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线计算偏差对负荷基线设计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伍子东 董萍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407-4415,共9页
随着电力市场改革的进行,需求响应作为一种源荷互动的市场产品受到人们的关注。用户负荷基线(customer baseline load,CBL)作为激励型需求响应产品的关键技术,其设计过程需要考虑全面。文章以广东电网的现货市场出清模型为基础,加入需... 随着电力市场改革的进行,需求响应作为一种源荷互动的市场产品受到人们的关注。用户负荷基线(customer baseline load,CBL)作为激励型需求响应产品的关键技术,其设计过程需要考虑全面。文章以广东电网的现货市场出清模型为基础,加入需求响应以及负荷基线模型,分析得到基线适度高偏有利于社会福利的增加。然后对基线高偏可能会导致用户"褥羊毛"行为的问题进行分析,得出设定合适的需求响应准入容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用户"褥羊毛"行为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市场 需求响应 负荷基线 基线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分时电价下居民用户需求响应基线负荷预测方法
2
作者 胡可心 李康平 +2 位作者 刘春阳 纪陵 米增强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62-72,共11页
准确预测用户基线负荷(customer baseline load,CBL)对于确定激励型需求响应调用需求及用户响应量化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动态分时电价政策的逐渐落地,居民用户的用电行为将变得更加复杂多变。现有CBL预测方法未考虑电价波动带来... 准确预测用户基线负荷(customer baseline load,CBL)对于确定激励型需求响应调用需求及用户响应量化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动态分时电价政策的逐渐落地,居民用户的用电行为将变得更加复杂多变。现有CBL预测方法未考虑电价波动带来的影响,预测结果存在较大误差。为此,提出了一种适应动态分时电价的居民CBL预测方法。文中将居民用户在动态分时电价下的用电行为建模成家庭能量优化管理问题,通过调整用户舒适度和经济性两个指标之间的权重,模拟生成不同偏好用户在动态分时电价下的负荷数据,从待预测时段的峰谷属性以及其与邻近时段的电价差两个方面考虑电价波动对CBL的影响,并搭配历史负荷作为输入特征,对用户CBL进行预测。将文章方法与传统CBL预测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提升动态分时电价下CBL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时电价 需求响应 基线负荷 预测 电价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shape聚类和TCN-Attention-XGBoost的基线负荷估计方法
3
作者 沈杰 邢海军 +1 位作者 俞钱 施怡沁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76-685,共10页
针对传统基线负荷估计方法在面对多变的电力负荷消耗时准确度不足的挑战,提出一种结合k-shape聚类算法和基于时间卷积网络(TCN)、注意力机制和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的估计方法。首先利用TCN-Attention模型进行时间序列预测,提取负荷的... 针对传统基线负荷估计方法在面对多变的电力负荷消耗时准确度不足的挑战,提出一种结合k-shape聚类算法和基于时间卷积网络(TCN)、注意力机制和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的估计方法。首先利用TCN-Attention模型进行时间序列预测,提取负荷的时间特征;然后采用k-shape聚类算法对用户负荷数据进行聚类,以找出在形状和趋势上相似度高的负荷序列,并采用XGBoost算法捕捉负荷的空间特征。最后,将两者的估计值进行误差倒数法组合得到最终的估计结果。利用实际算例进行验证,并将所提方法与其他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需求响应 基线负荷 k-shape 时间卷积网络 注意力机制 XGBoo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平均制热需求的集群电采暖负荷可靠调节能力挖掘策略
4
作者 严干贵 吕帅帅 +3 位作者 穆钢 姜警 张利伟 邢奥岚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9-38,共10页
针对自然聚合方式下集群电采暖负荷基线功率强随机波动性导致其调节能力难以准确可靠挖掘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平均制热需求的集群电采暖负荷调节能力挖掘策略。调峰前,基于电采暖房间平均制热需求与室内外温差的关联规律平滑整定负荷基... 针对自然聚合方式下集群电采暖负荷基线功率强随机波动性导致其调节能力难以准确可靠挖掘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平均制热需求的集群电采暖负荷调节能力挖掘策略。调峰前,基于电采暖房间平均制热需求与室内外温差的关联规律平滑整定负荷基线,削弱工况扰动对调节能力可靠性的影响;调峰能力上报时,基于探索的电采暖负荷的可调节功率与可持续时长的关联关系,根据电网需求时长灵活设定集群电采暖负荷可持续提供的调节功率幅值;调峰指令执行时,将室温在人体舒适区间内的柔性转化为集群电采暖实时运行数量的柔性,以纠正实时工况与预设工况间的偏差对调峰响应的影响。此外,通过设计算例验证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群电采暖 平均制热需求 调峰 自然聚合 智慧聚合 常态运行 负荷基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用户连续参与需求响应的用户基线负荷精准计算方法 被引量:4
