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世纪以来中国数学课程标准中数学建模内涵的发展 被引量:60
1
作者 黄健 鲁小莉 +1 位作者 王鸯雨 徐斌艳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8-23,41,共7页
采用主题质性文本分析法,综合梳理中国1902—2018年小学、初中、高中的数学课程纲领性文本(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中数学建模的内涵.研究发现:长期以来,中国数学大纲中没有'数学建模'的提法,1996年的高中大纲中首次出现'数学... 采用主题质性文本分析法,综合梳理中国1902—2018年小学、初中、高中的数学课程纲领性文本(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中数学建模的内涵.研究发现:长期以来,中国数学大纲中没有'数学建模'的提法,1996年的高中大纲中首次出现'数学模型'一词;大纲(课标)对'数学建模'过程的描述从不完备的'四阶段循环模型'逐步发展成'七阶段循环模型';21世纪以来,高中课标对'数学建模'的重视程度与具体要求显著高于义务教育阶段,但缺乏情感态度的描述.基于这些发现,文章最后提出了关于数学建模教与学实践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数学课程 数学建模 质性文本分析法 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