的控制策略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逆变器 滑模控制 共模电流 并网电流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分电化学质谱方法(DEMS)的回顾 Ⅰ.DEMS原理和发展
16
作者 富士川计吉 冯力 《电化学》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41-249,共9页
差分电化学质谱(DEMS)是将电化学和质谱技术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电化学现场测试手段。它可现场检测电化学反应中的挥发性气体产物及动力学参数,中间体及其结构的性质等。当电极反应产物为共析出时,DEMS技术可同时确... 差分电化学质谱(DEMS)是将电化学和质谱技术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电化学现场测试手段。它可现场检测电化学反应中的挥发性气体产物及动力学参数,中间体及其结构的性质等。当电极反应产物为共析出时,DEMS技术可同时确定每种产物的法拉第电流随电极电位或时间的变化.全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回顾DEMS方法的原理与发展;第二部分介绍DEMS方法的应用.本文为其中之第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电流 DEMS法 电化学 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荷干扰性的量化评估 被引量:2
17
作者 贾秀芳 马维青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12,共6页
负荷的干扰性评估对确定电能质量问题的责任和电能的按质定价均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研究了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的负荷干扰性评估方法,对负荷的电流排放质量进行了定量分析。首先由层次分析法(AHP)得到了描述干扰性负荷性... 负荷的干扰性评估对确定电能质量问题的责任和电能的按质定价均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研究了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的负荷干扰性评估方法,对负荷的电流排放质量进行了定量分析。首先由层次分析法(AHP)得到了描述干扰性负荷性能的各指标权重,然后定义了电力系统标准负荷,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GRA)得到了各干扰性负荷与标准负荷的关联度,依据关联度的大小可以评估各干扰性负荷与标准负荷的接近程度,从而得到干扰性负荷对电网的影响程度,并通过算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 负荷干扰性 电流质量 层次分析法 灰色关联分析法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电网下LCL型并网逆变器的自适应改进前馈控制策略 被引量:31
18
作者 曹子恒 肖先勇 +3 位作者 李媛 罗代军 王行亚 周杨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67-1576,共10页
传统比例前馈策略能较好地抑制来自电网背景谐波的扰动,但是在弱电网下由于电网阻抗的存在,其正反馈通道与并网电流内环会通过电网阻抗产生耦合现象,从而导致其鲁棒性大幅度下降。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电网阻抗测量的自适应改进... 传统比例前馈策略能较好地抑制来自电网背景谐波的扰动,但是在弱电网下由于电网阻抗的存在,其正反馈通道与并网电流内环会通过电网阻抗产生耦合现象,从而导致其鲁棒性大幅度下降。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电网阻抗测量的自适应改进前馈控制策略。首先在公共耦合点电压的正反馈通道上增加多谐振环节,使得正反馈通道只在电网主要背景谐波频率处有反馈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逆变器的鲁棒性,并保留比例前馈策略的谐波抑制能力;然而,改进后的控制策略在鲁棒性提升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控制策略中加入自适应环节来实时调整开环增益,从而进一步提高控制策略的鲁棒性;最后通过仿真模型对控制策略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可使LCL型并网逆变器在弱电网条件下始终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 改进前馈 弱电网 并网电流质量 鲁棒性 并网逆变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平衡电网下虚拟同步机的多模式协调策略 被引量:15
19
作者 潘子迅 杨晓峰 +2 位作者 赵锐 崔晨阳 闫涛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4274-4285,共12页
新能源并网换流器采用虚拟同步机(VSG)控制有利于提升电网惯量和阻尼水平,但在电网电压不平衡时存在输出电流畸变和瞬时功率脉动的问题。为灵活调控不平衡电网下VSG输出电流质量与功率纹波,该文提出一种VSG多模式协调策略。首先,研究不... 新能源并网换流器采用虚拟同步机(VSG)控制有利于提升电网惯量和阻尼水平,但在电网电压不平衡时存在输出电流畸变和瞬时功率脉动的问题。为灵活调控不平衡电网下VSG输出电流质量与功率纹波,该文提出一种VSG多模式协调策略。首先,研究不平衡电网下的VSG瞬时功率脉动抑制机理,在功率恒定模式分析并网电流谐波特征的基础上,利用VSG虚拟功率计算电流参考指令并引入协调系数对其修正;其次,在多谐振电流内环控制下实现VSG电流平衡-功率恒定多模式协调,并研究协调系数影响及其取值区间选取方法;最后,通过仿真与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文理论分析与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机 不平衡电网 电流质量 功率纹波 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L并网逆变器的自抗扰控制策略 被引量:20
20
作者 马明 廖鹏 +2 位作者 蔡雨希 雷二涛 何英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223-2231,共9页
在并网现场,电网时常会包含背景谐波、存在电压波动等情况。由于难以确定这些复杂时变的扰动模型,故基于模型的扰动补偿方法作用有限。此外,基于实时检测的自适应控制虽具有较强抗扰性,但控制算法较为复杂。而自抗扰控制能将内扰和外扰... 在并网现场,电网时常会包含背景谐波、存在电压波动等情况。由于难以确定这些复杂时变的扰动模型,故基于模型的扰动补偿方法作用有限。此外,基于实时检测的自适应控制虽具有较强抗扰性,但控制算法较为复杂。而自抗扰控制能将内扰和外扰的总和看作广义扰动,通过观测器实时估计并通过前馈进行补偿,其具有谐振抑制能力且抗扰性强,不依赖精确的数学模型。故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针对LCL并网逆变器设计了一阶自抗扰控制策略,详细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性及抗扰性,并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一阶自抗扰控制策略能够提高入网电流质量、系统稳定性和抗扰性,同时所设计的控制策略无需有源阻尼环节,算法简单,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L并网逆变器 自抗扰控制 稳定性 抗扰性 电流质量 电网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