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谷氨酰胺转氨酶催化蛋白质糖基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洪波 李春爽 +2 位作者 张天琪 李红娟 于景华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8-23,共6页
谷氨酰胺转氨酶(TGase)作为生物催化剂,催化蛋白质中γ-谷氨酰胺残基与带有伯氨的糖共价结合,从而改善蛋白的功能特性,减少美拉德反应中副产物的形成。综述了谷氨酰胺转氨酶酶促糖基化的反应机理、作用形式及其产物在食品中的应用,并对... 谷氨酰胺转氨酶(TGase)作为生物催化剂,催化蛋白质中γ-谷氨酰胺残基与带有伯氨的糖共价结合,从而改善蛋白的功能特性,减少美拉德反应中副产物的形成。综述了谷氨酰胺转氨酶酶促糖基化的反应机理、作用形式及其产物在食品中的应用,并对谷氨酰胺转氨酶催化蛋白质糖基化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转氨酶 促糖基化 蛋白质改性 美拉德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菇谷氨酰胺转氨酶的分离和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邹佩贞 朱必凤 +2 位作者 彭凌 张钟兰 钟水明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46-51,共6页
采用超滤,DEAE-纤维素和SephadexG-100层析,研究了香菇谷氨酰胺转氨酶的制备方法,对酶反应动力学的最适温度、最适pH、酶的稳定性和酶催化激活剂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获得了香菇谷氨酰胺转氨酶,经SDS-PAGE电泳检测,为一均一性蛋白;... 采用超滤,DEAE-纤维素和SephadexG-100层析,研究了香菇谷氨酰胺转氨酶的制备方法,对酶反应动力学的最适温度、最适pH、酶的稳定性和酶催化激活剂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获得了香菇谷氨酰胺转氨酶,经SDS-PAGE电泳检测,为一均一性蛋白;香菇谷氨酰胺转氨酶酶动力学研究结果显示,最适温度为40℃,酶促反应的Vmax为0.020 4 mg/(mL.min),米氏常数Km为1.520 mg/mL。Na+、Ca2+、Pb2+、K+、Mg2+、Cu2+等离子对酶活影响甚微,为非Ca2+依赖性酶。该酶由2个亚基组成,分子量分别为53 ku和27 ku,pI为5.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转氨酶 分离纯化 学性质 动力学 香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固定化谷氨酰胺转氨酶生产搅拌型软枣猕猴桃果肉酸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春红 孙婧 +1 位作者 许娇 刘长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09-212,共4页
研究了利用固定化谷氨酰胺转氨酶生产搅拌型软枣猕猴桃果肉酸奶的工艺条件,即固定化酶添加量30 g/L,接种量3.5%,果肉添加量35 g/L,42℃下发酵3.5 h;与未添加谷氨酰胺转氨酶的酸奶相比,其持水力、表观黏度和贮藏黏度分别提高了139.2%、32... 研究了利用固定化谷氨酰胺转氨酶生产搅拌型软枣猕猴桃果肉酸奶的工艺条件,即固定化酶添加量30 g/L,接种量3.5%,果肉添加量35 g/L,42℃下发酵3.5 h;与未添加谷氨酰胺转氨酶的酸奶相比,其持水力、表观黏度和贮藏黏度分别提高了139.2%、32.9%和42.9%,乳清析出率降低了38.5%。同游离酶相比,固定化谷氨酰胺转氨酶的操作稳定性较高,连续使用8次,酶活仍保持在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转氨酶 固定化 搅拌型果肉酸奶 软枣猕猴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水链霉菌谷氨酰胺转氨酶突变体的构建和酶学性质表征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颖 王佳莹 +3 位作者 王红静 刘钏 檀建新 石楠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3-71,共9页
