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10篇文章
< 1 2 1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天竹根氯仿部位化学成分及其抗败血症网络药理学研究
1
作者 付小梅 张舟 +3 位作者 阚瑞 夏紫微 吴志瑰 刘婧 《林产化学与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80,共10页
对南天竹根乙醇提取物的氯仿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同时运用网络药理学研究其抗败血症多成分、多靶标、多途径作用机制。采用硅胶柱色谱、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ODS)柱色谱和凝胶柱色谱等分离方法对南天竹根氯仿部位进行分离、纯... 对南天竹根乙醇提取物的氯仿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同时运用网络药理学研究其抗败血症多成分、多靶标、多途径作用机制。采用硅胶柱色谱、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ODS)柱色谱和凝胶柱色谱等分离方法对南天竹根氯仿部位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核磁共振波谱(NMR)和质谱(MS)技术鉴定结构。从南天竹根氯仿部位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氧代海罂粟达林碱(1)、氧化海罂粟碱(2)、1-羟基-2,9,10-三甲氧基-7H-二苯并[de,g]喹啉-7-酮(3)、氧化小檗碱(4)、小檗碱(5)、氧化南天竹啡碱(6)、β-谷甾醇(7)、棕榈油醇(8)、棕榈油酸(9)、南天竹啡碱(10)、N-去甲基南天竹碱(11)、羟基南天宁碱(12)、香草酸(13)、香草醛(14)和没食子酸乙酯(15),其中化合物1~4为首次从南天竹属分离得到。网络药理学研究分析发现:南天竹根氯仿部位可能通过小檗碱、氧化南天竹啡碱、N-去甲基南天竹碱、羟基南天宁碱等活性成分作用于HSP90AA1、PPARA和F2等靶点,调节PI3K-Akt、TNF、HIF-1、Fc epsilon RI等多条信号通路发挥抗败血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天竹根 化学成分 网络药理学 败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低体重儿蜡样芽孢杆菌败血症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
作者 李沛 赵心懋 +4 位作者 李蕊 杨青 袁晓宁 张会芝 邢燕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8-263,共6页
目的总结低出生体重儿蜡样芽孢杆菌败血症病例特点和感染风险,为感染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方法报告并分析3例低出生体重儿蜡样芽孢杆菌败血症病例特征,并系统检索相关文献总结新生儿蜡样芽孢杆菌败血症病例特点和医院感染风险来源。结... 目的总结低出生体重儿蜡样芽孢杆菌败血症病例特点和感染风险,为感染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方法报告并分析3例低出生体重儿蜡样芽孢杆菌败血症病例特征,并系统检索相关文献总结新生儿蜡样芽孢杆菌败血症病例特点和医院感染风险来源。结果本文报告的3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中2例死亡,1例治愈,经物体表面采样分析,未发现环境中明确的感染来源。总计检索到既往文献报告43例病例,41例有生存报道的病死率达36.6%,感染危险因素主要为辅助通气、脐静脉置管(UVC)或中心静脉置管及肠内喂养。在明确感染来源的3例报道中,致病菌分别来自亲母母乳、装修区域、暖箱表面和超声探头。结论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蜡样芽孢杆菌败血症病死率高、预后差,是严重威胁低出生体重儿生命健康的医院感染性疾病,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和医院感染管理相关部门需要重视对该细菌所致医院感染的预防、监测以及早期发现和积极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样芽孢杆菌 败血症 低出生体重儿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列线图模型预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早发型败血症风险
3
作者 张亚丽 刘梅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06-1113,共8页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发生早发型败血症(EOS)的危险因素,并建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EOS的列线图模型。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某医院收治的200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作为训练集,选取2024年1—12月该院收治的86例极低出生体...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发生早发型败血症(EOS)的危险因素,并建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EOS的列线图模型。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某医院收治的200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作为训练集,选取2024年1—12月该院收治的86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作为验证集,训练集根据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EOS的发生情况将其分为EOS组和无EOS组。采用logistic回归筛选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合并EOS的危险因素,采用R软件建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合并EOS的列线图模型。