5
作者 梁珩 黄耕 +3 位作者 侯宾 杨玺 罗小虎 张达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42,共9页
提出了一种将K-means聚类分析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算法结合,通过工业同源组信息进行迁移学习优化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实现了对长时间连续参与需求响应的工业用户基线负荷的精准计算,提高了工业用户需求响应效果评价的准确性。通过城市... 提出了一种将K-means聚类分析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算法结合,通过工业同源组信息进行迁移学习优化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实现了对长时间连续参与需求响应的工业用户基线负荷的精准计算,提高了工业用户需求响应效果评价的准确性。通过城市级虚拟电厂平台采集的参与需求响应实践的工业用户电力负荷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响应 用户基线负荷计算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需求响应项目中用户基线负荷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26
6
作者 牛文娟 王磊 李扬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56-560,共5页
对国外需求响应项目实施中用户基线负荷的研究进行整理,总结出国外常用的基线负荷计算方法.基于智能电网技术优势,提出适合项目应用的基于信息双向互动的用户基线负荷计算方法,该方法考虑了用户次日保电计划和检修计划,可为定量评价用... 对国外需求响应项目实施中用户基线负荷的研究进行整理,总结出国外常用的基线负荷计算方法.基于智能电网技术优势,提出适合项目应用的基于信息双向互动的用户基线负荷计算方法,该方法考虑了用户次日保电计划和检修计划,可为定量评价用户负荷的减少程度提供依据.将用户基线负荷应用于可中断负荷优化调度中用户削减量决策变量优化范围的确定,当用户基线负荷超过最大削减容量限制或低于最低保障负荷时能合理计算决策变量优化范围,使得优化结果更具有时效性和可执行性.基于用户基线负荷和决策结果的执行情况提出补偿和惩罚相结合的费用结算方式,用户削减效果好得到的补偿多,削减效果差得到的补偿少,合理的补偿和惩罚可激发用户参与需求响应项目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响应项目 用户基线负荷 可中断负荷优化 费用结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类-估计联动的需求响应集群基线负荷估计方法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春阳 李康平 +1 位作者 纪陵 米增强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9-87,共9页
集群基线负荷(ABL)是指负荷聚合商代理的所有用户基线负荷(CBL)之和,其是系统运营商和负荷聚合商进行激励型需求响应补偿结算的依据。基于用户聚类的估计方法是目前常见的ABL估计方法,然而该类方法将“聚类”和“估计”这两个环节分开执... 集群基线负荷(ABL)是指负荷聚合商代理的所有用户基线负荷(CBL)之和,其是系统运营商和负荷聚合商进行激励型需求响应补偿结算的依据。基于用户聚类的估计方法是目前常见的ABL估计方法,然而该类方法将“聚类”和“估计”这两个环节分开执行,两者目标并不统一,估计精度有待进一步提升。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聚类-估计联动的ABL估计方法,其基本思路是将估计精度作为调整用户聚类的导向,寻找一种最优的用户聚类方式使得ABL估计的精度最高。首先,对所有用户进行一级聚类,将所得类簇中的所有用户负荷进行累加以作为二级聚类的输入;其次,进行二级聚类,并根据估计结果在验证集上的表现对聚类进行调整,进而得到最优聚类结果。在实际数据集上对所提方法与现有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升ABL的估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响应 基线负荷 负荷聚合商 聚类 估计 联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拉丁超立方抽样和场景消减的居民用户基线负荷估计方法 被引量:31
8
作者 付文杰 王喻玺 +5 位作者 申洪涛 陶鹏 王少林 李康平 葛鑫鑫 王飞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298-2307,共10页
