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科融合视域下数学课程与教学研究——以数学D类课程“美术中的数学”为对象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亚琼 陈波 徐文彬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3,共6页
跨界与融合是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设置了“美术中的数学”选修课程,这是数学与美术两门学科跨界融合的体现.数学和美术融合下的数学学习,应基于数学学科特点,在学科交叠的范围内设计活动,关... 跨界与融合是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设置了“美术中的数学”选修课程,这是数学与美术两门学科跨界融合的体现.数学和美术融合下的数学学习,应基于数学学科特点,在学科交叠的范围内设计活动,关注知识结构的联结和迁移,促进学科知识的运用;借助真实情境为背景,削弱学科间的刚性边界,实现数学和美术间的相互统整,旨向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在数学学科知识主导美术知识为辅下,形成教育合力,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拓展学生的学科视野,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提升.基于此,研究聚焦“美术中的数学”课程理念与目标,分析课程内容的安排,进而对其进行教学思考:基于数学与美术的知识关联,设计真实情境;收集美术作品案例,系统设计评价任务;以增值评价为导向,关注作业设计;以学科融合育人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融合 “美术中的数学” 课程与教学研究 跨学科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基于《课程·教材·教法》近年载文的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章勤琼 徐文彬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6-51,共6页
通过对《课程·教材·教法》2011—2014年刊载的939篇论文进行分析发现,我国课程与教学研究有以下特色:作者的广泛性与选题的多样性;研究内容的学科化与实践指向性;研究水平和层次都有所提高。由此可见,相关学术期刊应鼓励理论... 通过对《课程·教材·教法》2011—2014年刊载的939篇论文进行分析发现,我国课程与教学研究有以下特色:作者的广泛性与选题的多样性;研究内容的学科化与实践指向性;研究水平和层次都有所提高。由此可见,相关学术期刊应鼓励理论联系实践的深化研究,既肯定理论研究者对实践的关注,又扶持实践工作者对理论的思考,更培育两者切实的合作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与教学研究 课程·教材·教法》 发展趋势 载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改以来课程与教学研究知识增长方式的探究——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曹东云 谢利民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3期104-109,共6页
知识增长方式可成为评价新课改效果的角度之一。利用文献计量软件CiteSpace3.5.R10及内容分析,从"问题情境"、"组织形式"角度对2001-2012年间的课程与教学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结果表明,该领域的知识生产方式出现变化... 知识增长方式可成为评价新课改效果的角度之一。利用文献计量软件CiteSpace3.5.R10及内容分析,从"问题情境"、"组织形式"角度对2001-2012年间的课程与教学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结果表明,该领域的知识生产方式出现变化:1.主题重构。从宏大、抽象主题向微小、情境化主题转移。2.机构重组。研究机构以高校为主;话语权被分解;机构间的异质合作增多。由此推论,该变化可能是研究对多元应用情境的回应;该领域知识增长初具良性的异质特征。建议今后研究应强化对知识市场需求的回应、对应用情境的观照、机构间的异质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改 课程与教学研究 知识增长方式 异质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理思想方法的地理课程与教学研究 被引量:97
4
作者 袁孝亭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2-87,共6页
当前我国的地理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尚未找到构建自身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这是导致该学科未形成成熟的概念与原理体系、学科特色不鲜明、对实际教学影响小等问题的根本原因。只有基于地理思想方法才能够提出基本和实质性的地理课程与教学问... 当前我国的地理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尚未找到构建自身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这是导致该学科未形成成熟的概念与原理体系、学科特色不鲜明、对实际教学影响小等问题的根本原因。只有基于地理思想方法才能够提出基本和实质性的地理课程与教学问题;基于地理思想方法,才能够发现和总结地理学科自身的教学规律与原理,识别出更具特色的、区别于一般教育教学理论的"元素"。基于地理思想方法构建地理课程与教学的理论体系,应注重梳理地理思想方法内容的"谱系",注重学科逻辑与教育逻辑融合和开展扎实的实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思想方法 地理课程与教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10
5
作者 汤振纲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1-106,共6页