结果母亲妊娠年龄>35岁、产前发热、胎膜早破、留置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机械通气、羊水污染、胎龄≤32周及新生儿发热是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发生EOS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训练集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797(95%CI:0.755~0.859),验证集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69(95%CI:0.661~0.877);校正曲线显示该模型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决策曲线显示该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结论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EOS的动态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及临床实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出生体重 早产儿 早发型败血症 危险因素 发病率 动态列线图模型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寨沟牛出血性败血症的诊治
4
作者 方文 《中国动物保健》 2025年第7期55-56,共2页
本文聚焦九寨沟地区牛出血性败血症,从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入手,系统开展实验室诊断分析,深入阐述紧急处理措施、抗菌消炎疗法、补液与营养支持方案、对症辅助疗法,创新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路径,同时强调饲养管理优化及疫苗接种的关键作用... 本文聚焦九寨沟地区牛出血性败血症,从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入手,系统开展实验室诊断分析,深入阐述紧急处理措施、抗菌消炎疗法、补液与营养支持方案、对症辅助疗法,创新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路径,同时强调饲养管理优化及疫苗接种的关键作用,全方位为畜牧从业者防控该病害提供实操性参考与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败血症 九寨沟 诊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的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5
作者 杨玲 晏明瑶 +1 位作者 朱远远 刘小华 《河北渔业》 2025年第1期8-10,共3页
为更好地应对大宗淡水鱼养殖过程中的细菌性败血症,长期监控重庆市涪陵区两家养殖场的情况,对患病鱼和健康鱼进行临床诊断、解剖、镜检、致病细菌的分离鉴定以及耐药性试验,结果表明上述两家养殖场出现的细菌性败血症主要致病菌为气单... 为更好地应对大宗淡水鱼养殖过程中的细菌性败血症,长期监控重庆市涪陵区两家养殖场的情况,对患病鱼和健康鱼进行临床诊断、解剖、镜检、致病细菌的分离鉴定以及耐药性试验,结果表明上述两家养殖场出现的细菌性败血症主要致病菌为气单胞菌属(Aeromonas),且进一步通过药敏试验筛选到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对该致病菌高度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细菌性败血症 气单胞菌(Aeromonas)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资阳牛出血性败血症的防治措施
6
作者 王昌永 《农业工程技术》 2025年第6期104-105,共2页
当前,随着牛养殖规模的扩大,牛出血性败血症的发生趋于频发,该病症、潜伏期较短,发病后迅速恶化,对牛的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而早期发现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可以显著提高治愈率。该文介绍了牛出血性败血症临床症状以及防治措施,旨在为... 当前,随着牛养殖规模的扩大,牛出血性败血症的发生趋于频发,该病症、潜伏期较短,发病后迅速恶化,对牛的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而早期发现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可以显著提高治愈率。该文介绍了牛出血性败血症临床症状以及防治措施,旨在为基层养牛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出血性败血症 临床症状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出血性败血症的处理方法与防治措施
7
作者 韦会琴 胡伦伟 胡波 《农业工程技术》 2025年第9期95-96,共2页
牛出血性败血症是一种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会影响牛群。疾病伴随着较高死亡率,会出现急性和严重的临床症状,对畜牧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由于病症的急性发作和快速进展,早期诊断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然而,该... 牛出血性败血症是一种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会影响牛群。疾病伴随着较高死亡率,会出现急性和严重的临床症状,对畜牧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由于病症的急性发作和快速进展,早期诊断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然而,该病复杂性和多样性导致常规治疗方法效果有限,且易产生耐药性问题。该文总结了牛出血性败血症的治疗方法与防治措施,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出血性败血症 处理方法 治疗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出血性败血症的临床特征与诊治策略
8
作者 张磊 崔林 《北方牧业》 2025年第3期27-27,共1页
牛出血性败血症是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一种疾病。深入研究牛出血性败血症的病原、临床表现,并提出相应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可以防止牛出血性败血症的发生和传播,减少死亡率与淘汰率。1流行特征。1.1病原。牛出血性败血症的病原是多杀性... 牛出血性败血症是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一种疾病。深入研究牛出血性败血症的病原、临床表现,并提出相应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可以防止牛出血性败血症的发生和传播,减少死亡率与淘汰率。1流行特征。1.1病原。牛出血性败血症的病原是多杀性巴氏杆菌,是一种细小、较短的球状杆菌,两端钝圆,不存在孢芽,不具备较强抵抗力。在干燥的环境下,这类病原的存活时间为2~3 d,在病牛的分泌物与排泄物中,其存活时间为6~10 d。在受到阳光直射或处于高温环境时,该病菌在短时间内就会死亡,常规消毒液均可以对多杀性巴氏杆菌起到有效的杀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 多杀性巴氏杆菌 牛出血性败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的耐药性分析
