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典型光活化毒素α-三噻吩对棉铃虫和亚洲玉米螟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蒋志胜 颜增光 +1 位作者 杜育哲 尚稚珍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76-79,共4页
研究了典型光活化毒素α-三噻吩(简称α-T)对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和亚洲玉米螟Ostriniafurnacalis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的影响。结果表明:近紫外光照(300~400nm)对棉铃虫和亚洲玉米螟幼虫GSTs活性无显著影响,但两种昆虫GSTs对... 研究了典型光活化毒素α-三噻吩(简称α-T)对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和亚洲玉米螟Ostriniafurnacalis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的影响。结果表明:近紫外光照(300~400nm)对棉铃虫和亚洲玉米螟幼虫GSTs活性无显著影响,但两种昆虫GSTs对α-T的反应不同。无光照条件下,α-T对亚洲玉米螟离体GSTs活性没有影响,而高浓度α-T能抑制棉铃虫离体GSTs活性;高剂量α-T可使两种昆虫活体GSTs活性升高。光照条件下,高浓度和高剂量α-T抑制棉铃虫GSTs活性,而不影响亚洲玉米螟离体GSTs活性,但低剂量α-T抑制其活体活性,而高剂量α-T则诱导其活性增加。棉铃虫和亚洲玉米螟GSTs对α-T反应的差异,可能与它们对药剂的敏感性以及药剂在两者体内的穿透、运转、贮藏、代谢等生理特性上的差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三噻吩 棉铃虫 亚洲玉米螟 谷胱甘肽s-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磷酰胺激活小鼠肝微粒体谷胱甘肽S-转移酶Ⅰ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郑英 邹晓华 +3 位作者 付再林 方慧 陈素红 吕圭源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87-1390,共4页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CP)在体内对小鼠肝微粒体谷胱甘肽S-转移酶Ⅰ(mGST-Ⅰ)活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用苯巴比妥75 mg·kg-1诱导小鼠CYP2B后,ip CP,测定9 h内mGST-Ⅰ酶活性,观察二巯基丁二醇(DTT)对酶激活的逆转作用和巯基烷化...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CP)在体内对小鼠肝微粒体谷胱甘肽S-转移酶Ⅰ(mGST-Ⅰ)活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用苯巴比妥75 mg·kg-1诱导小鼠CYP2B后,ip CP,测定9 h内mGST-Ⅰ酶活性,观察二巯基丁二醇(DTT)对酶激活的逆转作用和巯基烷化剂N-乙基马来酰亚胺(NEM)对酶再激活效应,用SDS-PAGE和负染凝胶法评价CP对mGST-Ⅰ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CP引起小鼠微粒体中mGST-Ⅰ活性增加;NEM在mGST-Ⅰ半胱氨酸-49-巯基(cys-49-SH)上的活化效应减弱,而CP引起的mGST-Ⅰ激活效应不被二硫键还原剂DTT逆转。激活的mGST-Ⅰ电泳图谱未见蛋白分子量变迁及蛋白表达增加。结论大剂量CP致mGST-Ⅰ激活效应机制主要是酶分子cys-49-SH上单个巯基的修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磷酰胺 微粒体 谷胱甘肽s-转移 二巯基丁二醇 N-乙基马来酰亚胺 半胱氨酸-49-巯基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NQO诱发大鼠舌黏膜癌变过程中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表达
3
作者 耿建华 刘兴国 管泽民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87-889,共3页
目的:观察大鼠实验性舌癌癌变过程中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P)的表达特点。方法:6周龄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动物(n=30)的饮水中加入体积分数为0.001%的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QO)水溶液7mg/(kg·d)。对照组(n=12... 目的:观察大鼠实验性舌癌癌变过程中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P)的表达特点。方法:6周龄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动物(n=30)的饮水中加入体积分数为0.001%的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QO)水溶液7mg/(kg·d)。对照组(n=12)则仅给予饮用水。实验第2周、4周、8周、12周、16周和26周末,处死大鼠,其中实验组各5只,对照组各2只。处死动物后,从会厌部至口底前缘整体分离舌体,观察其大体形态,常规组织处理,免疫组化法检测舌黏膜组织内GST-P。结果:对照组大鼠未出现任何舌黏膜病变,舌体标本均呈GST-P阴性。实验第8周末,实验组大鼠舌黏膜开始出现上皮异常增殖,实验第16周末即有1只大鼠发生舌癌,26周实验组大鼠均出现舌癌。2周时实验组大鼠舌黏膜内开始出现GST-P阳性细胞,随着时间的推移,GST-P阳性灶数目和大小逐渐增加。结论:GST-P可能与舌癌的发生有关。GST-P阳性反应早于大鼠舌黏膜的形态学改变,可作为反映癌前细胞代谢特点的良好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 舌癌 4-硝基喹啉-1-氧化物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腺苷-L-甲硫氨酸依赖的3-氨基-3-羧基丙基利用酶研究进展