根据茂源链霉菌谷氨酰胺转氨酶点突变的结果,用重叠延伸PCR法构建了3个吸水链霉菌谷氨酰胺转氨酶突变体Tyr81ValGly82Asn、Tyr133Phe、Tyr360Ala,在巴斯德毕赤酵母GS115中表达并对其酶学特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野生型和3个突变体的... 根据茂源链霉菌谷氨酰胺转氨酶点突变的结果,用重叠延伸PCR法构建了3个吸水链霉菌谷氨酰胺转氨酶突变体Tyr81ValGly82Asn、Tyr133Phe、Tyr360Ala,在巴斯德毕赤酵母GS115中表达并对其酶学特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野生型和3个突变体的最适温度为40℃,最适pH 7;除了甘油外,其他有机试剂都降低了TGase的酶活力;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Tyr81ValGly82Asn、Tyr133Phe和Tyr360Ala的比活力分别提高了9%、85%和30%;3个突变体与野生型相比,K_(m)、K_(cat)和K_(cat)/K_(m)值有所升高,表明突变可能降低了TGase与底物的亲和力,却加速了其催化效率。上述结果为通过点突变提高吸水链霉菌谷氨酰胺转氨酶酶活力提供了试验依据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转氨酶 定点突变 巴斯德毕赤酵母 吸水链霉菌 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改造提高谷氨酰胺转氨酶的催化活性 被引量:5
5
作者 任蕊蕊 刘松 +2 位作者 李江华 堵国成 陈坚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14,共6页
谷氨酰胺转氨酶(EC2. 3. 2. 13,Transglutaminase,TGase)是一种重要的食品酶。为提高其催化活性,通过Discovery Studio 2017预测了Streptomyces mobaraense TGase中影响其与底物α-N-CBZ-GLN-GLY结合自由能的氨基酸位点,构建得到结合自... 谷氨酰胺转氨酶(EC2. 3. 2. 13,Transglutaminase,TGase)是一种重要的食品酶。为提高其催化活性,通过Discovery Studio 2017预测了Streptomyces mobaraense TGase中影响其与底物α-N-CBZ-GLN-GLY结合自由能的氨基酸位点,构建得到结合自由能下降的TGase突变体:Y24W、E300W和Y302R。与野生TGase相比,E300W的比酶活提高了31%; Km、kcat和kcat/Km值分别提高了10%、42%和29%,说明E300W比酶活的提高主要是由于酶转换数的增加。Y24W、E300W和Y302R的热稳定性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作用力分析发现,Y24W、E300W和Y302R主链-主链氢键分别减少1、2和4个。上述结果表明,基于蛋白质结合自由能分析的策略能迅速鉴定影响TGase催化活性关键氨基酸,进一步突变能有效提高其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转氨酶 解脂耶氏酵母 定点突变 高效表达 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大豆11S蛋白谷氨酰胺转氨酶改性工艺参数
6
作者 李风光 李军生 +1 位作者 阎柳娟 黄国霞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3-97,共5页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酶交联反应条件,制备高乳化性大豆11S蛋白。以酶添加量(以50 m L样液为参照)、大豆11S蛋白质量浓度、温度和p H为自变量,以乳化性为响应值,利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对高乳化性大豆11S蛋白制备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酶交联反应条件,制备高乳化性大豆11S蛋白。以酶添加量(以50 m L样液为参照)、大豆11S蛋白质量浓度、温度和p H为自变量,以乳化性为响应值,利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对高乳化性大豆11S蛋白制备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酶添加量22 U(50 m L大豆11S蛋白溶液)、大豆11S蛋白质量浓度26.5 g/L、温度47℃、时间2 h、p H 8.0。在最佳反应条件下,乳化性为76.13%,模型的预测值为76.89%,实验值与预测值相差0.76个百分点,拟合模型具有良好可靠性。未改性大豆11S蛋白乳化性为60.00%,改性后其乳化性提高16.13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大豆11S蛋白 谷氨酰胺转氨酶 交联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酰胺转氨酶发酵工艺优化及其酶学性质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兴吉 刘文龙 +1 位作者 郭庆亮 张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32期161-164,共4页