9
作者 杨玲 晏明瑶 +2 位作者 朱远远 杨桓 刘小华 《科学养鱼》 2025年第1期61-62,共2页
细菌性败血症也常称为“细菌性出血病、出血性腹水病等”,是殃及的鱼类品种最多,危害最重,流行最广,周期最长,死亡率也最高的疾病之一。患此病的鱼从发现症状到死亡仅3~5天,短期内会造成大幅度死鱼,对水产养殖业的危害极大。水温9~36℃... 细菌性败血症也常称为“细菌性出血病、出血性腹水病等”,是殃及的鱼类品种最多,危害最重,流行最广,周期最长,死亡率也最高的疾病之一。患此病的鱼从发现症状到死亡仅3~5天,短期内会造成大幅度死鱼,对水产养殖业的危害极大。水温9~36℃均可发生流行,25~30℃为高峰;流行时间为3-11月。细菌性败血症常常给养殖户和养殖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于2023年5-10月在重庆市涪陵区某两家养殖场进行长期监控,现将诊断治理情况作以下总结,旨在为大宗水产品养殖过程中应对鱼类细菌性败血症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败血症 水产品养殖 鱼类品种 腹水病 重庆市涪陵区 水产养殖业 数据支撑 养殖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淀粉样蛋白A在新生儿败血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
10
作者 宋思捷 钟晓云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5-390,共6页
新生儿早/晚发型败血症(EOS/LOS)、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新生儿期常见疾病,严重病例预后不良。因早期临床表现不特异、诊断较困难,现非特异性实验室检查(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尚存缺点,可能导致漏诊误诊。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是一... 新生儿早/晚发型败血症(EOS/LOS)、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新生儿期常见疾病,严重病例预后不良。因早期临床表现不特异、诊断较困难,现非特异性实验室检查(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尚存缺点,可能导致漏诊误诊。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是一种新型急性期反应物,其在EOS/LOS、NEC早期即明显升高、持续时间久,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且能反映治疗效果,可作为这两种疾病诊治的生物标记物。本文就SAA及其在EOS/LOS、NEC早期诊断中的价值进行综述,为该类疾病诊治提供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淀粉样蛋白A 败血症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新生儿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败血症病原学特征及革兰阴性菌感染影响因素分析--基于5年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卞赵男 查新祎 +5 位作者 张熙 陈旭婷 陈彦如 许敏 张永红 钱继红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4-210,共7页
目的 了解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筛选用于鉴别革兰阴性菌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收治的确诊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病原菌特征和主要病原菌耐药情况,根据病原菌革兰染色结果分为... 目的 了解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筛选用于鉴别革兰阴性菌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收治的确诊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病原菌特征和主要病原菌耐药情况,根据病原菌革兰染色结果分为革兰阴性菌(G-菌)组和革兰阳性菌(G+菌)组,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G-菌感染的影响因素,并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进行鉴别价值的评价。结果 201例新生儿确诊败血症患儿共检出208株病原菌,其中G+菌126株(60.6%),G-菌82株(39.4%)。G+菌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NS),对青霉素、红霉素和苯唑西林耐药程度较高。G-菌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对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耐药程度较高。对比不同年度病原菌占比情况发现G-菌在过去5年占比呈现上升趋势。201例患儿按照病原菌革兰染色结果分为G+菌组(n=119)和G-菌组(n=82),单因素分析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院内感染,白细胞计数(WBC)<5×10^(9)/L,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是鉴别G-菌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联合上述影响因素鉴别G-菌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0.888 (95%CI:0 840-0.936,P<0.01)。结论 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病原菌主要以CoNS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G-菌感染在2018-2022年间的占比呈上升趋势。院内感染、WBC<5×10^(9)/L和更高的CRP、PCT水平是G-菌感染的影响因素。联合院内感染、WBC<5×10^(9)/L、CRP和PCT对G-菌感染具有较高的鉴别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耐药 革兰阴性菌 危险因素 新生儿败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早发败血症早期识别和初步管理专家共识 被引量:2