新世纪以来我国高师院校改革课程设置,以教师教育"课程群"建构起既开放又综合的课程体系,逐步建立了相应的课程保障体制,职前职后教师教育一体化方兴未艾,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在迎接变革的挑战中充满活力。螺旋交织的课程体系... 新世纪以来我国高师院校改革课程设置,以教师教育"课程群"建构起既开放又综合的课程体系,逐步建立了相应的课程保障体制,职前职后教师教育一体化方兴未艾,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在迎接变革的挑战中充满活力。螺旋交织的课程体系、以实践知识和实践智慧为价值取向的课程内容重构,是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 课程与教学研究 现状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基础教育学校“所需要的课程与教学研究”中的“需要” 被引量:2
6
作者 彭亮 徐文彬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7-60,共4页
面对基础教育学校课程与教学研究中的诸多问题,"基础教育学校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课程与教学研究"成为当下的一种迷思。而这中间,"需要"可能是一个关键词,因此从"需要"出发,通过对"需要"的缘起、... 面对基础教育学校课程与教学研究中的诸多问题,"基础教育学校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课程与教学研究"成为当下的一种迷思。而这中间,"需要"可能是一个关键词,因此从"需要"出发,通过对"需要"的缘起、取向以及核心的探析,试图明晰"需要"的内涵,以期为基础教育学校的课程与教学研究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学校 课程与教学研究 需要 内涵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与趋势:新世纪十年的课程与教学研究
7
作者 吴亮奎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14年第1期8-11,共4页
新世纪十年的课程与教学研究存在着概念的误解与分歧、价值的冲突与方式方法的转变、文化的适应与整合等三个方面的问题。对于概念的误解与分歧,需要澄清概念,在课程与教学实践中使之科学化;对于价值的冲突与方式方法的转变,需要解放学... 新世纪十年的课程与教学研究存在着概念的误解与分歧、价值的冲突与方式方法的转变、文化的适应与整合等三个方面的问题。对于概念的误解与分歧,需要澄清概念,在课程与教学实践中使之科学化;对于价值的冲突与方式方法的转变,需要解放学生,采取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对于文化的适应与整合,需要构建合适的本土化的课程与教学文化,拓展学科自身的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与教学研究 问题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们该怎样做研究——对课程与教学论主流研究范式的反思 被引量:20
8
作者 马勇军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8,共6页
重理论思辨、轻实践研究,研究方法简单粗糙,是当前课程与教学论主流研究范式的两大缺陷。欠缺科学精神、方法意识薄弱、评价机制不健全,是造成当前主流研究范式缺陷的主要原因。基于此,应从六个方面改善课程与教学论主流研究范式:... 重理论思辨、轻实践研究,研究方法简单粗糙,是当前课程与教学论主流研究范式的两大缺陷。欠缺科学精神、方法意识薄弱、评价机制不健全,是造成当前主流研究范式缺陷的主要原因。基于此,应从六个方面改善课程与教学论主流研究范式:关注对实践问题的微观研究和行动研究;加强方法意识,融入科学精神;建立课程与教学论的方法论体系;转变研究思维方式;改善现有评价体系;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方法意识的培养和方法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与教学 主流研究范式 课程与教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中心简介
9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河南师范大学 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 简介 硕士学位研究 学科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时代的教材建设与国家知识管理——第21届上海课程论坛(国内)综述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艳芬 陈丽冰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7-159,共3页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元宇宙等新技术与新概念的出现引领着数智时代的到来,推动教育改革进入数智化转型升级新阶段。教材建设作为教育教学的基础性支撑,应当在数智化的浪潮中主动求变。2023年11月18—19日,教育部人文社...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元宇宙等新技术与新概念的出现引领着数智时代的到来,推动教育改革进入数智化转型升级新阶段。教材建设作为教育教学的基础性支撑,应当在数智化的浪潮中主动求变。2023年11月18—19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主办了第21届上海课程论坛(国内)。论坛以“数智时代的教材建设与国家知识管理机制”为主题,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科研院所、出版社、中小学校等单位的教育专家和一线工作者汇聚一堂,共话数智时代教材建设与国家知识管理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可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校 课程论坛 人工智能 教材建设 课程与教学研究 大数据 转型升级 云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小留学生眼中的中美高中课程与教学之异
11
作者 李樱晖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8-30,共3页