[目的]研究茂源链霉菌LD195产TGase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并探讨TGase的酶学特性。[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产谷氨酰胺转氨酶的茂源链霉菌菌株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最佳无机盐配方为Na2HPO42.0 g/L,Mg SO4·7H2O 1.5 g... [目的]研究茂源链霉菌LD195产TGase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并探讨TGase的酶学特性。[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产谷氨酰胺转氨酶的茂源链霉菌菌株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最佳无机盐配方为Na2HPO42.0 g/L,Mg SO4·7H2O 1.5 g/L,KH2PO42.5 g/L,Ca Cl23.0 g/L,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30℃,装液量25 m L,摇床转速200 r/min,接种量10%。该谷氨酰胺转氨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在40~60℃条件下保温30 min酶活基本没有损失;最适反应pH为6.0,在pH为5.0~7.0条件下保存30 min仍具有85%以上酶活;同时Fe3+、Cu2+、Zn2+会强烈抑制酶的活性。[结论]茂源链霉菌LD195产TGase具有良好的耐酸性和耐热性,在商业化生产中具有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基 茂源链霉菌 谷氨酰胺转氨酶 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酰胺转氨酶活化蛋白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性质研究
8
作者 高慧 刘松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1-7,共7页
茂源链霉菌(Streptomyces mobaraensis)谷氨酰胺转氨酶(transglutaminase,TGase)活化蛋白酶(activating metalloprotease,TAMEP)能够专一性切割TGase的酶原区,其高效制备对于重组TGase的生产有重要意义。将S.mobaraensis来源的TAMEP成... 茂源链霉菌(Streptomyces mobaraensis)谷氨酰胺转氨酶(transglutaminase,TGase)活化蛋白酶(activating metalloprotease,TAMEP)能够专一性切割TGase的酶原区,其高效制备对于重组TGase的生产有重要意义。将S.mobaraensis来源的TAMEP成功表达于大肠杆菌。通过对信号肽类型、信号肽N端密码子及诱导表达条件的优化,使胞外TAMEP酶活力达到186.3 U/mL。酶学性质分析显示,重组TAMEP的最适反应温度和最适反应pH分别为55℃和7.0;TAMEP在30~50℃孵育60 min酶活力保持在50%以上,且在pH 6.2~8.9较稳定;0.133μmol/L重组TAMEP能够在30 min内使6.91μmol/L TGase基本活化。研究结果为TAMEP规模化制备提供了生产菌株和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转氨酶 活化蛋白 大肠杆菌 表达优化 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谷氨酰胺酶交联乳蛋白对新鲜干酪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卢晓明 王培根 +1 位作者 任发政 陈尚武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9-182,共4页
利用转谷氨酰胺酶(TG)交联酪蛋白,研究其对新鲜干酪凝乳的成分和质构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TG能够加速凝乳发酵过程,提高乳中蛋白质和脂肪的回收率,并显著降低了乳清中的蛋白含量,对凝乳的质构特征也具有明显修饰作用。但与凝乳酶同时... 利用转谷氨酰胺酶(TG)交联酪蛋白,研究其对新鲜干酪凝乳的成分和质构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TG能够加速凝乳发酵过程,提高乳中蛋白质和脂肪的回收率,并显著降低了乳清中的蛋白含量,对凝乳的质构特征也具有明显修饰作用。但与凝乳酶同时作用时,TG酶对凝乳的修饰作用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tg) 凝乳 干酪 质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六容 何冬兰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4年第2期7-9,17,共4页
