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课堂小组讨论与教学效果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3
- 1
-
-
作者
孟祥菊
夏冰
-
机构
河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
出处
《大学教育科学》
2007年第6期42-44,共3页
-
文摘
课堂小组讨论的教学模式在国外高等教育中被广泛应用,我国高校也在尝试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然而对这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一直存在争议。本文设计了实验,采用实证的方法,分别检验了课堂小组讨论对记忆性知识和理解性知识的教学效果,同时对其他可能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进行了测量,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出基本结论:由于东西方传统教育模式的不同,课堂小组讨论对提高学生理解性知识的掌握没有显著作用。
-
关键词
课堂小组讨论
教学效果
高等教育
教育模式
-
Keywords
group discussion
teaching effect
higher education
teaching model
-
分类号
G642.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教学行动研究在对外汉语课堂小组讨论中的应用
被引量:4
- 2
-
-
作者
张笑难
-
机构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
出处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102-106,共5页
-
文摘
教学行动研究可以帮助教师针对教学中发现的问题改进教学方法 ,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捷径。本文根据教学行动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对信息自由提供型小组活动 (自由讨论 )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针对该类型的小组活动中学生偏离任务的原因和特点 ,将职责分工引入到小组讨论中来 ,显著地提高了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积极性。
-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
课堂小组讨论
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
-
分类号
H195.1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美国的小组合作学习
被引量:2
- 3
-
-
作者
方帆
-
机构
美国加州旧金山林肯高级中学
-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6-8,共3页
-
文摘
小组讨论是课堂小组活动的一种。课堂上的小组活动,对于我们的美国同行来说,早在杜威时代,甚至可能更早就已经为大家所习以为常了。在我国,课堂中的小小组讨论也大约在上世纪的60年代就有了,只不过是今天突然变得“时髦”起来,随便在一堂课上动辄就看到老师要求前后桌的学生进行“讨论”。但是,“讨论”为了什么?“讨论”能使学生得到什么?教师想通过学生的讨论达到什么目的?这些问题并非每一个使用这种方法的教师都心知肚明。而恰恰这些问题十分关键,非常重要。讨论是一种学习过程,也是一种思辨的过程,通过讨论可以使参与者的思想深化,也可以使思维清晰化、条理化。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学会探究问题,并且要使思想有条理,有逻辑,这当然应该是语文课的目标之一。但是,怎样才能做到?课堂上给学生几分钟,十几分钟,哪怕几十分钟的时间“讨论”就能实现?恐怕没有这么简单。讨论是一个训练过程,是一个学习过程。绝不是形式,更不能成为点缀,或摆设。还必须指出的一点是,我们不能把小组活动等同于小组讨论。美国同行的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
美国
课堂小组讨论
基础教育
课堂秩序
-
分类号
G6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