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我国股权众筹平台尽职调查义务之设定
被引量:
2
1
作者
杨松
王志皓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0-46,共7页
我国股权众筹平台开展的尽职调查是一种必要的风险防控措施。此举并非基于合同义务之约束,而是股权众筹行业为保障投资者利益及自身声誉的一种自发性选择。为更好地保护投资者,未来我国股权众筹监管立法应为平台设定尽职调查义务。在规...
我国股权众筹平台开展的尽职调查是一种必要的风险防控措施。此举并非基于合同义务之约束,而是股权众筹行业为保障投资者利益及自身声誉的一种自发性选择。为更好地保护投资者,未来我国股权众筹监管立法应为平台设定尽职调查义务。在规则设计上,考虑到平台履行该义务之成本,立法应当至少确立一个最低限度,即确保融资者信息的真实性。同时,应考虑新兴互联网股权众筹平台与传统证券经营机构间的差别,在设定义务时尽量做到相对公平。至于领投人参与尽职调查之机制,平台可继续探索,并将其作为服务创新应用于股权众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权众筹平台
尽职
调查义务
限度
领投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欧盟《企业可持续尽职调查指令》:路径创新与中国借鉴
2
作者
陈徐安黎
沈伟
《国际贸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6-96,共11页
欧盟《企业可持续尽职调查指令》(CSDDD)是欧盟基于保护人权与环境的国际共识和各成员国立法碎片化的现状,对欧盟各成员国可持续供应链合规进行调整的统一立法。欧盟CSDDD形成了一整套以强制性供应链尽职调查义务为核心的可持续供应链...
欧盟《企业可持续尽职调查指令》(CSDDD)是欧盟基于保护人权与环境的国际共识和各成员国立法碎片化的现状,对欧盟各成员国可持续供应链合规进行调整的统一立法。欧盟CSDDD形成了一整套以强制性供应链尽职调查义务为核心的可持续供应链合规体系,在适用范围、尽责义务、实施机制以及域外效力等方面均有较大突破,创新了可持续供应链合规的路径。欧盟CSDDD提升了主体针对性,有助于降低可持续供应链合规对中小企业成本的不利影响,并增强其执行效果。但是,由于CSDDD规范表述的明确性不足,容易造成自由裁量权的滥用,不符合比例原则,且可能具有歧视性,因此存在违反国内法和国际法的风险。中国现有可持续供应链合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理念,主要依赖于行业准则和激励政策等软法机制,可在《公司法》的基础上,逐步试点借鉴欧盟CSDDD的相关立法模式,形成硬法化规则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盟
供应链合规
尽职
调查义务
人权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民事公益诉讼中的证据调查协力义务
被引量:
5
3
作者
王琦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5-117,共13页
与传统诉讼相比,公益诉讼表现出一系列显著特征,由此也对诉讼过程中的证据方法提出了特殊要求。我国民事诉讼证据调查制度在设计上没有专门针对公益诉讼作出调整,导致实践操作中暴露出诸多问题,而德、日立法中的证据调查协力义务规范则...
与传统诉讼相比,公益诉讼表现出一系列显著特征,由此也对诉讼过程中的证据方法提出了特殊要求。我国民事诉讼证据调查制度在设计上没有专门针对公益诉讼作出调整,导致实践操作中暴露出诸多问题,而德、日立法中的证据调查协力义务规范则具有借鉴价值。现行民诉法及司法解释中有部分涉及证据调查协力义务的粗浅规定,但无法满足处理深刻社会变革所带来的民事公益诉讼的需求,相关规定有待进一步匡正、细化和发展。从规范层面考量,有必要厘清我国民事公益诉讼中证据调查协力义务的适用条件,准确划分证据调查协力义务的法定形态并改进规则设计,同时还需明确违反证据调查协力义务的制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诉讼
证据
调查
证据
调查
协力
义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法证据排除第一案”二审的若干证据法问题评析
被引量:
7
4
作者
纵博
《法治研究》
2013年第5期118-124,共7页
在章国锡受贿案的二审中,除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外,还有其它几个证据法问题值得进行研判。对于检察机关一审故意不提交的证据,在特定情形下可予以失权制裁;对于因疏忽或客观原因而未能在一审提交的证据,原则上允许在二审提交,但也有一些例...