谷氨酰胺转胺酶(蛋白质-谷氨酸-γ-谷氨酰胺转胺酶EC2.3.2.13,TG)能催化蛋白质分子内或分子间的酰基转移反应,通过形成交联键改善蛋白质的功能性质。其酶活测定方法采用比色法,荧光法、偶联法、放射标记法目前只用于动物TG酶的活性测定;... 谷氨酰胺转胺酶(蛋白质-谷氨酸-γ-谷氨酰胺转胺酶EC2.3.2.13,TG)能催化蛋白质分子内或分子间的酰基转移反应,通过形成交联键改善蛋白质的功能性质。其酶活测定方法采用比色法,荧光法、偶联法、放射标记法目前只用于动物TG酶的活性测定;MTG(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作为胞外酶,从其发酵液中分离纯化MTG主要是用离子交换、凝胶层析、高效液相色谱、超滤等方法;MTG可用于肉食品、大豆蛋白和小麦制品等的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谷氨酰胺转胺 蛋白质 交联键 活性测定法 比色法 荧光法 t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酰胺转胺酶对大豆粉—面粉面团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晓明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9-142,168,共5页
目的:探讨TG对大豆粉-面粉面团加工特性的影响,通过TG的应用提高大豆粉在面制品中的添加量;方法:采用粉质仪、拉伸仪、流变仪测定不同比例大豆粉(7.5%,10%,12.5%,15%,17.5%)的中筋粉或高筋粉面团在添加0.5%TG和不添... 目的:探讨TG对大豆粉-面粉面团加工特性的影响,通过TG的应用提高大豆粉在面制品中的添加量;方法:采用粉质仪、拉伸仪、流变仪测定不同比例大豆粉(7.5%,10%,12.5%,15%,17.5%)的中筋粉或高筋粉面团在添加0.5%TG和不添加TG的情况下搅拌特性、拉伸特性和动态流变学特性;结果:添加0.5%的TG可改善大豆粉和小麦粉面团的流变特性和超微结构,增加面团筋力;结论:添加TG可使面粉中大豆粉的添加量达12.5%~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tg) 大豆粉 面团 加工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拿大批准来自茂原链霉菌M2020197的转谷氨酰胺酶用于多种食品
12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4-74,共1页
2023年3月2日,加拿大卫生部发布NOM/ADM-0196号文件,批准来自茂原链霉菌M2020197的转谷氨酰胺酶(transglutaminase from Streptomyces mobaraensis M2020197)用于多种食品,同时修订允许使用的食品酶清单,自2023年3月2日起生效。在加拿大... 2023年3月2日,加拿大卫生部发布NOM/ADM-0196号文件,批准来自茂原链霉菌M2020197的转谷氨酰胺酶(transglutaminase from Streptomyces mobaraensis M2020197)用于多种食品,同时修订允许使用的食品酶清单,自2023年3月2日起生效。在加拿大,另一种来源的谷氨酰胺转氨酶已被允许用于部分食品中,而此前茂原链霉菌M2020197还不是任何食品酶的允许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 谷氨酰胺转氨酶 多种食品 茂原链霉菌 食品 加拿大卫生部 M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酶与稳定剂复配改善搅拌型酸奶生产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杨洋 刘奕伟 +6 位作者 周方 李迎霞 赵宏飞 郝建新 干苏灵 贾春凤 张柏林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6-31,共6页
研究了谷氨酰胺转胺酶(TG酶)与稳定剂复配使用后对搅拌型酸奶的黏度、乳清析出率和口感等指标的影响,并对二者的复配工艺进行了优化。与未添加TG酶的酸奶相比,添加TG酶使酸奶的黏度增加了38.9%~75.6%,乳清析出率降低了81.4%~92.5%,酸... 研究了谷氨酰胺转胺酶(TG酶)与稳定剂复配使用后对搅拌型酸奶的黏度、乳清析出率和口感等指标的影响,并对二者的复配工艺进行了优化。与未添加TG酶的酸奶相比,添加TG酶使酸奶的黏度增加了38.9%~75.6%,乳清析出率降低了81.4%~92.5%,酸奶的细腻度和爽滑程度也明显提高,6 U/g的TG酶添加量效果最好,酸奶品质改善明显。与单独使用稳定剂相比,复配TG酶后的酸奶黏度增加了56.6%,乳清析出率有效降低,酸奶保存期从7 d延长到了15 d;两者优化配比为F-1001稳定剂用量0.2%,TG酶用量为3 U/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转胺(tg) 搅拌型酸奶 稳定剂 复配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G酶催化接枝的羊毛织物抗菌防霉整理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小丽 朱华君 +4 位作者 王强 范雪荣 崔莉 侯雅琪 袁久刚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5,共5页