4
作者 何家乐 董敏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6-70,共15页
S-腺苷-L-甲硫氨酸(S-adenosyl-L-methionine,SAM)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辅因子。SAM的结构中具有3个不稳定的C-S键,不同的SAM依赖酶能够选择性地切割其中不同的C-S键来催化各种类型的反应。其中,利用SAM甲基部分的甲基转移酶和腺苷部分的SA... S-腺苷-L-甲硫氨酸(S-adenosyl-L-methionine,SAM)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辅因子。SAM的结构中具有3个不稳定的C-S键,不同的SAM依赖酶能够选择性地切割其中不同的C-S键来催化各种类型的反应。其中,利用SAM甲基部分的甲基转移酶和腺苷部分的SAM自由基酶被广泛研究。UniProt数据库中保存了超过1800000条SAM依赖的甲基转移酶序列;SAM自由基酶也已经成为最大的酶家族之一,数目超过700000个。但利用SAM中3-氨基-3羧基丙基(3-amino-3-carboxypropyl,ACP)的酶却报道相对较少,本文对目前这一类酶的研究进行分类介绍,并对这一领域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腺苷-L-甲硫氨酸 3-氨基-3-羧基丙基 反应机制 甲基转移 非经典SAM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细辛醚对谷蠹成虫体内四种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宋旭红 邱艳 +4 位作者 黄衍章 华红霞 蔡万伦 杨长举 薛东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86-991,共6页
采用石菖蒲Acorus gramineus根茎提取物β-细辛醚对谷蠹Rhizopertha dominica成虫进行拌粮处理,测定β-细辛醚对谷蠹体内乙酰胆碱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羧酸酯酶和酯酶同工酶的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结果表明:β-细辛醚对试虫体内4种... 采用石菖蒲Acorus gramineus根茎提取物β-细辛醚对谷蠹Rhizopertha dominica成虫进行拌粮处理,测定β-细辛醚对谷蠹体内乙酰胆碱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羧酸酯酶和酯酶同工酶的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结果表明:β-细辛醚对试虫体内4种酶的酶活性均表现出较强的时间效应。LC50(94.49 mg/kg)剂量的β-细辛醚处理后,谷蠹成虫体内乙酰胆碱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随处理时间的延长整体表现为抑制作用,对羧酸酯酶和酯酶同工酶则表现诱导增加作用。低剂量(67.5 mg/kg)β-细辛醚对乙酰胆碱酯酶具有显著的诱导作用,但是随着处理剂量的升高,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活力多数表现为抑制作用。低剂量(≤100.0 mg/kg)β-细辛醚对谷胱甘肽S-转移酶具有诱导作用,而高剂量(≥133.3 mg/kg)β-细辛醚对谷胱甘肽S-转移酶具有抑制作用。β-细辛醚对羧酸酯酶的活性多数表现为诱导作用,提高β-细辛醚的处理剂量可提高羧酸酯酶的活力。不同剂量的β-细辛醚处理对谷蠹酯酶同工酶均具有显著的诱导作用,但诱导效果与处理剂量关系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蠹 石菖蒲 Β-细辛醚 乙酰胆碱酯 谷胱甘肽s-转移 羧酸酯 同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和胆管癌组织中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和GST-π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金赟杰 刘厚宝 +4 位作者 沈振斌 童赛雄 锁涛 艾志龙 王炳生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925-928,共4页
背景与目的:多药耐药性(MDR)被认为是导致胆囊癌和胆管癌化疗疗效不佳的主要原因,本实验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胆囊癌、胆管癌组织中MRP1、MRP2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耐药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 背景与目的:多药耐药性(MDR)被认为是导致胆囊癌和胆管癌化疗疗效不佳的主要原因,本实验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胆囊癌、胆管癌组织中MRP1、MRP2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耐药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IHC)检测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自2000年2月—2006年11月收治的并行手术切除的18例胆囊癌和36例胆管癌中MRP1、MRP2及GST-π的表达情况,并以胆囊炎和胆管炎13例为对照。