作为需求响应的重要形式,激励型需求响应(incentive based demand response,IBDR)对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的灵活性具有重要作用。用户基线负荷(customer baseline load,CBL)是计算IBDR参与者经济补偿的依据,其估计准确性会直接影响项目参与... 作为需求响应的重要形式,激励型需求响应(incentive based demand response,IBDR)对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的灵活性具有重要作用。用户基线负荷(customer baseline load,CBL)是计算IBDR参与者经济补偿的依据,其估计准确性会直接影响项目参与者和提供者的利益。在现有CBL估计方法中,对照组法通过不参与需求响应(demand response,DR)项目的用户的实际负荷来估计DR参与者的CBL,相比于其他方法通常估计精度更高。然而当对照组用户数量不足够多时,该方法的估计精度将会急剧下降、甚至完全失效。为解决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拉丁超立方抽样和场景消减的居民用户CBL估计方法。首先基于拉丁超立方抽样和场景消减,生成每个时段的代表性负荷场景,再通过迭代消减融合将单时段场景连接形成日负荷曲线场景,以此增加对照组样本多样性。以伦敦居民用户实测负荷数据为例,验证了该文所提方法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励型需求响应 用户基线负荷 对照组 拉丁超立方抽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辨识解耦的含高渗透分布式光伏用户集群基线负荷估计方法 被引量:9
9
作者 申洪涛 刘宝铭 +4 位作者 任鹏 张洋瑞 张超 赵俊鹏 王飞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4-173,共10页
近年来,表后分布式光伏迅猛发展,其不可观特性给需求响应集群基线负荷(Aggregated baseline load,ABL)估计带来巨大挑战。为提升高渗透分布式光伏下ABL的估计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辨识解耦的ABL估计方法。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天气状态驱... 近年来,表后分布式光伏迅猛发展,其不可观特性给需求响应集群基线负荷(Aggregated baseline load,ABL)估计带来巨大挑战。为提升高渗透分布式光伏下ABL的估计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辨识解耦的ABL估计方法。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天气状态驱动特征的分布式光伏用户辨识方法,将光伏用户与非光伏用户解耦分离。其次,根据两类用户净负荷的特点,分别建立估计模型:针对光伏用户建立了天气类型分类估计模型,针对非光伏用户建立了温度与负荷的分段线性回归模型。最后,将两类用户的估计值相加,得到最终ABL估计值。仿真结果表明,与直接估计法和其他分类估计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在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指标上平均降低42.07%,在标准均方根误差指标上平均降低23.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线负荷估计 分布式光伏 辨识解耦 天气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负荷细分的差异化用户基线负荷预测 被引量:18
10
作者 王啸峰 苏慧玲 +1 位作者 宋天立 黄奇峰 《电力工程技术》 2018年第6期33-38,共6页
电力用户基线负荷(CBL)预测精度会极大影响需求响应效果的评估。本文基于负荷细分,考虑多维用电行为及其影响因素,通过精细化用户用电行为特征,提出一种考虑用户用电模式差异化的基线负荷预测方法。首先采用Ward-模糊C均值(FCM)聚类法,... 电力用户基线负荷(CBL)预测精度会极大影响需求响应效果的评估。本文基于负荷细分,考虑多维用电行为及其影响因素,通过精细化用户用电行为特征,提出一种考虑用户用电模式差异化的基线负荷预测方法。首先采用Ward-模糊C均值(FCM)聚类法,并结合负荷特性指标,改善用户负荷曲线聚类分析的效果;然后,分析气象、时间等多维影响因素,建立考虑温湿度和气温累积效应等城市微气象因素及节假日社会行为因素的差异化用电行为分析模型,提出温度敏感型、节假日敏感型以及两者均不敏感的精细化用电模式;最后,提出不同用电模式的CBL预测方法,建立综合评估方法分析其预测准确度。算例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进一步提高CBL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线负荷预测 差异化 负荷细分 用电行为 Ward—FCM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需求响应机制探讨 被引量:85
11
作者 范帅 危怡涵 +1 位作者 何光宇 李祖毅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2,共12页
以新能源为主导的新型电力系统中,发电侧调节能力显著下降,亟待充分挖掘需求侧的调节能力,弥补新能源并网所造成的灵活性匮乏。首先,指出新型电力系统下需求响应机制应具备规模化、常态化、轻量化、趣味化“四化”特征;其次,针对当前需... 以新能源为主导的新型电力系统中,发电侧调节能力显著下降,亟待充分挖掘需求侧的调节能力,弥补新能源并网所造成的灵活性匮乏。首先,指出新型电力系统下需求响应机制应具备规模化、常态化、轻量化、趣味化“四化”特征;其次,针对当前需求响应分类方式粗略且难以反映其本质特征的问题,提出按照需求响应中用户贡献评价方式的分类原则,将现有机制划分为价格型、基线型、准线型3类,并详细介绍了各类机制的研究现状;进而,基于所提出的“四化”特征,分析指出价格型、基线型机制将难以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而与这2类机制试图利用某种信号间接改变用户用电行为不同,准线型机制直接给出了需求响应实施方所期待的用户负荷曲线形状,能够更好地满足“四化”特征,从根本上克服了其他机制规模小、难持续、不透明、易反弹等问题,可良好地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需求;最后,展望了准线型需求响应机制在新型电力系统发展下的必要性、可行性与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需求响应 基线负荷 价格型需求响应 分时电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