利用新型生物交联剂微生物谷氨酰胺转氨酶(MTG酶)将ε-聚赖氨酸、溶菌酶和乳铁蛋白接枝到羊毛织物上,实现羊毛织物的抗菌防霉整理,并测试其抗菌、防霉效果。结果表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ε-聚赖氨酸接枝羊毛织物的抗菌效果最好,有1.6 mm... 利用新型生物交联剂微生物谷氨酰胺转氨酶(MTG酶)将ε-聚赖氨酸、溶菌酶和乳铁蛋白接枝到羊毛织物上,实现羊毛织物的抗菌防霉整理,并测试其抗菌、防霉效果。结果表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ε-聚赖氨酸接枝羊毛织物的抗菌效果最好,有1.6 mm的抑菌带形成;溶菌酶和乳铁蛋白接枝羊毛织物的抗菌效果较好,但无抑菌带生成。对大肠杆菌,ε-聚赖氨酸接枝羊毛织物有1.75 mm的抑菌带形成,效果最好;乳铁蛋白接枝羊毛织物虽无抑菌带生成,但菌落繁殖受到限制,效果较好;溶菌酶接枝样效果则有限。防霉剂SCJ-950、ε-聚赖氨酸和溶菌酶接枝羊毛织物均有一定的防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毛织物 微生物谷氨酰胺转氨酶 Ε-聚赖氨酸 溶菌 乳铁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嫩化和TG酶交联作用改善牛肉制品质构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段茂华 张丹 朱秋劲 《肉类研究》 2008年第3期36-40,共5页
以传统的嫩化手段处理牛肉,通过转谷氨酰胺酶的交联作用再对牛肉原料进行二次处理,从肌肉蛋白的微观结构方面来改善牛肉品质,经菠萝蛋白酶、TG酶的复合作用后,以负重值、剪切力、系水力为主要检测指标,使用电镜观察肌肉组织,研究保障营... 以传统的嫩化手段处理牛肉,通过转谷氨酰胺酶的交联作用再对牛肉原料进行二次处理,从肌肉蛋白的微观结构方面来改善牛肉品质,经菠萝蛋白酶、TG酶的复合作用后,以负重值、剪切力、系水力为主要检测指标,使用电镜观察肌肉组织,研究保障营养性、改善适口性、成型性、保水性的最佳工艺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肉 谷氨酰胺(tg) 负重值 质构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G酶催化ε-聚赖氨酸接枝羊毛抗菌整理 被引量:6
16
作者 金规标 王强 +2 位作者 范雪荣 王平 崔莉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3-327,341,共6页
利用新型生物交联剂微生物谷氨酰胺转氨酶(MTG酶),将具有抗菌作用的ε-聚赖氨酸(ε-PLL)通过生物催化交联的方式接枝到羊毛上,并采用振荡烧瓶法研究其抗菌性能.氨基酸分析表明,MTG接枝试样中赖氨酸的相对质量分数变化增加(19.27%)明显... 利用新型生物交联剂微生物谷氨酰胺转氨酶(MTG酶),将具有抗菌作用的ε-聚赖氨酸(ε-PLL)通过生物催化交联的方式接枝到羊毛上,并采用振荡烧瓶法研究其抗菌性能.氨基酸分析表明,MTG接枝试样中赖氨酸的相对质量分数变化增加(19.27%)明显高于吸附样(13.13%).另外,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羊毛纤维表面形态的分析和对比不同处理后羊毛织物的染色性差异,证实MTG酶可以催化ε-PLL接枝到羊毛上.ε-PLL接枝后羊毛具有较好的抗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毛 微生物谷氨酰胺转氨酶(Mtg) ε-聚赖氨酸(ε-PLL) 抗菌 接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G酶凝固的大豆蛋白凝胶生产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孙菁 赵良忠 +1 位作者 王容 沈国祥 《农产品加工》 2019年第14期28-32,42,共6页
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原料,研究谷氨酰胺转氨酶(Transglutaminase,简称TG酶)生产大豆蛋白凝胶工艺的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初始pH值、反应温度、TG酶添加量和反应时间,以凝胶保水性和水分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进行优化。结果表明... 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原料,研究谷氨酰胺转氨酶(Transglutaminase,简称TG酶)生产大豆蛋白凝胶工艺的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初始pH值、反应温度、TG酶添加量和反应时间,以凝胶保水性和水分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进行优化。结果表明,TG酶生产大豆蛋白凝胶最佳工艺条件为大豆蛋白溶液初始pH值5.0,反应温度55℃,TG酶添加量0.5%,反应时间20min。在此条件下制备得到的凝胶保水性为78.21%,水分含量为84.35%。根据凝胶品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确定硬度和咀嚼性是影响大豆蛋白凝胶品质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凝胶 谷氨酰胺转氨酶(tg) 保水性 水分含量 质构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套花生氮素代谢及相关酶活性变化研究 被引量:23
18