结果:MRP1、MRP2和GST-π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72.2%、72.2%和61.1%,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86.1%、80.6%和69.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3.1%、15.4%和23.1%(P<0.05)。上述指标与性别、年龄、病理分期、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均无关(P>0.05);MRP1和GST-π、MRP2在胆囊癌和胆管癌的表达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MRP1、MRP2、GST-π在未经过化疗的胆囊癌和胆管癌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高表达;胆囊癌和胆管癌的原发性多药耐药可能与MRP、MRP、GST-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 胆管癌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谷胱苷肽s-转移酶-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及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多态性与口服叶酸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疗效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6
7
作者 田丹丹 张程达 +5 位作者 王连珂 葛梦颍 侯全亮 吴越 李媛媛 张卫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96-1400,1407,共6页
目的分析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MTHFR)和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MTR)多态性与口服叶酸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疗效的关系及基因与环境在治疗效果中的交互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6—9月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检查血浆同型... 目的分析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MTHFR)和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MTR)多态性与口服叶酸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疗效的关系及基因与环境在治疗效果中的交互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6—9月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检查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住院HHcy患者515例为研究对象。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叶酸(5 mg/d)治疗90 d。治疗中期(叶酸补充45 d)行第1次电话随访,治疗结束(叶酸补充90 d)行第2次电话随访,督促患者遵循医嘱服药,并在治疗结束后到医院复查血浆Hcy水平。按照复查血浆Hcy水平将患者分为失败组(Hcy≥15.0μmol/L)和成功组(Hcy<15.0μmol/L)。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选取MTHFR上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和MTR上1个SNP位点,分别为:rs1801133、rs1801131和rs1805087;采用Sequenom公司的时间飞行质谱生物芯片系统(Mass Array系统)检测基因分型和等位基因,采用多因素降维法(MDR)分析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结果随访结束后,剔除服药依从性差或者失访患者131例,剔除两次服药依从性均一般的患者125例,剩余259例。其中失败组115例,成功组144例。失败组患者糖尿病病史发生率、高血压病史发生率、冠心病病史发生率、基线血浆Hcy水平均高于成功组(P<0.05)。成功组3个SNP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rs1801133:χ2=0.11,P=0.170;rs1801131:χ2=0.00,P=1.000;rs1805087:χ2=0.01,P=0.860)。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s1801133位点的TT基因型、T等位基因,rs1801131位点的AC基因型、AC+CC基因型、C等位基因与叶酸治疗HHcy疗效有回归关系(P<0.05)。MDR软件结果显示,最优模型为高血压病史、冠心病病史和rs1801133的三因素交互模型(P<0.05)。结论 MTHFR rs1801133位点的TT基因型和等位基因T可增加叶酸治疗HHcy失败的风险;rs1801131位点的AC基因型、AC+CC基因型和等位基因C可降低叶酸治疗HHcy失败的风险。MTR rs1805087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与叶酸治疗HHcy疗效无回归关系。高血压病史、冠心病病史、rs1801133位点对叶酸治疗HHcy的疗效具有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半胱氨酸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NADPH) 5-甲基四氢叶酸-高半胱氨酸s-甲基转移 基因多态性 叶酸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A2756G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相关性 被引量:2
