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2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立足本地资源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1
作者 宣朴 阿西 罗德强 《四川农业科技》 2003年第9期6-6,共1页
关键词 本地资源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生产现状 生产基地 农业科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实际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2
《云南农业》 2001年第11期5-5,共1页
关键词 开远市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调整原则 科技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加快乡域经济发展
3
作者 王学锋 《农村农业农民》 2004年第2期33-33,共1页
积极而稳妥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农村干部群众业已进行的伟大实践,同时也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关键词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乡域经济 经济发展 小康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促资源开发
4
作者 郑维华 林启会 姚维富 《云南农业》 2002年第11期7-7,共1页
关键词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粮食生产 畜牧业 绿色产业 冬季农业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变观念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5
《云南农业》 2001年第9期5-6,共2页
关键词 红河州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观念转变 政策 规划 资金 科技 农业产业化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视阈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
6
作者 王艳霞 《农村实用技术》 2025年第5期12-13,共2页
乡村振兴战略旨在实现农业全面发展、农民生活富裕和乡村环境改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农业经济的整体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经济环境不断变化的背景下,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不仅... 乡村振兴战略旨在实现农业全面发展、农民生活富裕和乡村环境改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农业经济的整体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经济环境不断变化的背景下,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不仅能够有效应对市场需求变化,还能增强农业的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是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创新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激励作用——以潍坊市为例
7
作者 张君 《广东蚕业》 2025年第6期67-69,共3页
文章分析了潍坊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创新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激励作用,指出了当前潍坊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创新中存在产业布局同质化与区域协同不足、科技创新转化效能低与人才短缺、市场风险应对能力薄弱与品牌建设滞后等问题,提出了突破产... 文章分析了潍坊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创新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激励作用,指出了当前潍坊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创新中存在产业布局同质化与区域协同不足、科技创新转化效能低与人才短缺、市场风险应对能力薄弱与品牌建设滞后等问题,提出了突破产业布局同质化瓶颈,强化区域协同发展;提高科技创新转化效率,破解人才短缺难题;完善市场风险应对机制,加强品牌建设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潍坊市农业产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经济增长 激励效应 潍坊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民收入增长路径分析
8
作者 刘静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5年第2期68-70,共3页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农业现代化加速的背景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关键。深入剖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及实践路径,发现提升生产效率、发展特色与绿色农业、优化产业体系等多方面协同促增收。实践中,科技创新、种...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农业现代化加速的背景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关键。深入剖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及实践路径,发现提升生产效率、发展特色与绿色农业、优化产业体系等多方面协同促增收。实践中,科技创新、种植结构调整、绿色生产方式推广与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是关键。这有助于推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对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农民收入增长 绿色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杨紫依 马凤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1期206-209,共4页
产业结构调整是农业发展与时俱进的必然结果,也是农业优化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以黑龙江省2001—2021年农业产业结构数据为基础,采用产值占比法测算农业产业结构变动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并通过建立弹性系数回归模型深入探究... 产业结构调整是农业发展与时俱进的必然结果,也是农业优化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以黑龙江省2001—2021年农业产业结构数据为基础,采用产值占比法测算农业产业结构变动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并通过建立弹性系数回归模型深入探究其影响程度。结果显示:随着黑龙江省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产生的积极影响越来越突出,贡献度由负值转向正值;种植业在农业各生产部门中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最为突出,其次是畜牧业和林业,渔业影响效果不显著。因此黑龙江省应进一步探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方向,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经济增长 贡献率 弹性系数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效益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善菊 刘文荣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4年第12期226-228,共3页
研究分析农业产业化、机械化水平、粮食产量及养殖业产值对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发现,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能显著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经营风险,推动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此过程中,政府引导、科技赋能、创新驱... 研究分析农业产业化、机械化水平、粮食产量及养殖业产值对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发现,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能显著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经营风险,推动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此过程中,政府引导、科技赋能、创新驱动及农业经营主体组织形式的优化是关键推动因素。基于这些发现,本研究提出多项实践对策:加强政府政策引导与支持,积极推广先进农业科技,不断优化农业经营主体结构。这些策略将助力我国农业在全球竞争中保持优势,促进农村经济繁荣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经济效益 生产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11
作者 申丽芳 《黑龙江粮食》 2024年第10期95-97,共3页
优化和提升农业产业结构,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一项艰巨任务,本文围绕具体的策略方法进行了全面研究。当前农业产业结构存在一些问题,优化布局、提升附加值、加强科技创新、推进产业化... 优化和提升农业产业结构,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一项艰巨任务,本文围绕具体的策略方法进行了全面研究。当前农业产业结构存在一些问题,优化布局、提升附加值、加强科技创新、推进产业化经营是关键策略。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有助于促进农业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挑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铺就富民路
12
作者 任雪 杨晨 《村委主任》 2024年第13期213-216,共4页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文章系统性阐述了浙江省宁波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状,发现当地仍存在种植业结构失衡、林业结构转型升级慢、牧业与其...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文章系统性阐述了浙江省宁波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状,发现当地仍存在种植业结构失衡、林业结构转型升级慢、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度不高、渔业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对此,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各产业内部结构、加强上下游协同发展、完善政策体系与保障措施、加强规划布局和模式创新的对策,以期为宁波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核心竞争力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农业经济增长 产业内部结构 转型升级 林业结构 协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水战略下的北京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被引量:12