作者以在美国一所高中留学的亲身经历,感悟中美两国在高中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差异。美国高中的课程设置:多层次、多样态、多选择;教材选择:不统一、无指定、多元化;教学方法:轻模式、重个性、倡主动;教学评价:重过程、重平... 作者以在美国一所高中留学的亲身经历,感悟中美两国在高中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差异。美国高中的课程设置:多层次、多样态、多选择;教材选择:不统一、无指定、多元化;教学方法:轻模式、重个性、倡主动;教学评价:重过程、重平时、轻考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教育比较 课程与教学研究 普通课程 荣誉课程 AP课程 商务类课程 哲学类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十届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暨纪念《课程·教材·教法》杂志创刊40周年研讨会启事
12
作者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F0002-F0002,共1页
为了总结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年的发展经验,探讨改革与发展中的现实问题,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课程、教材与教学改革事业的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将于2021年11月5—7日在南京举办第十届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暨纪念《课程·教... 为了总结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年的发展经验,探讨改革与发展中的现实问题,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课程、教材与教学改革事业的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将于2021年11月5—7日在南京举办第十届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暨纪念《课程·教材·教法》杂志创刊40周年研讨会。现将此次大会有关事宜公布如下。一、主办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二、承办单位《课程·教材·教法》编辑部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课程 课程·教材·教法》 人民教育出版社 杂志创刊 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课程与教学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项目化学习的中国建构--《跨学科的项目化学习:“4+1”课程实践手册》评介
13
作者 屈迟 《地理教学》 2023年第4期1-1,共1页
《跨学科的项目化学习:“4+1”课程实践手册》于2018年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张悦颖兼任上海市世界外国语小学和上海市徐汇区康健外国语实验小学校长,作者夏雪梅是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课程与教学研究室主任,长期从... 《跨学科的项目化学习:“4+1”课程实践手册》于2018年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张悦颖兼任上海市世界外国语小学和上海市徐汇区康健外国语实验小学校长,作者夏雪梅是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课程与教学研究室主任,长期从事“指向创造性问题解决的项目化学习”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性问题解决 课程实践 普通教育 上海市徐汇区 项目化学习 课程与教学研究 跨学科 小学校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寻教育原理的教育哲学--刘良华《教育哲学》评介
14
作者 一凡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刘良华博士的新作《教育哲学》,通过考察中外教育哲学的两个样式,追寻教育的本源及其原理。教育哲学历来有两种写法。一是哲学创作;二是述而不作。由于两者各有优势,该书兼顾哲学创作与述而不作,尤其...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刘良华博士的新作《教育哲学》,通过考察中外教育哲学的两个样式,追寻教育的本源及其原理。教育哲学历来有两种写法。一是哲学创作;二是述而不作。由于两者各有优势,该书兼顾哲学创作与述而不作,尤其重视将教育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解释扎根于中外教育哲学史,以此为读者打开历史的视野并引导读者以教育哲学的眼光去思考眼前的教育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教育 述而不作 《教育哲学》 课程与教学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 刘良华 追寻 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研学理 情以载道——深圳市向浩名师工作室
15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领衔人向浩深圳市龙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与教学研究部部长,龙华区玉龙学校副校长,曾任龙华区初中语文教研员。深圳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深圳市第三批“优秀校长”培养对象。北京师范大学访问学者,新疆师范大学等四所院校硕士研究生兼... 领衔人向浩深圳市龙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与教学研究部部长,龙华区玉龙学校副校长,曾任龙华区初中语文教研员。深圳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深圳市第三批“优秀校长”培养对象。北京师范大学访问学者,新疆师范大学等四所院校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广东省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全国中小学写作教学研究会理事。曾提名为深圳市“我最喜爱的老师”,荣获国家、省、市、区各级现场教学大赛一等奖第一名7次。发表文章近100篇,其中4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师工作室 人大复印资料 硕士研究 新疆师范大学 培养对象 学校副校长 研究会理事 课程与教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