8
作者 左春林 杨明功 +5 位作者 刘树琴 王长江 贾敬华 王佑民 章秋 邓大同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36-439,共4页
目的研究甲硫氨酸合成酶(MS)基因A2756G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鉴定安徽地区562例汉族人MS基因A2756G多态性基因型,比较对照组、2型糖尿病组、2型糖尿病合并... 目的研究甲硫氨酸合成酶(MS)基因A2756G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鉴定安徽地区562例汉族人MS基因A2756G多态性基因型,比较对照组、2型糖尿病组、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各组间不同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结果安徽地区汉族人群存在MS基因A2756G多态性,其G等位基因频率与西方人群比较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的MS不同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MS基因A2756G多态性与安徽地区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遗传易感性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并发症 脑梗死/并发症 5-甲基四氢 叶酸-高半胱氨酸 s-甲基转移 多态现象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汉族人群hGSTA1基因C-69T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平洁 汪晖 黄敏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8-112,共5页
目的 研究中国汉族人群中人谷胱甘肽S 转移酶(hGSTA1 )C-69T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方法1 4 0例血样本来自中国2 5个省份的汉族人口,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hGSTA1 69位点的变异。结果 中国汉族人群GSTA1基因 69位... 目的 研究中国汉族人群中人谷胱甘肽S 转移酶(hGSTA1 )C-69T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方法1 4 0例血样本来自中国2 5个省份的汉族人口,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hGSTA1 69位点的变异。结果 中国汉族人群GSTA1基因 69位点的野生型纯合子(CC)基因型的分布频率为75 .0 %,突变型纯合子(TT)基因型为0 .7%,杂合子(CT)基因型为2 4 .3 %;C及T两种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87.1 %及1 2 .9%。结论中国汉族人群GSTA1基因呈多态性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s-转移 基因多态性 中国汉族人群 聚合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象成虫对β-细辛醚中毒的行为反应及杀虫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邱艳 宋旭红 黄衍章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0-85,共6页
采用三角瓶熏蒸法和药膜法,用β-细辛醚对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 Motschulsky)成虫进行熏蒸和触杀处理。发现:2种处理中,试虫反应都包括兴奋、痉挛、麻痹、死亡或复苏4个阶段,由此推断β-细辛醚可能是神经毒剂。固定剂量(0.520 g/kg... 采用三角瓶熏蒸法和药膜法,用β-细辛醚对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 Motschulsky)成虫进行熏蒸和触杀处理。发现:2种处理中,试虫反应都包括兴奋、痉挛、麻痹、死亡或复苏4个阶段,由此推断β-细辛醚可能是神经毒剂。固定剂量(0.520 g/kg)的β-细辛醚处理对玉米象成虫体内的乙酰胆碱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性整体趋势表现为抑制作用,对羧酸酯酶则表现一定的诱导增加作用。用不同剂量0.125、0.250、0.500、1.000、2.000g/kg的β-细辛醚处理试虫后,≤0.250g/kg剂量的β-细辛醚诱导了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1.000 g/kg的使用剂量则抑制其活性;各使用剂量均抑制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但各处理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使用剂量≤0.250 g/kg的β-细辛醚对羧酸酯酶有抑制作用,≥0.500 g/kg时则诱导增加了羧酸酯酶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细辛醚 中毒症状 乙酰胆碱酯 谷胱甘肽s-转移 羧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二噁英类化合物对斑马鱼肝脏MDA、SOD和GST的影响 被引量:23
11
作者 聂芳红 孔庆波 +4 位作者 刘连平 杨蓉 谢英明 林红英 陈进军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0-213,共4页