13
作者 任大朋 刘培斌 李会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1-16,共6页
北京市水资源短缺,农业用水量巨大,实施虚拟水战略从外部引入虚拟水资源是优化北京市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北京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途径。该文计算了北京市国民经济贸易中的虚拟水量,研究了北京市虚拟水贸易的历史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 北京市水资源短缺,农业用水量巨大,实施虚拟水战略从外部引入虚拟水资源是优化北京市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北京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途径。该文计算了北京市国民经济贸易中的虚拟水量,研究了北京市虚拟水贸易的历史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虚拟水战略的水资源配置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北京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结果表明,在水资源约束下北京市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进一步下降,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都市农业类型是北京市农业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水战略 水资源配置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脆弱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户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以江西省上饶县为例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鹏 黄贤金 +1 位作者 张兆干 杨肇卫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14-821,共8页
 研究了生态脆弱区(江西省上饶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下农户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基本特征.通过建立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马尔柯夫过程模拟模型,进行了农户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和农业土地用途相互转换分析,并对土地利用变化演变趋势做出了预测....  研究了生态脆弱区(江西省上饶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下农户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基本特征.通过建立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马尔柯夫过程模拟模型,进行了农户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和农业土地用途相互转换分析,并对土地利用变化演变趋势做出了预测.结果表明:上饶县在未来的10年内,耕地资源仍将继续减少,其中水田减少的速度有所减缓,但旱地减少的速度有加快的趋势;同时,在农产品市场运行机制引导下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农户土地利用方式发生改变,各种地类的相互转换,如茶园变果园、桑园变旱地等,势必引起土地覆被的变化,从而可能导致生态脆弱环境下的水土流失;此外,由于我国正处于宏观政策改革时期,使得农业产业结构性调整的频率加快,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农户忽视了农业生产的持续投入,造成土壤地力退化.据此,提出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脆弱区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土地利用变化 马尔柯夫模型 农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化进程、农业结构调整与农业产业发展优先序——基于山东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崔宇明 李玫 赵亚辉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3年第6期13-20,共8页
农村城镇化发展进程,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着深刻影响。在定性分析基础上,文章选取山东省1990-2011年17个地市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城镇化与农业产业结构关系的回归模型,以量化城镇化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城镇化对农... 农村城镇化发展进程,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着深刻影响。在定性分析基础上,文章选取山东省1990-2011年17个地市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城镇化与农业产业结构关系的回归模型,以量化城镇化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城镇化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且对各地市影响程度各不相同。各地市应因地制宜,稳步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城乡统筹、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产业发展 优先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聂雷 何如海 徐晨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224-227,共4页
"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重点,而如何提高农民收入又是重中之重。利用1978—2010年安徽省农业总产值、农林牧渔业产值和农民纯收入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分析了农业产业结构变动对农民纯收入的影响,并提出... "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重点,而如何提高农民收入又是重中之重。利用1978—2010年安徽省农业总产值、农林牧渔业产值和农民纯收入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分析了农业产业结构变动对农民纯收入的影响,并提出了如何通过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农民收入 向量自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AR模型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民增收的影响 被引量:18
17
作者 王小平 朱叶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10-213,共4页
以1983-2007年《江西统计年鉴》的农业总产值和农民纯收入为统计分析数据,运用计量经济的向量自回归(VAR)方法,从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等几方面分析了宜春市农业各产业产值间对农民纯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宜春市农业总产值不是形... 以1983-2007年《江西统计年鉴》的农业总产值和农民纯收入为统计分析数据,运用计量经济的向量自回归(VAR)方法,从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等几方面分析了宜春市农业各产业产值间对农民纯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宜春市农业总产值不是形成农民收入增长的关键因素。从长期来看,牧业产值对农民纯收入的影响因素最大,为32.36%;其次是渔业产值,为31.65%;第三是种植业产值为20.54%。另外,林业产值对农民纯收入的影响为9.67%。即牧业的发展对农民增收的贡献最大,其次是渔业、种植业。说明,牧业是宜春市未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农民增收 向量自回归 脉冲响应函数 方差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A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案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傅丽芳 葛家麒 孟军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2006年第3期185-188,共4页
运用DEA的理论与方法对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案进行综合评价与优选。根据DEA评价结果对各方案进行规模效益分析,计算并比较各项投入冗余率和产出不足率,分析非DEA有效方案相对效率较低的原因,对方案做出合理的改进。在此基础上,采用... 运用DEA的理论与方法对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案进行综合评价与优选。根据DEA评价结果对各方案进行规模效益分析,计算并比较各项投入冗余率和产出不足率,分析非DEA有效方案相对效率较低的原因,对方案做出合理的改进。在此基础上,采用一种新的DEA决策单元排序方法,最终优选出综合效益最佳的方案。其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对于当前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表4,参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DEA 决策方案 DEA有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草养畜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被引量:6
19
作者 寇波云 杜周和 胡祚忠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3期122-126,共5页
关键词 中国 种草养畜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畜牧业 可持续发展 国际市场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模型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以湘西州为例 被引量:15
20
作者 陈烦 周祖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0期6192-6194,共3页
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了湘西州农业产业结构,得出农业总产值与农业内部各产业间的灰色关联度。同时,结合定性分析方法,分析了湘西州农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剖析了农业产业结构内部各因素间的关系,发现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 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了湘西州农业产业结构,得出农业总产值与农业内部各产业间的灰色关联度。同时,结合定性分析方法,分析了湘西州农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剖析了农业产业结构内部各因素间的关系,发现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湘西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关联度 农业产业结构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湘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