作者 郭峰 万书波 +3 位作者 王才斌 李新国 孟静静 徐平丽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16-421,共6页
大田条件下,以花生"花育22号"为材料,研究了麦套花生的氮素代谢及相关酶活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麦套花生根、叶游离氨基酸、氮素平均含量及根系可溶性蛋白平均含量高于单作;而叶片可溶性蛋白平均含量则低于单作。与小麦共生... 大田条件下,以花生"花育22号"为材料,研究了麦套花生的氮素代谢及相关酶活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麦套花生根、叶游离氨基酸、氮素平均含量及根系可溶性蛋白平均含量高于单作;而叶片可溶性蛋白平均含量则低于单作。与小麦共生期间,麦套花生根叶硝酸还原酶(NRase)活性、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叶片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及谷丙转氨酶(GPT)活性(除播后25 d)明显低于单作;整个生育期麦套花生根系GS平均活性及GPT活性高于单作花生。可见,花生苗期小麦遮荫对花生氮素代谢及酶活性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种花生 氮素代谢 硝酸还原 谷氨酰胺合成 谷氨酸脱氢 谷丙转氨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内生固氮菌液浸种对甘蔗生长前期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19
作者 欧阳雪庆 罗霆 +1 位作者 杨丽涛 李杨瑞 《广西农业科学》 CAS CSCD 2010年第5期416-418,共3页
为研究甘蔗内生固氮菌液浸种对甘蔗生长前期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分别用从甘蔗品种桂糖28号、新台糖22号、B8中分离获得的3种内生固氮菌及其混合液对甘蔗浸种处理,并测定与氮代谢相关酶活性指标。结果表明,接种甘蔗内生固氮菌对甘蔗... 为研究甘蔗内生固氮菌液浸种对甘蔗生长前期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分别用从甘蔗品种桂糖28号、新台糖22号、B8中分离获得的3种内生固氮菌及其混合液对甘蔗浸种处理,并测定与氮代谢相关酶活性指标。结果表明,接种甘蔗内生固氮菌对甘蔗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具有普遍而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对谷草转氨酶与谷丙转氨酶的影响则因甘蔗品种差异表现出不同效果;巴西品种B8的谷草转氨酶与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提高,但固氮菌对本地品种桂糖28号和新台糖22号的谷草转氨酶与谷丙转氨酶活性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内生固氮菌 硝酸还原 谷草转氨酶 谷丙转氨酶 谷氨酰胺合成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钠盐火腿肠保质期预测及产品致病菌的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 被引量:7
20
作者 黄梅香 王海滨 +2 位作者 李睿 王宏勋 从浩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76-280,共5页
采用加速破坏性试验模型预测低钠盐火腿肠的保质期,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对产品致病菌进行快速检测,同时对贮藏期间火腿肠的质构(嫩度)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照组(3%普通碘盐+0.3%磷酸盐)、2.5%市售低钠盐+0.35%TG组、2.0%市售低钠... 采用加速破坏性试验模型预测低钠盐火腿肠的保质期,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对产品致病菌进行快速检测,同时对贮藏期间火腿肠的质构(嫩度)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照组(3%普通碘盐+0.3%磷酸盐)、2.5%市售低钠盐+0.35%TG组、2.0%市售低钠盐+0.3%磷酸盐组、3%多组分替代盐(NaCl 40%、KCl 35%、CaCl215%和甘氨酸10%)+0.35%TG组火腿肠在室温(25℃)和低温(4℃)条件下的保质期分别为17.5、17.6、16.9、15.7d和189、208、142、146d;产品在低温(4℃)条件下放置1个月后,各组均无致病菌检出;火腿肠在低温贮藏90d期间,其嫩度变化趋势是先增大后减小。综合比较而言,添加2.5%市售低钠盐+0.35%TG组火腿肠的贮藏稳定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腿肠 低钠盐 谷氨酰胺转氨酶 加速破坏性试验模型 保质期 聚合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