在章国锡受贿案的二审中,除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外,还有其它几个证据法问题值得进行研判。对于检察机关一审故意不提交的证据,在特定情形下可予以失权制裁;对于因疏忽或客观原因而未能在一审提交的证据,原则上允许在二审提交,但也有一些例外。在一、二审过程中,对于检察机关来回变更证据形式要进行必要的限制,尤其要限制从最优证据形式变更为次级证据形式。在控方证据不充分的情况下,法官应妥善履行调查义务,只有在进行必要的调查之后依然无法形成被告人有罪的心证时,方可按疑罪从无原则宣告无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法证据排除第一案
失权
变更证据形式
调查义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股权众筹平台尽职调查义务之设定
被引量:
2
1
作者
杨松
王志皓
机构
辽宁大学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出处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0-46,共7页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的法律保障研究"(13JZD012)
文摘
我国股权众筹平台开展的尽职调查是一种必要的风险防控措施。此举并非基于合同义务之约束,而是股权众筹行业为保障投资者利益及自身声誉的一种自发性选择。为更好地保护投资者,未来我国股权众筹监管立法应为平台设定尽职调查义务。在规则设计上,考虑到平台履行该义务之成本,立法应当至少确立一个最低限度,即确保融资者信息的真实性。同时,应考虑新兴互联网股权众筹平台与传统证券经营机构间的差别,在设定义务时尽量做到相对公平。至于领投人参与尽职调查之机制,平台可继续探索,并将其作为服务创新应用于股权众筹。
关键词
股权众筹平台
尽职
调查义务
限度
领投人
分类号
F832.5 [经济管理—金融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欧盟《企业可持续尽职调查指令》:路径创新与中国借鉴
2
作者
陈徐安黎
沈伟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出处
《国际贸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6-96,共11页
文摘
欧盟《企业可持续尽职调查指令》(CSDDD)是欧盟基于保护人权与环境的国际共识和各成员国立法碎片化的现状,对欧盟各成员国可持续供应链合规进行调整的统一立法。欧盟CSDDD形成了一整套以强制性供应链尽职调查义务为核心的可持续供应链合规体系,在适用范围、尽责义务、实施机制以及域外效力等方面均有较大突破,创新了可持续供应链合规的路径。欧盟CSDDD提升了主体针对性,有助于降低可持续供应链合规对中小企业成本的不利影响,并增强其执行效果。但是,由于CSDDD规范表述的明确性不足,容易造成自由裁量权的滥用,不符合比例原则,且可能具有歧视性,因此存在违反国内法和国际法的风险。中国现有可持续供应链合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理念,主要依赖于行业准则和激励政策等软法机制,可在《公司法》的基础上,逐步试点借鉴欧盟CSDDD的相关立法模式,形成硬法化规则体系。
关键词
欧盟
供应链合规
尽职
调查义务
人权
环境
Keywords
EU
supply chain compliance
due diligence obligations
human rights
environment
分类号
D922.291.91 [政治法律—经济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民事公益诉讼中的证据调查协力义务
被引量:
5
3
作者
王琦
机构
海南大学法学院
出处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5-117,共13页
基金
2019年海南省社科重大课题“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民商事纠纷快捷高效解决机制研究”(HNSK(ZD)19-1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海南大学人文社科科研创新团队“纠纷解决与社会治理研究团队”研究成果。
文摘
与传统诉讼相比,公益诉讼表现出一系列显著特征,由此也对诉讼过程中的证据方法提出了特殊要求。我国民事诉讼证据调查制度在设计上没有专门针对公益诉讼作出调整,导致实践操作中暴露出诸多问题,而德、日立法中的证据调查协力义务规范则具有借鉴价值。现行民诉法及司法解释中有部分涉及证据调查协力义务的粗浅规定,但无法满足处理深刻社会变革所带来的民事公益诉讼的需求,相关规定有待进一步匡正、细化和发展。从规范层面考量,有必要厘清我国民事公益诉讼中证据调查协力义务的适用条件,准确划分证据调查协力义务的法定形态并改进规则设计,同时还需明确违反证据调查协力义务的制裁措施。
关键词
公益诉讼
证据
调查
证据
调查
协力
义务
Keywords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s
evidence investigations
assistance obligations of evidence investigations
分类号
DF7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法证据排除第一案”二审的若干证据法问题评析
被引量:
7
4
作者
纵博
机构
四川大学司法改革研究中心
四川大学法学院
出处
《法治研究》
2013年第5期118-124,共7页
文摘
在章国锡受贿案的二审中,除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外,还有其它几个证据法问题值得进行研判。对于检察机关一审故意不提交的证据,在特定情形下可予以失权制裁;对于因疏忽或客观原因而未能在一审提交的证据,原则上允许在二审提交,但也有一些例外。在一、二审过程中,对于检察机关来回变更证据形式要进行必要的限制,尤其要限制从最优证据形式变更为次级证据形式。在控方证据不充分的情况下,法官应妥善履行调查义务,只有在进行必要的调查之后依然无法形成被告人有罪的心证时,方可按疑罪从无原则宣告无罪。
关键词
非法证据排除第一案
失权
变更证据形式
调查义务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我国股权众筹平台尽职调查义务之设定
杨松
王志皓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欧盟《企业可持续尽职调查指令》:路径创新与中国借鉴
陈徐安黎
沈伟
《国际贸易》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民事公益诉讼中的证据调查协力义务
王琦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非法证据排除第一案”二审的若干证据法问题评析
纵博
《法治研究》
201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