12
作者 新生儿早发败血症早期识别和初步管理专家共识专家组 张华岩 +16 位作者 毛健 林振浪 王亚娟 贝斐 岳少杰 石静云 应豪 赵扬玉 袁天明 顾蔚蓉 韩俊彦 陈瑛 沈艳青 曹芯诚 叶尔达娜·麻哈布力 曹云 蒋思远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21-324,共4页
败血症是导致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死亡和不良预后的重要因素。按起病时间的不同,败血症分为早发败血症(EOS)(绝大多数生后≤72 h起病)和晚发败血症(生后>72 h起病)。其中,EOS主要是新生儿在分娩前或分娩时获得,病原微生物多来自母亲... 败血症是导致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死亡和不良预后的重要因素。按起病时间的不同,败血症分为早发败血症(EOS)(绝大多数生后≤72 h起病)和晚发败血症(生后>72 h起病)。其中,EOS主要是新生儿在分娩前或分娩时获得,病原微生物多来自母亲泌尿生殖道。新生儿临床表现与产妇危险因素是评估EOS发生风险的重要标准[1]。我国新生儿早期经验性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使用率过高、过度使用广谱抗菌药物、疗程过长等重要问题。研究显示,近80%的极低出生体重儿人群出生后接受早期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2]。我国NICU收治的<34周早产儿中,约85%接受早期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3]。相当一部分血培养阴性的新生儿被错误诊断为“临床败血症”而接受长疗程抗菌药物治疗[4]。在除外感染的新生儿中,未能及时停用抗菌药物,导致使用疗程明显延长[3]。对新生儿EOS危险因素评估不恰当、忽视动态观察新生儿临床表现的关键作用、对非特异性感染指标的过度依赖和不恰当解读,可能是目前早期抗菌药物治疗占比高、疗程长的重要原因。因此,亟需形成新生儿EOS识别流程共识,以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出生体重儿 抗菌药物治疗 非特异性感染 起病时间 泌尿生殖道 错误诊断 病原微生物 败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并发的急性肾损伤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汪漫 李禄全 李晓文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20-525,共6页
目的 分析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EOS)临床资料,探索影响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回顾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4月于新生儿科病房住院的EOS患儿的临床资料,将满足新生儿改良KDIGO AKI诊断标准的患儿设为... 目的 分析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EOS)临床资料,探索影响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回顾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4月于新生儿科病房住院的EOS患儿的临床资料,将满足新生儿改良KDIGO AKI诊断标准的患儿设为AKI组,按照1∶2配对,纳入不合并AKI患儿设为NAKI组,比较临床资料,调查分析影响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并发急性肾损伤(ESA-AKI)的危险因素。结果 研究期间共纳入AKI组70例,NAKI组140例。单因素条件logstic回归分析发现,入院日龄大、母孕期高血压、窒息、入院时血尿素氮和肌酐水平高,合并中重度贫血、肺出血、动脉导管未闭、感染性休克,小剂量多巴胺、美罗培南暴露以及手术是AKI发病的危险因素,AKI组死亡或放弃治疗率高(P<0.05)。结论 在早发型败血症群体中,对于入院日龄大、窒息、母孕期高血压,入院时血尿素氮和肌酐水平高,合并中重度贫血、肺出血、动脉导管未闭和感染性休克,使用多巴胺和美罗培南以及手术的EOS患儿,需警惕入院后AKI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早发型败血症 危险因素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的诊断和防治 被引量:1
14
作者 韩军军 陈朋 +3 位作者 封永辉 祁峰 艾克达·热合曼 马燕武 《科学养鱼》 2024年第1期62-62,共1页
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是我国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的急性传染病。该病在水温9~36℃均易发生,流行时间为3-11月,高峰期5-9月,主要危害鲫、团头鲂、鲢、鳙、鲤、鳜、草鱼、加州鲈等养殖对象。本文通过对一例细菌性败血症开展诊断和防... 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是我国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的急性传染病。该病在水温9~36℃均易发生,流行时间为3-11月,高峰期5-9月,主要危害鲫、团头鲂、鲢、鳙、鲤、鳜、草鱼、加州鲈等养殖对象。本文通过对一例细菌性败血症开展诊断和防治,以期为该病预防提供参考。一、发病情况和症状2023年8月7日,新疆某地养殖户鱼出现死亡并呈加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败血症 养殖对象 加州鲈 急性传染病 诊断和防治 淡水鱼 团头鲂 流行季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点叉尾鮰细菌性败血症的诊断与防治 被引量:1
15
作者 艾克达·热合曼 陈朋 +1 位作者 韩军军 封永辉 《科学养鱼》 2024年第4期60-61,共2页