将300条斑马鱼随机等分为10组和空白对照组。水浴染毒5 d后,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活力,研究TCDD和PCB77对斑马鱼肝脏MDA、SOD、GST的影响。结果发现,TCDD染毒5 ... 将300条斑马鱼随机等分为10组和空白对照组。水浴染毒5 d后,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活力,研究TCDD和PCB77对斑马鱼肝脏MDA、SOD、GST的影响。结果发现,TCDD染毒5 d后,各剂量染毒组MDA含量均有所增加,其中0.2μg/L组差异显著(P<0.05),0.4μg/L和0.8μg/L剂量组差异极显著(P<0.01);各染毒组SOD活性均有所下降,其中0.2、0.4和0.8μg/L剂量组差异极显著(P<0.01);各染毒组GST活力均降低且差异极显著(P<0.01)。PCB77染毒5 d后,各剂量染毒组MDA含量均有所增加,其中0.2 mg/L组差异显著(P<0.05)、0.4 mg/L和0.8 mg/L组差异极显著(P<0.01);各剂量染毒组SOD活力均有所下降,其中0.2 mg/L组差异显著(P<0.05),0.4 mg/L和0.8 mg/L组差异极显著(P<0.01);各剂量染毒组GST活力也均有所下降,其中0.2、0.4和0.8 mg/L组差异极显著(P<0.01)。可见,一定剂量的TCDD和PCB77能分别引起MDA含量增加,使SOD和GST活力降低,对斑马鱼具有脂质过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3 7 8-四氯代二苯并二噁英 3 3’ 4 4’-四氯联苯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 谷胱甘肽- s-转移 斑马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DD对建鲤肝脏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杜金梁 曹丽萍 +4 位作者 刘英娟 赵才源 申玉金 丁炜东 殷国俊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720-1724,共5页
研究2,3,7,8-四氯二苯并-p-二噁英(TCDD)对建鲤肝组织的影响。将建鲤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和1个空白对照组,每组30尾鱼。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染毒,处理组注射剂量分别为0.1,0.3,0.6,1.2,2.4μg·kg-1,空白组注射同体积二甲基亚砜(DMSO)... 研究2,3,7,8-四氯二苯并-p-二噁英(TCDD)对建鲤肝组织的影响。将建鲤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和1个空白对照组,每组30尾鱼。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染毒,处理组注射剂量分别为0.1,0.3,0.6,1.2,2.4μg·kg-1,空白组注射同体积二甲基亚砜(DMSO)。分别于给药后24,48,72,96,120 h采集血液及肝组织,测定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乳酸脱氢酶(LD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力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变化。结果表明:TCDD染毒72 h,各染毒组损伤程度较严重,GOT,LDH,GPT活性值显著升高(P<0.01或P<0.05),GST,GSH-Px,T-AOC活力显著降低(P<0.01或P<0.05)。这说明TCDD急性染毒后可以造成建鲤肝组织的损伤,引起建鲤肝组织的氧化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3 7 8-四氯二苯-p-二噁英 谷草转氨 谷丙转氨 乳酸脱氢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 谷胱甘肽s-转移 总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白杨PtoGSTF4基因克隆及相关特性鉴定 被引量:1
13
作者 韩学敏 杨志灵 杨海灵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369-2374,共6页
该研究从毛白杨中克隆到1个Phi类谷胱苷肽S-转移酶(GST)基因(PtoGSTF4),编码213个氨基酸。表达模式分析发现,PtoGSTF4在正常生长、Hzoz和莠去津处理后的茎、叶以及茎的韧皮部均表达,属于组成型表达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纯化... 该研究从毛白杨中克隆到1个Phi类谷胱苷肽S-转移酶(GST)基因(PtoGSTF4),编码213个氨基酸。表达模式分析发现,PtoGSTF4在正常生长、Hzoz和莠去津处理后的茎、叶以及茎的韧皮部均表达,属于组成型表达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纯化了PtoGSTF4重组蛋白,酶学性质分析表明PtoGSTF4对CDNB、NBD-C1、NBC和Cum—OOH等4种底物均有活性。动力学分析发现,PtoGSTF4对GSH具有较高的亲和力,而对CDNB的亲和力相对较低。在不同pH及温度条件下对PtoGSTF4蛋白进行活性检测,发现PtoGSTF4在pH7.5~10.5范围内或30℃~60℃温度范围内有较高的活性。研究推测,PtoGSTF4可能在毛白杨的抗逆生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苷肽s-转移 毛白杨 表达模式 学性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利介绍
14
作者 王元荪 《中国奶牛》 2006年第7期38-38,共1页
关键词 专利介绍 逆转录-聚合链式反应 生物技术 多肽药物 基因工程 Γ-干扰素 DNA序列 脾淋巴细胞 s-转移 制药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