本文以斑点叉尾鮰为研究对象,通过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结果为依据,制定治疗措施,为该鱼细菌性败血症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一、养殖场基本情况及发病鱼症状2023年8月初,新疆某养殖场斑点叉尾暴发细菌性败血症,发病养殖池塘24口,面积... 本文以斑点叉尾鮰为研究对象,通过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结果为依据,制定治疗措施,为该鱼细菌性败血症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一、养殖场基本情况及发病鱼症状2023年8月初,新疆某养殖场斑点叉尾暴发细菌性败血症,发病养殖池塘24口,面积约90亩。为斑点叉尾1龄鱼种单养池塘,放养密度约3000尾/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败血症 斑点叉尾鮰 放养密度 药敏试验 养殖池塘 诊断与防治 菌种鉴定 治疗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膜脓毒性伊丽莎白金菌败血症一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丽华 叶挺华 +2 位作者 潘新灵 洪俐 施云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6-130,共5页
一例82岁男性患者因“发热1 d”就诊,主要表现为发热、反应迟钝,外周血超敏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急诊予头孢曲松静脉滴注抗感染等治疗,效果不佳。收入病房后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抗感染治疗,期间血培养发现脑膜脓毒性... 一例82岁男性患者因“发热1 d”就诊,主要表现为发热、反应迟钝,外周血超敏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急诊予头孢曲松静脉滴注抗感染等治疗,效果不佳。收入病房后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抗感染治疗,期间血培养发现脑膜脓毒性伊丽莎白金菌,经16S rRNA测序结果确认为脑膜脓毒性伊丽莎白金菌。患者住院期间腰椎穿刺检查脑脊液压为80 mmH2O(1 mmH_(2)O=0.0098 kPa),脑脊液生化检查结果均正常。治疗11 d后血培养阴性,且外周血超敏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下降,予以出院。出院后使用左氧氟沙星片继续口服治疗14 d,随访3个月,患者体温正常,无感染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丽莎白菌属 脑膜脓毒性伊丽莎白金菌 败血症 基因测序 头孢哌酮舒巴坦 左氧氟沙星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出血性败血症的鉴别诊断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2
17
作者 云志刚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4年第1期150-152,共3页
牛出血性败血症是一种由特定血清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它可以引起全身性损害。该病的主要特征是败血症、组织器官大面积出血和局部炎性水肿。春秋季节放牧的牛易患该病,而且常呈急性发作并快速传播。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 牛出血性败血症是一种由特定血清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它可以引起全身性损害。该病的主要特征是败血症、组织器官大面积出血和局部炎性水肿。春秋季节放牧的牛易患该病,而且常呈急性发作并快速传播。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了牛出血性败血症的流行特点、鉴别诊断方法与防治措施,希望有助于该病的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出血性败血症 鉴别诊断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出血性败血症的预防与治疗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锋 《河北农业》 2024年第7期95-96,共2页
为有效预防和治疗牛出血性败血症,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本研究通过文献综述和临床观察,总结出疫苗免疫、饲养管理、消毒隔离等预防措施,并制订了抗生素治疗、支持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等治疗方案,最大限度控制疫病危害,保障养牛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 牛出血性败血症 预防 免疫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出血性败血症的临床表现及防控措施 被引量:3
19
作者 格桑 《今日畜牧兽医》 2024年第4期35-37,共3页
牛出血性败血症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严重疾病,其对现阶段牛群的健康养殖产生了较大的不利影响。该疾病不仅导致牛只的生长受阻和死亡,还会造成较大损失。因此,了解牛出血性败血症的临床表现及有效的防控措施,对于预防和控制这一疾病... 牛出血性败血症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严重疾病,其对现阶段牛群的健康养殖产生了较大的不利影响。该疾病不仅导致牛只的生长受阻和死亡,还会造成较大损失。因此,了解牛出血性败血症的临床表现及有效的防控措施,对于预防和控制这一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文章对牛出血性败血症的临床表现进行了详细描述,并探讨目前可行的防控措施。旨在通过探究,能够为相关防控工作的进行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出血性败血症 临床表现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出血性败血症的临床表现及防控措施 被引量:2
20
作者 韩洪华 《养殖与饲料》 2024年第8期84-86,共3页
牛出血性败血症是一种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发的急性热性传染病,其致死率极高。一旦在牛养殖场中暴发,疾病会迅速传播,对养殖场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本文详细阐述了牛出血性败血症的病因与流行特征,对比败血型、水肿型和肺炎型临床表现... 牛出血性败血症是一种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发的急性热性传染病,其致死率极高。一旦在牛养殖场中暴发,疾病会迅速传播,对养殖场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本文详细阐述了牛出血性败血症的病因与流行特征,对比败血型、水肿型和肺炎型临床表现,总结了病理、实验室及其他的诊断方法,使用丁胺卡那霉素、青霉素钾和氟苯尼考等进行治疗,并提出采用消毒、提高营养水平以及加强饲养管理等措施进行防控,减少牛出血性败血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败血症 诊断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